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420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二0卷)  2001/6/12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420

    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方神長行,第九句:

      【普觀世業主方神,得觀察一切趣生中種種業解脫門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註疏裡頭告訴我們,他說前面就是第八尊「髻目無亂主方神」,他是就業的性相來說的,目的是教我們「忘我」,不僅是斷惡修善、破迷開悟,要在根本上做功夫。這位主方神教導我們的,是讓我們知道業報差別,然後才能夠隨機教化一切眾生。這兩位主方神所學所教的,關係非常密切,也就是說,髻目無亂主方神著重在自利、自度,自度而後才能夠度他,如果自己不能得度而能度他,這無有是處,沒有這個道理。自度一定要達到最高的目標,畢竟空寂,這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寂滅忍,知道所有的業性不可得,相雖然有,性不可得。

      相既然有,報就決定有,可是真正契入境界的人有沒有果報?那就像百丈禪師遇到老狐狸問的話一樣:「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?」真正悟入佛境界的人,我們要問他還受不受業報?答案是他還是要受,雖受他沒有苦,百丈禪師講大修行人「不昧因果」,不是沒有因果,對於因果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釋迦牟尼佛受三個月馬麥之報,他清楚;釋迦這一族被琉璃王消滅了,他也清楚,前因後果、點點滴滴都明瞭,都不迷惑,知道「業因果報,法爾如是」。佛能不能救他這一族人?不能救,業報!誰能救?釋迦族的人個個回頭就能救,回頭是岸。釋迦佛他回頭了,所以他不受他的難,釋迦族跟佛出家的這些人,像阿難尊者這些人他不受,為什麼?回頭了,轉惡為善,轉迷為悟,我們一般講逃過一劫。雖不受這個大難,可是小難還是有,小難是什麼?釋迦族被滅,釋迦牟尼佛頭痛三天,這是經上有記載的。在我們想像當中,像阿難尊者就一定這幾天也有一點不舒服,這就是我們常講的重罪輕報。於是我們才曉得,業因果報絲毫不爽,這是事實真相。

      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,名號裡頭『普觀世業』,「普」是普遍,沒有界限,超越時空;「觀」是觀察;「世」是世間,世間眾生的業報,他從這個地方修行證果的。他得的是『觀察一切趣』,這個「趣」就是講的六趣、五趣,我們一般也叫六道,也叫五道。「一切趣」,這個意思如果用一般的術語來說,就是十法界,一切趣就是十法界,十法界眾生的種種業。為什麼說十法界的眾生都造業?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盡,焉能不造業?不造業的只有一個人,圓教的佛果。為什麼?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斷,那就是業,這是圓教。我們講一真法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們造的業非常輕,因為他們沒有執著、沒有分別,但是妄想有,妄想沒斷,所以這是造業非常非常的輕。他們用真心,這真心不圓滿,就是他還有妄想,這個妄想一般經裡頭稱為無明煩惱,那個妄想在一真法界分分破,我們《華嚴經》上講的華藏世界。為什麼會有四十一個階級?就是妄想、無明這裡頭差別不同,這佛在經上常講,把無明,也就是把妄想分作四十一等,四十一個階級,你破一品無明,像念書一樣你就升了一級,四十一品無明破盡,這才真正成佛,究竟圓滿佛,他不造業了。

      我們這樣就明白了,業從哪裡來?業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,也就是一般經論上佛講的無明煩惱、塵沙煩惱、見思煩惱;見思煩惱就是執著,塵沙煩惱就是分別,無明煩惱就是妄想,只要有這三樣東西,哪有不造業的道理?此地這個「一切趣生中」,如果我們從廣義上來說,把一真法界裡法身菩薩都包括了;要用狹義說,這「一切趣」就是指十法界。「趣生中」,這不是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上面還有四聖法界,四聖法界裡頭雖然不說輪迴,它有進退,進進退退,但是它有個底限,這個底限是絕對不會退到六道,這叫「位不退」、「行不退」;到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那就「念不退」。法身菩薩也是進進退退,但是絕對不會退墮到十法界;阿羅漢、辟支佛,絕對不會退到六道輪迴。這裡頭的業因果報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如果不能夠觀察,怎麼能夠做到隨機說法?

      由此可知,菩薩在此地教導我們,就是怎樣去觀機。觀察世間眾生的根機,應該說什麼法,我們就跟他說什麼法,對於眾生才有利益。如果是上根,你跟他說下法,他覺得是多餘的,他不會滿意;下根,跟他說上法,他不懂,他不得利益。所以法一定要契機,如果說是契理不契機,佛經上講的,叫「閒言語」,閒言語,用現在不好聽的話來說,就是廢話,白說了;理上雖然不錯,不契機,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他現前不得受用,這不叫白說嗎?契機不契理,那是魔說,雖然契機,但是不契理。

      諸位同修你能體會到什麼叫魔說嗎?魔的範圍太大太大了,我們冷靜觀察現在社會上,電視大家都喜歡看,為什麼喜歡看?契機!網路,多少年輕人迷戀在裡面,為什麼?契機!報章雜誌,我們現在走到那些書店,看到書架上琳瑯滿目,書店裡面翻書的人絡繹不絕,為什麼?契機!但是它不契理,所以人雖然歡喜看、歡喜聽、歡喜接觸,身心不安,天天煩惱增長,智慧埋沒了,這就是佛經裡頭所說的魔說。魔在哪裡?魔在我們的周邊,我們六根接觸的全是魔境界。魔的作用是勾引我們的煩惱,把我們的貪瞋痴慢勾引起來,把我們的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嫉妒、障礙、鬥爭,把這些念頭勾引起來,造種種惡業,這都是魔。在過去古代,魔境相當不容易發現,現在魔境太明顯、太普遍、太多了。現代的人不落在魔道,幾乎就是說不可能。我們如果不學佛,也必墮魔道;雖然是學佛了,如果不能夠深入經藏,對於佛陀的教誨如果不能夠深信不疑,我們依舊脫離不了魔掌。我們的生活,起心動念,你想想你能夠離得開煩惱嗎?離不開煩惱你就在魔掌之中,離開煩惱你才有本事不受魔的操縱。

      在這個地方又必須要認識,那就是前面一尊主方神教導我們的,真正的魔跟佛不在外境,在乎我們自己一念覺迷;一念覺,魔都成佛了,一念迷,佛都變成魔;這叫內學,這叫佛法,這叫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叫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佛這個說法才說得透徹、說得徹底。所以契入境界之後,魔也很可愛,為什麼?覺悟之後,魔就是佛。為什麼?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佛。《無量壽經》上有一句很有名的句子:「一切皆成佛」,了不起!《華嚴》、《圓覺》裡面講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佛眼所見的,這不是境隨心轉嗎?這不是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嗎?由此可知,我們無論在什麼環境,順境也好、逆境也好,善緣也好、惡緣也好,決定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,保持自己的平等心,在境界裡面練功夫,這是修行,修就是修這個。

      極不平裡面,我們要把平等心修鍊出來;極不清淨的境界裡面,我們要把自己的清淨心修鍊出來,這叫功夫,決定不能夠隨波逐流。它不清淨,我們被不清淨污染了,它不平等,我們被不平等障礙了,這個錯了。會修行的人,魔都是佛菩薩,為什麼?成就我的清淨心,成就我的平等心,成就我的智慧,成就我的功德,端在你會不會。所以從前禪宗大德勘驗學人,喝斥「你會麼?」這句話意味深長。會,你就成佛,什麼事都沒有了;不會,你還是業障凡夫。什麼是「會」,什麼是「不會」?必須清楚,必須要明白。

      「知業差別」是慧,絲毫不染著是定,從定中生的慧這叫真智慧。世間人有些也能知道這眾生業的差別,但是他沒有定,他沒有定、沒有戒,那不叫做慧,那叫什麼?世智辯聰。如果這個知見跟定、戒融合成一體,那它就叫慧;這裡面跟戒、跟定分了家,它就叫世智辯聰,我們不能不辨別清楚。

      再看底下第十句:

      【周遍遊覽主方神,得所作事皆究竟,生一切眾生歡喜解脫門。】

      這一行是主方神的圓滿,主方神,第一位是「遍住一切主方神」,到圓滿是『周遍遊覽主方神』,我們細細想想表法的味道,意味深長。第一位他所得的法門是「普救護力」,末後『得所作事皆究竟(究竟就是圓滿),生一切眾生歡喜』。我們看看清涼大師的開示,「世人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」,這句話,特別是在現前的社會,我們讀了感慨萬千。世間人做事,初是開始,終是圓滿,他有好的開始,但是很少有好的結果,就是很少圓滿。這是什麼道理?一般世間人,只想到自己眼前的利益,只顧一生,沒有想到後世,所以他的事業,一生做得再輝煌,後面沒有繼承人;換句話說,他的事業等於零。這也是孔老夫子所說的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後面沒有繼起的人,這是大不孝。前一代的人創業,後一代不能夠代代守成,這就大不孝。在古時候,我們看這些帝王創業,代代承傳,這個時候是建功立業,兒孫把這個國家搞亡了,那叫大不孝,那叫「無後」。這個「無後」諸位也要記住,不是沒有子孫、沒有後代,後代子孫不能夠光大前人的事業就叫「無後」,「無後」是這個意思;兒孫再多,不能繼承先人的事業,這叫不孝。

      我們現在看到有許多人,在這個社會上,確實創建了很好的事業,兒女不願意繼承,不願意做他父親這個事業,這在古時候講這就是不孝。但是現在這個民主開放的社會,兒女不能繼承,有些志同道合的人繼承一樣,他的事業是依舊不衰,這是孝道。自己做得再好,後繼無人,這是他一生的敗筆,終身的遺憾。古代帝王,不但是有大福報,他有大智慧;單有福沒有慧,不能成為一個君王,一個君王決定是福慧具足。他一登基,第一樁大事情是什麼?立太子。立太子的用意是什麼?培養繼承人,這是大孝,全心全力培養他的繼承人,希望他的繼承人做得比他還好。做帝王的如此,在從前治家也如此,父親、祖父非常關切兒孫的教育,希望他們將來長大能夠光大門楣,榮宗耀祖,不僅是要繼承祖宗的事業,而且要光大祖宗的事業。我們最近有不少同修生病,到中國去看病,都在「同仁堂」拿藥,同仁堂也有幾百年的歷史,他們的後代還能夠維繫祖宗的事業;不但能維繫,確確實實他們現在是光大祖宗的事業,因為我曉得他們已經做到跨國的連鎖店,在美國洛杉磯他們有分店。這是神聖的事業,仁慈的事業,真正是救度苦難眾生的事業,我們不能不讚歎,不能不感激他造福社會、造福人群。

      由此可知,任何一個行業,如果後繼無人,他的事業做得再好,最後等於零。我懂得這個道理。去年年底因緣成熟,我替他們建立一個道場,不是我的,我不需要道場,把他們這些人安頓在這個地方。實實在在也是館長常常在加持、在保佑,這個道場的成立非常順利,現在在澳洲註冊為「淨宗學院」,這是我們多少年夢寐希求的,沒有想到它能實現。我們有這麼一個妄想,但是自己沒有信心,總認為這是個妄想,不可能實現的,沒有想到澳洲政府居然批准我們建立淨宗學院。文件批下來了,我就告訴大眾,既然是學院,那將來一定要辦學,要辦學那你們都要做老師。所以這二十幾個人當中,我就告訴他,你們現在要認真努力做充分的準備,能講經的發心教學,不能講經的發心護持,做學校行政工作。一所學校就是兩種人,一個教員,一個職員,自己想想適合做哪一種職務,你就專心學習,弘護一體,希望把這個學院辦成功。這個學院純粹是佛教的學校,它不是教世間一般的不同科目,不是的,裡面的課程全部是佛教的經論,名副其實的佛教學院,這是上天給我們的,這是佛菩薩給我們的。上天賜與的、佛菩薩給予的,我們要不認真努力、好好的修學,我們就對不起上天、對不起佛菩薩,所以務必要做到專信不犯、精進不懈、自行化他。

      學院初步的構想,因為這個學院在澳洲,澳洲還是英語的社會,所以我們在言語上分為三種,學校有英語、有華語、有越南語,現在學校是三種語言的教學,三種語言都要學習。課程,大小乘經論都有,我們雖然是淨宗學院,當然是以淨土宗五經一論為主,但是我們要兼顧到現在佛教的各個宗派都缺乏師資、缺乏弘法人員,我們能力能兼顧的,我們要兼顧,任何宗派裡面的人才,我們一律平等的培養。如果我們自己這邊沒有師資,我們可以在全世界去聘請,禪宗的老師、天台宗的老師、法相宗的老師、戒律宗的老師,我們會聘請。希望這個佛學院是一個純粹佛教多元文化的教學機構,我們這裡面沒有佛事,沒有法會,純粹屬於教學,我們把佛教恢復到佛陀教育,定位在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,意義重大。

      這有個好的開始了,我們希望有好的圓滿,那就是培養繼起的人才。我要不要做這個院長?我不要做,我選拔年輕的出家人,請他們來擔任這個學院的院長、副院長,各個單位的綱領執事,我請他們做,我在旁邊輔導,我在旁邊協助。你們遇到困難,解決不了的問題,我幫助你,這是初創,過去從來沒有過的。我們的教學採取小班制,一班學生不超過五個人,我們建校準備招二十班,二十班就是一百個學生,每一個班我們有一個老師,有一個助教,加上我們裡面工作的人員,我想我們這個學校,將來在這裡面活動的大概是兩百多人,這樣的一個團體。為什麼要開小班制?我們在新加坡這些年,培訓班的成就,我們教學的特色就在此地。這不是我們首創的,是古聖先賢所遺留的老辦法,我們一生沒有創意、沒有創造、沒有發明,我們只是老老實實走著古人的足跡,走著古聖先賢的道路,我們採取私塾個別教導,採取這個方法。學生每一個星期至少要上講台講一個小時,要寫一萬字的講稿,所以在我想像當中,他們學習的壓力相當沉重,為什麼?在語文方面,他要學三種語文,這是必修科。經論裡面他可以專選一門,一門深入;一門學成之後,他可以再選一門。修學的期間我們定為普通班兩年,正科班三年,研究班四年,可以拿到澳洲的學生簽證。學生的來源我們也想到,我們不招生,採取推薦的方法,由世界各個佛教團體來推薦保送,希望用這個方法,我們能夠得到品德、修養、學術都能有一定水平的,能夠有這樣好的學生;特別著重在德行的修養,真正發菩提心,真正能夠做到捨己為人。我們從這裡培訓,也從這裡選拔下一屆的學院的領導人,院長、副院長、教職員,這樣我們這個學院才能辦得長久。不能像一般人所說的,清涼大師所講的「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」,我們要學聖人。

      他底下說,「今聖人有志有能,故所作究竟」,我們要學聖人,有志有能。志在利益一切眾生,志求正法久住世間;「有能」是指什麼?能放棄自私自利,能放棄名聞利養,我們才能夠把後人提拔上來。如果自己佔住這個位子,死都不肯讓人,死了之後後繼無人,你的事業等於零,這個錯了。我們有能力讓賢,見到智慧德能比我強的,我立刻就歡歡喜喜讓位。我們在《六祖壇經》裡面看到,印宗法師遇到惠能大師,這是在廣州,就是現在的光孝寺,印宗法師講經,那個時候惠能大師還是居士,還沒有剃頭,也到這個寺廟裡聽經,聽印宗法師講經。坐在後面有幾個聽眾不老實,在打妄想,看到風吹著幡動,有人講幡動,有個人駁斥他說不是的,是風動,他們兩個人爭論起來,究竟是風動還是幡動?聽經不老實。惠能大師看到他們兩個在爭執,就替他們解圍,跟他講「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仁者心動」,這兩個人聽了服了。

      惠能大師很會講話,要是我講我就不是這麼講了,我怎麼說?我說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你們聽經不老實,何必去管風動幡動,老老實實聽經重要,自己不老實,也擾亂大眾秩序。能大師畢竟比我高明,這句話驚動了印宗法師,印宗法師下座之後,對於惠能就特別禮遇,向他請教:你的見解、你的說法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。這一談之後,他原來就是從黃梅得法的五祖傳人,隱居了十幾年,這個時候才發現。印宗法師非常歡喜,向他討教,然後惠能大師在那邊剃頭出家了,印宗法師是他的剃度和尚。可是印宗法師了不起,把他剃了頭之後,回過頭來再拜他為師父,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,他能把這個位子讓給惠能大師,這是什麼樣的胸襟?什麼樣的心量?所以能大師的成就,就是印宗法師的成就。印宗退下來之後當護法,把弘法的使命交給惠能大師,弘護密切合作,中國的禪宗於是發揚光大,在佛教裡面影響了一千多年,到近代才衰落。這就是聖人「有志有能」,所以他做的事情是究竟圓滿,我們在這裡要學習。

      大師在這裡說得好:「世人以人隨欲,不能兼亡」,一句話把我們世間人毛病全都說穿了。世間人為什麼不能?為什麼有開始沒有圓滿?是世間人隨順自己的欲望,隨順自己名聞利養的欲望,這就難了。不能夠尊賢,不能夠讓賢,自己永遠抓得緊緊的,所以到他死了,也就一切都完了,沒有繼承人,完了。家,家亡了,事業,事業也完了,這是我們在現前這個社會,我們看得太多太多了,只有一代沒有兩代,清涼大師在這裡一語道破。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冷靜細心多想想,聖賢的事業,在一個家庭,他這個家庭世世代代傳下去,孔老夫子孔家傳了七十多代,代代都有賢人,我們如果隨俗說,代代都有好人。再看看我們佛門,佛教在中國,大小乘總共十個宗派,各個宗派有沒有傳人?傳人是有,我們常看傳法,哪個出家人是哪個宗派裡頭多少代的,都有一個法卷,傳法。我還聽人家說現在傳法它不是法,這個傳法是可以買的,譬如我是第二十代,底下二十一代我可以傳給你,但是需要多少錢,你拿多少錢來我寫個法卷傳給你,這個罪過我就不曉得怎麼算法了。

      古人傳法確實是有修有證,傳法是給你做證明的,證明你確實開悟了,你是底下一代祖。達摩到中國,在少林寺面壁九年,傳給慧可,慧可傳僧璨,僧璨傳道信,道信傳弘忍,弘忍傳惠能,這五代都是單傳。到惠能大師不傳信物,衣缽不傳了,傳法,惠能大師傳法四十多個人,這四十多個人都是禪宗的第七代。過去的承傳必須得祖師印證,確實是開悟了。現在傳的這個法卷,我就不知道憑什麼,如果果然是像一般人傳說的,是憑金錢,那就不得了,這是真正佛在經典上說的「裨販如來」,果報在阿鼻地獄,這是把整個佛法毀滅掉。古人這個承傳實在講就是師承,我的法跟哪個老師學的,哪個老師給我印證,我就是他的法子,必須要得到印證才行,沒有經過印證還不算。

      我們今天這個第五屆的同學,這個月底舉行畢業典禮,會長昨天晚上回來了,今天晚上約我見面,我們要談的是什麼?印證,給我們第五屆同學做印證。印證的工作怎麼作法?播放同學們講經的錄像帶,老師、同學們、信徒們,我們都歡迎他來看,我們大家看,看到我們滿意不滿意?如果我們都覺得滿意,這就是給他印證,他可以畢業了。我們今天的傳法就是發培訓班的畢業證書,我們認為你的修學達不到這個水平,我們畢業證書不發給你,絕對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,大家的意思,現在講民主。從前要一個老師認定那就可以了,現在我不這樣作法,我是讓所有的老師、同學統統參加,我們來看,每天我們選一段時間,我跟會長兩個商量,我希望他也來參加,這樣才公平。

      我們讀這一節經文,讀清涼大師的開示,我們感觸太深了,我們要怎樣學習?末後這一句說,「今有慈有愍,故令物喜。謂十波羅蜜,無不究竟。四無量心,令物歡喜。」我們有沒有慈悲?有沒有憐憫?慈悲憐憫一切苦難眾生,慈悲憐憫挽救正法,確確實實能夠捨己為人,見賢能讓。如果自己有智慧、有能力、有擔當,當然是當仁不讓。如果這個「仁」字變成「欲」,我自己的欲望,為了我的欲望我不讓,那這個欲跟仁怎麼分別?如果是「當欲」他就沒有利人的心,也不會培養接班人,也不會尊重賢德之人;那個當仁不讓的人,他知道現在這個事情非我做不可,沒有人能夠代替,他在這個位置上他決定選拔人才、培養人才來做他的接班人,這個人是真正當仁不讓。用心不相同,行事有差別,我們從這個地方去觀察,志士仁人必定得諸佛護念,決定得天龍善神擁護。志士仁人所作所為,絕不居功,事業怎麼成就的?眾志成城,大家的智慧、大家的力量做的,決不是我一個人做的,這是仁人。要是從欲望來的,那他這個功是自己居的,我的功勞,我做的,「他們有什麼能力?」那個心態完全不相同。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,是不是真正有慈憫心,還是具足強烈的欲望,強烈的貪瞋痴慢,一眼就看穿了。

      《華嚴》用十表法,所以講「十波羅蜜」。通常大乘經裡面都是講六波羅蜜,六波羅蜜跟十波羅蜜只是在條目上有差異,內容上沒有兩樣,這個要懂得。十波羅蜜從哪兒來的?是把六波羅蜜裡面「般若波羅蜜」再細說,把這一條再分開,分成「方便」、「願」、「力」、「智」,在六波羅蜜裡統統把它合成一個,都在「般若波羅蜜」裡,所以只有開合不同而已。總而言之,般若智慧有權有實。實是根本智,般若波羅蜜是根本智;方便、願、力、智,都屬於後得智,也叫權智,我們一般講善巧方便,你對人對事對物,你所用的方法全是出於智慧。《般若經》上常說,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。「無知」就是般若波羅蜜,是實智,真實智慧;「無所不知」是應用,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,不起作用的時候是無知。無知是本,無所不知是末;無知是實,無所不知是權;無知是體,無所不知是用;無知是理,無所不知是事。因此這樣的人做事情才有始有終,才能做到究竟圓滿,四無量心,慈悲喜捨,他才真正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如果沒有慈悲喜捨,怎麼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?

      菩薩的德號意味深長,「周遍遊覽」,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周遍遊覽?沒錯,釋迦牟尼佛沒有在一個地方說法,哪個地方有緣哪裡去了。一部《華嚴經》七處九會,《華嚴經》講經的場所七個地方,不是在一個地方,舉行了九次法會。方山李長者他有《華嚴經》的註解叫《合論》,他的說法跟清涼大師不一樣,賢首、清涼都是主張七處九會,方山李長者他說的是十會十處,說得也有道理,十代表圓滿。釋迦牟尼佛講《華嚴》開了十次會,在十個處所,周遍遊覽。因為這是究竟圓滿的大法,說在哪一處講,這是不合理的。究竟圓滿大法在哪裡說?盡虛空、遍法界,哪裡有緣在哪裡講。佛法是因緣生,講的時間長短,都看緣分,並無定法,「所作事皆究竟」。《華嚴經》上,會會都圓滿,每一會裡面實在講又有許多小會,像我們現在看到的主方神,這是一會,大會裡頭有小會,沒有一會不是圓滿的。

      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將主方神長行介紹完了,下面是偈頌,我們同樣用這個方式把這一章講完。到下一章,底下一章是主空神,我們講解的方式要改變,速度要加快,希望我們在三年,用三千六百個小時能把這部《華嚴經》講圓滿。主方神以前我們是細講,主空神以下我們雖然不能像前面這樣細講,也一定把它的精義充分來發揮,希望我們學習的人都能夠把這些道理、教誨落實在我們生活上,我們得到真實受用。好,謝謝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