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150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一五0卷)  2003/11/18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150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四聖諦品」鄰次十界,第七段西南方鮮少世界,第三段苦滅聖諦,我們將這一段經文念一遍:

      【諸佛子。所言苦滅聖諦者。彼鮮少世界中。或名充滿。或名不死。或名無我。或名無自性。或名分別盡。或名安樂住。或名無限量。或名斷流轉。或名絕行處。或名不二。】

      到這裡是一段。這段都是出世間果報的名號,苦、集是世間因果,滅、道是出世間因果,四諦裡面具足兩重因果。我們先看『苦滅聖諦』,這是果上的名稱,第一個名稱是『充滿』。「充滿」的意思就是圓滿,什麼圓滿?無一不圓滿,這是自性的性德。滅,苦集滅道,滅,這個地方滅上面加一個苦,意思就非常清楚,苦滅了。

      苦是世間,苦是十法界,不僅僅是三途六道,三途六道確實充滿了苦痛。四聖法界裡面,凡夫所受的三大類苦,沒有了,所謂是苦苦、壞苦、行苦,這個三大類沒有了。行苦裡頭,重的沒有了。四聖法界,輕的變易生死他還存在,分段生死了了,變易生死沒了,所以四聖法界也苦。他的苦比我們淡太多,我們沒有法子覺察他們苦,他們跟一真法界相比,他這個苦的相就很明顯。一真法界變易生死也沒有了,兩種生死永遠斷了。自性圓滿的智慧德能,這個名詞用「充滿」,意思好,意思很明顯,圓滿的德性充滿法界,或者是遍滿法界。講充、講遍,實在說還是說不出它的真相,果地上的性德,確確實實是大乘經教裡頭常講的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即使諸佛如來也說不出,聲聞、菩薩也沒有辦法想像得到。不能想像,也沒法子言說,可是怎麼樣?這個境界現前無有一法不是,法法皆是,就是連虛空也不例外,虛空也是。

      我們總得要細心去體會這個名詞裡面的含義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遍法界虛空界。自性本具的德能,無量的德能,平常一般的說法都講是萬德萬能。萬還是有個數字,所以「萬」不能當數目字來解,應該怎麼解?應該是無量,應該是圓滿,也就是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。第三個是無量的相好,都是沒有方法言說、思議的。思就是想像,你沒法子想像,這些全都是自己本性本有的,本來具足的。我們現前六根的見聞覺知,眼能見,耳能聽,本能!自自然然就具足。

      你想這是很奇怪的事情,為什麼有?小孩一出生下來他就有見聞覺知。不但小孩,你就觀察動物,生下來就有見聞覺知,那怕再小的小螞蟻,牠一出世也具足見聞覺知,這奇怪!一般人不知道這個究竟的道理,在想像當中大概是神給他的,神賦與他的。我們曉得,他們觀念當中的神能夠賦與一切眾生見聞覺知,這個神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法性。法性本來具足,法爾如是。不但有情眾生,我們講的動物,牠具足,具足大圓滿,充滿就是大圓滿。小小的螞蟻,牠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跟諸佛如來在果地(我們在此地講的毘盧遮那如來、阿彌陀如來)沒有兩樣。小螞蟻自己不知道,可是佛菩薩知道。所以說生佛平等,生佛一如,眾生本來成佛,螞蟻是眾生,眾緣和合而生。

      你就知道,佛眼睛裡面看的是真相,而我們六道凡夫迷失了自性,究竟圓滿的智慧沒有了。智慧變成什麼?變成了妄想分別。自性本來具足的無量無邊的德能沒有了,能力喪失了。現在就是想學個東西都學得這麼困難,學得這麼辛苦,能力喪失了。相好喪失了,你本來跟諸佛如來一樣,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,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現在變成這麼一個相貌,醜陋不堪,什麼原因?佛給我們說你迷失了自性,你的身相跟佛的身相無二無別。

      我舉個比喻你就會體會到。江老師這段時期住在我們這裡,現在畫「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」,佛像畫得莊嚴!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尊佛,都是那麼莊嚴的相好。你的相,你自己拿這些碳粉、灰塵把那個相塗得不像樣子,我們的相變成這樣,情形如是!我們怎麼塗的?妄想,不善的妄想就是不善的念頭,自私自利,貪瞋痴慢,名聞利養,損人利己,這些不善的念頭就是骯髒東西,把自己殊勝、莊嚴、圓滿的相好,塗得不像樣子了,這就叫什麼?這叫變相。佛說的「唯識所變」,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你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把你的相變成這個樣子。可是怎麼樣塗,對自己自性所現的相好,並不是真正傷害,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放棄了,你原來的德相就現前。還是那個相好,沒有絲毫損傷,你又恢復了,這是事實真相,這是佛菩薩教導我們的。

      佛菩薩老實,佛菩薩不居功,佛菩薩不邀功,佛菩薩度眾生,他怎麼說?不是他度的,是你自己度的,這是說實話。你自己本來是個佛菩薩,只是迷而不覺,把你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、光明轉變成煩惱、習氣、造業,感受種種苦報,自作自受。你跟佛菩薩有緣,有什麼緣?佛菩薩教化你,你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證,這就是有緣。我不能信,我不能理解,這沒有緣。一切眾生跟佛菩薩統統有緣,只是緣有沒有成熟,現在不相信,將來會相信。我們自己在一生過程當中,就有深刻的體驗。年輕的時候不相信宗教,排斥佛教,認為佛教是迷信,是消極的,對於人、對社會沒有好處。年輕的時候是這麼樣的一個心態,排斥!我們不講三世,我們只講現在這一世裡頭出的這些狀況。

      可是遇到有緣的善知識,相信他、尊重他,跟他學習。他把佛教介紹給我們,我們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這裡頭有這麼多好東西!後悔,懺悔從前無知,錯怪了它,誤會了它,所以介紹的那個人難得。什麼人是你的善知識?這個你要懂,我的善知識未必是你的善知識,你的善知識又未必是他的善知識。這個話怎麼說?我相信這個老師,我尊重他。你不一定相信他,你不一定尊重他。你尊重、相信的老師,說實在話,我也未必尊重他,我也未必會相信他,這就是各人各人的緣分不一樣。所以古大德提醒我們,教導我們,誰能度你?誰能成就你?是你心目當中最敬仰的人、最佩服的人,他所說的話,你真的把它當作聖旨一樣,這個人成就你。為什麼?他所說的,你能夠依教奉行。你對這個人不尊重、不相信、有疑惑,他就是佛再來的,也度不了你,不信他!你對他打很多問號。你就曉得善知識難遇,什麼人是善知識,真的不一定。

      古人常說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有些善知識領你入門,他自己沒有成就,你成就了。這是什麼原因?你對他尊敬,他說的法是正法。這個善知識是怎麼樣的?他為什麼不會成就?他能說不能行,他做不到,他還要搞六道輪迴。但是他能說得不錯,沒有說錯,你聽了之後,能夠奉行,你超過他!他只做到信解,你能夠做到信解行證,這就是中國諺語所說的,「青出於藍,而勝於藍」。學生超過老師,這是事實,這很常見的。老師對你有沒有恩?有恩!如果不是這個老師你進不了門來,他引你入門,他給你帶了一條正路,這條正路你走了,可惜的是他在這個正路上,他沒走。

      所以,隋朝的智者大師(智者大師是生在梁隋的時候,隋朝)他老人家有兩句話說得好,我們要能理解,要能記住。「能說不能行,國之師也」,是個好老師,你可不能輕慢,你要輕慢的時候,你的緣失掉了。他講得不錯,他講的是正法,這是好老師,國之師也。「能說又能行,國之寶也」,國寶級的不容易遇到,國師是可以遇得到的,智者大師如是說。在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文殊菩薩教導善財出去參學,告訴他參學必須要具備的心態,最重要的一句話,「不見善友過」,這句話重要。你去參訪,善知識就是我們今天一般人講的老師,你要想有成就,你不能見老師的過。如果見老師的過,你對老師的心就輕慢了。輕慢了,誰損失?自己損失。印光大師講,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。學生親近一個善知識,到最後沒有成就,什麼都沒有得到,原因不是別的,記善知識之過。於善知識沒有損害,自己的虧吃大!要知道,道學都是從「誠敬」中來,誠敬失掉了。

      所以,清涼大師在這一段經文裡頭註解註得好,他提醒我們,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除如來之外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破,他沒有達到究竟圓滿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他有過失,我們再想想,我們自己有沒有過失?佛祖給我們說的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我們還見到別人過失,這就是我們最大的過失,沒有比這個過失更大的。因為別的過失不會障道,這個過失障道,使你這一生空過了,你這一生決定不能成就。善知識是不是真的有過失?我們是凡夫,我們以凡夫的眼,以妄想分別執著來判斷一樁事情,往往搞錯了。善知識接觸大眾,大眾各個根機不一樣,他有真實智慧,他有善巧方便,我們看到好像他犯了過失,他破了戒,我們凡夫眼睛裡看的。實在講我們對戒律一無所知,任何一條戒,你知道多少?

      每一條戒,它有理論依據,它有制戒的因緣,緣起,它有受持的方法,什麼狀況之下它通權達變,它不是死的,條條戒律都是活的,活活潑潑,你懂得嗎?我們不知道。真的,善知識裡面有許多是佛菩薩應化的。特別是我們常常在身邊,看到他處事待人接物,產生了疑惑。這個事情不但是像我們這一類凡愚,歷史上道宣律師,這還得了嗎?中國大乘八個宗,律宗第一代的祖師,律宗的創始人,終南山的道宣律師。持戒嚴,日中一食,感得天人供養,他每天中午那餐飯天人來供養的,不是凡人,天人侍衛來保護他的。有一天窺基大師從終南山經過,聽說這個修行人修得很好,既然從那裡經過,一定要去看看,去拜訪拜訪!

      他瞧不起窺基法師,窺基法師是個講經的法師,能言善道,好像不守戒,佛門傳說叫三車法師。他是(用現在的話來講)高幹子弟,他是尉遲敬德的姪子,尉遲敬德是唐太宗的大將。玄奘大師覺得他天分很好,一定要他出家,他出家就提了三個條件,他不能吃苦,還要過他富裕的生活。他說我出家的時候,第一個(他喜歡讀書)我要帶一車書,玄奘大師同意,行!帶一車黃金,還要帶一車美女,侍候他、照顧他,所以傳說講三車法師。戒律哪有那麼嚴格?道宣法師輕視他,來了見了面,他故意談了很多話接待他,等到什麼?等到天人來送供養,讓他看看,讓窺基大師來看,天人送供養。哪知道那一天天人沒來,他也很納悶,到下午過了午,他就不能吃東西了,窺基大師下山,走了。到第二天中午,天人來送供養,他就問這個天人:昨天中午你為什麼不送供養來?他跟道宣律師說:昨天大乘菩薩在山上,滿天的都是護法神,我進不來。道宣法師聽了這個話,一身流汗,慚愧!

      我們肉眼凡夫,人家是什麼人?我們認為人家好像不守清規,不守戒律,哪裡知道他是菩薩應化的!身心清淨,持戒持得再好,還是不能跟他相比。我們凡夫只重形式,不知道人家的境界。所以清涼大師講「權實難知」,他是真的破戒,還是權現的,權巧示現的,我們不知道。要懂這個道理,從這個道理來觀察,窺基大師到終南山,又何嘗不是去度道宣律師!讓道宣律師一下覺悟過來,生慚愧心,懺悔改過,自己境界就又向上提升了。這叫大權示現,讓你真正了解,佛法裡面講的大乘戒重在心地,叫心地戒品。小乘戒重在事相,所以結罪不一樣,大乘的結罪論心不論事,小乘結罪是論事不論心。小乘結罪跟我們世間法律一樣,你說犯法了,拿證據來,一定要按照證據來量刑。大乘戒是念頭,所以大乘戒難持。小乘人說我恨你,想殺你,不犯戒,沒有殺你!但是大乘戒,罪就成立了,你只要動這個念頭,你就破戒了,這是大乘戒難。所以大乘菩薩比小乘高就高在這裡,身心真正清淨,一塵不染。

      但是接引大眾,跟大眾和光同塵,真的是禪宗裡面所講的「百花叢中過,片葉不沾身」。我們學佛知道,最極清淨、最極殊勝是密宗。密宗跟淨土宗都是修清淨心。淨土宗是遠離一切不善,得清淨心。密宗是不遠離,什麼樣境界他都不離,在極其穢惡的境界裡面,他也是得清淨心,密比淨高!他心地不染著,我們明白這個道理。我學佛頭一個老師,章嘉大師,這是密宗大德,他告訴我的。但是密宗不是一般人都能學的,在佛法裡頭它是最高級的佛法,好像我們學校,它是研究所博士班。什麼人學?先學顯教,好像你要先念小學,念中學,念大學,然後才能上他的班。絕對不是一般人一開始學佛就想學這個法門,那是結緣的,那不是真的。真的,得要有條件。

      再跟你說,學佛不學密不能成佛,密是一定要學的,就是你不去念研究所,你拿不到博士學位。什麼時候學?可以附帶學,不是完全認真學的,是圓教初住菩薩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在他修學不管修學哪個法門裡頭,可以帶一點密法。什麼時候才真正學密?給諸位說登地,地上菩薩。定慧功深!這個時候就是九法界,天堂、地獄,什麼地方你都能去,什麼地方你都能接觸。你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,表面上一點都沒有分別,心地一塵不染,這才叫真正大圓滿,你的功德圓滿了。你沒有接觸過,你說你清淨,不算;你一無所有,你說你不貪,這不算的。要怎麼樣?金銀財寶擺在你面前,堆成像山那樣,你無動於心,這真不貪。你說你不要名,你不貪權力,未必是真的;高官厚爵,大權在握,沒有一絲毫貪戀,那叫真的不貪,那叫真的放下,這是密教裡的修行。

      淨土宗,我們修淨土的,要不要修這個法門?現在要修這個法門,你馬上就墮落。所以密宗只有兩條路,一個是佛道,一個是地獄道,沒有當中的。你成不了佛,你就墮地獄,你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西方極樂世界,在那裡修行,我們知道下下品往生的人,都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這還得了嗎?阿惟越致菩薩是哪個法界他都能去,他能分身,他身相不一定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應以什麼身修行他就現什麼身。他現無量無邊身,充滿了虛空法界,每天也供佛、也聞法,每天也廣度一切眾生,自行化他,成就自己的清淨平等覺。你不在這些事相上歷鍊,你的清淨平等覺從哪裡來?順境、善緣,接觸,我常說不起貪痴,貪痴從這裡斷;逆境、惡緣要經歷,不起瞋恚。貪瞋痴從哪裡斷?要在這現相裡頭去斷,絕對不是坐在一個小房間裡頭盤腿面壁你能斷得了,沒有經過考驗,不算數。

      早年我跟方東美先生,方先生對於佛法是佩服到五體投地。他說佛法的學問是真的,不是假的,它是通過實驗的,它不是閉門造車。在生活裡面,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,你有沒有覺正淨;換句話說,沒有覺正淨,你就是迷邪染。迷邪染是凡夫,轉過來覺正淨,你是佛菩薩。特別是大乘佛法的修學,沒有障礙,一切境緣當中你去鍛鍊。實實在在講,我們現在學佛法,一開始學就是學大乘,沒道理!這是佛說的,不是我們一般人隨便敢講的,你看《沙彌律儀》就曉得,《沙彌律儀》上佛講得很清楚,學佛,如果不是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,釋迦牟尼佛不承認你是他的學生。就好像念書一樣,你念書一定是先從小學、中學、念大學,循序漸進。哪裡說是小學、中學不念,你就念大學,念研究所,沒有這個道理。這事是有,太少了,叫天才兒童。十一、二歲就念博士班,天才,不是普通人,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,那個不能做例子。所以,一定是先從顯教,再學密教,先從小乘,再學大乘。

      中國可以說唐朝中葉以後,學佛的人就不學小乘,就直接學大乘。這是什麼原因?我也請教過老師,老師說中國人有儒、有道的基礎,儒跟道代替了小乘,這很有道理。從前學佛的人,沒有一個不讀儒書,他有這個基礎,所以不需要小乘。如果沒有儒、道的基礎,你不從小乘,不行!你沒有根。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,決定不能疏忽。所以印光大師教我們,為什麼從《了凡四訓》、《安士全書》、《感應篇彙編》,這就等於小乘。你在這個地方扎根,根深蒂固你才會有成就。你要把這個疏忽掉,大乘難,非常非常之難。你接觸修行人,你的妄想、你的過失很多,為什麼?完全用自己的標準來看,不知道各個階層有不同的標準,這就是道宣律師用自己的標準來看窺基大師,看錯了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苦滅聖諦第二句:

      【或名不死。】

      前面講「充滿」,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例外,無不是究竟圓滿。不但是有情眾生,像一個人,一個小螞蟻,都是究竟圓滿的充滿。即使是微塵,佛經上常講「世界微塵」,微塵是最小的,最小的物質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它也圓滿,微塵裡頭有世界,跟大世界沒有兩樣。想想我們這個身體,是多少個微塵聚集成一個身體?每個微塵裡面都有世界,這才是真正「充滿」的義趣!這個事情沒有人知道,今天科學家還沒發現,科學家發現了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沒有發現到粒子裡頭有世界,我們現在人稱之為微觀世界。那個世界跟外面世界一樣大,這奇怪了,這就不可思議。為什麼?稱性。性沒有大小,性沒有內外,性沒有先後;沒有先後,就是沒有時間,沒有內外,就是沒有空間,這是事實真相,科學家還沒發現。《華嚴經》裡面講得很詳細,我們在「華藏世界品」裡讀過,在「世界成就品」讀過。

      這個名稱叫『不死』,六道眾生哪個不貪生怕死?對於死亡的真相他不知道,他執著生,執著這個現相,現相如果產生變化,他就感覺得非常恐怖。所以,生死是現相的一種變化,真的,不是消滅了。物質,科學家證實,物質確實不滅,所有一切現象的生滅是個幻相,你看錯了。實際是這個現象在變化,而這個變化不是說隔多長的時間就產生變化,不是的,變化是剎那之間。剎那剎那在起變化,變化速度之快,也不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。佛在經上用了一個名詞叫不可思議,佛這句話是真實話,絕不是含糊籠統應付我們的,是真實話。無法想像,也無法說明,這是一個解釋。

      真正的解釋是只要你不用思惟,不用言說,把言說、思惟這個念頭都斷掉了,事實真相就現前了,你就明白了。怎樣明瞭事實真相?「不可思議」就明瞭了。只要你有思,思是無明,議是議論,議是造業,你想想看,你有無明,你有造作,你怎麼能見到事實真相!事實真相裡頭是決定沒有思惟,沒有造作,那是法性自然的作用,佛經上用了個名詞叫法爾如是。爾就是自然而然,它就是這個樣子,沒有理由,沒有意思,更沒有造作,本來就是這樣的。

      人總是喜歡自己找麻煩,總是喜歡設了許多框框架架。譬如植物,你把種子種下去,過幾天這個種子就生根,就發芽,慢慢他就長成,這自然而然的。偏偏不叫做自然,研究他為什麼會生根?為什麼會發芽?要說出這些道理出來,這些道理都不是自然的。這些道理是人為的,是你想像的;換句話說,離諸法實相(就是事實真相)已經遠之又遠,完全落在你妄想分別執著裡面。這個種子種下去,他生根發芽,開花結果,他沒有妄想,他沒有分別,他沒有執著,法爾如是。

      現在人自以為聰明,古時候人,說他們沒有文化,他們什麼都不懂。日出而作,日沒而息,完全跟大自然融合,這是原始的、沒有開化的土著,他們過的生活,我們現在人稱他叫返樸歸真,他回歸大自然。現在人瞧不起他,沒有開化,野蠻人,野人。我們看澳洲土著,你看美國人寫的報告,他也不穿衣服,赤身露體,他也不知道耕種,吃的全是野生的。我們說他是野蠻,沒有開化的;他們說我們這些叫變種人,完全違背了自然的法則。我們今天用手提電話,他覺得很奇怪,人與人之間遠距離的溝通,為什麼用這個東西?他們用什麼?他們用心靈感應。幾十里之外,幾百里之外,他們的朋友,他只要稍微一靜下來就起感應。不但可以說話,而且可以見到形象,我們現在要用機器來傳播,他們不要!這樣看起來,他們比我們高明多了。

      他們也表演了一招,人從二十六米這麼高的地方跌下去,受了重傷,骨頭跌斷了,他們朋友把他救上來,躺在草地上給他治療。治療也沒有藥,好像是念咒,手好像給他念咒,但是手沒有貼到他身上,懸空的,懸空的給他念咒。念了兩、三個小時,真有效,斷的骨頭已經露在外面了,它自動的縮回去了,到第二天,他恢復正常,跟大家一起去旅行,去玩去。這個美國人也是個醫生,看到非常驚訝,奇蹟,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。他就問土著,你們用的什麼方法?他說,唱歌給他聽。他說掉到下面去的時候,這受傷部分裡頭的細胞組織受了驚嚇,現在唱歌安慰他,勸導他,叫他們各人回歸到自己的工作崗位,不要恐懼,不要害怕。這些細胞,他真聽話,他就真的回歸到本位,完全恢復到正常,這是真正不可思議。這就肯定什麼?我們身體每個細胞就是佛法講的微塵,因心成體,他都有見聞覺知。你的意念給他,他能聽話,他就能夠各人歸各人的工作崗位,不就是恢復正常了嗎?這樁事情,日本江本勝博士用水實驗,我們從這裡得到了一點科學的證據。

      他們對於生死,真的,他不死,他要想離開這個世界,兩分鐘。他把自己身體,好像生命有個開關,有個按鈕,他把它關閉掉,兩分鐘人就走了,那麼樣的自在,他知道。我們今天的科學技術發達到這種程度還不知道,不曉得自己生命的開關在哪裡,不知道怎麼關法。他們死了之後,知道自己到哪裡去,身體不要了,靈走了。他們懂得向上提升,他說我們這個變種人天天在造業,死了之後往下墮落,這樣看起來,我們不如他!比他差遠了。好像這個《曠野的聲音》英文的原本應該有,這些東西都可以給我們做教材,學英語,讀這個好。這世間人認為很不可思議的,在佛法裡都講得通。這些所說的都是宇宙之間一切諸法的真相!我們學了大乘法,聽到這些訊息,一點都不感覺得奇怪,是事實,是正常的。

      鬼神附體,我們遇到過很多次,有正神也有邪神。邪神來擾亂,你一看就能看出來,他說的話不合正理,他的一舉一動,你看起來那不是一個正經人,一看就看出來。遇到這樣的狀況,我們自己要鎮靜,不能被他迷惑,義正嚴詞,下達命令叫他趕快走。他也會接受,他真的就走了,走了之後,被附身的這個人就恢復正常,恢復他的理智。附身的時候他自己做不了主,外面這個靈控制了他,借他的身體。所以有些是善的,傳達一些正確的訊息;有些是惡的,故意在製造一些是非,我們要有能力判斷,不能完全相信。完全相信,你就被鬼神操縱,那就錯了。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,清朝末年時代慈禧太后相信扶鸞,什麼都聽從鸞壇上的決定,她自己被鬼神控制了;換句話說,自己做不了主,鬼神來做主,這是很大的過錯。扶鸞靈不靈,小事靈,大事不靈。鬼神在作祟!他有一點小神通,給你講眼前的事情,幾天之後的事情,很準確,所以你會很相信他。幾年之後的事情,他就胡說八道,到時候就不靈驗。

      現在科學家所講的,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,空間維次從理論上講無量無邊。在佛法來講也如是,佛法大分,歸類,大的歸類,歸類為十法界,十大類。但是細分,天台大師跟我們講的,每一界又有十法界,就變成一百界,一百界還是一百大類。然後再告訴你,這一百界裡頭,每一界裡頭又有一百界,然後一直分下去,重重無盡,這是事實真相。佛法裡稱法界,科學家稱為不同維次的空間,名詞不一樣,事實是一樣的。但是科學家雖然知道空間維次很多,不同空間維次裡面眾生的狀況,不知道!佛經裡面講得清楚。就大別而分,天道,天道眾生的生活狀況,佛經講得很詳細,欲界天,色界天,無色界天。欲界有六層天,色界有十八層天。

      所以學佛,說實在話,真正契入這個境界的時候,頭一個你不怕死,你對死沒有恐懼了。知道什麼?死,身體,身體是個物質,身體不是自己,身體是個工具,工具總有用壞的時候,用壞了要換。衣服不是自己,衣服穿髒了,你知道換洗,穿破了,你知道把這個丟掉,換一件新的。身體亦復如是,身體就像一件衣服一樣,用的時間久了,不太好再用了,換一個,換得很自在,一絲毫障礙都沒有。像澳洲土著,他換得太自在了,他覺得這個不好使喚了,再去換一個。他能夠把裡面生命的開關關掉之後,兩分鐘就走了。從這個訊息我們就曉得什麼?佛家講的生死自在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    念佛人念到相當程度的時候,他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;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兩年,也沒有關係,這叫生死自在,這就是不死。知道這個身體丟了之後,馬上就換一個身體,換什麼樣的身體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這裡頭哪裡有悲傷,哪裡有歡喜,沒有!苦樂憂喜都沒有,很正常的現象。功夫更深的人能分身,能現無量無邊身。身不是一個,到什麼時候你才能分身,才能變無量無邊身?給諸位說,到「無我」就能變了。現在我們為什麼不能變?我們執著這個身是我,就不能變第二個身,你要不執著這個身是我(底下這個名號叫「無我」),你就能現無量無邊身。觀世音菩薩不執著我,真的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,四相破了,四見破了,無我相,無我見,所以能夠隨類化身,能夠同時現無量無邊身,能夠同時幫助無量無邊苦難眾生,真的是眼到手到。

      如果執著有我,就沒有這個能力了,那是什麼?六道凡夫,六道還是中下層的凡夫。高級的凡夫也能變,變得不自在,什麼原因?「我」沒有捨掉,變得不自然。我們在小說裡面看到孫悟空七十二變,真的他能夠變,是他的分身,是他的化身,不自在,不自然,那就是他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。妄想分別執著要是斷了,變得自在,變得自然。變無量無邊身,決不以為自己有個身,凡聖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。所以,妄想分別執著太重了!這是欲界裡面下層天跟人間,我們所覺察到的現象。

      學佛最低的受用,你要真正能覺悟到,身有生滅,靈性沒有生滅,自己靈性是不生不滅的。你要真正體會到這一點,你就曉得,我們的功夫應該在哪裡做?提升自己的靈性,而不重視這個身體。身體雖然不重視,你重視靈性,靈性在這個身體裡面,靈性昇華,你的身體健康愉快。為什麼?不生煩惱,沒有憂慮,靈性影響肉身,靈性主宰了肉身,這是學佛你所得到最低的利益。學佛有什麼好處?這是最低的好處。連這個都沒有得到,那你學佛,只學了真的是皮毛,佛法真實的受用,你是一分一毫都沒得到。世出世間在學問上來講,就是世間法也講變化氣質,古人講讀聖賢書目的就是在變化氣質。學佛不例外,也是在變化氣質,變迷為悟,變惡為善,變凡為聖。如果氣質(我常說相貌、體質)如果沒有變化,你什麼都沒學到。你學到多少,你能瞞人嗎?瞞不住。你能隱藏嗎?隱藏不住。都在你面孔上,都在你身體上,都在你一舉一動上,你的成績都擺在這裡,你自己不知道,愚迷的人不知道。佛菩薩知道,鬼神知道,真正修行的人知道,不是真正修行人他自己沒有體驗,他怎麼會知道?這就講功夫!這裡頭就是真實智慧。

      所以,事實真相明白了,我們在這裡看,真的,確實沒有生死,所有一切萬事萬法都沒有生死。生死是我們凡夫一個錯誤的觀念,這個錯誤觀念要不把它糾正過來,對於我們的生活,對於我們的學習,產生很大不良的影響,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清楚。這樁事情我們在前面,就是講一切法不生不滅,用了很長的時間,我記得是在新加坡講的,講了七、八個小時,說明這個道理、這個現象,確確實實生滅找不到。佛在經典上常常講「不生不滅」,如果真的沒有生滅,講不生不滅不是廢話!有什麼意思?確實有這個現象,但是這個現象的速度太快,我們無法覺察;所以說生滅就是不生滅,不生滅就是生滅,你要想找生滅的相,了不可得。所以佛才說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滅。

      我們要從這些言語裡頭悟入事實真相,這樣子我們就得受用,你要問什麼受用?對於生滅的恐懼沒有了,對於一切法生滅的現象明白了,這是法性,法爾如是。所以法性現的相,不是真的,佛法裡面講真妄,真,是永恆不滅,是真的。凡是會變化、有生滅都是虛妄的,所以說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包括一真法界。為什麼一真法界的相也是虛妄,為什麼叫它做一真?這是對十法界講的,就是十法界的現象它有變化,一真法界裡頭沒有變化。為什麼?十法界裡面所有一切眾生的心是妄心,妄心是無常的,就是妄念,一會兒想東,一會兒想西,所以相就產生了變化,產生扭曲。就像池塘裡面的水,有風吹它,它有波浪,十法界有波浪。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的水是平的,沒有波浪。沒有波浪照外面的現象,好像看到它不動,像一面鏡子一樣,沒有變化,叫它做一真。起了風浪的水,它也照,照的相很亂,剎那剎那那個相起變化,十法界的相。所以十法界的相的生滅很容易覺察到,西方極樂世界就像那水平面不起波浪的,那個相的變化你感覺不到。感覺不到,它還是剎那生滅,但是它的相續相不起變化,道理在此地。十法界的相續相的變化太大太大,念念不相同! 

      剎那我們覺察不到,我們能覺察到的是天天不一樣。天天不一樣,最容易看出來的是植物。我們住的寮房,後面是菜園,我每天走菜園經過,看到菜園裡面長的這些菜天天不一樣,這看變化,這就是無常。能夠再細心,微細觀察每個人,每個人天天不一樣,這個比看植物要難一點。但是看一個人是一年一年不一樣,那很明顯,他有這麼一段長的時間。所以你要細心去觀察,你看到這個世間無常,看到一切變化。但是你要知道,變化裡頭有不變的,無常裡頭有常的、永恆不滅的。那是什麼?佛給我們講的法性;所以法性是真的,法相是虛妄的。在十法界裡面,相隨心轉;在一真法界裡,相永恆不變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一真法界裡面的人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法相不變,現的相非常穩定,你不知道它剎那生滅。其實不知道是我們不知道,他們很清楚。他們的定功、智慧、境界都是我們沒有方法想像得到的。

      我們自己,這佛說的,一真法界跟十法界,跟無量法界是一不是二,是重疊,不是各個單片的,不是的。我們講重疊,重疊實在講,還是有許許多多重疊在一起。像我們今天電視畫面頻道一樣,幾十個頻道、一百多個頻道重疊在一起,按哪個鈕,哪個畫面出現,這叫重疊。實際上有沒有重疊?沒有。找不到重疊的現象,隨著你的念頭、意念,相在產生變化。我們有幾個人在一起,每一個人的境界不相同,決定找不出兩個人境界完全相同的。除了經上講的佛佛道同,證到究竟佛果,他的境界完全相同。為什麼?他一個妄念都沒有,完全是唯心所現,唯心所現的就一樣,就沒有兩樣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換句話說,等覺菩薩跟等覺菩薩所現的大同小異,還有微細的地方不一樣。

      我們凡夫地的時候,每個人的心思、念頭完全不相同,現出來的境界,沒有一個是相同的,這從什麼地方能夠覺察到?從感受。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的感受,人人不一樣。最明顯的,我看到這個歡喜,你看到討厭;你看到討厭,我看到歡喜,很明顯不一樣。你要問為什麼?相隨心轉。我的相是我心轉的,你的相是你心轉的,絕對不是說我心現個相給你受用,沒這個道理。你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的心慢慢就會定了,你有很多錯誤觀念會修正,最大的錯誤是什麼?怨天尤人!總覺得我這一生種種不如意的事,是受別人影響,這個觀念錯了。這個觀念要不改正過來的話,你的苦難有得受;苦難是錯誤觀念造成的。正確的觀念是什麼?我自己的境界是自己變現自己受,與別人毫不相關。

      正如同作夢,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,你作的夢,夢中境界是你自己變現的,與別人毫不相關。絕對不是說別人作個夢,叫你去受用,沒有這個道理。我們今天這個境界是自己變現的,你是你變現的,他是他變現的。我們大家在一起有同分,同分就是我們變現有相似的地方,這叫同分,同分還是各別的。要明白這個道理,這是事實真相,你才能夠真正契入「不死」的境界。不死是滅諦的名號。人沒有生死,一切萬事萬物都沒有生滅,人沒有生死,植物沒有變易,山河大地沒有成住壞空。我們講生老病死、生住異滅、成住壞空,都是你自己的幻覺,都是你錯誤的看法,實際上統統都沒有。佛說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,這就是大涅槃的境界,清淨寂滅,這是事實真相。

      我們要怎樣證實?總的原則,總的綱領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事實真相你就見到了。你放下一分接近一分,放下兩分接近兩分,你放下的愈多,放下的愈徹底,你就愈靠近,到最後證明。這個證明是實證,親證。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,我們用《華嚴經》的名詞,執著徹底放下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不再執著了。分別徹底放下,妄想放下一分,你就親證了,這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圓教初住菩薩,別教初地菩薩。破一品無明,無明是妄想,真正放下一品妄想,你就契入,你就親證!親證,動物沒有生老病死,植物沒有生住異滅,礦物沒有成住壞空,你就親證了。而佛講的這些你就點頭了,果然不錯。

      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,會有生住異滅,會有成住壞空?迷了,不了解事實真相。迷了自性產生的幻相,這個幻相是六道、是十法界,不是事實真相,不是真正涅槃境界。四聖法界接近涅槃,不是真的,所以佛說叫偏真涅槃,不是究竟圓滿。我們在這個地方看到這個名詞,知道有這麼一樁事情,如來果地、法身菩薩的境界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