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428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二八卷)  2001/6/22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428

    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方神偈頌第八首:

      【一切世間諸業海,佛悉開示等無異,普使眾生除業惑,此髻目神之所了。】

      第八尊是髻目無亂主方神,他修學的法門是「示現一切眾生業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」。在前面長行曾經跟諸位報告過,業性雖然是空寂,但是因果不空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,所以斷惡修善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的修學。世出世間修學都是有層次的,「業盡情空」那是高層次的境界,我們要知道。如果不知道,我們對於許多法身菩薩的行持,他們教化眾生許許多多方法,往往會產生疑惑。譬如本經五十三參,勝熱婆羅門、甘露火王、伐蘇蜜多女,我們看到他們那種行持,一定會產生疑惑。懂得這個道理,我們就不會疑惑了,不但不會輕慢,而且我們會非常尊敬,那是行門裡面的高段的功夫,不是中下根性人能夠理解、能夠學習的。所以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什麼程度,如何來修學。

      菩薩在讚頌裡面,第一句說『一切世間諸業海』,這一句我們要明瞭,「一切世間」,不僅是包括六道,連十法界都包括在其中。業是造作,我們通常稱為「事業」,你正在造作的時候這是叫「事」,人家問你「你現在做什麼事?」事的結果就叫做「業」。我們造的這樁事情是好事,這個結果是善業;我們做的事情是不好的事情,損害別人的事情,傷害眾生的事情,那是惡業,那個結果叫惡業;如果我們的造作說不上善惡,對於一切眾生既沒有利益,也沒有傷害,這種造作,結果叫無記業,非善非惡。一切眾生身口意的造作,總不出這三個範圍,這三個範圍廣大無有邊際,所以稱之為「海」,海是形容,是比喻形容一切世間無量無邊眾生,剎那不間斷的在造作。唯有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他們才不造業;十法界眾生,包括十法界裡面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都有造作,所以稱為「業海」。

      『佛悉開示等無異』,佛是圓圓滿滿,這個「悉」是圓圓滿滿,全部都說出來了。所以這個「悉」不是「往昔」的「昔」,我們把這個字改過來。佛為一切眾生圓滿的說出來,佛所說的跟眾生的業海相等,眾生造一個業,佛就把這個業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說出來,佛法無邊。如果眾生不造業了,那我們就曉得佛就無法可說了,所以佛法因緣生,佛法也是緣生的,這個緣就是眾生造業,佛就有法可說;眾生不造業,佛就無法可說。諸佛如來說法,是因為眾生造業而引起的,我們明白這個道理。業是虛妄不實的,所以佛法也是虛妄不實的,但是這個虛妄不實的業習它起作用,它令眾生受苦受難,所以佛說法也起作用,幫助眾生脫苦離難。這裡面境界、範圍深廣無盡。六道眾生所造的惡業多、善業少,就像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裡面所講的,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無不是罪」,為什麼?我們細細思惟就能夠體現得到,能夠體會得,起心動念無不是自私自利,自私就妨害公,自利必定傷害別人,所以從起心動念到言語造作,無不是損人利己,這就是造罪。

      眾生為了貪圖口福,殺害多少眾生!還有一類愚人說,這些動物牠們生存的目的就是給人吃的,這個話我們細細想想是人說的嗎?說這種話是魔,魔才會這麼說。人、天都有好生之德,甚至於動物裡面,有不少都是素食的,不是吃肉的,我們看看牛、看看羊、看看馬,牠們都不吃肉。如果說非肉食不能養自己的身體,這是錯誤。現在研究生物的人都知道,人的體質是適合於素食的,他的腸胃,特別是他的牙齒,肉食動物的牙齒尖銳,以植物為食料的這些動物,牙齒都平齊,我們人類的牙齒是平齊的。為了什麼?為了貪圖所謂美味,那哪裡是美?貪圖腥味,這一生當中殺害多少眾生的生命,試問問這是什麼業?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出事實真相,吃牠半斤,來生要還牠八兩,人死為羊,羊死為人,這樣生生世世互相酬償,無有盡時,你說這個多可憐、多可悲!冤冤相報、沒完沒了。迷惑顛倒、無知之人,他不知道事實真相,他敢做。我們自己想想,在沒有學佛之前,也跟世俗人一樣,天天造殺生罪業,吃肉就是殺生;學佛之後,聽到佛的教誨,想想是有道理,我們把這個惡行斷掉了,不吃眾生肉,把許多惡習氣改掉了。

      我們今天看到蚊蟲、蒼蠅、螞蟻不討厭了,決定不傷害牠,我們知道牠到處爬,爬到我們的廚房、爬到我們的浴室,我們明白牠是在覓食,牠是在討生活;跟我們一樣,我們也到外面謀生,我們不希望別人傷害我們,我們就沒有理由傷害牠們。蚊子叮我們,在過去一定是一巴掌打死,學佛之後,我們的觀念改變了,我們的行為也改變了,蚊子叮我們,不但不趕走牠,我們還歡喜,布施供養,跟牠結個緣;牠來生要得人身,有這個好的因緣,我們深深相信牠與佛有緣,將來從這個因緣上牠能得度。所以我們對於一些動物,不但不殺生,我們提倡放生,救護一切眾生的生命。我們不偷盜,我們有義務幫助一切眾生守護他的財物。不受佛菩薩的教誨,怎麼會懂得這些道理?怎麼會了解這些事實真相?

      我們再想想,諸佛菩薩到世間來幹什麼的?為眾生開示;這個句子用現代的話來說,是為眾生說明,說明事實真相,讓大家覺悟。所以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,都是以老師的身分與一切大眾接觸,於是我們了解,佛法是師道;儒家所謂「作之君,作之親,作之師」,佛菩薩確確實實是一切眾生的君親師。君是領導大眾,親是養育大眾,師是教化大眾。無論佛菩薩示現什麼身分,在經上講得很清楚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示現什麼身,身分雖然不一樣,君親師這個原則決定是相同的。示現的目標確確實實是引導眾生、養育眾生,教化眾生斷惡修善、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,慈悲到了極處。眾生愚迷,不識好人,把好人當作冤家,處處提防,佛菩薩真誠的教誨,聽了之後半信半疑,乍信乍不信。名義上是佛弟子,受了三皈五戒,甚至於出家了,受了具足戒,實際上還是半信半疑,這是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裡面說的非佛弟子。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,我們是真佛弟子還是非佛弟子?真佛弟子在這一生當中肯定成就,非佛弟子這一生所造的惡業,不免墮落。

      佛菩薩對我們的開示,現在佛菩薩不在世間,在世間我們也不認識,但是佛菩薩教誨的這些經典還留在世間,我們要知道依教奉行。自己對於經典懷疑,不能接受,這是自己無緣;如果還要惡意毀謗,勸別人也懷疑、也放棄,這個罪過就是阿鼻地獄,謗佛、謗法、謗僧!前幾天台灣同修打電話給我,台中蓮社慈光圖書館收到中國大陸法師寄去的一個文件,請求他們在刊物上發表,這文件內容是什麼?反對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,他們做得很厲害。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這十幾年來在全世界弘揚,那個根在台中,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,李老師親自把這個本子交給我,要我把它在全世界弘揚。今天這些人找到根了,希望把這個根拔掉,我們在世界上弘揚就沒有依據了。但是他不曉得,李老師傳的本子在我手裡頭,不在台中,時間、處所是在台中。台中人畢竟有智慧,畢竟沒有受他們的影響,他們把這個文件收起來,決定不會發表。他們要發表,怎麼能對得起李老師?他們要是登這個東西,那好,這些人就有話說了,你看李老師的學生背師叛道,你們還能跟他學嗎?在佛法當中,在教學裡頭,背師叛道的罪名比什麼都重,就跟殺父殺母一樣,五逆罪!

      我也看到人家這些文字,李木源居士拿來給我看的,我受不受影響?我決定不能受影響,我要是受影響我就背師叛道了。縱然會集本是錯誤的,我受老師的承傳,我還是要把它傳下去,我要給世間人做個榜樣,我是老師的好學生,老師的教誡我決定依教奉行,為什麼?老師教的沒有錯。這些批評的人,沒有聽過老師講解這部經,沒有看過老師對這部經的註解,他的作法別有企圖、別有目的,我們很清楚,我們怎麼能中他的計、怎麼能上他的當?何況這個會集本,我們這十幾年來,在海內外到處講解弘揚,我自己講這部經,這一次在新加坡是第十一次,從這部經得利益的人不知道有多少,依照這部經學習,念佛往生的瑞相我們也看到很多很多,這是證明,真實、事實的證明沒有錯。所以毀謗批評,他有他的目的在。

      愈是利益眾生最殊勝的法門,必定有最大的障礙,這些障礙是什麼?《楞嚴經》講得很好,現在這個世間,「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」,這些邪師就是魔王的子孫。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,魔王波旬就跟世尊談,魔王想把佛法滅掉,佛說:我的法是正法,沒有任何人能夠把正法滅掉的。波旬就說:等到你末法時期,我叫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,披上你的袈裟,消滅你的佛法。釋迦牟尼佛聽了之後,一句話沒得說,兩眼流淚。今天是佛弟子還是魔弟子,我們要有能力辨別。夏蓮居是個居士,你毀謗他,你是出家人,你毀謗在家的大德還情有可原;但是協助夏蓮居會集的慧明老和尚,這是當時的出家大德,通宗通教、顯密圓融。夏蓮居、梅光羲都拜慧明老和尚為師,夏老這個會集本第一個幫他印證的就是慧明老和尚。那個時候還有一位慈舟法師,這也是佛門的大德,戒律精嚴,慈舟法師看到這個本子,為這個本子作了科判。會集本第一個科判是慈舟法師作的,我從黃念祖老居士那裡得到一份抄本,我唯恐這個本子遺失,所以附印在經本的後面,為我們做參考。慈舟法師有兩位學生在台灣,非常有成就,是台灣佛教界裡面的大德,深得台灣四眾弟子的景仰,一位是道源老和尚,一位現在還在,懺雲法師。懺雲法師對於慈舟法師非常尊敬,他的佛堂供養有慈舟法師的像。慈舟法師為這個本子作科判,你想想他是贊成還是反對?慈舟法師曾經在大陸上講過這個會集本,當時沒有聽說那一代的高僧大德反對,沒聽說。現代年輕的法師反對,想必現代年輕法師他的德行、他的智慧、他的修證超過古人,是不是真正超過?那我就不得而知。

      有人來跟我說,有些人聽到這些話不再念會集本了,來問我,我的答覆是:各有因緣,不要勉強。無論依哪個本子,只要一心念佛,念到一心不亂,念到功夫成片,肯定往生。但是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,「疑」為菩薩最大的障礙,如果對於會集本懷疑,沒有關係,你把會集本放在一邊,你依照五種原譯本去修學,這就對了。古大德為什麼要會集?就是因為五種本子太多了,讀誦、研究都不方便,為了便利初學起見,才用這個方法。第一個會集的是王龍舒居士,宋朝時候人,我們在《往生傳》裡面看到,王龍舒居士往生是預知時至、站著往生的。你們批評這個會集本有錯誤,應該要廢除,你們將來有沒有本事站著往生?這是功夫,頭一個會集的人!為什麼以後還有人會集?因為龍舒居士在那個時代,經本流通量少,有緣看到讀到,那不是一樁容易事情,他只看到四種原譯本,《大寶積經》王龍舒居士就沒有見到過,《大寶積‧無量壽》這一會王龍舒居士沒見到,所以他是四個本子的會集本,缺少一個原譯本,而這個本子裡面有一些經文在其他四種本子裡頭沒有的。因此到清朝咸豐年間,魏默深居士再會集,魏默深居士他是五種原譯本都見到,所以他的會集本當然比王龍舒的本子要好。這個本子也沒有能夠廣泛的流通,這是因為會集的時候取捨欠妥當;而且魏源居士(魏默深居士)會集的時候,有些地方他把原譯本的經文改動,改動得是改得好,但是這個例子不能開,開了這個例子,以後一般人隨便改經,那傳到後代,這個經典面目全非,這個例子不能開。

      印光大師批評他這個本子,不是批評不可以會集,是會集應當要忠於原本的文字,決定不能夠改動一個字,他是反對這一點。如果是反對會集,蓮池大師是我們淨宗了不起的一位祖師,蓮池大師的《彌陀經疏鈔》裡面所引用的《無量壽經》的經文,一大半是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,如果蓮池大師反對會集,他怎麼可能去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?這個《疏鈔》流通得很廣,諸位可以看到,可以拿王龍舒的本子去對照,確實是引用他的。這就說明會集是有道理的,會集是應該要做的。正因為王本少了一種原譯本,魏本取捨欠妥當,而且改動了原文,夏蓮居老居士才發心做第三次的會集,避免前面兩種會集本的缺陷,這個會集得好!慧明老和尚、慈舟法師、梅光羲老居士非常讚歎,肯定佛在經上所說的,將來到佛法滅盡的時候,所有一切經在這個世間都消失了,還有《無量壽經》一本流傳一百年,他們肯定這個經本就是夏老的會集本。

      夏老不是普通人,他是什麼身分有人知道,但是不便說,說出來怕人說造謠生事,我清楚我明白。我早年在美國邁阿密講經,原本我在美國東海岸,從紐約一直到佛羅里達州,統統是介紹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沒有講全經,講《地藏經》大意。到達邁阿密的時候,我看到聽眾裡面幾乎有一半是美國人,曾憲煒給我擔任翻譯,我看到這種情形,美國人很多,所以我就不講《地藏經》大意,我臨時換了一個題目,講《認識佛教》,現在他們寫成一個小冊子,就是從錄音帶上寫下來的,這個小冊子流傳很廣。我看到這些外國人是初學,學佛,什麼是佛法?這個太重要了。

      我一共講了七天,十四個小時。我聽說,曾憲煒跟我翻譯,他告訴我,這些聽經的美國人當中,有好幾位有神通的。曾居士對於神通感應非常感興趣,我就繼續問他,我說:哪些事情?這神通怎麼講法?他說:法師,你還沒有來的時候,寄了一些佛書;裡面有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,就是黃念祖老居士的《大經解》,第一次印出來的,這裡面有夏老居士的一張照片,印在這本書的前面。他把這本書給這些有神通的人看,這些人看了之後就告訴曾居士,他說這個人不是普通人。曾居士問他:為什麼不是普通人?他說他的身體是透明的。這很奇怪,沒見到人,看到照片,看到照片說這個人身體是透明的,身體透明是什麼意思?沒有污染,換句話說,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都沒有了,這個人才是透明的。他看我們凡夫,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團漆黑,說出這樁事情。第二說這個人現在已經不在世了,都被他說對了,說這個人是再來人,他到這個世界來是有使命的,是有任務的。

      印光大師讚歎蕅益大師的《彌陀經要解》,說:即使古佛再來,給《彌陀經》做一個註解,也不能超過其上。讚歎到極處!我們知道,印光大師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,大勢至菩薩對於這個這樣讚歎,那麼蕅益大師是什麼人?如果不是阿彌陀佛再來,決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。否則的話,不可能對於《彌陀經》解釋得這樣簡要詳明。我們從美國這些有神通的,我們中國人講有特異功能的人,從他們口中,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夏蓮居老居士不是普通人。王龍舒、魏默深都是儒佛的大家,都是那個時代了不起的人物,會集都沒有辦法會集得圓滿,都還有許許多多的漏洞。夏老居士來為我們會集,不是普通人,在我心目當中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,肯定也是觀世音菩薩再來。為什麼?凡人不可能會集得這麼圓滿。反對會集的人,行,你反對,你會集一個本子給我們讀,你來幫助末法時期九千年苦難眾生,我們向你頂禮。

      所以,不可以輕易毀謗如來正法輪!如果真的說會集不可以用,那我們要問,朝暮課誦本是不是會集的?水陸法會儀規是不是會集的?《梁皇寶懺》是不是會集的?《慈悲三昧水懺》是不是會集的?現在佛門當中所做一切佛事的懺儀全是會集的,如果說會集本不能用,這些東西統統要廢除,廢除了好,出家人沒事幹了,好好的念佛,真的都有成就了。全是會集本!佛沒有跟我們說朝暮課誦,佛也沒有跟我們說出這一切懺儀,沒有,都是歷代祖師大德會集的。所以會集本對於學佛的人,貢獻實在是太大太大了。我們要有智慧,要有能力辨別,決定不輕易聽別人幾句話就動搖了。諺語常講「謠言止於智者」,一個有智慧的人,他絕對不會聽信謠言,謠言到他耳邊他了解,他清楚明白,造謠的人目的何在、用意何在,也知道造謠言的人果報在哪裡,都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      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為我們開示,為我們講經說法,方法再多,目的是一個:『普使眾生除業惑』。普是平等,平等才普遍。我們常講不分國土,不分族類,不分宗教,不分貴賤,不分老少,一律平等。幫助一切眾生消除業惑,業是惡業,惑是迷惑,迷惑是惡業的根。消除「業」就是我們常講的斷惡修善;消除「惑」是破迷開悟。如果我們只做到斷惡修善,做到這一點,迷惑沒有除,我們出不了三界,但是在三界裡頭肯定不墮三惡道,你在三善道受生。如果你能破迷開悟,你就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。小的果報,你證得聲聞、緣覺、權教菩薩,你能證得這個果位;大的成就,你超越十法界,你證得法身菩薩的果位。所以斷惡修善偏重在事理上,破迷開悟偏重在心理上,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,都勸導我們從根本修。根本修,那一定要讀誦大乘,要深解大乘經的義趣。

      新加坡淨宗弘法人才培訓班,我們學習主要的經典就是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。我們修學的方法,我們是公開的,沒有祕密,沒有隱藏。遵循李炳南老居士的《實用講演術》、《內典講座之研究》,我們講台的方法,講台的規矩,遵守這兩種。我們現在已經辦到第五屆,第五屆這個月底畢業。我們樣樣都是公開的,沒有絲毫祕密,我們學習的經本,我們使用的教材,也是大量流通在海內外。現在居士林跟此地淨宗學會正在積極籌備第六屆,希望我們在第六屆能夠開始建立一個良好的制度。我們在此地學習的同學,要想把經講好,我常說,要靠兩樁事情:第一個深入經藏,第二個依教奉行。如果這兩條你做不到,你這個經怎麼講,講一輩子也只是皮毛而已,你得不到佛法真實的利益。

      特別是《無量壽經》,無論是哪一個本子,《無量壽經》原譯本有五種,這個會集本有三種;還有一種節校本,彭際清的,總共九種本子。無論你學哪一個本子,無論你講哪個本子、弘揚哪個本子,你要沒有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根底,你就講不好。為什麼?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是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,是《無量壽經》的細說。這個話不是我講的,清朝初年彭際清居士講的,這是我們佛門了不起的一位大德;他有一部著作,現在好像在外面也很流行,《華嚴念佛三昧論》,這是彭際清的作品。彭際清居士跟我們說,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,他把這三部經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、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他把這三種看成一部。《華嚴》是廣說,說得很詳細,說得很透徹;《無量壽經》是略說,也就是說是《華嚴經》的綱要;小本《彌陀經》是簡說,是綱要的略說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

      《無量壽經》展開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《華嚴》你要是沒有根底的話,《無量壽經》你怎麼能講得透徹?你怎麼能講得圓滿?由此可知,《華嚴》重要,《華嚴》不只是《無量壽經》的根本依,也是一切經教的根本依,所以古人稱《華嚴》為佛法的根本法輪,意思就在此地。所有一切經教都是《華嚴》眷屬;好像一棵大樹,《華嚴》是根、是本,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論,都是這個根本上的枝枝葉葉。換句話說,《華嚴》這個根,你要不能夠真正搞好,你說佛法各宗各派的經論,你都搔不到癢處,這個話是真的。

      這部大經,我在早年,台北華藏圖書館建立的初期,我們就開講,我記得陸陸續續講了十七年。這十七年當中我常常到國外弘法,所以常常中斷,但是每一次回到台北我們都繼續講,大概講不到一半,韓館長往生之後,這就中斷了。我們到新加坡之後,李木源居士發起,希望我們在此地開講,我們也就定居在這個地方,出去時間比較少,所以我們就從頭講起。這一次講的比往年講的詳細,大家聽了很歡喜。希望細講,細講佔的時間太長,我問問同學,我們講了三年,總共用了多少時間?同學們告訴我,因為我們都有錄像,總共有六百多個小時,經文才講三卷。我聽了這個之後,我就很擔心,三年講三卷!這部經是唐譯的,八十卷;貞元年間的譯本四十卷,除掉當中重複的部分,總共有九十九卷。一年講一卷,豈不要九十九年?這決定不行,一定要把講演的方式改變,不能像現在這麼細講。我們一次至少要講一章,我們把時間縮短,縮成十分之一,十分之一那還是太長,所以要密集來講這部經。這才下定決心,放下萬緣,所有一切應酬我都不參加,專心講經。希望每年能夠講足三百天,每天講四個小時,專講!這樣子每年有一千二百個小時,三年有三千六百個小時,我想把這部經完成,把九十九卷的《華嚴經》完成。也就是八十卷講到第五十九卷,由第六十卷開始是《入法界品》,《入法界品》就是貞元譯的《四十華嚴》;因為八十卷裡面它只有二十一卷,差不多缺了一半,所以我們就捨棄它,用貞元本的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。這樣子四十卷跟五十九卷合起來,九十九卷,希望三年當中完成。

      另外,兩年就有二千四百個小時;我想用一年的時間,六百個小時完成《法華經》,再以六百個小時完成《楞嚴經》。中國古人常講,「成佛的《法華》,開慧的《楞嚴》」,這個用一年時間完成;另外一年時間,一千二百個小時,我把淨土五經一論,這六種東西重複再講一遍。這樣需要五年的時間,每年講三百天,每天四個小時。在哪裡講?在錄像室裡講,希望把錄像帶、光碟保存下來,提供給同修們做參考。這個工作完成,我都八十歲了。所以現在海外,美加地區同修,都想邀請我到那邊去弘法,我說可以,等我八十歲之後。八十歲之前,我這五年要把這個工程完成,這五年我什麼事情都不做,萬緣放下,專心把這樁事情做好,我們才對得起佛教,對得起眾生。

      時節因緣成熟,培訓班我把它帶到制度化,我們老同學教新同學,這個能力已經具備了。這幾天我們檢察第五屆同學們修學的成果,我非常滿意。第四屆這些老同學,我們正式聘請為培訓班的講師,第五屆有願意留下來的,我們都聘請為助教。這個班繼續不斷的辦下去,這是我們佛教裡頭的大事業、大因緣,我們要重視。這也是真正能達到這個目的,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、破迷開悟,只有這麼一個單純的目標。髻目無亂主方神,他從這個法門修行證果的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