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397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九七卷)  2005/7/5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397

      諸位同學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第六正教甚深,我們將經文念一段:

      【爾時文殊師利菩薩。問勤首菩薩言。佛子。佛教是一。眾生得見。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。然其色蘊。受蘊。想蘊。行蘊。識蘊。欲界。色界。無色界。無明貪愛。無有差別。是則佛教。於諸眾生。或有利益。或無利益。】

      文殊菩薩這一段問詞,上一堂課我們介紹到『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』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這裡面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對「初義」,就是眾生接觸佛菩薩,接受佛菩薩的教誨,為什麼久久都不能夠斷煩惱,不能夠脫離六道十法界;第二是對後面一個意思,後面第二個意思是「多人同見,何以有脫不脫」,這前面都跟諸位做出詳細的報告。我們看這一會,這是「菩薩問明品」裡面的第六會,『勤首菩薩』為會主,表法的意思就很深。所以世出世間法成就的祕訣沒有別的,就是好學、勤奮。勤是精進,勇猛精進,哪有不成功的道理。所以佛在大乘法裡面教我們,「精進是菩薩唯一善根」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,只有勇猛精進才能成就。這是把他的疑問說出來了。

      今天我們接著看第三段的經文,就是『然其色蘊,受蘊』。這一開頭是講五蘊,接著後面是講三界。這裡頭的煩惱,『無有差別』,就是說這些學佛的人。我們看清涼大師《疏》文,「三然其下,釋成前難」,他的問難,「正釋後義」,前面講兩個意思,著重在後面這個意思。為什麼?「多人苦集皆不殊故」。這是學佛眾多之人,苦是講果報,你沒辦法脫離;集是講你的煩惱,煩惱你沒有辦法把它斷掉。「五蘊是正,三界通依,此苦果也」。五蘊是正報,我們的身,實在講這個身相很複雜,複雜的程度跟外面的大宇宙無二無別。所以身體是小宇宙,外面是大宇宙,大小不二。你能夠把小宇宙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外面大宇宙全就通達了。許許多多的聖賢都是從小宇宙上下手,能夠通大宇宙。

      身,這麼複雜的身,佛把它歸納為五大類,這叫五蘊。蘊是蘊集的意思,這裡面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多元,它絕不單純,所以五蘊是正報。經上講色,色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,物質是色蘊,後面受、想、行、識都是屬於心。你看心跟物合起來才有這個身體,不能單單說物,也不能單單說心。單單說物,物要是沒有心,沒有受想行識,單單有色身,那是什麼?這個人有肉體,精神沒有,那我們就曉得這是死屍,我們就稱它作死屍,不稱它作人,死人不是活人。如果單單講有心,它有受想行識沒有色,我們稱它什麼?這一般人稱它作靈魂,佛法裡面稱神識。在三界裡面,這三界是依報,統統是依報。『無色界』裡面只有受想行識,沒有色,所以叫無色。『欲界、色界』五蘊統統具足,欲界天跟色界天,所以有情眾生這身體是色心和合而成的。

      佛法講到究竟是心性,明心見性,明心這個心是真心,一般人不懂。一般人說心是什麼?就說受想行識這是心,這心是妄心不是真心。受,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感觸,你有感觸;想,你有思想,在佛法裡面講,想是分別,受是執著;行,行是說你的分別執著不間斷;末後這個識,識是一切虛妄之體,法相唯識學裡面講的阿賴耶識,行是末那識,想是第六意識,受是前五識。我們在一般介紹的時候,常常用方便說,方便說大家容易懂。雖然懂得不深刻,但是我們把這些名詞術語的大意能夠理解也就行了。這部經上這些事情常常講,你看十信位講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都有說明,愈往後你聽得多了,印象深刻了,逐漸逐漸的能夠契入,這是佛教學的善巧方便。

      這是講的正報,正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。有身體當然還有我們生活環境,生活環境我們一定要依靠它才能生存,所以後面講這「三界」是我們的依報。我們今天處在這個環境裡頭叫欲界,欲是什麼?有欲望,欲望很多。佛也把它歸納為五大類,叫五欲,財色名食睡,這叫欲界,我們離不開。那人在這個世間拼命所追求的也不外乎這五大類:財是財富,這個地方的色,五欲裡面的色是指男女的欲求;名,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榮譽,爭名逐利,這裡面含著我們今天講有地位、有權力、有聲望,都包括在名裡面;食是飲食,睡是睡眠。這是欲界眾生沒有法子避免的。可是欲界範圍很廣,欲界天以下的都離不開這五欲。欲界天有六層天,愈是往上面去,這五種欲就愈淡薄;愈是堅固執著,自私自利毫不肯放鬆的,那就是餓鬼、地獄道。如果你能看得輕一點,看得淡一點,就往上升。

      什麼時候這五樣東西完全放下、捨棄了,財色名食睡統統捨棄了,那你就不在欲界,你就在上面這一層色界天,為什麼?你還有身體。當然有身體,身體一定需要有居住的環境,這個古人常講有宮殿。我們今天聽到「宮殿」就想到古代那種建築,這是我們一個錯誤的觀念。宮殿,你要曉得它真正的意義,宮是私人住宅,我們講住家;殿,殿是辦事的處所,就是你辦公的地方,不一定是什麼樣的建築。凡是你自己私人居住的地方都稱之為宮,凡是你辦公的處所都稱之為殿,這樣理解就正確了。那我們中國宮殿的建築,古時候這是所謂講「雕梁畫棟」,有中國的這種特色。諸位在北京故宮裡面,你就看得非常清楚,你看帝王大臣辦公的的地方,這稱為殿。主要的大殿有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這是故宮裡面最重要的三個建築物,都是帝王大臣集會討論國家大事的場所;其他小的這些辦公室,我們通常稱之為偏殿;後面是他居住的地方,私人居住地方則稱之為宮。內外分得很清楚。

      色界,他沒有離開色身,所以他有身體,他有居住的宮殿。如果再能夠把「色蘊」捨棄掉,你看看中國老子《道德經》上就有這麼一句話,老子說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。他說我有很大的憂患,這憂患是什麼?我有這個身體,有身體就有累贅,要沒有這個身體多好!這是我們講,三界都是凡夫,這是高等凡夫的思想,什麼時候身體不要,這多自在!肉身不要,那麼居住的宮殿統統都可以不要了。佛在經教裡常說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他真有這種心想,他就真正能夠得到這樣的果報,那就是無色界天。這是三界裡頭最高的,無色界天!

      無色界天裡面的天人沒有身體、沒有物質,只有精神所在,那我們一般稱他作靈界。普通人講靈魂,不行,靈魂還是有色身,無色界天人沒有色身。在佛法裡頭,他是不是真的沒有色身?還是有,他的色不是物質,這要知道,它不是物質。像什麼?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,夢中那個境界有沒有色身?有。兩個人睡在床上,一個人在作夢,一個人清醒,他夢中境界你能看得見、看不見?看不見,定中境界亦如是,所以這種色不是物質。佛告訴我們,無色界天人,無色界的境界就是這樣,佛、菩薩、羅漢能看見,這色叫無表色,不是物質。這是講我們的依報。

      無論你是在欲界,是在色界,還是在無色界,你的『無明貪愛』,無有差別,煩惱習氣沒斷。煩惱習氣要是斷了,那你就不在三界,就超越六道輪迴,三界就是六道。這無色界跟色界都屬於天道,欲界裡面有天、有阿修羅、有人,這統統都有財色名食睡,有這五種欲;畜生有、餓鬼有、地獄有。所以欲界裡頭六道具足,色界天只有天道,其他五道沒有,無色界天亦復如是。所以雖然是生到色界跟無色界天,貪瞋痴慢沒有斷,這一點我們要明瞭。

      天人的福報大,這我們能夠想像得到,福報太大!但是比不上須陀洹。所以我們稱須陀洹,這《華嚴經》裡面圓教初信位的菩薩,我們現在講到是第六信,「正教甚深」是六信,初信位的菩薩比色界天、無色界天高明多了。你說為什麼?小乘須陀洹,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見思煩惱裡頭見煩惱斷了,這要知道,見煩惱斷了,八十八品見惑,所以稱他為聖人。為什麼稱他為聖人?斷了見惑之後,如果他出生在有佛菩薩之世,佛菩薩在講經說法教化眾生,他一定是佛菩薩的學生,一定是逐漸逐漸向上提升。像這初信,他會升到二信、三信、四信、五信、六信,他往上提升了。如果出生在沒有佛菩薩出現在世,他善根深厚,他自己也能夠修行,所以佛說天上人間七次的往返,他能把思惑也斷掉。思惑,見思煩惱,思惑是八十一品,思惑斷掉之後就超越六道,絕對不要等到第八次,七次往返他就超越了。那麼色界天人跟無色界天人沒辦法,他生到天上,天福享盡了,他就往下墜落。換句話說,生生世世無量劫來都在輪迴裡頭打轉,出不去,這就是比不上初信位菩薩,比不上須洹陀,這點我們要知道。

      所以我們對聖人為什麼那麼尊敬,為什麼那麼仰慕,有道理。證得初果的時候,換句話說,在六道,雖然沒有脫離六道輪迴,在六道輪迴裡有期限,決定不墮三惡道,就是天上人間七次往來,不會墮三惡道。你要問為什麼不會墮三惡道?他三惡道的緣斷了,三惡道的業因當然有,可是緣斷了,所以稱為聖人,小聖。這就說「無明貪愛」,下面接著有瞋恚、有傲慢煩惱習氣不斷。

      我們再看清涼大師註解,大師說五蘊是正報,三界依報,這苦果,你不能不受。「痴」,無明是痴;「愛」,愛是貪愛。這說一個痴、說一個愛,貪瞋痴慢疑,根本煩惱。「發潤」,發潤就是發作。「為集因也」,集是煩惱的代名詞,無量無邊煩惱都從痴愛而生。痴愛就是佛法裡常講的三毒,貪瞋痴。貪瞋痴是三毒煩惱,這三條要是斷不掉,你就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。然後我們就明瞭,念佛的人雖然多,往生的人少,什麼原因?煩惱沒有放下。

      念佛往生比其他法門修行證果真的是容易太多!為什麼?淨宗法門,諸位都曉得,叫帶業往生。業是什麼?煩惱習氣不要斷,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再斷,現在可以不必斷,這就方便太多了。雖然不斷,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,這叫伏煩惱。伏容易,斷太難了;那煩惱伏不住,這個境界現前還會起現行,順境你起貪愛,逆境你起瞋恚,那你就不能往生了。所以我們念佛人,念佛的功夫在什麼地方,這個自己一定要知道。功夫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,順境不起貪心,逆境不生瞋恚心,我念佛這功夫已把煩惱控制住,這才有把握往生。如果你控制不住,看到順心的、喜歡的你就起貪戀,看到不喜歡的就生瞋恨,那你自己要知道,這樣念佛不能往生,這個重要!

      所以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,「心淨則佛土淨」,心怎樣得清淨?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你才能得清淨,這叫修行功夫。真正修行人就是在生活當中,工作待人接物修什麼?修隨緣,什麼都好,沒有一樣不好。不分別都好,你一分別麻煩來了,一執著麻煩就來了。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把分別心、執著心淡化,愈淡薄愈好,一年比一年淡,功夫有進步。佛教導初學真的是叫慈悲至極,佛陀在世每天功課,晚課裡頭有一部經,《無常經》,這個經不長,讓弟子們天天念什麼?無常。「人命無常,國土危脆」,你常常念這些,你自然就看淡了,還有什麼好爭執的?一口氣不來,這一世就結束了,一定要知道人命無常。

      我是很年輕的時候,二十幾歲上班工作,那時候沒學佛,每天一定要看看報紙。公家有報紙,不是我們自己訂的,報紙送來總是翻翻看看。我有一個毛病,跟人家看報紙不一樣,人家看什麼新聞、看報紙評論,看這些東西,我看什麼?我看訃聞。你看每天報紙上登的都有訃聞,我第一個看這些,就是看這些過世的人,這裡頭男女老少各行各業。所以我接觸佛法很容易就接受,有原因的。每天看到,你看今天這麼多人過去了,明天看報紙又有這麼多人過去了,到哪一天輪到我們自己,決定跑不了!人要常常想到這個,你說還有什麼好爭的?還有什麼好貪戀的?正是佛教裡頭所說的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。

      所以遇到佛法之後,我們才真正了解,真正覺悟過來,人生在世要有一個目標、一個方向,提升自己,超越輪迴,超越十法界,這正確,那就對了。可是八萬四千法門,我們要真的想超越,不要說超越十法界,超越六道就不容易,為什麼?你要把煩惱習氣都斷掉,你才能超越,這個事情太難太難!還好阿彌陀佛有帶業往生這個法門,這個我們聽到非常高興。為什麼?斷煩惱,說老實話做不到;伏煩惱,就是對於所有一切欲望淡化了,這可以做得到,這叫帶業。帶業,古大德講得很清楚,帶舊業不帶新業。你以為可以帶業了,可以天天去造業,那就錯了;能帶舊的,不能帶新的。所以淨宗大德說了兩句名言,「隨緣消舊業,莫更造新殃」,不能夠再造業了,舊的業可以帶去,新的業不要再造了,這樣念佛才決定往生。

      所以教不能不明瞭、不能不通達,就是通達佛所說的理論與方法;還要知道境界,這境界我們自己修行把自己向上提升,提升到什麼地方,自己很清楚、很明白,自己有信心。天天在進步就生歡喜心,法喜充滿,也就是《論語》裡面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真的在提升。煩惱習氣一年比一年少,一月比一月少,一天比一天少,他怎麼會不快樂?這種快樂不是五欲六塵,五欲六塵那個快樂,那是刺激,我們常講,那就好像吸毒一樣,有癮,它有副作用。解行兩門的深入,解幫助行,行幫助解,這就是「學而時習之」,學是解門,習是行門,解行相應,這裡頭的樂是真樂,這不是外面五欲六塵的刺激,不是的,這真樂。唯有真正修行人,他得到了。所以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此地講的痴愛,這是煩惱的因、煩惱的根。

      「兼顯初義,前後苦集亦不殊故」。這是文殊菩薩所問的,學佛為什麼煩惱不能斷?苦報不能斷?照理說,學習佛法決定能夠斷集滅苦,這是一定的,問題就是你沒有依教奉行。雖然天天在學佛,境界轉不過來,境界還是被世俗所轉,不能夠脫俗,還是把世俗的東西放在心上,沒有把佛的教誨放在心上,錯在這裡。這樣學佛什麼時候能成就?永遠不能成就。放下,不是等我死的時候才放下,死的時候你還是放不下。什麼時候放下?現在!現在就放下,現在就離苦。

      我們常說,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一切隨緣,隨緣就自在!緣聚緣散都不放在心上,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心,教裡頭常說「心淨則佛土淨」。我們修淨土怎麼修?一切法從心想生。你看這個總原則我一提起,你就很熟,你也會講,可是你用不上。如何能把它用上,自自然然的用上,你說多自在。一切事有緣就做,沒緣就不做,有緣也沒有歡喜心,無緣也沒有懊惱心,統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來應一切萬事萬物,這才叫得大自在。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    再看末後一段,『是則佛教,於諸眾生,或有利益,或無利益』。這個話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清涼大師註解裡頭「結成相違」,這相違背。「出者有益」,這個出是什麼?出離六道輪迴,出離三界,出離十法界,有益;不出?「不出無益」。「佛教是一,其義安在」,實在說,這菩薩的話,這話裡頭有話,我們要懂得,出離是有益處,不出也有益。那個出離的,這一生修行證果出離的,他是這一生修的嗎?不是,哪有那麼容易。就好像我們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,我在澳洲也常常參加,在印度尼西亞也參加過一次大學裡面畢業典禮。我們看到那些出離的,他得到博士學位、碩士學位、學士學位,都在一起舉行畢業典禮。他拿到博士學位,是他今天才拿到的嗎?沒錯,我們是在這裡作見證,他確實是今天拿到的。他是今天學成的嗎?過去他念碩士、念學士、念高中、念初中、念小學、念幼兒園,二十多年,今天才拿到。

      學佛出離六道十法界亦復如是,不是這一生修的,過去生生世世他已經修了無量劫,這一生當中因緣聚會,出離的果報現前了,要懂這個道理。懂這個道理,然後之後,你就曉得出有益,不出也有益,不出什麼?他還繼續在修,生生世世在修。你看佛門裡常說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。你聽到一聲佛菩薩名號,看到佛菩薩的形像,你的阿賴耶識裡種子下進去了。這一生雖然你不信佛,你不學佛,總有一天這個種子遇到緣成熟了,你會生生世世修行,到哪一天成就了,見思煩惱斷掉了,你就出了,所以不出也有益。

      「佛教是一,其義安在」。佛法裡頭說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今生沒有超越,有來生、有後世,決定超越,佛菩薩看到都生歡喜心。好像都看學校學生一樣,從一年級看到高年級,曉得一年一年有一部分人成就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請坐。請接著看「正教甚深」的第二段,答。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「答意云,修有勤惰,障有淺深,機有生熟,緣有具闕,智有明昧,功有厚薄,故成有遲速,答初,難也」。清涼大師這幾句話並不難懂,很清楚、很明白的提醒了我們,我們要把這幾句話要好好的記住,常常用它來作反省、檢點,就能夠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成就。

      首先說到「修有勤惰」,修就是落實,一定要把佛在經中的教誨搞清楚、搞明白,落實在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當中,這就有受用,這叫修。真幹,這是勤,不肯幹,這就懈怠、懶惰。所以經書不能一天不讀。那我們大家都知道,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嚴重的染缸,我們在這個大染缸裡頭,不被它染污幾乎是不可能,你說這個事情多麻煩。能不能不受染污?那就端在自己高度的覺心,你可以保持著不受污染。這不受污染,唯一的方法就是讀經。

      所以我們能夠這幾十年當中,還能保持這個樣子,得力於老師的教誨。老師教我不要看報紙、不要看雜誌、不要看電視、不要聽廣播,所有一切無益於心性的書刊都不接觸,我初到台中,李老師給我限定的。可以看的是什麼東西?佛經,佛經還要有選擇性,佛經太多了,你看亂了,你還是不得益。所以佛法真的可以利益人,也可以害人;可以幫助你長養善根慧命,也能夠斷你的法身慧命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就如同藥一樣,佛是法藥,對症你就得度了,就是契機你就得度了;不對症、不契機,那就害了你。所以佛法講求的是契機,應病與藥,藥到病除,這是講到個人根性,個人的機感不相同。

      我們自己要明瞭不是上根利智,我們是個普通人,中下根性。老師的介紹,淨宗法門,我們也學習了淨宗的五經一論,這五經一論我過去統統都講過,《無量壽經》講了十一遍。五經一論還是太多了,所以我只在這裡面選兩種,一種是《無量壽經》,大本,另外一種小本,《阿彌陀經》,我就選這兩部。大經的註解,我就採取黃念祖老居士的,他老人家一生做這一部註解,我覺得他是對我最大的貢獻,我非常感激他。《阿彌陀經》我採取兩個註解,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。我學習的範圍就這麼小,讀誦大乘,我就念這兩部經。

      可是佛祖教導我們修學淨土,持戒念佛,那戒經不能疏忽,我的戒經就是《十善業道經》,《十善業道經》我常常讀誦。我的志向不高,只希望我能夠生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我就很滿足了。蕅益大師說的,我向他老人家看齊,絕不好高騖遠,希望這一生當中能出離。章嘉大師教我看破、放下,我不能說做得是百分之百的圓滿,應當可以及格,這決定沒有問題,七、八十分,夠!尤其是最近這幾年進步非常快,你要問什麼原因?壽命到了。古大德常講:人生七十古來稀。我今年七十九了,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,七十九歲圓寂的。所以我到了這個時候還不放下嗎?還不放下就錯了!不但要放下,徹底放下。

      這些年來,很多同學都曉得我們為了整個社會化解衝突,促進安定和平,參加了多次的會議,也是到處奔波。現在這些事情我也放下了,我以後不再參加了,我帶的一些年輕人,希望他們接著去做。如果有什麼問題,你來問我,我盡我的能力來幫助你。我的本分事情,這是我常說,人在世間本分的事情要把它做好,我們的本分事情是講經教學,這是本分事情,其他的都不是我們自己本分事情。本分事情做好了,跟一切大眾各行各業來配合,這個社會就是和諧的。與一切大眾互助合作,我這個環節做得很好,我可以配合其他各個環節。人人能守本分,人人能盡本分,這就好了,這就是道德,行道履德,應當精進勤奮努力去做。

      所以「修」這一方面,中年以後,這個字我們就要把它抓住了。人命無常!同學們也許看到我們道場昨天立了一個往生牌位,張良棟先生。我這一次在北京,他來看過我兩次,五十出頭,昨天早晨過世了。我聽到這個訊息,我都呆了,前幾天很好,來看我的時候有說有笑,突然就走了,無常!還有一些在災難當中過去的,天天都有,這些都是現身說法在警惕我們。所以不放下,錯了!不精進,錯了!修行一定要勤奮,一定要精進,不能夠懶惰,懶惰,你就沒有辦法在這一生超越輪迴。輪迴太苦!這是說修。

      第二個說「障」。人人都有業障,這一生所造的業,還有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所造的這些善惡業,全是障礙。善業感得的是善緣、順境,容易叫你起貪戀,那貪戀就是障礙;惡緣、逆境容易叫你生瞋恚,容易叫你怨天尤人,全是障礙。障,有人淺、有人深,深麻煩!一定要通過勤奮的修學,障礙才能夠由深化淺。

      我的業障很重,現在業障不重,什麼原因?學佛五十四年,年年都在消業障,我的業障消得快。為什麼?我對於佛法的道理明白,順境善緣我知道那是無常,所以貪愛的心很淡薄,逆境惡緣我已經學會了逆來順受,這是消業障最快的。轉怨為親,化敵為友,別人不問他是存什麼心,不問他有意無意,他毀謗我、侮辱我,甚至於陷害我,我從來沒有放在心上。我只有退、只有讓、只有迴避,內心裡面生感激的心,感激什麼?感激他替我消業障。我現在念念嚮往西方極樂世界,經講一天算一天,多住一天,眾生有福,我多幫助一天,毫無留戀,所以心地清淨。

      這諸位曉得,清淨心生智慧,不生煩惱。所以學佛首先要學會消業障,你看普賢菩薩懺悔偈,「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痴」。這個貪瞋痴是業障的根源,我們懂得了,那你就要把它懺除。菩薩講「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」,我們要天天真幹、真懺悔!懺悔了,還有沒有貪瞋痴?還有,那沒懺盡,還要繼續努力,還要一段長時間,要把它懺除乾淨。這個東西不管事,事無所謂,有好,沒有也好,事隨緣,心裡頭不能有。佛法是心法,事是虛妄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最重要的念頭,起心動念這不得了。所以起心動念一定要純淨純善。純淨,這個淨不是染淨的淨,染淨兩邊都放下;純善,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,善惡兩邊也放下,才叫純淨純善,性德法爾如是。你不懂,你就沒有辦法把你深重的業障化解,這對自己的利益太大太大!我自己這樣做,不知不覺自自然然就影響別人,善根深厚的人看到我這個樣子,他就覺悟,他就回頭。這就講什麼?自行即是化他,教人實在講就是在教自己,勸別人就是在勸自己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

      再看機緣,「機有生熟」,機是根機,生是根機淺,熟是根機厚。這個生熟與過去生中的宿因有關係,這個人過去已經修行一百世了,他這個根當然深,這要是有個好老師一教他,他馬上就契入了,他就開悟、就真幹!機熟了。有些人遇到好老師,老師天天在苦口婆心勸導,他是若有若無、若聞若不聞,沒有放在心上,還是隨順世俗,隨順自己煩惱習氣,這就是什麼?這是生,過去生中學得少,縱然遇到好老師也沒法子,也只能在佛門種個善根種子,一歷眼根、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。所以金剛不壞的種子給他種下。這說到根機。如果像前面講,他有智慧,悟性很高,縱然根機淺一點、生一點也不怕,這一生當中加功用行,前面講勤修,精進不懈,他進步就很快,業障也消得快。

      由此可知,善導大師講的話就很有道理,「四土三輩九品,總在遇緣不同」,這句話講得太好了,生熟淺深關係不大,遇緣關係太大!所以下面講緣,「緣有具闕」,具是什麼?具足,闕是欠缺。這緣是講的外緣,增上緣,你遇到真正好老師,真正好的同參道友,真正好的修學環境,那你統統具足了,你這個緣具足了。有人遇到好老師,遇不到好的同學,這有缺,這緣不具足;遇到好老師,沒有好的修行環境,這個緣也缺了。遇緣難!這個東西,李老師以前常跟我說,可遇不可求,你真正遇到的時候,你要能掌握到。

      我這一生大家都很清楚,我要遇不到方東美先生,我就不能入佛門,我不相信,我認為它是迷信,誰跟我講都沒用。為什麼?我不佩服你,你給我講,我還有一套歪理,強詞奪理,也能叫你沒有法子說服我。所以你一定要遇到善友,善友是什麼人?我佩服他,我尊敬他,他說的話我能接受,我能依教奉行,這種人很不容易。那個時候我在台灣,我認識的名教授有十幾位,對方老師印象最好,那方老師也是同鄉,桐城人,距我們的老家距離大概二、三十公里,很近。方老師對我也特別愛護,這是宿世的緣分,他把佛法介紹給我,我這才能接受,別人不行。

      認識佛法之後,這個緣又很殊勝,就認識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就是特別愛護我。我認識他的時候,他老人家六十多歲,那時候我二十六歲,把我當小朋友看待,指導我三年。三年他老人家圓寂了。圓寂之後又過一年,我認識李老師,我把工作辭掉,專心來學這個法門。那個時候對佛法真的認識了,太好了!沒有人弘揚,沒有人向社會大眾介紹,多可惜!我不知道那情有可原,知道了,我有義務、我有責任來承傳這個事業,所以把工作辭掉了,專心跟李老師學教,這一跟就十年。

      在台中同學多,同學裡頭還要有同志,最好的同學連我七個人,我們這七個人在一起學習,十年如一日。那修學的環境也好,這李老師提供的,台中蓮社、慈光圖書館,這是我學習的地方。緣具足,沒有欠缺,接受老師的教誨沒有懷疑,依教奉行,這才能成就。再看看我們同學當中有不成就的,二十個多個同學有很多沒有成就,緣缺。雖然同樣有個好老師,沒有同學切磋琢磨;縱然有同學,不能十年如一日,或有或無,這個不行。這個東西是鍥而不捨,長時薰修,你們有好的同參道友,有個一年、二年就散掉了,那真可惜。至少十年,十年同學在一起真的不是容易事情。

      「智有明昧」,智是智慧,就是我們講有聰明、有愚笨。聰明的人學得快,領悟力強,我們一般人講悟性,悟性很高,他學得快;悟性差的人就比較慢,那真的是很長時間薰修。所以我們七個同學在一起,這七個同學,雖然十年我們都在一塊學習,成就還是有很大的差距。什麼原因?煩惱習氣有人放下,有人放不下。學習歸學習,境界現前還是順境有貪戀,逆境有瞋恚,這就不行,自自然然他就淘汰了;很不是容易事情,要自己真正有堅定的決心。

      所以老師教我,無益於心性的這些東西統統不接觸,這一條教誨我得大受用。那我們這些同學,這條他就沒做到,他們每天看報紙,每天看電視,這就問題大!這個東西是嚴重的染污,你要天天跟它接近,你的道業怎麼能進步?你的道業怎麼能保持?自己沒有定慧,那就知道應當要迴避,不要去接觸,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。你一跟它接觸的時候,你就被染污,你心就不平,你就迷惑,迷在其中。所以很不是一樁容易事情。

      下面說「功」,功是功夫。你學習的功夫有厚薄,功是講修行的功夫,功厚你才會有得,功夫淺薄,你什麼都得不到,有這麼多的原因,勤首菩薩答覆文殊菩薩。你看到學佛的人,有人成就得快,有人成就得慢,原因不外乎這幾點。這都是從綱領上來說,細說太複雜、太多了!總而言之,我在講席裡常常勉勵同學十六個字,自私自利沒放下,名聞利養沒放下,五欲六塵的享受沒放下,貪瞋痴慢沒放下,很糟糕!即使你的緣具足,你也不能成就。真要想成就,這十六個字一定要放下,這十六個字是嚴重的障礙。

      一切善緣具足而不能成就,都是這十六個字。過分的執著,重視自己的利益,錯了,你沒有辦法入佛門。為什麼?入佛門頭一個條件破我執,所以自私自利這個念頭太強,我執天天增長,你怎麼能入?破我執才能證須陀洹果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才能夠得初信位的菩薩,入初信位。你自私自利,這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不破,永遠在門外,初信位你得不到。這問題多嚴重!小乘須陀洹果沒分,大乘不能入初信,學得再好,考試都得零分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我的得力,實在講就第一天跟章嘉大師見面,他老人家教我的「看破、放下」,那兩個小時奠定我一生修學關鍵。這是答前一個難題,難問。

      後面這是答後面的一個難問,「修與不修故,見同益異,答後,難也」。這就是學,學了之後不肯修,那就不一樣。學是相同,果報不相同,你沒做到!這裡面文字雖然很簡單,境界深廣無盡。修與不修,這是兩個極端,兩個極端當中就很複雜,同樣修,有的人修行,這一生當中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了,緣具足。這上面所講,他勤奮,他業障淺,他根機熟了,一切緣具足,他證得法身菩薩位。明心見性,在《華嚴經》是圓教初住以上。有的人修,勤奮比不上前面這個人,前面是百分之百的精進,他大概能做到百分之九十的精進,也是真修,那麼他所得的果報(這利益就是果報)就要次一等。這裡面差別就大!

      為什麼我們現代無論在家出家修行得的利益真的很少,原因在哪裡?沒有真修,這關係很大。佛法的修學,佛在經論上講得很清楚,次第、順序決定不能夠顛倒,總的指導原則,「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」,總的指導原則。那我們的戒有沒有修?淨宗法門,「淨業三福」是我們修行指導的原則,淨宗的指導原則。其他宗也不例外,也不能違背這個原則,這淨業三福屬於戒律。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你有沒有做到?這是根本。學佛先要學會做人,你對父母有沒有恭敬心?你對於老師有沒有尊重心?孝順父母、尊師重道,你有沒有做到?你做到了幾成?我們把孝親尊師分為一百個等級,你是在第幾個等級?你那個等級愈高,你的成就愈高;你等級愈往下,你成就愈低。

      佛法是師道,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印光大師講得好,我們對老師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。如果老師沒有看在眼裡,你什麼利益都得不到。老師是真善知識,縱然是佛菩薩再來,你對他不恭敬,你得不到利益。老師是個凡夫,也沒有什麼了不起,可是你對他十分恭敬,你就得十分利益。這個道理古人講得很多!孝親奠定我們的德行,尊師顯示我們的受教,我們接受老師教誨,你對老師就恭敬了。所以淨業三福是屬於基本的戒律,必須要遵守。

      處眾「六和敬」,基本戒律六條,我們跟大眾在一塊相處,這是要落實。隨著自己功行的提升,你的孝敬也與之而增,你不斷在增長。那個不修行的人,懈怠、懶散,雖然學了一點佛法,甚至於也能夠講得頭頭是道,沒有修行的功夫。講經的時候,我見過很多,參考許許多多人的資料,講稿抄了一大堆,這個人怎麼說的,那個人怎麼說的,說了半天,自己一句話也沒有。搞那麼多,大雜燴,讓人聽了之後無所適從,到底哪個是對的?應該聽誰的?初學講經往往犯這個毛病,這是什麼?沒有師承,沒有高人指點他。

      那我們跟老師學習,老師教我們講經,初學的時候當然要參考別人註解,只准參考一種,跟一個人學,你是一個方向、一條路;你要參考兩個註解,那就是兩個人學,兩個老師兩條路,他們思想不一樣的,很不容易成就。所以註解相當難!古今大德的註解裡面引證很多,那是什麼?他那個註解不是給一個人看的,是給許許多多人看的。你要是學講經用他的註解,你要懂得怎樣採取他的資料。採取資料不能用自己的意思,要用什麼?聽眾。聽眾的程度,聽眾的根性,聽眾現前生活環境,聽眾現前的需要,要根據這些條件選註。那聽起來他就有味道,這個東西真有受用。不能把註經的人所註的註解統統搬出來講,那你就最大的忌諱,你錯了,提供你參考的,不是提供你應用的,所以要知道取捨。所以這個地方講見是同,利益不相同,這都是說出事實。「答後,難也」,這個後面就是講「多人同見,何以有脫不脫」,脫是脫苦,脫煩惱、脫輪迴、脫十法界,脫離。

      末後有一句總結,「上之別義,不出勤惰二門故」。大師說了這麼多,到這個地方特別來教導我們,總而言之,不外乎勤惰。這就是我常常跟同學們提示的,好學比什麼都重要,精進,好學、精進沒有不成就的。如果不好學,不精進就是懈怠,你很難有成就。古今中外凡是真正有成就的人,你仔細去觀察,一定是勤奮,一定是好學,有目標、有方向,所以他有很好的成績拿出來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