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214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二一四卷)  2004/1/6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214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光明覺品」,光照百界,第三重光照百界偈頌第二首看起:

      【或有見初生。妙色如金山。住是最後身。永作人中月。】

      這一首偈清涼大師有註解,註得很多,我們將註解念一遍。「後九中」,就是從這第二首一直到第十首,這九首偈的內容大意為我們說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示現八相成道用意何在。清涼給我們講「即悲願自在,調伏普周」,這兩句是總說。「雖數越塵沙,略論其九,皆言或見者,然有多義」。諸佛如來、菩薩羅漢為什麼會到六道來示現?我們今天不說九法界,單說六道,六道裡頭單說人道,我們在人道,佛菩薩到這個地方來示現什麼意思?從他自己來說悲願自在,大慈大悲。慈悲從什麼地方表現?從度眾生的大願。如果這些已經覺悟的人,我們講佛、講菩薩、講聲聞、講緣覺,可以說都是已經覺悟的人,正是先覺覺後覺,先知覺後知。他要不幫助一切眾生覺悟,我們想他的慈悲心何在?慈悲心無非是表現在這上面。

      他們的願力在未成就之前跟我們一樣,也都是凡夫修成的。在修學之初,跟我們現在一樣也都發了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我們今天問一問,哪一個學佛的同學沒有發過這四種願?都發過。而且怎麼樣?常常發,甚至於天天都在發。可是是真發、是假發?這就難講了。什麼叫真發?發了真幹,這是真的發願,發了不幹那就是假的。假的也難得了,你看這世間人有幾個人能想到這個問題?度眾生,度的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幫助、協助,無條件的幫助眾生離苦得樂。

      我們佛門四眾同修,這一句四弘誓願天天念、常常念,可是有沒有真的想到我要幫助眾生覺悟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?我有沒有真的去做、真的去落實?怎麼去做,怎麼去落實,那是在後面的三願。沒有後面三願,第一願落空,要後面三願完成第一願。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。我們要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首先自己要斷煩惱。為什麼?要是自己煩惱不斷,我們給眾生帶來的是苦不是樂,確確實實是為眾生增加苦難。我的煩惱增長了眾生的苦難,哪裡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實在是倒過來幫助眾生離樂得苦,我們幹這個事情,錯了。學佛學菩薩,常常想到佛菩薩是怎樣對待眾生,我們又怎樣對待眾生,你天天去反省。這反省這才曉得我們是不是在學佛,如果煩惱習氣不斷,煩惱習氣依舊在增長,常常叫別人感到痛苦,我們自己是魔不是佛,魔帶給眾生的是苦,是苦難。我們這個小團體四眾同學在一起,每個人每天都要反省、都要檢點我是佛還是魔?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給別人的是樂還是苦?這個反省非常重要。你如果覺,覺就是天天反省,如果是沒有天天反省,那就是迷,迷而不覺。迷而不覺是魔不是佛,佛菩薩是覺而不迷。我們用這個反省來檢點自己,我是在學魔還是在學佛,這是對自己。底下一句這是對眾生。

      「調伏普周」,普是普遍,遍法界虛空界,你說這個心量多大!這才是真正的清淨平等,大慈大悲。周是周遍,周密,一個也沒有漏,對法界虛空界,時時刻刻念念之中,點點滴滴都照顧到了。這就是慈光普照。果然能夠這樣學,業障統統消盡了,業障消盡了,苦難沒有了,度一切苦厄。

      我這兩天向大家告了假,這兩天沒有講經在做什麼?台灣那邊同修要發心印《十善業道經講記》,這個文字的稿子送到我這邊來要我看一遍,我從頭到尾看了,改了一些,改得不多。這部經過去講過,這一次這麼詳詳細細看一遍,又等於溫習了一遍,深深感覺到這個經重要,非常非常重要!如果我們對這部經的義理都明白了,世尊在經典裡面的教誨,我們已經接受,依教奉行,現前什麼樣的災難都化解了。這部經所說的確實跟清涼大師講的這兩句完全相應,圓滿的相應,就是「悲願自在,調伏普周」。經的分量不多,便於受持,普救眾生。能夠把它印出來,愈快愈好,印的分量愈多愈好,希望能夠普遍輾轉流通。只要我們真正能夠學到心純淨行純善,災難就化解了。我學我的災難化解了,你學你的災難化解了,他學他的災難化解了,大家學大家的災難化解了,當前救世的唯一真寶。

      大師後面說「雖數越塵沙」,從數量上來講,說不盡,無量無邊。世尊說法把無量無邊說不盡的一切諸法歸納起來,「略論其九」,就是歸納到後面九首偈,九首偈每一首前面兩個字都講「或見」,或者你見到。這兩個字不難懂,確實有時候見到,有時候見不到,沒有說常見。實在講,諸佛菩薩應化在法界虛空界,可以說剎那剎那沒有間斷。可是佛經裡面常說佛度有緣人,有緣人見到了,沒有緣的人見不到,叫當面錯過。可是有時候在這邊出現,有時候在別的地方出現。我們在此地,在這裡出現,也許我們見到了、聽到了;在其他地區出現,我們就見不到了,那個地區的眾生見到了,或見。

      清涼對於或見,或見有很多意思,在此地給我們舉了十個,我們看看他老人家的教導。「一或多機異處各感見」。我們把文念一遍,第二「或同處各見」。同在一個處所,各個見的不相同。「或異時別見」。時間不一樣,時間有先後,各別見的。「或同時異見」。時相同,見到的不一樣。「或同時異處見」。時間同時,處所不一樣。第六「或同處異時見」。處所一樣,時間不一樣。譬如我們同在這個地方,有人早晨見到的,有人晚上見到的。第七「或異時異處見」,時處都不相同。第八「或同時同處見」,同時同處。第九「或一人於同異交互時處,見多人所見」。這個留到後面我們再講。第十「或一人於同異俱時處,見一切人所見」。後面總結,「以是普眼機故,然佛不分身,無思普現也」。是不是佛分身?佛沒有分身。佛沒有念頭,哪個地方有感,哪裡就有應,不是分身,有感就有應,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。

      這一段文清涼大師在《鈔》裡面有詳細的註解,這個註解是「離世間品」所說的。「離世間品」的經文在本經第三十八品,說八相成道示現的種種跡象,都具有很深的意思在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我們看清涼大師《疏鈔》,「皆言或見者,此九別中,有九或見,在義易了,而人尚迷」,這個意思確確實實是真的。大師後面舉清涼五台求見文殊的例子,「今寄清涼五台求見文殊」來做比喻。「法界見佛差別,總有十義」。我們讀這一節,前面的意思就明白了,這一段就好懂了。

      第一「或多機異處各感見者」。機是人,就是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,各人都有感應見佛,這裡講見文殊,經上講見佛,是一個意思。所以你懂得這個意思,你就曉得前面經裡頭所說的。他說「如有五人,名為多機,各在一台,名為異處」。五個人這是多人不是一個人,五台山有五台,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台,五個地方就是不一樣的處所,五處,五人五處,各在一台是一處。他說一個人在「南台見菩薩」,見到文殊菩薩。一個人在「西台見師子」,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獅子,我們看到造的像,文殊菩薩騎的獅子。一人在「中台見萬聖」。一個人在「東台見化佛」,萬聖是佛像,一個人在「北台見聖僧」。見的不一樣,都是文殊菩薩,都見到文殊菩薩,這是各感異應。這就是第一個例子所講的,各人見的不一樣。人很多,處所很多,這是異處各人的感應不相同。這是一種例子,所以用或見。

      前面兩句我們必須要記住,「佛不分身,無思普現」。這兩句非常重要。各人所見是各人緣所感得的,在我們的分上,我們可以說是業緣,眾生的業緣不相同,根性不一樣。所以你看這五個人在五個台,算是都不錯,都見到了,與菩薩沒有緣的,什麼都見不到。什麼都見不到的人多,真正見到的人不多,這是我們與佛有沒有緣。我們不可以問與佛有沒有因,如果要有因的話,一切眾生都平等。因平等,在四種緣裡面講,親因緣那都有,這個沒有話說,這是理上講的,理即佛。我們今天講的緣,所緣緣、無間緣,這兩種緣重要。那就是說我們是不是常常想佛?是不是常常想菩薩?常常想,這叫所緣緣,常常想不間斷,那叫無間緣。如果這兩種緣力量強,你肯定會見到。這就是感。

      眾生有感,佛當然有應。佛的應,清涼說得好無思而現。這個意思不好懂,可是我們從日本江本勝博士做水實驗裡面得到訊息,水它有見聞覺知,它有沒有妄想分別執著?肯定沒有。如果有妄想分別執著,它就是有情眾生。但是它能夠接受外面給它的資訊,它會起反應。在實驗當中證明,我們給它愛,給它善的訊息,它的反應結晶非常之美;如果我給它的訊息是負面的,討厭不喜歡,它的反應結晶就很難看。八、九年的實驗證明這個反應是真實的,不是偶然的,這是說明了無思普現。佛經當中常講「法爾如是」,自然而然,絕對沒有絲毫意思夾雜在其中,自然而然。這是怎麼回事?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。

      每個人所見的不一樣,每個人所緣緣跟無間緣不相同。我們都想見文殊菩薩,都想見毘盧遮那佛,每一個人想的不一樣,所以那個反應出來不相同。譬如在做水結晶實驗的時候,我們五個人,五個人都是以愛心、感謝去做,五個人,各人,這同時同處,我們用同樣的水來做實驗,每個人示現的圖樣都很美,你細細觀察統統不一樣,這什麼道理?我的愛心跟你的愛心成分不相同。感覺靈敏的是自性,感覺非常靈敏,呈現出來的圖案竟然沒有一個是完全相同的,就跟雪花一樣;冬天下雪,雪花的結晶沒有一個完全相同,這很不可思議。所以這個道理,難得科學家做出證明來給我們看,否則這佛經上有很多地方確實很不容易理解。

      第二句「或同處各見者」。同處各見,第一個比喻要記住。「五人」,五個人「同在中台」,同處。前面說五個人不同處,一個人在中,一個在東,一個在南,一個在西,一個在北,不同處;現在講同處,五個人都在中台。可是這五個人見的也不一樣,一個人見菩薩,一個人見師子,一個人見萬聖,一個人見化佛,一個人見的是出家人,不一樣,同處各見。

      這樁事情,好像是在一九八二年,香港大嶼山聖一法師,那時候中國剛剛開放,他們到普陀山梵音洞去拜觀音菩薩,聽說梵音洞觀音菩薩會現身。三個出家人,當時還有幾個陪同一道去的,他們在梵音洞口拜觀世音菩薩,拜了半個小時,觀音菩薩真的出現了。三位法師(三個出家人)同處都見到觀音菩薩,非常歡喜。幾個居士陪著去的沒有見到。回來在路上大家說了,你見到觀音菩薩,觀音菩薩是什麼樣子?聖一法師見到的觀音菩薩戴毘盧帽,就像平常我們看地藏菩薩這個樣子,戴的是毘盧帽,全身都是金色的,金色金光,聖一法師看到的。另一位法師見到的不是這個像,見到是白衣觀音,像一般塑的像一樣,白衣觀音;另外一位法師見到的是出家比丘相。三個人同時見到的,見的不一樣,各人感應不相同;在家幾位居士他們沒有見到,也在那裡拜了半個小時,什麼都沒見到。這三個出家人,聖一法師回來之後告訴我,三個人同時見的不一樣。跟這段文所說的義趣完全相同。

      第三「或異時別見者」。時間不同,一個人早晨見菩薩,晚上見化佛,時間不相同,見的也不一樣,這個意思不難懂。第四「或同時異見」。上面講的「異時別見,不局一人多人」,不侷限。「今此要是多人」,一定是兩個人以上,「同於晨朝,一見化佛,一見菩薩」,同時異見,異見也兩個人以上看的才不同。如果說是相同的話,那就不能說是一個人,前面講是異時別見是一個人,同時異見一定是兩個人以上。第五「或同時異處見者」。這個一定也是多人,決定不是一個人。「亦約多人,同於晨旦」,晨旦是早晨,一個人在東台見,一個人在北台見,那所見到的或者是同,或者是不同,或者大家都見菩薩,或者是同時異處見,或是「一見菩薩,一見化佛,亦同時異處」。這是講或見不同。第六「或同處異時見。同於中台,朝見暮亦見」,朝是早晨,暮是晚上。「而能見亦通一人多人,所見亦通一境異境,但取處同時異耳」。

      第七「或異時異處見」。異時,早晚不同,朝暮不同;異處,那是五個台,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台不一樣。能見,能見的人,一個人也行,是多人也行。下面有舉例,「謂或一人朝於中台見菩薩,暮於北台見菩薩」,這舉一個例子,人不同也都能講得通。「然多約一人,其所見境,亦通同異。同見菩薩,如上已明,或一人朝於中台見菩薩,暮於北台見師子,然多分且約一境」,多分都是講同一個境。第八「或同時同處見」。同時同處,當然兩個人以上,要一個人就不能講同了,「亦約多人同在中台,同於中時見菩薩。所見亦通同異,且約同說」。各人見的,同時同處各人見的不一樣,就像聖一法師他們在梵音洞見觀音,同時同處但是三個人見的境界不相同。

      第九「或一人於同異交互時處見多人所見者」。這一句比較上難懂,什麼叫同異交互時處?清涼大師有解釋,「謂同時異處,異時同處」。同時異處,同是早晨不同處所,五個台不同;或者異時同處,同在中台早晚不同,那就是異時。「名交互時處,然同時異處」。就是前面第五同時異處見的,「而要是多人,異時同處」,那就是第六,前面第六是同處異時見,一個人也行,多人也行。所以「通一人多人。今唯一人,頓見前多人所見」。現在講的是這是一個人,一個人頓見前面多人所見,這個人也不可思議。「此機亦是不思議人,能於同時異處見故」。他舉個例子來說,「謂有一人,於晨朝時,在於中台,見中台多人所見。亦在西台,見多人所見。又於中台,於朝於暮,皆見多人所見也」。

      最後一句,「或一人同異俱時處,見一切人所見者,謂同時同處,異時異處,名同異俱時處。既是一人,時該多時處遍諸處,見通諸境」。像前面舉出五個境界不相同,這是「故是普眼機也」。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,凡人沒有這個能力。「然佛不分身下,不分而遍,無思普現,頓應前十」。前面舉的這十種,十種總的來說,不外乎時、處、機、境四樁事情,錯綜複雜。佛沒有心、沒有念頭,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能應,感應道交不可思議。這一段是講或見,裡面含藏著許許多多的意思。這是清涼大師給我們略說,所以我們只抓到重點,四個重點,時、處、機、境,機是機感,境是所應的境界各個不相同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偈頌第二首,還是看第二首: 

      【或有見初生。妙色如金山。住是最後身。永作人中月。】

      前面清涼大師是把九首偈頌大義給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,雖然他說「數越塵沙,略論其九」,講或見有多義,舉了十條。在十條裡面我們看過了,他的重點不外乎時、處、機、境,我們掌握這個就行了。這首偈是講『初生』,八相成道裡頭,初生。清涼在《疏鈔》裡面囑咐我們,講到這一段要參考(這段是在後面),參考第八會第五十九卷,經裡面講八相成道「各有十意」,特別囑咐,「說者應引」,要引用「離世間品」這段經文。「離世間品」還在後面,這個當然還得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講到。這個地方偈頌既然有這個意思,清涼大師的囑咐也不無道理,讓我們在此地了解菩薩示現八相成道義趣很深。

      為什麼說菩薩?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曉得,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,脫離了十法界,這個時候他有能力應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之機,他有這個能力現身說法,教化眾生。他現什麼樣的身?《楞嚴經》上二十五圓通章,以觀世音菩薩做例子,菩薩三十二應,三十二不是數字是表法,表圓滿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。在十法界裡頭現無量無邊身,應以佛身而得度就現佛身,應以聲聞身得度現聲聞身,乃至於應以基督身得度,他就現基督身,應以長者身得度,他就現長者身,什麼身都現。他有這種能力,這個能力是性德、是本能,至於現什麼身,絕對沒有加一點意思在裡面。正是前面經文裡面所說的「無思普現」,沒有加一點點意思在裡面,眾生是什麼樣的機,就有什麼樣的應現。

      所以說菩薩現身作佛,示現八相成道,如來果地上亦如是。我們要記住明心見性的人,見一分也好,見十分也好,見性究竟圓滿也好,統統有這個能力。在遍法界虛空界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,這是性德圓滿的顯現。在現身,大乘教裡頭多半都是用八相成道,八相成道是現佛身;佛身都能現,其他的身就不必說了。所以他不舉別的身,單舉佛身,道理在此地。

      這是八相成道裡面的初生相,「或有見初生」。清涼大師這裡頭有註解,這一段註解不多,「初生時,身如夜月,皎鏡可觀,智猶滿月,清涼照物,故云永作」,這是大師簡簡單單的將這一首偈為我們介紹出來。「或有」,這個或有的意思就很長了,前面一節我們念了一大段的《疏鈔》。『妙色如金山』,佛現的身是金色,「金山」是比喻、是形容。『住是最後身』,示現成佛,示現成佛就是說住在這個世間這是最後身,不受後有。這全都是示現。煩惱、業障斷盡了,所以這次示現成佛,最後身。『永作人中月』,這一句說明菩薩應化在世間的意義。月是說的滿月,月光清涼,一切眾生沒有不喜愛的,陽光太強溫度太高,一般人畏懼,但是月光沒有不喜歡的。所以無論是中國外國,你看看人人喜歡賞月,沒有人喜歡賞日,這個道理很明顯。

      如來出世的深義,我們參考第五十九卷,這「離世間品」最後的一卷講八相成道,我們就看這一段。佛在經上說「佛子,菩薩摩訶薩,有十種生」,出生,出生在世間有十種生。「何等為十」,哪十種?第一種所謂「遠離愚痴正念正知生」,我們凡夫沒有。我們凡夫怎麼投胎過來的?糊裡糊塗投胎過來的。怎麼生的?業力生的,業力來受果報。菩薩,這個裡面所說的全是法身菩薩,換句話說,圓教初住以上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這個佛是天台大師所講的分證即佛。

      凡夫投胎沒有離開無明煩惱,愚痴沒有智慧,諸佛菩薩應化到世間來,這個應身就是要跟世間人完全一樣,世間人胎生,菩薩也示現胎生。但是世間人投胎,我們講入胎、住胎都是迷惑顛倒,都受苦難。這世尊在經上講得很清楚,我們凡夫不知道。講一個人在母親胎胞裡面這十個月,佛在經上形容為地獄,叫胎獄,這十個月每天是度日如年,苦不堪言。母親喝一杯涼水,他的感受就像在寒冰地獄,母親喝一杯熱茶就感覺得在八熱地獄。所以這十個月非常痛苦。但是明心見性的人應化在世間,他沒有痛苦,他遠離愚痴,愚痴是三毒煩惱,貪瞋痴,他決定沒有,而且正念正知,他是這樣出生的,他一點都不顛倒。我們讀這些經文就了解,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,特別在六道,理跟事我們不能夠不明瞭。為什麼?將來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夠避免的,我們現在發心修行,總希望成佛,希望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見性之後,你就不能夠捨棄九界苦難眾生,你要幫助他,你也要像過去諸佛菩薩一樣的示現。所以這些事情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第二「放大光明網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生」。菩薩來示現作佛的,佛教化的範圍是三千大千世界,所以一出生的時候就光明遍照。有緣的人見到了,沒有緣的人可能也見到了,但是他沒有感觸,有緣的人他有感覺。相傳釋迦牟尼佛出生,在中國有感應,有人看到西方有光明,那時候用占卜,占卜的結果說西方有大聖人出生,佛滅度的時候也有相。這是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之前一千年,是在周朝那個時候。光明遍照,我們現代人講磁場不講光明,實際上是光明。

      第三「住最後有,更不受後身生」。這都是示現做給我們看的,那就是這一生是最後身。通常阿羅漢就為我們做這個示現,還有念佛往生淨土的人也做這個示現。這些示現都是教學,教導我們要知道學習,所以見賢思齊,他能做到我為什麼做不到?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,傳言愈來愈多。傳些什麼?災難。有人聽了很恐怖,我聽了跟一般人的感觸不一樣,我聽了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增上緣。知道災難不能避免,知道災難很近,那我們應該怎麼辦?加功用行,認真修行,決定不能夠馬虎。怎麼修?放下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,事上放下,我們也不要講經了,不是在事上。事上要用什麼態度?古大德說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。你要曉得撞鐘是什麼意思?撞鐘是提醒大眾,警覺大眾,是這個意思。撞鐘實在講就是講經說法,為人演說,這是撞鐘。演是表演,做給人看,活一天做一天,一點都不消極。放下是心裡面一絲毫都不染著,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,這就對了,不能有絲毫染著。

      萬緣放下心地就清淨了,沒有憂慮,沒有牽掛,沒有懷疑。我們修淨土心裡面只有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執持名號,希望在很短的時間真正成就功夫成片。我們不談很高的,我們講最低的,什麼叫功夫成片?二六時中心裡頭除這句名號之外,什麼都沒有,你的功夫就成片了。這一句佛號念的時候有,不念的時候也有,行的時候有,睡覺的時候還有,念念不間斷。這個念不是口,心裡頭,心裡頭真有,心裡頭可不能放別的東西。所有一切世間順逆善惡境緣統統放下,或者說統統把它轉變成阿彌陀佛。我們要提前求生淨土,往生淨土真正有把握了,一切隨緣,決定不攀緣。什麼時候往生?隨緣,不要執著,這是菩薩道。

      有能力往生,隨時可以往生,可是你要想著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,現在這個世間許許多多苦難眾生要不要幫助他們?要,盡心盡力幫助他。幫助他們,我們自己要不要受苦難?當然,什麼樣的苦難在所不辭。只要眾生能夠覺悟,只要眾生能夠回頭,捨己為人。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幫助?方法無量無邊,就是法門無量,八萬四千,我們在這麼多方法裡面,我們今天所取的是講經教學。那就是佛在經論上常講的「為人演說」,就這一句。如果加上前半段,八個字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我們就做這個。受,是我接受,我接受佛菩薩的教誨,接受裡頭就有奉行,我認真做,我努力在做。讀誦,天天讀經,讀的時候隨文入觀。什麼叫隨文入觀?心跟境(這個經本是境界)融合成一體,經就是心,心就是經,你這樣才得受用。展開經卷,看到自己的法性,看到自己的真心,看到自己的本善。這樣讀經,時間讀久了不知不覺就有契入的可能,這個契入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證,證得法身;不知不覺,自自然然就入了境界了。

      讀經不能把經跟自己融合成一體,那就難了,那你讀的是釋迦牟尼佛的經,與自己不相干。不知道經典就是自己的真心,就是自己的本性、自己的法性、自己的本善,就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,你天天照。經要這樣讀才行。城隍附身傳話,希望大家每個星期做「三時繫念」要隨文入觀,鬼神得受用,話說得有道理。我們聽了這些傳言,要認真細心去想想,合情合理合法,值得我們做參考。如果是胡造謠言,無理的要求,這是邪神,這不是正神。正神所講的、所做的一定是如理如法,值得人尊敬,值得人讚歎。所以要知道怎樣學。

      往生這個身也是最後身,我是業力受生的,到這個世間來受生最後一次;下一次再來,下次不是不來,來,來是願力應化的,就跟諸佛如來一樣的。但是這些菩薩應化到世間來,每次來都跟大家講我這是最後身。用這個來教眾生。你看看你們是業報來的,我也是業報來的,我能夠在這一生把業報了了往生極樂世界,下一次再來的時候,我是乘願再來,應化而來,不是業力來受生。這個示現好,這就是演說,表演給你看。實實在在講,天天在表演,時時在表演,處處在表演,那就是佛菩薩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。你要不學,不學就是凡夫,不學,說老實話,你的心是輪迴心,自私自利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,這我常常講的這十六個字。這十六個字是代表,展開來無量無邊的業習煩惱,經上常講八萬四千塵勞煩惱,我們把它濃縮歸納起來,我講這十六個字大家好懂。不能不放下,你要不放下,念佛功夫不得力,也就是你修行,無論用什麼功都不得力。

      譬如我們學院,在學院學習的當然讀經的時間比較多,讀經能不能隨文入觀?不能隨文入觀,不得力;隨文入觀,功夫得力了,天天不一樣。我給你講真話,這個不一樣就是天天在進步。煩惱業習天天在減少、淘汰、放下,定慧,慈悲,方便天天在增長,災難化解了。怎麼化解了?大經上佛常講,一切法從心想生,現在不再去想它了,沒有了,這個念頭斷掉了。現在所想的,心裡頭所有的,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十願、四攝,一句阿彌陀佛,圓滿具足,這真修行。所以這個身最後身。我們學佛要沒有這種志氣,沒有這個弘願,你就不能成就。下一次來決不是業報身,業報決定在這一生一筆勾消。

      處事待人接物學佛菩薩,佛菩薩在哪裡學?十善業道。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落實在十善業道,《無量壽經》也落實在十善業道。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在法界虛空界所說的一切經,統統落實在十善業道。你要問我這個話根據什麼說的,我有根據不是隨便講的。我根據什麼說的?我根據如來法印說的。什麼是如來法印?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。你們想想這四句前面兩句是不是十善業道?諸惡莫作,諸惡是十惡,眾善奉行,眾善是十善;十惡莫作,十善奉行,自淨其意就超越了。是諸佛教,諸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諸佛教化眾生的總綱領、總原則。不麻煩,很簡單,就是用這十條認真的學習,念佛求生淨土,沒有一個不往生,真正是祖師大德所說的「萬修萬人去」,為什麼不幹?

      所以要發願這一生決定是最後身。換句話說,這個願發了,你要沒有行踐願,你的願是空的。行是什麼?就是行十善業道。記住《無量壽經》一開端教給你的修行的總綱領、總原則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那就是十善業道。佛在經上講得好,十善業道就好像大地,無論有情無情一切眾生,你不能夠離開大地生存,十善是大地。

      第四句「不生不起生」。這一句比較難懂,但是學習大乘的你就不難懂了。這是什麼?無生現生,現生無生,這個裡頭的理很深。我們在講席裡面講過,講得很多。諸佛菩薩清楚明瞭生即無生,無生即生,所以說不生不起生,出生。第五句「知三界如幻生」,三界通常講的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三界就是講六道,六道如夢幻泡影,到這裡面來受生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他一絲毫都不染著。第六句「於十方世界普現身生」,普是平等,眾生有感立刻就有應,感應道交絕不失時。眾生什麼時候感,什麼時候應,應以什麼身應,他就現什麼身。

      第七句「證一切智智身生」。一切智智,用了兩個智。兩個智裡頭,第一個智是講根本智,第二個智是講後得智;第一個智,般若無知,第二個智,無所不知。兩個智,一個是體,一個是用,一切智智是究竟圓滿的智慧,有體有用。菩薩生就是證一切智智身生,住到世間也不例外。菩薩的一切智智表現在哪裡?表現在色身,正如同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樣。一切智智,我們可以從世尊一生形象裡面體會到,他那個形象確確是智慧光明普照大千。接著接得好,「放一切佛光明普覺悟一切眾生身生」。菩薩自己成就了,現在是幫助眾生成就,幫助眾生,用我們世俗的話來講累積功德。但是你要曉得,如果有累積功德這個念頭,他是凡夫,他不是菩薩,菩薩決定沒有這個念頭。菩薩來也好,不來也好,一切時、一切處絕對沒有起心動念過。還有積功累德,他動念頭了,動念是凡夫不是菩薩,這一點我們要曉得。

      我們要學習,我們要修行,就是修這個心。因為我們無論是生活也好,辦事也好,待人接物也好,都會起心動念,這就是我們沒有辦法離開業習煩惱第一個因素。所以我們應當要學佛菩薩,佛菩薩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沒有起心動念。所以佛菩薩沒有一樣不好,什麼都好,這就叫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你們說什麼都好。菩薩沒有意見,凡夫有意見,意見多多,聽佛說法也意見多多,而諸佛如來說法也沒有意見,也沒動念,也沒起心。法怎麼說出來的?自然流出來的。道理要明白,明瞭之後你才知道怎樣學。所以佛是「放一切佛光明」,一切佛光明就是一切佛法,覺悟一切眾生。第九「入大智觀察三昧身生」。這是做給眾生看的。眾生妄念紛飛,心神不定,菩薩做出大定,正是大經裡頭常講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。他示現大定來給我們看,能捨離一切法,不著一切法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