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366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三六六卷)  2000/10/6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366

    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得法讚佛,八部四王眾,阿修羅王偈頌,第二首:

      【百千萬劫諸佛土,一剎那中悉明現,舒光化物靡不周,如是毗摩深讚喜。】

      這是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的讚頌,他修學的法門是「示現無量劫解脫門」。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,這一位菩薩就是我們現在高科技的學者,在高科技當中,特別是研究太空科學的,現在講的太空物理、太空生化都是屬於這一個範圍,這個範圍也是無限深廣。

      第一句是『百千萬劫諸佛土』。我們要留意,這一句裡頭有一個「劫」字,「劫」是講時間,「諸佛土」是說空間,把時間、空間都包括在其中。「百千萬」是形容詞,不是一個數字,形容無量無邊。無量無邊的時空,他有能力在剎那之間,都能夠清清楚楚見到。我們今天的科技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,現在可以說,真正講高科技這才開始。我們現在用的傳真,電視傳真,傳真的限制很大,我們所看到的景象是局部的,不能看到全體。像現在我們從市面上,看到一些世界各個地方的風景影片,怎麼樣看都不如親歷其境。親歷其境,我們全面都看到了。現在我們看,就像一個窗口一樣,這個窗口限制太大了。我們只能從窗口望窗外,局部,很小一部分的景觀。而且這個窗口所看到的,是個平面,沒有立體感。我在美國看過立體電影,那個感受跟這個畫面確實不一樣,但是受的限制很大。這是屬於高科技,一般家庭還不可能有。這是在博物館裡頭,遊覽的地區,有些地方有這些景觀讓你去參觀、去欣賞。

      我們看佛在經裡面所說的,那就完全不一樣。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面,釋迦牟尼佛用他的神力,將十方諸佛剎土展現給韋提希夫人看,那個決不是像我們的電視畫面,電視畫面不行,看不清楚、看不真切,這是看到一尊佛他的生活教化,全面讓你親眼見到。不但親眼見到,佛跟大眾說話的音聲你也親耳聽到,如同身臨其境,這是我們現代科技望塵莫及的。當然我們的科技,必定也是以這個為終極的目標,什麼時候能夠實現,恐怕不是在我們有生之年能見到的。

      佛菩薩用什麼方法能夠這麼自在的展現?現在我們在經典裡面初初了解其中的道理,理上講決定可能,不但佛與法身菩薩有這個能力,在《華嚴經》佛跟我們說得很清楚,這個能力不是他的專利,不是他一個人有的,佛講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個話就講得很清楚,一切眾生都有佛菩薩同樣的智慧,德就是能力,同樣的能力,同樣的相好。換句話說,佛能展現,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能力展現,不必用機械,就用自身的根身,見就用眼見,聽就用耳聽。佛說我們六根都沒有障礙,眼見的能力可以見到虛空法界,空間,無所不見。在時間上說,不但見現在,還能夠見到過去;不但能見過去,還能夠見到未來,實實在在不可思議。我們聽的能力亦復如是,確實沒有障礙。原本沒有障礙,現在有了障礙,而且這個障礙太大了。障礙是怎麼產生的?佛也說得很明白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我們障礙在此地。由此可知,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我們的本能就恢復了,我們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就恢復了。

      於是我們這才知道,經典裡面所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。這裡頭就包括我們現在的世界,我們現前這個太空、星系、星球怎麼來的?生命怎麼產生的?這些是大問題,自古至今,多少科學家、多少哲學家,這裡面還包括了宗教家,都在這裡探索研究,尋找答案,答案眾說紛紜,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。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出現在這個世間,他為什麼出現?就是為這一樁事情出現的。他說得確實很清楚、很明白,都在大乘經論之中。而非常可惜,佛所說的這些大乘經,原文幾乎都散失了,都不存在了。現在這個世界上,保存釋迦牟尼佛教學最完整的書籍都在中國,一部分是漢文的經典,另外一部分是西藏文的經典。這兩種文字翻譯的經典,可以說保存了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法大部分精彩的演說。

      由於近代,大概可以追溯到三百年,最近的三百年,特別是清朝中葉以後,佛教變成宗教,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幸。為什麼?變成了宗教,把許許多多人學佛的機緣障礙住了。聽說它是宗教,不願意接觸。尤其是修學其他宗教的人,更不願意接觸所謂是異教,這對於整個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巨大的障礙,不知道佛法是教育,佛法是多元文化的教育。如果大家知道佛法是多元文化的教育,這個障礙就突破了,我相信世界上許多宗教家、許多科學家、哲學家,都要來看看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多元文化教育,他們就有機會接觸。如果有機會接觸,必定對於現今的科學、哲學,各個方面的學術,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。

      它是真實智慧的教學,特別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過去方東美先生讚歎這一部書,這是大乘佛法概論,內容無所不包,真的是世出世間所有的學說都融會在其中,這是概論。其他大乘經典都是專門研究某一個部門,像此地講到太空物理、太空現象,在《楞嚴經》裡面就有很大的篇幅,細細的跟我們說明。我們在經典裡面讀到這些教誨,最大的受用就是我們心量拓開了,不再執著窄小的圈圈,我們突破了佛教宗教的框架,我們認識了佛陀教育是多元文化裡面最重要的一環。我們學習的理念正確了,沒有錯誤,求自己的解脫。

      「解脫」是佛教裡面的術語,用現代人的說法,就是自由自在。自由自在這個定義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裡面講的無障礙法門,所謂「事無礙、理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」,這才是真正解脫、真正自在。這個說法有一些人聽了不敢相信,這是個理想,這不是事實,怎麼可能會做到?讀了這些經論,我們就知道,這不是理想,原本就是個事實。事實真相擺在面前不敢承認,過失是在自己,事實沒有過失,過失統統發生在妄想分別執著。確實我們一個人,看到這個形狀不大,也不過是幾尺身軀而已,妄想是無量無邊,分別也是無量無邊,執著亦復如是。這三樣東西牢不可破,於是造成了無量無邊的障礙。我們今天生活在這個世間,確實所謂是觸處成障,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無一不是障礙。這些障礙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們都讀得很熟,佛說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我們這一句話會念、會講,但是意思不懂。什麼叫「虛妄」?真懂嗎?果然真懂得了,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決定放下,你懂得了。妄想分別執著還是放不下,我們自己一定要承認沒懂;開經偈裡面所說的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如來真實義我不懂、不解。果然能夠解如來真實義,你怎麼可能有分別執著?

      佛法的教學,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,佛法是「知難行易」。我明白這個道理,當然,雖明白,不夠深度。這幾十年的修學,逐漸逐漸比較深入一些。四十年的修學,都沒有離開章嘉大師最初見面的兩個小時談話,沒有離開。這正是中國古人所說的,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」。老師兩、三個小時所講的,我們一生都學不完,這是真善知識。問題都在會學,你要會學才行。

      『一剎那中悉明現』,這個境界在哪裡?諸佛、祖師大德都很坦誠的告訴我們,就在現前。就在現前,我們見不到,這是我們自己的心不清淨。為什麼有禪定的人能夠見到?這個我們在講席裡面也曾經多次報告過,現在科學家所說的多維次的空間,科學家所講的多維次的空間,我們一般人不好懂,所以我舉電視來做比喻,我們這一架電視機擺在此地,這個電視機是多頻道的螢幕,這個意思大家懂,我換一個頻道就一個畫面換出來了。無論多少個頻道,在美國的電視有一百多個頻道,都沒有離開這個畫面。所以十方諸佛剎土在哪裡?我們現前就是一個畫面,電視畫面。頻道如何來轉變?要用定功,小定突破的頻道少,大定突破的頻道多,徹底圓滿的大定,那就什麼障礙都沒有了。

      由此可知,經上所講菩薩五十一個階級,《華嚴經》上說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這五十一個位次就等於五十一個不同的頻道,你進入一級,等於說是你又多懂得一些頻道。你一步一步往上提升,愈來就看到愈多的頻道,就像這麼回事情一樣。但是電視的頻道,我們在螢幕上只能看到一個,不能同時看兩個;禪定裡面那就很奇特,可以同時看兩個、同時看三個、同時看四個,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同時看見,這是我們科技還做不到。我們現在要看兩個頻道必須用兩台機器,三個頻道得用三個機器,他不需要。所以佛經上常講,定能生神通,這個通就是貫通不同空間維次。我們今天生活,大家講的三度空間,四度空間、五度空間的生物,他們能見到我們,我們見不到他們。

      空間維次怎麼來的?就跟十法界的來源沒有兩樣。為什麼有十法界?為什麼小乘有四果四向?為什麼大乘有五十一個階級?這些現象,這些說法,在大乘佛法裡面都叫「方便說」,不是真實說。為什麼?跟你真實說沒有,哪有這些東西?如果真的有,你還能突破嗎?不是真的有,叫「幻有」、「假有」,佛法裡也稱為「妙有」;妙有是非有而有,有而非有,稱作妙有。佛告訴我們,這些現象,都是我們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這些現象一無所有,六道沒有,十法界也沒有,經上講的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也沒有。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一般都講的是凡聖同居土,都沒有;真實的存在,實報莊嚴土,這是真的。「實」就不是假的,實報土才是真的。

      怎樣契入實報土?必須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,我們講放下。好心不如無心,善念不如無念,有心不如無心,到這個境界才能夠契入。雖然契入,契入的深度還不一樣,所以在實報土裡面還有四十一個階級。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那是你契入真實的程度還不一樣。由此可知,我們用《華嚴經》做例子來說,六道是凡聖同居土,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,華藏世界是實報莊嚴土。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生實報莊嚴土,這在我們娑婆世界。還有一個叫做常寂光淨土,那是理,前面講三種淨土是事。理無不遍,但是前面兩土的人決定不能證實,他見不到,實報土的人見到了。所以這兩句純粹講的,用現代話來說高科技。

      第三句『舒光化物靡不周』,「舒」是舒展,「光」是智慧。佛法是智慧的方法,佛學是智慧的學問、智慧的教學、智慧的修學。我們目的是要作佛,作佛就是成就圓滿的智慧。自己成就之後,一定要幫助別人,還有許許多多眾生,他們依舊停住在迷而不覺,這些人諸佛菩薩有義務去幫助他們。你們聽我說話,「有義務、有使命」,這個話你能夠聽得懂,這叫方便說;實際他決定沒有心,有念不如無念,佛菩薩真的是無念。我們講話要降一等來講,為什麼?你才懂。往上一著,就不懂了,聽不懂了。我說「有義務、有使命、有責任」,這是誰?十法界裡面的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他們有,一真法界這個念頭沒有了。

      所以一真法界那個境界真的是不可思議,我們凡夫決定沒有辦法理解,無法想像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十法界以內的可以想像,十法界以外的就沒有辦法。為什麼?八識緣不到,十法界以外的是自性,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是法性土,我們第六意識緣不到。這一樁事情大乘經上也講得很多,一切諸佛為我們講經說法都是方便說,佛家常講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真實,你要想得到真實、契入真實,這個方便是個方法,通過方便你才能夠契入真實。方便決不能執著,執著方便,你就決定得不到真實。古人舉比喻,過河要用船,這個比喻,我們現在站在這邊叫「此岸」,此岸就是迷、不覺,對面那一岸,那是覺,那是不迷。如何從此岸渡到彼岸?這當中有船,船就代表佛法。釋迦牟尼佛這四十九年的教法,這是一艘船,你上了船,上了船不肯離開船,你就上不了對面的岸。

      所以要曉得佛法是方便法,一定要藉這個方便法,然後捨方便法,你就入真實。這個捨是不執著,不分別、不執著,你就入真實。如果你對這個法還有分別、還有執著,你永遠達不到彼岸。佛很慈悲,他知道眾生的習氣,所以《金剛般若》上就講得很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「法」是指佛法,佛法都要捨,不捨見不了性。這個捨,千萬要記住,不是說丟掉不要,那就搞錯了;心裡頭不要分別、不要執著。我每天讀誦、每天學習、每天跟別人演說,心裡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會契入,你能入得了境界。如果對於佛法起了妄想分別執著,你就不解如來真實義,你很容易錯解如來真實義,曲解如來真實義,你的智慧不會開。

      「化」是教化,「物」是一切眾生,他沒有說人,如果說人範圍很小,十法界裡人法界,其他九法界就不能得利益;佛說「物」,「物」,九法界全部包括在其中。這不就是現在講的多元文化嗎?決定不分國土、不分族類;族類尚且不分,何況族群?族群是一類裡面又分成很多群體;不分宗教,一切都不分別,普遍的教化。不但對有情眾生,還要對無情眾生。我們看到一些人講經說法,聽眾是人,你有沒有看到法師講經說法對樹木花草的?這很少見;有沒有對石頭瓦塊的?有,「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」。過去道生大師,他說法沒有人聽,是不是在虎丘?對石頭講,講完之後,他問這些石頭:我說得對不對?石頭就點頭了。你們到大陸上去旅遊,仔細去觀察觀察,看那個石頭是不是在點頭?

      你說可不可能?可能。為什麼可能?同是自性變現的,《華嚴經》上講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同是一個自性。對於這門學問的研究,在佛法裡稱為「法相唯識」,他們專門研究這些東西。也就是現在科學裡面講,物質從哪兒來的?精神從哪兒來的?種種現象、種種演變是什麼道理、什麼力量在那裡推動?法相唯識是專門研究這個科目。用現在的話來說,這是純科學、純哲學。幾千年當中佛法裡頭有正確的答案,就是我剛才講,很可惜晚近佛教變成宗教,許許多多學者因為看到宗教這樣一個框架,把他攔住了。這實在講,障礙近代科學的提升。

      在我們,我們也有責任、也有義務,要把佛教這個框架突破,告訴大家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,不是宗教。這個話不是我頭一個說的,在我之前,民國十二年,歐陽竟無先生說的。這是民國初年,佛教界裡面有名的一位大德,他是楊仁山的學生,也是楊仁山的傳人。他們師生兩個都是非常重視佛教教育,所以楊仁山把自己住宅捐獻出來做「金陵刻經處」,流通佛教的文物,歐陽大師辦「支那內學院」,培養佛教弘法人才,師生兩個人對於近代佛教貢獻非常之大。他告訴我們,佛法不是宗教,佛法也不是哲學,他的講演講得很詳細、很透徹,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他說佛教是今世所必需。

      距離歐陽大師說這個話,中國人講一個甲子,一個甲子是六十年,外國人講世紀,一個世紀是一百年,我們講中國的甲子,歐陽大師說這個話,六十年之後,也就是一九七0年代,英國的湯恩比博士在歐洲國際會議裡面說,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,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。這個說法跟歐陽大師所講的,「而為今時所必需」一個意思,能解決社會問題。我們現在愈看愈清楚,愈研究愈有信心,知道除此法門之外,再找不到好辦法了。儒家的東西不必多,一部《四書》足夠了,大乘佛法裡面一部《華嚴經》足夠了,能把這兩部書念通了,今天世界的災難就能夠解決,這兩部書無比的重要。我們希望同學們要認真努力修學,不但要精通《華嚴》,當然《華嚴》精通之後,儒家《四書》絲毫沒有困難。我們不但要弘揚《華嚴》,我們也要為廣大群眾講解介紹《四書》,要把《四書》跟《華嚴經》密切的結合起來,能夠團結世界上所有的宗教、所有不同的族群,奠定全世界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的基礎。

      現在許許多多外國有志之士,都是非常認真努力在學習。我們要知道,外國人學習中國傳統的學說,困難是在所不免,他們學習的精神、學習的毅力,我們看到不能不佩服、不能不讚歎,他們能夠克服語言上的困難、不同文化的困難,體會到聖賢教誨。而我們實在講就是古人常講的「身在福中不知福」,這是一個可悲的現象。我們要覺悟、要省悟過來,不然的話,將來要跟這些外國的學者大師們去學習,不是我們幫助他,反過來他來幫助我們,我們能夠不慚愧嗎?

      這一句末後三個字,「靡不周」,這三個字的意思深,不但教化,面要廣,還要有深度。深度怎麼個講法?諸位同修都能夠體會到,佛教導我們斷惡修善,這個淺,得小利益。小利益是什麼?你這一生當中不墮三途,小利益,你出不了輪迴。不能夠斷惡修善,念佛也不能往生,何以故?《無量壽經》上將往生的條件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大家都念得很熟,佛說的總綱領: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我們只有「一向專念」,沒有「發菩提心」,你怎麼能往生?我們菩提心為什麼發不出來?有業障。必須斷惡修善,老實念佛,這才能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能更進一步破迷開悟,諸位要記住,破迷開悟一定在斷惡修善基礎上才能得到。人有惡習氣、人有惡業,就決定開不了悟,你有業障把你障住了。你能夠消除業障,這才能開悟,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生方便有餘土。如果你能夠大徹大悟,一般講入《華嚴》境界,這不是小悟,這才能轉凡成聖,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,生實報莊嚴土是轉凡成聖。

      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第一個階段,我們要真幹,決定要離十惡業,一定要修十善業。這是佛法,不管大乘小乘,不論顯宗密宗、教下宗門,這是根本法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是從這裡修起。像蓋房子一樣,不管你蓋什麼樣的房子,什麼樣式的,什麼大小的,這是打地基,十善業道是地基。我們常講「淨業三福」是地基,淨業三福裡頭頭一條「修十善業」,如果把十善業疏忽了,永遠在佛家的大門之外,根本就沒有進門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    所以「靡不周」三個字深廣無盡。這是毗摩菩薩他『深讚喜』的,他從這裡契入,他從這個地方開悟,所以才讚歎歡喜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