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543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五四三卷)  2001/12/25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543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說偈讚佛,法界菩薩偈頌第五首:

      【佛久修行無量劫,禪定大海普清淨,故令見者心歡喜,煩惱障垢悉除滅。】

      第五首頌是禪那,梵語「禪那」翻成中國的意思是靜慮,也翻作止觀。實際上靜就是止的意思,靜止,觀也就是慮,所以雖然是靜止,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,它當中有觀。為什麼不叫念?為什麼用觀不用念?這裡頭有差別,我們必須要把它搞清楚。念是有意思在裡頭,我們講的心意識,有念頭在裡頭;觀沒有念頭,觀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叫觀。譬如我們張開眼睛看外面的色相,這是眼的境界,色相確確實實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但是決定不夾雜妄想分別執著,這叫觀。止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止住,而外面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叫觀,這是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,他們的見跟我們凡夫不一樣。在佛法術語裡面講,他們用見性見,我們凡夫用的是眼識見,眼識就是你見色的時候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。妄想是阿賴耶識,分別是第六意識,執著是末那識,那就不叫做觀,那就叫念,念頭起來了。禪那,禪裡面它有觀,它沒有念,叫禪觀。我們必須把這些名詞術語的意義搞清楚,然後才知道怎麼叫修禪。

      如果在修禪的時候,形象上是在盤腿面壁,坐得很穩重,可是依舊在打妄想,離不開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不是禪,只能說是你在坐,坐裡頭沒有禪,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如果是禪,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而且禪不一定要坐,但是禪跟坐常常連在一起,連在一起「坐」是比喻,不是真的叫你坐下,坐是比喻不動。我們人在四威儀當中,你站在那個地方,總沒有坐在那個地方穩重,坐的相非常穩重,所以坐代表不動,尤其是盤腿跏趺坐非常穩重。由此可知,禪的意思就是不動,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禪。所以禪,行住坐臥都是禪。我走路的時候,我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走路的時候是在禪定。住,住就是站著,我站在這個地方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站在那個地方也是在禪定。坐就不必說了,坐下來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躺下去睡覺還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都在禪定當中。只要離妄想分別執著,都叫做坐禪,都叫做禪定,用中國話來說,都叫做止觀。止,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都把妄想分別執著止住了;觀,六根的境界清清楚楚,眼見色見得很清楚,耳聞聲聽得很清楚,鼻嗅香、舌嘗味樣樣都清楚都明瞭,這裡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叫禪。

      我們看到《五十三參》鬻香長者他是代表修禪定的,他在哪個地方修?經典上告訴我們他在市廛散步,市廛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百貨公司,外國人所講的mall,大的商場,他在那裡面散步,那叫修禪。這是示現給我們看,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外不著相,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相所影響,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誘惑;內不動心。內不動心叫做定;外不著相就是外面不受誘惑、不受影響,這叫禪。由此可知,禪定怎麼修法?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離開生活,你要說這個環境好、那個環境不好,你已經起心動念了。但是對於初學的人來說,那個環境誘惑力量太大了,避開誘惑是比較方便一點,對初學。功夫深了,不能選擇環境,選擇環境你的功夫不到家;換句話說,你還是禁不起誘惑,你還是沒有辦法在一切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裡面,你還是沒有辦法做到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個時候你需要選擇安靜的環境。

      所以古時候道場為什麼建在深山人跡罕至之處,就是把這個世緣斷掉,讓你在這個環境裡面修學容易得清淨心。可是功夫提升之後,必須要接觸,為什麼?不接觸你不知道你自己禪定功夫到什麼程度。這裡頭必須要注意,一接觸稍稍動心了,趕緊回山上去。所以都市裡逛一圈是來參加考試的,這個境界受不了,受不了趕緊入山。如果在都市裡頭,這花花世界裡,你確確實實保持著你的清淨心。所以禪定,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講「以等持為性」,禪定的體性,等是平等,持是保持。就是說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,你能夠保持著平等,這是禪定的功夫;如果你在這裡面還有分別、執著,你的心就不平等。能保持著平等,就證明你的禪定功夫就已經到了不受外境影響,你到這個程度了,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搖了,當然你更不會為外境誘惑,這個禪定功夫可以辦事了,換句話說,你可以出來度眾生了。度眾生就是為眾生服務,那你一定要跟眾生接近,你不跟眾生接近,你怎麼為眾生服務?你就可以為一切眾生服務,服務是辦事。

      禪定有三種,第一種叫「安住」,第二種叫「引發」,第三種叫「辦事」,清涼大師註得很好。什麼叫安住?安住在平等境界當中,這是安住。所以禪心是平等心,平等心就是佛心,永遠安住在平等的境界裡面。到了華藏世界、到了極樂世界不會有歡喜心,到阿鼻地獄也不會有絲毫恐懼心、厭惡心,沒有!這個心就跟虛空一樣,虛空沒有動搖,虛空周遍法界,你這個平等心周遍法界。所以大乘法常講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,這叫安住。

      第二種叫引發,能引發智慧,定能生慧,能引發神通。神通是什麼東西?是自性本來具有的能力,像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,佛經上常講六種。天眼,用現代的話說,光波,很複雜,說老實話沒有邊際。光的波動長短不相同,這是現在科學用儀器探測出來了。我們把自性本能失掉了,並不是完全失掉,還留著有少分;換句話說,我們有一百分的能力,我們喪失了九十九分,還有一分。譬如說,有一百種不同長短的光波,現在變成九十九種我們肉眼看不見,肉眼只能看見其中的一種,現在變成這個樣子!如果我們的本能要是恢復的話,應當是這一百種不同的光波,我們統統都可以看見,一點障礙都沒有!恢復我們本性本有的能力,這個能力叫正常的能力。

      諸位一定要曉得,這不是修來的,不是從外頭來的,是你自己本有的恢復了。我們怎麼失掉的?佛說了,妄想分別執著,是因為這個失掉的。妄想分別執著愈嚴重,你喪失的能力就愈多;妄想分別執著愈輕,你恢復的能力就愈多,能力就恢復了。禪定是恢復我們能力唯一的一個方法,只要我們在一切境緣當中不再起心動念,心安住在平等境界裡頭,平等境界是真心。我們這些年來總結佛陀在經教裡面的教誨,我們簡簡單單寫成二十個字,「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」,我們把心安住在這十個字裡頭,永遠的安住。環境好也是這樣的,惡也是這樣的,對待一切善人是這樣的,對待一切惡人、冤家對頭也是這樣的,決定平等沒有絲毫差別,決定清淨沒有絲毫染污,這是禪定,這是安住。恢復我們自性裡面本有的般若智慧,這是引發。恢復我們六根本具的能量,眼,什麼樣的光波統統看見,這世界不一樣了;耳,任何不同長短的聲波統統能聽見,想聽就聽,不想聽一點聲音都沒有,隨心所欲;鼻嗅香、舌嘗味,六根本能都恢復了,這叫做神通。

      曾經有同修問過我,科學家發現的飛碟,外太空人到地球上來訪問,他說這是不是天道的人?我說:不是,他是人,人道。為什麼?如果是天道的人,不需要交通工具,他有神足通,他的念頭想到什麼地方,他身體就到達,這是神通。還要搞一個飛行工具,這是人道,人道才有這些玩藝兒,天道就不需要。天人有五通,鬼也有五通,但是雖然都有五通,能力大小不一樣;他們的能力是報得,不是修得。人道、畜生道這兩道要靠修行,也有報得,報得的很少,絕大多數是要靠修行。為什麼?煩惱習氣太重了。鬼道雖有報得的五通,但是能力很小,跟阿羅漢相比微不足道,小通!這些我們要曉得,引發智慧大小、能力恢復多少,看你功夫的淺深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阿羅漢的定功引發的能力,他能夠看五百世,他的天眼可以看到過去,可以看到未來,能看五百世;菩薩,能力比他大多了。從這個地方,我們就了解定功淺深確實不一樣。阿羅漢智慧還沒有開,要更深的禪定才能夠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個時候智慧開了,自性般若智慧現前了,這都是屬於引發。

      第三「辦事」,辦事是說什麼?對於九法界有情眾生的服務,也就是四弘誓願所講的普度眾生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你要發願度眾生,度眾生要有能力,禪定最重要。如果你接觸廣大的這些眾生,你受他們的影響,你沒有辦法避免他們的誘惑,你不要說是度他了,你被他度跑掉了,你怎麼能幫助他破迷開悟?由此可知,雖然初發心的人發了四弘誓願,真正要為一切眾生服務是有條件的,你自己沒有禪定的功夫、沒有智慧的能力,你辦事情非常困難。事實怎樣?事實確確實實如佛所說。

      自古以來,沒有禪定智慧的這些出家人,跟社會一般大眾接觸,退墮的人太多太多了,退轉了,墮落了;現代這個社會,那就更不必說了。出家修行人見了財貪不貪?還會不會起心動念?見了色貪不貪?會不會起心動念?自己要是把持不住,真正動了貪心、動了瞋恚心,就墮落了。你已經不是在修戒定慧,你是在修貪瞋痴,修貪瞋痴果報在三途、在地獄,你往下頭墜落了。自己沒有得到禪定,定功不夠,我們對社會大眾的服務是要選擇項目的。不能像諸佛如來,不能像諸大菩薩,他們沒有選擇,我們要選擇。連釋迦牟尼佛在世,你看看對出家不久的這些學生們,連出去托缽都要選擇,作官的人家不可以去托缽,大富貴的人家不可以去托缽,殺生屠戶的人家不能去托缽,風化區不可以去托缽,有很多限制,為什麼?怕你把持不住。可是大阿羅漢,他們就可以平等了,哪一家都可以去,沒有分別,行!為什麼?他有定力,他有智慧,他決定不會動搖。

      《楞嚴經》的發起,阿難尊者示現出家不久,他要學釋迦牟尼佛、要學大菩薩平等去托缽,不分別哪一家,碰到摩登伽女。平常他要是遵守佛陀教誨,這個人家不去托缽,跳過就是了。學佛、學菩薩修平等心,沒有分別心,真的平等,可以,不受誘惑。所以阿難尊者遭摩登伽女之難,佛去幫助他去救他,楞嚴法會的發起因緣如是。這個地方我們就曉得佛陀教大眾不是一種方法,各個學生根性不相同,教學的方法不一樣,但是目標是一樣,方向是一樣,都是教你破迷開悟、轉惡為善、轉凡為聖,這是決定不會改變的。一切眾生遇到佛陀沒有不得利益,得利益大小因各人根性不一樣。這是講有定有慧,辦事就沒有障礙,你有能力辨別這個事情應不應該辦?需不需要去辦?能觀機,能觀察時節因緣。這個時候辦適不適當?如果因緣不成熟,不能夠勉強,要等待時節因緣成熟;否則的話,事情的障難就多了。

      所以要記住佛在經上常常講的一句話,「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」,以純淨純善處事待人接物。沒錯,你真的用的是純淨純善,可是有一些根性差的人懷疑你,不能接受你的善意,他對你疑惑,「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?你有什麼企圖?你有什麼目的?」他四處去打聽。這種事情古今中外都有,我們親身也經歷過不少次。從這裡面,我們就學到了緣有沒有成熟,緣不成熟絲毫不能勉強,那個緣自自然然就成熟了。如果說勉強一點,有的時候反而搞糟了,把這個緣推遲了,或者把這一次的機緣破壞了,這種事情常有。原因在哪裡?自己操之過急,不懂得事實真相,不認識時節因緣,事情做得就不圓滿。

      清涼大師註解末後幾句話說得很好,「既引起神通,辦利生事」,那當然方便了。你這個六根能力恢復,你能夠見到因因果果,能見到過去、能見到未來,辦事方便多了,所以你接觸眾生,大家都能生歡喜心。「現法樂住」,這是講安住,你安住在甚深大法之中,法喜充滿,煩惱不生。煩惱不生就是我們常講的,一切境緣當中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個時候法喜充滿。因定開慧,智慧開了之後破無明煩惱,你有能力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。第六首偈:

      【如來往修諸行海,具足般若波羅蜜,是故舒光普照明,克殄一切愚痴暗。】

      這首偈是講般若,般若是梵語音譯的,意思是智慧。為什麼當時翻經不翻成智慧?可以翻為什麼不翻?當時譯經的這些大德們,他們有一個體例,這個體例當中有五種不翻,般若是屬於其中「尊重不翻」。因為佛法的修學,終極的目標是求智慧,中國人對於智慧沒有古印度那些人看得重,同時也怕誤會把平常這個小聰明以為是智慧,這是我們中國人常常說「某人很有智慧」,其實是聰明,佛家講的世智辯聰,所以還是用音譯,然後再加以註解。偈頌前兩句是修因,後面兩句是果德。

      『如來往修諸行海』,十種波羅蜜要用密宗的講法就是大圓滿法,究竟圓滿才稱波羅蜜,我們從每一首偈的第一句,你就看到諸佛如來在往昔修菩薩道的時候生生世世,他學什麼?就是學的這些方法。在哪裡學?在日常生活當中學,在日常工作裡面學,在平常應酬裡面學,處事待人接物,這是學智慧。智慧從哪裡來的?從禪定來的。十波羅蜜是有先後次第的,後面一定可以包括前面,前面不一定包括後面。一般大乘法都是這麼說法,《華嚴》的說法不一樣。《華嚴經》的說法,它是每一個法門一定具足一切法門,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如果有一個法門不具足,你這個法門就不圓滿、就不究竟,這是《華嚴》的教義,跟一般大乘不一樣,這稱之為圓頓大法。

      諸佛如來在因地當中無論修哪一個行門,佛家常講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任何一門裡面都『具足般若波羅蜜』。什麼叫做般若波羅蜜,這一定要知道。清涼大師註解,「推求諦理,名之慧也」。佛經裡面講的「諦」,我們現在人常講「真理」,跟這個意思很接近;也就是說,推求真理,這是般若智慧。這一首以及後面的四首,都是以擇法為體,它的性體是能夠抉擇諸法,對於諸法的真相通達明瞭,這是般若智慧。

      中國佛教是世尊滅度之後一千年傳入中國,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。傳來的時候正好是釋迦牟尼佛像法時期,正法一千年過去了,第二個一千年來到中國。世尊在《大集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正法時期戒律成就」,嚴持戒律之人就能修行證果,「像法時期禪定成就,末法時期淨土成就」。這是世尊在《大集經》上給我們大眾授記。我們選擇法門,自己沒有智慧,又找不到真正善知識,這個時候怎麼辦?法門這麼多,哪一個適合我修?難!世尊知道我們的困難,所以把大的方向、大的目標給我們指出來,我們今天生在末法,選擇淨土這是聽釋迦牟尼佛的話,是釋迦牟尼佛的好學生。佛法傳到中國是像法,像法是禪定成就,我們要曉得,禪定不是參禪入定,禪宗目的不是修禪定,為什麼叫禪宗?用參禪的方法求般若智慧。所以諸位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,達摩祖師傳到中國來的禪,是「般若波羅蜜」。我想很多同修都讀過《六祖壇經》,《六祖壇經》第一句話就說,「大家總念般若波羅蜜」,開宗明義就把禪宗修學的目標方向說出來了,般若波羅蜜!是用禪的方法。

      般若重要,我們再想想禪宗之外,哪一個法門不是修般若波羅蜜多?念佛法門也不例外。方法不一樣,都是修定,都是修慧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所以「如來往修諸行海」,我們今天講修禪也好,修淨土也好,持戒也好,學密也好,學教也好,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,你都是「具足般若波羅蜜」,那你就對了,你才是真正學到了大乘佛法,沒有離開般若波羅蜜。因為禪宗的傳入,大家對於參禪、對於般若智慧非常重視,特別是惠能大師,他是從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裡面開悟的,所以這部經典在中國變成家喻戶曉,經典裡面知名度第一。什麼是般若?「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那就是般若,一切法不離。諸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,他沒有離開生活,他沒有離開工作,他沒有離開一切人事,他離的是分別、執著,離這個!所以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般若,我們凡夫跟這些佛菩薩聖人差別就在此地。現在時間到了,這首偈還有很多意思,我們下堂接著再說。

      偈頌第六首:

      【如來往修諸行海,具足般若波羅蜜,是故舒光普照明,克殄一切愚痴暗。】

      般若前面說過,意思沒有說完,我們再補充幾句。般若有三種:人空般若、法空般若、俱空般若。清涼大師註解,「生空無分別,法空無分別,俱空無分別」,這個說法說得很好,比一般的意思更清楚、更圓滿。說「人空」,我們往往執著十法界裡頭的人法界;說「生空」,範圍就大了,生空可以包括十法界裡面的有情眾生;「法空」,範圍就更大了,把無情的眾生,乃至於所有一切的自然現象,全都包括在其中;第三種說「俱空無分別」,這是真實智慧。生空,我們說話方便起見,還是以人來做個比喻,所以古人講人空也不是沒有道理。人怎麼是空的?正是大乘經上常說的「相有體無」,相是樣子,形相是有,體沒有。為什麼體沒有?佛為了說法方便起見,把我們這個人分成五個條件來講,這五個條件合起來有這麼一個人的相,五個條件不具足這個相就沒有了。這五個條件是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,叫五蘊,蘊就是蘊積;也叫做五陰,陰是蓋覆了本性。

      《心經》大家念得很熟,《心經》是《般若經》的中心,是《般若經》的精華。第一句話就說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五蘊皆空不但人空,法也空了。五蘊是法,五蘊皆空,法都空了,哪來的人?一定要覺悟,相有體無,相有性無,你這才認識了事實真相。五蘊和合的時候這個相有,五蘊分散的時候這個相就沒有了。就好比我們這本書,書的相怎麼有的?書是用很多紙張訂在一起有的。書的性是什麼?性是紙張。紙張合起來訂在一起,「這一本書」相有了;如果把紙張統統拆開,書沒有了,變成一堆紙。你要是了解這個事實事相,合起來是這個假相、假的書的相你看到了,分開來書的相滅了,紙張的相沒有滅。所以這本書的相不過是紙張的合訂,分散開來就沒有了,這個生滅相你就了解。我們要問書有沒有生?沒有生;有沒有滅?也沒有滅。從這個地方體會不生不滅,相雖然現,不生;相不現了,也不滅。

      我們人是這五種東西結合的,色是物質,物質裡面常講的四大,這就是色的性質。色的性質四大,四大佛用四個字來做代表,地水火風。地是什麼意思?地是物質。火是講溫度,這個物質是很小,但是它有溫度。水大,水是代表濕度。風大,風是代表動的,它不是靜止的,它永遠在動。這是說明物質的四個現象、四種特性。現在科學家證明了,人身體這個物質是怎麼組成的?細胞。細胞再分析就變成分子、原子、電子,現在分到所謂基本粒子。再小的物質它一定有四個現象,你能看到它是個物質,這稱為地大。現在講帶電,帶陽電就是火大,帶陰電就是水大。它確實是動的,動的就是風大,沒有風就不動。所以四大是講基本的物質,所有一切的現象都是這個物質組成的。《金剛經》講,世界是一合相;合是組合,基本的物質是一,相同的,沒有兩樣。山河大地是它組成的,空氣也是它組成的,水也是它組成的,動物是它組成的,植物也是它組成的,礦物還是它組成的。你要是真正搞清楚了,一切法哪有不平等的?平等法!是因為一切眾生不知道事實真相,把這個看得貴,把那個看得賤,產生了不平等,這是錯覺。

      金剛鑽、黃金都很值錢,這是寶貝;泥土沙石認為這個東西很賤,其實科學家一分析,都是一樣的,只是這些基本粒子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,組合的架構不一樣,除此之外沒有差別。你要真正明白了,金剛鑽跟小石頭價值平等,黃金跟泥巴價值也平等,你就入平等真法界,那個真法界叫一真法界。物質從哪裡來的?現在科學家曉得,物質從能量變現出來的。能量不是物質,能量能變成物質。能量是什麼?佛法裡面講的其餘四個條件,受想行識都是屬於能。佛法總的歸納,受想行識歸納是心法,四大是屬於色法,一切法歸納起來不外乎色心二法。色心是一不是二,那就是說,質可以把它變成能,能也可以把它變成質,能跟質可以交換,互相轉變,所以它是一不是二。這是真正覺悟,你真正看到事實真相了。你懂得生空無分別,不再去分別執著,這是智慧,你真正了解事實真相。

      然後再進一步告訴你,諸法,我們剛才講的色受想行識,這就是五種法;五種法組合的動物、植物、山河大地,我們現在懂得了,這一切不是真的,是幻相,這種現象不過是五蘊聚合不一樣所產生的。五蘊有沒有?五蘊也沒有。五蘊是法,法也不是真的有。這個法從哪裡來的?這些法,實在講沒有來源,是真如自性所現的相分,真如自性本具的德能。自性本具是三種德能,一種是智慧,一種是能力,能力就是今天講的心法、能量;相好,稱之為色法,自性本具,本來就是這個樣子。這些能跟質為什麼產生這麼大的變化?能變成質,質變成能,產生這麼大的變化。這個變化佛在經上講,是識的作用,不是心的作用。心能現,識能變。識是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。所以佛常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個心想是什麼?妄想是心想,分別是心想,執著也是心想,所以「心想」兩個字包括了妄想分別執著。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句話裡面的義理深廣無際,沒有邊際,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,你就放下了。放下,再不分別了,再不起心動念了,這叫法空。

      第三個是俱空,空也不存在。你還執著有個「空」,你還沒有空得乾淨。所以對於世出世間十法界依正莊嚴,不能有一絲毫的執著,不能有絲毫的分別,不能有絲毫的起心動念。只要有一絲毫你就迷了,你就把你的智慧、把你的德能轉變成愚痴煩惱,十法界裡面的果報;如果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果報就沒有了,就不會現前了。那我們要問,也像野狐禪一樣,是不是沒有果報?有果報是分別,沒有果報也是分別,你落在兩頭。百丈大師講得好,「不昧因果」,他對於兩邊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叫不昧,不昧是清楚,一絲毫不迷惑。你說兩邊,兩邊你並沒有覺悟,覺悟的人哪有兩邊?所以宗門大德常常教導學人,不著有不著空;兩邊既離,中道也沒有,中道不存。那就變成空空,空也不存,逼著叫你真正無立錐之地,這才是真實的成就。

      《攝論》裡面它又有個講法,「以加行、正體、後得,為三」,就六度而說的。《瓔珞經》,「以照有、照無、照中道」這三種講法,這是完全就法空三觀來說的。經論說法不一樣,為什麼?佛講經說法,你要曉得他的宗旨是破執著,佛無有法可說。你執著有,佛說空,用空破你有的執著;如果你聽了,有不執著了,「是空的」,你又執著空了,這個麻煩大了。佛說有是破空的執著,佛說空是破有的執著。空有兩邊都不執著了,以為當中有個中道,中道跟兩邊還是對立,換句話說,你還是有著。有著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你心還是有住,住著,這是煩惱這不是智慧。所以《金剛經》上講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這就對了,這是般若正知。假如你又執著一個有所住、無所住,又變成兩邊,這是般若難講,般若難懂。對凡夫真的是不容易,為什麼?凡夫總要找一個依靠,總要找一個落腳之處。佛講的這些話,甚深義理,一般人聽了這個話,執著在這個話語裡頭,所謂是「依文解義」,沒有辦法體會到如來的真實義,這是般若難講的地方。

      我們今天學習,淺而言之,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是慧,也就是禪。禪跟慧常常是連在一體的,禪定是體,智慧就是作用;智慧是體,禪定就是作用,所以禪跟智可以互為體用。相是什麼?前面四度就是相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,那是相,這是佛教菩薩基本的修學方法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你要是把這些方法應用在生活當中,你就是過菩薩的生活;你應用在工作當中,你是菩薩在辦事;你應用在日常應酬當中,你是菩薩接引眾生。所以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不能沒有智慧。智慧,簡單來講就是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淺而言之,我們容易理解的。決定不能有分別執著,真智慧;如果有分別執著,你就有煩惱了。煩惱從哪裡來?分別執著來的。沒有分別執著,哪來的煩惱?這個道理細細想想不難懂,所有一切煩惱全是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。

      佛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跟我們沒有兩樣,每天也吃飯、也穿衣、也工作,釋迦牟尼佛示現的工作是教學,為大家上課,講經說法是上課。每天八個小時,一年到頭不休息,四十九年如一日,敬業!對他本分的事業真正是盡心盡力,做到圓圓滿滿,給我們做示範,給我們做榜樣。你今天從事哪個行業,你對你的事業要像釋迦牟尼佛這樣認真,這就對了。知道一切法「相有性無」、「事有理無」,所以相上非常認真,一點也不馬虎,心地清淨一塵不染,一切為眾生服務,沒有自己的得失。以我們凡見解來說,做成功、做得很好,眾生有福;這個事情做得不好、做得不成功,眾生沒福。為什麼?我已經盡心盡力,套佛的說法你功德圓滿了,做不成功功德也圓滿了。為什麼?你已經盡心盡力了,還有一些障緣、有一些障礙讓你善行不能夠成就,那是眾生沒有福,不是我們服務不周到。由此可知,圓滿功德是怎麼說的?真的盡心盡力這就圓滿,真的是依真實智慧,決定沒有感情用事,這是圓滿的。

      清涼大師總結,「慧導萬行,故云修諸行海」,跟我們前面講的意思相同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要與智慧相應,不要與情識相應,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不迷,也就是說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知道什麼該做、什麼不該做,知道怎樣來幫助一切苦難眾生,要有善巧方便。下面這四首偈就是講的善巧方便。

      古德說「萬行不得般若」,沒有般若的智照,你就不曉得空有的事實真相,「不成彼岸」,這個彼岸就是般若波羅蜜。《大智度論》上有比喻說得很好,「五度如盲人」,前面五度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這五個瞎子,有能力工作沒有眼睛,「般若如有眼」,般若好比他有眼睛,出門道路上是平坦還是有波折,他看得很清楚,他領路,讓前五度都行在正道上,成就一切圓滿功德。如果沒有般若智慧,往往把好事做錯,善意變成惡行,常有的事情!什麼原因?沒有般若智照。

      我們看果報的兩句,『是故舒光普照明』,「舒」是舒展,「光」就是智慧,你展開你的般若智慧;「普」,不但普遍而且是平等,這裡面含清淨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的真相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世尊四十九年的教學,我們能看出來《般若》是主,為什麼?四十九年當中他講《般若》講了二十二年。《阿含》十二年,《方等》八年,《般若》二十二年,《法華》、《涅槃》八年,總共四十九年。四十九年當中《般若》幾乎占一半,這不是主要課程嗎?顯示出「是故舒光普照明」。『克』是克服,『殄』是殄滅、消滅,『一切愚痴暗』,三毒煩惱裡面,般若智慧是對治愚痴的。

      六波羅蜜,佛所用的方法,布施對治慳貪,忍辱對治瞋恚,般若對治愚痴,佛教菩薩這些方法有目的的。通常講六度,後面這四種:方便、願、力、智,都在般若波羅蜜裡面包含著;《華嚴》講十波羅蜜,從般若波羅蜜裡面把它分出來,般若波羅蜜是體,後面這四種是般若波羅蜜的作用,有體有用;六波羅蜜裡頭,體用合在一起。所以六波羅蜜並沒有減少,十波羅蜜沒有增加,不增不減,佛法講開合的方便。我們現在講歸納,十個歸納成為六波羅蜜,六波羅蜜展開變成十波羅蜜,這是開合不同。請看經文:

      【種種方便化眾生,令所修治悉成就,一切十方皆遍往,無邊際劫不休息。】

      般若智慧起作用。什麼叫『方便』?「方」是方法,「便」是便宜,便宜就是非常適合,這個方法恰到好處。也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善巧,善巧就是方便,方便就是善巧,也常常把這四個字連起來用,善巧方便或者方便善巧都可以。清涼大師註解「下四但各二種」,後面四首偈都是屬於善巧方便。第一種「謂迴向方便,拔濟方便」,下面第八第九第十,願、力、智都有這兩種,都有迴向方便、拔濟方便。什麼叫迴向?把自己成就的一切功德成果,不自己享受,把它拿來布施供養一切眾生,這叫迴向眾生。我用這些做為求得無上菩提的條件,那就是迴向菩提;如果用這個與性體完全相應,那就是迴向法界。所以通常講到迴向,迴向有三處,迴向菩提、迴向法界、迴向眾生,與性體性德完全相應。大師開示說,「種種化生,則拔濟善巧。所修成就,兼於迴向菩提。」《華嚴》教義是大圓滿法門,任何一法必定含攝一切法,主伴圓融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華嚴境界!不同於一般大乘,我們要從這些地方去體會。

      「種種化生」,這個意思深廣。世出世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?現在人常常在探索,宇宙從哪裡來的?生命從哪裡來的?《華嚴經》上兩句話就給你解答了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心識是一不是二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所以是自性變現的。這個事情真的很難懂,很難叫人承認。所以佛在講經常常用比喻來說明,比喻裡頭用得最多的是夢,「夢幻泡影」。因為我們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,我們試想想看,當我們作夢夢醒了之後,夢中的境界還很清楚,都能記得住,這個時候能夠多想想會幫助你覺悟。你想想夢中的一些境界,你夢到有山河大地,夢到有天空,夢到有日月星星,夢到有許許多多的人物,好像跟我們現前環境的這個境界沒有兩樣。你問問夢中境界從哪裡來的?夢中那些生命從哪裡來的?你要是能明白,這個問題就解答了。夢中境界,說老實話是第六意識變現出來的,我們現在講潛意識。阿賴耶識裡的含藏種子,在夢中第六意識、第七識它那種分別執著的能力比較薄弱,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種子習氣起現行,潛意識、意識心變現出來的。

      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境界是怎麼回事情?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,跟作夢實在講沒有什麼兩樣,你要搞清楚,它不是真的,確確實實「夢幻泡影」。所以佛勸導我們「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那你這個看法、想法正確,跟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沒有兩樣;你要以為這些事情是真的、是實在的,那你看錯了。事搞清楚搞明白了,『種種方便化眾生』,我們自己覺悟、自己明白了,幫助許許多多還沒有覺悟、還沒有搞清楚的眾生。用什麼方法?太多了,「種種方便」,你要有智慧,你的方法就會用得很巧妙、用得很恰當。『令所修治悉成就』,幫助一切眾生他們所學的、他們所對治的,都能夠圓滿成就。我們今天因為沒有般若智慧,沒有根本智,所以後得智也沒有,「方便」、「願」、「力」、「智」都沒有。你要是真正曉得這個事實真相,你才曉得求後得智是多麼重要。什麼叫後得智?《般若經》上常講「般若無知」,無知是根本智;「無所不知」,無所不知是後得智。無所不知從哪來的?從無知來的。

      古大德教學,教童蒙、教初學,教什麼?培養他的根本智,每天教你讀誦,不給你講解,不給你討論,那是根本智,根本智跟諸位說就是清淨心。根本智就是無分別智,先培養這個,先學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學不分別不執著,這就是練根本智。練熟了,眼見色耳聞聲,確確實實沒有分別執著了,這個時候智慧現前了。智慧是明瞭,對於事實真相通達明瞭,然後善巧方便自然就生出來。「令所修治悉成就」,你能幫得上忙。那就看緣分了,對方接不接受你幫忙?願不願意、相不相信你提供他的方法?這是緣分。他要相信,他不懷疑,他真的能接受,他就成就了。果德是『一切十方皆遍往』,這個心量多大!真的是「千處祈求千處應」。

      『無邊際劫不休息』,上一句講的空間,下一句講的時間,在這個時空之內無量無邊的苦難眾生,他需要幫忙沒有不去的,不辭辛勞。關鍵就在有沒有緣?緣不在佛菩薩這邊,在眾生,就是眾生能不能相信,能不能接受?如果眾生能相信能接受,佛菩薩沒有不來的,真的是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、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佛菩薩十方三世他都能去,而且不休息,我們一般人問,他能受得了嗎?是的,如果是你,你受不了,佛菩薩能受得了。為什麼?佛菩薩無我,他沒有受得了受不了,他沒有。凡夫受不了,為什麼?有我,有我就有受得了受不了,你有分別執著在;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事情就沒有了。他跟法性相應,他跟性德相應,所以能夠顯現出無有邊際、無量無邊的能力,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究竟圓滿的顯現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