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2104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一0四卷)  2010/2/9  華嚴講堂  檔名:12-017-2104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方廣佛華嚴經.十住品第十五》,「第三修行住」,我們將經文念一段:

      【佛子。云何為菩薩修行住。此菩薩以十種行觀一切法。何等為十。所謂觀一切法無常。一切法苦。一切法空。一切法無我。一切法無作。一切法無味。】

      我們就看到這個地方。前面我們學到第一句,『觀一切法無常』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講了兩種無常,一種是「念念無常」,一種是「一期無常」。念念無常是真相,諸法實相。一切法確確實實它是剎那生滅。剎那,什麼叫做剎那?剎那是印度的名詞,印度話,意思是極其短暫的時間。我們聽了這個話,自然有一個籠統的概念,這個概念與實際相差很遠。在前面我們曾經舉世尊在《仁王經》上講的例子,《仁王經》上告訴我們,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確實是從念頭產生的。佛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,這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,這時間就很短。六十個剎那才構成一彈指,可是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。我們現在學術界時間單位是用秒來計算,那一秒鐘我們能彈幾次?我們彈得快應該可以彈四次。這樣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那就是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,這叫一念。這個地方「念念不停,剎那生滅」,那叫一念,這個念,我們現在知道是世尊的方便說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學,他有兩個原則,怎麼樣教化眾生?一個是真實說,完全說出他自己親證的境界,大乘教裡面講的「佛知佛見」,如來果地上的見解,他看到的,不是凡夫看見的。這種話佛不常說,為什麼?不是一般人常識能夠理解的,所以不是上上乘根性的人,佛一般都不說,這叫真諦。對一般人來講,多半講俗諦,俗諦就是恆順眾生,眾生的常識,眾生能夠理解的跟他講,所以就有方便說。這是依二諦而說法,教化眾生依據這兩個原則,一個是真諦,一個是俗諦。一剎那九百生滅,依舊是依俗諦說的,一般人大概能理解,知道這個念頭太微細,已經是我們沒有法子去想像的,我們一動念,不知道多少念頭成就這一念,一念是決定找不到的。

      我們又看到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的談話,也是談到這個問題,是世尊提問的,問彌勒菩薩。彌勒菩薩在菩薩裡面是唯識專家,法相唯識宗的祖師,《瑜伽師地論》就是他老人家造的,這是法相宗最重要的一部論典,所謂是宗經論,宗經論就是把佛所講的意思詳細加以說明。我們現在學《華嚴經》,依靠的清涼大師的註疏,這個註疏叫釋經論,解釋經的,一字一句的來解釋,這叫釋經論。論有兩種,宗經論不是一句一句的解釋,是講大意,經典裡面重要的義趣提出來特別的討論,來細說。這是兩種不同的方式,學經教的同學都應當知道。佛問彌勒,「心有所念」,這是講凡夫,我們心裡起個念頭,這一念裡面有多少個細念?有多少相?這是講阿賴耶,相分;有多少識?識就是見分。相分是物質現象,見分是精神現象。彌勒菩薩回答的,那跟《仁王經》上講的完全不一樣,《仁王經》上講一彈指六十剎那,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,這個數量太大了。三十二億百千念,用中國的算法,這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?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,單位是兆,三百二十兆。要是用一秒鐘來算,再乘個四,就一千二百八十兆,一秒鐘。

      彌勒菩薩說「念念成形」,就是每個念頭裡面都發現物質現象,阿賴耶的境界相。講這個念頭就是阿賴耶,阿賴耶的三細相。業相是波動的現象,一秒鐘一千二百八十兆次的波動,那是業相,阿賴耶的業相,從波動當中就出現境界相。所以整個宇宙,實在講沒有別的,現代科學家發現,用一句話來解釋,整個宇宙是波動現象。這句話在佛法裡面,就是整個宇宙是一個阿賴耶的業相。這個波動停止,宇宙就沒有了,就不見了,就像我們現在在電視裡面看到屏幕的畫面。屏幕畫面,大家都知道是電波,是個波動現象,我們把開關的按鈕一按下去,波動現象停止,畫面就沒有了,非常相似。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了解,宇宙它不是真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你只要不當真,你就得大自在;你當真,那你就有苦頭受了。佛菩薩有智慧,他們看到真相,我們凡夫看的是幻相、是錯覺。既然有了物質,物質裡面有精神現象,「形皆有識」,這說明一樁宇宙萬有的真相,物質現象裡面有精神現象,這個精神現象它從自性裡面發生的。自性裡頭的精神現象它不生不滅,它本來就有。這是佛在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我們一定要記住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。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,第三句他說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本自具足智慧德相,所以智慧不是外面來的,是你自性裡本有的,自性之外沒有智慧,這個一定要知道。所以求智慧要向內求,不能向外求。佛法是求智慧,所以佛法叫內學。向外求,在佛法叫外道,心外求法,這叫外道。外裡面沒有智慧,也沒有德能,也沒有相好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統統是自性具足的。所以明心見性的人,他給我們示現出來是無量智慧、萬德萬能。

      見性有什麼好處?見性的好處太多了。怎麼樣才能見性?把障礙自性的這個東西放下,自性就現前。這個障礙有三種,每一種都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,算不清的。這三種頭一個,《華嚴經》上講妄想,一般大乘教裡面講無始無明,這是第一個;第二個叫分別,大乘經上講的塵沙煩惱;第三個,《華嚴經》說的是執著,大乘經裡面講見思煩惱。我們依《華嚴經》的講法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就現前,就這麼回事情,障礙去掉了。什麼樣的人,聽到佛說的立刻就能放下?在中國,佛門弟子當中,六祖惠能大師是一個最好的代表,他聽到之後,他就立刻放下,真的他就成佛了。在中國唐朝時代,他不是以佛身示現,他是以比丘身示現。成佛的時候,那就是看緣分,不是自己的緣分,是眾生的緣分。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那個時候,應以佛身而得度者,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。當時印度人就希望有佛出現,所以他是以佛身出現的;能大師在中國那個時代,佛教已經相當興盛,他是以出家人的身分示現的。這就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統統是成佛。能大師所悟的跟釋迦牟尼佛所悟的是同等境界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釋迦牟尼佛開悟之後,把他所覺悟的境界講出來,做了詳細報告,這個報告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是他親證的境界。惠能大師開悟,也做了一個簡單的報告,他只說了五句話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;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。」五句二十個字,內容是什麼?內容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把《華嚴經》歸納起來就這五句;這五句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。能大師跟世尊所說的,不增不減。所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惠能大師一聽他就懂了,他就能詳細講解給你聽,他不認識字,他沒有學過,為什麼?自性流出來的。你是認識字,你一看就懂;不認識字,你叫別人念念,念,一聽就懂,一接觸就懂,一絲毫障礙都沒有。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是自性變現出來的,所以你見了性全都通達、全都明瞭,那叫成佛;還沒有能夠完全顯示出來,一半以上能顯示出來,那是菩薩。阿羅漢,這是剛剛開悟,雖然不能跟菩薩比,六道裡面眾生沒有能跟他相比的。所以佛祖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真相,確確實實是現代科學家發現的波動的現象。這個波是念頭,是心波,它不是物理,它是心理,近代科學家才發現,還沒有辦法做具體的說明,還做不到。所以非常遺憾,這些科學家跟佛緣分差了一點,他們要是來學佛,那佛法真的就興旺起來。為什麼?他可以用科學的方法,把經典裡面所說的事實真相用科學證實,大家都相信。方老師講的,佛經裡面有高等哲學,我們學了這麼多年發現,佛經裡頭有高等科學,哲學、科學在佛經裡面都達到究竟圓滿。

      一期生滅的現象,這個懂,我們懂,像我們人從生到老死,這是一期,一期無常,這個好懂。每個人的壽命不一定,壽命能不能延長?不可能。中國有一句諺語說「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」,這個天,天是自然的法則,不是人可以能勉強的,這個道理要懂。人的一生,佛法這個講得清楚,你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?你來幹什麼的?佛經上的答覆是一句話,就給你講透徹了,「人生酬業」。你為什麼到世間來?是酬償你的業報。你來幹什麼?你是來承受業報的。過去生中你做的善,你到這個世間來是享福的,你有福報,善有善果;過去生中是造作不善的,那你是來受苦的,不善是苦報。你壽命長短,那是你過去造作的業,輕重大小每個人不一樣。這樁事情你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原來是自作自受,與老天沒有關係,現在宗教裡面講上帝,與上帝沒有關係,與閻羅王也沒有關係,與什麼人都沒有關係,自作自受,這佛給我們講的真話,你在六道裡生生世世六道輪迴。這一生當中,我們在受果報的時候又再造業,造的善業,來生就升,往上升,生到天上去。天上完全享福,福報很大,福報享完之後,我們阿賴耶裡還有不善的業它現前,善的業全享受完了,還有不善的。不善怎麼?不善你要再墮落下去。所以我們搞清楚、搞明白,六道有道理,三善道是消你的福報,三惡道是消你的罪業。你的罪業只有三惡道才能消掉,消掉它就轉換,善裡面福報消掉之後,惡報現前,你就往下墜落;下三道的那個罪業消盡,他又往上升。

      無論在哪一道,當你受報的時候你還造業,不是受報他就不造業,無論在哪一道沒有例外的。為什麼?這就要講,業障從哪裡來的?業障有與生俱來的,這是你很難斷的。你從迷失自性那一天開始,一迷失自性就把自性變成阿賴耶。我們科學家現在講的是能量,能量就是阿賴耶。從能量頭一個就變成自身,你就認為這個能量是我,產生這個誤會,這叫我見。因為有我,連帶生起來的就有愛,我愛。我愛是什麼?我愛是貪;我慢,我慢是瞋恚;我痴,你看貪瞋痴,所以佛講這叫三毒煩惱,與生俱來。裡頭有三毒煩惱,沒有三毒,你不會墮落在十法界。這個沒有了之後,你不但不在六道,不在十法界,在哪裡?在一真法界,《華嚴經》上講你是法身菩薩的身分。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也沒有貪瞋痴慢疑,這統統沒有了。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這種境界,這叫聖人,這是什麼?這是我們本來面目。學佛終極目標沒有別的,就是回到本來面目。

      十法界裡面全是無常,一真法界是真常,永恆不變,不生不滅。惠能大師講的,本無生滅、本自清淨、能生萬法。這個信息,我們在這一生能夠聽到,聽到之後能相信,不容易!這在佛法裡面講,這是大善根,你知道這個信息。知道信息就有了緣分、就有了機會,我怎樣恢復、我怎樣回歸到我的自性?你就會起這個念頭,這個念頭叫什麼?這個念頭叫發願,這叫發菩提心。這個念頭生起之後,那你在這一生當中,你就有努力的方向、有努力的目標。我朝著這個方向、朝這個目標做,一生能不能做成功?肯定能。我們這個話說得這麼斬釘截鐵,一點懷疑沒有,那是什麼?遇到淨宗法門,就肯定能成就。遇不到這個法門,這一生能不能成就是打問號,那不容易,為什麼?你得真放下。放下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太難了。實在講,為什麼放下這麼難?我們對於事實真相了解得不夠透徹。

      早年我跟章嘉大師學佛,承蒙老人家指導我三年,我學佛的根基是他老人家幫我奠定的。關於這些疑問,他講得很透徹,他說「佛法知難行易」,不是知易行難。我們現在講知很容易,做很難的,那是什麼?你知得不透徹,你不是真正知道。真正知道,哪有不肯放下的!你看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頓捨,捨就是放下,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,他就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在中國,惠能大師這一流的,不止他一個,在我們中國歷史上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的總有幾千人。我們舉惠能大師做代表,像他那樣有幾千人,你看《五燈會元》、你看《傳燈錄》就曉得了,那些統統都是明心見性,沒有別的,就是放下。我感謝章嘉大師,最感激的就是頭一天見面他就教我「看破,放下」。無始劫來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成佛的祕訣就是看破放下。祕訣傳給我,絲毫沒有保留。我們聽了之後沒看破,你看這個地方教給我們「觀一切法無常」,我們是不是真的知道無常?這兩種無常現象我們都知道,念念無常,一期無常。說老實話,我們學了半個世紀,不能說不懂,也不能說真懂,為什麼?真懂就放下了,這是章嘉大師的話。你沒真懂。沒真懂,你學習的不夠,深度不夠,不講廣,講深,深度不夠。所以古人講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不需要別人教,你自己就明白,要什麼?千遍。我們有沒有學過千遍?沒有,那當然。有很多人學一遍、二遍,「行了、夠了,這個我學過了」,這很糟糕,佛菩薩聽到搖頭,為什麼?你這一生不會開悟,你不可能放下。

      我學東西,現在想想還是自己有毛病,遍數不夠。我學東西一般總是十遍到三十遍,沒有達到古人講的千遍。在佛門裡面,很多祖師大德是教人三千遍,你看,我也教別人三千遍,學著祖師的口語,我自己沒做到。可是有人真做,他們告訴我,我叫他念《無量壽經》,他念到一千遍,他就告訴我,他有悟處。我很讚歎,一千遍有悟處,二千遍有大悟處,三千遍就大徹大悟了,一點都不假。我自己沒有做到這個功夫,原因是什麼?這一生當中業障重,業障重是沒有福報。如果一生能有一個小道場,甚至於一個小茅蓬,能夠在那裡住一輩子不下山,就可能大徹大悟。十年時間,三千遍就成就了。《無量壽經》並不長,如果真正用功的人,一天不要多,一天念三遍,一百天就是三百遍,一年三百六十天,超過一千遍。千遍的話,中國古人講的千遍,一年完成,祖師大德教我們三千遍,三年完成。一千遍就有小悟,三千遍大悟,再加上三千遍,怎麼不會大徹大悟?他心定了,定生慧就開悟了。

      沒有福報的人很苦,一生過著流浪的生活,很多地方有緣,緣都不長。所以我深深體會到古大德常講的,「人無千日好,花無百日香」。千日是三年,這是我一生的經驗,跟人相處,三年就要離開;不離開,人家就對我討厭。想想還是自己不會做人,粗心大意。自己過去生中造的業障深重,有些冤親債主在當中擾亂,造謠生事,我們的主人居然聽信,對我們的態度就很冷淡。那我們心裡明白,趕快走,不要等到人家驅逐我們走,那以後就不好見面。雖然離開,以後見面都很客氣,我做到這一點。永遠念著別人的恩德,他對我的好處,他對我有一天的好處,我永遠記得他;以後對我怎麼不好,我絕對不批評他,為什麼?他對我有恩。他自己做的很多不善,那他自己有因果,我們總是存報恩心。所以「受人滴水之恩,常思湧泉為報」,這是做人的基本態度。

      我一生遭遇的困難,我很清楚。年輕的時候,很多人給我算命看相,說我過去生中造的罪業很重,這一生命裡面是貧賤。貧是沒有財富,生活非常艱難;賤是沒有地位,換句話說,我們中國一般人講,叫花子命,這個人是乞丐;壽命不長,四十五歲。我自己非常相信,我知道我命苦。所以學佛之後,改善很多了。一生流浪,有時候自己想想釋迦牟尼佛就得一點安慰,為什麼?釋迦牟尼佛一生流浪,他老人家沒有道場,也是哪裡去教一段時期就得走路。章嘉大師當年教我學釋迦牟尼佛,所以我很安慰,世尊給我做了好樣子。世尊尚且如此,我怎麼能例外?哪能例外?所以流浪的生活過慣了,也過得很快樂。我非常感激釋迦牟尼佛,他要不做這個好樣子給我看,我有怨氣,一生真是存好心、說好話、行好事、做好人,為什麼還落到這個樣子?所以這個是釋迦牟尼佛現身說法,把我這個疑問解決了。所以不怨天,不尤人。

      講到這個地方,我順便插一點,是不相干,但是很重要。現在這個社會,一般人病痛很多,這病從哪裡來的?我們要如何怎麼樣把病苦脫離?這一點很重要。雖然是題外的,但是相當重要,也跟今天我們學的這一段,『觀一切法苦』,這也有點關係。我們怎樣離苦得樂?首先要曉得,病的因就是三毒,如果再加兩個字,五毒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。那個疑是什麼?對於聖賢人的東西懷疑,那你得有苦頭受了。對佛菩薩的教誨懷疑、對孔孟懷疑,那你的苦頭,就是吃苦,你就注定了。所以大乘教裡面講疑,是對佛菩薩、對聖賢人懷疑,是菩薩最大的障礙。障礙什麼?障礙精進,菩薩在這個地方,他沒有辦法再向上提升,這個疑障礙多大!把它說做根本煩惱。我們不能有懷疑,不但對聖賢沒有懷疑、對佛菩薩沒有懷疑,對於一切大眾,有很多,我們智慧來揀別,他對我們的勸告,我們想想這個勸告很有道理,我們要接受,這有好處。不要認為別人講的話都是壞話,不一定,好話很多,你要用智慧去揀別。對我們真有利益的,我們依教奉行,感恩的心來接受;也許眼前好像沒有,但是利益在前面,往後有利益。譬如有人勸我閉關,好事,我求之不得,我懂得。問題在哪?目前沒有緣分。到哪裡去閉關?什麼人能夠護持我?閉關要有人護持。

      我一出家就想閉關,那個時候沒有條件,我向李老師請教。那時候有緣,有個居士,他有一棟房子空到的,在山上,環境非常幽靜,是二次大戰的時候,他建那個房子是躲避警報的,那時美國飛機常常來轟炸,他的房子後頭還有個防空洞。戰爭結束之後,他們搬到城裡來住,房子空的,是一座很好的日本式的小洋房。他希望我去住,他供養我,這福報很大。我就向李老師報告,老師沒有說可不可,沒說。他只告訴我,古人閉關是有兩個條件,第一個條件,是他修學功德成就了,沒有人請他去弘法利生,他已經學習成就了,這個時候閉關。如果自己修行還沒有成就,他說你有沒有聽過,古時候有個趙州和尚,八十歲還在行腳,到處去參學,為什麼?他沒有成就,沒有大徹大悟,所以還是到處去求學。我一聽,我哪有這個資格?我比不上趙州,趙州都沒有資格閉關,那我當然沒有資格。所以閉關是自己成就了,沒有人啟請他出來弘法利生,閉關就是向大家宣布,我學習已經畢業,沒有地方再學,畢業了。所以請教、參學的人,到哪裡去找善知識?誰是善知識?閉關的是善知識,住茅蓬的是善知識。你到那裡去請教他,他要是答不上來,沒有辦法給你解決問題,你可以把他關房門打開,請他出來,我們一起參學,你還不夠資格。這個條件才行。第二個條件,名氣太大了,人怕出名,「人怕出名,豬怕肥」,出名之後,來訪問你的人太多,讓你沒有時間修行,沒有時間用功,你天天應酬,這是用閉關來躲避這些應酬。老師說:這兩個條件都沒有。那時候我剛剛出家,沒有人知道我。現在要閉關,有一個條件,確實認識我的人太多了,怕應酬,學業成就不敢講,但是確實是要有一點時間自己來用功,不能把時間都用在應酬上。

      苦,怎麼離苦?苦的因就是貪瞋痴慢疑。因要是沒有緣,不會變成果,所以佛家講因果,當中有個緣,因有緣,後頭才有結果。那個緣是什麼?緣是煩惱的習氣,惱、怒,怒是發脾氣,煩,煩惱,這些東西是緣,這是裡面的緣。緣有內外,外面是五欲六塵的誘惑,誘惑一現前,你的煩惱起來了,把你的貪瞋痴慢勾引出來,那你就造業了。業有善業、有惡業,善業還算好,你將來三善道受報;如果是惡業,那就麻煩了,惡業將來你要墮三惡道,非常可怕。所以像這些不能不清楚,不能不明瞭。因沒有辦法控制,緣有辦法控制,所以我們在,特別是自己在日常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順境善緣不起貪戀,起貪戀就造業;逆境惡緣不起瞋恚,真正做到不怨天、不尤人,我們身心健康。健康長壽是人生第一個福報,縱然大富大貴,如果身心不健康,那活得也很辛苦。身心健康是第一福,一定要認識,那要靠修養才能夠獲得。

      在《華嚴經》註解裡面,「觀一切法苦」,這是第二句,「謂此菩薩,觀五蘊諸法,有生有滅,皆能逼迫於人」,我們就看到此地。五蘊是色受想行識。色是物質,受想行識是精神;有生有滅就是無常。這五樣東西構成我們的人身,我們人身這個肉身就是屬於色法。色有四種現象,也叫你了解它是無常的,這四種現象叫四大,四大五蘊。四大是講五蘊裡面的色法,物質現象。四大是地水火風,這四個是講色法的性質。物質,我們的肉身,身體在物質上怎麼構成的?我們曉得人身體的細胞,我們的器官眼耳鼻舌身,裡面五臟六腑,細胞組織成的。細胞是怎麼組成?從哪來的?細胞是分子組成的,分子是原子組成的,原子是電子組成的,電子是基本粒子組成,現在科學家分的,分到最後叫夸克,我們這個肉身就是這些東西排列成這個身體。這些東西,這個粒子、原子,它聽誰的?誰在那裡指揮它?給諸位說,它聽念頭,念頭是什麼?念頭叫信息。科學家講宇宙之間只有三樣東西,物質、能量、信息;能量是它的體,信息是它的作用,信息跟物質都是它的作用。信息讓這些物質產生變化,所以你要給它好的信息。譬如一個人,我們起心動念都能夠遵守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好信息,這個身體一定健康,不但健康還長壽。如果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與倫理道德是完全相違背的,這就是不好的信息、不善的信息,會把你全身的細胞變成一種不正常的組織,你就變成身體疾病很多,這個現在科學逐漸逐漸也證實了。

      這個道理中國古人就懂得,譬如諺語裡面常講的「怒氣傷肝」,怒是什麼?發脾氣,很容易發脾氣,一不高興就發脾氣。發脾氣,你要曉得,你傷害別人只有三分,對自己傷害七分,傷害什麼?傷害肝。常常發脾氣的人,他得病就得肝病;常常有怨氣的人,惱人、怨人,腎臟有病、脾胃有病;恨人,恨人心臟有病。我們在應酬當中,在生活當中,盡量養什麼?養心平氣和。再大的衝突也不發脾氣,這人叫修養。修養頭一個好處,身心健康。人總是和顏悅色,不但得到別人尊重,是給自己帶來的健康長壽,這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命雖然是有一定的,但是它能改。如果命已經不好,念頭不善、行為不善,他的壽命就縮短,四十五歲,說不定三十五歲就死了,很多,那是什麼?自作孽。如果心行善,佛在經上教菩薩修六波羅蜜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你能夠修善,你的壽命就延長。這些道理都是我初學佛的時候,章嘉大師教給我的,因為他知道,他很清楚。

      我跟他的時候是二十六歲,他老人家六十五歲,他長我三十九歲,這是祖父輩的,所以對我們年輕人非常愛護,也非常照顧,幫我們解決困難。告訴我們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;又說,有時候你求沒有感應,求不應,那是什麼原因?那是你自己有業障障礙了。你能把業障懺除,你所求的就現前,世間人常講,求功名得功名,求富貴得富貴,求長壽得長壽,有求必應。求不應的時候,你可不能怨天尤人,老天不靈、佛菩薩不靈,錯了,自己業障沒消除。業障消除之後,沒有不感應的,感應道交是真理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所以他老人家告訴我,命裡沒有財,什麼原因?前生你沒有修財布施。我們才恍然大悟,那個人命裡有財的,過去生中修財布施;這個人聰明智慧高的,他過去生中修法布施;這個人健康長壽,他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,他得的果報。我們過去生中沒修,命裡沒有,你到哪裡去求?你求不到。那怎麼辦?明白了,現在趕緊修,還來得及。

      我那時候才二十幾歲,認真修,修個十年之後,十年之後我的生活環境就會改善;要是一直修下去,那你到後來就愈來愈好。我明白這個道理,當時我就跟老師說,我說我到台灣來,這一個人來的,沒有親戚朋友,沒有依靠,生活非常艱難,勉強夠過一個很簡單、很清苦的生活,我哪裡有錢布施?老師問我:一毛錢有沒有?我說:一毛錢,可以。一塊錢呢?還勉強,還行。你就從一毛、一塊去布施。真幹,這是他教我的。這一毛、一塊怎麼施法?那時候常常到廟裡面去看經,這方東美先生教給我的,佛經哲學在經典裡面。那時候市面上買不到經書,只有寺廟裡頭他們有藏經樓,到那邊可以借出來看,不能帶回去,只在那邊借著讀;重要的東西,我們帶筆記本去抄。看到寺廟裡常常有放生的,拿個名單,大家來湊錢。我看到這個,這不就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?我就出個一毛、二毛、五毛,頂多到一塊,我就這樣出法。還有印經,印經的時候大家也湊錢,那個時候一塊錢也收,不拘多少都收,我就常常有機會做這個事情。

      我學佛七年以後出家,一出家就開始講經,就開始教學,有一點點供養了,我把所有的供養統統布施掉。那個時候我布施三樁事情,都是老師教的,第一個是放生,第二個是印經,第三個是布施醫藥。多餘一點錢,那不能是長期的,大概一年會一次、二次,累積下來一點錢送到醫院,告訴醫院,有窮人,沒有能力買醫藥的幫助他買醫藥。我就做這三樁事情,自己一分錢都不留,沒想到就愈施愈多。到去年,我向商務印書館訂了一百套《四庫全書》,這印經布施,是中國的寶藏,我訂了一百套,今年大概四、五月間,它就全部印好了,就交貨。多少錢?我是用美金跟它算的,五百萬。愈施愈多!我這一百套書,我想送給中國大陸,或者是海外,學校圖書館,這是大的。小的那就太多了,這個手裡供養進來,那裡馬上就出去,多自在!這七十歲之後,確實有一點像古人所講的「心想事成」,都能夠滿願。章嘉大師說的,我一生做到了,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。

      我對於健康長壽、智慧都沒有求,但是我知道,年年都有長進。現在八十四歲,我壽命只有四十五歲,差不多多活了四十年,很知足了。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說「七十三、八十四,閻王不請自己去」,我到了這個時候。說這個話是有來由的,為什麼說七十三?孔子七十三歲走的;八十四呢?孟子八十四歲走的,聖人。一般八十以上,在中國古人講「風燭殘年」,隨時都會走的。現在這個社會這樣亂,生活這麼苦,還有留戀的嗎?沒有了,一絲毫留戀都沒有。該做的事情都辦了,所作已辦,該辦的事情都辦了。往後的日子,活一天,跟著釋迦牟尼佛學,就講一天經。我的老師,李炳南老居士一生講經,不過他不是天天講,他一個星期講一次,幾十年不中斷。他老人家九十七歲走的,講經只停了兩次,他就走了,兩次就是兩個星期。我要追隨世尊、追隨老師,我活一天講一天,我哪一天不講經就走了,除這個之外,我沒有別的事了。老師教放下,徹底放下了,經上講得大自在;你不放下,不放下就是苦。

      所以身,我們了解了,四大五蘊。這個四大,地水火風,地,代表物質,它是物質;水,代表它有濕度;火,代表它有溫度;風,代表它是動的,它不是靜的,這現在科學都證明了。我們中國人講溫度、講濕度,現在科學講帶電,陰電就是濕度,陽電就是溫度。所以火大是陽電,水大是陰電。這是講基本物質的現象。我們現在講原子、講粒子,它有這四種現象,它是動的,不是固定的,它是在運動,物質現象有生有滅。精神現象亦復如是,「受」是你的感受,苦樂憂喜捨的感受,也是有生有滅。「想」是思想,起心動念,我們常講,前念滅了後念就生,它也是有生有滅;「行」,行是講不住,它不停,不能停止,這叫行;「識」就是阿賴耶。阿賴耶,這一切法,就是精神、物質的本體,它從哪來的?阿賴耶變現出來的。阿賴耶是能變,自性是能生、能現,阿賴耶是能變,阿賴耶就是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有生有滅。不但有生滅,「皆能逼迫於人」,這個逼迫就苦。這個話是什麼意思?它能叫你造業。造業的工具是什麼?我們在懺悔文念到的,「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痴」,那是根;「從身語意之所生」,你看看那就是造業的工具。我們把身語意天天在做造罪業的工具,你說你麻不麻煩?既然造業,一定感果,你就有得受了。我們很幸運,這一生遇到佛法、遇到善知識,少造了很多惡業。對於宇宙人生真相逐漸逐漸的明白了一些,雖然還沒有徹底,比一般人好得多,知道自己這一生的目標跟方向,目標是極樂世界,方向是西方,直指西方。我們終極的目標,這一生一定要回到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的故鄉。中國人常講「落葉歸根」,根在西方極樂世界,千萬不要搞錯了。

      明白了,我們在一切境緣當中,就像古大德所說的,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時時刻刻提得起觀照,觀照就是覺悟。起心動念就應該提起觀照,我這個念頭該不該起?這個念頭會有什麼樣的、感什麼樣的業報?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這些年來我們極力提倡,幫助一些根熟的同修,起心動念不要離開《弟子規》。為什麼?中國傳統文化,老祖宗所說的東西,全在《弟子規》裡頭,五倫在裡面,五常在裡面,四維、八德都在裡面。你只要把《弟子規》落實,你是標準的存好心、說好話、行好事、做好人,你是標準的好人。把《感應篇》學好,能夠防止你作惡。《感應篇》在中國古代起了很大的作用,它是因果教育,真正懂得因果教育,不敢作惡;真正接受《弟子規》的教學,古聖先賢的教學,羞於作惡。古時候做人,從小他就有一個目標、有一個方向,到這個世間來,來為什麼?為我的家族光宗耀祖,他為這個,為祖宗爭光。所以《弟子規》上有兩句話,「身有傷,貽親憂」,父母擔心,你身體不好,父母擔心,不孝;「德有傷」,那父母羞,父母出去,你的小孩怎麼會這樣的?他怎麼能見人?所以「貽親羞」。這兩句是大孝,身體要好、德行要好,你的父母在任何地方,人家讚歎,你的孩子教得好;做出的事業,為社會、為國家,為大眾做出利益,這是光大門楣。所以傳統文化的落實,都在《弟子規》;因果教育的落實在《感應篇》。

      在今天這個時代,《感應篇》應該特別重視,這話不是我說的,印光大師提倡的。在近代,我們佛門裡面最尊敬的、最佩服的,印光大師,他老人家教導我們的。有這個基礎,佛法的「十善業」,你就真能做到,十善業是幫助你提升的。佛在經上講得好,人天法,做人基本的法則,生天,生天的方法。後頭接著說聲聞菩提、緣覺菩提,這是小乘,乃至無上菩提,都是以十善業道為根本。換句話說,十善業道是大小乘佛法,各宗派的佛法,八萬四千法門的佛法,統統落實在十善業,你說十善業多重要!沒有十善業,就沒有佛法;有十善業,你是真的在學佛。十善業涵蓋全部的佛法,就像《弟子規》它完全包容中國傳統倫理道德。我們這一代就是因為疏忽這一點,所以才造成社會動亂,災難頻繁。災難與這有什麼關係?有關係。災難是我們生活環境,佛經上講得好,「境隨心轉」,我們的心善,自然環境就善;我們的心不善,自然環境就不善。自然環境就是中國過去人所講的風水,風水在人心。境隨心轉這個道理要清楚。所以風水要不要去找?不需要。心好,你住在那裡住三年,這個地方風水就好;你心不好,這個地方是風水寶地,你去住三年,三年風水變壞了。境隨心轉,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實驗做出來證明,科學方法證明,外面境界確實隨著我們念頭在轉變。

      我是幾十年不看報紙,也不看電視,廣播也不聽,什麼都不知道。可是有些同學,把一些重要的消息、信息,從網路上下載給我看。我前天看到一條,真的很可怕,科學家提出報告,說地球上可以耕種的土地,農耕的土地,六十年之後就消失了。就是說明六十年之後,這個地球上找不到能夠種植農業的土地。六十年很快,我二十三歲到台灣,今年八十四歲,六十一年了,一彈指就過去了。往下再六十年的話,就沒東西吃了,這問題怎麼辦?我看到很多災難的信息,我覺得這個信息要擺在第一。科學家說話不是隨便說的,為什麼耕地會失掉?是被農藥、化肥所破壞。我們只享受一時之利,眼前你得到一點利益,往後土地種不出東西來,怎麼辦?如何能將土地裡面這些毒素把它清除?我想這些科學家要在這上下功夫。土地裡面,還有水裡面的,那水裡有毒素,排泄的東西都是化學東西,水污染了。這些工廠排的廢水導致將來水不能喝了,有毒。恐怕有一天嚴重到什麼?空氣都有毒,人怎麼能活?這才是真正的危機。

      念佛的同學,我們沒有能力拯救,我們只有隨緣度日。但是要有高度的警覺,那就是無常,來日無多,要好好抓緊時間,認真念佛求生淨土。這個念佛要多久時間?我們在《淨土聖賢錄》裡看到、在《往生傳》裡面看到,幾乎有將近一半的那些人數,往生的人,他們真正念佛修行,大概都在三年到五年之間就成功了。我記得幾年前,深圳有個年輕人,黃忠昌居士,三十幾歲。他聽我講經,聽了很歡喜,聽說念佛三年就可以往生,他就做實驗,在深圳閉關,向小莉居士護關,給他修學的一個環境,讓他安心住在那裡念佛,飲食起居照顧他。他念到二年十個月,還差兩個月滿三年,他預知時至,他就走了。真走了,告訴我們這個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往生的瑞相稀有,火化的時候,舍利,向小莉在他的小道場建了一個塔,舍利塔,舍利供養在那邊。這是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。

      這兩天我看了一個光碟,是東北的劉素雲居士,我一看那個光碟是二00三年的,八年前了,她得的是重病,不治之疾。她萬緣放下,一心念阿彌陀佛,這病好了,醫院醫生都感覺到非常驚訝。怎麼好的?她是個老實人,我念阿彌陀佛念好的。這個光碟值得流通,讓許許多多得了癌症,不治之疾的,她是個好榜樣。關鍵沒有別的,就是夏蓮居老居士所說的「真幹」!所以功夫不得力,為什麼不得力?你沒有真幹,沒有真放下。你還猶豫不決,還三心二意,那怎麼能成就!所以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,一切法裡頭,他舉的例子,舉的我們的身心、我們的肉體,給我們帶來痛苦。特別是現在,飲食都成了問題,真是佛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講,「飲苦食毒」。所有一切肉類,你去看看牠的飼料都是激素,那個東西吃了,怎麼會不長病?你再看看那些動物,雞鴨、豬羊,你們吃的這些東西,你細心去觀察,牠怎麼長成的?你要看了之後,就再也不敢吃了。

      現在吃的雞,我聽同修告訴我,他們曾經在養雞場工作過,小雞從雞蛋裡孵出來,長大了拿到市場去賣,多少時間?兩個星期。兩個星期就長成一個很大的雞,牠怎麼長大的?餵牠激素,餵牠荷爾蒙。沒有晝夜,他用燈光照牠,牠沒有辦法休息,太睏了,打個瞌睡,醒了,趕快餵牠,可憐,真可憐!從前一隻雞,大概總養到半年以上,十個月才會殺牠;兩個星期,這怎麼能吃?我是在前幾年,在山東慶雲,我去參觀一個養鴨的農場,也很可怕,比這雞還稍微好一點。這雞是兩個星期,那個鴨六個星期就送去賣。我參觀這個廠,廠裡面的主人拿了一隻小鴨放在我的手上,跟我手掌一樣長,這麼大的一隻鴨子。問我,他說:法師你看看,這鴨子出生幾天?我跟他講:應該要十天,最快也得一個星期,才能長這麼大。他告訴我昨天出生的。我就問他:你們把牠養大,養大拿出去賣的時候,多少時間?六個星期。真可怕!無論在物質、無論在精神上,今天都給我們帶來超過過去任何時代的痛苦、病苦,都在這個時代爆發。這一節後面還有兩句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