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989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八九卷)  2003/4/5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989

      諸位同學,上一次我們讀到李長者的開示,說到從信心,信心生起來之後,以「定慧進修」,經歷四十一個位次,住、行、向、地、等覺。長者特別跟我們提到,時間坐斷三際,空間十方無異。所以他說「時分無遷,法界如本,不動智佛如舊」,這樣成就「一切種智海」,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這以後「教化眾生」。「因果不遷,時劫不改」,這才是真正成就了信心。今天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文:

      「若立僧祇定實」,「立」是設立,「僧祇」是阿僧祇劫。如果說阿僧祇劫決定是實有的,實實在在的,真有。「身是凡夫」,我們現在這個身確確實實是凡夫,凡不是聖,聖不是凡,「凡聖二途,時劫移改」。凡夫要慢慢的修,要修無量劫,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成菩薩、成佛,這「心外有佛,不成信心」。這不是一乘佛法裡面的信心,那是什麼信心?三乘教裡面講的信心,跟法界乘不一樣,完全不相同。

      我們曉得,一乘是真實說,三乘是方便說,這個世尊在《法華經》裡面講得很清楚,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」。但是我們也知道,佛沒有妄語,方便是真實的方便,真實是方便的真實,方便跟真實是一不是二。我們今天是凡夫,確確實實不是一乘根性,怎麼知道自己不是一乘根性?煩惱不斷,苦難重重,身心不安,這就不是一乘根性。一乘根性的人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,如如不動。所以理上我們有,事上沒有,這個要知道。真正一乘根性的人,法身菩薩,他們理上有,事上也有,真的是理事不二。我們今天理是理,事是事,理跟事沒有法子融合。

      我們應該怎麼學法?在現前,我們聽的是一乘教,我們修的是三乘法,這就對了。這個因緣實在說無比的希有殊勝。三乘教的學習我們可以落實,斷煩惱,開智慧,淘汰我們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習氣,逐漸把自己提昇到一乘境界,這是如來的善巧方便。所以,由此我們能夠體會到,世尊為什麼要說三乘,甚至於還說五乘(三乘法再加上人乘、天乘)。這是真實智慧,無盡的慈悲,幫助我們。

      學佛最重要的是知見,知見貴在圓融貫通,決定不能夠執著,執著就成了障礙,世出世間一切事無不如是。世間法裡頭,眾生有病了,請教大夫來診斷。大夫給你開藥方,藥方是對治你的毛病的,依照這個藥方用了,病好了,還要不要吃藥?不可以!病好了,再吃藥就又吃出毛病出來,藥到病除。健康的人藥跟病兩邊都不要,都丟掉,這是正確的。哪有健康的人天天吃藥的!

      九法界眾生都是病人,什麼病?迷失了本性,這是病。佛種種示現、種種說法都是藥,這個藥起什麼作用?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幫助我們恢復本性。到我們真的覺悟,明心見性,這個藥還能不能執著?不能!執著就又迷了。所以《金剛經》上才說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法是大乘佛法。但是什麼時候捨,要清楚、要明瞭,有病的時候不能捨,病好了就捨。

      我們今天的病很重,不但三乘法不能捨,五乘法也不能捨。提昇一個階級,下面捨了。好像上樓一樣,上到二樓,一樓捨了,上到三樓,二樓捨了,你不捨上不去。捨就是放下,放下第一層你就昇第二層,放下第二層你就昇第三層,你不捨,不肯放下,你怎麼能上昇?

      所以,世出世間法都不能執著,世尊立法,立法都是方便,都是教學的手段,教學的善巧。換句話說,這種方便法適用在某個時節因緣裡,不是這個時節因緣,這個法就不能用,失效了。像我們在學校念書,念小學,你是小學程度,正在讀小學,小學裡面這些教學的儀式、課程、教學方法對你很適用。到你程度提高,提高到中學程度,小學這一套對你沒用了,你不需要了,你完全把它放下。你再進步讀大學,中學這些課程、方法,試問問你是不是全盤放下?你無需要再在這些地方浪費時間精力了!

      如來在九法界示現亦復如是,我們要懂這個道理,要瞭解這個事實真相,然後你才真正體會得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捨盡了,所謂身心世界、世出世法統統放下,那就恭喜你,你圓滿了,你就證得無上菩提,成就一切種智海。長者在這裡這些話講得好,信心的標準說出來了。

      我們自己要清楚、要肯定,我們的真心、本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,我們要有這個信心,本來成佛。不但我是,所有一切眾生都是,平等平等。性德是真誠、是清淨、是平等、是正覺、是慈悲。我要隨順性德,對一切眾生,對一切萬物,我要用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對待。跟諸佛菩薩一樣,性德自然流露,誠敬的心念念不捨,心裡頭永遠懷著誠敬,感恩的心念念不忘。

      幾年前(六年前),我們提出來跟同學們共同勉勵,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」。無論我們現前是順境、是逆境,是惡緣、是善緣,我們以清淨、平等心來對待,永遠是誠敬感恩。不問別人怎麼對我,要問我怎樣對人,這個重要,別人怎麼對我不重要。這個裡頭要懂得因果,別人對我好,別人對我不好,那是果報現前。就是平常說話語氣,都是屬於果報現前。所以覺悟的人歡喜承受,不覺的人他受不了,這受不了怎麼樣?又造業。業力相牽,冤冤相報,這個麻煩大了。

      我在講席裡頭常說,我們遇到一個陌生的人,跟他沒有往來過。偶爾見面,他看我很不滿意,眼光態度都很兇惡。我心裡明白,很清楚,我也合掌對他恭敬,低聲下氣。為什麼?業報現前。過去生中,或者是無量劫之前,我曾經這樣對過他,今天碰到,他這樣對我,應該的!我歡喜接受,一點怨恨報復都沒有,我們這個帳在這裡結掉了。下一次見面,態度就不一樣,帳結了。如果你看到他不好的態度,你放在心上,這個帳沒完,後面還沒完沒了,麻煩大了!如果你動瞋恚心,動報復心,後果不堪設想。

      世出世間聖人常常教我們,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。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(這個絕對不是懦弱),從今而後我不再得罪任何一個人。讓自己的性德流露,不要讓自己的煩惱起現行,那你真的是學佛、學菩薩。言語態度謙和忍讓,決定有好處。

      我聽說昨天我們學院的多元文化論壇,許多當地的朋友們來參加。昨天討論的就是日本科學家研究水這樁事情,有個錄相帶他們看了,聽說很高興。你們看了就曉得,裡頭有一個例子,同樣是一句話,語氣、心態不一樣,水結晶感應不相同。這個話是平常,很平常,日常生活當中:你去做吧。很溫柔的一句話。另外一個態度是板著面孔:你去做吧!這是命令口氣,反應結晶不一樣。溫柔的語氣,對方感謝。命令的口氣,他也要做,心裡頭不服,效果不相同。命令人家做,人家是勉強去做,不一定服你。但是你的態度非常柔和,他會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,強迫命令頂多敷衍一下就算了。心態、效果都不一樣。

      這種命令、強制是煩惱習氣現行,溫柔、關心、愛護是你性德的流露,不一樣。一個完全是煩惱,一個已經是隨順性德了,雖然沒有明心見性,但是與性德靠近。所以這種實驗提供我們很好的學習參考,我們要牢牢記住。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為什麼不用誠敬,為什麼不用謙虛,為什麼不用忍讓,跟一切眾生結善緣?總而言之一句話,不會善用佛陀教誨,病根都是自己的貢高我慢。過分的看高了自己,看低了別人。

      你看釋迦牟尼佛每一天出去托缽,有的時候遇到貧窮下賤的乞丐。我們在經上看到的,釋迦牟尼佛對他是很恭敬的態度,沒有輕視他,一絲毫傲慢習氣沒有,這是我們應當學的。佛為什麼對他那麼恭敬?佛知道那個人有佛性,那個人的佛性跟一切諸佛如來的佛性無二無別。他今天淪落到這種程度,是迷失了自性,造成的這麼一個現象。但是迷不是真的,總有一天他會回頭。現在他在迷的時候,我輕慢他、瞧不起他,等到他將來以後成佛,我們遇到的時候,這時怎麼辦?

      這些事實真相佛菩薩清楚,所以佛菩薩永遠不敢輕慢一個眾生。佛菩薩這個緣結得好,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處所,得到九法界眾生的擁護。一切眾生對他生歡喜心,你們想想這個福報多大!這個福報從哪裡來的?就是從謙虛恭敬當中修來的,不敢輕慢一個眾生,成就九法界眾生對他的尊敬、對他的敬愛,願意聽他教誨。

      佛種種示相都是給我們看的,希望我們頭腦清醒一點,要看得清楚,看得明瞭,看出業因果報。善因善果要學,惡因惡果要遠離。你瞧不起別人,果報是什麼?別人瞧不起你。你傷害別人,果報是別人傷害你,業因果報,絲毫不爽。我們今天這一生作人,縱然受了很大的委屈,受了很大的傷害,要曉得這是果報!佛講的一點都不錯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。所以,不可以怨天尤人,怨天尤人是大錯特錯。你在受報的時候又造罪業,來生的果報比這一生還要苦,這又何苦!一生的果報與別人沒有關係,自作自受!

      所以我常勸同學,《了凡四訓》多念!念這個東西有什麼好處?好處就是真正認識因緣果報的理論與事實真相。果然明瞭,你從今之後,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境緣,你決定不會怨天尤人,你知道自作自受。這樣才能夠化解冤結,才能夠積功累德,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,這本書好處在這裡。你說我念了,念了不少遍,還要不要念?還要念。為什麼還要念?你心行沒轉過來。它確實幫助你回頭,幫助你改變心行。末後這一句話,這是這一大段的總結。

      「如是已上,有此五種佛名號不同」,就是佛的名號建立,是從五種緣而來的,不是隨便建立的。我們世間所有一切名號,細心觀察,不管你是有意、是無意,實在講也離不開這五個原則,所以才說「一切名號,皆是佛號」。所以初會菩薩提出的大問有名號海。下面這是第三個大段「隨文釋義」,這是沒有講經之前,先介紹經文裡面的大義。

      「於此段中,義分為二」,大義分為兩個部分來講,「一長科三十二品經意,第三禪中說十一地一品未來」。我們現在讀的這個《華嚴經》,大家知道總共有三十九品,聽說這個經原本完整的本子是四十品,這在前面我們都讀過,四十品十萬頌。

      印度人計算經本的分量,跟中國人計算的不一樣,中國是算字數,這本書有多少字。印度人不用字為單位,用四句做一個單位,叫四句偈,句子長短不論,四句做一個單位。這部經有十萬偈頌,十萬頌那就是四十萬句,這經文這麼大,一共有四十品,現在三十九品。長者這裡給我們說得很清楚,有一品缺了,沒傳到中國來。這一品就是佛在第三禪中說的十一地,這一品經沒來。所以現在我們這個經本能夠看到的三十九品。

      這三十九品經,有的品完整,有的品欠缺,而且缺的很多。我們在「毘盧遮那品」就看到,「毘盧遮那品」後頭沒有總結。大威光菩薩遇第四尊佛的時候,那個經文那麼簡單,顯然後面還有經文,這個經文遺失了,沒有傳到中國來。《華嚴經》許多品裡面像這種情形很多。我們在《八十經》裡面看到,「入法界品」,二十一品經文,差不多缺了一半。因為這品經以後傳到中國來,翻出來成為《四十華嚴》,《四十華嚴》就是《華嚴經.入法界品》的全文。它跟《八十》一比的時候少了一半,《八十》缺一半。《六十華嚴》裡面只有十七卷,缺的就更多,幾乎只有三分之一,三分之二沒有傳到中國來。這是經的分量太大,很容易散失,像我們講冊數太多,很容易遺失。

      「長科」是講全經的科判,這是長科。現在民國初年這些大德們,把《華嚴經》科判重新整理,劃成表解。我們現在也都把它印出來,印了有兩千多冊。這一次印的科文圖表跟原本一樣大小,所以看起來非常醒目。在早年我們也曾經印過兩次,但是那個縮小了,縮成十六開的,還可以看。我曾經看到有其他地方印的,把這個縮小成三十二開,那個字就太小,看起來非常不方便。現在我們用大本,大本固然攜帶不方便,但是你看起來的時候看得很舒服。所以長科就是指全經的科判。

      這第二部分講當品,「科當品經意」。「如來名號品」,我們就這一品看它的段落,章法結構,思想的體系。二會長科三十二品,現在只有三十一品,就是缺少第四禪說十地這一品,這一品是在第二分裡面的。這是我們總得要把它記清楚,這個第二分「修因契果生解分」,這一分裡頭少一品經,現在是三十一品。說「長科三十二品者,從此如來名號」,這是這一會裡面第一品,如來名號是第二會的第一品。它在全經排列,順序是第七,因為初會有六品經,所以二會第一品從全經排列它是第七品。

      「第二會世主起問二十八問已下,直至向後,如來出現品,是世主所問一終因果」,到這裡是一段。我們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這一會裡頭,在五周因果裡面,它包括差別因果周、平等因果周。平等因果周就是最後的兩品經,「普賢行品」、「如來出現品」,這兩品是講平等因果。從「如來名號品」一直到「隨好光明品」第三十五,是講差別因果。差別因果跟平等因果合在一會,前面都曾經說過,這是「世主所問一終因果」。

      「所答總有三十二品經」,但是諸位一定要曉得,現在我們經本只有三十一品,這裡頭有一品沒來。「是答二十八問故」,這個問我們在初會裡頭讀過,這叫大問。菩薩、世主提出的問題,世尊為他解答,這就是這一部經的內容。

      「以從普光明智法界佛果報居之殿」,這一句話是說普光明殿,是佛報土,報身佛居住的所在,教學的場所。用現在話來講,就是老師在這裡教學的講堂、課堂,這個經本裡頭稱之為「普光明殿」,普光明殿的意思前面都解釋了。

      「舉佛果名號,并舉佛果所行教化眾生」。佛的名號,佛的所行,這裡面我們要細心的思惟觀察。名號是教化眾生總的指導原則,佛果所行是教化眾生具體真實的內容,佛教眾生教什麼?他所做到的就是教你的。佛當年在世,他一生當中他想些什麼,他念的是什麼,說的是什麼,做的是什麼,這就是佛陀教育的內容。跟世間教學不一樣,佛全做到了才教你;佛沒有做到的決定不說。

      所以我多次的跟諸位報告過,佛是做到以後再說,那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為什麼?做,我們今天的話來說,是通過實驗;現在人講的是科學精神,通過實驗的,證明它是正確的。果純正,因當然純正,從果上看因,我們對於佛陀的教學,信心就生起來:這個可以相信,這不是假的。我們常講的現身說法,身教是第一。佛如是,世間聖人也不例外,他教人的,他自己一定做到,這是聖人。他自己沒有做到的,他決定不會說。

      所以戒律是什麼?聖人日常生活把它記錄下來這是戒律。你問他有沒有持戒,他根本不懂得什麼叫持戒不持戒,念頭都沒有,這就是孔夫子講的「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」。但是你把它記錄下來,那就是生活規範,最好的榜樣,最好的模範,我們應當要學。所以戒律是對我們說的,對沒覺悟的人說的。對覺悟的人來講,那就是他正常生活,就是他日常處事待人接物的那種心態。真的,不加絲毫意思在裡頭,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。好!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再看李長者的開示:

      「舉佛名號,并舉佛果所行教化眾生四聖諦法門,并舉法界根本智體佛號不動智佛,以成信修,直至彼如來出現品三十二品經(實際上我們現在只有三十一品經),是信進修行之一終因果之極也」,到這個地方是一段。

      在長者的開示之中,我們特別要深刻的體會到名號與身教的重要,這個才是教學的根本。這種學問是名副其實的實學,真實的學問,實實在在的學問。你學了立刻你就得到受用,把它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,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。就如同方東美先生所說的,人生最高的享受,跟一般學問不一樣。

      「教化眾生四聖諦法門」,「名號品」後面就是「四聖諦品」,「并舉法界根本智體佛號不動智佛,以成信修」。信了,你才肯去修,你才肯去做,不信你當然不會去做。所以,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學佛人,口裡念的不錯,講得也不錯,沒做到。這是什麼原因?我們看別人看得很清楚,看自己看得不清楚。聰明人看別人,回頭再想自己,回光返照,就把自己的毛病找出來。

      自己一身的毛病確實不知道,真的不知道,我們不能怪人,為什麼?自己不知道。我不知道我自己一身有什麼毛病,他怎麼會知道?怎樣檢查出自己毛病?看別人過失!看別人過失不要記在心裡,不要放在口裡,別人是一面鏡子,立刻就想到我有沒有。因為發現自己過失,跟諸位說這是覺悟;你見不到自己過失,你迷,你不悟。所以古大德常講「悟後起修」。你不知道你自己毛病在哪裡,你怎麼能修正你的行為?你要修正,當然毛病發現了,把這個毛病修正過來。

      所以,什麼叫開悟?我曾經遇到很多人問我,什麼叫開悟,簡單的說,你知道你自己的毛病叫開悟。這裡頭要注意,不是知道別人毛病,知道別人毛病你沒有開悟,知道自己毛病才叫開悟。把自己毛病修正過來叫做修行,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。會修行的人天天反省,天天改過,袁了凡先生做過這個功夫。明朝末年這個風氣很盛,出家在家,我們在許多書籍裡面看到,都用功過格,那樣認真來反省檢點自己的功過。

      這種修行法就跟佛門裡面半月誦戒是一個意思。半月誦戒是世尊教導學生的,戒律是生活規範,每半個月要讀一次,要反省一次。諸位要曉得,古時候人心地厚道,修學環境好,良師益友多,真的,他能保持半個月;半個月複習一次,檢討一次,夠了。今天不行!今天說老實話三天都保不住。那怎麼辦?每天要反省,每天要檢討。印光大師提倡,他不用戒本,他用什麼?用《太上感應篇》。早年我們在台北華藏圖書館,我勸導我們的同學把《太上感應篇》列在晚課裡面。晚課完了之後,把《太上感應篇》念一遍,用意就在此地。

      我們找不著自己的過失,把《太上感應篇》這篇文字念一念,想一想我今天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跟《感應篇》做一個對比。哪些善法我做到了,哪些惡法我違犯了,就把自己今天一天的過失找出來!這是我們這一天善惡功過的一個標準。祖師不用戒律,對這個時代學佛的人來說的,無論在家出家,好!至少,你要能夠依教奉行,你肯定不墮三惡道,這個功德利益這世間就沒有能夠相比。如果能發願求生淨土,你肯定得往生。為什麼?你是世間善人,《彌陀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,你往生極樂世界條件具備了。

      《感應篇》、《陰騭文》、戒律,絕對不是教我們拿著這個標準去批評別人,那你造罪業,你完全不懂得如來教化的真實義。世出世間聖賢,這個標準是教我們自己的,是我們自己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的標準。如果我們拿這個東西去批評別人,那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。別人犯了,實在講,別人犯了與我不相干;再說我是肉眼凡夫,我看不出那個人,那個人是真犯還是假犯,我不知道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裡頭文殊菩薩教善財參訪知識,應當具足什麼樣的心態?不見善知識過!我們曉得善財童子當學生就一個人,除自己之外,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。我怎樣不見一切眾生過,成就自己的大德大行?這一切眾生裡面,許許多多佛菩薩示現的。他示現正面的榜樣教我學,我要跟他學;示現反面榜樣的,不善的,是提高我的警覺,我不能這樣做。這是一乘佛法裡頭,一生成佛,學習的心態。你要有這樣的存心,這樣修學態度,肯定你一生成就,你不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、無量劫,不需要,這是一乘法。

      三乘法裡為什麼要經歷那麼長的時間?那就是你沒有法子避免不見善知識過,你是你自己妄想分別執著。見到善知識,見到老師的過失,對老師的恭敬心就打折扣,對老師的教誨信心也打折扣,你要到哪一年才能成就?三大阿僧祇劫、無量劫就這麼來的。

      上一次我到杭州,第一次去參訪岳墳,現在那裡蓋了一個岳王廟,岳飛的墳墓。從前我們在書上讀的,沒有見過。這一次有這個機緣我到那邊去看,跟我一起去的十多個人。我跟他們說岳飛是我們的善知識,秦檜也是我們的善知識。岳飛有塑像,建在岳王廟大殿的當中,秦檜夫妻的鐵像跪在門外,兩個都是我們的善知識。岳飛教我們盡忠報國,秦檜夫妻教我們不要傷害好人,傷害好人下場就這樣,他們教化眾生功德是平等的。你們諸位細細想想,是不是這樣子?

      所以我在沒有學佛之前,那還很年輕,二十幾歲。有一次一些朋友在一塊聊天,也談到這個故事,很多人講秦檜在地獄,永不翻身。我不同意這個說法,我說秦檜在天堂享福。我們這幫朋友都指責我:你怎麼可以這麼說?我給他講,岳飛這樁事情從平反之後,秦檜夫妻兩個鐵像就跪在墳前,差不多也跪了一千年。這一千年使多少人看到這個像不敢做漢奸,不敢害忠良,他教化多少人,這個功德我們肯不肯定它?這有道理!他教化多少人;岳飛教人盡忠報國,他教人不能做漢奸,不能害忠良,兩個都是好老師。

      所以,世出世間法是非善惡有沒有標準?沒有一定的標準,看你從哪一個角度上去觀察。所以我在岳王廟見到岳飛像,我合掌三問訊,見到秦檜我也合掌三問訊,我們平等的。我這三問訊別人就感覺到奇怪,我就給他講這個道理。在佛法裡面這叫菩薩示現,大權作略,我們凡夫不知道!菩薩在那裡演戲,在表演。無論是正面的、反面的,統統是教化眾生,統統是幫助眾生覺悟的。

      唯有佛法是真實智慧,十法界的果報,我們想想那是不是教學?《華嚴經》講到身教,「佛果所行」,佛果所行有善有惡。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就非常明顯,貪瞋痴是三毒煩惱,勝熱婆羅門代表愚痴,甘露火王代表瞋恚,伐蘇蜜多女代表慳貪,這三個善知識,三位是佛!你看他示現的貪瞋痴,三毒煩惱,怎樣轉三毒為戒定慧,你看了之後你要會轉!所以你看到秦檜那個像,不敢做漢奸,要做忠臣;不敢害忠良,要成就忠良,這不就轉了嗎?他不是教你學他那個樣子,從反面來教導你,來啟發你。所以這個學習確確實實是成就與否完全看心態,果然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你在一生當中,哪有不成無上道的道理!

      這一段從「名號品」,一直到「如來出現品」就是這第二分,「修因契果生解分」,在這一分裡頭。總共三十一品經,四十一卷經文,這是我們現在讀的。「是信進修行之一終因果之極也」,這一分是解分,從真正發心到證得菩薩等覺位,妙覺位,這就圓滿。所以說是「信進」,信是根,真的是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。進是精進不懈,勇猛精進,不斷的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,從信心一直到成佛,「一終因果之極也」,究竟圓滿。下面文說。

      「明此普光明智殿佛果,至如來出現品,此信進修行因果不二故」,因在果中,果在因中。大乘經上常說,「因賅果海,果徹因源」,因果不二,在這一大段經文裡面,為我們明顯的顯示出。再看下面的《論》文:

      「又明此始成正覺果德之上,起信心修行」,這個經文一開頭我們就會讀到,跟初品一樣,始成正覺。「起信心修行」,佛給我們示現。到最後一品「如來出現品中,明法界無時可隔故,明法界體中凡夫妄見,見無量劫,始起信進修行者」。這說明從見到佛果德發起信心,希求佛果,就是我們一般諺語裡面所說的見賢思齊。這個地方見賢思齊有很深的道理在。我們的真心、心性跟佛是一個心性,他能修成,我為什麼不能修成?我們心性相同,心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相同、德能相同、相好相同,這是我們信心的依據。這不是妄想,這是事實,他能成,我當然能成。

      但是今天我要怎樣才能成?這三十一品經裡面就教我們方法了,這個方法就是因果!差別因果,平等因果,這兩周因果。我們如果真的能相信,真的發心,修因當然證果。「至後」(「如來出現品」是這一分裡頭最後一品),「明法界」,明是你悟了,你真的明白,「法界無時可隔」,這就是時間坐斷了,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成佛之後,跟諸位說決定沒有先佛後佛,決定沒有古佛今佛。先佛後佛、古佛今佛是三乘教裡面說的,一乘教裡頭沒有。

      「明法界體中」,這個也悟了,明白了,「凡夫妄見,見無量劫」,法界體中沒有時間,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迷的時候有,有過去,有未來,就是說有十方,有三世;悟了之後,沒有十方,沒有三世,一切境界總在現前。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,九法界凡夫沒有辦法想像,不是他的境界。現在科學家給我們說的,不同維次的空間。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,西方的科學家確實用科學的儀器證明,至少有十一度不同空間存在。在理上講,不同維次空間應該是無限量的,這個說法跟佛法說的一樣。

      他們講不同維次空間,在佛法裡面講無量無邊的法界。佛經上講十法界,那就是十種不同維次的空間,這是大分。細分,每一個法界裡頭還有許許多多不同。譬如佛經上講的天道,天有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總共二十八層。那二十八層肯定是二十八種不同維次空間,又何況每一層天裡頭也不同。

      所以從理論上講,的確不同維次空間是無量的。這個現象從哪裡來的?我們要曉得,這佛經上才說到,法界從哪裡來的?妄想分別執著當中變現出來的。換句話說,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,統統放下,沒有了,無量不同維次空間就不見了,它不是真的。不見了以後,那個境界是什麼?一真法界。法界原本是一真,沒有這麼多複雜東西在。

      誰見到一真法界?在這個經上講圓教初住菩薩。破一品無明就是放下,初住菩薩執著放下,沒有了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沒有執著;分別放下,決定沒有分別;妄想也放了一點點,也放下一些。空間維次全部突破,過去現在未來所有一切現象同時看見。

      這個道理真的很不好懂,我以前講到這個地方,不得已也用一個比喻來說。好比我們看電影,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電影畫面,有過去、有現在,也有未來,真的是有三世;在這一個格格裡頭看,有三世。但是如果我們不從這個格子看,我們看底片,試問問有沒有三世?底片一拉開,已經放的這一部分是過去的,正在放的是現在的,還沒有放的是未來的,統統在我們眼前!你要看到底片,三世不就沒有了嗎?你要看到每一張每一張那就有,這是一個不得已的比喻,比喻只能比喻個彷彿。

      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把事實真相把它一格一格的框起來,這就成了法界,有界限了,就是不同維次空間的界限。這一切放下了,這界限就沒有,沒有你才成一片,所以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統統看到。在佛法裡頭講這是神通,他知道過去未來,他不是推算的,親眼所見,現量境界。他不是比量。

      這些年世界動亂不安,許許多多預言推測將來的事情,說得很多,中國外國都很多。有些講得很準確,有些準確度就不太可靠,預言根據什麼說的?總的來講,絕大多數都是根據數學,數理推斷的。數理的推斷一點都不能差錯,小數點後面十幾個零,有一個差錯就不準確。但是要做到完全正確絲毫差錯沒有,太難太難!

      另外一種依據是禪定,定中時空突破,他能看到未來。這是現量境界,親眼看到的,大概這個不會有差錯。從前我向李老師請教,預言可靠性有多少,他告訴我的。他說從前修道的人,佛門、道教的修道的人,他對於將來的事情說得很準。那是什麼?定中境界。他看到未來,那個準確。一般所說的預言,尤其是預言書這些,可以做參考,不能完全相信。但是在參考裡頭要提起自己高度的警覺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能改變許許多多事相,縱然有災難,能化解!因為一切災變都是惡業累積變現出來的,如果人心能夠回惡向善,外頭境界會轉變,佛經講得很好,境隨心轉,災難可以化解。

      所以佛的教誨,那真正是了不起的教育家。佛教學當中,肯定是要把惡人改變成善人,把迷惑顛倒的人改變成有智慧的人,這是教育。不能說這是惡人,這個人是壞人,我們不要他,那不是教育。我們把他除掉,除不掉的,只是結了冤仇。冤仇結下去,來生又報過來,所以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那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,那是製造麻煩!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這個道理只有聖賢教學裡頭講得透徹。所以在聖賢教學裡頭,決定不用這種粗暴的手段,那是真正的智慧,真正的善巧方便,真正解決問題。這是覺悟明瞭「法界體中凡夫妄見,見無量劫,始起信進修行者」。入住的菩薩明白,明瞭之後,他也知道諸佛如來的慈悲善巧,於是也就學會了。下面說。

      「依真起行,以為進修」,這是初住以上,跟前面三乘人不一樣。三乘人還有妄見,就是妄想沒有斷,他還有過去現在未來,他慢慢來修。破一品無明、見一分真性的人不一樣,這是依真起修了,不是依妄。三乘是依識心,初住以上是依真心,這個因果大大不相同。

      「經歷五位行門,無時可移」,同樣經歷十住、十行,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這五個位次。「無時可移」,沒有先後,這就是本經裡面講的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,這地方說出來。行布是次第,你看這個「五位」是次第,「無時可移」是圓融,善財童子為我們所示現的一生圓滿,

      「若未起信進修行時」,這個「未起信」的「信」是本經所說的標準;換句話說,三乘人。這個地方講的信心是依根本智起的,沒有證得根本智之前,我們的信心就是此地所講的。「常謂已前諸佛」常常想過去佛,「已前諸佛」就是過去諸佛。「先已成佛」,他們早成佛,過去這些佛他們先成佛。「經無量劫」,無量劫久遠之前他們就成佛了。所以在我們妄心裡頭有過去、有現在、有未來。但是見性之後,沒有過去、沒有現在、沒有未來,不一樣。這個理很深,事希有,不可思議。

      佛在這一會裡面要教我們,希望我們自己要好好認真學習,利益無邊,這是真的。真正得利益了,感恩的心才會生起來,知恩報恩。我們今天不懂得佛恩,是完全無知,佛對我們有什麼恩?今天我們出了家,接受人家供養,大概就是這個恩,其他的不知道了。細讀《華嚴》你就明瞭了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