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393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三九三卷)  2001/2/14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393

    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夜神長行,第一句:

      【復次普德淨光主夜神,得寂靜禪定樂大勇健解脫門。】

      形象上我們看到他的身分是主夜神,實際上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。又何況這裡所列的十位尊神,其中有七位是善財童子參學的善友,他們所代表的是地上菩薩;由此可知,這個意義就非常非常之深。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:「普德淨光,即善財離垢地善友,彼名全同,法門名寂靜禪定樂普遊步。普遊步言,即大勇健也;寂靜禪定樂,即是定體,現法樂住,故名為樂。大勇健者,即是定用,健則堪能,勇則無畏,謂見佛靜機,遊戲神通,故名勇健,亦遊步也。勇健廣大,故稱普德,無惑智俱,可謂淨光。」清涼在這一章裡面註解都相當的詳細,由此可知,菩薩表法的義趣非常深遠,我們應當認真的來學習。

      先從名號上來說,他的名號是『普德淨光』。我們知道在這一部經上,最殊勝的地方就是它有圓滿的理論,有周密的方法,而且還帶表演;五十三參是表演,做出來給我們看,怎樣把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道理方法,完全落實到自己的心行,善財跟這些善友給我們做示範。這是《華嚴》在全世界任何學術教學方式當中,確實是第一圓滿。往年我親近方東美先生,他告訴我,他說:《華嚴》這一種編排的方法,在全世界古今中外找不到第二部。所以他非常稱讚。他是個哲學家,他把這一部書當作哲學概論來讀,這是佛家的哲學概論。我從這個書裡面體會到,宋朝朱熹編《四書》。朱熹親近過佛法,我想他編《四書》的靈感,很可能是從《華嚴》這裡得到的啟示。因為《四書》的編輯跟《華嚴經》可以說是非常相似,它有理論,《中庸》是理論,《大學》是方法,《論語》跟《孟子》都是表演。孔夫子將學庸怎樣落實,做出來給我們看;孟夫子將學庸落實在他自己生活工作裡面,也表演給我們看;所以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義趣就跟五十三參相似。所以說,他編這部書的靈感,很可能是從《華嚴經》上得到的啟示。

      諸佛如來在十法界的現身,不定現什麼身,確確實實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;應以主夜神得度,他就現主夜神身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裡面有七位善知識是主夜神,是這個身分,我們不能夠輕視,對鬼神都不能輕視。主晝神、主夜神,大概就是民間所講的白無常、黑無常,黑無常是主夜神,白無常是主晝神。所以六道眾生我們都不可以輕慢,許許多多諸佛菩薩在其中現身。我們不能以輕慢心對一切眾生,乃至於蚊蟲螞蟻,你說這裡頭有沒有佛菩薩?肯定有。小動物那麼多,墮落在畜生道裡頭,這麼可憐,佛菩薩不幫助牠嗎?不去度牠們嗎?要度牠們一定要現同類身,才能度得了牠。要度螞蟻,菩薩一定現螞蟻身,跟牠們生活在一起,要度蚊蟲一定現蚊蟲身,隨類現身,隨機說法,我們要知道。我們輕慢這些小動物就是輕慢諸佛菩薩,殺害小動物可能這裡頭就有諸佛菩薩示現,而我們自己造作的罪業完全無知。菩提道上修學走得這麼辛苦,障礙那麼多,不知道原因在哪裡,這些大乘經教值得我們深思。

      清涼大師首先給我們指示出來,這一位夜神就是善財五十三參離垢地的善友,離垢地是二地菩薩,他所修學的法門是「寂靜禪定樂普遊步」。樂,世間人的樂總離不開五欲六塵,以此為樂。這個樂不是真的,佛叫這種樂叫壞苦,樂為壞苦,所謂是樂極生悲,它不是真的。真正之樂是禪定,什麼是禪?什麼是定?我們總要有一個清楚的概念。六祖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,為我們說明這個名詞的定義。禪是禪那,梵語翻過來的,定是中國字,所以這個名詞在譯經體例裡面稱作「梵華合譯」,上面字是梵音,下面是中國字,禪跟定的意思非常接近,所以採取這個翻法。而六祖大師給我們的解釋說,外不著相叫做禪,內不動心叫做定。實在說,六祖這個講法是從《金剛經》裡面說來的,它的根源是《金剛經》。

      《金剛經》上世尊教導須菩提尊者,弘法利生、接引大眾要守住一個原則,佛教菩薩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這《金剛經》上講的;不取於相就是禪,如如不動就是定。這兩句話要用現代話來講,不取於相,決定不受外面境界誘惑,這叫禪。六根接觸外面境界,不會被它誘惑,不會被它所動搖,這是禪的功夫。所以禪是對外境,外境已經不能夠干擾你,已經不能夠影響你,這是你「禪」有功。定是從自己說的,自己能夠如如不動。像外面境界,外面有人稱讚你,你被他動搖,你就生歡喜心,禪定就沒有了;人家侮辱你、罵你,你立刻就生氣,禪定就沒有了。禪定在哪裡修?在日常生活當中,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,不是盤腿面壁。一切時、一切處去修個什麼?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。這個人叫真正在修禪,這裡頭有大樂!不受誘惑,如如不動,這是什麼心?真心,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常住真心」。會用真心的人是什麼人?是諸佛如來,最低的程度法身大士,《華嚴》裡面講的圓教初住菩薩,他才會用真心,決不會為外境所動搖。這裡面有真樂,所以「禪定樂」。

      「普遊步」。普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;遊步是形容、是比喻,哪個地方有感,佛菩薩就應,感應道交就譬喻「遊步」。決定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「普」。普遊步也就是大勇健的意思,勇是勇猛,健是健壯、快捷,幫助一切眾生。

      眾生之感,有有心的,也有無心的,佛菩薩的應完全是無心。佛菩薩要有心,他是凡夫,他不是佛菩薩。眾生之感,所謂是有顯感、有冥感;顯是明顯,我們求佛菩薩保佑、求佛菩薩加持,這是很明顯的顯感;還有一類,我們還沒有起心動念,不是沒有起心動念,是那個念頭非常微細,自己都不能覺察,佛菩薩已經知道了,他也來應。佛菩薩的應,也有顯應、也有冥應;冥應是暗暗當中加持,你並不覺察;顯應是非常的明顯,讓你覺察得清清楚楚。

      我前天跟同修們提到過,這是半年前,劉作荃居士,她過去住在美國,去年她離開美國搬到澳洲。我們在澳洲買了這個小地方,我不能在那邊住,我就讓悟謙跟她兩個人住在山上。山上的人很少,我們住的那個小鎮,面積很大,總人口只有三千人。她告訴我,這個事情是在半年前發生的,悟謙法師下山學開車,在布里斯本住兩個星期學開車,她一個人住山上。她們兩個人住在山上非常精進,真的求佛菩薩保佑,她心不安,四周圍都沒有人。悟謙告訴我,我們天天拜佛,拜佛之後拜館長,把館長照片也供在那裡當佛菩薩看待,求館長保佑。在這兩個星期當中,山上只有劉居士一個人住。她說,有一天,她進城去買東西,看看時間還早她就去洗頭,洗完頭之後天黑了,回去找不到路。大路是沒有問題,拐彎那個小路找不到,她說:開車開了很久。應該說我們那條路是十五分鐘就到了,她開了很久還沒有看到回家的路,心裡覺得不對,決定是開過了。所以車再倒過頭來回來找,車開得很慢,仔細去找。走到岔路的時候,忽然看到我們自己這棟房子燈都亮了,房子外面、裡面燈全亮了。她非常歡喜,她以為是悟謙回來了。其實悟謙在布里斯本,她以為她回來了,就很高興。車開到家,門是鎖的,她就把門打開,大門一打開,她一進去,這個燈全黑了,一個人都沒有,這是感應。從此之後,她說她住在山上不怕了,知道有佛菩薩保佑。她遇到困難的時候,有這麼明顯的感應,非常不可思議。這是顯感顯應,太明顯了。所以道場確確實實有諸佛護念、龍天善神保佑,問題是你要誠心學道,目標是在這一生當中要肯定成就,你才能得到諸佛護念。這個世間全是假的,一場空。

      我在澳洲建這個道場,為什麼?為那些年輕人跟著我十幾年了,我七十五歲了,隨時可以走,我走了之後,他們連個修行落腳的地方都沒有,我對不起他們。館長走了之後,我們散居世界各個地方,無家可歸,他們心也不安。我建這個地方是為他們,不是為我自己,我自己什麼都不要了;是為這些年輕人,給他們一個小地方,讓他們把身心安定下來好好的去辦道,這是我對出家人的照顧。古晉這個地方,我也建一個道場,建一個念佛堂,這是對於在家信徒的交代。你們在家信徒,如果有假期、有時間,喜歡念佛,古晉這個地方有個念佛堂。我們會請兩、三位出家人來領眾,隨時可以去。都不是為我自己,我自己這一生當中隨緣度日,到哪個地方都行、都自在,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。晚年還住在這個世間,沒有別的,幫助年輕人,幫助你們成就,就這一樁事情。所以有些人以為我到澳洲不回來了,這是虛妄的猜測,這不是事實。我在這邊跟李會長密切的合作,我們在此地的工作就是教學,推動宗教與族群的團結合作,我們帶頭來幹這一樁事情。這兩個道場建立之後,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,也就沒有任何牽掛的事情。建好之後,讓他們自己去經營、自己去管理,教導他們修學的方法,讓他們身心安穩下來。

      在這個時代,我們出家人要做個好樣子給社會大眾看看,不能說只顧自己成就,不問別人,這不是成就。我常常說,我自己修得再好、經講得再好,後繼無人,你沒有成就,你不算成就。什麼是成就?後頭有人繼續,那你是真正成就。最偉大的成就是後面的人超過我,這是了不起的成就;後面的人不如我,我就有遺憾,我所做的不圓滿。後面學生超過我,我做得就圓滿,所謂是後來居上。他不能在我之上,那是我的失敗,我沒有成就,這個道理現在人懂得的少。所以現在在教學、領眾薰修,我都找老同學來帶,為什麼?希望這些老同學們各個超過我,這是我們這一生真實的成就。

      要想有卓越的成就,最重要的是要有機會給他實習、給他鍛鍊,你不給機會給他鍛鍊,他怎麼會成就?講經,講台上的鍛鍊,修行,生活上的鍛鍊,統統要交出去。我建立道場,我不管,我讓同學們自己去管,我在旁邊看著。我要插手去管,不讓別人管,他怎麼會成就?所以道場建立,如果在實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,我掛個名。如果可能,我名都不掛,我都不要。我們起心動念為佛法、為眾生,沒有一絲毫念頭是為自己,這是我學的,這也是我教的。這裡面才真正得到樂,樂是什麼?心裡頭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,這是真樂。萬緣放下,世出世間一切事理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裡頭有大樂。《論語》一開端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。」我所學的統統做到了,那個「習」是做到。所學非所用,那裡頭沒有樂。我所學的都做到了。

      我也跟同學們說過多少遍,我二十六歲學佛,用中國虛歲來算今年五十年了,整整五十年。五十年我的心得,將佛法總結我寫了二十個字,我所學的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」,我五十年學的就是這個,修的也就是這個。目標方向非常單純:求生淨土,在這個世間全心全力幫助別人。眾生裡面根性不相同,佛家常講有上根、有中根、有下根;上根,一聞千悟,我遇到過,不是沒有;中根,要天天勸導,要很有耐心,要假以時日,三年五載,十年、二十年,在旁邊照顧他,幫助他回頭,幫助他覺悟;下根,煩惱習氣非常深重,他沒有能力克服他自己的煩惱習氣,我們要為他下種。他這一生不能成就,來生後世什麼時候他煩惱輕了,種子起現行。這就是佛門當中常常說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。

      我們這一生有沒有成就完全靠自己,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業障;業障消除,菩提道上自然就一帆風順。這個別人幫不上忙,我幫不上忙,佛菩薩來也幫不上忙,所謂是解鈴還須繫鈴人,業障是自己造的,必須自己消除才行。佛菩薩幫助我們,只能幫助我們把這個道理講清楚、利害講清楚、方法講清楚,我們自己覺悟,依教奉行,才能消除自己的業障。要克服自己的妄想情欲,情識欲望一定要克服,知道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,這個東西是虛妄不實,我們過去生生世世被這些東西害了。多少人已經成佛作菩薩,我今天還是個凡夫,什麼原因?我沒有能力克服自己這些煩惱習氣,所以墮落成這個樣子。勇猛精進,成就自己,幫助眾生。

      「寂靜禪定樂,即是定體」,這一句話很重要。寂靜裡面的樂趣是無有窮盡的,在世間法裡面講,這叫清福。享紅福容易,享清福難,難在哪裡?難在他有相當高的水平,他才能享清福。如果他沒有這樣高的修養,你要讓他一個人住在很清淨的境界裡頭,他會發狂。我們看到有一些人發心要閉關,不錯,多少人來送他、來護關,聽說過了一、兩個月,他從牆上跳出去。什麼原因?他沒有這麼高的修養;換句話說,他還不能享清福。熱鬧歡樂場所他天天去,很開心,那享紅福,容易享。清福是要德行,沒有德行的人不行,閉關關不住。身是被它關住了,心關不住,那個麻煩就大。所以他翻牆跳出來還算不錯,他要不出來,在裡面會得神經病,那個麻煩更大。所以住山閉關,那都是真正的清福,確實要有相當程度的修養。你能夠得寂靜禪定樂,你的心定了,得定體。

      「現法樂住,故名為樂」。現是現前,無論在生活、無論在工作,一個人住山閉關,生活非常儉樸,工作有定課。有些人念佛、有些人參禪、有些人持咒、有些人誦經,無論從哪一樣,他心都是定的,他這裡頭有法樂,我們常講法喜充滿,這就是「現法樂住」,這是樂。這個樂是從內心裡面湧現出來的,不是外面的刺激。儒家把「悅」跟「樂」分得很清楚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」,這個悅是喜悅,就是我們講的法喜充滿,是內心裡頭生的;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」,那是志同道合的人來拜訪你,這個很快樂,那是外面來的。外面的樂稱之為樂,內裡面生出來稱為喜悅。喜悅比樂深,喜悅是沒有止盡的,外面來的樂是有間斷的。志同道合來訪問,這很快樂;走了之後,這個樂就沒有了。這是講「寂靜禪定樂」,這是用這麼一個術語,我們換一句話說,就是「法喜充滿」,大家比較容易懂、容易體會,法喜充滿。

      「大勇健」,這就是定用。如果這個大定,就是法喜充滿,要沒有作用的話,哪裡來的功德?一定有作用。這個用就是幫助眾生,我們佛家講自行化他,這是用。自行就是勇於改過,這是自行,這裡頭有樂,這是大勇健。清涼把這個字分析講得好,「健則堪能」,你有這個能力,這叫健;勇是無畏。

      下面兩句是「見佛靜機,遊戲神通」。這是學佛,真正觀察體會到佛的心行。佛心是清淨的,佛心是平等的,佛行是智慧的、是慈悲的。「遊戲神通」,這一句就是隨機教化,感應道交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沒有一定的身相,沒有執著,沒有分別。

      佛有三身,有法身、有報身、有應化身;應化身,無量無邊。我們每一個人也有三身,法身決定是有,法身是體;報身,我們的報身跟佛的報身不一樣,佛是圓滿智慧的報身,我們今天是業障業報的報身,所以他的報身自在,我們的報身不自在;應化身,他們有,我們完全沒有。為什麼我們把自己的報身、應化身喪失掉?原因都是妄想分別執著。《華嚴經.出現品》裡頭佛說的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。」佛一句話把這個根源給我們說破。換句話說,我們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、徹底放下,我們跟一切諸佛如來就無二無別。

      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放不下。放不下,那你就得要受六道的果報;放下之後,那你就契入一真法界,就這麼一回事。佛把這個道理講清楚、講明白,方法也教給我們,我們如果真正懂得依教奉行,我們成佛了,佛對我們絕不居功,絕不以為「我幫助你,我成就你的」,沒有。為什麼?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才是真的。我們凡夫不行,「我做了多少好事,我幫助人,我對你有恩,你要感謝我」,這凡夫知見;雖然做了不少好事,妄想分別執著絲毫也沒有減少。所以這樣的做好事統統是輪迴邊事,他還要搞六道輪迴,不過在輪迴裡面享一點福報就是了,沒有辦法脫離。脫離要清淨心,所以禪定功夫就非常重要。不但要脫離六道,脫離三惡道、脫離人天苦,修禪定到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欲界裡頭的八苦你才能離開;更深的禪定,才能超越六道輪迴。這些道理佛在經論裡頭講得很多,我們要細心去體會,要知道怎樣去學習。

      能不能發出精進勇猛心來學習?實在講,這要看你理解的程度到哪裡。你理解的程度不夠,你勇猛心發不出來,你還是會隨順你的煩惱習氣,這很可惜。就像一些同修在念佛堂念佛,念了兩、三年來告訴我,「師父我真的用功念佛念了兩、三年,功夫還不能成片,怎麼辦?」你說怎麼辦?繼續念。為什麼?你念的功夫還不夠,再努力再加一乘,那不就到了嗎?你的方向路子沒有錯,只是你功夫還不到家而已。繼續努力,要有信心,決不能改變,改變就錯了。所以自己有能力,又能夠勇猛精進,跟著佛學。

      而佛最上乘的教法,最究竟圓滿的教法,是教導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,這個法是最上乘法。我們絕對不是說,我學淨土,特別讚歎淨土,貶抑其他法門,不是的,你要這樣想法完全錯了。我們完全是稟承佛菩薩、祖師大德的教誨,這些話都不是我們自己說的,佛菩薩這麼說的。佛菩薩在哪裡說的?我們天天念的《無量壽經》、念的《阿彌陀經》,諸佛菩薩都說了。《彌陀經》裡面,六方佛讚,讚歎阿彌陀佛,那就代表一切諸佛都說;《無量壽經》上我們看到十方諸佛的讚歎;這是諸佛所說,不是普通人講的。

      祖師大德當中,隋唐這些大德們,他們知道我們初學的人妄想很多,釋迦牟尼佛留了這麼多經典,哪個經最好?我們應該怎樣選擇?這些大德們知道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他就給我們做了個榜樣,將世尊所說的一切經來做個比較,選出第一部經。比較的結果,選擇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是世尊一代時教的圓滿法輪。這個選擇得到各個不同宗派的祖師大德所肯定,這個大家沒有話說了。然後又將《無量壽經》跟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做個比較,說《無量壽經》第一,這把《華嚴經》比下去了。為什麼?《華嚴》最後的圓滿是「十大願王,導歸極樂」,如果不導歸極樂,《華嚴》就不圓滿。極樂是什麼?極樂就是《無量壽經》,《華嚴經》最後歸《無量壽經》。這樣比較教導我們,可以說是苦口婆心,真實智慧,善巧方便,我們聽了還不覺悟,還要有懷疑,那是我們自己的業障深重。我們從這裡明白了,則稱《無量壽經》為第一經,而《法華》、《華嚴》只不過是《無量壽經》的引導而已,這些話都是隋唐大德講的。我把它做個比喻,就好像一部經,一部經都有三分: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。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是序分,《無量壽經》是正宗分,《阿彌陀經》是流通分。我這個說法,你們大家也可以想想有沒有錯誤?

      清初彭際清居士講,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他說過這一句話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。這三部經文字有廣略不同,義趣無有差別。《華嚴》分量太大,經太長,不容易學習。既然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我們學《無量壽經》,不是跟學《華嚴經》一樣嗎?對的,一點都不錯!所以我過去在台北,早年講《華嚴經》也講了十幾年,講了一半沒講完。以後我看到彭際清居士這個說法,我想了一想很有道理,我就不講《華嚴》,專講《無量壽經》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這一次在居士林講是第十一遍,過去講過十遍。這一遍講得很詳細,同學們聽了也很歡喜,希望用這個方式講。《華嚴經》是受到許許多多出家、在家同修來啟請,希望留一套錄像帶提供給後學做參考,是為這個而講的。如果有人講這一部經,我給他頂禮,我就不講,就省事了。可是找不到人來講,我就沒有法子,非講不可。要知道講經的目的用意何在。當然這一部經裡面,我們學習的科目更多,對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有很大的幫助。

      「遊戲神通」,全是為眾生,護持佛法,廣度眾生,所以經文裡面稱為勇健、稱為遊步。幫助一切眾生,這裡頭要記住,決定不可以附帶條件。為什麼?有絲毫附帶條件的意思在,你就起了妄想分別執著。一切隨緣,而不攀緣。附帶條件是攀緣,沒有條件叫真正隨緣,你的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,決定不會被外境擾亂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沒有條件,所以才是普度。

      大乘經上佛常給我們講「三輪教化」,這個三輪是講身、語、意,不但是用言語勸導一切眾生,自己要給眾生做榜樣;換句話說,說到一定要做到,說到自己做不到,別人難以相信,就收不到教化的成績,所以身一定要做到。不但身要做到,心裡頭念念不忘,這叫「三輪教化」,這是德行。菩薩的名號有「普德」,後面還有「淨光」兩個字,淨是清淨,光是表智慧。清淨就是決定沒有污染,什麼污染?執著是污染,分別是污染,妄想是污染;換句話說,起心動念已經就污染了。一定要學佛,佛的心永遠是寂靜的。講經說法,在工作當中,心還是清淨的,決定沒有污染,我們要學這個本事,這是諸佛如來。

      清涼這裡說得好,「無惑智俱」,惑是迷惑,沒有迷惑,這是淨的意思。智慧圓滿,這是光明的意思。名號與他所修學的法門完全相應。

      在這一段裡面,我們總結要學的:經上講的「寂靜禪定」,就是我們淨宗法門講的「一心不亂」,一心不亂就是寂靜禪定。一心不亂不是僅僅在念佛堂,在念佛堂裡面學,學了要有用處,用在哪裡?用在生活、用在工作、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一切時、一切處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都是一心不亂。諸位要知道,一心是真心,一心是《楞嚴經》上講的自性本定。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是「一心」,「不亂」就放光明,智慧就現前。

      由此可知,這個功夫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學。怎麼個學法?我們抓住修學的綱領:離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換句話說,要把心裡面的憂慮牽掛,說得更粗一點,得失、好惡統統放下,這個人叫真的會用功、真的會學。境界裡頭,這個喜歡、那個不喜歡,這就完了,全是凡夫知見,全是輪迴心。輪迴心學佛,到最後還搞六道輪迴。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給我們講,學佛要「換心」,不能用輪迴心。妄想分別執著是輪迴心,自私自利是輪迴心,這我講得最粗淺,大家好明白。自私自利是輪迴心,不能了生死,不能往生,念佛都不能往生;名聞利養是輪迴心,貪瞋痴慢是輪迴心。輪迴心要不放下,怎麼能出離六道輪迴?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,不是別人造來給我們受,不是的,是自己造的。所以一定要有真實智慧,把這些事理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      一切眾生平等,佛在經上說得好,「生佛平等」,這個話說得好,生是眾生,佛是諸佛如來。他不說佛生平等,他尊敬別人。眾生跟佛平等,沒有高下。我們今天看人還有高下,錯了!這不是學佛。平等是佛法界,平等是佛心,清淨是佛心,真誠是佛心,我們從這個地方學。處事待人接物是我們修學的處所,古德所謂「菩薩學處」,一切時、一切處皆是菩薩學處,我們要知道怎樣去修學,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。

      在《華嚴經》上,這麼多的聖眾說出他們自己修學不同的法門,提供我們做參考,讓我們看了之後恍然大悟,果然是殊途同歸。方法不一樣,法門不相同,目標、方向、境界完全相同,我們的心就定了。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你都歡歡喜喜一門深入,你一定能得解脫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