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582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八二卷)  2006/6/27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582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李長者的《論》,第一段「釋品名目」。我們接著上一次講到「普賢五位行門,心行調柔,順和正直」。今天從第三句看起,「深心正念,樂集善根,常念利生,名之為賢」。菩薩五位行門是屬於綱領,學習世出世間法最重要的是要把綱領抓到。上面所講的「心」是存心,「行」是行為,就是言語造作要懂得柔和。「調」是功夫,時時刻刻要把它調順到柔和。「順和正直」,順一定是隨順法性、隨順性德,也就是說隨順大自然的規律。大自然實在講也是不好懂,現在人很不容易體會大自然的認知,都必須要很細心的去觀察。自然的運作是柔和的,是決定沒有衝突、沒有對立的。往下的經文還有許多地方給我們提示,只要能夠細心去觀察、去體會,如何能跟大自然相應。

      我們的生活、起居作息要能跟自然相應,這個人身體決定健康。如同我們起居作息的時間,太陽下山休息了,我們也應該休息;清晨,東方發白,太陽醒了,我們這個時候也應當起床。你能夠作息隨順大自然,你才懂得養生之道。「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」,這都是隨順自然。一年四季,春夏秋冬,年年如是,周而復始,沒有疲倦,沒有懈怠,這就是天行健。君子效法自然,自強不息,沒有厭倦,沒有懈怠。懈怠、厭倦在自然裡頭找不到,自然運作裡面找不到。像這些地方你要細心去體會,然後你就明白了,明白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覺悟了。所以自然是和諧的,自然界沒有衝突。衝突從哪裡生的?衝突從利、欲望。大自然的運作裡面沒有自私自利,沒有貪欲,也沒有瞋恚,這是細心去觀察,讓我們一切都能隨順,自然的運作是道,隨順自然是德。

      所以下面講「深心」。菩提心裡面,直心是體,前面你看「順和正直」,接著「深心正念」。深心是什麼?我們現在講得很白,大家好懂。古大德講深心是好善好德,我講深心就是用《無量壽經》上的經題,修學的綱領,「清淨平等覺」,這是深心。正念是什麼?沒有邪念就是正念。這個話,初學還是難懂。佛在經教裡常講,起心動念就是邪念,有念皆邪。什麼叫正?無念是正,很難講。有念是邪念,無念是無明,這個就麻煩大了!無念是無明。究竟什麼叫正念?正念跟正受很接近,但是還不是一個境界。正念確實無念,是無邪念,你說它有沒有念?佛既然在經上講有念都是邪念,你把邪念斷掉就是正念。這個意思很深,如果用般若話上講比較容易體會。

      佛講般若是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無知是正念。由此可知,正念就是清淨心,正念就是清淨平等覺。說是說三個,是一而三,三而一,心地清淨當然平等、當然生智慧,覺就是生智慧。人在正念的時候,就是人心地清淨平等的時候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統統生智慧,生智慧就是《無量壽經》經題講的覺;換句話說,你心裡面沒有正念就生煩惱。煩惱有兩大類,不是生邪念就是生無念,兩邊決定墮在一邊,這是沒有正念。所以,在此地我們用《無量壽經》修行的總綱領來解釋這一句,你就不難懂,你就容易體會。

      普賢菩薩念念不離深心正念,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、應當要學習的,學佛就要像佛。大家都曉得,極樂世界世尊為我們介紹、所推崇的,普賢菩薩,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,西方極樂世界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。這個地方講普賢大士之德,五句;《華嚴經》末後說出普賢大士十大願王,那也是普賢大士之德。所以,古人說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根據這個經義所講的,極樂世界是普賢大士的法界,所以普賢行跟西方極樂世界是完全相應。晚清弘一大師,提起來諸位都知道,弘一大師他的早晚課誦就是念《普賢行願品》,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看到流通最後這一卷,淨土五經一論之一,念這個。

      這一句的意思我們就明白了,應該在一切時一切處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,這個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。覺決定是自然發生的,你不要去求覺,求覺就是無明、就是妄想,只要保持清淨平等。特別用在什麼?用在對人,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處世待人。平等心是不起分別,心就平等;不生煩惱,心就清淨。煩惱是什麼?喜怒哀樂愛惡欲。七情五欲不生,你的心清淨,如果根塵相接觸起了這些東西怎麼辦?我是不想起,它偏偏要起。淨宗的大德教給我們,念佛。你的妄念才起來,順境生歡喜心、逆境生瞋恚心,念頭才起來,「阿彌陀佛」,把那個念頭打掉,你這一念歸到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這一念不屬於貪愛,也不屬於瞋恚,也不屬於愚痴,無明煩惱都不相應。這一句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相應,跟我們求往生的願望相應,這就好。

      所以就有些人真的萬緣放下,二六時中就這一句阿彌陀佛,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深心正念,你們想想看對不對?這句阿彌陀佛就是道道地地的普賢行,這個要懂得。什麼樣不平的境界,遇到阿彌陀佛就擺平了;什麼樣的煩惱,貪瞋痴慢疑,到阿彌陀佛這個地方也擺平了。佛號功德不可思議!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、在《彌陀經》裡面說了很多,同學們可千萬不能疏忽。學了之後要用在生活上、要用在工作、用在待人接物。歡歡喜喜的時候,一切時一切處,一聲阿彌陀佛。

      底下一句,「樂集善根」,念去聲,念一ㄠˋ,樂是愛好。在菩提心裡面它也是屬於深心,好善好德!集是集起,善根。世法善根有三,經論上常講的三善根,對於世間法、出世間法沒有貪戀,這第一個善根;沒有瞋恚,第二個善根;沒有愚痴。沒有愚痴怎麼講法?於一切法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,決定不迷惑,這就是不痴。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三善根。世間,這個世間是講六道輪迴,如果廣義的來講,包括十法界,十法界都是屬於世間。世間一切法依正莊嚴,順境不貪,逆境不瞋恚,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。明瞭什麼?明瞭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那你是真的明瞭;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這是真明瞭。再深入一點,大乘經教裡佛常講的,十法界依正莊嚴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所以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。你在這個裡面要起了貪瞋痴慢,錯了。你起這個東西,你是被外境迷了,你不知道外境的真相,你才會生起這些煩惱。如果你知道外面境界相的真相,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諸法實相,實是真實,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永遠常住在深心正念上。為什麼?起貪瞋痴是邪念,由此可知,只有深心正念才是真正樂集善根。這是講到世間善根。

      出世間善根只有一,沒有三。出世間善根是什麼?精進。確實像《易經》上所講的,「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」,菩薩善根。出世法裡只有一個善根,精進不懈,永遠沒有退轉。到什麼時候不退轉?十信心滿就不退了。所以,發心有理有事,理事參透了,那個發心不退,真正明白道理,也會不退。只是在事相上發心的,一遇到挫折、或遇到差別的境緣現前就退心。我們看到學佛同學,真的是不退的少,退的多。你細心去觀察他,他為什麼退心?我們一般講佛理不通,那就難怪。明瞭理事的真相,就太少了,那真正是有了功夫,契入境界,雖然契入不多,契入少分,他起作用;只有在這個狀況之下是不退轉。單單是不明理,單單是事,事都是憑一種熱情的,某種因緣現前的時候他那個熱情溫度會降溫,於是他就退轉。這是積集善根就重要。

      世法三善根的反面是三毒,就是貪瞋痴。三善根是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經論上說得太多了。世尊的教學,我們在講席裡面常常提醒同學,一定要知道世尊的慈悲、世尊的方便、世尊的善巧,那就是不斷的重複。為什麼他的說法有那麼多的重複?那就是我們凡夫善根淺薄,記不住;縱然記住,境界一現前,佛陀的教誨就忘掉,還是隨順煩惱習氣,隨順煩惱習氣你造輪迴業。佛慈悲,不斷的呼喚。所以佛家的經典不是文學作品,不是藝術,你一定要把它看作慈悲的教誨,你才能體會得到。重複千遍萬遍,你回了頭,回頭了還是千遍萬遍,為什麼?你周圍的人沒有回頭。果然大家都回頭,佛一句話都沒有,口掛牆壁。

      今天像三毒煩惱跟三善根,要不要天天提?天天提醒,依舊做不到,那怎麼辦?還是繼續不斷天天提醒,總有一天你明白了、醒過來了。就好像一個睡著的人,睡得很熟,推推他、喊他,他沒有醒,再推推他、再喊他,推了十幾次、二十幾次,他才醒過來。這些事情我們很容易明白,甚至我們幹過。我們睡熟的時候,別人也喊我們,也要喊好多次,特別是喜歡睡懶覺的。喊了,答應了,答應但是又睡著了,我們過團體生活的時候就常見。你從這個地方去體會,然後才曉得佛的慈悲。所以三毒太可怕,哪個人沒有?

      佛菩薩常常提醒我們,貪心是餓鬼道第一個業因,瞋恚是地獄道第一個業因,愚痴是畜生道的第一個業因,因緣非常複雜。複雜的因緣裡面,找出一個最重要的,這佛常說,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貪而不捨,這個執著非常堅固。我們幹的什麼?每天幹的是鬼業,幹的是什麼?幹的是往餓鬼道走,你也修道,修餓鬼道。如果對一切人事物,瞋恨心非常重,念念放不下,這個人走地獄道。邪正、是非、真妄沒有能力辨別,往往搞顛倒,愚痴,這個人行畜生道。你說可不可怕?立刻回過頭來問問自己,我在日常生活當中是行什麼道?你就清楚了。

      惡道可不能走,你要想真正成就,要放下;要想能真的有把握,快一點成就,徹底放下。很多人知道放下,沒有徹底放下,放一半,還留一半。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的?留一半,一半生煩惱,不生智慧。什麼時候生智慧?能放下百分之九十,才有一點智慧的影子,必須百分之百的放下,智慧現前。智慧要不要求?不能求,為什麼?求,沒有放下,求裡頭一定有貪瞋痴。不求智慧,學佛不求證果,什麼都不求,徹底放下,自自然然感應道交,妙不可言。所以法稱之為妙法,就妙在這裡。為什麼?稍稍有求的念頭就不是正念。我念佛求往生,願是要求往生,可是念頭不能裡頭有求,念頭要放下,跟西方極樂世界融成一片,哪有不生的道理?這個意思很深,但是是能體會得到的。

      如果你再問為什麼極樂世界不能求?極樂世界是心現識變,唯心所現,是自性所現的境界,求是向外求。你要懂得極樂世界都是自性所現的,十法界依正莊嚴也不例外,也是心現識變的。要不要求?不求,自然就得到。你求得,也能得到,求得的是有限的,不求而得是無限的;求得是虛妄的,不求而得是真實的,這個道理就愈講愈深了。如果我們是一直都修學大乘,學習大乘教理,《華嚴經》學到這個地方,我說這個話能聽得懂。如果前面沒有學過,初次來聽,那就有困難。大家都以為求才有得,不求怎麼會有得?不求得,那是真的得;有求之得,不是真的。為什麼?有求會有失去,無求的就沒有失去,沒有失去是永恆的。沒有失去的是什麼?無貪、無痴、無瞋、精進,永遠在精進,為什麼?那裡頭有樂,叫法喜充滿。無貪、無瞋、無痴、精進裡頭有無量的法喜。古人所說「世味哪有法味濃」,世間再好的味,沒有法味濃。所以菩薩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這五句決定是圓滿具足,念念不捨,念念具足。

      末後一句「常念利生」。我們要問,他這個「念」是正念還是邪念?常念利生,給諸位說,這是正念,不是邪念。邪念是有念之念,正念是無念之念,無念之念才叫常,有念之念無常。為什麼?它有時候會斷,會斷就不叫常,不斷才是常。我們今天講你的起心動念,念到利益眾生,有時候就忘掉,就斷掉了,那就不叫常念,那怎麼是常念?無念之念,為什麼無念之念?眾生跟自己是一體。你了解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就常念了。人,說實在話,迷惑顛倒的眾生,常念只有一個我,這是他的常念,永遠不失掉。就是不想我的時候,任何場合他立刻就是我。佛在經上講得好,末那識,四大煩惱常相隨,這四大煩惱頭一個就是我見,執著有個我。

      並沒有把「我」掛在口裡頭,也沒有把「我」掛在念頭上,那叫常念。我們知道念頭是無常的,前念滅後念生,我們常講雜念妄想,這個念是無常的。離掉雜念,沒有雜念、沒有妄想,常念就現前。常念決定利生,所以菩薩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你們想想這兩句話是不是常念利生?也正是古大德常說的,什麼是佛法?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這就是佛法。利生,利生當然離不開慈悲方便。慈悲方便,我們說怎樣落實?《楞嚴經》上說得好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這是菩薩落實常念利生,顯然跟凡夫知見不相同。「名之為賢」,這是解釋菩薩名號。賢首,什麼是賢?長者為我們說到此地。

      下面再解釋首,「創從凡夫,頓彰法界,諸佛因果理智,一時明現,名之為首」。首是第一,這段話說得非常好,創是創始。我們現在是凡夫位,凡夫,清涼大師前面說得很好,《華嚴經》是世尊在定中說的,聽眾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人天、二乘都沒有與會聽聞的條件。我們怎麼會有條件?清涼在「十種當機」末後一條,是凡夫。什麼凡夫?大心凡夫。我們諺語常講量大福大,大心凡夫就是量大福大,他可以參與華嚴法會。由此可知,量大也是多生多劫修來的。

      為什麼一般人心量都那麼小?起心動念都為自己,所以自私自利。尤其現代,現代人的心量就更小了,什麼原因?疏忽了聖賢的教誨,所以心量變得很小。在中國古代,聖賢教誨從一開始就是教你拓開心量,真的成為量大福大之人。我們的老祖宗真了不起!五千年就是這種教學,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。五千年前中國的老祖宗,教兒女、教下一代,教什麼?倫理、道德、因果,這是教育。而教學的核心就是一個字,父子有「親」,那個親是親愛。父子之愛,父母對兒女的愛是天性,它是自然的,沒有任何條件的。可是現在真的問題出來了,有父母真的不愛子女。所以我特別強調從什麼時候看?從小孩出生三、四個月那時候看,為什麼?特別明顯。小孩沒長大,還不會說話,你看他的表情、他的動作。雖然他還爬不起來,還不會走路,看他動作、看他表情,他對父母的愛,而父母對他也照顧無微不至。所以中國教育的起源,就是起源於這樁事情。

      古人就想到這種發自真心的愛,如何能叫它永恆保持,一生都不會變質,那就變成父慈子孝。要叫他永恆保持一生不變,用什麼方法?教育!所以教育從這裡開始的。教育的目標,就是把父子之愛永恆保持,真正是父慈子孝。第二個目的,就是把這個愛擴大,心量擴大;把愛父母這種真的愛,去愛兄弟、愛家族、愛國家、愛一切眾生,擴大了!從這個原點慢慢往外擴充。外國人講我們這個宇宙是大爆炸,中國的教育就是愛的大爆炸,要把這個愛擴充到虛空法界。中國的五千年的教育是愛的教育,是父子有親的教育,心量就大了。量大福大,華嚴會上的當機者,「創從凡夫,頓彰法界」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長者為我們介紹菩薩名號的第二個字,首。「創從凡夫,頓彰法界,諸佛因果理智,一時明現,名之為首」。這個難得的,是創始是從凡夫,這個話意思就是含著我們也有分,就是這個意思。可是要修普賢行,普賢五位行門,就是前面講的五句,很重要。總的來說,就是看破放下。現在人有個很錯誤的看法、想法,造成嚴重的障礙,障礙什麼?障礙他的智慧,佛門講堵塞悟門。我自己在沒有遇到善知識之前,也犯這個過失,這是現在人的通病。

      這個過失是什麼?學東西要多,什麼都學。什麼都學,當然就不是一個老師,很多個老師。像現在在學校裡面,從小學起到大學都是學很多科目,每個科目都有一個老師。學道也是如此,今天上午還有兩個國內的同修來看我,也談到這個問題。求學的時候多方面去參訪,廣學多聞。佛說的話沒有錯,我們自己把意思錯會,所以《華嚴經》到最後,用善財童子來表演。我們讀了這個之後真的才明白,把過去老師對我們教的那些方法搞清楚了,對老師是格外的感恩戴德。你不了解這個道理,總以為老師專制跋扈,好像自以為了不起,會產生這個錯覺,這真是罪過。老師真心對待你,你不認識,產生這個錯覺。

      我跟李老師頭一天見面,我把我的來意向老師報告,老師非常冷靜,觀察。然後告訴我,你想跟我學,我有三個條件,你能不能接受?第一個條件,你從跟我學這一天開始,一切要聽我的。學經教,只能聽我講,不能聽任何法師甚至大德、居士,不可以。只能聽他一個人的。第二,他知道我過去跟過章嘉大師三年,跟過方東美先生學哲學。他說那些我都不承認,你所學的我都不承認,你跟我一切從頭學起,決定不能把你從前學的搬來,來討論、來辯別,不可以,那個作廢。第三個條件,從今天起,你所看的書籍、文字,一定要得到我的同意,即使是佛經,我沒有同意你不能看。這三個條件,你能不能接受?你能接受,歡迎你來學;你不能接受,你就另找高明。非常嚴肅,我思考了大概五分鐘,最後答應了,我說我接受。

      李老師的聲望、德行我們很佩服,雖然沒有親近過,是朱鏡宙老居士給我介紹的。朱老跟李老師同年,我跟他認識比較久,對我初學幫助很大。他在台北搞一個台灣印經處,所以早年我看的一些佛經,都是他送給我的,他那個印經處出版的,數量不多,種類不多,數量也不多。這個老人對我非常愛護,把我介紹給李老師,沒想到李老師頭一天見面開出這樣的條件。一般人聽到,「這個老師怎麼這樣的跋扈、目中無人,好像只有他沒有別人。」最後我接受了,他笑笑,他說有期限的。什麼期限?五年,不是無限期的,五年決定要遵守這三個條件。還好,只有五年。到差不多十幾年之後,我才真正體會到,這就是古時候拜老師的五年學戒。學什麼戒?就這三條。我是以後到新加坡講經,遇到演培法師,聊天的時候談到這樁事情。演培法師說,我在諦閑老和尚的時候也是這三條。我這才恍然大悟,這三條不是李老師專利,原來是自古以來老師教學生都是這三條,才知道什麼叫五年學戒,五年絕對要遵守老師的約束。

      他也不是隨便對人講的,因為我的好同學,徐醒民居士、周家麟居士,是非常要好的同學,老師沒有要求他們,單單對我。是不是我看的東西太拉雜、太多了?當然我的情形,朱鏡宙老居士一定給他談得很多,所以特別拿這個來拘束我。這個方法接受之後,依教奉行,三個月我就有了感應,效果出來了。什麼效果?煩惱輕、智慧長。因為什麼?別人東西都不能聽,文字不能看,老師沒有同意的都不可以看。只能聽他一個人的,不能聽別人的,以前學的都不算。心清淨了,守住這個約束,心清淨。心清淨,妄念就少了。聽老師講經,遵守老師指定叫我看的東西,看得出意思、聽得出意思。而且聽講經不許記筆記,這也是特別對我。別人記筆記他不管,我做筆記,不行。而且我的座位指定在第一排,面對著老師,有固定座位,專心聽講。最初幾天也寫筆記,老師看到了,把我叫到房間裡面。你聽經是不是寫筆記?我說是!你寫它幹什麼?有什麼用處?我說怕忘記。他說你今天寫的這些東西,到明年就沒用了。為什麼?你自己境界提升了。我想是有道理,專心聽,寫筆記分心,這才曉得。所以十年,我一本筆記本都沒寫完,薄薄的一本筆記本沒寫完。

      方法!這個教學方法,這個方法是中國幾千年教學的經驗,怎樣教學生的?不斷的重複。就是古大德這個教誨,我們就用上了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一定要不斷重複。為什麼?你心是定的,遍數多了就有悟處,這才曉得古人所講的話,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千遍,心定了,定就開智慧,智慧是接觸就明瞭,原先看不出意思,意思出來了,就這個道理。所以,實際上這個五年當中,最重要的是訓練什麼?戒定慧。老實遵守,不敢違犯,這就是持戒。依照這個方法,心定下來了,不亂看、不亂學、不亂聽,統統都歸到一,一門深入。

      老師教我們的經教都是一門,不許可同時學兩門,而且遍數也多。我們最初學講經,一部經學會了,上了講台講,老師在下面聽,點頭、同意,算是通過了。通過之後我還要講十遍,到哪裡去講?到同學家裡去講,聽眾三個、五個都沒有關係,在這一家講完了,到那一家去講,不斷的重複。不重複不行,重複什麼?訓練你的定力、訓練你的耐心,現在人沒有耐心,聽一遍,聽第二遍就不要聽了,這個我已經聽過了,這不能成就。這個李老師教給我的,他舉道宣律師的例子。律宗初祖,唐朝時候終南山道宣律師,聽四分律聽二十遍。聽不厭,學不倦,你要有這種耐心。耐心就是定力,定功愈深,智慧就愈長,煩惱伏住了,伏久了,自然就沒有了,這才是他真正教學的目標。所以老師所教的,你要不能放下,陽奉陰違,不能成就,吃虧的是自己,不是老師,與老師不相干。

      我那時候是真想學,朱老說我給你介紹個好老師。所以,我到三個月之後有了效果,半年之後,我服了。這就是什麼?心服口服。你看看當時接受的時候,勉強接受,好在我對老師尊重,成功就在這個地方。雖然心裡不服,口服,但是我還是勉強自己一定做到。三個月見到效果,六個月心服。五年到期了,我向老師報告,我說這個得很大的利益,我願意再延長五年。所以我守老師的教誨十年,根才紮下去,沒有十年沒有根。沒有根就像浮萍一樣,隨風飄流,你不會有成就。根愈深,你成就愈大。可是現在人一般思惟都不是如此,你要是這三個條件,「你有什麼了不起?好老師到處都是,我可以去找別人」,這就錯了。當時並沒有人教我這些,我能夠接受,還是一點善根,從小父母教的尊師重道。尤其我對於朱鏡宙老居士,我對他非常尊敬,把他當作祖父看待,他對我關懷照顧,所以我相信他的介紹,在台灣他心目當中最佩服的一位長老,所以我想想還是接受。

      佛菩薩的教誨,就是不斷的重複。並不是常常給新東西給你,一樣東西複習複習再複習。你要是認真的去學習,裡面就有法味。他一面複習,他修什麼?訓練你的定功,不是別的。實在他這個教學要求的目標就是戒定慧,但是你當時自己並沒有感覺到,就是在接受戒定慧的訓練、接受看破放下的訓練,把你心裡面那些雜念、染污逐漸的消除。不讓你多聽,不讓你多看,是不許你再接受染污;你一面要去斷,一面再接受,效果就沒有了,這個道理我們能懂。所以只有唯一的方法,就是你跟外緣杜絕,連經本都不能夠多看,老師指定個一、二種,你就一心一意專門學這兩種。然後我們才想到,古時候私塾裡頭的老師教學生,有道理,小孩從小就培養他戒定慧,他心是定的。你看現在的人心浮氣躁,從小就妄想多,一直到大學,妄想是逐年增加,怎麼教?都是自以為是,一個個真的都是廣學多聞,學到最後狂妄,目中無人,就失敗了。

      大心凡夫心量大,心清淨,真正學到了清淨平等覺,清淨、平等、覺當然有真誠,當然有慈悲,這就是你的真心。你的真心失去了,老師、佛菩薩幫助你恢復,恢復的方法善巧方便,最重要的你要能尊師重道,依教奉行,你才能得到。得到之後,你如果一接觸《華嚴》,那就是底下這一句,「頓彰法界」。你有清淨平等覺,你有常念眾生,你這種心思跟菩薩相應,菩薩也是這個心,菩薩也是這個思。「頓彰」就是看破,看破就是明瞭。十法界依正莊嚴,諸佛的因果理智,一時明現。所以《華嚴》是諸佛果地圓滿智慧的心得報告,用我們現在的名詞。「名之為首」。所以凡夫他要具備這個條件,不具備這個條件,《華嚴經》擺在那裡,你也是不得其門而入。

      「此依法主解行立名」,賢首,依法主,修行這個法的人他的解、他的行來立名字,所以稱之為賢首。「此賢首者,乃是於佛果海文殊普賢行之賢首」,就是此地這位賢首菩薩,實在講賢首菩薩就是代表學這個課程的人。我們今天學這一品經,學這一品經的人就叫賢首菩薩。好像我們開這個班,這位賢首菩薩是我們的班長,所有學這個課程的人都叫賢首,這就契入了。「乃是於佛果海文殊普賢行」,文殊是解門,普賢是行門,不就是如來果海的解行?是這個賢首,這個層次可高了!

      再一轉,轉什麼?轉我們凡夫,大心凡夫,「為信佛因果理智之首,圓滿法界解行無始終之首,故為賢首品」。他要不轉,那與我們沒分,太高了,大乘法到了頂點。可見得學這個,就是學文殊的慧、普賢的行,給我們初心凡夫(大心凡夫)做為信佛因果理智。這一部《華嚴經》就是講佛果,諸佛果地因果理智,一部《華嚴經》的內容就是說這個。理是真理,佛的因是什麼?世尊大乘教裡頭常常教導我們,十法界的第一個業因。十法界的因緣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的因緣裡頭,哪一個因緣最重要?佛往往把這個拈出來,教導我們。成佛第一個業因是平等心,平等是佛。諸位想想怎麼平等?有執著不平等,有分別不平等,有起心動念還是不平等。真正要做到平等,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,不起心不動念,真平等。你就曉得,不起心不動念,無明都沒有了。

      阿羅漢只斷見思煩惱,不執著,超越六道。權教菩薩、聲聞、緣覺,見思煩惱斷了,也就是說他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,他有分別,所以出不了四聖法界;四聖、六凡合起來叫十法界,他出不了。四聖法界裡最高的是佛,那個佛跟究竟果地上佛不一樣,他是什麼?十信菩薩,諸位要知道,十法界裡面的佛就是十信菩薩。你們想想看,我在講經的時候跟諸位報告過,七信菩薩見思煩惱斷了,跟阿羅漢一樣;斷煩惱跟阿羅漢相等,但是智慧阿羅漢是決定不能夠相比的,斷德相同。你就曉得七信是羅漢,八信就是辟支佛,九信是菩薩,十信是佛,四法界,四聖法界。所以十法界裡頭的佛是十信菩薩!

      十信菩薩再破一品無明,那就是什麼?起心動念也放下,真平等了。不起心不動念,平等了,就成佛,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了,就是華藏世界。到華藏世界,在《華嚴經》稱為法身大士,江味農居士註解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裡面講諸佛,諸佛如來。那個諸,諸是多,不是一個,那個多不是說很多很多,不是這個意思。他那個多就是四十一位諸佛,你就曉得,圓教初住就是佛。所以天台大師判六即佛,從初住到等覺叫分證佛,他不是究竟圓滿,分證佛。

      為什麼稱他分證佛?實在講,分證佛跟圓滿佛沒有差別,你們能懂嗎?為什麼沒有差別?平等!如果有差別,不就不平等了嗎?平等,為什麼還要講差別?《華嚴經》上給我們講得好,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有斷;無明斷了,就是起心動念沒有了,可是習氣還在。每個人的習氣厚薄不一樣,把它分成四十一個等級,是這麼回事情。這四十一個等級,我們現在學《華嚴》學到這個地方,慢慢也就聰明了,也有一點智慧,知道這個東西不能說有,也不能說無。你說無,它有,它真有;你說有,它真的無,為什麼?它不礙事。所以我講這節經文的時候,我就用古大德這個比喻講,我們從比喻當中體會。古人用酒瓶做比喻,酒瓶裝酒的。酒倒乾淨,完全沒有了,裡面擦得乾乾淨淨,確實沒有了,再聞聞還有味道;統統乾淨都沒有了,那就是佛。

      可是我們如果要是四十一個位次,我們就用四十一個酒瓶來做比喻。譬如今天是星期一,我們假定今天是星期一,我們把酒全部倒掉擦擦乾淨,瓶蓋拿掉,放在這裡。下個星期一再開一瓶,統統倒乾淨之後擦乾淨,酒蓋也放掉,編個號,這第二號。再過一個禮拜再開一瓶,一個禮拜開一瓶,四十一個禮拜四十一瓶。到最後開的那一瓶,再向四十一個星期之前的那一瓶,最初開的那一瓶聞聞,味道很淡;今天剛開的,味道很濃,這就叫無始無明習氣。妨不妨礙?不妨礙。

      所以初住菩薩他就有能力隨類化身,像觀世音菩薩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說的,應以佛身得度,他就能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現成佛來度眾生。憑什麼現?眾生感,所以說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,眾生希望見佛,他就用佛身出現;眾生希望見菩薩,他就菩薩出現;眾生希望羅漢,他就羅漢出現,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能現什麼身。現身沒有思惟,沒有起心動念,如果一起心動念,那他就又變成凡夫,他就又墮落了。諸位要曉得,圓教初住三種不退都證得,位不退,行不退,念不退。但是淨土宗講圓證三不退,他雖然證得三不退,他沒有到圓。到什麼時候才圓?習氣全部沒有,那叫做圓。習氣差不多沒有了,快沒有了,八地菩薩,所以八地菩薩叫不動地,就是那個習氣快要沒有了。諸位從這個比喻上,你就很容易體會到習氣跟現行。

      所以,圓教初住是真正平等心現前,還有習氣,習氣不礙事,於自行化他都不會造成妨礙。諸位要曉得,見思煩惱的習氣有障礙、塵沙煩惱的習氣有障礙,無明煩惱的習氣沒有障礙。所以四十一位佛,他們是有無明習氣沒有斷,帶著有厚薄不相同,其他的都沒有。所以他們在十法界得大自在,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。你從這個地方就能體會到,如來果海裡面的因果解行,你就能懂得。所以我們《華嚴經》上是用如來果地上的境界,做為我們因地上的修因,這比什麼都殊勝。

      「為信佛因果理智之首,圓滿法界解行無始終之首」。圓滿法界解行無始終,就是《般若經》上所講的諸法實相。實在講,諸法實相就在現前,只是迷惑顛倒的眾生他不覺。諸法實相真的沒有始,沒有始就是沒有生,沒有終就是沒有滅。《中觀論》上給我們講的,「一切法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、不常不斷、不一不異」。生滅、來去,意義都是相對的,這就二法,都是二法,不二!始終是二,無始終是不二。圓滿法界解行無始終,就是圓滿證入不二法門,這是首,開始,我們要證入圓滿不二法門就從這裡開始。這是什麼?十信菩薩,在十法界裡頭有修有證。

      再上去,無修無證,真正入不二法。十信還是有相對的,把對立放下,就入不二,不二是佛,二是菩薩,十法界裡面的菩薩,通常我們稱為權教菩薩。因為十法界是真實的,真實的菩薩就是佛、就是如來,這個要懂。十法界裡面稱菩薩,就是說他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斷;無始無明習氣斷了,叫究竟圓滿佛。所以真正修行在十法界、在十信位,十信所修的是徹始徹終。十信位所修的,這些解行通十住、通十行、通十迴向、通十地、通等覺、通妙覺,貫通!這是多麼重要,那是基礎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會重視開始。

      我們今天從哪裡開始?我們今天從十信開始,行不行?不行,學不到,這是大乘圓教,我們要知道自己的根性。古人講的話有道理,「人貴自知之明」,你要知道自己根性。我們自己根性是煩惱、業障、習氣太重!經教學了幾十年,還是放不下,這是什麼?這就是證明業障、煩惱習氣重。為什麼放不下?有人學了,一下就放下,根利,我們叫做上根利智。當年三個老師都是這樣教我,章嘉大師、方東美老師、李老師,而且舉的例子很有味道,都相同。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例子,頓悟。一聞,一聽到,馬上就徹底放下,在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人,惠能大師。他是真的徹底放下,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。

      釋迦牟尼佛當年給我們示現的,就是徹底放下,三十歲。夜睹明星,大徹大悟,成無上菩提,那是什麼?徹底放下。放下之後,給我們示現、表演的,三衣一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一生就過這個生活,什麼都沒有。可是你再想想,他什麼都有。他有什麼?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德能,無量的相好。相好表演在,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健康長壽,這是相好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健康長壽。別人沒有他那麼好的身體。德能是什麼?無論什麼問題他都能跟你解決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你的疑難雜症到他那裡全給你解了,能力。當然根本是智慧,自性本具的智慧,他障礙去掉了,所以智慧現前。

      佛告訴我們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。《華嚴經》說得多好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你為什麼不把妄想執著放下?釋迦牟尼佛給你證明,我放下了我就證得;惠能大師在中國示現,我放下了,我得到了。你不相信佛的話,誰相信、誰放下,誰就得到,為什麼?這是你自己自性本有的,不是從外頭得來的。是把障礙放下!障礙放下之後,你就成了文殊的智、普賢的德,佛果還是福報,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。實際上在古佛裡面講,佛有無量相、相有無量好,但是現那個相,我們眾生受不了,太高了。所以,佛只有把層次往下降,降到凡夫的位子上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全都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。所以這一品稱作「賢首品」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