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3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三卷)  1998/5/20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03

      請掀開經本第一面:

      【世主妙嚴品第一】

      《華嚴經》總共有三十九品,這是第一品。『世主』還得簡單的介紹一下。「世」就是世間,佛法裡面總稱為三種世間,就是器世間、眾生世間、智正覺世間。佛法跟世間法一樣,總離不開因緣,緣生之法。世間就是告訴我們,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。所謂器,是講器用;器皿是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,必須要用到的,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生活必需品。在此地就是指我們的物質環境,這是世尊建立佛法,教化眾生的場所;器世間是場所,沒有這個場所就不能夠建立佛法。有場所之後還要有聽眾,如果沒有聽眾,佛法也不能建立,所以一定要有眾生世間;眾生世間就是聽眾。有聽眾還得要有個說法的人,這是主講的這個人。主講是釋迦牟尼佛,釋迦牟尼佛是已經圓滿的、究竟的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;所以,具足大智慧,正確的覺悟,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,我們就稱他為智正覺世間。

      「主」這個意思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領導人,在古時候是帝王。佛以及世間這些國王,乃至本經所講的地神、水神、樹神、山神,這些都稱之為世間主。鬼神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?給諸位說,決定是有。你要問:你怎麼那麼肯定,知道鬼神決定是有?因為鬼神是我們所變的一個物體,能變的是我們自性、真心。自性,佛家也稱之為本性、真心,它的功能不可思議。所有世出世間一切法,都是心性變現出來的。它怎麼變的?是從分別、執著裡面變現的。佛在大乘經上常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我們想鬼就會變出鬼出來,想神就會變出神出來,哪有變不出來的道理?如果變不出來,我們的心性就不能稱為萬德萬能。心性萬德萬能什麼都能變,想什麼就變什麼。所以想鬼就變鬼,想神就變神,你明白這個道理,經上所講的境界我們就能肯定,就能夠相信。

      譬如佛在《戒經》裡面教導出家人,出家人在過去古代的時候,沒有這些財力,也沒有這些施主護法來護持你,你在山上修道,山上修道總得要搭個小茅蓬遮蔽風雨。搭小茅蓬多半是就地取材,在山上砍樹木來搭個小茅蓬,做為自己靜修的一個場所。可是樹,佛說的,它的高度超過一個人就有樹神。並不是那棵樹成了神,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。樹神是什麼?樹神實實在在是一些靈鬼,靈鬼依附樹木而住,祂也要找個地方住。祂到哪裡去住?看到這樹不錯,滿大的,有樹陰涼,鬼神就住在那裡,於是我們就稱祂作樹神。是這麼一個意思,並不是樹本身成了神,那是講不通的。我們要砍這棵樹,換句話說,破壞鬼神的家,那個樹是祂的家,你把祂的家毀掉,你跟祂兩個結了冤仇,祂不甘心,祂就來找你麻煩。於是佛就告訴我們,如果去砍這棵樹,你選中這棵樹,你在三天前在這個樹圍繞著它,圍繞著樹誦經、念佛跟祂迴向,告訴祂三天之後我要來砍這棵樹,請這個鬼神,請你搬家,這個樹讓給我,這就沒事了。如果你不通知祂,你去砍它的話會惹麻煩。

      由此可知,樹木花草都有鬼神依附在這個處所,祂就住在這個地方。依報環境裡面,像這一類的事情就很多很多,在《華嚴經》上都稱之為世間主。樹,有很多樹,大樹、小樹,很多這些靈鬼依附樹而住,祂們有祂們的社會,祂們也有祂們的組織。大概那個最大的樹,那是個大鬼王住在那個地方,祂就是所有樹當中的神,彷彿是這麼一個意思。水神裡面也是如此。最小的水,井水,井是很小的;有河水,有江水,有海水。中國人稱為龍王,龍王就是水神。祂也有大小,海龍王就大,小河裡面的龍王那就小。大的這些龍王也是稱為世間主,這個就是器世間主。

      「眾生世間主」。譬如世尊講經說法,諸天的天王也來聽,人間的國王;我們在經典裡面所看到記載,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,十六個大國王都來聽法,而且都是佛的學生,都是佛的擁護者,我們今天稱之為護法。在那個時代,印度像我們中國春秋以前的社會一樣,國家沒統一,所謂是小國林立。我們在史書上看到周朝時候八百諸侯,周朝在那個時候,整個我們中國文化地區有多大?只不過是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而已,幅員並不大。東面到海,山東東海,西面大概到現在陝西、甘肅這一帶,北面鄰近蒙古,南面大概是到現在江西、福建、廣東,這一帶是蠻荒之域,所以幅員並不大。八百諸侯,諸侯就是國王,八百多個小國。所以史書裡面記載,方圓百里就是大國,二、三十里是小國;二、三十里是鄉鎮,從前鄉鎮的鎮長就是諸侯,它是獨立國。周天子是被大家公認,好像聯合國的主席一樣,大家對他尊重,他並沒有權管轄。只對他有象徵性的尊敬,用他的曆法,這就表示服從於他。每年對他有一次的朝見進貢,一年有一次來看看他,帶一點土產送給他、供養他,就這麼個關係而已,所以每個小國都是獨立的。

      印度可以說統一是很晚的事情,所以印度當時小國林立。釋迦牟尼佛是個王子,他父親的王國也不大,大概只有我們現在一個縣這麼大。如果新加坡這麼大一個土地,恐怕也有六、七個國家。這是當時社會環境,我們要認識。所以一看到經上有那麼多的國王,都來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,知道都是一些小國。釋迦牟尼佛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社會教育工作者,他做得非常圓滿、非常成功,許許多多國家、地區對他都尊敬。雖然他不是形式上的國王,他是社會群眾精神的領袖,也稱為世間主,也稱為世主。精神領袖不是實質政治上的領袖,他是精神領袖,也稱為世間主。這是「世主」兩個字的意思。

      『妙嚴』,「妙」是說佛所說的一切法甚深甚廣,微妙難思;這就是佛所證得的,修行證果。「嚴」這個意思是莊嚴,它的意思很多。譬如講形式上的莊嚴,我們一個建築物,今天我們居士林這個道場建築很莊嚴,這是形式上的莊嚴,這也是器世間的莊嚴。形式上的莊嚴對於教學來講,也起很大的影響作用。因為世間人有許多人很重視外表,門當戶對,如果門面太差,你裡面內容再好,人家也不肯光顧。特別是現代人講求包裝,包裝就是門面。所以門面一定要做得很漂亮,這在我們這個經上就是器世間莊嚴,就是這個意思。世尊在道場上,雖然他是隨緣而不攀緣,隨緣,自然有這些國王、大臣、長者、居士,他們出錢出力來建築道場、莊嚴道場,釋迦牟尼佛也不反對,隨緣!你做很好,不做也很好,所以他不刻意去尋求。但是別人來做,佛也贊成,只要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佛不會反對。如果勉強去做,這個佛不贊成。譬如我們今天沒有能力建這個道場,我們要向銀行、向人家貸款來建,這個事情佛是決定不贊成。為什麼?你貸款有壓力,那就屬於攀緣。我們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,決定不做自己能力之外,不幹這個事情。如果幹這些事情,這是要勉強撐門面,自己受很多的辛苦,承受很大的壓力,身心都不安,你怎麼能辦道?人要真正如法的辦道,一定是身心安穩,自在快樂;無論在物質上、在精神上沒有絲毫的壓力,這是佛教給我們做人生活的原則,我們一定要曉得。

      到後面我們會在經典裡面看到許許多多的經文,這些世主讚歎世尊的智慧德能,顯示如來成就的莊嚴。這是講他的成就,他德行的成就,智慧的成就,學術的成就,教學的成就,這是世尊真正的莊嚴,真實的莊嚴。眾生如果不嚴,就不能夠感動佛出現在世間。眾生莊嚴是什麼地方?給諸位說,不是我們的衣著考究,不是我們的居住環境莊嚴,不在這上面,而是在心地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我們眾生能有這樣的好心。我們這些年在許多國家地區提倡四好︰存好心,行好事,說好話,做好人,這是我們眾生的莊嚴。如果我們心好,行也好,有意思想學佛,這個念頭一動,佛就有感應,佛就有感。眾生嚴是好心,心好、行好那是我們真正的莊嚴,不在外表!外表是表法,實質重要。佛要是不莊嚴,不能做教學的領導,不能做一切眾生的精神領袖。佛的莊嚴,真誠、清淨、慈悲到極處,這是佛的莊嚴。因為心善、行善,容貌就善,體質就善,他生活環境無一而不善。生活環境就是此地講的器世間,這是真佛住處。

      從這三種莊嚴我們也能深深體會到,由於佛的莊嚴,顯示我們能夠遇到佛。佛今天雖然不在了,我們遇到佛像,我們遇到佛的經典,遇到佛的遺教,我們自己有善根、有福德。如果沒有善根福德,你怎麼能遇得到?新加坡這個地區居民三百多萬,能夠聽到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我在這裡看一看,不到一千人。三百多萬人,不到一千人!這是大家有善根、有福德,沒有善根、沒有福德在隔壁他都不來。我們遇到的人,有善根、有福德。我們每個學佛的人,說實在的話,過失當然不免,比起世間一般人總算是個好人,學佛嘛!學佛總是個好人。我在美國居住十幾年,美國的學校對於學生的要求,一定要有一個宗教信仰,所以你上學的時候,一定問你信哪一個宗教。只要你相信宗教都好,他們認為都是好人;你會信神,你會信佛,都是好人;沒有宗教信仰的,他要特別的輔導。由此可知,他們的社會很重視宗教教育,他知道宗教教育能夠維繫社會的安定和睦。

      眾生的莊嚴顯示佛法的殊勝,我們常講法緣殊勝,佛的法緣很殊勝,他的學生、弟子這麼多,仰慕他的人很多,跟他學習的人很多。三種莊嚴互為依處,就稱之為妙嚴。器世間莊嚴裡面有眾生、有智正覺,眾生莊嚴裡面有智正覺、有器世間,所以說一個莊嚴,一切莊嚴都在其中。佛講莊嚴的事情,莊嚴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美好;佛經裡面講美好的事情講得太多太多,但是總不如《華嚴經》裡面講得圓滿、講得周詳。這是清涼國師在《華嚴經》註解裡面給我們說的一點意思。而李長者在《合論》裡面,有他獨特的見解,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。在中國研究教的人多半喜歡清涼的《疏鈔》,參禪的人非常喜歡李長者的《論》,這個論的確有論的妙處,都值得我們做參考。我們在此地,跟諸位做簡單的報告。經不能細講,如果細講時間要很長,就是略說也得要三、四年的時間才能圓滿。佛在這部經裡面,總共給我們列這個大眾,大眾用現在的話就是團體,好像我們今天講的社團,這個社會有多少個社團?本經裡面一共有二百二十八類,這個數量確實是一般大乘經典裡面沒有的。二百二十八眾形狀不同,各個部類,每一類的數量都是無量無邊,所以稱之為「華嚴海會」。

      一開端品題就稱為「世主妙嚴」。『品』這個字,品是類別,好像我們中國古書裡面講的篇、講的章,有中國篇章的意思。佛講的哪一類,屬於這一類的把它編在一起稱之為一品,然後看這部分的內容給它標一個標題。佛在前面這一段裡面,所說的就是世間主的莊嚴,三種世間主的莊嚴,所以用「世主妙嚴品」作品題。「品」這個字,裡面最要緊的含意是幫助我們修學。經、品都是屬於教法,教學的方法。無論是初學,無論是老修,我們依照佛所教導的,佛給我們講的,有層次、有條理。諸位在經本上看每一段都標了一個小標題,這在佛法的名詞稱為科判、稱為科題。經文無論有多麼長,《華嚴》是大經,比《華嚴》分量更大的是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。這麼大的經,自始至終我們用表解體系把它排列出來,依舊是一脈相承,有條不紊。你能看出經典的章法結構多麼的嚴整,這是經典的莊嚴。佛當年說法,言詞的莊嚴。從章法結構裡面,我們能夠領會他思想的體系,這就屬於教義。前面跟諸位講的,經題裡六對,第一個就是教義一對。思想體系是屬於義理,章法結構是屬於教學,目的是教我們學習的人,依照次第順序進修而不至於迷惑,不會感到困難,這是佛經有品類差別的用意。

      底下有個『第一』。第一是順序,這品經在三分裡面講它屬於序分,所以排列在第一。可是在《華嚴》裡還有一層很深的意思,這個意思古大德所說,此地的第一不是次第先後的第一。那是什麼第一?法界門中沒有先後次第,都是一時無二念,同時顯著一切法的第一,這個意思我們很難體會。我們在《楞嚴經》看到「二十五圓通章」,二十五位菩薩個個都是第一,《般若經》給我們講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《般若》講的是理,《楞嚴經》講的是事,事理合起來看我們很容易懂。這個經裡所講我們就很難懂,必須了解事實真相,而且事實真相真的很不容易體會。

      我們生活在現代,科技達到相當水平的一個時代,科學技術幫助我們很大的忙。世尊在本經「十定品」講剎那際,使我想起來古時候的人怎麼會懂?實在講那是以我們的妄想推測古人的境界,我們有過失!古人怎麼會懂?古人入定。定中深深的證得剎那際,比我們高明太多;我們今天是利用科學技術明白有剎那際。現代的科技向兩個極端去發展,一個是無限大,太空物理;一個是無限小,量子力學,向兩端發展。這兩端跟佛法、《華嚴經》都有密切的關聯。

      《華嚴》講的剎那際,就跟現在量子力學講的很接近,來觀察物質到底是什麼?用科學的方法把物質分解,分解到最後變成分子,分子再分解變成原子,原子再分解,再發現有質子、有中子、有電子。能不能再分?還能分!前幾時我們在新加坡,「聯合早報」刊登一個科學報導,外國人現在證實,以前是從數學裡面推算出來有一個最小的物質存在,給它取名字叫「夸克」;但是沒發現,好像去年才被人發現。這個物質有多大?他舉個比喻,假如把一顆原子,原子已經很小,肉眼看不見;把一顆原子放大,放大成地球這麼大,那個夸克多大?像一粒黃豆那麼大,存在的時間非常之短。我們經上常講「如露亦如電」,電是閃電;用這個來比喻物質存在時間的短暫,實在講閃電的時間太長太長了。用這個讓我們體會剎那際,說明物質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。什麼是物質?我們身體就是物質,你不要以為我們這身體在這個世間,還可以活幾十年、活一百年,你完全搞錯了。

      真相是什麼?真相是剎那生滅,我們思慮所不及,我們想像不到。我們起心動念那個時間太長,它不知道生滅多少次了。科學家觀察到這個現象;觀察到這個現象,那是佛法裡面所說,他只知其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這個現象怎麼來的?怎麼產生?後來又如何演變?這個事情只有佛知道,所以佛是大智大覺。佛告訴我們,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每個人都知道、都明白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為什麼我們現在不知道?佛講我們智慧上面有障礙,只要把障礙去掉,你的智慧現前就知道了。所以「出現品」裡面講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」如來智慧是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真正是全知全能,我們個個人都有!可惜我們現在把自己的智慧喪失掉、迷失掉,並不是真的丟掉了,你只要一覺悟,就又恢復了。被什麼迷了?佛給我們講,迷的東西也是無量無邊,太多了,佛把它歸納成兩大類︰一個叫煩惱,一個叫所知。煩惱障、所知障,這兩樣東西把它障礙住,去了二障,我們的智慧德能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。去了二障,釋迦牟尼佛所講的「大方廣佛華嚴」,就是我們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「大方廣佛華嚴」,跟諸佛所說無二無別,所謂佛佛道同,就是這個意思。所以這個第一,古大德特別給我們說明這個甚深的義趣。

      明瞭這個義趣,我們就能夠稍稍體會到,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究竟圓滿的大法,二七日中所說;二七日,二七是十四天,時間不長;將宇宙人生的道理、事實真相圓圓滿滿說出來,一法不漏,我們能體會到一點。而事實上?事實上是一剎那之間成就,哪裡要二七十四天?太多了。這個意思,這個道理、事實真相,我們到「十定品」再跟諸位細說。總而言之,佛法是剎那際,一時一處,同時緣起的第一,沒有第二。這在本經,賢首國師為我們所說出十玄門,六相十玄,觀察一切萬物。說六相十玄就是說明一切事物的事實真相,這是同時具足相應門,十玄門裡頭這一門,一多相容不同門。六相十玄,字字句句,事事物物,乃至我們起心動念,無不具足;明瞭就叫覺悟,不明白那就是迷惑。

      所以《華嚴經》難,難在什麼地方?難在它意在言外,難在這個地方。如果你完全執著在文字裡面,那你就完全錯了,它的意思是在言語文字之外,不在言語文字之中,言語文字裡頭找不到,妙就妙在此地!這是佛表現智慧達到了頂點。佛為一切大眾講經說法,善巧方便也達到極處,真正是妙不可言。如果我們在這個地方能體會幾分,那真是法喜充滿,對於釋迦牟尼佛真的是五體投地,佩服到極處。你只要通達明瞭了,需不需要佛來教導你?不需要。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,完全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的境界。你看,佛這種教學的手法高不高明?給你一點,你就豁然貫通,這才是高度智慧,極高明的教學方法。不是教我們一樣就懂一樣,教兩樣就懂兩樣,那要教到哪一年你才能成就?品題就給諸位介紹到此地。

      下面還不能夠避免的,要跟諸位略說一下「經開三分」。這個三分是東晉道安法師發現的,實在講經典本身本來具足,但是從來沒人說過,沒人發現,道安法師發現。把這一部經分為三個大段︰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。「世主妙嚴品」這品經就是《華嚴經》的序分,這一品經文很長。諸位現在拿到的本子,這個經本就是序分,就是這一品「世主妙嚴品」,是《華嚴經》的序分,有這麼長。「現相品」以下是屬於本經的正宗分;一直到「入法界品」的末後有一段經文「爾時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」,這個以下才是本經的流通分。

      序分裡面,古德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就我們娑婆世界來說,更深的意思是結通十方無盡世界的序分。《華嚴經》確確實實所敘說的乃是盡虛空遍法界。為什麼佛要說這麼廣大的境界?諸位要曉得,無限的法界是我們自己生活的空間,如果佛不說,他就對不起我們,我們生活空間他沒有說得圓滿。必須知道我們每個人有過去生,過去世、現在世、還有未來世;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。我們今天出現在這個地球上,來生也許到別的星球去了。我們現在講外太空,每個星球跟我們都有關係,我們可能過去曾經住過,將來還要去觀光,對於裡面一切狀況、情形不了解,怎麼行?所以佛在這個經裡,對於十方諸佛國土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這是佛盡到他做一個好老師的責任。

      序分裡面分兩個部分︰一個是證信序,一個是發起序,我們到經文裡面都會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序文到底怎麼來的?過去我們講經省略得太多,雖然這不是很重要的部分,但是它屬於佛學常識,我們也不能夠不知道。這一段文字有它的來歷,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入滅的時候。我們必須要曉得,生命是永恆的,確確實實沒有生死!佛沒有生死,菩薩沒有生死,我們有沒有生死?沒有!這給你講真話,沒有生死。為什麼?生滅同時,哪有生死?講到剎那際,生滅同時,沒有生死。相狀也是不滅,這連科學家都知道,物質不滅,精神不滅,怎麼會有生死?我們今天貪生怕死,貪生怕死是個錯誤的觀念,不是事實;不了解事實的真相,讓我們產生一個錯覺,以為有生死。動物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異滅,礦物、地球有成住壞空,這是什麼?這是一個現象,有這些現象。這些現象就物質來講確實不滅,這個只是物質的緣聚緣散而已。緣聚,就現一個物體;緣散,物體改變了,不是它消滅,它沒有消滅。

      譬如諸位手上拿的這本書,這是物體;這個書裝訂成,做好了,這是一本書。如果你把它一張一張紙拆開,就不叫書,書沒有了。裝訂起來,這本書生了;把它拆開來,這本書死了,沒有了。我們看到生死的相,其實生,是那麼多張紙,滅,還是那麼多張紙,紙沒有壞,只是拆散開而已!諸位從這個比喻冷靜細細的去觀察,然後你觀察我們人也是不生不滅。我們今天有個人身,就像許多張紙裝訂成書一樣,什麼叫做死?細胞東西分解了,就像那個書拆開、散開,沒有了。從這個地方去體會,物質不滅,精神當然更是不滅了。精神是個主宰,物質是現相。佛在《法華經》上講「世間相常住」,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不滅,世間相常住。這不是我們一般人、粗心大意人所能夠懂的。

      佛在經上講的這些境界,實在講,佛如是,我亦如是,大家都如是。《華嚴經》講什麼?《華嚴經》就是講我們自己,我們的生命,我們的生活,這一切的事實真相。你要是統統明白,那就叫你做菩薩,叫你做佛,佛菩薩就是明白人;不明白就叫你做凡夫,凡夫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不明白。所以佛出生滅度示現,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他自在示現,我們也示現,不自在,很不自在;我們是受業力的支配,不自在!佛把業力解除變成智慧,智慧做主宰就自在。我們今天是煩惱、感情做主宰,那就苦不堪言。如果我們把感情轉變成智慧,我們跟佛菩薩就沒有兩樣。這裡頭有個很深的道理,也有許許多多巧妙的方法。我們道理通達,方法明白,就能轉境界;轉凡成聖,轉迷成悟,轉苦為樂,真做得到!它不是假的。

      所以佛示現入滅,阿難是個凡夫,阿難在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只證得須陀洹果,小乘初果。雖然三界八十八品見惑,見惑我們現在講是錯誤的見解,他沒有了,他的見解是很正確,可是他的思想不正;見解沒有問題了,思想有問題,思想是什麼?貪瞋痴慢沒斷掉。所以看到佛入滅心裡就難過,心裡面就很悲哀。這個時候,他什麼樣的智慧都現不起來,為什麼?這一悲痛就迷惑了。

      這個時候,阿「少/兔」樓馱,我們在《彌陀經》上念到的,阿「少/兔」樓馱是他的同學,就提醒他,他說︰「你現在不能悲傷。佛要滅度了,你是佛的佛法繼承人。佛在世的時候,你聞法是最圓滿的一個人」,可以說佛在一切時、一切處講經說法,阿難都在旁邊聽,一堂課沒缺,「你有責任承傳佛法,你現在這麼樣的痛苦,那你怎麼辦?趕緊向佛去請求、去請教。」佛不在世了,他教他四樁事情重要。「佛不在世了,我們怎樣修學?以前佛在世,我們大家依靠佛,佛來教導。佛不在世了,我們如何行道、怎麼修道?佛是我們的老師,老師不在了,誰能代替老師?推選哪一個人來做我們的老師?」古時候的僧團跟現在的僧團實在講也沒有兩樣,人多了,良莠不齊。「有一些很頑皮的、不聽話的、犯規矩、不守規矩的,這些同學我們怎麼辦?佛在世的時候看到,佛會呵斥他,會教訓他;佛不在了,我們都是同學,誰肯聽誰的?對於這些惡比丘,怎麼辦?第四樁事情,你將來集結經藏,這個經藏一開頭要用些什麼文字?」告訴他這四樁事情,趕緊向佛請教,佛要是入滅,你就沒地方請教。

      阿難尊者就把這四樁事情向釋迦牟尼佛請教。佛就告訴他,佛不在世,依什麼行道?佛教人依「四念處」,三十七道品裡面的四念處;能依四念處,就跟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兩樣。「四念處」是智慧、是正覺,時時刻刻要警策自己,「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」,那個心裡的念頭剎那剎那生滅。所以四念處觀是屬於智慧,提高一個人的警覺心。佛經裡面常講「萬法無常」,佛把萬法歸納為四條。末後「觀法無我」,這個「法」是世出世間法,「我」是主宰的意思、主體的意思。所以跟你講萬法皆空,「空」不是沒有相,不是沒有作用,而是沒有自性、沒有自體,你才能夠萬緣放下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放下就是心裡再不執著,再不因為這些打妄想,你就生智慧。教我們依「四念處」住。四念處最重要的,實實在在講,真是佛替我們末法眾生想到,最要緊的就是要斷除貪愛。世間人修行所以不能證果,不能超越六道輪迴,就是貪愛不斷,這是生死的根本。只要根本不斷,就永遠不能夠出離輪迴。

      又告訴我們,佛滅度之後,以誰為師?佛說:「以戒為師。」戒是佛的教誡,這個戒是廣義的,不是狹義的,不是那個幾條戒,是廣義的。佛在經論裡的一切教誨要遵守,佛教我們做的,我們認真努力去做;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,我們一定要遵守,不要去做。以戒為師。佛又告訴我們,曾經說過,「以苦為師」;話說得都很有道理。佛教我們生活過得苦一點,為什麼?怕我們貪著享受,那個麻煩就大了。古德常講「比丘常帶三分病」,這就是以苦為師,警覺性就高。古時候出家人生活真的是簡單,三衣一缽,這是在印度熱帶的地方;新加坡這個地方也如此。「三衣」,衣就是我們現在披的這個衣,三件衣:五條衣、七條衣,九條以上的叫大衣;最多的,我們現在用的是二十五條。現在搭的這個衣,是紀念釋迦牟尼佛的意思,對於禦寒遮體的意思已經沒有了,現在是紀念的意思。

      古時候物資缺乏,出家人到外面去托缽,我們一天吃一餐飯,到外面去托缽,人家供養容易。要是衣破了,要供養一件衣,這相當不容易。所以出家人的衣從哪裡來的?別人穿破了的舊衣服,丟掉不要的,到外面垃圾堆去撿。撿來之後,這個衣當然質料不一樣,顏色也不一樣,還可以用的把它裁下來,一塊一塊裁下來,然後再把它縫起來,縫成一個整塊的衣,自己還可以用。顏色不一樣,穿起來難看,所以染色;所以衣叫染衣,染色衣。現在不一樣,現在整塊的布拿來剪,剪碎再縫起來,意思已經大大的不對了。所以現在只是象徵性的、紀念性的,紀念我們的老師當年這種生活艱苦的情形,讓我們常常想到佛陀在世真的是以苦為師,衣食都不足。衣食足了就生貪心,對這個世間就貪戀,想了生死出三界,「這三界不錯,滿好的!」捨不得離開了。常常覺得世間苦,常常覺得人生苦,他有出離的心,超越三界六道,契入一真法界,這個就對了。

      佛教我們「以戒為師」,佛的教誡就是老師,所以我們每天讀經。昨天我跟諸位提到,為什麼天天讀經?天天聽老師的教訓。早課接受老師的教導,希望今天一天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不違背老師的教誨。晚課是反省、懺悔,今天這一天,我們處事待人接物,有沒有把老師教誡的真正做到;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,晚課是做這個功夫,這叫真正修行。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行為,都要依照佛陀教誨為標準,早晚課用意在此地。

      對於這些不守規矩的同參道友,怎麼辦?佛在世的時候,佛可以責備、可以呵斥、可以罵人;我們不行,我們沒有佛的智慧德能。你要是責備他,你跟他結冤仇;冤仇結了之後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這個麻煩大了。真正學佛人,不跟任何一個眾生結冤仇,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。對於這些惡性比丘,怎麼辦?佛教我們方法,「默擯」。默擯就是不理他,不要理他,看他來了,我們躲得遠遠的,不要理他,一切隨他去,各有各的因果,個人有個人的報應,修自己的清淨心,佛教給我們這麼一個原則。

      第四個問題,這就講到這個經上。阿難將來集結經典,開頭怎麼寫法?佛就教他:你一開端,用「如是我聞」,「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哪些人在一起聚會」,用這些字樣。為什麼要這樣寫?佛就說︰三世諸佛經藏開端都是用這個。釋迦牟尼佛說:我也不例外,循古佛的規矩,也用這個做開端。所以經一開端這些字樣,是釋迦牟尼佛親自指示的。

      古大德告訴我們,這個開端還有很深的用意。第一個,古代印度的習尚。佛沒有出世之前,印度的宗教非常發達,可以說是世界上真正的宗教之國。這些宗教徒們,他們的修學成績相當可觀,不能夠等閒視之,跟我們現在一般人所接觸的宗教完全不一樣。他們真修,多半都是修定,修瑜伽、修定,而且有相當深的定功,所以在定中能夠突破時空。我們今天講的三度空間、四度空間、五度空間,在禪定裡面可以突破。所以在禪定裡面,他能夠看到過去,能夠看到未來,能夠看到六道裡面的狀況,那個不是幻覺,是事實。他能見到鬼道,能見到地獄道,能夠見到諸天,欲界天、色界天乃至無色界天,他們都有能力達到。知其當然,不知其所以然,他知道這些現象,這現象怎麼產生?六道還能不能突破?六道之外還有沒有生活空間?他就不曉得。這就是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。

      佛為什麼不出現在中國,而出現在印度?中國在那個時代,可以說我們的文化、學術也相當發達,但是跟印度比還是比不上。他們已經明瞭六道的事情,我們孔老夫子只是講人道,鬼神跟天道他很少說,這就是我們不如印度的成就。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那個地方,幫助他們解決問題,他們很想突破六道輪迴。所以佛經裡面許許多多的術語都是借古印度宗教裡面的術語;但是借它的術語,我們用新的意思來解釋,這就變成佛法。像「涅槃、圓寂」都是古印度宗教的術語,這個例子太多了。或說當時他們宗教的典籍一開端用「阿優」開頭,一開端的時候總是用這兩個字,這兩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就是「有、無」,也就是說所有一切學說總不外乎講「有、無」的道理,所以把這兩個字標在最前面。而佛法不是如此,佛法用「如是我聞」,這就明顯區別跟宗教的典籍不一樣;換句話說,佛教不屬於宗教。這是第一個意思,跟宗教的典籍明顯的差別,一開端就不一樣。

      第二個意思是息諍論。阿難尊者如果要不是說這個經典是親自聽佛說的,大家以為是阿難自己說的;阿難說的,別人就有諍論,就有議論,不服。所以說「如是我聞」,大家沒有話說;我聽佛說的,不是我說的,不是我的意思,這一切爭執就沒有了。第三個意思是斷眾疑惑。這種情形諸位如果要是細心,能夠體會到一些。法師升座講經,如果能夠如理如法,心地清淨、真誠,就能得佛的加持,得佛的感應,所以台上跟台下不一樣;在台上得佛的加持,容貌比在台下一定要好。何況是阿難尊者集結經藏的時候,升座講經得到世尊的加持,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,所以他的相就變了,變得格外的好,讓大眾一看,阿難怎麼成佛了?懷疑阿難成佛了。也有人懷疑,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又來了?宗教裡面講復活,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復活了?也有人疑惑,可能是他方佛來示現。有這麼多的疑惑,阿難一說「如是我聞」,這疑惑就沒有了,曉得坐在台上講經的是阿難尊者。阿難尊者這個時候容光煥發,是得佛力加持。

      第四個意思是能令聽眾生起信心。大家對佛尊敬,傳述佛的法音也能令大眾生信。末後一個意思剛才敘說過,世尊是順同三世諸佛,一切諸佛經藏都是用「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什麼地方」,都用這個開端,釋迦牟尼佛不例外,今佛無異於古佛。所以佛十號裡面第一個叫如來,「如來」有個意思就是今佛如同古佛之再來,所以稱如來。但是《金剛經》裡有一個意思,我覺得非常之好,「如來者,諸法如義」,這個意思好,那就是萬法皆如。「如」是什麼?如是真如本性,能變;一切諸法是所變,能所不二,這個意思好!

      雖然一切經都有三分︰序、正、流通三分。《華嚴經》又稍微特別一點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清涼大師註這個經,把它分作四分。序、正、流三分,他老人家把它分成四分。這個四分跟三分重疊,跟三分交叉,顯示得格外的圓滿。四分在前面也曾經跟大家報告過,這是分成四個大段落。第一是「舉果勸樂生信分」。這是一開端,有六品經文,將毘盧遮那如來他的果報、他的生活狀況顯示出來給我們看,我們看了覺得我們應當要過佛菩薩的生活。佛菩薩自在,佛菩薩幸福,佛菩薩美滿,佛菩薩沒有一絲毫的缺陷,我們羨慕的心就生起來,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。建立信心之後,一定要把這裡頭因果的道理搞清楚,我們看到佛的這個果報,果必有因;我們今天這一生,這一生受用的也是果報,這個果也有因。樂有樂的因,苦有苦的因,這裡頭的因因果果非常複雜。再複雜的因果,我們也把它理出一個頭緒出來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然後我們把不好的因改正過來,這是修行。「行」就是行為、造作。錯誤的行為造作;行為裡面,佛通常把它分作三類,身、語、意;身業是身體錯誤的造作,口業就是錯誤的言語,意業就是錯誤的念頭。你錯誤的想法、錯誤的看法,把這些錯誤修正過來,叫做「修行」。由此可知,你先要知道錯誤,你才能把錯誤修正過來。如果你不知道錯在哪裡,你怎麼修法?你就沒法子修了。所以許多同修常常聽佛門講「開悟」,某人開悟。什麼叫開悟?這個名詞好像很神秘、很玄。我告訴大家,這兩個字很普通,什麼叫開悟?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過失,知道自己的毛病,就叫開悟;你能把你的毛病、錯誤改正過來,就叫做修行。佛家常講「解行相應」,解是明瞭。你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,你怎麼修法?你無從下手。修行一定先要知道自己的過失、自己的毛病。諸佛菩薩他們的行為純正,思想純正,沒有絲毫過失,常常讀他們的書籍,這就是一個水平、就是一個標準。依照這個標準幫助我們改過自新,幫助我們修正錯誤的行為,這就對了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在第二個部分,第二部分是很長很長的經文,是「修因契果生解分」,著重在解。簡單講,信、解、行、證四個字,第二部分是「解」。解幫助我們修因,幫助我們與果德相應。你果然明白,那你就是覺悟了。覺悟之後,悟後就起修,每天幹什麼事情?每天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、言語、行為,天天幹這個,時時幹這個,處處幹這個,不妨礙工作。不管你過的是什麼生活,也不論你從事於哪個行業;你處順境也好,處逆境也好,都在現前修正錯誤的想法、看法、說法、做法。你能這樣去做,這叫菩薩行。菩薩不是幹別的,菩薩就是修正自己的毛病,修行人,真幹!

      第三是「託法進修成行分」。法是一切萬法,就在一切萬法裡面修正自己種種錯誤的觀念行為。為什麼佛在這個經自始至終字字句句都表法,不在字面上?因為你懂得表法的意思,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一切諸佛在你面前說法,你始終不離開諸佛如來。如果不曉得這個意思,聽釋迦牟尼佛說法,聽完就沒有了;離開講堂,你也就捨離了佛法。如果懂得它表法的意思,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處所,我們都沒有辦法離開佛法,沒有辦法離開老師,老師就在眼前。

      末後一分「依人證入成德分」。依人是依一切人物,一切人都是我們的老師,一切人都是我們的善知識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好人、善人,我們看他的好處,向他學習;惡人、不善人,我們見到他,我們去反省:我們有沒有他的過失?有沒有犯他的錯誤?所以順境、逆境,善人、惡人,都是我們一面好鏡子,都是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。《華嚴經》在末後用五十三位,這是五十三尊佛,示現我們這個社會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裡頭有善人也有惡人,就是把現前社會展現在我們面前,讓我們在這個大社會裡與這些芸芸眾生相處,怎樣去修菩薩道,怎樣去學菩薩行,換句話說,怎樣去過佛菩薩自在美滿的生活。

      清涼大師他從三分這個意思,又把這個經開成四分。我們現在在第一分裡,就是四個大段,我們現在讀的這是第一大段。第一分當中,第一分有六品經,又分作十分;這六品經相當長,分作十分。第一分「教起因緣」,敘說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講這部經?講經總有個因緣、緣起。第二分「大眾同請分」。佛法是師道,諸位一定要曉得,師道是很尊嚴的,尊師重道,所以「只聞來學,未聞往教」,世法、佛法都不例外。我們是求學,我們以真誠的心向善知識求學、求教,不可能叫老師到我家裡來教,那就很不尊重。現在這個社會有所謂家教,家庭老師,父母請老師來教兒女,兒女對老師並不尊重,「你是我爸爸媽媽請來的,叫你來就來,叫你走就走,你算什麼?」沒有一點尊敬的心,他能學到什麼東西?現代社會有家教,古時候沒有,古時候的秀才再窮,沒飯吃,他也不幹這個事情,他也不會去當家教。一定要有人恭恭敬敬禮請才行;不恭敬禮請,你絕對不會去,那是斯文掃地。現在社會變了,這是很可悲的一個現象。

      同樣道理,從前老師真的有學問有道德,沒有聽說有招生。你看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招生?沒有!老師都很謙虛,「我沒有道德、沒有學問,我不能教你」,都是這麼謙虛。招生那就太狂妄,那就太自大,你有這麼大的膽子,你敢招收人,那還得了!不敢招生。歷代相傳,寺院裡面講經說法,用什麼方法通知大眾?從前寺廟前面有旗桿,掛幢。幢是圓形的,像旗幟一樣,圓形的,掛在旗桿上,人家一看,今天寺廟有法師講經;喜歡來聽的就來了,自己來的,不是招來的。我沒有叫你來;講得不好,你不能怪我,浪費你的時間,浪費你的精神,對不起你!你自己來的,沒有話說。我要是請你來,講得不好的話,我對不起你;你自己找來的,那沒有關係,那是另當別論。所以不敢招生。可是說法要利益眾生,要把訊息告訴大家,來不來是他的意思,絕不能有絲毫的勉強;絲毫勉強,那就錯誤了,這是各有因緣。大眾聚集在這個地方一定是有請求,請求有的時候說出來,向釋迦牟尼佛請教;有的時候沒說出來,有這個意念。佛有智慧、有神通,眾生起心動念,佛都知道,所以你有念頭佛就曉得。雖然沒有說出來,你意思要求法,佛還是給你講。所以第二部分是「大眾同請」,都有這個意願求佛說圓滿的大法。

      第三部分「面光集眾」,佛放光。放光,我們凡夫煩惱太重,看到佛光只曉得很稀奇,不知道是什麼意思。佛放光是讓十方世界那些菩薩們,大菩薩們他們見到佛這個光明,知道釋迦牟尼佛在哪個地方講《華嚴經》,所以這些菩薩,喜歡來聽的他都就來了。他到這個地方來多半作影響眾,使這個法會殊勝莊嚴,有這麼多菩薩在場,顯示這個法會殊勝,希有難逢,讓一般人生慶幸之心。

      第五,佛示現不思議的神通,從眉間放光,光明裡面現出許許多多的菩薩。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,這四大段都在「如來現相品」。教起因緣就是「世主妙嚴品」,就是這一品經。第六「普賢三昧分」,第七「諸佛同加分」,第八「法主起定分」,第九「大眾重請分」,這都在「普賢三昧品」裡面,在第三品裡。末後「正說」,這個法會因緣統統具足,釋迦牟尼佛正式為我們講《大方廣佛華嚴》;在這一分裡面,有世界成就品、華藏世界品、毘盧遮那品,六品經的後面三品。這是第一分裡面的十個大段。如果就經義來說,第一品是「教起因緣」;第二品現相以下二品經,第二品、第三品,這兩品是「說法儀式」;第四、第五、第六品,這是「正說」。這是清涼大師告訴我們。

      現在我們要介紹第一品「世主妙嚴品」,清涼大師也把它分作十個段落,就是諸位現在手上拿的這一本。這一本第一段,這是講大段落,「總顯己聞」。這一段只有四個字,「如是我聞」,這是一大段。第二大段「標主時處」,諸位看,都在第一面,都在這個經的第一面。這是「一時,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」,這是第二個大段。第三大段「始成正覺」,也是一句;在第一面最後一行,這是大段,不是小段。經文雖然很少,四個字,四個字要是跟諸位細講,講一年都講不完,真的不是假的。但是我們不可以那麼細講,我們也跟諸位略說。我把這個大段先跟諸位說出來。第四大段「別顯處嚴」。一到四段都在第一頁。第五大段「教主難思」,在第七頁。諸位翻開第七頁就看到,看到小題目「教主難思」。從「爾時世尊」底下,在第七面。第六段是「眾海雲集」,在第十面,我們這個本子第十面。第七段是「稱揚讚德」,就是這些世間主,眾生世間主、器世間主讚歎釋迦牟尼佛;這個文在第五十一面。第八段題目是「座內眾流」,在二百三十三頁。諸位在此地能看到「眾海雲集」這個文很長,「稱揚讚德」的文也很長,《華嚴經》這一部分在一般講解是比較困難、難講的地方。第九段「天地徵祥」,這是感應,有許許多多的祥瑞;這個經文不長,在二百六十一面。最後一段「結通無盡」,在二百六十三面。這是清涼大師將我們這一品經,也就是現在諸位拿到這一本,分成這十個大段落。從十個大段落裡面,我們就能看出「世主妙嚴品」這一品經的內容,內容大概都能從這個地方看到。

      現在我們就看第一大段「總顯己聞」。經文︰

      【如是我聞】

      就是這一句,總顯己聞。最簡單的解釋,「如是一部經義,是我阿難親自聽釋迦牟尼佛所說」,我們把它翻成現代白話,這樣講就不錯,這句話沒講錯。這裡面還有很深很深的意思。印度古大德說「傳佛教學」,要用現在話說,傳承佛陀學說的這樁事情,經文裡面講「如是之事」,如是之事這裡頭的意思,就是傳承佛陀學說這樁事情。阿難是第一個人,以後都是從阿難尊者代代相傳,這就傳到我們這一代。這個意思就是明顯的說出道統一定要有師承,決定不是自己閉門造車。你所學的,你是跟誰學的?我有老師,我的老師他跟誰學的?這樣一代一代推過去,推到最原始是阿難尊者;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學的,這是一個道統,一脈相承。所以學東西決定要有師承,世出世間法如果離開師承,說是自己成就的,沒那回事情,決定不可能。你要問︰最初第一個人呢?釋迦牟尼佛跟誰學的?釋迦牟尼佛也不是無師自通的,到後來會給諸位說到,釋迦牟尼佛也是祖述過去諸佛所說;換句話說,不是自己的創意,沒有創意。孔老夫子也說「祖述前人」,他老人家一生說「述而不作」,他沒有創作,轉述古德的。佛也是轉述古佛的,你看那個多謙虛。話是不是真的?是真的。今天時間到了,下一次我再跟諸位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