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520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二0卷)  2006/3/13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520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淨行品第十一」,偈頌第五段,第三首看起:

      【大小便時。當願眾生。棄貪瞋痴。蠲除罪法。】

      世間人,不分古今、不分中外,可以說一致的都把大小便看作是最骯髒的東西。而實際上,世法裡面最骯髒的,一般人完全忽略了。佛在經教裡面常常給我們講三毒煩惱,三毒才是最骯髒的東西,比大小便溺不知道要髒多少倍,可以講沒有法子相提並論。髒到什麼程度?只有佛知道,只有菩薩知道,就是後兩句所講的「貪瞋痴罪法」。所以在大小便的時候,我們要把一切骯髒東西排除掉、捨棄掉。菩薩是覺悟的人,自自然然會生起願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六道眾生,要把三毒根本煩惱捨棄。四聖法界裡就沒有了,就沒有這些,貪瞋痴沒有了,還有什麼?他還有塵沙煩惱,還有無明煩惱。所有一切煩惱裡面,最嚴重的無過於貪瞋痴,這個事情確實知道的人不多。不捨貪瞋痴,就會把一真法界扭曲成三惡道。

      佛在大乘教裡面常常給我們說,可以說無數次的重複,這是慈悲到極處。世尊不厭其煩,一遍一遍的在重複,什麼原因?凡夫對這樁事情沒有記性,非常健忘。這什麼道理?這是無始劫來惡業的薰習,已經養成習慣了,最不好的東西偏偏貪愛,這個事情就麻煩了。世法裡面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是貪瞋痴的對象,是貪瞋痴罪法的境界。六道眾生哪個沒有貪?哪個沒有瞋?哪個沒有痴?天道上面兩層,色界、無色界,瞋沒有斷,只是禪定的功夫四禪八定把瞋伏住了,沒斷;伏住,就是不起作用。定功失掉的時候,這個煩惱立刻起現行。

      即使是非想非非想處天,無色界裡面最高的一層,佛家講的二十八層天,這是第二十八層,最高的一層,壽命八萬大劫。那個壽命就是他的定功,第八定,入這個定有這麼長的時間,八萬大劫。八萬大劫到底是多長?諸位細細想想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一個大劫是講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,一次的成住壞空。成住壞空是四個中劫,所以成劫、住劫,這個世界形成,眾生可以居住了,形成的時候是一個中劫,居住的也是一個中劫。要是世界壞了,壞了是這個世界有情眾生不能住,世界壞了也是一個中劫;空了又是一個中劫。然後底下又有成住壞空,永遠在循環不息。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,就是一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是一個大劫。八萬大劫,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,他還在定中,你說這個時間多長!

      我們要問,世界成住壞空,他到哪兒去了?他到底住在哪裡?他不礙事,為什麼?他在無色界。在色界就有妨礙,色界,世界要是壞了,他也不能住;無色界不礙事。實在講這是六道裡面不思議的境界,但是不能說解脫。八萬大劫到了的時候,他定功失掉了,他的定力的時間只能有這麼長。到了的時候,貪瞋痴慢統統現行,煩惱伏不住、壓不住了,它又冒起來,這一起來之後,立刻就往下墮落。諺語常講「爬得高,摔得重」,他爬到最高峰,非想非非想處天,掉下來掉到阿鼻地獄。所以人要想生天,不能不曉得事實真相,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這不是究竟法,這不是真正解決問題。

      所以色界從初禪,得初禪的時候,瞋就伏住了,貪跟痴還是有,不過在程度上講,比我們是輕多了。諸位曉得,全是禪定功深把它控制住。如果真正把這個斷掉,四禪八定還不行,還要向上提升一級,《楞嚴經》上佛給我們所說的「九次第定」。世間,就是六道裡頭的定功,最高的是第八定,比這個更深的是第九定,好,超越了,貪瞋痴真正捨掉了。所以這八個字,『棄貪瞋痴,蠲除罪法』,什麼人?阿羅漢,阿羅漢真的做到了。

      在菩薩,我們今天學習的是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是哪個等級的菩薩,真正把貪瞋痴放下,不再造罪業了?佛在這個經教上告訴我們,七信位的菩薩,我們現在學習的是十信位,已經超過七信位。七信位的菩薩在斷證,就是斷煩惱這個方面來說,跟阿羅漢、辟支佛是相等的,但是智慧德能決定不是阿羅漢、辟支佛能夠相比的。大乘殊勝就殊勝在此地,智慧比阿羅漢高太多了,但是在斷煩惱是相同的。經教裡面說得很多,我們應當要了解。

      對我們現前要怎麼個學法?最重要的是要覺悟、是要明瞭,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。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學,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這些東西障道!不但障礙你證果,還堵塞你的悟門。這話怎麼說?你學教、聽經、聞法不開悟,就是這些東西在作祟。如果沒有這些東西,我想你一定跟惠能大師差不多,一次聽經就大徹大悟。

      我們在《壇經》上看到惠能大師的敘述,他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,是個砍柴的樵夫,靠勞力生活的,賣柴度日。賣柴度日在現在,跟現在人講他很難理解,為什麼?他沒見過,現在不燒柴火,現在用瓦斯、用電。我這個年齡,或者在中國大陸住在偏僻的地區,農村裡可能還有燒柴火的,燒灶。你看現在都市的廚房,沒有灶,只有瓦斯爐,沒有灶。我在十幾歲的時候,住在福建,十四、五歲那個時候還有賣柴的、賣水的,生活都相當之苦。

      惠能大師賣柴,山上砍柴,挑到城市裡面來賣,賣到的錢再買一點米回家去供養他的老母親。他的緣就是有一次賣柴,柴賣了拿到錢,將要離開的時候,聽到有個人在念經,他就在窗外聽聽。那個人在裡面念《金剛經》,念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聽了就有悟處。就向這個人請教,你念的是什麼?人家告訴他,念的是《金剛經》。你這是從哪裡得來的?他說從黃梅五祖那裡得來的。這一談,談得很投緣,念經的人聽到惠能所說的話,覺得這個人悟性很高,就向他建議,你最好到黃梅去參禮五祖。

      他聽了也很歡喜,但是家裡很窮,他離開之後,母親誰養?非常難得,這是緣,人家說緣分,太殊勝了。有個長者看到這個情形,也非常歡喜,就拿了十兩銀子送給惠能大師,你拿去安家,好好的讓你母親生活,你就不要憂慮。當然我們能夠想像得到,一般人看到有這麼好的悟性,一聽就有悟處的,太難得了!所以有人發心照顧他母親,你放心去尋師訪道。不容易!他到黃梅八個月,五祖把衣缽傳給他。只聽五祖講過一次經,就是離開前一天的晚上,五祖給他講《金剛經》,也是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徹悟了!那個時候他二十四歲。

      想想我們二十四歲,懂什麼?為什麼人家一聞,不是千悟,是徹悟,什麼原因?沒有貪瞋痴,他沒有障礙。我們今天有障礙,障礙就是這十六個字,我們有自私自利、有名聞利養、有五欲六塵、有貪瞋痴慢,所以聽經不能開悟,念佛不能得一心。理一心不亂是大徹大悟;事一心不亂,我們一般講大悟,不是徹悟,是大悟;功夫成片是小悟,我們都得不到。

      什麼叫功夫成片?功夫成片是伏煩惱,就是貪瞋痴你伏住了,雖然有,它不起作用,你這一句佛號功夫得力。所謂得力,二六時中念茲在茲,你心裡頭真有佛!就像我們現在,我們現在心裡真有貪瞋痴慢,我們並沒有天天念貪瞋痴,可是心裡真有。口裡有佛,心裡沒有佛,心裡有貪瞋痴,所以這個佛號不起作用。只能夠說阿賴耶識裡面種個佛種子,不起作用,往生沒有把握。諸位要知道,功夫成片的人往生就有把握。功夫成片也有三輩九品,如果成片是上輩,上三品的,往生自在。什麼叫往生自在?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,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。這不是事一心、理一心,不是的,是功夫成片。

      功夫要得力,我們為什麼功夫不得力?就是這十六個字沒放下,十六個字要是真的放不下,這一生就不能往生。念佛人要知道,這一生要是不能往生,那真叫太可惜了!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古人在開經偈裡面給我們說的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這話真的。彭際清居士講得更好,遇到淨土法門是「無量劫希有難逢的一天」。我們給碰上了,無量劫希有難逢,我們逢到了,逢到當面錯過,你說多可惜!

      這次錯過,下次再碰到可能又是無量劫,不可能來生你還會遇到。人要不能往生,來生肯定往下墜落,而不是往上提升。怎麼知道?往上提升,就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弟子規跟十善業道百分之百的落實,那你可以說你來生絕不墮三惡道,來生一定不是在人間就是在天上。在人間也是有大福報,不是普通之人,我們講的達官貴人,現在講的是大資本家、大企業家,就變成這種人。變成這種人好不好?算是不錯了,可是把學佛都忘掉了,所以遇到佛法叫百千萬劫難遭遇,就這個道理。

      人享福,迷在福報裡面,對佛法經教聽不進去。縱然聽進去,想學,也護持佛法了,像梁武帝一樣,對於榮華富貴依舊貪戀;護持佛法還是人天福報,不能解決問題。換句話說,你從這個地方細心去觀察、去思惟,超越六道好難!這一生遇到是個機緣,你真的曉得六道苦,三途更苦。真正想發心出離,你不捨棄貪瞋痴慢你就做不到;你不肯捨棄貪瞋痴慢,不能捨棄自私自利,不能捨棄是非人我,不能捨棄五欲六塵的享受,往生就難了。

      世尊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西方世界的人是些什麼人?《彌陀經》上講得好「諸上善人,俱會一處」,上善人!我們的心,我們的念頭,我們的行為,不善!你用《弟子規》做個標準去衡量一下,那是世間善人,人道跟欲界天的;然後你再用《十善業道經》的標準去衡量一下,你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個善人,符不符合十法界所講的標準。用我們自己妄想分別裡頭的標準不行,那個標準別人不承認;諸佛菩薩、大聖大賢所說的標準,是遍法界虛空界共同承認的,要以這個為標準,才行!

      我講的這十六個字,不高,還沒有達到阿羅漢。我只講什麼標準?最低的,十信位的初信位的菩薩;小乘四果四向,我講的是初果這個標準,不能再低了。這個標準你要能達到,你就入門,入門,你是什麼資格?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就好像小學一年級的,你上學了;小乘法裡面初果,我講的是這個標準。這個標準我們做不到,上面的不必談了,談了都沒用,都是空話。所以這十六個字我常常講,常常提醒,要不得!

      那麼怎麼做?你能夠把它翻過來就對了,自私自利翻過來,大公無私,起心動念不為自己想,為別人想、為社會想、為一切眾生去想。這一轉,自私自利是妄心,一轉過來就是菩提心。名聞利養轉過來,你就曉得名聞利養我們在六道生生世世都是被它害了。名是虛名;利,你看「利」常常跟「害」連在一起,你就曉得,利是因,果報是害!貪小利就是受小害,貪大利就受大害,這幾個人知道!古人給我們造的這些字,裡面都是有很深的道理在,你要會看!利下頭是有害,這個利不能要。這兩個字要是跟諸位說,兩個字說兩個月都說不完。我們要避害就不可以貪利,所以名聞利養決定不能沾。

      在世間生活,生活要學釋迦牟尼佛,釋迦牟尼佛的生活是沿門托缽。一直到現在,南洋小乘佛教,像泰國、緬甸,依舊還是行乞食的制度。你看上午十二點鐘之前,出家人統統都出來,你到處都看到,都在外面托缽。他們寺廟裡面不開伙的,還是日中一食,行這個制度。人家給什麼吃什麼,決定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所以小乘國家現在還是保留著古時候這種生活方式。諸位要曉得,佛法始終教人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,人家吃什麼給什麼,沒有分別,所以佛教徒沒有吃素。如果佛教徒一定吃素,人家要供養你,每天都要準備素食,那你就找人麻煩了。

      諸位要知道,吃素的佛教徒,在全世界只有中國;日本的佛教徒不吃素的,韓國的佛教徒也不吃素。我們到他們國家去訪問,他們要特別給我們做素菜,知道我們是素食的。佛提倡素食,因為佛門不開伙,要懂這個意思。素食是什麼?慈悲心,不忍吃眾生肉。中國的素食運動,你要知道是梁武帝提倡的,也很難得,不容易!梁武帝讀《楞伽經》,看到佛在經上教菩薩,菩薩發大慈悲心,不忍心吃眾生肉。他看了很感動,就開始素食,他是佛門的護法,首先響應的是出家人,出家人開始素食,接著在家佛弟子也響應了。所以就變成中國佛弟子普遍都接受,這是我們要懂得的。

      所以到外國去,我們初次去那是三十多年前,第一次到日本去訪問的時候。我們看到日本出家人怪怪的,他們看到我們也很奇怪,為什麼不吃肉?我們看他,他為什麼會吃肉?明白道理就知道、就曉得,每個地方風俗習慣不一樣。佛的戒律是禁止殺生,絕不殺生。所以托缽,人家供養這三淨肉,沒有看到殺,沒有聽到聲音,不是為我殺的,這叫三淨肉。梁武帝的提倡正不正確?正確,好!確實對於健康有大幫助,不再跟一切眾生結冤仇。

      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,世間災難,所謂有大三災、有小三災。大三災講的是火災、水災、風災,火災可以燒到初禪天;水災可以淹沒到二禪天,初禪、二禪;三禪天是風災,風可以吹壞三禪天;四禪就沒有三災了,所以四禪叫福天,福報大,那個地方沒有三災。這個災難都是在劫壞的時候,成住,在壞劫的時候這三災起來了。現在我們世間沒有,現在世間有小三災,小三災是什麼?刀兵劫、瘟疫、飢餓,這小三災。

      早年我們學經教,老師對小三災講得不夠透徹,我們始終搞不清楚。應該是三十二年前,那年我是四十九歲,四十八、九歲的時候,第一次跟道安法師訪問日本。那次時間也很長,在日本有二十多天,主要的這些宗派都去訪問過。特別到長崎、廣島去參觀,於是乎把三小災就搞明白了。原來佛講的小三災就是核武戰爭,所以核武戰爭恐怕沒法子避免。因為佛講的刀兵劫是七天七夜,抗戰時間,我們跟日本打了八年,第二次世界大戰,都不算刀兵劫。佛經上講的小三災的刀兵劫是七天,接著瘟疫,瘟疫是七個月七天,然後就是飢餓,飢餓的時間是七年七個月七天,是這樣說法的,這小三災。

      我們到廣島、長崎一看,原子彈投下去,那個時候好像是第八年,八、九年的時候。當地的佛教徒告訴我們,被炸的地方到第八年地上才長草。我就明白了,戰爭是核武;瘟疫是什麼?我們講的輻射塵的病。確實,你被原子彈輻射塵傷害,時間是七個月,七個月七天你還能活下來,你是保住一條命,可是後遺症就很麻煩,瘟疫應該是講的這樁事情。七、八年地上草木不生,人受飢餓。我們看到那個現象,才忽然想到經上所講的,這是核武戰爭。

      現在世界上許多核武國家所儲存的核彈、氫彈,總計可能有十萬枚,科學家所說的,可以毀滅地球兩百次,這太可怕了!所以核武戰爭是沒有勝負的戰爭,是同歸於盡的戰爭,可不可能發生?一般講不太可能。為什麼?打仗都要講打贏,這個戰爭是一起同歸於盡,所以核武戰爭是不太可能發生。不太可能,不是說絕對不會發生,什麼情況會發生?人都發狂了,人都瘋了,那就肯定發生。

      人可不可能瘋狂?很有可能。倫理道德沒有了,孝悌忠信沒有了,禮義廉恥沒有了,這不得了!現在在全世界,我是不看這些新聞報導的,有些同修們跟我講,在世界各地,父母殺兒女的、兒女殺父母的、兄弟互相殘殺的,是時有所聞。去年我在巴黎訪問,在倫敦訪問,當地同修就告訴我,兩個星期之前,有個十四歲的弟弟把哥哥殺了。法官審判的時候,他若無其事,他不知道殺人是有罪過的,殺人是不應該的,他不知道,這怎麼得了!將來他要手上拿著原子彈到處丟,他也不知道這是有罪的,他也不知道這是錯誤的。

     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?有人告訴我,可能是電子遊戲機裡頭造成的,從小就打電子遊戲,這裡面就是教你殺人。他把殺人、放火當作遊戲,你說這怎麼辦?將來原子彈亂丟也是遊戲,這就非常可能。所以現在倫理教育比什麼都重要。原子彈已經有那麼多,如果沒有倫理道德的教育,將來大概都是電子遊戲了。這不是小事,這是大事!所以我們今天在全世界呼籲,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,重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、平等對待的教育,比什麼都重要。如果現在不認真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,核武戰爭將來是一種電子遊戲,絕不知道那是罪過,絕不知道那是不應該的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前面我們講到貪瞋痴,特別是愚痴,我們已經看到現前社會,特別是從無知的青少年,從他們犯罪所造成的災害,而造成的影響,太嚴重了,無一不是從痴迷心所造出來的。在過去,我們只知道貪瞋造的罪業嚴重,對愚痴確實是掉以輕心,疏忽了,沒有留意到。從現在這些事情來看,才曉得痴迷嚴重,這個病非常之重。帶來的災難,可能就是佛經上講的小三災,這都是佛家常講的共業所感。

      世間人不能說沒有覺悟,我們常常聽到國際上許多志士仁人,尤其是以聯合國為代表的,尋求化解衝突,促進社會的安定和平。對於解決的方法,西方人多半主張是用暴力、用報復、用武力來制裁,希望能夠達到和平。可是從九一一事件之後,才有些人覺悟到,武力、報復這個手段做不到。所以再往深層的反思,就想到這個事情還是要用和平的方法。我們曉得,聯合國謀求世界和平不是不熱心,三、四十年了,每年不知道開多少會,真的是學者專家聚集一堂,來討論怎樣化解。依舊是沒有效果,衝突的頻率年年上升,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。我參加過這樣的國際和平會議,聯合國的五次,另外兩次不是聯合國召開的,我參加了七次,所以我常常講,會議不能解決。這就使我們想到英國湯恩比博士所說的,要解決世界社會問題,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,使我想到他說的這兩句話。

      儒跟佛都講求「修身為本,教學為先」,這個理念儒佛是一致的,我們想想確實只有這個辦法才能產生效果。所以去年,我們在巴黎就試辦了一個《弟子規》的講座。三天,一天四個小時,十二個小時,聽眾有六、七百人,聽了非常感動。這種講座我們在國外也辦了好幾十場,在國內,這些年來可能超過一千場以上,確實產生了效果。教學重要!中國自古以來,就注意到這個問題,所以提倡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

      首先我們的祖先都肯定人性本善,你看《三字經》上講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本善不是善惡的善,善惡的善是習性,不是本性,因為習性有善惡,教育就重要了。所以我們常講,佛菩薩是教出來的,他都有老師,老師教的;好人是教出來的,壞人也是教出來的,今天講恐怖分子,還是教出來的。看你怎麼教!中人以下要教,上上根人沒有問題,那是佛法裡面講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,他不容易受染污。中下根性不行,所謂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那就看你怎麼教了。中國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,至少有五千年的經驗,有五千年的智慧,有五千年的方法、效果。教什麼?教倫理、教道德、教因果,這是五千年來教育的內涵、教育的形式。

      在過去,硬體的設施,每家都有祠堂,祠堂是代表孝道的,倫理;每個縣市都有孔廟,孔廟是代表師道,祠堂是代表孝道,孝親尊師。老師傳授的是什麼?主要是道德。孔子教學四個科目,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,以道德為主軸,德行。第三樣硬體設施,每個縣市都有城隍廟,城隍廟教什麼?教因果,告訴你善惡有報應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。時辰是什麼?各人過去生中所修積的不相同,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大,這一生雖然造作很多罪業,他的福沒有享完,惡報就會遲一些;過去生中沒有福報,現在又造惡業,報得就很快,道理在此地。

      第四種就屬於宗教,宗教教什麼?宗教主要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像佛法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的什麼?早年我在台灣,問一位大學教授。他常常來聽我講經,跟我也多年,他在學校裡面也講佛學。有一年過年來看我,告訴我在學校裡面開了一個課,「普賢行願」。我就問他一句話,我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到底講了些什麼?你用一句話答覆我。他想了很久,說不出來,回過頭來問我。我說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諸法實相」,我說用這句來回答,你同不同意?他想了一想,點頭。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就是諸法實相,就是一切法的真相。一切法的真相,你要再細分,不外乎性相,一切法的性,一切法的相,一切法的事,一切法的理,一切法的因,一切法的果;用這六個字包括了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。他很同意我這個看法,一句話說出。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千經萬論所說的一切法,都不出這個範圍。我們學佛的人要懂,要能夠答得出來,佛法沒有迷信。

      我們不能夠契入,就是貪瞋痴,十惡,貪瞋痴來代表就是十惡。十惡一定要斷,十惡斷了,你的一切造作就沒有過失。「蠲除罪法」,蠲就是免除的意思,把它洗乾淨,免除了,你才不會做錯事。再看下面一首偈,第四首:

      【事訖就水。當願眾生。出世法中。速疾而往。】

      這個偈也非常有意思,你大小便完了之後,手洗乾淨,趕快離開,你總不會留戀這個地方。你看從這個地方引發菩薩的弘願,這個地方比喻什麼?比喻六道!貪瞋痴慢這十惡業捨掉之後,趕緊離開六道輪迴,你就超越了。心量,這是《華嚴》的心量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所以他的願都是願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。你看每首偈的第二句,顯示出圓滿的心量。

      要知道『出世法』。再問,什麼叫世間?什麼叫出世間?給諸位說,如果真的有個世間、出世間,惠能大師就講得好,世間、出世間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,六祖講的這叫絕對標準。迷了有二,覺了沒有二,所以世法跟出世法就是迷悟;悟了就是出世法,迷了就叫世間法。諸位要知道迷悟不二,就真的覺悟了。覺悟了還有世間、出世間,還沒有悟!他那個悟,我們可以說是小悟、大悟,不是徹悟,徹悟不二。不二說成二,是對那些沒有徹悟的人說的,為什麼?他好懂,他能夠體會;你要說不二,他不懂。但是真正入不二,他才能說二,他就說得不錯;如果沒有徹底悟入,他就講不二,還是二,境界不一樣!

      這句怎麼個學習法?你先要把意思搞清楚,我們簡單說句話大家都容易懂的,就是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境界。學佛之人,這是我們這一生第一樁大事,要把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,這就對了。從人道提升到天道,從欲界天提升到色界天,從色界天提升到無色界天,從六道提升到四聖法界,你要不斷向上提升。我們今天的緣太殊勝,我不通過天道,我們不需要通過四聖法界,我們直接提升到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,不在十法界裡面,所以這個法門叫橫超,不是豎出。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一層一層向上提升的,叫豎出三界;淨宗法門叫橫超,不要通過天道,不要通過四聖法界,直接往生佛法界。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法界,所以這叫特別法門,要珍惜。

      怎樣才能這一生當中有把握?你就要放下。這是我學佛,我二十六歲學佛,章嘉大師教我的,看破、放下;要放下自私自利,要放下名聞利養,決定不能被它誘惑,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。要把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看作什麼?看作現在所講的毒品、麻醉劑,這個東西是嗎啡、是鴉片,碰不得的;碰上去之後有癮,後患無窮,到最後是要你命的。傾家蕩產那是小事,最後是要你命,搞得你家破人亡。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的享受,你要把它看作是毒品。所以聖賢人的生活都是非常清高,不是過一種富裕的生活,衣可以保暖,行了;吃可以飽腹,夠了,能吃得飽就行了,不可以貪圖。再說,愈是健康的飲食就愈簡單。

      釋迦牟尼佛提倡的日中一食,我們一天吃一餐就夠了,多省事!有人說一天吃一餐不行,他來問我,我說確實不行。為什麼我這麼肯定答覆他?佛經上講的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你心想我這一餐營養不夠,對我身體健康一定有妨害,你就決定不行。你要曉得,一切法確實是意念在主宰。我說一餐對我來講行,我有信心,我就行。念頭主宰一切,信心主宰一切,所以《華嚴》跟《大論》裡面都講,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這句話要是把它引申開,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信心成就的。善是信心,惡也是信心,幹壞事沒有信心,他壞事也幹不成,所以信心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    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,他老人家一生日中一食。他學佛是三十幾歲接觸到佛法,接觸之後很快他就素食了,而且長年保持日中一食,吃得很少,身體健康。我跟他十年,九十五歲還是自己照顧自己,最後兩年才接受學生照顧他,九十七歲往生的。應該說他至少也能夠活到一百二、三十歲,提早走了,走了是慈悲心太重。他的病的發作是飲食中毒,學生對他很尊敬,煮一碗麵送給他吃。這個麵有問題,但是煮的人不知道。就是乾的麵條,市場上買到的塑膠透明紙包的,一包一包的,過期了,那是有時間性的,過期了。而且這種東西裡面一定有防腐劑,有化學東西,否則的話它不能夠放那麼久,一定有不好的東西,尤其過了期。

      老師吃的時候就覺得味道不對,但是他還是吃掉。他是很好的大夫,他的中醫醫道非常高明,吃完之後他就用解藥就把它化掉了。他有這個本事,我們不敢,所以我們吃東西很小心謹慎。過了半年之後又碰到一次,他吃了之後,用解藥來化解,來不及了。病毒擴散得太快,這樣對身體傷害很重,大傷元氣,九十七歲了。所以晚年,我去看他老人家,每次見面都警告我,吃東西要小心,不要到館子裡吃東西;尤其是一切食物味道變的時候決定不能吃。至少給我說十遍以上,所以我記得就非常清楚。

      我在那時候也跟他老人家學,也學日中一食,五年。我晚餐斷掉,在那時候有十五年;早餐也斷掉,不吃了,有五年,很正常。所以我現在一天不吃飯,一點事都沒有,不會感覺得餓。吃東西吃得少,決定不吃零食,吃東西吃得乾淨。可是現在麻煩的確是多,蔬菜,菜有化肥、農藥;大米,米裡面也有摻雜化學東西在裡面,米好看。所以老師對飲食非常感嘆,哪裡是吃飯,三餐服毒!真的,現在人三餐服毒。

      我住在澳洲,澳洲跟紐西蘭是現在地球上的福地,是地球上的淨土。那個地方地大、人少,我住在鄉下,鄉下土地就更便宜,院子很大,合中國人算是一百六十八畝。我的院子這麼大,所以就在裡面種菜,我們現在種菜,種的有十幾種,可以長期供給三百人。我們道場沒有那麼多人,我們的道場平均在一般來講,從外地來的這些客人,來參學的,大概七、八十個人的樣子,所以我們的菜吃不完。我們的菜沒有化肥、沒有農藥,菜園摘下來可以生吃,很乾淨。這次我們辦的活動一千多人參加,還好這次菜園豐收,主要的蔬菜全是自己種的。這在香港就做不到了,香港這個地方寸土寸金,哪有地方給你種菜!這叫飲食。

      從我們自己飲食經驗當中,我向老師提出一個報告。那時候我一天吃一餐,吃到第八個月,我才向老師報告,我說我也吃一餐。他說怎麼樣?身體有什麼感覺嗎?我說很正常。他桌子一拍,「永遠保持下去!」為什麼?不求人,生活簡單,人到無求品自高,這是最快樂的一樁事情。所謂孔顏之樂,佛菩薩之樂,不求人,生活簡單。我向他老人家解釋,我說應該身體是個機器,這個機器活動運作要靠能量的補充,飲食是能量。人的活動有勞心、有勞力,實際上勞心、勞力消耗的能量都不多。能量消耗到哪裡去?我那時候講,應該是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。老師說對的。你的妄想多,你消耗量就多,那你補充就要多,你不多怎麼行?像現在開車,你看有耗油的車,有省油的車。耗油的車,你油不給它加足,它就跑不動;省油的車,加一次它可以跑很遠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    所以為什麼世尊的僧團,我們現在看到經上記載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這麼大一個團體,各個人都是日中一食他就夠了。而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,給人解答問題,幾乎從早到晚都沒有休息。他這種精神、體力從哪裡來的?當然也是能量的補充。他消耗得很少,一天補充一點點足夠了,沒有妄念;你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,他消耗量就很少。所以阿羅漢,我們知道阿羅漢煩惱斷了,貪瞋痴慢,就是我講的十六個字全沒有了,阿羅漢一個星期吃一餐,辟支佛半個月吃一餐。他們出去托缽,阿羅漢出去托缽,一個星期出去托缽一次,只吃一餐;辟支佛是兩個星期出去托缽一次,這個道理要懂。

      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,飲食就斷掉了,不要吃了。在我們三界裡面,就是六道裡頭,色界天飲食就斷了,沒有飲食;欲界裡頭有,欲界有六層天,愈往上去愈少。到初禪就沒有了,初禪五欲斷掉,財色名食睡統統不要了,他也不睡覺,沒有睡眠、沒有飲食。我們覺得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境界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這個樂叫聖人之樂,中國從前讀書人常講的孔顏之樂,孔子、顏回。在我們世間一般人看,他很貧窮,你看顏回的物質生活,簞食、瓢飲,孔子看在眼裡都不忍心。可是「回也不改其樂」,他每天生活非常快樂,他沒有覺得他的生活苦。他樂的是什麼?樂的是道!他每天生活當中天天有悟處。像佛法講的煩惱輕、智慧長,煩惱天天輕,智慧天天長,他怎麼會不快樂?

      物質生活的需要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少,很容易滿足。不需要多求,多求是過分,過分,都排出去了,不需要,都排泄出去了。你懂得這個道理,你就懂得養生之道,就是健康長壽你就明白了。怎樣才能夠保住健康長壽?保住健康長壽最重要的是清淨心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妄想我們不要談,斷妄想太難了,我們做不到,一般人決定做不到的。但是要把分別執著降到最低的程度,你身心健康,很少的飲食你就足夠了。這樣當然你就提升境界,你才能『速疾而往』聖賢之道,跟佛菩薩愈走愈近了。

      如果你還是留戀著貪瞋痴、十惡,你的身貪戀殺盜淫;口依舊還是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;貪瞋痴慢疑不斷,就決定出不了輪迴。那你需要的量多,多,你肯定造罪業。為什麼?愈迷愈深。我們現在冷靜觀察,世間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造的罪孽太多、太重、太可怕。這個罪孽大家普遍都造,造的人太多,就會感召三災八難;你現在造的是因,因只要緣成熟,果報決定現前。因是過去造的,緣是現在造的,過去雖然造了種種不善,現在不造,現在把它斷掉,有因沒有緣,果報不會現前;現在再繼續造,那因緣具足,果報肯定現前。佛把這個事實真相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      我們想幫助世間人化解災難,可不可能?在理論上講絕對可能的,在事上講有一定程度的困難。難在什麼地方?難在覺悟。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覺悟?教學!世尊在世,一生不辭辛勞,每天跟大家上課,講經說法就是上課。上課的目標在哪裡?目標在幫助大家破迷開悟,悟了,他就不造罪業,問題就解決了。迷了的時候,他胡作妄為,覺悟,他就不造了,他懂得斷惡修善。人人都回過頭來,不造惡業,都懂得修善,都懂得積功累德,災難立刻就化解。所以今天的教學,是第一樁大事情。

      現在覺悟的人少,迷惑的人多!好在現在科學技術發達,少數幾個人也行。我們利用高科技,利用衛星電視、利用網際網路、利用大眾傳播,來幫助這個世間人覺悟,還來得及,還行。如果沒有這些工具,那真的叫一籌莫展,眼看著世界末日的現象已經浮現在面前,這個大難諸佛菩薩都幫不上忙。所以科學雖然是有害,但是也有利,只要我們用得好,正是這品經開端,文殊菩薩告訴我們善用其心。「若諸菩薩善用其心,則獲一切勝妙功德」,下面舉了十個例子,這十句都是綱領,展開來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,皆是無比殊勝微妙。在這品經裡面,總共有一百四十一願,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這是舉例子。在日常生活當中歷事鍊心,一般人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都能引發大菩提心,這一百四十一願就是大菩提心。你看大小便溺,上個洗手間都能引發出這樣殊勝的弘願,這就是勝妙功德。

      我們要會學,要認真的學,學了之後要落實。像這段裡頭,天天要幹的,早晨起來漱口,「手執楊枝」,我們今天手上拿著牙刷就是;「嚼楊枝時」,那就是漱口的時候;大小便溺,我們天天幹,就是不知道發心。你看菩薩,就這些小事都跟大菩提心相應;我們在這些小事,與煩惱習氣相應。你想想看,與自私自利相應,與五欲六塵相應,與貪瞋痴慢相應,就壞了,與四弘誓願、大菩提心不相應。四弘誓願頭一個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你看人家念念『當願眾生』,這就跟四弘誓願相應;與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這是大菩提心,與菩提心相應。我們從這些地方細心去觀察,認真去反省,你就知道,我跟佛菩薩不一樣地方在哪裡?就在這些地方。人家穿衣吃飯、洗澡、漱口、大小便,都跟大菩提心、都跟四弘誓願相應,那叫佛,那叫菩薩。

      如果我們能夠覺悟,能回頭,改過自新,也能這樣做法,你不就成佛、成菩薩了嗎?佛菩薩是人作的,不是天生的,人人皆有佛性,人性本善。覺悟了,自然就相應,一絲毫勉強都沒有。我們今天學習學得這麼勉強,就是煩惱習氣太深太重,把自己的本善、把自己的佛性忘得一乾二淨,就這麼回事情。你不學經教你根本不知道,學了之後才知道,才知道自己染污的嚴重。回頭是難,但是一定要回頭;不回頭,往後的苦可有得受了,六道輪迴的苦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