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260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六0卷)  2000/2/9  澳洲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260

    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得法讚佛,八部四王眾,鳩槃茶王長行,第二句:

      【龍主鳩槃茶王,得修習無邊行門海解脫門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給我們註解的文字不多,提示給我們,「修習等者,二利之行,趣果曰門,深廣難窮,名無邊海」。他老人家給我們的提示,給我們從這個地方去思考。『修習無邊行門海』,「海」是比喻,比喻多,比喻深廣,行門無量無邊。關鍵在「修習」這兩個字,修是修正,習就是生活,現在的話講「落實」,落實在生活上,落實在工作上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,這叫習。「行門」,行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行為、行動。佛菩薩把我們的生活行為歸納為三大類:身、語、意,歸納為這三類。行門再多,也不出這三類。身體的造作是屬於身的行為,言語是屬於口業的行為,念頭是屬於意業的行為,世尊在《無量壽經》上教我們的原則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。龍主鳩槃茶王他所修學的就是這一段經文,這一段經文總結起來是善護三業,所以我們跟《無量壽經》一對照,就知道他所修學法門義趣之所在。

      這幾句話說得是很簡單,可是要做得圓滿,就相當不容易。什麼人做得圓滿?佛果地上做圓滿了。因地修行,佛在大小乘一切經論裡面教導我們,嚴持禁戒。可是我們展開佛法的戒經來看,甚至於許許多多地方我們很難理解,也不容易體會,原因是什麼?古時候的生活方式跟我們現在不一樣,不要說印度,就是我們中國自己古書裡頭,譬如《禮記》裡面所記載的,有很多話我們就不懂。譬如說進門要脫鞋子,這個話我們現在不懂,進門為什麼要脫鞋子?原來從前人居住的房子跟我們現在不一樣,古時候人住的房子就是日本那個榻榻米的房子,那進門當然要脫鞋子上去。所以到日本去看,要是拿中國《禮記》所說的,我們就明瞭了。但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跟古人已經改變了,完全不相同,日本人還保留。對待貴賓要鋪重席,重席是坐墊,給他兩個坐墊、三個坐墊,這是對他特別尊敬,普通是一個坐墊,必須在那個生活環境裡面我們才能看到。印度人生活方式跟我們差距就更大了,所以戒經裡面所說的都是古印度現實的生活。

      因此嚴持戒律是原則,決定沒有錯誤,可是戒律裡面的條文要修訂。什麼人敢修訂佛的戒律?佛的戒律一定要永久保存,不能更動一個字,我們現實的生活必須要另外訂一套。在唐朝,諸位曉得「馬祖建叢林,百丈立清規」,清規就是依照中國人方式所制定的戒條,我們就容易遵守。中國這個國家幅員很大,一直到現在,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還有許許多多的不相同,北方人的生活習慣跟南方人就不相同,漢族人生活習慣跟苗族、跟回族、跟藏族人也都不相同,這些我們都必須通達明瞭。

      佛法它有最高的原則,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本土化與現代化,它的精神、原則永遠不變,生活方式一定要隨順人情。普賢十願裡面就講到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他沒有說恆順佛陀,這個意思我們要能體會。佛菩薩恆順眾生,不是叫眾生恆順佛陀。眾生要恆順佛陀的教誨,遵守他的原理原則,可是在生活習慣上佛菩薩恆順眾生。我們學佛如果不能通達這些原理原則,佛法就行不通了。

      佛陀在世的時候,生活方式是三衣一缽,現在還有人提倡要用缽來吃飯,這個不合現代時宜。那只是少數人,你們願意那麼做,我們也不反對,但是決定在這個社會上行不通。在這個社會上,今天要提倡佛教,提倡佛的教誨,要大家都著三衣一缽,誰來學?沒有人來了。這就所謂是不合潮流、不合時代,我們要懂得這個原理原則。大概戒經裡面根本戒是能夠超越時空的,不受時間、空間的限制,永恆不變的。根本戒裡面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飲酒、不妄語,這是我們平常講的五戒。無論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,在家戒或者是出家戒,前面都是這五條,這個叫根本戒,決定正確而沒有錯誤的。其餘屬於生活習慣方面,一定要合乎本土化跟現代化,決定不能脫離現實的社會,不能脫離現代人生活方式,佛教才能行得通。

      過去我在美國說過,在新加坡也說過,古代印度教教義也很不錯,為什麼不能傳播到全世界?甚至於說回教也不錯,基督教也不錯。在中國歷史上,基督教傳到中國來是唐朝時候,唐朝時候叫景教。中國人稱景教就是基督教,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,差不多將近一千五百年,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夠普遍接受,而普遍接受佛教?我在早年,二十幾歲的時候,遇到一位美國的傳教師,他是很感慨的跟我說,他說:你們中國人,人口超過五億人,這是在那個時代,基督教傳到中國來一、兩百年,可是基督徒還沒有超過一百萬人,這很悲哀!兩百多年的時間,這麼多的人口比例裡面,信仰基督教的還不到一百萬人,所以感覺很悲哀。我們那個時候聽到也很同情,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。

      為什麼佛教一傳到中國,就普遍為中國朝野所接受,而對中國文化產生這麼大的影響?到以後我們學了佛才明瞭,佛法是開放的,他們宗教是保守的,保守當然就困難,你跟別人家文化不相同,你要叫別人捨棄他自己的文化,學習他們的,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。這種情形,今天在澳洲,我聽說土著他們非常保守,這個情形就相類似,所以一定要有很開明,非常開放的,他們就容易接受。不破壞他固有的文化,而且對他固有文化還有貢獻、還有幫助,他就樂意接受。這是印度教、伊斯蘭教、基督教、其他宗教在中國傳播,遠遠不如佛教的原因在此地。佛教是開放的,佛教不是保守的,佛教是認同所有一切文化,佛教讚歎不同的文化,這是我們特別在《華嚴經》上讀到的。它認同,它讚歎,佛教用今天的話來說,確實它是多元文化的理念,多元文化的思想,多元文化的作法,所以能夠得到許許多多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種族、不同的宗教都能夠接受,原因是在這個地方。

      由此我們就明瞭,在中國,過去、現代都如是,總的原則就像一個國家的憲法一樣,是佛陀經藏裡面的律藏,這是總的。只要不違背律藏的原理原則、精神,條文是可以修訂的,是可以自己來制作的。百丈大師的清規,就給我們做了很好的典範、很好的啟示,然後我們每一個寺廟裡面有常住公約。常住公約每一個寺廟裡頭條文都不一樣,這就是適合我們現前修學的環境,適合我們大家在一起共修,制定這些條文。六和敬裡頭「戒和同修」,那個「戒」是我們大家制定的,我們道場的清規,只適合我們這個道場;另外的道場,他們有他們的公約,有他們的規矩。所謂是家有家規,國有國法,每一家都有他自己的規矩,但是他自己的規約決定不違背佛陀教誡的精神,這個要懂得。如果違背教誡的精神,那就好像地方的法規跟憲法有牴觸,這是不容許的,這是錯誤的。純正的一定與佛陀教誡相應,所以佛法才能夠適應盡虛空、遍法界一切諸佛國土,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,使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法圓滿智慧的教誨。我們要從這個地方,認識佛法的本質、佛法的殊勝,佛法是真實究竟圓滿。

      佛法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這是教學的中心,永恆不變的原則。可是要怎樣才能開悟?悟了以後,我們的行就正,心正、語正、行正,就是八正道裡面所說的正,正語、正業、正念。要想智慧現前,佛說真實的智慧是我們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具的,不是從外面學來的,所以佛法稱為「內學」。自性本具智慧,現在為什麼不能現前?佛告訴我們,我們自己現前有了障礙,就是業障,把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障礙住了,因此不能現前。如果要自性本具智慧德相現前,必須把障礙排除,佛法的教學也只有幫助人除障礙而已。

      佛經這個意思講得真好,不但每一個眾生都有究竟圓滿的智慧,也有究竟圓滿的德能。德是能力,今天講的能力,無論做什麼事情你都有能力做好,做得非常圓滿;不是沒有能力,有!相是相好。佛講如來的智慧德相,如來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,本性裡頭具足了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都不需要向外求。可是這個障礙我們不知道,佛給我們說明,障礙無量無邊。無量無邊障礙從哪裡起來的?從無明起來的。無明就是不明白,不明白事實真相。事實的真相是什麼?就是自性的智慧德相。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就是事實真相。我們迷了,不知道,所以叫無明。由於無明,這才起了無量無邊的煩惱。不明事實真相,對於事實真相自己就猜測,就有妄想,愈猜測愈離譜、愈錯誤,所以就犯了很多過失。我們對於事實真相看錯了、想錯了、說錯了、做錯了,這個錯誤太大太多太深。

      佛為了教學方便起見,把無量無邊的障礙歸納成兩大類,佛經裡面稱為煩惱障、所知障。煩惱障礙了我們的德相,所知障礙了我們的智慧,這兩種障礙深廣無盡。我們在六道裡頭,從無量劫來都在這裡頭輪迴打轉,沒有辦法超越,就是因為這兩種障礙的關係。佛陀的教學幫助我們突破這兩種障礙,讓我們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,這就是佛法的教學。可是障礙是自己本身起來的,不是別人加給我們的,因此除障礙還是要靠自己。佛只能夠把他自己修學的經驗,他自己怎樣除障礙的方法教導我們,提供給我們,讓我們做個參考,他沒有辦法把我們的障礙除掉。

      佛法是師道,我們自己有業障,決定不能靠佛菩薩赦免,佛菩薩來救度,這是迷信,這是錯誤觀念。大乘《般若經》裡面佛就常說「佛不度眾生」,這個話是真的。眾生怎麼得度的?眾生是自己覺悟,自己得度的。所以「解鈴還須繫鈴人」,這是我們自作自受,一定要回過頭來,自己覺悟,自己反省,自己改過自新,這才能真正得度。佛對我們只是增上緣而已,就跟學校老師對學生一樣,老師指導,學生自己肯用功、肯發憤,才能成就他的學業事業;他要是懈怠懶惰,不肯發憤,不肯努力,不肯用功,老師怎麼慈悲、怎麼愛護,也幫不上忙。佛法是師道,不是神道。

      神能不能幫助人?說老實話,神也不能幫助人。神果然能幫助人,就不必用佛法,人也不必去修行,靠神,神就會幫助。神果然能幫助人,諸位想想,因果的定律就被推翻了。我造的惡業,我可以不受惡報,神會赦免我,那就把因果定律推翻了。我造種種不善業,我求助於神,神歡喜我就讓我得福報,諸位想想哪裡有這種道理?民國初年歐陽竟無說,宗教皆是迷信的。他說,宗教是迷信的根源,哲學是鬥爭的根源。你們看他那個「佛法非宗教、非哲學」,這裡面就說得很清楚,他說佛法既不是宗教,也不是哲學,佛法是教學。他講的這些話,我們愈想愈有道理,佛法是教人。

      我們今天有病,一定把這病的根源找出來,然後對症下藥。佛法教學總綱領、總原則,就是幫助人開悟。可是開悟,你為什麼不能開悟?你的心是亂的,你心不清淨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我們的病根就在此地。如何把妄念止住?讓心定下來,那就能開悟。所以佛法教學的關鍵是在禪定,目的是在智慧,關鍵在禪定。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佛家常講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都是修禪定。修禪定的方法不一樣,手段不一樣,禪宗用觀心的方法,用參話頭的方法,使心定下來,把妄念止住;我們淨宗用念佛的方法,也是求一心不亂。由此可知,禪與淨只是方法不一樣,手段不一樣,目的目標完全相同。不僅是禪與淨,佛家的大小乘、顯教密教,無不如是。縱然不屬於佛教,其他的宗教也好,其他的教學也好,只要符合這個原則,與這個方向目的相應,一切諸佛菩薩都承認它是佛教,可見得佛教廣大。這個「佛」,不是釋迦牟尼佛,也不是阿彌陀佛,也不是一切諸佛如來,「佛」是什麼?佛是覺悟的意思。佛教是覺悟的教誨,覺悟的教學,不一定是釋迦牟尼佛,所以叫佛門廣大。

      我們在最近看到新加坡許哲居士,那個錄像帶也許你們都看過了,她不是佛教徒,她沒有聽過佛法,也沒有看過佛經,但是她用的方法,使自己減少妄想分別執著,使自己的心定下來、清淨下來,她那個法子是佛教,她修學的成果是佛家希求的圓滿的教學。活到一百歲才遇到佛法,一百歲之前雖然沒有遇到佛法,沒有遇到形式的佛法,她已經得到實質的佛法,她知道知足常樂,她知道減少自己一切欲望,這樣才能夠把心定下來。我們的心為什麼定不下來?欲望太多了。她何以能定下來?她衣食足了,她就夠了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的希求她沒有了,沒有希求的心,沒有與人競爭的心。

      我們世人最大的痛苦,就是競爭的念頭斷不了,看到別人有,我也想有,你說這個怎麼辦?這個妄念永遠息不下去。特別是現代,科技天天在進步,真的是日新月異,天天有新的東西出來,天天希求新的、追求新的,那你的心永遠定不下來,你的心永遠被境界所轉,這就苦了。而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。凡夫跟佛菩薩恰恰相反,凡夫是心被外面境界轉,自己做不了主;諸佛菩薩他的心清淨、定的,不隨外頭境界轉,所以他能轉境界。佛菩薩是境隨心轉,他得大自在。我們這個苦,這是講到苦的根本原因,是心隨境轉。我們的心沒有主宰,做不了主,人家讚歎幾句就生歡喜心,罵你幾句就生煩惱,幾天都平息不了,這是心做不了主。

      我們學佛就要在這些地方做一個大轉變,轉變不容易,為什麼不容易?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輪迴這個境界裡頭,已經養成習慣,所謂習慣成自然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自自然然妄想就生了,煩惱就起來了,這是我們可以說無量劫一直到今天,修行不能成功的原因。可是這樁事情,我們從佛經論裡面去觀察,它也並不是真的很難,《華嚴經》在末後,你們看看善財童子一生成就;《法華經》上說得更好,龍女八歲成佛,這是告訴我們不難。龍女,龍是畜生道,不是人道,八歲很小,她都能成就,這是用這個形相來勉勵我們、提醒我們,這事情並不是很難。難在什麼?難在自己肯不肯把念頭轉過來。換句話說,我們要是真肯幹,這個事情就不難;不肯幹,那就太難太難了。

      從哪裡轉起?從知足,樣樣都知足,你就很容易轉過來了。所以佛菩薩給我們示現,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都很清苦;我們再回頭看看,每一個宗教創始的教主生活都很艱苦,宗教裡面稱之為「神貧」,貧苦,神貧,我們中國人講「安貧樂道」。這裡頭有真樂,有真的享受,過去方東美先生所講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在物質,不是豐衣足食,不是的。我們看到世尊在世,三衣一缽,每天出去托缽,有時候還托不到,托不到他也很快樂,托不到一天就不吃,他沒有煩惱;有的時候托到美食,他也不會生歡喜心,心永遠是清淨平等的,這叫樂在其中。如果托缽,今天齋主供養得好就生歡喜心,供養得不好,心裡就不高興,這不能成就。

      我們在《安世高傳記》裡面看到,這是一位修行證果的大德,晚年在中國弘法,他是漢朝時候的人,早期翻譯經典裡面最重要的一個人物,他比鳩摩羅什還早。《傳記》裡面記載,他到中國兩次償命債,第三次到中國來才弘法。譯經告一段落之後,他到江西鄱陽湖去度他一個同學,那同學是前世的,不是這一生的。這一位同學現在的身分是龍王,水神,龍王,那叫[共+阝]亭湖。這個神很靈驗,有求必應,周圍一千里範圍的人都來朝拜,都來供養。過去生中跟安世高同學,他來度他,這是落在畜生道,修的是大福報。安世高到這個寺廟裡面來,龍王就託夢給這寺廟的住持,說明天有高僧大德,是他的同學,到這個地方來,要好好的接待他。到了之後,安世高給這個龍王說法,供的這個像,在面前給他說法,給他念咒,叫他現身。他也很難為情,最後還是現身了,出來了。大家一看是一條大蟒蛇,就是那個龍神,大蛇,所以以後這個地方叫蛇村。安世高說他的歷史因緣,在過去世他們在一起同修,都是出家人,每天出去托缽,他就是人家供養的菜飯很好他就歡喜,供養的不好他心裡就難過,就是這麼一個原因墮落在畜生道。他這個人在世明經好施,是個講經說法的法師,又喜歡布施;因為講經說法,所以他靈驗,有求必應;因為他喜歡布施,所以一千里的這些人都不斷的送供養給他,福報很大。

      這個公案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每天在飲食上有這麼一點小小的分別執著,那樣的修行人,天天講經說法,又歡喜布施,在我們今天講這個法師值得人尊敬,還墮落在畜生道。我們今天反省反省,我們對於經教上的通達能不能跟他相比?我們在德行,喜歡布施供養,能不能跟他相比?比不上人家;但是我們的喜怒哀樂、我們的瞋恚,恐怕超過他好多倍,他落到神道去當龍王,恐怕我們將來不如他。你要不想就沒事,愈想愈可怕,愈想問題愈嚴重。人既有生,必定就有死,死了到哪裡去,這是很嚴肅的大問題。我們活在這個世間,要曉得世間是無常的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「剎那生滅」,跟我們講世間法的真相,《金剛經》上說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那你就真的把世間所有的現象,你看清楚、看明白了。

      世間一切是緣分,緣分決定不是恆久不變的,剎那剎那在那裡變化的,不可以留戀,不可以染著。順境、善緣不生貪著,逆境、惡緣不生瞋恚,心轉境界,不要像安世高那個同學心被境界轉,心被境界轉出不了六道。安世高比他強,所以人家能證果;他不如這個同學,就是分別執著沒有放下,雖然明經好施,還是要墮落。這個公案很值得我們警惕,我們要多想想,我們應該如何修學。世緣如果不能放下,我們這一生要想成就,不可能的;必須要放下。

      道是什麼?道就是清淨心,沒有別的。清淨心是我們的真心,妄想分別執著是我們的妄心,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才落到輪迴。換句話說,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?是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,佛說得好。如果我們能把執著放下,好惡是執著,安世高這個同學就是因為有執著,所以出不了輪迴。執著要斷掉了,不再執著了,得到稱心如意的沒有貪戀的心,遇到惡劣的境界沒有瞋恚心,執著沒有了,六道就超越了。我們要懂這個道理,要認真努力去學。如果我們把執著放下了,念佛往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是凡聖同居土,生到哪裡?方便有餘土。凡聖同居土是怎麼回事情?執著沒放下,還是執著。執著能不能往生?不能往生。這些人怎麼往生的?臨命終時不執著了,所以他往生。臨命終時還執著,那就往生不了。由此可知,念佛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執著要淡,愈淡薄愈好,到臨終時容易放下;如果有嚴重的執著,臨終的時候就靠不住,不容易放下。對於家親眷屬的恩愛,對於財產名利,你在臨終的時候徹底放下,一心向佛,這個人決定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如果在現前我們功夫做到了,把這些執著統統放下了,我們念佛往生品位就高。

      諸位還要曉得,《無量壽經》上都說過,我們現前娑婆世界修行一天,超過在西方世界修行一百年,什麼原因?我們要懂。這個說起來,西方世界修行難,我們這兒修行容易。難易不是絕對的,是相對的,各有各的難易,西方世界的容易是西方世界不退轉,只有進步,不會退步,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,但是進展慢,速度很慢;這個世間它的缺陷是容易退轉,進步難,退轉容易,所以這個世間是大起大落。如果你要聰明,你就大起,不要再落了,那就超過西方極樂世界;那就是這個地方修行一天,超過西方世界一百年。大起不落,才行;可是一落,那比西方世界就差遠了。

      明白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,認真努力修學,放不下的也要放下,咬緊牙根放下。先從事上放下,這是持戒,然後再從理上放下,就開悟了。這是世尊在此地教學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所以首先我們要從物質享受上放下,不要計較得失,安貧樂道,生活愈簡單,愈顯得自在,愈沒有負擔。然後精神生活也放下,世間人在精神受用上,也有許許多多種類差別,都要放下。像過去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,他在廬山建立中國專修淨土第一個道場,現在叫「東林寺」,諸位如果到中國大陸去觀光旅遊可以去看看。當時有個很有名的學者姓謝,我們小時候讀書,國文裡面讀過他的文章,謝靈運想參加這個念佛堂,遠公大師拒絕,他們是好朋友。為什麼拒絕他?精神生活方面他放不下,他喜歡詩詞歌賦。這是屬於精神生活,也要放下,不放下還是障礙。

      我們現在,道場也好,家庭也好,總有一些字畫充實著精神生活,可是真正修道人,他這些東西放下了。我們看印光大師,這是最近給我們做為修淨土的一個好榜樣。他的道場在蘇州「靈巖山寺」,晚年一直在那邊閉關,他的關房我去參觀過,所有一切陳設都沒有,那個小佛堂裡面,正當中他老人家寫了一個字,死,就寫一個「死」字,供一尊佛像,連香花都沒有,供一杯水,一個小木魚,一個小引磬,簡簡單單。這是教給我們什麼?精神上生活的那種喜愛也放下了。我們最近去參觀許哲居士她居住的地方,她居住的房子是屬於養老院的,那個養老院是她創辦的,她年歲大了,養老院也交出去,她住在裡頭一間房。我們去看房子裡面只有兩個書架,書架上排得整整齊齊的書籍,她喜歡讀書,牆壁上面什麼東西都沒有,照片都沒有。大家跟她照相,照片送給她,她不要。「不要送給我,沒有用」,做紀念,「沒有用」,她不要。我們在她房間只看到兩張照片,一個在她房間的書桌上,一個在床頭櫃上,她母親的照片,兩張都是她母親的照片。除了供養母親照片之外,什麼都沒有,這精神生活放下了,所有一切喜愛都沒有了。印光大師比她還徹底,為什麼?書都沒有了,她還有不少書,印光大師桌上只有一本《彌陀經》,什麼書都沒有了。你想想人家是怎麼得定的?怎麼成就的?他這種作法就是教導我們,他是這麼成就的。

      但是我們道場,那就不一樣,道場為什麼這樣布置?接引大眾的。如果我們道場裡面陳設,像印光大師的關房一樣,那只有度一些真正修行人,絕對不是接引初機的。真想成就的人,看到這個環境好,初學的人決定不能夠入門。所以寺院庵堂道場接引大眾,我們對於精神、物質生活都要普遍照顧到,讓他能生歡喜心,讓他來了一次,下次還想來,這是接引成就。真正想念佛修行,必須在深山裡面,人跡罕到的地方,去修建念佛堂,那是真正為修行的。我們這個道場是接引大眾的道場,像現在新加坡居士林是接引大眾的道場,精神、物質生活都要照顧得周到。居士林也許有許多同修去過,每天齋堂裡面供齋,完全免費,三餐齋飯,兩道點心。夜間茶點供養都不缺乏,因為那邊二十四小時念佛,日夜不間斷。平常吃飯做十五道菜以上,這些菜色天天在研究,怎麼改進。為什麼這麼用心?希望別人吃過一次還想再來,不要吃了一餐,下次不想來了,那我們就失敗了。這是佛法裡頭所說的,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」,要接引他入佛門,方法手段不相同。

      真正明瞭佛法道理,了解宇宙人生真相,這個時候他自動放下,不是我們勸導他,他自然放下,他願意放下,放下他得到更快樂,得到更大的享受。我們沒有入這個境界,你叫人放下,他痛苦,他不是得樂,他得苦。所以真正達到那個境界的人,放下是更快樂,人生最高的享受。這是我們沒有辦法體會的,我們會覺得那種生活太苦了,他們不會。這是境界的問題,哪個境界,哪一個階層,用哪一種方法。所以佛恆順眾生,這樣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,不斷的把我們向上提升,我們一般俗話說提拔我們。一個階段、一個階段,我們在哪一個階段則用某一種方式,所以行門就無量無邊。我們這是舉幾個例子,諸位從這幾個例子就能夠體會到,佛陀對一切眾生這種慈悲心,照顧的這種心行,方法善巧到極處,總是不斷在提升我們,幫助我們成就。我們自己在這裡面,要用心去體會,要懂得享清福。世間人享的,我們俗話叫享紅福,紅塵之福,五欲六塵的福報。佛家是享清福,清淨的福報,把五欲六塵統統捨棄掉,這叫清福。

      典籍古大德有收藏,不是為自己,是為佛法久住世間,是為後人著想的,這是大慈大悲。典籍是開智慧的明燈,六道眾生要不依經典,他怎麼會曉得事實真相?怎麼會知道修因證果?佛法能不能常住在世間,完全靠典籍、靠經典。古人真的是用盡了苦心,唯恐經典失傳,我們在中國大陸,在北京附近的房山看到,古德把《大藏經》刻在石頭上,全部《大藏經》刻在石頭上。用了多少時間?用了一千年的時間。參與這個工作的人有四百多人,用一千年的時間把經藏刻出來,現在被發現了。他為的是什麼?為了後代。印出來的經本容易散失、容易失傳,刻在石頭上,埋在洞穴裡頭,這是從前人用的辦法。我們現在想想,現在技術發達、科技發達,我看了這個樣子發了個心,希望把石刻《大藏經》印一千套,從石版上拓下來,印一千套,分送給全世界每一個國家圖書館、大學圖書館,這樣子保存下來不會散失。世間縱有戰亂,這個地區有亂,那個地區可以保存,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永久保存。現在中國宗教局也同意讓我們來做,希望今年能夠落實。

      這都是為眾生做的、為佛法做的,不是為自己。為自己,要學印光大師,要學慧遠大師,決定成就。我們先要為眾生多修一點福,然後為自己。我過去常常想,六十歲以前全部為眾生,六十歲以後要兼顧自己,這到晚年了。修福修慧,成就眾生,成就佛法,也要成就自己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