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847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八四七卷)  2002/9/8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847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右旋十海」,第一段離垢燄藏海,所持剎種也有二十層。前面兩層講過了,現在從第三層看起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】

      這是講的距離。

      【有世界名善變化妙香輪。】

      這世界的名號。

      【形如金剛。】

      它的形狀像金剛一樣。

      【依一切寶莊嚴鈴網海住。】

      這個我們一看就曉得,這是它的依住。

      【種種莊嚴圓光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    這是世界上空的莊嚴。

      【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】

      這是第三層,這有三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在周圍圍繞著它。

      【佛號功德相光明普照。】

      佛陀的名號的含義,非常清楚,這是我們應當認真努力來學習的。怎麼個學習法?修功有德,那個相就是相好,把成績表現出來給大家看。那『功德相』是什麼?在我們這個世間,佛法裡常講的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」。

      在佛菩薩身上是功德相,在轉輪王身上是福德相。轉輪王有三十二相,大梵天王也有三十二相,這是六道裡頭,那個叫福德相;佛菩薩,這是功德相。功德跟福德,我們講過很多,多講幾遍也不妨。為什麼?每次講經都有新來的同學,過去講的,老同學聽過,新同學沒有聽到,所以我們也不能夠不照顧新來的同學。老同學多溫習一遍,也有好處。為什麼?這個功德相你還沒有得到。多聽多薰習,認真努力修學,成就圓滿功德,這是佛菩薩對我們的期望。

      平常大家都知道種善因得善果,尤其學佛的同學,無論在家出家,總要覺悟。就像《八大人覺經》上所說的,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」,不能不知道。常常有高度的警覺心,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,隨時隨處都能放下。對我們求往生的人來說,這是好事!往生的時候,沒有罣礙,沒有牽掛,要從心地上放下。

      真正放下的人心地清淨,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了。我們到底是不是真的放下,就從這個地方去省察。我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有沒有?如果還有,今天跟昨天相比,怎麼樣?這一個星期跟上個星期比較一下,有沒有減少?這一個月個跟上一個月也比較一下,今年跟去年也比較一下,很容易發現。如果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,果然一年比一年輕,好現象!一個月比一個月輕,你可以稱得上精進,真精進。如果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少,你可以稱得上勇猛精進。如果能保持不退轉,你的前途一片光明,這是功德。

      我們的身體還在這個世間,自己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,身體還在,我們要利用這個身體積功累德。不做別的事情,專門做這一樁事情,把這個累積的功德做為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提升品位的資糧,好事!怎麼修?為一切眾生服務,為正法常住服務。如何服務?做樣子給大家看,就是服務。

      學經教,放下萬緣。萬緣很籠統,我講得很具體: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聞利養、放下五欲六塵、放下貪瞋痴慢,我只講十六個字,這十六個字是根本。起心動念無非是利益眾生,幫助眾生轉惡為善、轉邪為正、轉迷為悟。怎麼個幫法?從我自己本身去做,我自己轉,轉給別人看。要有很好的成績,讓別人很明顯的能看得出來,這樣就影響別人了。別人看到你是不錯,是很好,值得人羨慕,值得人效法,他就發心向你學,要學得跟你一樣。所以自己修行是功,自己成就,這是德;自己成就又是功,感化別人,這是德。功德也是重重無盡,也是重疊,很不可思議。

      特別是現前的社會,你要不拿出成績出來,人家不相信。在近代,印光大師提倡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安士全書》,我們細讀這三部書,都是修功有德;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,因果報應絲毫不爽。縱然是修福,也不錯。到臨終的時候,將你所修福的福報迴向西方世界,迴向一切眾生,用這個來做往生的資糧是好事,確確實實有幫助。

      修福要記住,不享福,高人!自己有福,布施供養給大眾去享,這個人真有智慧,這個人真正在積功累德。如果他修福又不著相,就變成功德,功德不可思議。這個功德相,『光明普照』。具體代表的人物,我們可以看世尊釋迦牟尼佛,一生修功積德,光明真的是普照。在當時那個時代,哪一個不知道釋迦牟尼佛?名聞遠播。佛入滅了,去我們三千年。三千年之後,釋迦牟尼佛的聲名遍及全球。這個世間人哪一個不曉得這個世界上有六大宗教,佛教是個大宗教,佛教的教主、創始人釋迦牟尼佛,都知道。這是「光明普照」。

      不僅是在人間,十法界裡面一切眾生都景仰、都恭敬、都皈依,都向世尊學習,這個成就太殊勝了。是什麼使他有這樣大的成就?修功積德!一生沒有中斷過,天天幹,時時處處幹,無有疲厭的去幹,所得的是真實果報。為什麼我稱為真實果報?果德與性德相應,果報就是性德。性修,這性德跟修德確確實實融成了一體,這個不可思議。我們讀了應當要知道學習,要發心,要精進。再看上面一層,第四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】

      這一句講距離。

      【有世界名妙色光明。】

      這個世界的名號,好。

      【其狀猶如摩尼寶輪。】

      我們知道,這個世界的狀況是圓形的,像一個輪一樣。這個世界放光,像『摩尼寶』一樣。

      【依無邊色寶香水海住。】

      這是依住。

      【普光明真珠樓閣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    這是世界的上空。

      【四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純一清淨。】

      這個難得,這個世界是淨土。

      【佛號善眷屬出興遍照。】

      佛的德號是從他的眷屬,弟子建立的。佛的眷屬就是學生,學生的成績輝煌,成就不可思議,老師教學成功。在這一句裡頭最重要的一個字「善」,『善眷屬』。每一尊佛眷屬都不可思議,無量無邊。眷屬是佛的弟子、學生,有在家、有出家。佛門常講四眾弟子:出家的男眾女眾,在家男眾女眾。這裡頭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弟子多。

      「善」這個字,說明佛的四眾弟子成就了,如佛一般!這叫真善。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,善惡的善不是真善,為什麼?它是相對的,相對的不是真善。善惡兩邊都離開才是真善,這個真善是性德。性德一定要靠修德才能顯示出來,沒有修德,性德顯不出來。性德譬如是金礦,金在礦石裡頭,修德好比是冶煉,礦石不經過冶煉得不到純金。經過了冶煉,冶煉就是修行。一定要把無始劫以來的不善的習染,習氣、染污,要把它淘汰得乾淨,性德才能夠圓滿的現前。性德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,這是善。

      我們看這個世界『純一清淨』,就知道這個世界裡居住修行的人,各個都是明心見性,這是一真法界!不是普通世界,這是佛的報土,實報莊嚴土,「純一清淨」。沒有純一清淨這一句,四土都有,有純一清淨,這個裡頭沒有凡聖同居土,沒有方便有餘土,只有實報土跟常寂光土。所以你看前面報土,你要懂得這個善,不是普通的善。普通我們講修善得善果,種善因得善果,這句話也很籠統的。六道裡面有三善道、有三惡道,沒出六道輪迴!六道輪迴裡頭是凡聖同居土,不是純一清淨。它前面有純一清淨,那佛號裡面這個善就不是六道裡面的善因善果,這是一真法界的,如來報土!

      可貴在『出興遍照』。「出興遍照」是自行化他,在本剎裡面大眾互相切磋琢磨。我們曉得本剎裡面雖然是實報土,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,就住實報土了,這個地位是初住菩薩。往上去還有四十個位次,這四十一位菩薩都是居實報土。所以在實報土裡面還是勇猛精進,還是在修行,還是在學習。這是在本剎。

      我們在經論裡面讀得很多,實報土的菩薩有能力現一切身教化眾生。應以佛身得度者,他就現佛身去度化;佛身尚且能現,其他一切身都不必說了。如同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我們看到五十三位善知識,不是普通人,我看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。善財童子也不是普通人,一生圓滿成就,來教導我們。我們明白、懂得了,在日常生活當中、工作之中、應酬之中,處事待人接物,一切時一切處,會了,無一不能提升自己境界。就像善財參學一樣,天天在提升,快速的在提升。

      所以我才說,你的功夫、你的成績月月不一樣。每個星期、每個星期不一樣,七天是很明顯的界限。如果到每一日天天都不一樣,你要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必講什麼預知時至,你可以自在往生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。不想去,實在講,沒有不想去的,為什麼你還不去?一定有道理,什麼道理?還有一些有緣的眾生需要你照顧。可見得你住在這個世間已經不是為自己,自己沒事。

      小乘人常講「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」。自己的事情辦完了,住在這個世間就跟諸佛菩薩乘願再來沒有兩樣,你是來幫助苦難眾生,幫助有緣眾生的。小的幫助,怎麼說小的幫助?這個眾生業障太重,他在這一生開悟不了,那幫個小忙;這個小忙是教他不墮三惡道,幫小忙。善根成熟的,那真有緣的,幫大忙。什麼是大忙?幫助他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淨土,這是幫大忙。你要曉得,往生到淨土就是幫一個人成佛。即使這個人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也一生成佛,不是等到第二生、第三生,他當生成就!這是幫大忙。這個忙怎麼幫法?要把西方極樂世界殊勝莊嚴介紹給他。自己念佛往生做出榜樣來給他看。

      近代,近代往生的人不少,要有最明顯的例子,沒有生病的: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師,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的徒弟。大概在四十年前,台灣將軍鄉有一位老太太往生,名字我記不得了。前些年我在台灣南部講經提起來,還有同修告訴我,他認識,見過面的。站著往生,沒有生病!鄰居、親戚親眼所見的。我遇到她一個鄰居,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,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

      跟我說這一位老太太,人很慈悲,心地善良。她也不懂得什麼叫佛法,喜歡燒香拜佛,神佛不分,到處趕廟會。三年前,她兒子娶了個媳婦,住在一起。媳婦信佛,懂得佛法的道理,勸她的婆婆一心念佛,求生淨土,不要到處去拜。這個婆婆是真有善根,聽媳婦的話,不再到處去拜神了,天天在家裡念阿彌陀佛。三年,她成功了。她也不說,大概是怕家裡人阻撓,所以她保密保得很好,沒人知道。往生這一天(她是晚上往生的),每天照常家裡吃晚飯,人都在一起。老太太告訴她的兒子、媳婦、家人:你們先吃飯,你們先吃不要等我。她說我要去洗澡,她去洗澡。可是家人很孝順,還是等她,等了很久,她沒出來。時間太久了,到房間裡面看,真的她洗過澡,人不在房間。她家裡有佛堂,再看看人到哪裡去了?她在佛堂佛像前面站著,衣服穿的整整齊齊,叫她不答應,走到面前仔細一看,她站著往生了。

      在家居士,念佛三年!她這個鄰居來告訴我:真的,法師,一點不假!那一天我聽這個人給我說法,聽了他講了一個多鐘點。這是真實的成就,這一往生,影響多少人!這個示現,比法師在講台上講經說法,勸人念佛,那個說服力不知道要高多少倍!現身說法,表演給你看,這都是「出興遍照」。

      另外,如果對這個法門真正通達明瞭,希望幫助大眾在一起薰修,建念佛堂!印光大師講念佛堂不要大,二十個人在一起共修。如果人多的話,另外地方再建一個。好!人少,是非少;人少,煩惱少;人少,照顧容易。發心到處建念佛堂。我這兩年發心在古晉高原建了個念佛堂,現在還沒有完工。完工的時候,我會去參加落成。這個念佛堂大概可以容納一百人,是一個大樓的建築。頂層是念佛堂,當中兩層是宿舍,寮房,下面是餐廳,活動中心。高原的氣候非常好,我建這個念佛堂,報恩!報護法、施主之恩,在這個地方接引大眾。

      如果有緣,有這個機緣能在念佛堂長住,好!希望在念佛堂長住的人不超過二十人。平常各地的同修如果有假期,假期正好念佛。到這個山上,山上非常清靜,你有一個星期假期,念一個星期佛,有一個月的假期,去念一個月的佛,好!這個念佛堂天天都是精進佛七,二十四小時念佛不中斷。你念累了,你就去休息,休息好了,到念佛堂接著再去念,遵守念佛堂的規矩。

      我勸導大家進念佛堂就不要講話,止語。念佛堂裡面沒有電視,沒有報紙,沒有電話。進去之後,跟外面就隔絕了,一心念佛,你會有受用。你要不能萬緣放下,最好不要到那裡去。為什麼?到那個地方去,破壞別人的道心,你去擾亂人家的磁場,那有罪過。去,真念!

      這個地方在古晉郊外山上,這個山海拔一千公尺,氣候四季常春。距離古晉,開車大概五十分鐘到一個小時,很好的修行環境。這裡面不講經,但是有小型的教室,有四個,我們是做紀念堂,四個小教室,這個小教室可以做會議用。如果你真的想聽經的話,也可以在那裡聽經,播放錄相帶,用閉路電視播放錄相帶。以念佛為主。

      這些都是講的善眷屬,真正發心學習,做佛弟子一個榜樣,你的功德就不可思議。不能做壞的樣子,要做好樣子!做好樣子,不著相是功德,著相是福德。我們勸人學佛,幫助人學佛,最有效果的方法是做出樣子來給人看。念佛往生,真的做出往生的樣子。

      早年香港何東爵士夫人念佛往生,何世禮的母親,預知時至。往生的時候,邀集親戚朋友到她家裡來,念佛送她往生,讓大家都看到,開往生大會。這是現身說法,啟發人真誠、清淨的信心,看到沒有疑惑了,親眼看見的,佛來接引!瑞相希有。

      我們自己道場同學,許多人看到韓館長往生。在往生前一天她自己說得很清楚,她看到蓮池海會,兩次看到阿彌陀佛,走的時候安詳。大殮的時候,一個星期之後身上都是軟的,一個星期以後身體還是軟的,不可思議!為什麼?建道場,接引許許多多人念佛往生,跟大慈菩薩講的話沒有兩樣!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再看上面一層,第五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有世界名善蓋覆。】

      這個『善』字很好。

      【狀如蓮華。依金剛香水海住。離塵光明香水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    這是說它的上空。

      【五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佛號法喜無盡慧。】

      佛的德號,給我們修學是很大的鼓勵。修學無論在世法或是在佛法,如果學習當中不生歡喜心,學得很辛苦,學得很累,就很難有成績。這個時候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、檢討,我所學的這一門科目應不應該再繼續去修學。

      每個人根性不相同。佛教學常講應機施教。佛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機,所教的東西適合他的根機,學習就很容易,他會生歡喜心,會對他所學的產生愛好。所以有時候有同學來問我,學哪一部經論好?學哪個法門好?你問我,我也不知道!佛陀在世你問他,沒有問題,佛會告訴你。佛陀不在,佛的弟子沒有佛那麼大的神通,不知道你的前世,不知道你的過去。為什麼這麼說法?過去生中曾經學過,這一生接著學就容易。過去沒有學過,這一生初學就很生疏,生疏就比較困難,生不起歡喜心。

      總要有愛好,你看看學寫字的,愛好書法,他容易成就。學畫畫的,歡喜畫畫!學唱歌的,喜歡唱歌!只要他歡喜,那就容易了。學經學的、學史學的、學文學的,他要是愛好歡喜,他一定成名。佛法也不例外,學大乘、學小乘、學禪、學淨、學天台、學賢首,你要愛好,你對它有興趣,你對它很歡喜。縱然沒有學過,你要對它生起歡喜心,接觸了之後就不難。

     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,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愛好《華嚴》。《華嚴》沒有讀過,聽說過,聽人家講過,不是聽講經。聽別人講到《華嚴》怎麼怎麼好,聽到之後,印象很深刻,就產生歡喜心。在一切經教裡頭,我初學佛的時候,我初學佛第一部讀的經典是《六祖壇經》,丁福保居士的箋註,我看佛經,第一部看這個;但是對於《華嚴》有愛好。所以我出家,出家有一位老居士他要供養我,我很歡喜。他問我要什麼?我說我很想要一套《華嚴經疏鈔》,他答應了。那個時候不少錢,台灣錢一千塊,那個時候一千塊很值錢!我委託香港智開法師,他替我找了一套。我這一套書現在還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,我給他們作底本,印出了一千套。我現在用的是用印的這個本子。原本留在那邊作底本用。

      所以學哪一門東西,對哪一門東西沒有很高度的歡喜心,你學當然就困難。除非是你有大願力在支持:這部經講的人很少,這一部經很契現代人的機,非常重要,我發心來利益眾生。願力加持,行!當你深入的時候你會生歡喜心,看到你有成就的時候,那當然生歡喜心。

      這個地方『佛號法喜無盡慧』,他為什麼會有「法喜」?無盡的智慧,當然生法喜。愚痴裡面生煩惱,智慧生歡喜心,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佛講「常生歡喜心」。智慧是一切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,但是六道眾生迷失了自性,把自性本有的智慧變成了煩惱。現在怎樣把煩惱再轉回去成為智慧,這個靠教育,靠教學。要有好老師指導,自己真正肯學;自己不肯學,怕吃苦,那就難了。初學的時候是很辛苦,但是如果你要得到法喜,你就不會感覺到辛苦。

      我學佛的時候,跟李老師,三十二歲。雖然年歲很大,三十多歲做學生,在他經學班裡面學佛,我的精神體力好。兩、三個晚上不睡覺,工作能夠照常,有這麼好的體力。你們在這裡看到我的照片,人很瘦,但是有精神、有體力。那個時候學教,晚上兩、三點鐘睡覺很正常,常事!一個星期總有一、兩天是這樣的,還有的時候一直到天亮。去讀書,去看資料,看古人那些註解,把睡覺忘掉了,不知道時間。再一想起來,怎麼天亮了,時間過得那麼快。精神、意志力全部集中在經教上,你生歡喜心。

      所以李老師曾經講,四十以上學教很困難。為什麼?精神體力不夠用,這是真的。我們到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就體會到了。年輕的時候,老師講這個話我們沒在意,現在想想老師講的話有道理。世出世間一切法,修學最好都是在年少!十幾二十歲是最好的時候,那是修學黃金時代。三十歲以後就差很多,四十以上李老師就不教了,這是真的。

      佛家常常講時節因緣,一定要掌握住。什麼樣的年歲學什麼樣的東西。四十歲以上不搞經教了,可以聽經,多聽、多了解;進念佛堂,真修真幹。經聽多了,覺悟、明瞭了。世間「苦空無常」,這四個字是現前社會的真相,人生的寫實,不能留戀,要早早的回頭,要辦自己的大事。大事是什麼?死生事大。你們要注意聽我講的,「死生」事大,我不是講「生死」。生死怎麼樣?一個階段,從生到死。死生是活的,死了以後又生,永遠循環不息。

      所以覺悟的人不怕死,真正覺悟的人常常把「死」字掛在頭頂上,警惕自己,死了之後我到哪裡去生?這是大事。死了以後,擺在面前十條路!十法界。你要走哪一條路?現在我們在人道,我死了以後到哪一道去?人人都希望佛道,你走的是不是個佛道?那得要問:你的心是不是佛心?你的願是不是佛願?你的言語是不是佛的言語?你的行為是不是佛的行為?果然你的心、願、言、行像佛,這跟佛學,學得像佛!那你沒錯,你真的走的是成佛之道。

      想學佛,果然成佛,怎麼不歡喜?當然法喜充滿!你往前走,愈走愈有信心。佛法講感應,愈走愈有感應。李老師當年教導我的,至誠感通。能感是自己真誠到極處的心,真誠到極處!要用這個心。對於佛菩薩是這個心,對於經教是這個心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人對事對物統統用這個心,就有感應。對佛菩薩用真誠心,對於一般人就不是真誠心,對佛那個真誠心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佛法裡常講「一真一切真,一假一切假」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

      真心對人對事對物,在這個世間往往要吃虧,所以有很多人不肯幹。他不懂得古人常講的吃虧是福!他不懂這個道理。他要懂得吃虧是福,他就願意幹了。尤其是沒有過失受人毀謗,那個福就更大了。這個我在講席裡頭常講,過去今生所做的這些業障,這就報掉了,消了!別人毀謗你、侮辱你,甚至於陷害你,統統是替你消業障。善財童子遇到了,生感恩之心:我的業障幸虧他替我消了,他要不替我消,這業障什麼時候能消得了?業障消不了,不能成就。

      如果沒有這些人來替你消業障,將來你業障到哪裡消?到三途去消。所以三途不是壞地方,那個地方是叫我們造作一些罪孽的事情到那裡去懺悔,去消業的,受果報就是消業。業障消除之後,智慧才能現前,佛菩薩教誨、善法才能聽得入耳,才能聽得生歡喜心。由此可知,今天接觸聖賢教誨、接觸一切善法不能生歡喜心,什麼原因?業障深重!總得要曉得。所以在現前修學的過程當中,諸位要知道哪一樣東西契自己的機,你就細心去觀察,能不能叫自己生歡喜心?能叫自己生歡喜心,你與這個法有緣。這個緣一定很深,宿世一定學過,這一世修學一定不難。加功用行,你的境界當然往上提升,法喜充滿。再看上面一層,第六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有世界名尸利華光輪。其形三角。】

      這個世界的形狀,三角形。

      【依一切堅固寶莊嚴海住。】

      這一句是講依住。

      【菩薩摩尼冠光明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    這都好懂。

      【六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】

      愈上去圍繞的佛剎愈多。

      【佛號清淨普光明。】

      在這個經裡面,我們讀到許許多多佛菩薩的名號,「清淨光明」用得最多,顯示性德法爾如是。我們今天學的這個法門淨土宗,淨土宗修學的成就,我們不能不知道,經上講的「心淨則佛土淨」。所以諸位決定不能夠產生誤會,不能夠迷信,一定要依靠淨宗的經論,正確的理解,依教奉行,我們才能成就。

      一般人講念佛成佛,沒錯。那念佛兩個字你不懂,你錯會了意思,以為手上拿一串念珠,一天到晚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那就能成佛?妄想雜念、煩惱習氣一點都不斷,那怎麼能成就?所以念佛兩個字的意思沒有搞清楚。念,這個字在中國文字上是個符號,這個符號是會意,上面是「今」,下面是「心」,意思是「現今的心」,就是我現前這個心;這個心是佛就叫念佛。絕對不是口裡頭有佛,心裡頭沒有佛,那不叫念佛。念佛是你心上真有佛,不在口念。所以很多人把這個意思錯會了。無怪乎古大德常說「口念彌陀心散亂,喊破喉嚨也枉然」,為什麼?心裡頭不是佛!心裡是佛,口裡頭不念佛,能成就,自利。心裡是佛,口裡頭又念佛,化他。自行化他,這個道理要懂。

      念佛這個名詞我們要有正確的理解。這個法門所依的,我們這個經上每個世界都有依住,這個法門依什麼?依「淨業三福」!佛在《觀經》上講的,我們初學的人依淨業三福。韋提希夫人知道極樂世界的莊嚴,發心想求生,想到極樂世界去。向釋迦牟尼佛請教,修什麼樣的法門能到極樂世界?世尊沒有跟她講這個法門之前,先教她修淨業三福。這一點,我們千萬不能疏忽。

      好比你看到一棟房子,你看到很歡喜,也想建一棟。這個工程師還沒有給你打圖樣就先勸你選一個地皮,你要是沒有土地,那到哪裡去建?淨業三福是什麼?淨業三福就是你有土地了,別人可以給你設計,可以給你建造。沒有淨業三福,沒土地,八萬四千法門哪一門你都不能成就。八萬四千法門就好比八萬四千種不同的建築,都要土地。淨業三福就是土地,無論修哪個法門的根本!

      我們的學院就是依這個根本。我們的行門訂的是五個科目:第一個淨業三福,第二六和敬,第三戒定慧三學,第四六度,第五普賢十願。這是我們行門裡面的綱領。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真的去做?如果不做,綱領訂的再好,也不能成就,沒落實!誰做誰成就!

      現在這個時代民主自由開放,誰也不能管誰。我聽說將來父母都不能管兒女,老師不能管學生,師父不能管徒弟,我早就聽說過。今天這個社會大家在一起是什麼關係,五倫只剩下一條:朋友關係。父子是朋友,師生是朋友,師徒還是朋友,能把朋友關係處好,不錯了!可是現在那個朋友關係,朋友關係建立在什麼基礎上?古人建立在道義的基礎上,現在人建立在利害的基礎上。有利,就是朋友,沒有利,就不是朋友,不是敵人也是個陌生人。社會怎麼能不亂?人生怎麼能不苦?一個知心的朋友都沒有。

      古人有所謂「士為知己者死」,那是道義。人在這一生當中,你能遇到有幾個知己?遇到一個知己都不容易、都難,非常可貴!可以共生死,共患難,知交!古時候有,現代少了,太少了。那我們要學佛,我們學佛就是要做世間人的好樣子。好樣子沒有了,我們來表演。別人不做我做,別人怕吃虧,我不怕。認真去做,這就是續佛慧命,這就是承先啟後。讓古聖先賢的大道能有一脈相傳,不至於斷絕。雖然在這個世界上衰沒了,還有這一條線沒斷,還有指望!

     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,傳的是上上禪,沒有人跟他學。在少林寺等了九年,遇到一個慧可。慧可傳他的法,只要傳一個人就行了。他從印度到中國來,值得了,有一個傳人。傳到第六代惠能,前面五代都是單傳,惠能傳了四十三個人,禪宗在中國發揚光大,成就不可思議,連印度都不能跟中國相比。一千多年的道風,在中國你看看《禪宗集》,代代都有人。大法的承傳在人,真正發大道心的人,續佛慧命。到眾生有福,眾生向善,必定有許許多多的善知識出現,這些善知識的緣跟一脈相傳關係非常密切。

      惠能大師會下這四十三位傳法的弟子,都是明心見性。這裡面確確實實有不少再來人,如果不經過六祖的印證,他就變成外道了。佛菩薩再來,還要接這個香火,離開這個香火,他不能算正統。你們諸位想想看,這就是一脈相承的意義,我們要懂得。續佛慧命,功德無量無邊。

      往年黃念祖老居士寫信給我,每一次見面談話,一定勸我:不要再講經了,不要再到處走動,你要住下來,要培養後代。他這個話對我的印象非常深刻,當時我告訴他,我說:我知道,不是不知道,緣不成熟!我自己沒有道場,講經弘法一切隨緣,哪個地方請就到哪裡去。講什麼樣的經、時間長短都是聽人安排,自己不做主!話,我記在心裡,我懂,不是不懂,等待緣成熟。

      到新加坡這個緣才開始,現前了。在新加坡辦短期培訓班,這是這個緣開端,興起了。四年之後,有了這個淨宗學院。淨宗學院你們這些同學如果真正肯努力,肯發憤,認真學習,那這個緣就成熟了。三寶加持,不是人力!我自己有願,沒有希求的心。古人常講,有希望你就會有失望;不抱任何希望,就沒有失望。

      我的一生隨遇而安,隨緣成就,沒有絲毫勉強,從來不攀緣!這大家都曉得。這樣才能夠保持一個清淨心。你們同學常常跟我的,這一點你們要能夠體會得到。如果有攀緣心,你的心不清淨,你怎麼會成就?心不清淨,你不會覺悟。心不清淨,你沒有辦法遠離邪知邪見。淨宗是修清淨心,是以這個為主。清淨心一定要從「淨業三福」上落實,這是我們為什麼把淨業三福,做為我們淨宗學院教學的總綱領,大家要知道,要明瞭。

      我們的學習,根本要站穩,腳跟要站穩,不能好高騖遠。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根性,知道自己是什麼程度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自己是凡夫,小時候沒有接受過聖賢教誨,根本不紮實。學佛,年輕的,二十歲以上了,年歲大的,三十多歲,跟我學佛的那個時代差不多。這個情況我清楚,我明白,所以標準不能高。高,那是高調,好看、好聽,不切實際,不能有成就。所以我們學習的標準要降低。

      我曾經告訴過同學,我學佛是從《了凡四訓》入門。朱鏡宙老居士教我的,那個時候我初學,二十六歲。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跟他學教,第一部學的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那一年我三十二歲。所以學習的課程,選小部經、選淺顯的經教,容易!太深了,分量太大,不是初學人能學的。《華嚴》不是初學人學的,但是常常聽有好處,可以拓開心量。

      常常聽聽諸佛菩薩他們的行誼,聽多了,想想自己起心動念、待人接物的情形,比照比照,不像菩薩!但是人通過長時間的薰習,不知不覺產生變化,觀念改變了、思想改變了,逐漸逐漸跟佛接近,跟世緣遠離。對這個世緣愈來愈淡薄,對佛法愈來愈歡喜,愈來愈有興趣,好現象,這是我們一般講功夫得力了。從這個基礎上,如果你能夠鍥而不捨,就逐漸向上提升,境界一天比一天好;這一天一天不說,一年比一年好,這肯定的。一定要鍥而不捨,為什麼?經教一放下,馬上就跟著煩惱習氣走,一天都不能放下。三天放下了,你就墮落,你就退步,一天都不能放下。這是我們這一生能成就的祕訣!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