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410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一0卷)  2005/7/20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10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七正行甚深,法首菩薩偈頌第四首看起:

      【如人善方藥。自疾不能救。於法不修行。多聞亦如是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註得不多,給我們的提示是「醫不自救喻,喻善知對治,而不自治」,這個毛病確實是我們大家的通病。我想近代,古人不談,近代無論在家、出家我們都犯這個毛病。知不知道自己的煩惱習氣?知道;知不知道佛在經論上說了很多對治的方法?也知道,毛病習氣就是改不過來,這就是這個比喻。『如人善方藥』,這是大夫,自己害了病,自己不能救,大夫害病還要請別的大夫來幫助他。就是我們剛才說的,我們自己的毛病習氣很多,從最根本的,現在一般人常講不會做人,不會做人這句話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跟人相處。現在這個社會,夫妻不能相處,這當中有矛盾,父子不能相處,兄弟不能相處,朋友不能相處。在公司行號,跟老闆不能相處,跟同事不能相處。這個事情可麻煩大了,這叫不會做人。

      世出世間法,聖賢教誨、佛菩薩教誨,沒有別的,教什麼?就是教你與一切眾生能夠和睦相處,和睦就是有敬愛。我們現在沒這個心,沒有這個念頭,不知道尊敬人,不知道愛別人,這是根本。古書、經典裡面常常讀到的,儒家的經典,「堯舜之道,孝弟而已」,中國幾千年來,最受人稱讚、最受人仰慕的是堯跟舜。孔夫子提到古聖先賢一定說堯舜,孟夫子也一定說堯舜,堯舜之道是什麼?孝弟。孝就是跟父母關係處得很好,跟你的父母、跟祖父母處得好;弟是跟長輩相處得好,跟平輩相處得好,都是人跟人的關係。怎麼樣才能夠處好?五倫有十義,十義就是我們相處的標準,父慈子孝,君仁臣忠,夫義婦聽,兄良弟恭,朋友有信,關係就好了。落實在德目裡面,我們常說十二個字,孝弟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。堯跟舜這十二個字統統做到了,做得很圓滿,做得恰到好處,這成為大聖人。

      中國人對孔子非常尊敬,以為孔子是集大成者,集古聖先賢之大成。不是在學術上集大成,是在道德上集大成,也就是說古聖先賢那些德行他統統做到了。諸位想想,夫子確實想展示他的抱負,周遊列國,希望能求得一官半職,把他的政治的理想、他的方法,確實能夠為國家、為社會、為天下人造福。當時的諸侯他幾乎接觸的很多,這些諸侯對夫子也非常讚歎,也非常禮敬,但是不用他。他就回到魯國,回到自己家鄉教學。

      要是現在人講,那些君王沒有道義,把他推翻來取而代之,現在人講革命。行不行?夫子確實有這個能力,弟子當中什麼樣的人才都有。為什麼不採取這種手段?採取這種手段可以成功一時,孔子可以也做個諸侯,甚至於也能做天子,但是給後世留下一個不好的榜樣,夫子不會這麼做。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最有意義的、最有價值的,是給當時的人、給後代的人做出最好的榜樣。這在佛法裡面講,真是無量無邊的功德,所以夫子走的是道德,仁義道德。

      不得志,沒有人用他,教學,從事於教學,給後人留下這個好樣子。在中國,這幾千年來,歷代有多少高人,有道德、有學問,一生不得志。學孔子隱居教學,這裡頭其樂無窮,我們歷史還要給他立傳,《隱逸傳》。我在年輕時候讀歷史,看到這一篇我很迷惑,那個時候心裡面想,這些人有能力、有道德、有學問,為什麼不替社會多做點好事情,跑去隱居。隱居,歷史何必還給他作傳,他有什麼貢獻?到後來學佛,這個疑問才算有了答案,他對社會有非常大的貢獻。你要問什麼貢獻?他貢獻的是自己以身做出來,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這個了不得,這是社會安定主要的因素,他不作亂!

      不是他沒有能力爭,他有,不是沒有能力求,他也有。有智慧、有能力、有德行,為什麼他不爭,他不求?這就是德行。想的是什麼?社會要安定,世界要和平,凡事能過得去就好,不要要求得太過分。要求過分的時候,這個社會每個人都爭,每個人都在奪取,社會永無安寧。誰受災難?人民受災難,這些真正有德行的人不忍心,所以他能,不爭;他能,不求。他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來傳道、授業,這是真正高人,歷史學家跟他立傳有道理,這是世人的好榜樣。可是今天的社會,把我們自己的東西捨掉了,學西方的,西方人沒有這個概念,他從小就是要競爭。不像中國,中國的教學自古以來,從小就是教你禮讓,禮讓是美德,不教競爭。諸位想想,這個意義多深,孔子成為聖人,給我們樹立這麼好的榜樣。

      所以,在野的這些有德行、有學問的人,還得有機緣可以給執政者建議,聽與不聽,接受不接受,是他的事情。能聽、能接受,好,執政者的功德;不能聽,不能接受,絕不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.這是養自己的德行。教育、學問沒有別的,改過自新而已,佛家講開悟,講修行,這我們也講得很多。什麼叫開悟?知道自己的毛病,叫做開悟。毛病太多了,每天都發現,當發現自己過失的時候,這就是悟了;悟了之後要把它改正過來,那叫修行。

     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能不能知道自己過失?不是不知道,可是實際上,知道自己毛病、過失的時候少,時間也很短,健忘,很快就忘掉了,境界現前,又隨著煩惱習氣轉了。有些人(人數不太多,確實是有)做了之後後悔,這還算是有良心。這種人是好人,這種人有善根,這種人遇到機緣他能回頭,他能夠轉惡為善,能夠轉邪為正,轉凡成聖。就像善導大師所講的,「總在遇緣不同」,緣太重要了!有些善緣真的就在面前,雖遇到當面錯過。不是偶然的遇到,在善知識身邊多少年,有十幾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的,甚至於跟善知識一輩子的都不能成就。你要說毛病,他說得頭頭是道,你要講對治的方法,他也講得頭頭是道。但是他自己的毛病習氣就是改不過來,這是什麼原因?業障重!這個業障是貪瞋痴慢疑,還有一個嫉妒,這就難救了,就難回頭了。

      我們親身所經歷的,方東美先生學生不少,真正有成就的有幾個人?這是學校一個教師,跟他學是有期限的,就是從大學到研究所,也不過六、七年。佛門裡面的大德親近的時間長,章嘉大師身邊的弟子我認識的很多,跟章嘉大師一輩子。李老師雖然是居士,他在台中建道場,台中蓮社、慈光圖書館都是弘法的道場。親近他的也都是居士,跟他老人家幾十年,他在台中弘法三十八年,跟他老人家三十年以上的人很多。為什麼煩惱習氣還是改不過來?就像經典比喻所說的,知道自己的毛病,他們這些人也都能講經,上台也都能講得頭頭是道,也勸大家修行,自己就是沒法子。

      現在我們要回過頭來,看了別人,要回過頭來看自己,我們自己遇到的緣也很殊勝!我們大家在一起學習,我們雖然沒有善知識親自在面前指點,我們得到的《華嚴經》,我們得到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,李長者的《合論》,乾隆年間道霈禪師的《纂要》,這是我們的好老師。我們讀《無量壽經》,夏蓮居老居士給我們做的會集本,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做詳細的註解,這都是希有的因緣。我們展開經卷,面對善友。展開經卷,經卷像一面鏡子一樣,照見自己的心行。我們在日用平常起心動念,與經典的教誨相不相應?

      佛教我們不殺生,蚊蟲、螞蟻,蚊子來咬你的時候,你會不會把牠打死?蟑螂、蒼蠅在廚房裡面擾亂的時候,你會不會把牠打死?殺生!對人你不殺了,你不會再殺人,你會不會怨恨那個人?怨恨也是瞋恚裡面的一分。甚至於你會不會咒那個人,希望他早點死,有沒有動這個念頭?動這個念頭都是屬於殺生。不偷盜,只要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,都是屬於偷盜,範圍非常廣大。你讀戒經你就明瞭,我們有沒有去做到?微細戒、小小戒,有沒有注意到?小小戒、微細戒沒有注意到,天天累積就變成大過失了,積小成大,積少成多。窮年累月的累積,一直到老,煩惱、習氣、毛病愈來愈多,沒有減少。我們有沒有想到?

      你沒有想到,你有沒有冷靜的去看到?看到我們周邊的修行人,無論在家、出家,你仔細去觀察,觀察完了之後回光返照,這個很重要。不要說別人過失,自己的過失很不容易發現,看別人很容易。但是別人那面鏡子回過頭來照自己,就很容易發現自己,「人家是這樣,我也不例外」,很容易發現。別人能不能改,不是我們自己的事情,最重要是自己照見之後,要能痛改前非,這個才行。煩惱習氣都有對治的方法,經論上常講,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,佛有八萬四千法門,法門就是方法。煩惱習氣好比是病,佛法好比是藥,你要會用,用這些東西來對治自己的煩惱。

      到底下一章,我們會看到對治的綱領,這些綱領實在講我們看多、聽多,學了也不少,就是不能用。自己也很想改,改不掉。這個原因在哪裡?這幾年我們大力提倡的《弟子規》,我們知道那是恢復德行的大根大本。無論我們是在家、出家,我們學佛多久,要想在這一生當中真正有成就,真正痛改前非,學《弟子規》,學十善業。一定要在這個地方奠定基礎,千萬不要看輕了,比什麼都重要。你希望蓋一百層的大樓,好!《弟子規》、十善業道是地基,你沒有結實基礎,堅固的地基,你蓋不成。

      這個比喻不難懂,我們不在這上真正下功夫,行嗎?於是我們這才明白,為什麼在善知識身邊幾十年,毛病、過失改不過來,沒有《弟子規》的基礎。所以,我這才真正明白,也是服了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,我們叫老祖宗,教育要在嬰孩!這在全世界我們沒有看到,也沒有聽說過,只有中國有。中國的這些古聖先賢非常重視教育,真做得徹底,做得究竟。所以中國歷代聖賢多,中國佛教裡面證果的人多,你不能說與家庭教育沒有關係。六祖惠能大師雖然不認識字,他的母親賢慧,教出這個好兒子。

      所以中國的教育,對於孩童的教育著重在身教,就是父母、長輩,比他大的,在他面前都做出好榜樣。他從小所看到的、聽到的、接觸到的都是倫理道德,倫理是人與人的關係,道德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標準。他會做人,四、五歲就很會做人,很懂得禮貌,很懂得規矩,知道愛別人,知道敬別人。所以成童,古時候成童是七歲,童子,童子該上學了。進學知道尊師,知道敬長,年歲比他大的這些學長,知道敬學長,知道尊師重道,他很快能成就。我們今天就是沒有受到這個基礎教育,所以縱然跟著善知識身邊幾十年,毛病改不掉,心量不能夠拓開。

      「愛心遍法界,善意滿娑婆」,不是一個口號,是事實。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愛心、善意擴展到遍法界虛空界?《弟子規》裡面講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,範圍不大,十法界裡頭只有人法界,凡是人,皆須愛。人法界之外還有九法界,愛不愛?佛法裡頭好,遍法界虛空界。我們的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要擴充,要擴張,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就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。那是什麼?佛心,法身菩薩心。我們想成佛,我們想成法身菩薩,在這一生當中想成就,你沒有這個愛心怎麼行?

      你要能愛人,你在任何一個團體裡頭,你要會給人做個好樣子。這個團體修行不怎麼理想,不怎麼如法,你要是一個真正善知識,這是好地方,我到那裡去做好榜樣,我來帶頭,我教他們。看到他們不如法的,我做出如法的樣子給他們看,這是菩提心,這是菩薩行,自行便是化他。看到這些修行人不誠實,我做出誠實的樣子,不是假樣子,真的。別人還有妄語,我決定沒有妄語;別人有惡口,我決定沒有惡口。別人見到不如法的時候,還有起煩惱的念頭,有瞋恚的念頭;我見到之後能夠心平氣和,不起分別,不生執著,你在這個團體裡面你就能感化這個團體,感化就是教化。所以,善學的人、會修的人,沒有一處不是好道場;不善學,不會修,走遍世界也找不到一個理想的道場。

      真的,釋迦牟尼佛當年那個道場,這是如來自己率領的僧團,你要來看看,跟我們現在道場也差不多,龍蛇混雜,良莠不齊。那個團體裡面也有很不如法的,提婆達多就是帶頭的,六群比丘,做出許多違反道德、禮義的事情,釋迦牟尼佛這才制定戒律。如果沒有這些人在裡面做出很多不如法的,佛就不會制戒律。你就從這個地方想想看,僧團不是一個老師在那裡教,誰教這個僧團?覺悟的人,每一個覺悟的人都有使命,這個使命叫天職,不是人給你的。我們常常說佛菩薩給你的,其實也不是佛菩薩給你的,是自性,法爾如是。

      這到底是什麼道理?這個道理很深,這個道理就是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。你看宗門開悟之後,說遍法界虛空界是「沙門一隻眼」,這意思是一體,宇宙、眾生跟自己是一體,沒有絲毫分別。眾生善就是自己善,眾生不善就是自己不善,這個範圍就大了。自己的不善統統能夠改過來,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轉惡為善,功夫不在外,在內。這個道理不但佛法裡頭講得清楚,儒家也講到,道家也講到。

      儒家說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這句話我們在《論語》裡面看到,在《孟子》裡面看到。是不是孔孟說的?我想不是,是孔孟之前的聖人說的。夫子一生,他講他老人家是「述而不作」,他沒有創作,他所說的都是古聖先賢的教誨。這是顯示出何等的謙虛,對前人是何等的尊重,自己絕不居功,絕對不自以為是,都是給後人做好榜樣。我們今天做再多的好事,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,應該做的;做錯了事,應當要懺悔,那是什麼?你不應該做的。應該做的有什麼功可居?不應該做的,那就是過失。過要能改,古人常講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,改過就是修行,改過就是懺悔。

      佛法修行的總綱領就是六度,六個總綱領,布施是放下,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什麼叫菩薩行?你能夠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能跟這六個原則相應,你就是行菩薩道。可是這六個綱領每一句都深廣無際,你這一生永遠學不完的。你看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這個經的組織,用現在的話來說,非常符合科學的原理原則。全經的結構就是菩薩修行的階位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這是大段。我們現在讀的十信位,現在第七章,就是第七信菩薩。他修的是什麼?初信修布施,學布施,二信學持戒,三信學忍辱,四信修精進,五信修禪定,六信學般若,七信學方便,後面八信、九信、十信。《華嚴》講十波羅蜜,六度之後有方便、願、力、智,這是它的綱領。我們現在讀的這一章是方便波羅蜜。

      好,十信位圓滿了,到十住,十住開頭還是這個;初住菩薩修布施,二住菩薩修持戒,三住菩薩修忍辱。不但十住如此,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統統都是這樣的;初地菩薩學布施,二地菩薩修持戒,三地菩薩修忍辱,你看看這個味道。雖然科目相同,境界不一樣,深廣不相同。你在這裡一看,它的層次讓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有系統、有體系,一點都不亂。這是整個經文的組織,不離開六度,後面那五個是般若波羅蜜展開的,叫權智,展開的,方便、願、力、智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說到此地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法首菩薩偈頌第五首:

      【如人數他寶。自無半錢分。於法不修行。多聞亦如是。】

      這首偈,我們先看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這是第四首,「貧數他寶喻,喻說佛菩薩功德,不能求諸身心,故無分也」。這也是我們的通病。我們今天展開經卷,經卷是佛菩薩的,註解是祖師大德的。我們在一起學習,也會讚歎佛法僧三寶,可是自己沒有依教修行,這是煩惱習氣太重,不能自反。這個病是很嚴重的病痛,要怎樣幫助自己改過自新,回頭是岸?這樁事情我也說得很多,說了幾十年。為什麼有人說經(現在這個說經,都是說佛菩薩的經)能感動人,有人上台說經不能感動人?這樁事情同學們都非常清楚,都是親身所體驗的,但是自己疏忽了,不能改過。

      學講經的這些年輕法師們,哪個人不是希望自己講得很好,能感動聽眾,讓聽眾大家讚歎。為什麼做不到?沒有別的,就是此地講的,『如人數他寶,自無半錢分』。講得好的人沒有別的,他做到了幾分,做到愈多講得愈好。做到一定的程度,大乘教裡面的標準是見性了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那他講的東西不一樣,跟佛菩薩沒有兩樣,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怎麼會不能感動人?「一切眾生,皆有佛性」,佛性是相同的。眾生佛性在迷,迷而不覺,雖然在迷,佛法裡面的比喻,迷怎麼樣?好像在睡眠當中。人雖然睡眠了,可是如果有個人在旁邊叫他的名字,他也會答應,會有反應;雖然答應,他還是沒有醒過來,那就叫感動。所以我們雖然在迷,人家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時候,我們自然起感動,道理就在此地。你聽了會流淚,聽了會生慚愧心,那就是你被感動了。

      有人說經也說得很好,天花亂墜,但是就是不能感動人,有人說經能感動人;不要說說經,連講故事都如此。譬如學講《弟子規》的,現在學講《弟子規》的人很多,大家都讚歎蔡禮旭老師講得好,都讚歎他。為什麼他能夠講到都叫人流眼淚?都叫人自動的懺悔?我也講了很多遍,跟大家說,他做到了。自己沒做到,你的材料再豐富都不行,蔡老師的講稿交給你,你完全照這個去講,就是不能感動人。什麼原因?你不是自性流露的,他是自性流露。不是自性流露,你用別人的材料,還是「如人數他寶」,講得再好是別人的,不是自己的。由此可知,道與學,自己不去做,是決定不能成就的。

      佛法亦如是。真正弘法的人才絕對不是講古大德的註解,註解是只可以提供做參考,你要照註解講也是數他寶。經典是佛說的,佛不是數他寶,佛佛道同,所以經典是自性的流露。誰的自性?是自己自性的流露,這個你要懂,經典裡面字字句句都是真如本性。我們尊重、禮敬、受持就是遵循性德,不是被釋迦佛牽著鼻子走,那你就錯了。這個道理許多人不懂,你為什麼要信佛教?問這個話很奇怪。你明白這個道理了,以後再碰到人問,你為什麼要信佛教?我是信自性。

      什麼叫佛?佛是自性覺,佛的意思是覺的意思。佛是已經覺悟的了,我還沒有覺悟,我們的性是一個性,不是兩個性;性沒有迷悟,人有迷悟,自性沒有迷悟。這個人已經覺悟了,他可以幫助我覺悟,我相信我一定能覺悟,為什麼?我的自性跟他的自性無二無別,沒有兩樣。所以,信佛教是信自己。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就講得好,你看淨宗講的往生淨土三個條件,第一個條件是信,第二條件是願,第三個條件是行,信願行三資糧。

      頭一個是信,信是怎麼講法?你看看他說了六個,頭一個「信自」,太重要了。如果對自己都沒有信心,你怎麼會有成就?這就曉得,經典裡面所說的(我們不講註解,講經典)是自性流露。信經典就是信自性,自性有無量智慧,自性有無量的德相。我相信有華藏世界,我相信有極樂世界,為什麼?自性變現的,自性在純淨純善所現的境界。就跟我們相信現前我們生活環境一樣,現前環境是我們染污的自性變現出來的。染污的愈嚴重,那就每況愈下,就變成畜生境界、餓鬼境界,地獄境界那是染污到最嚴重了;往上去,天人,天界、聲聞、緣覺,染污輕。十法界就是自性隨著染污程度不同,而現出來的境界。我們懂得這個道理,學佛沒有別的,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。有沒有信心?有!

      第二,這才講「信佛」。佛是什麼?佛是過來人,他已經把所有一切染污都放下,真正達到純淨純善,我們今天的目標是純淨純善,向這個目標去邁進。所以佛是我們的善友,他是個過來人,他是我們的好樣子,我們跟著他學習。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示現那個樣子,自私自利放下了,名聞利養放下了,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了,貪瞋痴慢疑放下了。我跟諸位常常講的這十六個字,這十六個字就是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裡看來的,不是我發明的。我細心觀察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世那個樣子,我們就明白,這些東西我們不能不放下。現在我們有這個肉身在,這些東西與生活都密切相關,佛教我們放下是心裡沒有絲毫執著,也不分別,是心裡放下;事上,事上隨緣就好,不要攀緣。

      事上,你想求名聞利養,你沒有放下;「我名聞利養不要了」,你也沒放下,取捨都沒有放下。怎樣才放下?隨緣才是真放下,有很好,沒有也好,沒有一樣不好,有無心上都沒有,這才叫清淨心。無也不行,也是染污,有無都是染污,所以大乘法講到最後,空有兩邊都不著,這叫中道。中道有沒有?著個中道又錯了,兩邊不著,中道不存,這是什麼境界?就是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才叫純淨純善,起心動念就錯了。可是這個境界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是真難,不起心動念我們做不到,這是什麼?上上乘法。我們現在不得已,我們求中下,下不執著,中不分別了,我們從這兒下手。能夠做到不分別、不執著,再向上提升就不難了。

      不能不做,要不做全是別人的,你就是從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,你都是講的別人的。有些初學的同學,學我的東西,那還不是數他寶嗎?縱然學得很像,在外面人家說,「某人上台講經很像你」,我笑笑,數他寶。一定要解義,你學習要解義,解義是智慧開了,轉境界,轉境界就入了,在我們《華嚴》裡面講證,行、證;你只有信解,沒有行證,這是數他寶。一定要自己有修行,修行就是轉自己的境界,真正是轉惡為善,轉迷為悟,你要真的轉!轉惡為善是功夫,就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,放下;轉迷為悟是看破,是智慧。你放下一分,你智慧就長一分,放下兩分,智慧就長兩分;智慧幫助你放下,放下幫助你智慧增長,相輔相成。菩薩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沒有別的辦法,就是看破幫助放下,放下幫助看破。我算是非常幸運,剛剛入佛門,頭一天遇到章嘉大師,他就把這個方法教給我,而且勉勵我要真幹,這才能契入。

      老師不欺騙我,我對老師相信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我真的是依教奉行,真幹!學布施,從這個地方入門,學放下。順境、善緣,放下歡喜心,放下貪戀的心;逆境、惡緣,放下瞋恚心,放下報復心。總要讓自己的心平靜,一切境界現前,都要把心放在心平氣和,這真的健康。慢慢養成習慣,就不會受外面環境影響,無論什麼境界現前,泰然處之。處到最後是什麼境界,就是《六祖壇經》所說的「本來無一物」,諺語裡面所說的「天下本無事」。那個境界很深,跟《壇經》上講「本來無一物」非常接近;換句話說,順境、逆境,善緣、惡緣,就像光影一樣,像水上的波紋一樣,你真看清楚,真看明白了,你還會起心動念嗎?不會了。

      但是在這個時候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教菩薩,因為你已經做到無住了,無住之後最可貴的是「而生其心」。如果不生其心的話,做到無住不起心的話,你就變成阿羅漢,叫自了漢。能不能證到究竟果位?不能證得,為什麼?你智慧沒有,不知道宇宙是一體,不知道眾生是一體,你光顧到自己,眾生就沒顧。所以說你沒有智慧,你也沒有法身,阿羅漢只證到所謂是半個解脫。法身、般若、解脫叫三德密藏,他只有半個解脫,不是究竟解脫,法身、般若完全沒有。菩薩可貴,在這個時候而生其心。雖然在境界裡頭心如止水,不起波浪,照得清清楚楚,但是還肯為一切迷惑顛倒在那裡受苦受難的眾生,為他們示現。為這些眾生做種種示現,像《普門品》裡面講的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。那你要說,這現身與自己修行有沒有妨礙?沒有妨礙。如果還有妨礙的話,你的煩惱習氣沒斷;不但是沒斷,你還沒有能力控制住。煩惱習氣不斷,有能力控制住,都沒有問題。

      初學,這個東西當然不去練習是不會成功的,但是練習,身邊真的要有善知識。李老師幫助我二十多年,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,我認識他的時候,他在台中教學十年,算起來他幫助我二十八年。常常有這麼一個老師做靠山,發現問題,遭遇到問題,向老師請教,真正遭遇到困難,老師幫我解決。這是真正善友,沒有這樣一個人那就難了,真的是難了。我遵守他的教誨,就是見面的時候約法三章,我遵守十年。十年之後,我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,所以講東西的時候我就展開了,沒有像以前那麼拘束。知道佛法裡頭這些原理原則,能夠契機契理。

      像前天有位同修問我,儒家講的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我對於無後為大的講法,就跟儒家的註解不一樣,可是我能講得通,合情合理。儒家的註解,無後為大確實是不孝有三的第三條。第三條就是不娶妻,他就沒有後代,沒有兒子,絕了祖宗的繼嗣,這是不孝三條裡頭這條最大。我不是這個講法,我把「不孝有三」那個三條是儒家的講法,「無後為大」是單獨說一句,我不在那三條之內。我這個無後是沒有繼承人,他覺得有道理。你兒孫雖然多,你的前輩有道德、有學問,有功有業,沒人繼承,兒孫再多沒人繼承,這是大事;學派裡面,道統沒有人繼承;佛法裡面,每個宗派無有人繼承,這是大事。要緊的是代代有傳人,傳人要教,所以教育重要,這是我的解釋。

      儒家,這我也常講的,五倫裡面「夫婦有別」,這個「別」的意思,我也不是跟儒家那些人的講法。我講「別」的意思,諸位都聽得很多,是各有各的職責。古人講男主外,女主內,我講得更白,因為一個家庭建立有兩樁大事情,一個是家庭的生計、生活,另外一個就是家教,教育兒女,這是兩樁大事情。男主外,負責家庭經濟;女主內,負責兒女教育。我這個說法,實在講並不違背儒家,儒家確實是這樣的,我沒有說錯。

      所以,我看到這些文字,有時候我有我一套講法,我能說出一套道理來,能講得很圓,大家聽了也很歡喜,也覺得很有道理。這就是應了大乘教裡頭常說的,「佛無有定法可說」,尤其是經典,活的,字字句句都是活的。在某個時代,在某個地區,在某個環境裡面,有某種說法,這叫契機。絕對不違背原理原則,講東西活活潑潑,不是死在古人註子底下。這個就要靠智慧,要靠老師相當一段長時期的輔導,我們自己有這個能力,有這個信心。

      這首偈,也是自己的煩惱、習氣太重,懂得教義,懂得方法,自己做不到。這是一般人常說的,「知易行難」,說起來很容易,做起來很不容易。不要說別的,不妄語,哪個不知道!學過佛的同學你們都受過五戒,「不殺生,不偷盜,不邪淫,不妄語,不飲酒」,你們都受過。為什麼常常還欺騙別人?太明顯了!「淨業三福」頭一條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為什麼不能孝順父母?為什麼不能尊師重道?頭兩句!真的是沒人教,多少人覺得自己很孝順父母,很尊重老師了,自以為是。到聽了蔡老師《弟子規》之後才知道,真的是不孝,真的是不敬老師,才知道。你不孝順父母,父母不跟你說,為什麼?說了你,你會反抗,你更不孝了;你不尊敬老師,老師也不會跟你說,吃虧的是自己。老師還是慈悲來指導,可是怎麼樣?你不會接受,你接受的只是皮毛。

      老師那些話你聽進去了,你也會講,你也會教別人,自己做不到,我們的毛病都犯在這個地方。所以李老師才常說,講我們念佛人,他說「一萬個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的,只有兩、三個」。這個話是對台中蓮社蓮友們所說的,他說的次數太多了,我在台中住十年,聽得耳熟。為什麼?能說不能行。會講《彌陀經》,會講《無量壽經》,貪瞋痴慢、嫉妒、障礙放不下,還是有,所以到最後還是不能往生。道理在此地,我們要懂得。你不修怎麼行?修什麼?就是修這些習氣、毛病。貪瞋痴慢是總綱,要在生活當中,我們怎樣對父母,怎樣對夫婦,怎樣對兒女,怎樣對兄弟,怎樣對朋友,在這裡面轉貪瞋痴慢疑,這叫修行。

      修行在哪裡?修行在生活當中,特別是人與人交往當中,這是修行最得力的場所。你不在這些地方修正你自己的毛病習氣,你到哪裡去修去!一個人躲在深山裡面,跟外界不接觸,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。李老師以前給我講過,修行人喜歡清淨,不願意接觸這個世界。深山裡頭住小茅蓬,住石洞,住了幾十年,以為自己很清淨了,到都市來走一趟,什麼煩惱都起現行。那有什麼用?李老師當年跟我說這些話,用意很深。我年輕看不慣的事情很多,我也想找個清淨的環境,到深山裡修行。他告訴我,沒用!他說開在水裡面的蓮花不希奇,開在火裡面的蓮花可貴。那就是真正講修行在哪裡?紅塵裡面,去鍛鍊,把你的習氣、毛病統統淘汰掉,這叫真修行。清淨環境,善緣、逆緣都沒有,你怎麼曉得你自己煩惱習氣斷了?你沒有經過磨鍊。禁得起磨鍊的人,這個人才是真有成就;樣樣躲避,他怎麼會成就?就是禁不起考驗的。老師的話,用意非常之深。

      在過去,我們會躲避災難,哪個地方有災難,我們會躲避。以後曉得,大乘教裡頭說,不是躲避,要怎樣去化解。你躲避就不能化解,化解就不能躲避,哪裡有災難就到哪裡去,幫助它化解。現在我們懂得了,這個道理明白了,以前是老師教導,真的是知其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老師對所以然道理,他也不是講得很清楚,什麼原因?叫你自己去悟。自己去悟的,那是你自己真正得來的;老師給你講出來,悟門堵死了。所以老師不講,那就是真實教誨,一定要你自己去體會,自己去領悟,那才是你自己東西。老師給你講出來,是他的東西,你還是說食數寶,你數他寶;你自己所領悟的,那是你自己的東西,就不是數他寶了。所以老師教你、不教你,都是善巧方便,都是大慈大悲,學生真的真正能體會的太少了。

      我跟老師,很多地方當時體會不到,過幾天才明瞭,有的時候過幾個月,有的時候過幾年才恍然大悟。你自己要不認真用功修行,你一輩子都不能體會到善知識的用心,這是真的,只有自己真正用功的時候會體會到。快的幾天,慢的幾十天,幾十個月,甚至於幾十年,體會到了,體會到對老師格外的感激。所以我們要把世出世間法學好,沒有別的,還是世尊那一句老話,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這八個字。這八個字妙絕了,老師教給我們的,接受、保持不能失掉,常常讀誦,所謂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。心要定下來,不能夠心浮氣躁,心要平下來,不能夠隨著境界起伏。境界不要躲避,順境、逆境隨緣,所謂是隨遇而安,在境界裡面鍛鍊。總的綱領,這我們常講,練什麼?練不執著,不執著你的心就清淨了。極不清淨的環境裡面修清淨心,極不平等的環境裡面修平等心,你真的修成了。

      所以隨緣不攀緣,我自己想去找個地方,是攀緣,那不是隨緣。緣成熟的時候,自己有智慧去抉擇,有能力判斷,我應該怎麼個做法,標準是自利利他。不能完全想著自利,自利跟利他是一樁事情,自利就是利他,利他原來就是自利。把自利利他分開來,錯了,分開來是二法,大乘教是不二法,所以自利利他是一。要以這個標準為依據,決定利益眾生。我們在這個道場決定利益這個道場,幫助這個道場所有的同學們,幫助他覺悟,幫助他回頭,幫助他斷惡修善,這叫真修行。聞思修三學三慧都在其中,不是把它分開。

      初學,真的,初學最困難的是找不到門路,從哪裡學起?這個需要善友來幫助你。你對善友有沒有信心,還有沒有懷疑?如果信心不夠,有懷疑,責任你自己要負,你不能怪人。初學決定是有期限的,不是永遠的,像蓋房子一樣打地基,你不能說永遠打地基,哪有這種道理?地基打好的時候一定往上蓋,你這個高樓大廈才有落成的一天。所以我教人,《弟子規》期限一年,《十善業道經》的期限也是一年;換句話說,打基礎的時間是兩年,不是叫你永遠搞下去。

      第一年我們的要求、標準,《弟子規》統統要做到,三百六十句句句都做到,這才行。不是說你會背,你會講,你會教人,你自己沒做到,這個不可以;《十善業道經》也是一年。這兩樣東西統統都做到,以後不管你學哪個宗派,八萬四千法門,不管你學哪個法門,你都會有成就。為什麼?基礎好。這兩年基礎打下去之後,往後隨著你自己的修學,你的基礎是一年比一年堅固。這個學習之後,生生世世都不會捨棄。為什麼?你永遠在這個基礎上,永遠不能離開這個基礎。正如同蓋大樓,蓋得再高都在這個基礎上,絕對沒有有一層是這個基礎之外的,沒這個道理,所以基礎是永恆的。兩年一定要把它拿到,比喻裡面的過失我們才能夠避免。

      所以,每首偈最後這一句,『於法不修行』,都是不修行的過,不是多聞的過,多聞沒有過,要認真修行。不過這個東西,這個經不是對初學說的,這是對法身大士講的,不是對初學講的。所以初學一定要知道,這是我一再跟同學們說明,初學多聞,一部經反覆的去學習,這叫多聞。譬如說我們聽《弟子規》,我常常講,《弟子規》你從頭到尾聽三十遍。蔡老師一遍說四十個小時,你聽三十遍差不多一年時間,聽了之後懂得了,做。《十善業道經》,你也聽上個三十遍,這叫多聞,遍數多,不是廣學多聞。廣學多聞是智慧開了之後,智慧沒有開不可以。智慧開的時候,就是你的行也達到了,解行相應了,你才可以廣學多聞。經藏可以涉獵,世間典籍也可以涉獵,沒障礙;不到這個程度不行,一定走錯路。所以,指導的老師非常重要,決定不能疏忽,尊師重道是一個學生成敗的關鍵。這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