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018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一八卷)  2003/4/2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18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李長者《論》裡面的問答:

      「問曰:一切眾生,本有不動智,何故不自應真常淨,何故隨染?」這個問問得很好,這個在佛門裡面也是大問題,根本的問題,跟大乘教裡面有些地方也提出問題,一切眾生既然本來是佛,為什麼會變成眾生?這個意思一樣的。真如本性本來是真常,為什麼會起無明?無明什麼原因起的?幾時起的?這都是大問題,這是根本問題。在楞嚴會上,富樓那尊者就問過,世尊也有很精彩的答覆。這個地方這一問,確實跟楞嚴會上富樓那所問的,可以合起來看,但是這個地方講的比經上講得更清楚、更明白。佛說法確實簡要詳明,我們中下根性的人聽不懂,長者這個開示對中下根性的人很契機,讓他老人家來給我們解釋。

      問的意思,說一切眾生本有不動智。這是真的,一點也不假,人人都有,真如本性;不動智就是真如,就是本性。本性裡面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,圓滿的德相,它是真的,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它為什麼還會迷?「何故不自應真常淨」,這個意思就是說,它自己應該是真、常、淨,這是不動智的樣子,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,它是永恆的,它沒有生滅,它不會改變,它是清淨的,永遠不會染污。「何故隨染」,現在在六道裡頭隨染緣。隨染緣這就是欲界,或者我們以十法界來講,三途六道是染緣,四聖法界是淨緣,為什麼?這個道理真的很難懂,我們也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,現在對這個問題疑惑才算消除了。

      在學佛過程當中,這個疑問也存在不少年,現在知道什麼?這個染是染不上,不是真的染。我在過去講經,用太陽眼鏡做比喻,外面陽光強的時候我們戴個太陽眼鏡,太陽眼鏡是有色彩的,有紅色的、有綠色的、有藍色的、有黑色的。試問問:我們這個眼睛,把眼睛比作不動智,確確實實它是真常淨,我們戴上這個眼鏡,這個眼鏡是染緣,我們的眼睛有沒有被染污?沒有。從這個比喻你去體會,我們的不動智有沒有被污染?沒有,有沒有被障礙?沒有。在凡夫看起來好像是有,其實沒有。這一念不覺,而有無明;無明就是眼鏡,有色眼鏡,這個東西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無明是生滅法。就佛學這些名詞來說,八識五十一心所是生滅法,是有為法。我們根中之性,六根的根性是真如無為,諸位如果學過《百法明門》你就明白了。一切眾生,這不是常說嗎?在日常生活當中,真妄和合,有真有妄,真妄和合。只是凡夫迷,迷的時候就不知道自己有真,妄心作主。什麼時候有人給你點破,這佛菩薩給我們點破,我們真的覺悟到,就不迷了。

      《楞嚴經》上佛用的比喻,把妄識比作賊,小偷,把真性比作主人。主人如果認識這個人是小偷,小偷能力就沒有了,不敢偷東西了,乖乖聽話了。不認識他,他偷了你的,你不曉得東西到哪去了,不知道誰偷去了。你要認識賊,賊就無能了。這個意思就是:你認識無明、塵沙、見思,你認識它了,它不會起負面的作用,它會跟你合作,密切合作,成就你一切願望,所以就變成成所作智,前五識就變成成所作智,第六意識就變成妙觀察智,末那識就變成平等性智,連阿賴耶也轉成大圓鏡智。覺了,煩惱就是菩提,迷了,菩提就變成煩惱,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菩薩跟凡夫,說實在話,真的是無二無別,差在哪裡?迷悟之間。所以,一念覺悟,眾生成佛;一念迷惑,佛變眾生。

      這問得好,我們看長者的答。「答曰:一切眾生,以此智故」,這個智就是根本智,「而生三界者」,這根本智隨染緣,三界就是六道,隨六道了。那個原因呢?下面我們要特別留意,「為智無性」,這一句話很重要,根本智無自性,性是體性,它沒有體性,「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惡苦樂等法」。為什麼?真如本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,沒有是非,沒有善惡。這個心,心是真、是常、是淨。古人用鏡子做比喻,心像一面鏡子一樣,鏡子照,照得很清楚,它有沒有分別智?它沒有,所以它是平等的。它照外面境界在鏡子裡面現相,平等現相,它不會選擇,這朵花很美我照你,那一堆牛糞很醜我不照你。不是的,平等。

      我們要曉得真性,真性裡頭有見,它能見、能聞、能覺、能知。這個知,不是此地講的是智非智、是善非善、是惡非惡,這個叫分別;它靈明覺知,它沒有分別,它沒有執著,它沒有妄想。見聞覺知裡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分別執著是迷。這樁事情我們從哪裡看?現代科學家做水結晶的實驗,真的對我們了解佛法做了一個很大的幫助。這一滴水,現在我們知道它有見聞覺知,它有沒有妄想分別執著?它沒有。它如果有妄想分別執著,那就叫它做有情眾生,它沒有。沒有的時候,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到,你看它法性,這法性裡頭具足見聞覺知,這個就是根本智。根本智,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般若無知」,這個無知就是根本智。無知不是什麼都不曉得,什麼都不曉得那就變成無明,無知跟無明不一樣。

      佛在經上講,真性是靈知。大家常常念三時繫念,三時繫念本子很熟了,中峰禪師講心,靈知心。世尊在《楞嚴經》上講的,真性法爾具足見聞覺知。見聞覺知是我們的真心,這裡頭絕不摻雜妄想分別執著,摻雜妄想分別執著,就變成妄心,就叫識,就叫做緣慮心。這個地方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為什麼?這就在我們本身,不在外面。靈知心是什麼?是我們的見性,我們六根舉一根來說,《楞嚴經》上也是舉見性來講。你一根明瞭,其他統統都明瞭。見性,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,不淨不垢,它是真的,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怎麼起來的?所以佛說,我們睜開眼睛第一念是眼識起作用,照得清清楚楚,第二念呢?第二念就是意識起作用,它開始分別,開始有執著。如果你能夠保持第一念,不落在第二念,你就是佛,你就是如來,你就是法身菩薩。六道凡夫包括九法界的眾生,他沒有辦法保住第一念,保持住第一念這就叫定功,甚深禪定功夫。

      我們從水結晶的實驗,我們能看出來,水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它確實能見、能聞、能覺、能知,所以外面給它的訊息它能接受。善的訊息它自然是善的反應,它沒有通過思考,惡的訊息它有惡的反應,這就叫隨染淨緣。在六道裡面,隨善惡緣。法性,我們從水的地方看到法性。法性無自性,它要有自性它就不會隨緣,正因為它無自性,所以它能隨一切緣;雖隨一切緣,不能自知,這個不能自知就是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我們今天講自知是妄想分別執著,它沒有,它只有反應。你給它善的訊息,它自然是善的反應,給它惡的訊息,它自然是惡的反應,這個叫知。所以它這個知的意思跟我們一般概念上知又不一樣,我們概念上這個知是意識裡頭的知,我們講知識,它不是的。它是本性,它是本能,自自然然的反應,不通過妄想分別執著,純自然的反應。佛經上講法爾如是,它本來就是這樣的。

      人心清淨,住佛淨土,居住在裡面的大眾,我們在佛經上讀過,有些世界(不是多數)純一清淨,那個地方的居民純一清淨,因此他所居住的報土變成淨土,一絲毫的染污都沒有,物質都結晶為珍寶。無量珍寶莊嚴,有光、有色、有香、有味,它是自然的,色香味是自然的,純真的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色香味已經變質了,為什麼變質?我們的心不淨,我們的心不善,變了。

      我們這個世間常常有瘟疫流行,現在有一些地區正在流行非典型的肺炎,這個在中國人講,瘟疫。瘟疫從哪裡來的?佛經裡面的答覆,你想想有沒有道理?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、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是總的原則、總的原理。瘟疫、傳染病真的唯心所現,什麼樣的心?不善的心,不善的業。先有不善的心,然後才造不善的業,境界現前,這是不善的果報。佛常常跟我們講這些事實真相。我們迴心向善,修自己的淨業,所有一切不善的果報自然消除。這個世間,人也知道斷惡修善,但是惡斷不乾淨,善修學得很有限度,所以千百年來,這些災害一波一波,年年都有。哪一年沒有瘟疫?年年都有。瘟疫,這講傳染病,最容易發生的季節,一般都是在清明前後,這一次也是在清明前後,它的時間一般大概是一個月,很少數能夠延續到兩個月。這些道理,經典上給我們說的,確實可以給我們做參考。許多同學問我怎麼樣防範,我告訴大家,最好的防範是「修清淨心、修慈悲心」。清淨慈悲能化解一切災難,把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物質的結晶,都轉變成非常美好,災難就沒有了。

      我們看到報告,在實驗室裡頭,兩個玻璃管裝同樣的水,自來水。同樣的水,一個貼上「愛、感謝」,一個貼上「恨、討厭」,都是用英文字母寫的,貼在這個玻璃瓶裡面,過幾個小時,在顯微鏡底下看這兩個瓶子水的結晶,它就不一樣。這水能認識字嗎?他們說:會,會認識。字是符號!它怎麼會起變化?產生變化的原因,我們想到還是人的意念,「愛、感謝」這是好的正面的一個意念,「瞋恨、厭惡」這是不善的意念。實際上,這個符號裡頭有人意念在裡頭;如果沒有意念在裡面,這符號是空的符號,我相信它不會起作用。創造文字的時候,已經在這個文字裡頭給它意念了,使用文字的時候,跟自己這個意念,符號跟自己意念相結合,把這個訊息傳給水,它就自然起變化。我們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?

      長者在此地說,「為智無性」,根本智無自性,它不能自知是智非智、是善非善、是惡非惡、是苦非苦、是樂非樂,它沒有這個意念。這個意念我們說過,這統統是妄想分別執著,它沒有;它沒有,那個智是平等法,智是清淨法、是平等法,所以能隨一切緣,隨緣現一切相。如果擴大來講,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它現的、都是它變的,它隨緣。它隨淨緣,變現出淨土;隨染緣,它變成穢土,它本身有沒有淨穢?本身決定沒有。它是活的,隨緣隨著變。

      後面這句話說得好,「為智體無性,但隨緣現」。根本智,自己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無自性,無自性的性是真性,但隨緣現,隨緣現相,就如同我們在顯微鏡裡面看到水的結晶,隨緣現相。「如空谷響,應物成音」,這是舉個比喻,空谷,響是什麼?回音。我們在山谷長嘯一聲,你立刻就聽到回音,為什麼它有回音?它無心,它無自性,我們長嘯一聲是給它的訊息,它立刻就反射回來。智體無性亦如是!「但應緣分別」,這個應是外面有感,它自然就有應,應緣裡頭要起分別,這無明就生了。應緣分別就是《楞嚴經》上佛所講的「知見立知」,知見是應緣,立知是分別,所以跟經合起來看,意思你就明瞭了。

      才有分別,執著跟著來了,什麼東西?「痴愛隨起」,非常非常微細,動了念頭。順自己意思的,貪愛就起來了,不順自己的意思,瞋恚就起來了,貪愛、瞋恚統統用個痴愛,全部都概括了。「因痴愛故,即我所病生」。我所是執著,執著愈來愈嚴重,真的生病了。我們要問:智體有沒有生病?智體沒有。像我們戴眼鏡,所有一切毛病都在鏡片上,與眼睛不相干,都在鏡片上。鏡片比喻作八識五十一心所,比喻作一切有為法,與真如無為真的沒有干涉,但是真如無為隨著它起作用,隨它的緣。它變餓鬼、畜生也好,它變人天也好,它變聲聞緣覺也好,它變佛菩薩也好,絕對不會起一個念頭。這是講法界的緣起,世間人講生命的緣起,這段是講這個道理。所有一切的病都是妄識,跟自性沒關係,自性隨緣,自性無性。

      「有我所故,自他執業便起」。業是活動,執著有自己、有他,自他對立了,這個念頭起來了,而且執著這一個念頭;有自有他,分別自、分別他,執著自、執著他。「因執取故,號曰末那」,在佛教的名詞叫末那識。末那的意思就是執取,我們說得粗一點,就是我常講的,你對於一切境界有控制的念頭、有佔有的念頭。這個念頭是俱生煩惱,不是學來的。我們仔細觀察五、六個月大的嬰兒,就有這個現象,你細心觀察,觀察出他有控制的念頭、他有佔有的念頭。到七、八個月小孩會爬了,不會走路也不會說話,他會爬。兩個小孩在一起,你放一個糖,或者放個玩具,你看他就要爭;被別人拿去了,你看那一個他就哭,非常明顯的控制佔有的念頭起來了。這沒人教他,這是佛法講俱生煩惱,沒有人教的。怎麼會有這種現象?過去生中的習氣。

      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頭捨身受身,生生死死、死死生生,搞這個把戲,帶著嚴重的習氣。帶這個習氣,現在有一些科學家證明了,他們用催眠的方法,讓這個人在催眠狀態之中。實際上催眠跟禪定非常接近,這個催眠師在旁邊指導他,你看先讓他把身體放鬆,然後把情緒放鬆,統統放鬆之後,逐漸逐漸引導他,就是不能讓他有妄想,讓他的念頭跟著指引的人,一個念頭,一個念頭就是禪定。他能夠回到過去世,你問他,他能夠把過去世那些事情都給你說出來,他回到那個時候。當他催眠醒過來之後你問他,他什麼都不知道,你把他東西記錄下來,現在記錄用錄音,這個方法很好,聽聽確實是他自己說出來的,他並不知道,過去生中生生世世。這說明什麼?說明佛法裡面講的俱生煩惱,不是這一生學的,過去生中的習氣,會帶到這一生當中來。

      「以末那執取故,名之為識」,這就是法相唯識裡所立的名詞,八識五十一個心所。心所法就是識起用,它起作用稱之為心所法。「因識種子,生死相續。以生死故,眾苦無量。」阿賴耶識裡面含藏著種子,這個種子是什麼?種子就是習氣,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現在人叫做潛意識,也就是一般人所講的印象。我看到的,我們常講你心裡落了個印象。印象很深,這個種子的力量就很強。如果你不是很注意的話,你所看到的,你的印象很薄弱;特別注意的話,那個印象就特別深刻、特別強,這個在佛法裡叫種子。這種印象不管強與弱,真的是存在的時間非常長久,保存的時間太長久了,生生世世都會帶去。我們一般人都有作夢的經驗,夢中有許多境界都不是這一生遇到的事情,為什麼會有這些境界發生?過去生中的事情,你睡眠的時候你控制不了,阿賴耶識的種子隨時起現行,夢境是這麼回事情。它有道理的,不是沒有道理的,沒有道理為什麼會作夢。

      為什麼你做的夢跟他做的夢不一樣?每個人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種子不一樣,每個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你所落的印象不一樣。因為這個東西,它就有生死相續,就有六道輪迴;善的印象變現出三善道的境界,惡的印象變成三惡道的境界。外面境界是法性,法性無自性,隨緣現相。所以依正莊嚴從哪來的?自己變現的,離開自己沒有一法可得,這是事實真相。你有生死,你有輪迴,苦來了,三苦八苦統統來了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講到此地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文:

      「以苦無量,方求不苦之道。迷不知苦者,不能發心。知苦求真者,還是本智。會苦緣故,方能知苦」,我們看這幾句。眾生在六道裡頭,時間久了,受的苦難多,這樣他就有求離苦這個念頭。想離開苦難的環境,想求一個沒有苦的處所,這個念頭就發生了。如果迷得很深,還不知道六道之苦,那他這個念頭生不起來,他不能發心。所以芸芸眾生當中,有感覺得很苦,求不苦之道那個念頭非常勇猛強烈,他就成功了。近代最明顯的一個例子,諦閑老和尚那個當鍋漏匠的徒弟,非常好的例子。他知道苦,他一生苦頭吃夠了,聽說有個不苦極樂的地方,他沒有第二念,一心希求。三年多,不到四年的時間,他成功了,這個明顯的例子。

      第二個例子,這都是民國年間的,東北極樂寺,哈爾濱,吉林哈爾濱極樂寺修無師,他在沒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的,不認識字,生活非常苦,出家之後一心希求不苦之道。聽說有極樂世界,聽說有阿彌陀佛,念佛可以往生,他沒有懷疑,沒有猶豫,一心念佛。你看他在戒壇期間,表演給大家看,自在往生,預知時至,沒有病苦。修無師坐著往生的,鍋漏匠站著往生的,都是不認識字,吃盡苦頭,對人間沒有一絲毫留戀。你要問他怎麼成功的,就這麼成功的。有些人學佛念佛,念了幾十年,消息都沒有,走的時候還迷惑顛倒,什麼原因?苦頭沒有吃夠,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,壞在這裡。所以世尊在入滅之前,留給我們的遺教教我們「以苦為師」,我們想想有沒有道理。那種困苦艱難不是壞事,苦頭吃夠了,他真的覺悟過來了,他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了,好事。現在在這個世間讓你天天享福,你就覺得這是好事,來生之後墮三途,才曉得這不是好事。

      昨天早晨,行師問我一句話,《地藏經》上講的「世尊知苦樂法」這一句。這一句了不起,誰知苦樂法?我們剛才講了兩個例子。現在讓你吃盡苦頭,你覺悟了,你一心一意到極樂世界去了,這真知樂。苦後面有大樂,世間人不知道。現在給你五欲六塵的享受,給你名聞利養的享受,你很得意,來世墮三途地獄,原來這一點樂將來得大苦。這個事情只有佛知道,佛清楚。佛教我們以苦為師,他自己給我們示範,佛陀當年在世,一生三衣一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教我們這一生能吃苦,往後生生世世得大樂。誰知道?

      我們在《梵網經》裡面,佛透露了一個訊息,他這一次到這個世間,到我們人世間來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。這我們就曉得,釋迦牟尼佛是來表演的,他有沒有苦樂?他沒有。世間人的受,苦樂憂喜捨,佛統統斷掉了,他無時不自在,無處不自在,什麼樣生活方式他都是得大自在。只是我們凡夫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,以為他在受苦。我們凡夫以為在這個世間擁有財富,擁有一些物質精神享受,以為這是樂。每個人苦樂的感受不一樣,苦樂的理念不相同,我們認為這是樂,覺悟的人認為這是苦,為什麼?你有控制的念頭,你有佔有的念頭,你有欲望,這些迷惑顛倒造業,會感召得生生世世的不如意。所以佛講世間人這個樂,樂是苦因,只有真正知苦,他才能求不苦之道,「迷不知苦者,不能發心」。

      下面這一句,這一句很重要。「知苦求真者,還是本智。會苦緣故,方能知苦。不會苦緣,不能知苦」。會是體會到,你真正體會苦的緣,你才能知苦,你不能體會,你怎麼會知道苦?「知苦緣故,方能發心,求無上道。」苦從哪裡來的?緣生的。世出世間一切法總離不開緣,所以佛法不講因,它講緣,為什麼不講因?因統統具足,每一個眾生十法界的因都具足,你要想到哪一個法界,看你的緣足不足。所以佛講緣生,他不講因生,道理在此地。

      因緣生法,緣很重要,我們一切眾生都有本智,根本智。根本智是成佛的真因,念佛成佛,念佛是成佛最親的一個緣,怎麼曉得?佛在經上常說的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個心想是緣。你本來是佛,本智是佛,不動智佛,本智是佛,你現在又念念在念佛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。阿彌陀佛是誰?是自己!阿彌陀佛這一句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,根本智起作用就是無量覺,所以古德說「阿彌陀佛就是我心,我心就是阿彌陀佛;此方即是淨土,淨土即是此方」,這個話講的是真話,不是假話。問題是你聽不懂,你果然聽懂了,你會了,你不難入這個境界。這個境界是彌陀淨土,取彌陀淨土不難。「名號品」我們讀完之後,你就曉得諸佛法界裡面的真相,所以緣重要。

      善導大師在《觀無量壽經》上品上生那一段裡面講得好,「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」。實際上不僅三輩九品,世出世法會不會、成不成,又何嘗不是遇緣不同!學佛,在理上講,只要你通達明瞭,只要你會,無論什麼境界都是好道場,都是幫助你成就的。法門平等,境緣也平等,這會才行,不會那才要選擇,才要執著。所以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為了接引初學,必須給你安排一個好的修學環境。什麼叫好的修學環境?這個環境能夠遠離一切不善的緣在誘惑你,你受不了!所以選擇山林人跡罕至之處,建立一個簡簡單單的茅蓬。

      釋迦牟尼佛當年接受國王大臣的供養,他們提供園林。我們知道僧團人眾很多,還有一些在家居士臨時來的,園林很廣大,房舍不多。這麼多人在裡面住,搭小茅蓬,很簡陋。這個教育的意義很深,告訴你這不是長住之處,不是你永久居住之處,臨時棲身之所,你一定要在短時間自己修行成功。不像後世,後世,你看在五五百年裡面有一段叫塔廟堅固,大家怎麼樣?大家蓋廟,蓋廟有功德。

      所以諸位想想五五百年,第一個五百年「戒律堅固」,戒律是道德,真的是有道有德,大家心安住在道德上;第二個五百年「禪定堅固」;第三個五百年「多聞堅固」,多聞是在經教上下功夫,通宗通教;第四個五百年「塔廟堅固」,大家蓋廟;第五個五百年,佛說「鬥爭堅固」。我們現在是五五百年之後,現在這個時代是鬥爭堅固,如果這個道場不鬥爭了,那釋迦牟尼佛這個話不就是妄語嗎?所以今天到處鬥爭,正常,釋迦牟尼佛早就說過了。這個道場不鬥爭很奇怪。這是佛在經上講的,以五百年做一個階段。

      我們怎樣在末法時期,五五百年之後,自己還想能有成就,要高度的覺悟,要真正知苦。所以生活苦一點,好!沒有留戀。過去寺院叢林,寺廟是國家建的,大富長者建的,提供給修行人,做為修行養道的場所,所以叫道場,但是物質生活依舊還是很清苦。居住的環境,諸位曉得從前寺院庵堂叫寮房,不叫宿舍,叫寮房。大家住的是什麼?叫廣單,我們現在叫通鋪,不是一個人一個房間,兩三人一個房間不可以。實在說,道場是磨鍊你的,不能讓你吃飽,也不能讓你睡好,你才知道苦。老和尚、常住、教授和尚、維那和尚,天天在折磨你。諸位讀讀《禪林寶訓》,你就知道了,你看從前道場這些祖師大德折磨人,就是給你苦頭受,讓你在這裡常常能夠生起知苦,求出離之心,用意在這裡。現在這個社會不可以了,現在這個社會要這樣,人家要告你,你虐待人,你侵犯人權,這還得了嗎?年頭變了,佛菩薩、祖師大德再來想幫你忙,幫不上,這個時代環境不許可。

      所以在這個時代,想在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真不容易,從前祖師大德、善知識還能助你一臂之力,現在沒有了,現在完全要靠自己,自覺自發。誰也不能夠管誰,誰也不能夠侵犯誰,干涉誰,不可以的。這個事情是好是壞?表面上看是好事,再深入一看,不好!把這一生得度的緣斷掉了。但是許許多多眾生在這個環境裡茫然無知,這就是不會苦緣,不能知苦,沒有出苦的念頭。遇到佛法了,雖然知道佛法好,學習的心不真誠,不懇切。換句話說,你這一生怎麼修,這個修的功夫都達不到出離的水平,還是出不去。煩惱習氣不要說斷,斷太難了,控制住都辦不到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,叫帶業往生。他的條件是煩惱習氣你自己能控制得住,確實是沒斷,但是怎麼樣?不發作,佛經裡頭術語叫不起現行,我們現在人講不發作。你是有煩惱習氣,你這個佛號有力量,把煩惱完全伏住、控制住,這樣才能往生。在這一段裡面,長者就是告訴我們,說出這個真相,知苦發心,那個心是真,他這一生有出離的希望;不知苦,縱然發心都很難出離。

      底下說,「有種性菩薩,以宿世先已知苦發心」,這後頭還有信解,他發心信,他發心能信能解,這是什麼?過去生中,我們常講過去生中善根深厚,這一生雖然沒有遇到什麼大苦,他一接觸佛法,他能信能解,他能發心。這是過去生中,不是這一生,他一定是吃足了苦頭,過去生中曾經發心。發心為什麼不能成就?臨終的時候可能業障現前,遇到障緣一念錯了,障緣總離不開貪瞋痴,對世間人事物只要有一樣心裡面念著放不下,他就走不了,很可怕。學道之人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決定不能有絲毫貪戀,不能不懂。有一絲毫貪戀,有一絲毫捨不得,都是障礙你不能往生的因素。什麼都要捨,什麼都要放下。我們在這邊建立這個道場,這也有二、三十年我們收集這些典籍,不是自受用的。自己在研究經教,講經教學偶然參考一下,這是帶來這點方便,主要是供眾的,沒有一點點貪戀。要知道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這個念頭要常常在心裡頭。無論什麼東西不能有一絲毫貪戀,不是到臨終時候才放下,現在就要放下,一點罣礙都沒有,你來去才自在。有一點罣礙麻煩就大了,什麼都要放下,我們這一生當中出離才真有把握。我一生所求的就是這個,自己在跟自己找障礙,那你不就錯了嗎?

      一切的作為為眾生,為正法久住。念念當中要常常想到接班的人,後繼有人,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護法。什麼樣的人來接班?悟入佛的境界,不悟入佛的境界讓他來接班,那你對不起他。為什麼?他會造罪業,他會破壞佛法、會障礙佛法。那你不是叫他來接班,送他到阿鼻地獄嗎?覺悟的人,怎麼能忍心做這個事情!所以,什麼人能接班?真正覺悟了,沒有私心。我們常常說的,自私自利放下了,名聞利養放下了,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了,貪瞋痴慢放下了,這種人是接班人。但是今天要找這樣的人不容易,到哪裡去找?從前李老師告訴我,還是有一個方法,什麼方法?求感應,求佛加持。至誠感通,佛菩薩會送人來。只要你的心正、行正,肯定有感應。一切為苦難眾生,為苦難眾生自己才能真正成就。一個人自私自利,什麼都為自己,心量狹小,他不會有成就的,他智慧不會開的,頂多一點小聰明而已,不開智慧。

      所以《華嚴經》上講,大心凡夫。他的思想、他的見解、他的行為,無一不是為一切苦難眾生,不分國家界限,不分種族,不分宗教;這個人,緣要殊勝,肯定他是一切眾生的真善知識。這個其他宗教裡面講救世主,在佛法裡面講菩薩應化來的,在此地做種種示現,教化眾生,幫助眾生轉迷為悟,轉惡為善,轉敵對為朋友,轉冤家為親家,轉凡為聖。肯定他來給我們做這個榜樣,身教,現身說法。沒有一點私心,沒有一點私利,確確實實做到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心決定是跟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相應。佛門裡講這是大善根,長者講有種性的菩薩,過去生中是善根深厚,他能發心,他能信能解。

      「信解種強者」,這就是善根種子強,「雖受人天樂果,亦能發心求無上道」,這是過去生中善根深厚的人,他的菩提種子有力量,很強。所以他雖然受人天福報,沒有受過什麼苦難,他能發心,他能求無上道,他在這一生當中能給我們示現成就,這個我們常講再來人。雖然不是真正再來人,他一接觸到佛法之後,基於過去生中深厚的善根,他在這一生當中能夠轉業力為願力,他的願力超過了他的業力,等於乘願再來,這種人肯定成就。

      後面,大師在這裡做了個總結,「是故因智隨迷,因智隨悟」。這個智是根本智,前面講了這麼多,我們如果真的懂得,明白一些,我們就曉得,六道眾生裡面,迷而不覺、覺而不迷是怎麼回事情?都離不了根本智。因智隨迷,是在根本智上立知,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知見立知」,你迷了,你隨順迷情,苦頭受盡的時候,還是因智覺悟,本覺裡面的靈知它在起作用。所以佛菩薩在大乘經上常講「迷悟不二」,這話什麼意思?迷悟之本都是根本智。迷的時候,根本智不起作用;根本智起作用,覺悟了。

      一定要曉得,根本智就是我們的六根根性,只要不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就是的。這個說法,初學的同學恐怕難懂,不容易體會,我們再說白一點。第六意識是分別,第七識末那是執著,第八識是落印象。所以佛門你看宗門參禪,教人離心意識參,叫參究,不叫研究。世間人講研究,研究他是沒有離開心意識,他用心意識;用心意識叫研究,不用心意識叫參究,差別在此地。教下裡面,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參學,只要看到參,就不能用心意識。換句話說,不能用分別,不能用執著,不可以落印象。

      參學好比用鏡子,用心如鏡,照外面的一切萬物不留痕跡,正在照的時候也不留痕跡。研究,研究像照相機一樣,它裡頭有底片,照一個落一個印象,照一個又落一個印象,就是它有分別、有執著,落印象。研跟參不同的地方在這裡。佛門不管哪一宗哪一派都跟你講的參究,不是研究,參究、參學。所以參用根本智,悟後得智。研究落在意識裡頭,沒有根本智;沒有根本智,哪來的後得智!所以佛經上講,他只是世智辯聰,沒有真智慧,根本智、後得智是真智慧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