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404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0四卷)  2005/7/13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04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六正教甚深,勤首菩薩偈頌最後一首,第十首:

      【如有見虛空。端居不搖動。而言普騰躡。懈怠者亦然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,這是第八個比喻,最後一個比喻,「不動遍空喻,喻雖知性空,智未游履,而言遍證,亦增上慢人也」,增上慢,『懈怠者亦然』,註得不多,意味深長。佛法之可貴,我們一定要明瞭,佛教導我們信解行證,一定要到親證才是真實的受用。諸佛菩薩都期望我們能依教奉行,真的是所謂巴不得我們早一天證果。證什麼果位?證如來究竟圓滿的果位,佛菩薩才歡喜。要想證得,前面是行,你要認真的依教奉行,夏蓮居老居士常常講的「真幹」。能行奠定在能解的基礎上,你一定要有勝解,解得透徹,解得明瞭,你才能行。要想得勝解,前面必須有淨信,清淨信心,這個信心不容有絲毫疑惑,再依照這個順序,不能夠躐等,按部就班能在一生當中成就自己的道業。這個是千經萬論,本師釋迦牟尼佛時時刻刻在叮嚀教導我們。

      我們對於所學的、所修的有沒有信心?信心從什麼地方建立?說得容易,做起來是真難。我們常常自己反省檢點,無論是出家在家,是過去還是現在,我們有沒有生起過信心?這樁事情不能說沒有,信心為什麼不起作用?信心太少了!不夠標準。學佛,我曾經問過不少人,「佛是什麼?」說不上來!「你信佛教,佛教是什麼?」也說不上來。社會一般大眾對佛教有誤會,這是事實。最明顯的、最普遍的,佛教是迷信,佛教是多神教,佛教是消極,佛教不合科學。這一大堆的帽子都給你扣上了,你沒有能力反駁,也提不出有利的證據。反而他們所說的頭頭是道,確實有證據、有事實來支持他的說法看法。

      我在沒有入佛門之前,跟他們也一樣,也是這麼個看法。所以要不把這個大前提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的清淨信心就生不起來。這樁事情要從哪裡下手?世尊在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裡面說過,學佛第一個條件:「親近明師」,這個明不是名氣很大的,真正有修有證;用現在的話來說,有道德,有學問,你要親近這樣的老師。這樣的老師在過去真有,我在年輕的時候有緣分還遇到,還真正親近到。老一代都走了,都往生了,真的我們佛門是後繼無人。也許有,我們沒有見到,沒有聽說過,真正有道德、有學問的修行人不願意出名,藏在深山人跡不到之處,罕為人知,真的有高人,我們不能說沒有。

      這些人隱居在人跡不到之處,他的道德、他的學問對我們有什麼貢獻?我們看到是消極。如果諸位去看看雍正皇帝的「上諭」,也許你會開悟,你會點頭。真正有道德、有學問的人,雖然沒有在這地方展開教化,他居住在這個地方,這一方有福,這一方不遭災難,縱然有災難,一定比別的地方輕。為什麼?道德之人住在這個地方,這個地方在《華嚴經》上來講,「福人居福地」,有道德、有學問的是真正的智慧福德之人,他住在這個地方,這個地方就是福地,多少人沾他的光並不曉得。所以冥冥當中加持,這樣的人多了,都能夠加持國運。從前帝王知道,所以他擁護,他尊敬。這個裡頭大有道理。

      一個人,我們用現在話說,改變這個地區的磁場,這是大德,我們中國人講氣氛,轉移這個地區的氣氛。這樁事情,所以我們很感激日本江本勝博士,他用水試驗證明佛經上這個說法。因為這個人他是真誠的慈悲,清淨平等的慈悲心能把這一方不好的氣氛,他能把它轉變過來,所以我們稱之為大德,有道理。現在我們說這些話,真正能聽得進去、能相信的人不多,但是是事實。

      我在東京訪問,江本勝博士同意我的講法,肯定我的看法。他做試驗,今年是十一年了,證明一個人真誠的善心,這個地區水結晶都變成最美。不僅僅是水,山河大地一切萬物都有真善美的這種反應。在過去,實在講過去的人跟我們現在人不一樣,過去人善根比我們深厚,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誨沒有疑惑。現在教學裡頭是鼓勵懷疑,不能說他不對,但是對聖教懷疑,麻煩可就大了!科學實驗裡面,形而下的,這懷疑有用處。向上一著,我們佛門裡面也叫疑,所以小疑有小悟,大疑有大悟,不疑,你就不會開悟。但是這個疑跟我們現在講的疑意思不一樣。

      我們世間講懷疑,沒有信,疑了不相信,沒信心。佛門裡面講疑,有堅定的信心,堅定的信心為什麼有疑?沒有證得。譬如佛說:「萬法皆空」,這個經上也講『如有見虛空』,這個「見虛空」就是萬法皆空。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我們沒有證得。我們肯定相信諸佛跟法身菩薩他們證入這個境界,這個我們一點懷疑都沒有,我們懷疑是我們沒有看到、我們沒有證到,我們肯定會循著佛菩薩的道路,我們勇猛精進一定也會證得。所以佛門講的「疑」,他有信,不壞清淨信心,這跟世間人不一樣!世間人疑就不相信了,不信還有什麼成就?

      正如同我們親近老師,老師的道德修養學問高過我們,他給我們講的許多道理,我們年輕涉世不深,對他講的不免有疑惑。但是對老師有信心,決定不懷疑老師所說的,老師講的太深了,我還聽不懂,我還不能領悟,沒有關係。像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很長,這大家都知道,每一樁事情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總是重複很多遍,這個是佛菩薩教學的善巧方便。是不是每一尊佛菩薩教化眾生都用這個方法?不一定,這個要知道,佛沒有定法可說。

      為什麼對我們這個世間眾生要這樣教?他懂得我們世間眾生的根性,遍數少了記不住,遍數少了伏不住煩惱。一定要遍數多,就是講的長時薰習,遍數多了,天天薰習!天天薰習到有一定的程度之後,你那個法味就出現了。就是《論語》裡面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法味出來了,法味就是法喜,你對這個非常歡喜,真正得到受用,身心輕安法喜充滿。這個樂絕對不是世間五欲六塵之樂可以相比,這個樂裡頭充滿了智慧,充滿了真善美慧。

      真善美慧對世間人來講有名無實,在佛法修學的人來說真實不虛,你在這個裡頭得到真善美慧,他怎麼不歡喜!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這個人生是包括六道。我們這個說的還是很保守,如果說真實的,包括了十法界。這裡頭真的是有大樂,如果沒有這個樂趣在,怎麼能夠吸引那麼多人來修學。我們在這個世間看到,看這個面很小,時間也很短。我們所看到的,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給我們說這麼多的法門,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,用中國人的歷史的記載三千零三十三年,時間不長。範圍呢?範圍不出這個地球。這麼短的時間,這麼小的範圍的人,你看多少人學習,他能吸引這麼多人。

      你要再能把這個範圍擴大,擴大到整個宇宙,這是我們現在人都相信,宇宙當中絕對不會只有這個地球上有人類、有高等生物,不可能只有這一個地球有。其他星球上有人,有比我們這個世間人更聰明的,智慧更高的,我們今天稱為外星人。外星人有能力到我們地球上來遊歷、來參觀,這就說明他們智慧比我們高,他們的科技比我們發達,這是許多人都相信的。在佛法裡面講虛空法界世界無邊,眾生無邊,諸佛也無邊。你想想看,這麼多諸佛如來、這麼多菩薩,在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剎土教化眾生,要是沒有真正的真善美慧的樂趣,怎麼能夠吸引這麼多人!我們如果能從這些地方去體會,你就曉得這個教學的偉大,這個教學的真實。對我們來講,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的修學。

      佛法教學在理論上講真的是很簡單,簡單到一句話就把它說完了,這一句話是什麼?回歸自性,佛法教學就是這個。你看看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,自性是圓滿的,自性只有一個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;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」,真如本性一個,我們現代哲學裡頭名詞說「宇宙萬有的本體」,在佛法裡面講,稱之為真如,稱之為自性,或者稱之為法性、法身,都是說這樁事情。

      自性裡面具足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,這都是我們希望追求的,夢寐以求;不知道我們自性裡頭圓滿具足,絲毫都不欠缺。可惜的是我們迷了,迷失了,佛在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如來就是自性本覺的意思;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妄想分別執著,大乘教裡面稱之為煩惱,妄想是無明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。這三種煩惱斷盡了,自性德能相好就圓滿的恢復,佛教所教的就這麼一樁事情。儒家也有說,沒有說得那麼透徹,儒家只講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也說得非常好!佛把本善講得太詳細了,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德能,無量的相好。

      所以聖賢的教學目標是什麼?目標就是這個。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信解行證,證是得受用,但是你要不行,你就沒有法子證;有行,那就是步步都在證。好像我們登山,每上一個階梯,上一階就高了一層,跟山頂山峰就愈來愈接近了。所以行跟證是不能分開的。在佛法上修學,你真的能夠依教奉行,古德說得很好,煩惱輕智慧長,煩惱輕是行,智慧長是證。我們想想我們的煩惱習氣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少,我們的智慧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增長,這很重要!常常這樣反省檢點,才知道自己的功夫,佛門叫功行,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學習的成績。學習要把成績拿出來,這個成績不是給別人交卷,是對自己,所以佛法稱之為內學。

      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儒家講本性本善,從這些教誨當中,我們知道本性本善裡頭沒有煩惱、沒有習氣,沒有絲毫不善,這是我們本來面目,現在變成這個樣子。這個在聖賢面前,他們能恢復自性,我們還不能,我們還天天在造業,這值得慚愧,這真正是羞恥!怎麼會淪落到這個樣子?我們總還是有善根,為什麼?如果沒有善根,在這一生當中遇不到真善知識,遇不到正教,純正的教育,純正的教學,聖賢所講純正的教學。純正,也就說他沒有絲毫過失,這才算得上純正。

      儒跟佛,歷代前賢大德所公認的純正的教學,契入之後,你才曉得佛法是純正當中第一純正。儒家雖然講得很好,確實給佛法做基礎。如果想契入大乘,你不學儒不行,不學儒,那一定要學小乘,儒比小乘殊勝,直通大乘。所以在中國,不但是在家的大德、出家的高僧大德,我們仔細去看看他們的傳記,很少不是從儒入佛。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為什麼儒家修學那麼好了,他還要入佛?佛是更上一層樓,他在儒家那裡修學,造道的時候,世間聖賢,結果一看到這個,還有比這個更高的、更殊勝的!他懂得,我們哪裡會曉得?

      我們年輕的時候謗佛,你要問什麼原因,沒有儒的基礎。如果真有儒的基礎就不會謗佛了,沒有儒的基礎是看不出佛教的殊勝,也看不懂佛教的經典。我們是中年的時候,不算中年,還算是青年的時候,二十幾歲遇到佛法。難得的是有好老師的教導,你看老師雖然教我們佛法,沒有放棄儒學。我們是儒跟佛並重,李老師當年在台中,一個星期給我們上一堂課,佛法上一堂課,儒學上一堂課,我們一個星期上兩堂課。

      我在台中十年如一日,聽他講經,他講經講一次,一個星期每個星期三固定的,在慈光圖書館。我們親近李老師,一個星期跟他見面只有三次,不是天天都見面的。那個時候有人說老師教我們的時間太少了,一個星期兩堂課,一堂是三個小時,只有兩堂課。我在那裡學,我說這個時間對我來講正好,為什麼?如果再多了,消化不了,還好就是一個星期只有一堂佛法、一堂儒學。

      老師他的方法很高明,只准我們學一門,這不是有兩堂課嗎?對,兩堂課你只能學一門,不學的那一門可以去聽。所以我們兩堂課統統都聽,但是自己的功夫用在一門,我選的是佛學。所以儒家的東西每一次都聽,一次都不缺,沒有把時間精力真正用在那一方面,我用在佛經上。這就是老師教導我們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等於說我們的課程有正課、有助課,佛教講正助雙修,儒是做輔助的,只要懂得明瞭就好,不必在那上面用太多的時間,用太多的功夫。

      對佛法,這是我主修的,全心全力的投入,這才能成就。如果同時兩門東西都要那麼樣用功的話,我們的成就要打對折,至少要打對折。這是真正好老師教學對學生的要求,決定是教你一門一門的學,不可以同時學兩門。你學了之後,最重要的,對於經義要了解要透徹,然後把你所學的用在你日常生活當中,用在你工作,用在你處事待人接物,那就是行!

      行裡面一定是自己的毛病習氣慢慢就改過來了,天天讀佛經,天天在研究佛經。研究一個過程以後,老師要我們天天來講,講給別人聽,實際上是什麼?實際上是講給自己聽。我們當年上講台講經,至少在前面十年,我們不敢以法師身分自居,不敢。我們對自己很清楚,自己什麼身分?學生。上講台的是學生,學生在這個地方做學習心得報告,下面坐的都是老師,都是監學。不敢對一個人有輕慢心,恭恭敬敬,到處求人指教,我哪個地方說的不對,哪個地方做的不如法,求教。

      當然客氣的人很多,也有真正幫助你的,不論他是善意是惡意,他的批評我們都要接受,要學著能容。他說錯了也要接受,老師交代我們學習的態度,接受別人批評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,學謙虛,學恭敬。別人指點我,我確實想想是有這個毛病過失,趕快改;沒有這個過失,我要勉勵自己可不能犯這個過失,你就會天天有進步。

      但是你要曉得,我們是凡夫,煩惱習氣非常深重,今天人家告訴我,我明天改了,可能有一、二個星期不會犯,第三個星期就靠不住。也就是說我們對於別人的勸告能保持大概是十五天(半個月),我們在《論語》裡看到孔老夫子對顏回的讚歎,說顏回能做到「三月不違仁」,不違背仁,這個話就是說明顏回聽到夫子的教誨,他能保持三個月,學生當中第一,其他一般人就跟我所說的半個月十天而已,毛病又犯了,這一犯退轉。顏回不貳過,夫子期許他的。

      世間人絕大多數都犯這個毛病,怎麼救法?就是不斷的薰習。現在人根性是大不如從前,現在人聽到別人勸告要能保持三天就不得了,從前人可以保持十天半個月。保持三個月的,孔老夫子只看到一個顏回。我們怎麼辦?我們自己可以試驗試驗,三天不讀書,面目全非。唯一的方法天天讀,長時薰修,天天要讀聖賢書,你才能保持正覺。古人所講的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保持正覺的方法不能夠間斷。

      另外一個,你要遠過,所有一切不善的這些東西,你要能夠遠離它。如果不遠離的話,麻煩大,你天天接觸聖賢,你也保不住自己。遠離外面的誘惑,遠離外面的勾引,李老師、方先生都常常教導我們,誘惑力量最強大的,電視,歌舞、戲劇、報紙、雜誌,從前這些報紙、雜誌還有可看性,現在報紙雜誌報導什麼東西?不能看!你一看到報紙說:天下大亂!不看的時候天下太平。

      我們在這個時代要想真正過太平盛世的生活,能不能?能,我在佛法裡面看到的,佛菩薩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,跟我們肩並肩、手牽手,我們住五濁惡世,他住一真法界,什麼個道理?我們自己有這麼多年的修持,有得到了體驗,明白。譬如我跟許多朋友們在一起,朋友、同學有時候聚會在一起,他們天天跟這個社會接觸,每天看電視,每天看報紙、看雜誌。我這個東西已經斷絕了,斷絕了幾十年,沒有人來告訴我這個社會上發生什麼事情,是一無所知。我天天讀佛經,天天讀聖賢教誨。我們在一起聚餐的時候,那不就像諸佛菩薩住一真法界,凡夫住穢土,不就是一樣的意思嗎?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一點味道。所以你不從實際生活當中很難體會。所以信一定要深解,要懂得深解的道理。

      所以良師善友非常的重要,老師指路的,善友呢?同伴,菩提道上切磋琢磨,很重要!沒有善友的話,你有疑問的時候沒有人跟你討論,理跟事愈辨愈明。教學也是個好方法,教學相長,不但能幫助人,真正是幫助自己往往比幫助人還要多。不教不行,吝法決定不能夠證果,更重要的,理明白了,把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修正過來,教誨能夠體會到了,我們的言行就改正過來了。

      總而言之一句話,諸位必須要記住,世出世間都不例外,見解上(這思想見解上),宇宙是一體,真的,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,宇宙是一體,這一體真相是什麼?真相是「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個要證,慢慢去證。用什麼證?用行證。日常生活當中,你要真正宇宙是一體,平等心生出來了,清淨心生出來了,恭敬心生出來了,能夠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和睦相處。我在前面跟諸位說了四個「和」,和睦、和愛、和敬、和謙,自自然然會謙虛,會尊重別人。我們愛別人,別人也愛我們,「愛人者人恆愛之,敬人者人恆敬之」,這個現前就得受用。

      我們一般人講人緣好,佛法裡面講法緣殊勝,都是從經典、從聖賢教誨裡面得來的。如果自己光是空談佛法這些高深的理論,自己對它沒有行證的功夫,那就是此地所說的,清涼大師講「增上慢人」,傲慢,傲慢從哪裡來的?自己沒有證得,以為自己證得了,這個叫增上慢,這是懈怠,這是障礙,你往上提升就非常非常困難,幾乎是不可能。好,時間到了,這首偈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正教甚深這一段最後的李長者的《論》,「第六爾時文殊師利已下五行半經,是文殊問勤首:佛教是一,眾生得見,云何有斷煩惱、不斷煩惱不同等」,這是一開端經文我們都讀過,我們從這個地方再回味一下,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。

      「佛教是一」,佛陀的教誨是一,為什麼有的人接受佛法真的斷煩惱、斷習氣,改邪歸正,他真有成就;為什麼有些人依舊不斷煩惱,甚至於我們看到很多,不但不斷煩惱,煩惱還與時俱增,恰恰跟佛所教誨的成一個反比,這什麼原因?這是文殊菩薩問的。勤首菩薩在這個地方是代佛為我們解答,為什麼?他正是修學這個法門,所以他的答有十行頌,在古時候書本裡面這一首偈就是一行,十行就是十首偈。

      「於中三門如前,一科頌意者,此十行頌,初一行勸聽」,這就是第一首勸聽。「勸聞法勤修」,這一句話我們要好好的把它記住,聞法不修行與不聞沒有兩樣,聞法可貴就是依教修行,依佛陀的教誨把我們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,這叫修行。所以修行一定要懂得這個名詞的含義,行是行為,行為太多太多了,總不外三大類,這三大類就是「身、語、意」,佛法講三業,三大類。口業是言語,我們不會說話,所以言語常常得罪人,自己都不曉得。所以言語是一門大學問。

      孔夫子當年在世教學,他教學是四個科目,第一個是德行,第二就是言語,第三是政事,第四是文學,言語擺在第二。由此可知,古聖先賢對於這個很重視。釋迦牟尼佛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把言語擺在第一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」,擺在第一;第二才「善護身業,不犯威儀」,「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這是身口意三業。我們的思想見解屬於意業,如果錯誤了,要依聖教指導把它修正過來。千萬不要懷疑這個經裡面講的不適合於現代時代,這三千年前講的,戒律不適合現在人的生活規範,那你就錯了。

      我對於這個觀念很多年才體會到,我接觸佛法是從學術進去的,跟一般人不一樣。我是老師把佛經當作一門哲學教給我的,佛經哲學,所以從學術上入門。而那個時候接受老師的觀念,把佛經看作哲學,沒有把它看作宗教。看作學術當然我們就有疑惑,這經典裡面有許多道理、真理永恆不變,我們應該接受。但是對於戒律就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,戒律是一般人的生活規範,生活規範因時因地而不同。像在中國三代之禮就不一樣,三代是夏商周,有興有革。古今生活方式不一樣,中外生活方式也不一樣,所以文化不相同。這個我們只能夠接受它的精神,而不能夠依照這些文字教條我們來做,那這個就錯了!我們有這麼一個想法,而且還堅固執著以為我們的想法正確。

      我跟章嘉大師三年,章嘉大師非常了不起,到以後我們學經典的時候才知道,原來佛在經典裡面講過,對於不信的人不能夠講信,對於不持戒的人不能講戒律,這是佛的教誨,為什麼?佛法講契理契機,說信、說戒律沒錯,是契理不契機!這個人不相信,這個人不能接受,你要是跟他講,他會起反感,不如不講。所以我跟章嘉大師三年,章嘉大師那個方式善巧方便,不講信,不講戒律,不提這個東西。我所喜歡的佛教的這些理論,釋迦牟尼佛一生事蹟,他給我講這些,歡喜接受。

      但是每一次我向他老人家告辭離開的時候,多時候他會送我到門口,輕描淡寫的會給我說一句話,「戒律很重要」。這句話我也不在意,好像他也並不是很認真。但是這句話我在三年當中至少聽了有二、三十遍,次數很多,所以他老人家圓寂之後,我深深的反省,我跟他三年,他教了我一些什麼東西,我學到了什麼。認真一反省,這句話他說很多遍,我都沒有在意。圓寂之後,反省的時候我才重視,這話一定有道理,就費很多時間想通了。

      世間這些禮儀有興有革,因時因地而不相同,佛法戒律是凡聖的一個分水嶺,人要超凡入聖,你就不能不重視這個。我是這麼一想才曉得這個東西重要,這個不應該把它當作我們三代的禮來看待,所以才肯定佛法戒律是凡聖的一個分水嶺。持戒是學聖人,不持戒那永遠做凡人,禮是凡人的,所以有興有革。這個戒不能夠更動,尤其是講根本戒,根本戒只有四條,「殺、盜、淫、妄」,真的,三千年前決定正確,三千年後的今天還是決定正確。為什麼?它是性德。

      至於生活方面那些規約,我們看到那是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僧團裡面制定的一些規矩,我們現在生活方式不一樣了,很多是用不著了。我們曉得根本戒永遠不能夠改變,「淨業三福」是戒條,「三皈」是戒條,叫三皈戒;在家出家四眾所依的五戒是屬於根本戒,五戒「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」,這個不能夠不知道,不能夠不遵守。戒是防非止過,它的功能在此地,幫助我們得清淨心,幫助我們開智慧。所以戒是修學的手段,「因戒得定」,定是我們修學的樞紐,「因定開慧」,慧是我們修學的目的。你要沒有前面的戒定,智慧不會開,煩惱習氣把你的智慧障礙住了,道理在此地。

      這麼一來,我們才知道持戒重要,念佛求生淨土,祖師大德也教我們持戒念佛,這求往生淨土,你才有把握!你要不持戒念佛,那一心不亂不必說了,功夫成片怎麼能夠得到?功夫成片尚且不能得到,那一心不亂就不用談了。我們今天確確實實把戒律疏忽了,我雖然很重視戒律,老師幾十次的提示,我總是從這個地方省悟過來,態度完全轉變了。而真正對於戒學上奠定一點基礎,還是李老師教導,讀《五種遺規》。

      《五種遺規》是儒家的,特別是「童蒙養正」、「訓俗遺規」,它五種,我在這兩種方面得的利益多,這才能真正奠定三福的基礎,奠定十善業道的基礎。我再回頭,我們同學當中、道友當中,很多連十善業都沒有辦法做到,孝親尊師這個念頭非常淡薄,原因是什麼?沒有儒學的基礎,毛病出在這裡。要想補救,這才特別提倡《弟子規》的教學,《弟子規》做不到,十善業道你就沒有分;十善業道沒有分,佛法就沒有分,佛法建立在十善業道的基礎上,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。由此可知,佛法確實是以戒為基礎,你才能夠斷煩惱,你才能夠有成就。所以勸聞法勤修,這非常重要。

      下面它有八行,就是第三首偈到第十首偈,「責其懈怠」,這個就是責備那些接觸到佛法而煩惱不能斷的。這是真的,我們看到太多了,不但煩惱不能斷,煩惱還年年增長。你看他脾氣很大,從他的言行你能夠觀察到,毛病脾氣沒有改,年年在增長,這怎麼能成就?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。所以古大德勸導我們,多事不如少事,好事不如無事,為什麼?好修行,容易提升自己的境界,這個話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

      我在這一生當中能有一點成就,很多同修曉得我感激韓館長的恩德。韓館長在世的時候對我很凶,很少有好臉色給我看的。她走了,許多人感覺得很奇怪,我為什麼常常念她,別人不知道,我自己深受的利益我得到了。佛法最難的忍辱波羅蜜,我的布施波羅蜜、持戒波羅蜜、忍辱波羅蜜、禪定波羅蜜都是從她那裡修的。她天天找我麻煩,天天折磨我,我能忍,我能放下。放下是布施、是持戒,我一生當中只有一個希望,天天可以讀經,天天可以跟同參道友在一起研究討論,這個她完全幫到了。

      三十年如一日,我的講台沒中斷,我讀書沒中斷。所以一生不容易,不管人、不管事、不管錢,得清淨!這些事情,她都統統總管了。一般人看到的是,淨空法師可憐,被她控制了,一點權都沒有,都在館長手上。其實他不知道,我要一管的話就沒有今天了,你們想想對不對。管人管事管錢都很操心,哪裡能夠叫一生都過著清淨心!這是她的賜予,她的恩惠。我不說,很多人不懂。一個人在一生當中,到什麼地方找到這麼一個善知識來協助你,全心全力!我們自己在這個環境當中才能成就,只有親身感受才知道恩德之大。我們想想,我們同是李老師的學生,同是章嘉大師的學生,為什麼他們成就不如我?那就是他們一生要管人、要管事、要管錢,把心要操一半以上,那就非常困難了,哪有我這個樣一生不操心的。

      一直到老,這是到老才有緣分,才有這個法緣,澳洲建一個淨宗學院,此地建佛陀教育協會,我在這裡只掛名,不管事。我要喜歡管事,年輕的時候就幹了,不管事是大福報!有很多人喜歡攬事,不知道沒有事情,清福不容易。清福是增長自己的德行,增長自己的智慧,增長自己的學問,雖然什麼都不管,什麼都知道。不但小團體,天下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平常不必接觸,不必去過問,一接觸就明瞭、就通達,為什麼?清淨心,沒有私心,沒有欲望。有欲望、有私心就不行,生煩惱,沒有欲望,沒有私心。

      我出家了,我師父給我取這個名字好!人家叫到我「淨空」,我立刻回光返照,我有沒有淨?有沒有空?有淨有空,淨是德行,空是般若智慧,這個裡面不摻雜絲毫的雜染,你說這有多大的福報!處事待人接物遵守佛的教誨,隨緣而不攀緣,什麼都好。有人說:那你不是個濫好人嗎?個人因果個人負責,我們只要自己行得正,行得端莊,為人公正,自然會感化。要用感化,不要去教訓,教訓人家不服你,要用感化。希望真正有心人,學我天天讀經,親近佛菩薩,親近孔夫子,親近孟夫子,親近聖賢。向菩薩聖賢學習,你就會成功;你不能向人學習,人是凡夫,向人學習,你出不了三界六道;向佛菩薩學習,你能夠超越十法界。這個道理你要懂。

      第二段,「釋菩薩名者,名為勤首,為明前目首」,前面一位就是第五會是目首菩薩。「善示福田因果」,這個明是明瞭。目首菩薩善示福田因果,這一位菩薩,我們現在這位勤首菩薩,下面說「佛號究竟智」,這裡插了這一句佛號究竟智,「此位當須勤而行之,故名勤首」,這個「究竟智」是第五段,是目首菩薩與他相應的佛號。與正教甚深相應的,「佛號最勝智,為明勤修勝進,即得最勝智為果故」,最殊勝的智慧,前面是知道究竟智。究竟智要能夠證得,那就是最勝智。

      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佛菩薩的德號都是表法的,正是老子所說的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,佛法裡面,諸位看《般若經》,《般若經》的總結: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哪有名相?不但名沒有,相也沒有。我們今天聞名見相,名相全是表法,這個要知道。表法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藝術的教學,現代人常講,最時髦的是藝術化。你看佛教在幾千年前,它的教學已經非常重視藝術化,真的是走在時代的前面。

      現在很多人不了解,把這些藝術表法當作神明去膜拜,這冤不冤枉!害得一般社會人不知道內情的,把佛教看作多神教,真冤枉!多神教是低級的宗教,高級的宗教只有一個神,唯一真神,佛教裡面神這麼多,泛神教。他不知道佛教裡頭沒有神,佛教裡頭這些都是藝術表法,都是教學的方式。用現在教育的術語來講,就是教具,教學的工具。

      譬如在中國,中國佛教裡面,代表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四大菩薩,這四大菩薩代表什麼,不能不知道!你向他學什麼?第一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,「地」是大地,「藏」是寶藏,地下有無量的資源,地上有五穀雜糧供養大地眾生,大地上這些眾生依靠它來養身體活命,你說這個地多重要!什麼人能夠離開大地生活?這不可能,所以大地是我們生存的根本依,佛用這個做比喻,比喻心,心地,藏是寶藏。心地裡面就是我們的真心,真心裡面有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才藝、無量相好,這是寶藏,地藏代表這個。

      大地這些寶藏,怎樣能把它開發出來,我們才得受用?開發的方法,《地藏經》上教導我們兩樁事情,「孝親尊師」,孝親尊師這個德行能夠開發自性的寶藏,所以地藏菩薩就是代表孝親尊師,看到地藏菩薩就要想到這樁事。我對父母有沒有盡孝,我對老師有沒有尊敬,尊師重道,有沒有?果然尊師重道,老師教導我們的東西,我們這些課程一生都要信守,就像佛經裡面所說的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這才叫真正尊師重道。

      老師教誨我們的,我們有沒有天天讀誦?讀誦不是在學那個幾年,一輩子!老師教我的四書五經念一輩子,老師教我佛教的經典也是念一輩子的,念了能不能理解?解了能不能行?行了能不能有心得?這心得就是證,信解行證,這才叫做奉事師長,這才叫做尊師重道。我們有沒有做到?不能尊師重道,就不能夠孝順父母。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能夠尊師重道就是孝順父母。我們學佛的同修,沒有學佛的我們暫且不論,我們學佛的同修自己想想有沒有做到?真的做到了,這叫學佛,沒有做到,沒有學!

      從這個基礎再向上提升一級就是「觀世音菩薩」,觀世音菩薩代表什麼?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。世間苦難的眾生太多,最大的苦難是什麼?最嚴重的苦難是什麼?沒有慈悲心!沒有慈悲心就是我們現在講沒有愛心,這是所有一切苦難的根源。觀世音菩薩代表這個法門,提倡人要有愛心,人要懂得自愛。愛心頭一個是懂得自愛,自愛是什麼?要重視自己的道德學問修養,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念念要回歸本性,本性本善。

      《起信論》裡頭所說的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所有一切煩惱習氣我們本來沒有,本來沒有的,當然可以斷,本來有的,當然可以恢復,這才叫自愛。斷煩惱、修六度四攝、恢復本性,自愛。自愛而後才能愛他,愛他是幫助別人恢復本性、恢復本善,教學!所以古人講:「不學則不智,不教則不仁」,自行化他,這是我們本分所做的工作,觀世音菩薩表這個法。所以地藏跟觀音在我們學習上從開始到圓滿,兩尊菩薩代表了。

      另外兩尊菩薩,文殊、普賢,也非常重要。文殊代表什麼?代表智慧,用現在的話來說,代表理智。我們從開始學習到最後的證果,可不能用感情,要用理智。文殊菩薩教我們用理智,始終要養成理性,對人對事對物不能感情用事,在現實環境裡面要識大體,沒有個人的利害。個人得失利害要放下,有個人得失利害決定墮落,你的道業不能成就。沒有個人得失利害,要顧大體,大體是什麼?大體是一切眾生的福祉,幫助一切眾生覺悟。

      佛法教學總的目標方向就是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先幫助自己,自己成就再幫助別人。沒有自己,所以念念想到一切眾生,想到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決定沒有妨害。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要做出很好的模範給大家看,這就是教化眾生,這就是幫助眾生。儒家講的是「止於至善」,至善就是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所以一定要有理智,不能有感情,大公無私。

      最後,「普賢菩薩」代表實踐。普賢的願,你看看他名號,希望天下之人一切眾生各個都是聖賢,普賢是實踐。從自己本身做起,自己本身能夠做到聖人、做到賢人,幫助一切眾生都成聖成賢,那你的功德才圓滿。你自己成就了,眾生沒有成就,說老實話,不算成就。成就人才是成就自己,成就自己一定無條件的成就別人,這個就對了。四大菩薩代表這四個意思,你要把他當作神明去看待、去膜拜,求他保佑,你就完了,哪有這個道理!諺語所謂「泥菩薩過河,自身難保」,他怎麼能保佑你?他的相、他的名號時時刻刻在提醒你,讓你步步都走在正道上、覺道上,不至於走入歧途,不至於迷失方向,是這個意思。

      所以佛門裡面所有諸佛造像、名號都是代表性德,性德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才藝、無量相好,用一個相、一個名號沒有辦法代表出來,所以用很多很多的名號。像我們世間一個人,這個人多才多藝很能幹,你看名片拿出來,頭銜一大堆,甚至一面還沒有,還要做兩面。你看出什麼,佛就表這個意思,其實他是一個人,這個道理要懂,你就不迷信了。菩薩形象多、名號多,代表修德,一個是代表性德,一個是代表修德。自性是本有的,但是你要不修,你就不能證得;一定要靠修德,你才能夠證得,證得你的性德,是這種意思。佛教裡頭絕對沒有迷信,所以你要真正通達明瞭,寺院庵堂你去轉一圈,準定你覺悟了,為什麼?全部在說法,全部都在教學。不要用言語,用藝術、用美術、用雕塑、用繪畫、用音樂,這些都是教學的工具,還包括建築,宮殿建築都是表法的,都是有講究的。

      佛菩薩面前所有一切供養統統是表法,全部是教育,你這個味道就嘗了。燃一炷香,香代表信,代表戒定,戒定真香;代表五分法身,戒定慧,解脫,解脫知見,它表這個。你只要聞到香、看到香的時候,你就會想起戒定五分法身,它提醒你。佛前面供一杯水,水代表自性真心,清淨沒有染污,平等沒有波浪,看到這杯水就想到我的心要清淨,我的心要平等,不是給佛菩薩喝的。提醒我們心要清淨、心要平等,這個意思。旁邊點著蠟燭,蠟燭代表什麼?你看蠟燭燒,燃燒自己,照亮別人。我們今天講的犧牲奉獻,勤奮工作為社會為大眾,不為自己。你看看哪一樣不是在那裡教學?供花,花代表因,花很美,表示因很善,善因結善果。供果是代表果報,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。

      所以造一個佛堂,造一個佛殿,教學,用現在的話來說,佛教的博物館,裡面是教學的,你到裡面去參觀遊覽開智慧,懂得許多道理、許多的事物,這哪來的迷信?所以這是最勝智,教我們「勤修勝進,即得最勝智為果」。你看最勝智佛,就在名號上,你能夠勤奮、勇猛精進,你就能得最殊勝的智慧。勤修,勝是殊勝,進是進步,我們平常講勇猛精進。

      最後第三「配隨位因果者,還以本不動智佛為因,最勝智佛為進修之果」,這一段很重要,最後給我們提示,不動智佛就是我們的本性,不是從外面來的,只要你的心不動,智佛就現前了。所以佛法的修行,八萬四千法門修什麼?修禪定,統統修的是禪定。不是禪宗修禪定,其他的不是,那你完全搞錯了。

      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都是修禪定,禪定就是不動,不動就是智佛。不動是禪,智佛就是般若波羅蜜,不動就是禪定。六波羅蜜裡頭最後的兩條,「禪」是不著相,「定」是不動心,要用我們現在普通話來講,不著相就是決定不會受外面境界的影響。你自己這個心做得了主宰,花花世界沒有關係,在這個裡頭一切不影響,自己內心如如不動,能夠做到這個,這就是有智慧了,這就叫不動智佛。用這個為因,達到最殊勝的智慧,這是我們勇猛精進的果德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