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500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00卷)  2006/1/1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500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淨行品第十一」,清涼大師註疏第四段的「對辨成例」最後一句,我們看最後一句,第十句。「以近同遠例,如受和尚教,願到無依處等」,受和尚教近,就是眼前的事情,到無依處這個遠了。無依處是如來究竟果地,也就是妙覺位,這個確實是很遙遠。這句我們需要介紹的就是名詞「和尚」,雖然在講席裡頭我們講過很多,可是有新來的同學沒有聽到過,這是重要的佛學常識,必須要懂得。

      「和尚」是印度梵語的音譯,翻成中國意思叫親教師,親自教導我們的這個老師,學生對他就稱和尚,親自教導的。在現在學校裡面,我們要懂得,這個親自教導我們的,直接教我們的老師,我們稱不稱他和尚?不稱,因為他是執行的人,他不是真正負責指導的;真正負責教導我們的,是學校的校長,所以只有校長才能稱和尚。一個學校就一個校長,一個學校就一個和尚。和尚未必直接給我們上課,但是我們的課程是校長策畫的,老師是校長聘請的。看哪一位老師對這門功課有修學、有心得,請他來擔任,所以整個課程的設計是校長。這個教育負整個責任的是校長,教育成功,國家獎勵是獎勵校長,不是獎勵教員。如果這個教育失敗,有問題,懲罰也是懲罰校長。這個我們要懂得,這是和尚的意思。

      負責上課教導的,在梵語稱「阿闍梨」,換句話說,和尚以外,真正負責教學的,都稱阿闍梨。「闍梨」翻成中國的意思(這都是梵語音譯的)是軌範師,他的道德、他的學問都可以做我們初學人的模範,都是我們的表率,我們應當跟他學習。所以這個老師,我們現在普通稱為法師,在學校裡稱老師、稱教授,在佛法裡梵語的名詞就稱為闍梨,我們應該要曉得。

      你要是真正明瞭了,你就曉得佛法是教育。實在講,佛法不是宗教,是教育。但是現在我們要知道,現在的佛法已經變質為宗教了。你說它不是宗教,它形式上完全是宗教,教育已經看不到。古時候是教育,在清朝,大概在康熙、雍正、乾隆那不必說了,一直到,我看到嘉慶、道光,到同治,以後逐漸逐漸就變質了,道光、咸豐、同治之後變質了。變質速度也相當快,真的叫一代不如一代。為什麼變質這麼快?中國有句諺語說「上行下效」,上是上一代,下是下一代,上一代怎麼做,下一代一定模仿上一代。上一代做得很好,下一代都學好,他有進步,有長進;上一代如果疏忽了,下一代一定是加速度的衰退。我們想想看,從咸豐、同治到現在,將近兩百年。所以今天佛教教育衰退到底谷,真正認真依照經典修學的太少了。

      我在年輕的時候,十幾二十歲的時候,我很排斥佛教,認為佛教是迷信,反而不如基督教、不如天主教。我們家鄉有基督教堂、有天主堂,我在十幾歲做學生的時候,還到教堂去做過禮拜,聽神父、牧師講道。佛教裡頭沒有人講經,都是法會、經懺佛事,給一般社會大眾的印象,佛教是為死人服務的,與活人不相干,這是很錯誤的觀念。天主教、基督教還講講道理,還教你怎麼樣做個好人,我們那時候接觸,對它很尊重。

      抗戰勝利之後,我在南京念書,我住在一個同學家裡差不多住了一年,兩個學期。同學家裡,現在講的是多元文化,老太太(祖母)信佛,我這個同學他的父親是回教徒,伊斯蘭教,母親是基督教;還是母親比較厲害,兒女都跟著母親上教堂。我也有幾次跟著他父親上清真寺,回教也講道,阿訇也講經。可是佛教裡面只有吃素、念經,每天佛前面磕頭祈禱,雖然我們對老太太很尊敬,但是沒法子相信,沒法子接受。

      一直到我在台灣親近方東美先生,跟他老人家學哲學,他把佛經哲學介紹給我,我才知道佛教裡面有很好的東西,是其他宗教所不及。方老師告訴我,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到哪裡去學?從經典裡面學。這指出我一條明路,從經典裡面學。這個要遇到真正的善知識,通宗通教。我算很幸運,接受方老師指導大概一個多月,不到兩個月,我就認識章嘉大師,往後在佛法這方面接受章嘉大師的教導。而章嘉大師給我開的課程,讓我敬佩,第一部教我看的書是《釋迦方志》及《釋迦譜》。這個書在當時買不到,到哪裡去找?寺廟有《大藏經》,去抄。所以那時候我們有手抄的抄本,抄一遍,印象非常深刻。這個書念了之後,就曉得釋迦牟尼佛是個什麼樣的人,真正讓我們年輕人佩服得五體投地。

      釋迦佛沒有一點私心,一生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,念念都是想到這個世間苦難眾生,怎樣能夠幫助他離苦得樂。他老人家清楚,一切眾生苦,苦從哪裡來的?迷來的,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顛倒。所以,他對於宇宙人生看錯、想錯、說錯,也做錯了,完全違背了事實真相,帶來的是天災人禍。怎樣幫助他?教育!要教學,教他覺悟,覺悟苦就離開,就樂了。苦樂是果報,覺迷才是真因,迷了就有苦,覺了就有樂。所以世尊一生的教學,教什麼?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。佛法的教育,你要真正理解了,你絕對不會說不接受,你會很認真努力去修學。為什麼?哪個人不希望離苦得樂?世間苦太多了,說不盡!說不盡的苦,佛法統統都幫助你遠離。所以它的目標是令一切眾生「離究竟苦,得究竟樂」,究竟圓滿的大樂在佛法。這麼好的一個教育,我們要是沒有老師的介紹,這一生真的錯過了。

      世尊教學的這些資料在哪裡?給諸位說,咱們中國古聖先賢也是有心人,也真有智慧,蒐集起來編一套叢書,《大藏經》。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學的資料,內容太豐富了。傳到中國來是一部分,不是全部都傳來,你想想看,四十九年他講了多少,每天都沒有中斷,太豐富了。在那個時候,寫作的工具都沒有發明,印度人沒有紙張,寫在什麼?寫在貝多羅的樹葉上,寫在樹葉,貝葉樹。我們今天還聽說有貝葉經,那就是經文寫在樹葉上。

      這個樹葉有點像香蕉樹,葉子很大,可以裁成一片一片,兩邊打洞,用繩子穿起來,你想這個東西多麼笨重。一片樹葉也裁的有大小不相同,大的當然寫的字比較多一點,小的就寫得少一點,並沒有一定的規格,所以也不很整齊。一部書,像《華嚴經》,這部經在從前用騾馬來馱,馱經,一部經恐怕就要用很多馬匹才能馱得過來,然後你就想運輸是多麼艱難。繩索要斷了,這個葉整個散下來,你再把它穿起來,有時候就把頁數穿錯了,中國人叫「錯簡」,佛經也不例外,也有這種情形。

      在過去印刷術很不發達,中國印刷術是宋朝才發明,木刻版,元、明時候才相當發達,《大藏經》的編輯也是在宋朝。現在人在這方面來說比古人方便,但是沒有古人的福報,古人雖然得來很艱辛,但是非常認真學習,都得受用。現在印刷術進步太多,可是經典是流通非常豐富,到處你都能看到,沒有人學習。現在人不想讀書,好學的人、愛讀書的人愈來愈少。這怎麼?上一代不讀書,下一代小孩對書沒興趣,再下一代就更沒興趣,衰了。

      我們怎麼樣保留?保留靠學習。中國翻譯的經典全是文言文,但是要知道是最淺顯的文言文。這是當年翻經的這些大德,他們體會到佛法文字不能太深,愈淺愈好,也就是當時的白話文,在文學裡面稱之為「變文」,就是變體,變化的變,稱為變體文。所以佛經你要拿去跟四書五經一比,淺顯多了。你再看古文,你把古文,現在最常見的《古文觀止》,大家還常常念,《古文觀止》翻出來,它的文字比佛經深多了。所以稍稍有點中文基礎的人,讀佛經就不難,讀古文還是相當困難。這個我們不能不感謝當年翻經大師的用心,都是為後人著想。

      受和尚教就是接受老師的教誨,和尚是傳法的老師,我所學的東西從他那裡得來的,這個人是我的和尚。和尚跟我們的關係是最親切的,比父母還要親。身體得自於父母,身命;我們的慧命是得自於老師,沒有老師教導,我們智慧不開。所以和尚,親教師,像出家,比剃度的和尚要親,比受戒的和尚也要親。我們有剃度師,剃度的這個老師叫剃度師,一般稱師父;受戒的時候,有戒師父,得戒和尚,但是都比不上親教師來得親切。那是形式,所謂是「師父領進門」,剃度和尚是領你進門的,傳戒師也是領你進門的;「修行在個人」,你要親近哪一位善知識,從他那裡得法,那個人對你一生成就關係最密切。那是你的得法和尚,你是他的法子,關係太親切了。

      得法,你看就想到「願一切眾生到無依處」。無依處是大涅槃,無餘依涅槃,如來果地上親證的,這是究竟涅槃。我們才接受到佛教,就希望一切眾生人人成佛,這個心多大,這個願多深,念念都為利益眾生。利益眾生真正是利益自己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想到一切大眾,我們都幫助他提升,用什麼方法幫助?先自己做出好樣子,這個最重要,你自己的形象不好,你怎麼能夠影響大眾?個人,我們講經常講,是社會所有一切人的好榜樣,道場是世間所有一切道場的好榜樣,你才能名實相副,你的願不是空願,你的願兌現了。

      所以要緊的,就是我們的同修,無論是在道場,在道場工作的人,或者是常常在道場來學習的,乃至於從外地來的,偶爾來參學的,都要明白這個道理。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這兩句話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釋迦牟尼佛首先做到,帶頭!諸菩薩、阿羅漢是他的學生,跟進;歷代祖師世世代代給我們做出好榜樣,我們要向他們學習,這叫做護法。

      學佛常常想到,我的起心動念、我的言語造作像不像一尊佛?像不像一個菩薩?我們今天讀的這個經本,今天我們的講經一千五百集,我們一集是兩個小時,三千小時。《華嚴經》三十九品,我們講到第十一品,後面還有三品經文很長的,一個是「十地品」,一個是「離世間品」,最長的是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,在八十經裡面叫「入法界品」,有四十卷經文,所以《華嚴》總共九十九卷。九十九卷經我們一定要清楚,在一生修學,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習,跟大家一起學習,它是一生的事情。因為「淨行品」是第十四卷,九十九卷我們才講到第十四卷,十四卷後面偈頌還沒講到,已經用了三千個小時。

      當然過去古來祖師大德不是我們這個講法,進度快。我們用從前那個講法行不行?同學們要求,不行,不得受用。我們還是講經文、義理、教誨,最重要的是怎麼樣落實到我們現實的生活,這才有用處。幫助我們過真正幸福美好的生活,幫助我們工作,幫助我們學習處事待人接物,真正做為社會大眾的榜樣、典型,我們的課就沒有白學。我們自己的目標是無上正等正覺,無依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我們也念念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到無依處。別人走在我們前面,決定沒有嫉妒,我們只有歡喜讚歎,這就對了。「對辨」十個例子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    下面是第五段「正釋經文」,這是正式要解釋經文。「長分為十」,這個講大段,這一品經經文分十大段,這個十大段先在此地報出來。第一大段,「初」就是第一大段,「有十一願」。全品總共是有一百四十一願,前面有十一願,「明在家時願」,你看菩薩在家發的什麼願。我們現在在家菩薩很多,所以我們的學習,當然這部分是我們的重點,在家菩薩。

      第二大段「有十五願,出家受戒時願」,這是出家的同學要非常認真努力來學習,否則你就不是真的出家。你出家的目的又何在?你出家希望成就什麼?絲毫都不能差錯。出家人在佛教史裡面確實有很多修得很好,持戒修福,通宗通教,最後沒出三界。為什麼?名聞利養沒放下,五欲六塵的享受沒放下。算是還不錯,因為持戒,來生不失人身,多半到哪裡去?來生到哪裡去?多半做官去了。所以做官,從帝王,所謂帝王將相,現在講的省長、市長、縣市長,多半都是在佛門裡面修的福慧。福,他有那麼大的福報,慧,他有聰明智慧,就是這一點沒放下。史書上記載的,蘇東坡前身是出家人,五祖戒和尚的後身。這是禪宗一個支派,支派裡面一個第五代的祖師,不是惠能大師的師父,不是那個;那個人家已經是超越十法界了,不但是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,真成就了。所以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這真成就了。

      可是,有很多出家人還羨慕富貴,也希望來生做個大官,他這個願真成就了;成佛、成菩薩的願很難,人天福報在佛門裡很容易修。可是你要記住,那時候正法道場沒有不勤修戒定慧、息滅貪瞋痴;貪瞋痴雖然不能息滅,貪瞋痴總是減少了幾分,這是肯定的,所以他才有那麼大的福報。可是諸位一定要知道,人不能享福,一享福怎麼樣?迷惑了,前面所修積的善因統統忘掉了,隨順現前的貪瞋痴慢,貪瞋痴慢年年增長,這個麻煩大了。福報享盡了,業報現前,不善的業現前,現前就得往下墮落。佛對這樁事情講過,不是沒有講過,佛講這個叫「三世怨」。第一世,你也在佛門裡面護持佛法,或者是講經說法,修福修慧;來生享福,來生做官享福;福享完了,你這一生當中造的罪業,過去生中所造的罪業,統統現前,果報就三途去了。佛對修行人提出嚴厲的警告,不可以貪圖世間富貴,應該不忘戒定慧三學,希望生生世世三學增上,你就不迷惑了。

      有人發願生生世世得人身,學佛法,弘法利生,有人發這個願;真學,真幹,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。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《慈悲水懺》,這是最明顯的例子,悟達國師他就發這個願。十世不失人身,死了之後來生又到人間投胎,果然不違背他的願望,他又出家了,繼續修行。到第十世,當然一世比一世聰明,累積得多!戒定慧三學累積得多,你的道德、你的修持、你的學問一代比一代高,到第十代的時候影響就很大。帝王聽說,召見之後佩服得五體投地,拜他作老師,他當了國師。

      還好,當國師還好,還沒有迷。到皇上送他一張沉香寶座,就是從前講太師椅,沉香雕的,那就太名貴了。他就生起歡喜心,感覺得有點傲慢,「天下出家人,哪個能跟我比」?這個念頭一生起來,護法神走了,他墮落了,他生煩惱,不生智慧。貢高我慢念頭一生,自以為是,自以為了不起,立刻就墮落。冤親債主馬上藉這個機會就找到他,得了個人面瘡,幾乎送了命。到底這十世修行沒有白修,迦諾迦尊者是一位阿羅漢,那人有神通,幫助他,把他化解這個劫難,教他懺悔,教他要認真修行才能提升。否則的話,你十世的修行功夫,來世一轉生就墮落了,你說多可怕!

      我們看看現在人,有一點點利益現前的時候,就值得驕傲;悟達國師值得驕傲,得人面瘡,十世高僧。我們過去生中的修學功德不如他,福慧都不如他,今天一點點小的事情就值得驕傲,我們來生會到哪裡去?你多想想,自己就知道了,不必去問人。諸位想這個問題多嚴重!所以出家人要特別注意,因為你一出家,你不再工作,你的生活是十方供養的。古大德說得好,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,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」。你出家,信徒對你的供養,信徒希望是什麼?希望你成道,他就得福。你要是成不了道,他也沒有白供養你,你來生還要還他;所謂是吃他八兩,你要還他半斤,要還債!所以出家人這一生修行不能成就,你是個負債者,你這一生欠多少人的債,夠你還的。這個話都是真話。

      可是現在很多人麻木不仁,他也會說,可是還幹。念佛求生淨土是成就的捷徑,也不認真,到快死的時候臨時抱佛腳,行嗎?多少出家人臨終的時候,現在人講的得老人痴呆症,那就完了。得老人痴呆症,給他助念都沒用,他已經痴呆了,跟佛法就是全都脫節了。

      人死,這是世間人都講,中國人講五福,五福最後就是好死,死的時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樣的人不學佛也不墮惡道。諸位想想,哪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會去做畜生?會去到餓鬼裡去?不可能!頭腦清醒,決定是人天福報。什麼人到三途去?糊塗人,迷惑顛倒的人他才會到三途。什麼人能夠保證你最後臨走的時候頭腦清醒?這就是大福報。所以學佛修行人,生在世間什麼福報我都不要,我都不享,我只希望我臨命終時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才會念佛往生,那是決定可靠。不要讓福報把你的頭沖昏了,不要讓福報讓你在晚年得痴呆症,那就壞了。

      所以出家不是個容易事情,真正發心,居士身一樣可以弘法,一定要依教奉行。好的老師確實不容易遇到,但是找古人,做古大德的私淑弟子,決定能成就。我們在這一生,做真的,做假的,還是我們常常講的十六個字。這十六個字一定要常常記住,決定不能違犯,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,要遠離。你還有自私自利,你決定造業;你還有名聞利養,你還貪圖五欲六塵享受,你決定有貪瞋痴慢。換句話說,你即使講經說法,弘法利生,你也不能往生,你所修的是來生的福報。福報,如果你得不到人身,你到哪裡享?畜生、餓鬼都有福,餓鬼道裡面享福的,山神、土地。

      過去我們聽倓老法師給我們講,他也是有師兄,就是諦閑老和尚的徒弟,參禪的,當土地公去了。在金山禪堂首座和尚,地位很高,僅次於方丈,死了以後去做土地公。那福報,鬼道裡面享福,人身都得不到。畜生道裡面享福的,畜生享福,現在很多富貴人家養的寵物,畜生道享福去了。你願不願意?不願意那就得認真的學,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邊都不能沾,你頭腦要清醒,那害死人!佛法是醍醐,那是毒藥,學佛的人沾上一個字,醍醐裡頭摻了毒藥,不能夠不謹慎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下面第三句,「有七願,就坐禪觀時願」。這一條是講的修學,禪與觀把整個佛法的教學都包括了,宗門(禪宗)用功叫做禪,教下用功叫做觀。用這兩個字比用「經教」意思要深刻得多,因為經教未必有功夫在,未必有成就,禪觀則是真實功夫,那就不一樣。禪的意思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六祖大師的《壇經》完全根據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他講得更白,講得更清楚。《金剛經》上講,「不取於相」是禪,「如如不動」是定,這叫禪定。並不是叫你盤腿面壁打坐,不是的,那是初級的禪定,剛剛開始,用這個方式來修。真正的禪定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我們常講的,不執著、不分別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是禪;決不受外面境界的影響,內裡面如如不動,我們中國人講的定。也就是說,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,這叫做禪。所以說行住坐臥都是禪。

      當年惠能大師到黃梅參學,那個時候二十四歲,很年輕。五祖叫他到碓房裡面去工作,劈柴、舂米。因為道場吃飯的人多,一千多人吃飯,米要舂,柴火要劈,他做這種苦工,八個月,他在黃梅八個月。他修什麼?他真正是在修禪觀,五祖清楚,別人不清楚。能大師自己明白,五祖明白,別人都看不出來,真正在坐禪。坐,坐是我們行住坐臥姿態裡面來取比喻的,坐就是不動,不是叫你真的坐在那裡。他在黃梅天天舂米,天天破柴,怎麼可以坐在那裡舂?柴怎麼可以坐在那裡破?不可能。坐是比喻不動心,身動心不動。不動心就是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,看到外面一切人都是佛菩薩,都值得他尊敬。能大師在黃梅八個月,沒有輕視一個人,對待任何人謙虛、尊敬,都稱讚。五祖雖然是不在面前,可是五祖對他的一舉一動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是個法器,這是傳法的人。這是禪。

      教下則是修觀,無論是天台、賢首,這是兩個大的教派,法相,乃至於淨土宗。我們淨土宗是不是修觀?是,沒錯,就是修的禪觀,古大德常說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覺就是觀。凡夫跟佛菩薩差別在哪裡?差別在佛與法身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、不動念,所以他是常住在禪定當中,行住坐臥無不是禪。十方應化,哪個地方眾生有感,他就現身去教化眾生,還是在禪定當中。現身沒有起心動念,教化眾生也沒有起心動念,釋迦牟尼佛做了好樣子給我們看,行住坐臥皆是禪,這是講真正教學,真實功夫!教下講止、講觀,止就是放下,觀就是看破。

      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,如果章嘉大師給我講止觀我就不懂了,那真的會把我講糊塗。他老人家有善巧方便,他不講止觀,他講看破、放下,這個我容易懂,很容易接受。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放得下是止,看得破是觀,合起來就是禪,我很受益。他老人家把佛法深入淺出,能叫我聽得懂,能叫我接受,歡喜接受,這個教學就是理機雙契,成功的教學。

      止一切惡,修一切善,止惡修善要離相,如果不離相,是世間禪定,修到最高就是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不能超越。所以,止觀都不可以著相,《般若經》上教我們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雖然是虛妄,惡要止,雖止不放在心上,若無其事;善一定要修,雖修善也不放在心上。所謂是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」,無作而作是天天做,做得很認真,決定不著相,讓心清淨,一絲毫染污都沒有。一著了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,我今天止住,我們講斷,佛家常講斷,我今天開始要斷煩惱,斷哪些煩惱,你有這個念頭。初學的人是有,念頭沒有,太難了!功夫要漸漸提升,提升到止惡不作止惡念,沒這個念頭,修善不作修善念,那個功夫就好了,我們常講功夫得力,這就得力。如果常常記掛著我做了多少好事,這個不行,這個功夫不得力。

     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,梁武帝在他面前誇耀自己護持佛法的功德,他度了多少人出家,建了多少寺廟,建了多少佛像;那個時候經是手寫的,請人抄經,抄了多少多少卷的經書,很得意!在他以前那些帝王對佛法護持這些事,沒有一個人比他做得多,他做的是真多。可是在功德上來講,可能別人做得少的還有功德,他做得這麼多的沒功德。他問達摩祖師他功德大不大?達摩祖師說了句老實話,「並無功德」。他做的這些事是什麼回事情?佛門裡面講「福德中事」,他做的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事是一樣的,斷惡修善,事是一樣的,著相是福德,離相是功德,諸位要清楚。著相有果報,善是三善道的果報,惡是三惡道的果報,你著相。斷惡修善不著相,不著相六道裡頭沒有他的果報,果報在哪裡?一定是超越六道,那叫功德。功德能幫助你向上提升,超越六道輪迴,超越十法界。

      什麼人做到斷惡修善都不放在心上?阿羅漢做到了,所以阿羅漢出了六道輪迴,超越了三界六道,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。我們念佛人,念佛確實是非常殊勝的方便法門。我斷惡修善,我還沒有離相,我還執著,能不能往生?能,凡聖同居土。如果斷惡修善不著相,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在凡聖同居土,至少是方便有餘土,不一樣。方便有餘土是阿羅漢、辟支佛往生的,你只要斷惡修善不著相,跟他們就一樣。如果斷惡修善都不起心、不動念,你就更高了,你生到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。實報莊嚴土是法身菩薩修學的道場,你到那邊去了,這叫真功夫。

      所以這有七願,這是佛法真實的教學,真實的修行。用禪觀兩個字好,我們常講禪是佛心,禪就是沒有執著、沒有分別、沒有起心動念,佛心;教,經教是佛言,佛的言語;戒律是佛的心行,佛的行持,身口意。戒律是佛身,經教是佛的言語,禪是佛心,身口意。我們這一品經裡面,一開端智首菩薩講身口意三業清淨講了十句,那是究竟圓滿如來果地上的形象;身語意業純淨純善,比等覺位還要高一層。所以這一句是講求學用功的時候。

      下面從第四到第十,都是講日常生活。這日常生活雖然說的都是出家人的日常生活,在家一樣可以學,要懂得它的精神。在形式上不必拘泥,形式是活的,佛無有定法可說,最重要的是精神,現在人所謂的活學活用。第四,「有六願,明將行披挂時願」,這是出門。將行,行是出門,出門衣服一定要穿整齊,披掛就是我們今天講穿著。因為當時在印度,三千年前那個時代,印度人穿的衣就是一塊布裹在身上。現在你們看到小乘法師就看清楚了,他們通常衣服就是這樣的,就是一塊布裹在身上;不像中國,中國確實它有裁縫,衣服有領、有袖子。中國古時候也沒有褲子,叫衣裳。裳是什麼?裙子,男女都是裙子。古印度也是這樣的,下面繫的都是裙子,一塊布,衣裳。

      所以諸位你們今天看佛像、看菩薩像,你們沒有看到穿褲子的,絕對沒有,統統都是裙子。這叫披掛,上面是披,下面裙子繫起來是掛。這就是出門一定要著重我們今天講的服裝,服裝是代表一個人的身分,便於行禮,所以稱之為禮服。佛弟子,前面跟諸位說了,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給社會大眾做榜樣、做模範的。所以他的衣服雖然不華麗,但它整齊,整齊、清潔就是給大眾做好樣子。這有六願,將來我們到經文都可以看到。

      「五有七願」,我們看經上所講的就曉得,洗澡、漱口、沐浴這個時候發的願,這都是日常生活。我們洗臉發什麼願,我們漱口發什麼願,我們洗澡發什麼願,這叫歷事鍊心。人家學的東西全用在這些生活點點滴滴上,這一天沒有空過。要回來想想我們自己,我們這一天都空過了,怎麼樣修都沒有辦法跟他們相比。他們從早到晚,換句話說,沒有一分鐘空過;回頭想想我們自己,我們空過的時間太多了。除了誦經、拜佛,到課堂來聽講經,有幾分相應,除此之外,都是胡思亂想,統統都是煩惱起現行。如果你細心想想,用比例來推算,這二十四小時,我真正心在道上有幾個小時?心不在道上,隨著流俗,又有多少小時?兩個比較一下,哪個多?哪個多將來就往哪一邊走。佛法這邊多,你就上升,世俗那邊多,你就往下降落,你說可怕不可怕!

      早年弘一大師就選這個經做課誦本,有道理,他用的是兩部,「淨行品」跟「普賢行願品」。所以我們只知道他重視戒律,戒律怎麼落實?戒律落實在「淨行品」。所以「淨行品」實在講是菩薩的《弟子規》,菩薩不能不學,不學不是菩薩。沙彌戒、比丘戒、菩薩戒,統統要落實在「淨行品」。一百四十一願就是日常生活,每天都是這樣。

      下面第六,「有五十五願,明乞食道行時願」。乞食是一門功課,我們現在人講的機會教育。佛最重視的是機會教育,遇到人就勸導他,不一定是在講堂教學,不是,機會教學。你每天出去托缽,你遇到的人、你遇到的事、你遇到一些物,人事物對自己來講,沒有一樣不是在表法,給你啟示,現在人講給你靈感,幫助你破迷開悟。對一切人事物,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,有五十五願,在這個十條裡面,這佔得最多,一半以上,差不多是一半的樣子;總共是一百四十一願,它佔五十五,這個比例我們要重視。

      我們要記住,對待一切眾生,人事物,要抓住機會教育,決定不能夠錯過;對自己是提升境界,對別人是幫助他破迷開悟,你要真有這個心!現在難的在哪裡?難的在我們沒有這個心、沒有這個願!真正有這個心願,他就不會失掉機會,無論在什麼地方。譬如乞食,或者在道路上,路上遇到了,路上遇到有兩種,一種是跟我們同行的,一種是反方向的,那就是打個招呼。同行,走一段路,可能說些話,長短都不一定,因為各人有各人的方向、目標,偶爾遇會的時候我們可以同走一段路。

      乞食到人家家裡,這是規矩,施主對你是財供養。這個財是一缽飯,或者給你是一瓢飯,不足一缽,你再到別人家去托。佛規定可以托七家,就是托得你夠吃了。所以不是一家。從前人家家裡不會煮那麼多飯,不會剩那麼多,所以給你是一點點,不多。七家湊起來,你可以吃一頓了。如果這一家是個大家族,是富貴人家,一家他就給你裝一缽,你就不必到第二家。一家托得不夠,你再托一家,兩家夠吃了,不到第三家;最多不可以超過七家。

      托缽托完之後,不是托來就可以吃的,不可以,要回到精舍跟大眾一起吃飯。佛也是如此,不是托到之後就可以隨時蹲到哪裡去吃,不可以,一定要回去。回去吃飯也有規矩,因為決定有人這一天出去托缽沒有托到的,七家都沒有托到的;多餘的要分給他們,托得多的要分給他們。還有托得多的,因為回去吃飯,大家統統都放在一起,叫袈裟,平等!你托的這缽飯菜都很好,他那個很差,要混合在一塊再平分,平等,佛門真做到。這一餐飯吃了還有多餘的,布施給畜生,這些鳥獸,去供養牠們,就不會糟蹋掉。決定不能夠把飯留到明天吃,不可以。我今天多托一點,明天不要出去了,不可以。這是什麼?這是講究衛生。印度天氣熱,到明天飯菜餿了,變味道了,所以不可以留在明天。這是戒律上都有規定,日常生活。

      我們從前在家鄉,雖然不是北方,我們是中原地帶,氣候比此地寒冷,夏天也很熱。所以鄉下人過日子,那個時候沒有冰箱,飲食都是要看多少人吃飯,要做到恰恰好。而飯菜都沒有多的,只可以少一點,不能多,多了會糟蹋掉。吃不夠怎麼辦?吃不夠有醃的小菜,那個不會壞。所以飯也少是菜也少,吃不夠的時候有雜糧來補充,鹹菜來補充,這樣一定吃得很乾淨,不會有剩下的,都有方法。像現在家家有電冰箱,吃剩下來的,中午剩下來晚上可以吃,晚上剩下來明天可以吃。你要曉得以前沒有這些設備的時候,他有他的方法。我們鄉下人哪一個家裡面都有醃菜,因為蔬菜收成不能夠保留,只有用醃漬的辦法使它能夠保留長久。印度比我們更熱,他衣服三件就足夠,熱帶的地區,飲食決定不能保存。

      底下第七,「有二十二願,明到城乞食時願」。前面講乞食在路上,道行,現在專門講到達城市,這是人多的地方。世尊當年居住是樹下一宿,日中一食,大概這個距離,就是距離鄉鎮,鄉村、鄉鎮、城市,都不太遠。用現在的距離來講,大概是兩公里左右,我們從前人講三里,三里路。從前的里比現在要小,一公里是兩華里,所以我們從前家鄉講五十里,實際上現在是二十五公里,一百里是現在的五十公里。我從我們家鄉到合肥一百二十里,現在開的高速公路七十公里。所以那個時候托缽,距離不能太遠,太遠往返的時間太長。所以世尊選擇樹林,或者是人家提供的精舍,距離城市,一般人居住的地方,大概不會超過五里路。五里路是現在的兩公里半,方便乞食。而經典裡面多數講三里,三里是一公里半,這是方便你乞食。

      我們要曉得,那個時候世界上人口少,沒有現在這麼多。到城裡,城是許多人居住的地方,如果是都城,那就有帝王居住的地方。都給修行人乞食,都給修行人提升境界,都給修行人發真實的弘願。願這些人覺悟,願這些人不要留戀世間的富貴,世間的榮華富貴,這個東西不長久。常常有這種心就不會迷失自性,真的是保持高度的警覺,不會被外面境界迷失,不會被外面環境轉移。

      「八有五願,明還歸洗浴時願」。你每天都出門,實在講出門也是很好的運動,修行、運動、乞食、弘法利生統統都有了,沒有白出去。出去要回來,托缽之後要回來,回來的時候,你看《金剛經》上就可以看到一點,回來之後要洗足。因為你出門,諸位要曉得,那個時候的人沒有穿鞋子的,統統是赤腳。你看佛菩薩的畫像,佛菩薩的塑像,沒有穿鞋子的,這個要知道。走那麼遠的路回來,一定先洗腳。如果走的要出了汗,就可以洗澡;不出汗可以不必洗澡,如果要出汗的話要洗澡。這裡頭有五願。

      「九有十願,明習誦旋禮時願」,這就是吃完飯之後誦經,旋禮是我們今天講的繞佛。飯後確實我們中國人常講飯後百步,剛剛吃完飯的時候,不可以去坐下來、躺下來,很不衛生。飯後一定什麼?一定經行。寺廟裡頭都是這樣的,大眾在一起過堂吃飯,吃完飯之後繞佛,至少要繞半個小時,幫助你消化。然後你去打坐、參禪,去做什麼,好!不能吃完飯就幹,不可以,吃完飯也不能睡覺。所以習誦旋禮有十願。

      末後「有三願」,睡覺的時候,安息的時候。諸位想想這品經的內容,你就明瞭了,佛弟子一天的生活。你們想想,跟《弟子規》是不是很相似?《弟子規》完全是在家的,目的是一個真正的好人,做個真正的好人。「淨行品」一百四十一願,教你真正做個好的佛弟子,佛菩薩的好學生。所以說像,像菩薩、像佛,你要不照這樣做的話,你的煩惱斷不掉,你的清淨心不能現前。

      今年國家要在舟山辦一個「世界佛教論壇」,主題是「和諧社會,從心做起」,提出了三句話,「心淨則國土淨,心安則眾生安,心平則天下平」。怎麼樣做到心淨?怎麼樣做到心安?怎麼樣做到心平?「淨行品」是最好的教材。這一百四十一條真的落實,天天都能做到,這三個目標就圓滿成就了。心淨,國土清淨;心安,眾生就平安;心平,天下太平。這個話裡頭更深一層的意思,是大乘教裡常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你們諸位想想對不對?要想清淨,要想安全,要想平等,和睦就在其中。中國人講和平,「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」,和睦相處是果,平等是因,對待人不平等就決定沒有和睦。

      所以佛教弟子們,無論在家出家,不能不學六和敬,六和敬是團體生活的規範。佛門弟子,不論是在家出家,你不能離開團體,佛法裡面講團體,四個人在一起共住,就要懂得六和敬。如果你是個家庭,夫妻兩個再帶兩個小孩,四個人。能修六和敬,你的家庭就是僧團,那了不起。僧團一定得諸佛的加持,諸佛如來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,你的家幸福,你的家什麼樣災難都沒有,真的家和萬事興。

      在我們現前這個程度,「見和同解」這條應該怎麼學習?學《弟子規》,學十善業,學「淨行品」,我們的見解就接近了,我們的想法、看法大家靠近了,不會分歧。「見和同解」這一句就是現在人所講的建立共識,這是和睦相處基本的因素。我們如果對一切人事物的想法、看法不一樣,決定談不攏和睦相處,你常常會有爭論。所以這是和睦相處先決條件,我們有共同的看法、共同的想法。這就是都要遵守古聖先賢、佛菩薩的教誨,這問題才能解決。

      第二「戒和同修」,中國人的戒就是《弟子規》,每個人都守《弟子規》,這個家庭怎麼會不好?所以,「身同住」、「口無諍」,一家人和氣,沒有爭論的。「意同悅」,這個家庭充滿了溫馨,充滿了愛,真的是幸福家庭。末後一條「利和同均」,家庭裡面的物質生活、物質享受,精神享受,完全相等、平等。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家庭,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、華藏世界怎麼形成的?沒有別的,人人都修六和敬,人人都修十善業,人人都修「淨行品」。「淨行品」前面十一條是在家,後面是出家,出家人生活那些精神、好的東西,我們可以學習,可以吸收,用在我們在家學習的範疇之中。統統可以吸收,只是我們在形式上不一樣,形式表現不同,精神是一致的,這是佛陀的教誨。

      今天時間到了,明天我們就開始學經文。下面這個「佛子」就是文殊菩薩叫著智首,稱他佛子。智首是我們大家的代表,說智首就是說我們,我們展開經卷要直下承當。文殊菩薩教我的,不是教別人的,佛子就是我,你才學到真東西。如果你說這佛子是智首菩薩,不是我,不對我說的,那你什麼都學不到。好,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