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049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四九卷)  2003/5/1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49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經文第五段,東北方攝取世界:

      【諸佛子,此娑婆世界東北方,次有世界,名為攝取。如來於彼,或名永離苦,或名普解脫,或名大伏藏,或名解脫智,或名過去藏,或名寶光明,或名離世間,或名無礙地,或名淨信藏,或名心不動。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,令諸眾生,各別知見。】

      到這裡是一段,這是娑婆世界東北方鄰近的世界。世界很多,世尊也給我們舉一個例子,『次有世界,名為攝取』。這世界的名字含義很好,諸佛菩薩必然是知道眾生根性成熟了,能夠接受佛菩薩的教誨,他到這世界來教化,成績相當可觀。居住在這世界的眾生,也是隨著妄想分別執著常常在轉變。

      釋迦牟尼佛降生在我們這世間的時代,我們從經論記載裡面來看,攝取不難。佛陀當年在世,教化已經隨著他的學生流傳到四方許多地區,對中國距離比較遠,北面是喜馬拉雅山,高原地帶的障礙,南面是大海。我們知道印度東南面是大海,所以佛法在佛滅度之後一千年才傳到中國。我們看到攝取這名稱,使我們想到眾生每一個時代的根性也不相同。確實佛法裡面講的因緣不一樣,經論上也說的業力不相同,他有共業。共業殊勝的,往往他會生在同一個地區、同一個時代,確確實實如孔子在《易辭傳》裡面所說的,「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」。我們稍微細心觀察就很清楚,我們看動物,現在方便,有許多人去搜集這些資料畫面,我們在電視「動物奇觀」裡面看到,真的一群一群野生的動物。牛一定跟牛在一群,馬一定跟馬在一群,牠不會混雜的,物以類聚;再觀察植物,你看森林,原始的森林,哪一種樹木一看,這一片都是,它也是以類聚。人也不例外,志同道合。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盛世,好人很多,善人多,不善的人少,不善人也被善人感化了,共業有福報,都是好人;亂世情形就顛倒過來了,好人少,惡人多,善人因為人少,少數,很不容易感動惡人。亂世,大家都要受苦,但是善人在這時候,往往成就不可思議,不是一般盛世成就的人能夠相比。他受許許多多的災難、折磨,能夠不退轉。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的功德,等於極樂世界的人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(這時間是以我們這時間來算的,不是以極樂世界),什麼原因?

      我們這世界障礙多,處處都是障緣,極樂世界沒有,沒有一樁事情不順利,所以在那個地方決定不會退轉,但是他的進度正常。娑婆世界修行的修行人是大起大落,要進進得很快,要退也退得很快;西方世界有進無退。進的時候大進,所以這功德超過西方極樂世界人修行。有些人在經上看到這些話來問我,他說:我們這地方也很好,何必要到極樂世界去?沒錯,是很好,但是這地方退緣太多,你能不能保證你不退?這一生能保證,來生能不能保證?娑婆世界壽命短促,西方極樂世界壽命長遠,這一點不相同。那一邊進步雖然沒有你這邊勇猛,那一邊穩當,靠得住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「往生經」上告訴我們,生到極樂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薩,這個不得了。我們在這裡怎麼樣進,進得怎麼樣快,你也沒有辦法證得阿惟越致菩薩地位。阿惟越致是什麼意思?圓證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這在娑婆世界是不可能的,娑婆世界到什麼時候證得?八地菩薩。因此,我們這才明瞭,在娑婆世界修行,要有智慧,要有眼光,決定求生彌陀淨土,我們在菩提道上就快速成就,這才是真實不可思議功德。

      我們生活在現前這時代,這時代就是大起大落的時代,不是盛世,不是太平;盛世、太平起落的差幅不大。現在是亂世,很不太平,災難頻繁,一波一波,在這時候修行能夠保持著不退,是真正的功夫,是真實的成就。在這極度嚴重染污的環境當中,你能夠不被污染,不容易。所以此地修行,真正有決心、有毅力、有智慧的,這個時間、這個處所都好,都是大幅度提升境界的增上緣,不是壞事。如果禁不起誘惑,煩惱習氣稍稍重一點的,那沒有不墮落的,沒有不被染污的,成就非常難。有一點善根,時時刻刻求佛菩薩加持,時時刻刻不離開經論的教誨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心裡面才打妄想,就想到佛是怎樣教我的,這妄想就收回來了,要不然你就隨著妄想習氣跑了,那還得了。所以修行貴在知道回頭,回頭是岸。記住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我一個人真修、真念、真希望往生極樂世界,佛菩薩知道,阿彌陀佛知道,時節因緣到了,必定來接引。「攝取」也有接引的意思,所以這世界肯定是根熟的眾生不少。

      『如來於彼,或名永離苦』。永離苦佛,永離苦如來,這名號的意思非常明顯。可是迷惑顛倒的眾生在苦他不知道是苦,你要說他是苦,他說你胡說八道,你的頭腦有問題。今天在我們這地球上,還有一些沒有開發的國家、落後的地區,你講苦他懂得。高度開發的國家,資源豐富,工商業發達,人民富裕,你跟他說苦,他確確實實很自然的一個反應,你頭腦有問題,他不知道苦。你要仔細跟他分析,他要是謙虛,認真把你的話想一想,他會覺得你說的是有道理。生老病死誰能避免?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。

      何況在這高度開發國家裡頭,從幼年,現在真的是一、兩歲就開始,學什麼?學競爭。我常說競爭升級就是鬥爭,鬥爭升級就是戰爭。從小就養成這樣的思惟,長大之後根深蒂固,所謂習慣成自然。競爭很苦,鬥爭更苦,他不知道離苦,必須要鬥勝,殊不知敗是苦,勝也是苦,兩敗俱傷。稍稍競爭、鬥爭緩和的時候,又造苦因,這怎麼能解決問題?這我們只要看近代的歷史,這一百年當中,我們看第一次世界大戰,戰前強國在軍備上競爭,競爭到一定的程度,戰爭就爆發。戰後想想是不是兩敗俱傷?有沒有過太平日子?沒有,還不斷的在備戰,天天在備戰。

      二、三十年後,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,所使用的武器,殺傷力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太多太多了。戰爭之殘酷,史無前例。二戰之後,這一次時間比較長一點,半個世紀了,大國依然在軍備上競爭,製造大殺傷這些武器,核武、生化武器。每個國家都認為,如果我們要不製造,要沒有,恐怕就不能生存。統統都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觀念,這還得了嗎?這觀念是死路一條,這觀念是嚴重的罪過,這觀念是一切苦的根源。佛菩薩、聖賢人教我們離苦,離苦是要把這觀念改正過來,你就離苦了。一定要相信佛在經上講的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這心想的力量非常大,原子彈、氫彈也敵不過;那個力量是有限的,心想的力量是無限的。尤其是心地清淨,心地善良,妄想少,意志能夠集中,佛法裡面講的「禪定」,定功愈深那個念力就愈強,強到能改變物質,這事實被現代科學家發現了。大眾在一起共同發一個善念,那個力量太大了,如果在大眾當中有若干人心地非常清淨,我們剛才講的禪定功夫很深,這集合起來那個力量就太大了。

      我們在日本科學家報告裡面看到,湖水,幾十個人在這湖的岸邊,共同發一個意念,「水乾淨了,謝謝」,「水乾淨了,謝謝」。只要做十幾分鐘,這湖面上的水果然乾淨。沒有發出這意念之前,湖水不乾淨,混濁,湖上面有波浪;大家共同發這意念,水好像接收到了,浪沒有了,平靜下來了,混濁沒有了,真的乾淨了。我聽說現在有很多學校裡頭,老師帶著學生在校園裡頭做實驗,好,好事情。這實驗能夠證實佛在經上說的,天地萬物都有靈性。這兩盆花你拿去做實驗,一盆你每天看到它都讚美它:你今天長得真漂亮,長得真好,謝謝你。另外那盆花,以厭惡的心看它,你看到之後罵它幾句。過幾天之後,這兩盆花的樣子就不一樣,接受讚美的,真的長得非常茂盛;接到惡意相待的這訊息,就好像垂頭喪氣,慢慢它就枯萎了。這是說明植物它有靈知,它有感覺,確確實實能看、能聽、能懂得人的意思,隨著人的意思它產生不同的反應。由此可知,「永離苦」就是把心裡面的惡念斷掉,把惡念轉變成善念;在處事待人接物上,把惡劣的態度轉變成善良的態度,把惡言轉變成善言,把惡行轉變成善行,永離苦了。

      世尊在《十善業道經》上教給我們,《十善業道經》是佛門的共同科目,不論你是哪一宗、哪一派;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、宗門教下,它是共同科目,而且是基礎的科目,學佛不能不學。經一開端,釋迦牟尼佛有一段非常精采的教誨。《十善業道經》當機者是龍王,龍王是誰?就是我們這些凡夫自己本人。為什麼用龍王來做代表?在佛法裡頭,龍蛇都是善變的,變幻無常。我們想想我們是不是善變?沒錯。自己怎麼變自己不知道,自己要知道那就不錯了,知道自己可以控制了;自己不知道,自己沒有法子控制,妄念紛飛,一個接一個,永遠沒有停止,這不是龍王是什麼?沒有定性,喜怒無常,情緒不穩定,所以用牠來代表我們娑婆世界裡面的六道凡夫。

      我們犯了這樣的通病,但是各人這通病的輕重有別,有人輕,有人重,有人非常嚴重。佛教菩薩給我們做榜樣、做模範,世尊對龍王說,「菩薩有一法,能離一切世間苦」,永離苦。我們看到這一句經文,眼睛就放光,知道什麼?這才叫珍寶。能斷一切世間苦,這不簡單,不是這一個世間,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叫一切世間,一切世間苦都能夠永離,這還得了。這一法是什麼法?就是十善業道。不要小看十善業道,你要小看了,你就錯了,你要是違背十善業道,那不是永離苦,永遠苦,你有的受了。

      你身造殺盜淫,口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,意,貪瞋痴,你起心動念你都在造惡業,惡業招來苦報,你怎麼能離苦?你的精神、肉體都要接受苦難的折磨,你逃不掉。你能把十惡反過來、轉過來就行了,苦因沒有了。你真正能在這一生當中,在這一日之中,從早晨起來到睡覺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決定不違背十善業;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(不但沒有事,念頭都沒有)、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、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你起心動念都是善。善業感召的是善果,惡業招來的是惡報,所以佛教菩薩永離一切世間苦,就是十善業道。他說念善,念善是心善,常念善法,念善;思惟善法,思想善;觀察善法,言行善。還特別囑咐不容毫分不善夾雜,你就能夠永離一切世間苦。

      我們現在感覺到很苦,你要曉得苦從哪兒來的?你想想看,是不是從十惡業來的?你心裡頭還有沒有貪瞋痴,口裡頭還有沒有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,身還有沒有殺盜淫?自己好好冷靜想想就知道了。縱然身沒有,身沒有是什麼?沒有緣。如果緣要現前,你還有沒有?這樣我們就知道,凡夫真的是念念都在造苦因,《地藏經》上講的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無不是罪」,那就是造苦因,感得的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途苦報。佛不能救我們,佛只能教我們,這點諸位一定要清楚。佛能教我們,我們要聽話,自己要肯依教奉行,自己救自己,自己度自己,所以說佛不度眾生,佛沒有能力度眾生。佛教你自悟、自修、自度,所以在四種緣裡面,佛只是做到增上緣而已,其他的條件是要你自己具足。

      第二個名號,『或名普解脫』。這名號好,「普解脫」就是一切解脫,普是普遍,沒有一樣不解脫,真正是得大自在,這名詞術語也得要說說。解、脫是兩樁事情,解是從因上說,脫是從果上說。譬如佛在經上常常跟我們說的,六道輪迴的因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所變現的境界。我要把煩惱解除,六道就沒有了,就脫六道了。所以解脫這兩個字重點在解,你不解你怎麼會脫?你沒有辦法脫離生死輪迴。你只要把生死輪迴的因緣解開,或者是化解,一般講了斷,這些說法不一樣,意思完全相同,你就脫離六道輪迴了。四聖法界的因是無明、是塵沙。塵沙煩惱你解開,無明煩惱也破個幾品,你就脫離十法界,這是解脫這名詞的意思。

      解脫一定靠自己,不是靠別人。我們在迷,把這結結下來,結了之後忘掉,不知道再解開,佛菩薩來給我們點醒,你的毛病在哪裡;你覺悟了,你明白了,你自己把它解開。所以,佛法當中常講「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」。破迷開悟是解,離苦得樂是脫,脫離苦,脫苦當然就得樂。普是普遍,我們的煩惱習氣無量無邊,樣樣都解開,無量無邊的苦統統都脫離,這得大自在。當然這是我們的願望,可是自己知道不容易做到。佛有善方便,這善方便是什麼?帶業往生彌陀淨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也是普解脫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攝取世界,如來名號第三句:

      【或名大伏藏。】

      這個名號含義無盡的深廣。『伏藏』就像我們世間的礦藏一樣,金銀七寶都藏在地底下,所以菩薩名號裡頭有地藏菩薩。大地含藏無盡的寶藏,讓人取之不竭,用之無窮。但是地球是個物質,只有這麼大,藏得再多還是有限。尤其是最近這一個世紀,由於科學技術發達,開發礦產的新技術大有進步,所以礦產生產量也就增多。但是我們知道,這資源終歸有枯竭的一天,你把它開完、採完了。我在吉隆坡,住在丹斯里李金友居士的別墅。他裡面有個很大的湖,聽說這湖很深,原來是錫礦礦坑,錫礦開完、挖完了,再沒有錫礦,所以就變成一個廢坑,他買下來做個湖。這就說明這裡面的礦藏還是有限的,不是真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,不是。

      資源有枯竭的時候,現在人把它享受盡了,將來的人就沒有了。古人存心厚道,常常為兒孫著想,自己總是節儉一點,留一點給兒孫;現在人沒這觀念,自己盡情享受,不再替別人著想,這觀念對不對?有些人說對,這是現實,為什麼不自己享受?為什麼要留給別人?聖人講不對。聖人了解事實真相。你命裡頭的福報有限,你要把它享完了,中國諺語有所謂「祿盡人亡」。你有多大的福報是你前生修的,你一世把它享完,來生就沒有了,來生沒有福那就可憐了。所以,還是聖人看得真,想的是對的。人要積德、要積福,你這一生有福,來生還有福,不但有福,比這一生的福報還大,那就對了。

      生生世世都有福,這是高度的智慧,為什麼?他在享福的時候,他知道修福,知道積福,知道利益一切苦難眾生。大聖人他有大福報,他享不享受?他不享受。釋迦牟尼佛,你看看經典上稱他為「二足尊」,足是什麼意思?足是圓滿,滿足,一絲毫不欠缺。二,哪個二?一個是智慧,一個是福德,福德智慧圓滿,他享不享受?不享受。你看他老人家的示現,依然是三衣一缽,不享受;把他的福報,迴向布施供養給一切眾生。所以他的福報真的,顯示出來了,在世的時候,樹下一宿,日中一食。往生之後,這世間後人蓋起大廟,蓋個大雄寶殿,造他的像供養在裡面,天天供養,時時紀念,這福報有多大?哪一個人能做到?你過世之後,這世界上有這麼多人紀念你嗎?有這麼多人在讚歎你嗎?有這麼多人來向你學習嗎?不談別的,就談這一點,這福報沒有人能跟他相比。

      這地方講的「大伏藏」,意思又不一樣,這「大伏藏」是指什麼?指自己的真如本性。真如本性裡面所含藏的不是金銀七寶,不是現在世間這些礦產,不是,它是什麼東西?它含藏的有虛空,有法界,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。諸佛剎土是三千大千世界,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,這裡面所有一切眾生都含藏在其中。我們要問,真如本性到底有多大?跟你說沒有大小,沒有來去,沒有先後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。

      科學家最近發現了,這是上個星期鍾茂森居士在這裡給我們做的報告。科學家從數理裡面推算出來,世界在濃縮狀況之下,到底多大?他是講一根頭髮,頭髮不是說它的長度,是講它的直徑;把頭髮切成片,看它的直徑,我們想到直徑很小。他說這直徑裡面,至少能夠容納一百億個物質,那就太小了,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得見,現在大概科學儀器都做不到。你怎麼能看到頭髮的直徑?真的是很短很短,這裡面要排一百億個微粒,你就曉得這微粒是多麼小。但是這麼小的微粒它能變現出虛空法界,大伏藏。這事情佛知道,佛常常講虛空不大,芥子不小。佛講芥菜子我們容易懂,芥菜子大概像芝麻那麼大,比頭髮大多了,頭髮橫切的直徑比芥菜子小得太多太多了,佛用芥菜子做比喻。所以佛這些話都是方便說,真實說,真實說人聽不懂,所以他用比喻說,「芥子納須彌,須彌納芥子」。說明什麼?沒有大小。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,總認為小怎麼能容大?大容小沒有問題,小沒有辦法容大,哪裡知道自性的真相沒有大小。

      所以現在科學家,他們在研究宇宙的起源,現在有一種說法,宇宙的起源是大爆炸。現在還是在不斷在膨脹,並沒有停止。鍾居士來跟我談這問題,我跟他講這說法也能講得通,但是不是事實,為什麼?事實真相,它沒有先後。科學家今天看到,這宇宙還是在膨脹,繼續在膨脹,它有先後,有先後就是什麼?它有時間,不斷的在膨脹的時候,它有空間,所以不是真相。真相是什麼?佛經上講的「一時頓現」,這是佛經上講的。現代科學家也有這意思,他們研究觀察也提出這意思,是一時頓現。如果一時頓現的,就不能說為大爆炸,大爆炸落在時空裡頭,一時頓現的時候沒有時空、沒有大小,所以叫一真法界。

      在一根頭髮斷層的直徑,如果說有一百億個這樣的微粒,你就曉得那就一百億個世界,然後你才曉得這世界有多少?真的是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是一個世界。《華嚴》說的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」,但是這世界確實重重無盡,怎麼變化出來的?沒有理由,一時頓現,佛經裡面講「法爾如是」,它本來就是這樣的。但是一時頓現出來境界之後,這裡頭為什麼會又有十法界,又有六道三途?這佛的解釋「唯識所變」,「識」是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。不了解事實真相,那叫無明,無明不覺,從不覺裡面就產生三細相,無明業相,這業相就是妄動,它不穩定,這一動,動就現相。首先現的是能見相,我們現在講的精神、思想,你只要有想,隨著想就變出境界相,唯識裡面講的見分、相分,跟一念不覺就是妄動,這叫三細相。什麼人能看到三細相?大乘經上常講八地菩薩,八地菩薩看到三細相,那是多麼深的禪定功夫。所以佛法沒有別的,佛法所修的大家一定要曉得是修禪定,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禪定,沒有一個法門不是修禪定。為什麼用這麼多的法門?修禪定的方法不一樣。

      我們今天念佛法門,念佛法門裡面的方法也很多,我們只取一種,持名念佛。持名念佛是修禪定,這一定要知道。經上講得很清楚,「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」;一心不亂就是禪定,心不顛倒就是智慧,所以這一句「阿彌陀佛」也是定慧等修。這方法方便,一切時、一切處,不拘束任何形式都在定中。真正修的人,起心動念,這個念都安住在佛號上。前面我們讀過「善安住」,那就叫念佛三昧,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也沒有。念佛法門,不但定能生慧,而且還得佛力加持,這是不思議的法門。

      我們要明瞭,明瞭不能去想像,不能用思惟,為什麼?思惟想像落在意識裡面,成了妄想。你要想求真實智慧,一定要離心意識,離心意識是什麼?第七識執著,第六識分別,第八識落印象,這講法大家容易懂。不落在意識裡面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決定不執著,不執著不落在第七識裡頭,末那識;決定不分別,不分別你決定不落在第六意識;最後不落印象,不落印象就不落在阿賴耶識裡頭。這是什麼?這就是交光法師講的「捨識用根」。當然我們做不到,做不到應該怎麼學法?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要淡一點,不要那麼認真,愈淡薄愈好,愈淡薄愈接近真性;你要愈認真就愈接近煩惱,凡事何必那麼認真?有很多人真的很認真。

      凡是有利益眾生的事情,我們要認真去做,我們對得起眾生。認真去做也要看緣分,機緣不成熟,你勉強去做,那也是錯了,佛法講中道,緣不成熟。譬如講建彌陀村,我們想了多少年,好事情,但是怎麼樣?緣不成熟。我們到澳洲來,看到圖文巴這小城,大概也是我們想了這麼多年的感應,這小城就是個彌陀村。居民是哪些人?一半是學生,一半是退休的老人。這地方環境清幽,退休的老人都搬到這地方來定居、養老,我們就不要再建彌陀村,這地方是彌陀城。這地方的居民,就是我們應當要照顧的,我們要發心為他服務。我們想了十幾二十年,想的彌陀村,現在佛把我們安在這彌陀城裡面來了,我們要知道。

      我們的弘法這樁事情,用遠程教學是決定正確的,圖文巴有一個大學,南昆大,南昆大是全世界遠程教學排名第一的。我們去參觀,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佛法也要走向遠程教學。世法、佛法遠程教學第一都在這地方,豈不是佛菩薩替我們安排的嗎?我們也常常這樣想,這一個攝影棚不夠,我們有意思再建一個,希望我們網際網路跟衛星電視傳播永續不斷。

      我心目當中希望將來這道場能夠常住二十位講經的法師,我們不出去講,只在家裡攝影棚裡面講。我們辦佛學講座,接待全世界的同參道友,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」。但是上課在哪裡上?還是在攝影棚。教室裡面都有閉路電視,因為在攝影棚裡面,同時在網際網路上,向全世界播放。來參學的同學,在教室裡頭,也是在電視面前聽講,但是,每天我們一定有一個時間,在一起研究討論、解答問題,這是一定的。不能說到這地方參學,每天跟這些老師都見不到面,那也太過分,每天我們面對面來討論問題、解答問題。

      我們的教室快要完工,我想兩、三個月之後,我們應該可以上軌道。但是在目前講經的法師還太少了,我們求感應,求佛菩薩,希望這道場在這世間,這時期,做出帶頭的作用,把我們自性裡面,無量無邊無盡的伏藏開發出來。過去我講《地藏經》,講得很詳細,自性裡頭具足圓滿的智慧德能,用什麼來開發?佛在經上教導我們兩個方法,「孝親尊師」。淨業三福前面兩句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兩句是開發自性寶藏的祕訣。世出世間的聖人都知道,都重視,如果我們不在這上真正下功夫,你的自性雖然有圓滿的伏藏,你一絲毫的受用都得不到。

      我們看看現代的教育,現代的社會,兒女不知道孝父母,學生不知道尊敬老師,我們就曉得大伏藏永遠伏藏在那裡,不起作用;為什麼?他沒有工具開採。少數人真正覺悟了,他把這工具拿到手。究竟圓滿的智慧,無量無盡的德能,是自性裡頭本具的。你慢慢去開發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這才完全開發出來了。開發出來之後,我的自性跟諸佛的自性無二無別,是一不是二,現在講是可以連線,可以跟一切諸佛連起來,可以幫助一切眾生。

      一切眾生他還沒有開發,當他沒有辦法得到自性受用的時候,佛菩薩幫助他、救濟他,但是終極的目標是要幫他覺悟。覺悟自己有自性,自己的自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,讓他自己發心開發他的自性。性德顯露,自然他就普度眾生,為什麼?眾生跟自己是一體。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自自然然就生起來了。所以這名號裡頭的含義,是究竟圓滿,樣樣圓滿,沒有一樣欠缺,沒有一樣不圓滿;貴在認知,貴在效法諸佛菩薩,把自己大伏藏開發顯露,自在受用,那是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神通。再看第四個名號:

      【或名解脫智。】

      「解脫」前面說過,一切解脫不離智慧。聲聞、阿羅漢證一切智,解開見思煩惱,脫六道輪迴;菩薩解開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,脫離十法界,成道種智;諸佛如來證得一切種智,解除根本無明,永脫二種生死。這二種生死就是分段生死、變易生死,如來果地上永遠脫了。諸位想想都要靠智,你沒有智怎麼行?這是佛陀名號裡面所含的三種智,一切智阿羅漢證得的,道種智菩薩證得的,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證得的,所以能斷三種煩惱,能脫兩種生死。阿羅漢脫六道,菩薩脫十法界,如來果地上才真正得究竟。智從哪兒來的?我們求智慧,智從哪兒來的?智從定中得來的。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,就是從清淨心裡頭得來的,心愈清淨,智慧愈大,心要一煩躁,智慧就沒了。這心一煩,智慧就變成煩惱,心一清淨,煩惱就變成智慧,就這麼回事情。其實我們的智慧跟如來果地智慧有什麼差別?一點差別都沒有,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不會變成煩惱,我們把智慧統統變成煩惱;他們有本事把所有的煩惱全變成智慧,煩惱沒有了,如來果地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斷,那是他的煩惱,那是太少太少,他就那麼一點點,那一點點再變成智慧,他就圓成佛道。

      要怎樣修定?佛給我們講「持戒」。但是現在我們一般人聽到持戒,真的對持戒兩個字的含義沒有完全懂得,囫圇吞棗,似懂非懂,所以你做不到,你不知道怎麼做。持戒真正的意思守法、守規矩。修定有修定的方法,有修定的規矩,你不依照這方法規矩去修,你怎麼會得定?那個方法規矩就是戒。五戒十善你要不要修?要修。為什麼?你要不修,它破壞你功夫,你不可能得定。你心裡頭有貪心,貪而無厭,你怎麼會得定;你有瞋恚心,不能得定,你要放下貪瞋痴。這我常常說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五欲六塵,放下貪瞋痴慢,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控制,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佔有,心定了,這就是持戒。有一樁事情放不下,你就不能得定,它擾亂你。真的,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所講的「本來無一物」,那你就得定了;你心裡頭還有一物,你的定功、你的三昧就被它破壞。不可以有一物。有一物,心不清淨,清淨心生智慧。不要看那一物,那一物可麻煩大了,障礙你心不清淨,障礙你智慧不能現前,你說麻煩不麻煩?所以,你要懂得佛這話的真正的義趣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慧開了之後,解脫了。實在這解是化解,脫,無脫而脫,脫而無脫,化解了。你看煩惱一化解,成菩提了,成智慧了。

      所以我們懂得這道理,認知這道理,肯定這道理,SARS的病毒化解了。這病毒是煩惱,三毒煩惱,一轉變怎麼樣?它變成善根,佛法是化解。所以我們今天看到這世間人對待這傳染病,意念不善,把它當作敵人,跟它對立,一定要戰勝,一定要消滅它,一定要殺死它,這事情麻煩了。在佛法裡面講你殺不了它,你消滅不了它,它會轉變成更毒,這不是解決方法,解決方法是什麼?化解。把它的毒變成善,就是把三毒化解,轉變成三善根,這是總原則,總原理。我們不能不相信,不相信你慢慢實驗看看,看這一場戰爭到底誰戰勝?人一定是到走投無路的時候才來求佛。佛教給你,化解不要對立,對立永遠不能解決問題,化解,問題立刻就解決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