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575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五七五卷)  2002/1/1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575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如來現相品」,光召有緣偈頌第三首:

      【佛昔往來諸趣中,教化成熟諸群生,神通自在無邊量,一念皆令得解脫。】

      前面三句是十號裡面的「世間解」,這是說明對於世間所有一切法,這個「世」實在講通世出世間,一切法都能夠通達明瞭。清涼大師說這是權智圓明的德號,權智就是常講的無所不知。般若無知,無知是根本智,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,這就是「世間解」的德號。『佛昔往來諸趣中』,「昔」是講過去,從今天說昨天的事情都是過去。「往來諸趣」,諸趣是我們講的六道十法界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感應道交,總是隨順眾生的樂欲,隨順眾生的愛好、隨順眾生的欲望,確確實實是有求必應。佛的應化目的就是在底下這一句,『教化成熟諸群生』,「群生」是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剎土裡面的九界眾生,佛示現目的在此,我們一定要曉得,絕對不是為自己。我們現前的地位要想為自己必得學佛,學佛起心動念一切都為眾生,為眾生自己才得真實的利益。如果夾雜著絲毫為自己的念頭,就錯了。錯在哪裡?夾雜著一點點絲毫為我的念頭,諸位要曉得這是增長我執。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我們夾雜絲毫為自己的念頭,就著我相,有我相當然我的對面就有人相,我人的對面就有眾生相、就有壽者相,四相具足是六道凡夫。這是凡夫修行極端困難、不能成就的第一個因素,我們現在是搞明白、搞清楚了。

      我執要不放下,真的是大難大難。我執要怎樣放下?大乘法善巧方便,轉念頭,不為自己,一切為眾生,一切為正法久住,不再去想我了,這個「我」久而久之自然就淡化,自然就不見了,這個方法妙極,比小乘破我執實實在在高明。所以我們要學佛「教化」,「教」是教學,「化」是成績,通過教學,接受教學的眾生他產生了變化,化惡為善,化迷為悟,化凡成聖,成績出來了,這是效果,化是效果、是成績。「成熟諸眾生」,沒有善根的幫他種善根,有善根的幫他善根增長,善根已經增長的幫助他成熟。總而言之一句話,不斷的要把眾生的境界向上提升,這是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他們在一切世間的所作所為。這一切世間就是「諸趣」,就是為了這樁事情,除這樁事情之外,什麼事情都沒有。

      『神通自在無邊量』,這就是指的「世間解」,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,沒有一樣不通達的。他的智慧、能力超過九法界的眾生,神通!九法界眾生見到了,都感到他神奇莫測。顯示的這就我們常講的形象,形象給人的感觸是自在。「無邊量」,這個量要用我們現在現前眾生根機來說,這個量最好是我們解釋為心量,為什麼?我們現前眾生心量太小了,不能容人;不能容人,換句話說,不能修福,心量狹小。像諸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無邊的心量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世間解,智慧開了,成就圓滿的智慧,是如來果地。

      『一念皆令得解脫』,這一句是十號裡面的「善逝」,「善」是好,好就叫善,「逝」就是去,這個意思是講好去。清涼大師解釋得很好,「不向三界二乘去」,他的方向、他的道路,他不是向三界六道,也不是向小乘,他到哪裡去?他向大菩提,所以清涼說這是「直往菩提」的德號。這個解釋也很好,十號裡面實在講最難講、最難體會的是「善逝」,清涼這個說法我們可以採取。我們要發心、發願,我們只有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西方極樂世界,不向其他處,這個真正是好去。「善逝」還有一個意思,實在講每一個名號這個義理都深廣無盡,大乘經上常常讚歎這些大菩薩,不住生死、不住涅槃,這叫善逝;小乘人,不住生死住涅槃,那就不善,不能利益眾生,這個善好不圓滿。六道凡夫,住生死不住涅槃,他的方向目標是六道三途,這個去處不好,這不能叫善逝。所以大乘菩薩兩邊不住,這是善逝。

      再講得粗淺一點,我們現前能得受用,我們常講放得下,是逝,放得下又能提得起,這是善,放下跟提起同時,放下跟提起不二,這是善逝。這話怎麼說?我們全心全力斷惡修善,為一切苦難眾生服務,這是善;雖然勇猛精進在行善,心地裡頭不執著、不著相,痕跡都不落,那就是逝。如果修善,心裡著相,那就有善沒有逝。這又是一個很淺的意思,但是這個意思對我們現前學習來講是很有幫助的,也就是《般若經》常常講的「三輪體空」。心地要清淨,不能有絲毫染著,身、行要善,要幫助苦難眾生,這是善逝的意思。

      「一念皆令得解脫」,「解脫」是逝,「一念」是善,解脫是去,離開六道了,離開十法界了。諸位要知道,心離開了,身有沒有離開?身沒有,六道眾生有感,菩薩立刻就有應,菩薩雖然應化在這個世間,自己依舊恆住一真法界。譬如菩薩到我們這個世間來,實際上他住一真法界,我們住六道輪迴。就像現在我們居住的國家,我們是本地人,要受本地許許多多的約束,他是外來觀光旅遊的人,他不受約束,就像這個情形,相似,他來去自由自在,我們沒有他們那麼自由自在。善逝的意思很多,總而言之一句話,離妄想分別執著是逝,行四攝六度、四無量心是善。以四無量心去行四攝六度,離妄想分別執著,這是善逝,我們應當學。第四首:

      【摩尼妙寶菩提樹,種種莊嚴悉殊特,佛於其下成正覺,放大光明普威耀。】

      這一首是說成正覺,正覺就是十號裡面的佛,成佛了。『摩尼妙寶菩提樹』,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的,用「摩尼妙寶」來讚歎「菩提樹」,佛示現成道的場所。「菩提樹」絕不侷限於一種,只要是菩薩,示現在樹下成道,這個樹不論是什麼樹,為了紀念佛在這個樹下證大菩提,就稱這棵樹叫大菩提,這個道理要懂。十方世界每天都有無量的菩薩示現八相成道,十方世界哪裡會統統都是一樣的樹?當然不相同。尤其佛的示現隨心應量,應機說法。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得到,一定是選擇一個大樹底下,大樹陰涼也莊嚴,不會選擇在小樹底下,一定選擇大樹,在這個樹下敷座而坐,示現成等正覺。無上正等正覺就是「摩尼妙寶」,在這個樹下表演明心見性,性體性德那是真正的摩尼妙寶。摩尼是如意的意思,能如一切眾生意,這才是真正的妙寶。

      『種種莊嚴悉殊特』,「莊嚴」完全是表性德,是修德的圓滿,是性德的顯露,性修不二。『佛於其下成正覺』,成佛了。「佛」這個字,是印度梵文音譯的,佛經傳到中國之後把它譯成華文,在古時候華文的文字數量不多,翻經的時候不夠用,所以翻譯佛經造了不少的新字,佛字就是其中之一。中國古時候有這個弗字,但是沒有人字邊,這是古字,所以用這個弗來翻這個音;但是印度佛陀是個人,所以旁邊加了一個人,這是翻經的時候新造的字,變成佛法裡頭的專有名詞。意思是什麼?意思是覺悟的意思。不翻作覺而音譯是因為佛這個字含多義,中國字彙裡頭找不到。翻成覺有三個意思: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,這樣一個字含三個意思,在中國確實沒有,這是用音譯再加以解釋。

      自覺不同於凡夫,凡夫不覺,佛覺悟了。覺他不同於二乘,阿羅漢跟辟支佛也自覺,但是他不肯幫助別人,所以稱小乘,小乘跟大乘的差別在此地。小乘一般不肯主動去幫助人,有人向他請教,他也很慈悲也會教導你,但是你不找他,他不會找你的,不像大乘菩薩。大乘菩薩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得很多,他們能作一切眾生不請之友,眾生不找他,他主動的來找你、來幫助你,這是大乘。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,從這個地方很明顯的能區別出來。「覺行圓滿」揀別不同於菩薩,菩薩雖然自覺覺他,沒有圓滿,佛圓滿了,這裡面含這麼多意思。這裡頭最重要的我們要明白,如果不覺他,你自覺不能圓滿。所以教學相長,老師固然幫助學生,學生也資助老師,彼此互相都有長進。所以不通過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,你沒有辦法圓成佛道,也就是說你的覺行不能夠圓滿。所以小乘最高的果位只能證得阿羅漢,再也上不去,什麼原因?不肯教學,想長進難。大乘的殊勝就是他教化眾生不疲不厭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每一願最後的結語都是無有疲厭,所以他才能夠證得覺行圓滿成正覺,這個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。

      『放大光明普威耀』,這是說如來果地上的大覺,超過一切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超過了三乘,佛的光明普周法界。佛的德能,隨眾生心,能現無量無邊的神通變化。自性本具的相好,攝受法界一切眾生,這就是他的威德、他的照耀。雖然說一尊佛他有一個教區,沒錯,教區怎麼來的?他與這一個地方的眾生,過去生中有特別的緣分。如果沒有緣分,怎麼可能常住在這個地方?給諸位說,住一天都是緣分,緣分薄一點;常住在這個地方,與這個地區眾生的緣深。釋迦牟尼佛與娑婆世界眾生緣深,在這個世界示現成佛,雖然在這個世界示現成佛,他方諸佛世界他去不去?常去,哪個地方有感,立刻就有應。所以一切諸佛活動的空間,都是盡虛空、遍法界。

      不但是諸佛如來,我們在大乘經上讀過,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的法身菩薩,他們活動的空間就盡虛空、遍法界。為什麼?法性沒有障礙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所以宗門教下、顯教密教,最後的趣求都是明心見性。明心見性不僅是禪宗,所有一切大乘佛法、無量無邊的法門,最後的指歸都是明心見性。換句話說,明心見性的方法不一樣,手段不相同,方向跟目標沒有兩樣,這一點我們總得要清楚、要明白。所以佛在大乘經上才說,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們自己修學哪一個法門,自己一定要清楚、要明瞭,要對這個法門明瞭,對自己的根性明瞭。不要好高騖遠,不要見異思遷,也不必去羨慕別人,最重要的一門深入。深到什麼程度?深到見性,那個時候全都通了。

      我過去講經曾經做個比喻說,無量無邊的法門就好像一個球的表面,無量無邊的點,你只要抓住一點,找到正確的方向,一門深入,決定可以達到圓心。那個圓心就好比見性,達到圓心,這個圓球球面上所有的點,你不統統都通達了嗎?你沒有達到圓心,你這一點跟另外一點不通,達到之後全都通了,就這麼個道理。所以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根性,選擇自己容易修學的法門。你要是不了解自己的根性,找一個與自己根性不相應的法門,你修得很辛苦,很不容易達到中心點,不容易達到圓心。古大德說我們佛門有難行道、有易行道,難行道、易行道真正的意思,就是與自己根性相不相應?與自己根性相應,這個道是易行道,你走得非常舒暢、非常歡喜,這個道路上沒什麼障礙,暢通無阻;如果選擇的這個道與自己根性不相應,這就是難行道,這是易行、難行通途的一個講法。

      特別的講法,那是菩薩為我們指點的,八萬四千法門是難行道,淨土法門帶業往生是易行道,特別為末法眾生而說的。未法眾生要想斷煩惱、證菩提,太難!我們自己要清楚。帶業往生對於我們末法眾生是可能成就的,我說可能我不說一定,為什麼?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備的條件,你統統具足肯定往生。你雖然修學淨土法門,往生條件你並不具足,你在這個法門跟極樂世界、跟阿彌陀佛結了一個善緣,阿賴耶識裡面種下一個種子,這一生當中未必能往生。善導大師講,不僅是得生或者是不得生,乃至於四土九品,「總在遇緣不同」。這句話說得好,給我們帶來無盡的信心。他說這個不在其他,完全在緣,如果你遇到的緣殊勝,不但你能往生,你往生的品位高。我們今天遇到的緣,說實在話無比的殊勝。

      我們在古晉高山建一個念佛堂,這個地方很單純,真的是人跡不到。這個念佛堂修什麼?專修淨業。模仿當年遠公大師,決定沒有摻雜,一部《無量壽經》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底,不夾雜,我建這麼一個道場。不是像此地建這個學院,學院的目的是培養弘法人才,續佛慧命,目的是正法久住世間;而古晉這個道場,是幫助一些有緣的同修們一心求生淨土。這兩個道場性質不相同,如果性質一樣,一個道場就可以,何必搞兩個?勞民傷財!一個道場有一個道場獨特的道風,所以你喜歡念佛,希望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,你到那個道場去;你喜歡弘法利生,做弘法、護法的工作,希望正法久住世間,普利一切眾生,那就我們這個道場,這個道場目標如是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第五首:

      【大音震吼遍十方,普為弘宣寂滅法,隨諸眾生心所樂,種種方便令開曉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註解,「大音演寂,謂無上士。隨心開覺,即調御丈夫。」這首偈子裡面,十號裡面有兩種號,士是讀書人,中國古時候把社會大眾分為四大類,士、農、工、商,稱為四民,這四種人民、四種團體,而把士擺在第一。士是讀書人、是明理的人、是覺悟的人,「無上士」是大覺,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知識分子,知識分子最優秀的,沒有超過他的,稱無上士。但是今天我們講知識分子,要跟「士」這個字的意思來說還不一樣,為什麼?古時候這個士的意思有道德、有學問、有智慧、有能力,才稱為士;今天講知識分子,這個道德、智慧恐怕不能跟古時候這個士相比。古時候士最重道德,孔老夫子教學,四個科目頭一個科目是德行,第二個科目是言語,第三個是政事、文學。德行擺在第一,言語擺在第二,今天這兩樣東西知識分子疏忽了。

      第五首:

      【大音震吼遍十方,普為弘宣寂滅法,隨諸眾生心所樂,種種方便令開曉。】

      這首偈是讚頌如來十號裡面兩種,前面兩句「大音演寂」是無上士,後面兩句「隨心開覺」是調御丈夫。前面跟諸位略略的報告過,士是讀書人的通稱。我們非常感嘆現在念書人跟從前念書人不同,從前讀書人,德行擺在第一,讀書的目的在效法聖賢,讀書志在聖賢,所以在士農工商四民當中,士是擺在第一,就是他們效法聖賢、立志要作聖賢,這是為社會一切大眾所尊敬的。現在讀書人,那個目的不一樣,目的是求世間的名聞利養,不知道什麼叫道德,也不知道什麼叫倫常,造成今天社會的苦難,動盪不安。明瞭這一個因素,現在在這個世間就不多了。

      『大音震吼遍十方』,「大音」是教化眾生,對我們這個世間人來說,是以音聲為教體。前面這四個字,就是我們常講的苦口婆心大聲疾呼,勸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、轉迷為悟,回頭是岸。「遍十方」,十方諸佛剎土,九法界的眾生特別是六道三途,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、聲聞緣覺,無不是全心全力在幫助這些苦難眾生。依然是迷惑的多,覺悟的少。

      『普為弘宣寂滅法』,「寂滅法」是大涅槃法,是諸佛如來教化眾生最高的目標,這目標是作佛。這個法聲聞說不出來,因為他沒有到這個境界,緣覺也不行,菩薩還是不行,菩薩沒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這個「寂滅法」是無上正等正覺。佛為什麼人說?為根熟的眾生說,哪些是根熟眾生?地上菩薩。佛在《仁王經》裡面講的五忍菩薩,最高的是寂滅忍,那才叫真正當機。寂滅忍分上下兩品,上品是等覺菩薩,下品是法雲地的菩薩,所以成熟的眾生是這兩個位次,佛給他說寂滅法。往前面去是無生法忍,無生法忍的菩薩有三品,下品七地,中品八地,上品九地,如果此地說「普為弘宣無生法」,我們就曉得無生法的當機是七地、八地、九地菩薩。這個地方是講「寂滅法」,寂滅忍比無生法忍還要高一等,這是講到最高的,所以是無上士。「士」這一個字是通一切覺悟的聖者,可以說從小乘須陀洹到四果阿羅漢,從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菩薩,都稱之為士,不同於世間。無上士他高過等覺,他能為等覺「弘宣寂滅法」。

      後面這兩句是調御丈夫,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講,調是調練,御是控御,調御乃攝有情的德號,攝受眾生,這個意思就廣了。調有調順的意思,是對眾生的心情來說的,眾生的心情,有煩惱、有憂慮、有牽掛、有喜怒哀樂,佛知道,佛以善巧方便把它調順。用什麼方式?世出世間聖人都懂得,用音樂。樂就是調心的,儒家重視,《禮記》裡面「樂記」,把這個道理講得很明白、很透徹;佛法裡面的梵唄,這個經典裡面的偈頌,偈頌都可以譜成譜來演唱,它是屬於詩歌。御是控御、控制,這是用什麼方法?用戒律,儒家用禮。控御是控制我們的身體,控制我們的言語,所以調御把身語意三業都包括進去了。用什麼樣的方式要看這個眾生的根性,要看他修學的程度,隨順眾生的樂欲幫他調理。身有苦樂,如何幫助他離苦得樂?心有憂喜,如何幫助他除憂隨喜?由此可知,調御這兩個字就是教學的方式,用佛法的術語叫教學的儀式,我們現在一般講儀規,儀式跟規矩。

      佛法重視樂教,音樂的教育。梵唄的演奏,不但悅耳他能夠清心,讓你聽到這個音樂,煩惱就止住,清心寡欲,跟世間音樂不一樣。世間音樂能夠挑動人的感情,你聽了之後會生傷感、悲痛。現代的音樂就更麻煩了,挑動人的慾念,換句話說,引導你煩惱,這種音樂與性德完全相違背。佛法裡的音樂隨順性德,孔老夫子所講的「思無邪」。所以調御丈夫它的教化範圍廣了,上中下三根普被,『隨諸眾生心所樂,種種方便令開曉』。不像前面無上士他宣寂滅法的對象是地上菩薩,真正的對象是法雲地跟等覺這兩個位次,九地以前是旁聽生不是正科生。調御丈夫,下下根都有分,六道凡夫都有分,你遇到佛,佛有智慧、佛有能力使你身心調伏。

      現在佛不在了,我們末法眾生能不能得到如來調御的利益?答案是肯定的,問題在你接不接受。世尊雖然不在我們這個世間,他的遺教留在世間,我們依教奉行,身心就調御了。以經論調心,以戒律調身,他的經律論三學還在世間,這叫三寶。戒是僧寶,定是法寶,慧是佛寶,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「清淨平等覺」,清淨是戒是僧寶,平等是定是法寶,覺是慧是佛寶。《無量壽經》是真正不可思議,三學三寶具足,是圓滿的法輪,我們要認真修學,在這個世間真正是希有難逢,我們一生在這一部經上就有不思議的成就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誰能認識?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才能認識,他才能抓住;沒有善根、沒有福德,雖然擺在面前,當面空過,這一生不能成就,這是真話。我勸導大家、提醒大家,希望同學們都有正知正見,都有善根福德,在這一生當中求無上道,不能夠學雜了,不能夠學偏了。我的話講得很清楚、講得很明白,你們不聽,果報是你們自受;我如果交代不清楚,誤導你們,我有過失、我有罪過。我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你自己把路子走錯了,責任是你自己負。我教你只有一條直路,沒有第二條。第六首:

      【往修諸度皆圓滿,等於千剎微塵數,一切諸力悉已成,汝等應往同瞻禮。】

      這一首清涼大師說「諸力皆圓,即天人師也」。師是師範,師表、模範。這些年來我們在各地弘法,總題目就是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這八個字,懸掛在新加坡居士林講堂的一幅對聯。希望大家常常看到,常常警惕自己,我們發心出家,穿上圓領大袍,披上袈裟,幹什麼事情?這代表佛,代表佛教,代表菩薩,諸佛菩薩就是天人師,天上人間最好的榜樣、最好的模範。你不能說這個要求太高了我做不到,做不到這個衣不能穿,穿上這個衣你就得做到,外表的形象是戒善。我說《沙彌律儀》不是最近才講的,淨宗學會成立,我們給同學們編了一個修行守則,列出行門五個科目,守則後面就節錄《沙彌律儀》,早年就提倡了。現在為什麼重提?沒有落實,沒有做到。實實在在講我們是把修行的標準降到最低,我們能做得到。為什麼做不到?這個要常常問自己,實實在在做不到,應當求佛加持,天天懺悔。如果業障太重,我們早晚課多拜佛。

      我最初離開我的工作,跟懺雲法師住茅篷,那是個小道場,懺雲法師教我懺除業障,用什麼方法?拜佛。規定我每天拜八百拜,我一天不缺,在山上住了五個半月,就拜了五個半月。現前你們同學,修學的環境比我好得不知道超過多少倍,但是你們的修學比不上我。我那個時候年輕才三十一、二歲,住茅篷,茅篷簡陋得電燈都沒有,我們點什麼燈?懺雲法師很聰明,買汽車的電瓶,接手電筒那個小燈泡,像現在的這種小燈泡,那個時候台灣還沒有。這是五十年前,用手電筒的小燈泡自己接,一個房間有一個這樣小燈。晚上拜佛只點兩支蠟燭,他規定我晚上要拜三百拜才去睡覺。我們在山上大概九點鐘睡覺,兩點鐘起床做早課。早課之後誦經,個人念個人自己的經,天亮的時候用早餐。我在山上住的時候,山上所有這一切工作我做,我年紀最輕,三個法師:懺雲法師、達宗法師、菩妙法師,兩個居士:我跟朱鏡宙老居士,朱老居士七十歲。所以常住一切工作,洗衣服、燒飯、種菜、整理環境、清潔環境,一個人做,那真的修了一點福報。居士身分伺候三位法師、一位老居士,我一生沒有福報,真正修了一點福報。不吃苦你怎麼能成就?佛教給我們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。

      看看現在學佛的年輕人,把佛陀的教誨忘得乾乾淨淨,你們現在以什麼為師?以煩惱為師,以習氣為師,你怎麼會有成就?學習不聽老師的,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,你怎麼會有成就?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懂。我對大家誠心誠意勸導,實在講我對大家沒有希望,為什麼?我非常清楚,有希望就有失望,希望愈大失望愈大,那是世間人有,學佛的人不應該有;學佛的人只要盡到自己的本分,就是圓滿功德,這是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。各位自己將來成就高下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,我的勸導忠告,我盡了我的責任,接不接受不是我的事情。尤其是現代民主自由開放,不但現在師生的關係沒有了,你還認為我是師父你是徒弟,這個觀念錯誤了。現在沒有了,從前有;我跟我的老師有師生關係,有師徒關係,我以後沒有了。

      我這個覺悟,過去新加坡演培法師也有,演培法師有一次跟我聊天講到:現在佛法沒有師徒,大家在一起是朋友、同學,我們就會過得很愉快、很幸福,我們都是同學,我們都是朋友,誰也不能干涉誰,誰也不能管誰。現在是這個時代,一定要認識清楚,這是觀機,你心裡面坦然。今天家庭裡面沒有父子,是什麼?朋友,你跟你兒子是朋友。你要認為你是爸爸他是你兒子,你能管他?那錯了!所以今天許許多多家庭都有問題,我在美國遇到很多。兒子、兒女不聽父母的話,煩心來給我訴苦,我說:「你兒女沒有錯,你錯了!」他聽了就非常驚訝,為什麼?今天這個社會沒有父子,只有朋友,你把你兒女當作朋友看待,不要把他看成你兒子,你們會處得很好,有一些同修接受了。今天哪裡有師生?倫理沒有了。夫妻也是朋友,這一對夫妻能處得很好。五倫只剩下一個朋友,其他都沒有了。而且今天的朋友,說實在話沒有道義、沒有仁義,情義、恩義都沒有了,朋友之間什麼東西維繫?利害。我們彼此都有利益的可以做朋友,利害沒有了,朋友關係就沒有了,這成什麼社會?

      所以這個社會的災難、社會的反常,社會反常了,今年我們看到全世界氣候反常,說個不好聽的話,老天爺看到都不順眼了,我們要覺悟。我們這個道場我深深期望同學們,大家在一起做好同學、好朋友,隨順佛陀教誨。我勸大家學《沙彌律儀》,絕對不是事師,不是來奉事我的,我不敢這樣想法,我沒有這個德行,是勸大家隨順佛陀教誨,建立自己的德行。如果你真的要做,誰是我的老師,一切眾生都是我的老師,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父母,這是世尊教導我們的。我跟你們的關係是同學,年齡比你們大一點,學習的時間比你們久一點,我把我自己這五十年修學的經驗、心得,提供出來給大家做參考,如是而已。我們總算有緣分,我盡心盡力的供養大眾,每天在這個地方講四個小時,法供養!希望大家能以佛為老師,我們都是以佛為老師,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,以阿彌陀佛為老師。阿彌陀佛為老師,那就依《無量壽經》修行;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,我們就要依《沙彌律儀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認真努力去學習,以佛為師,以戒為師。

      『往修諸度皆圓滿』,「往」是往昔,佛現在已經圓滿證得究竟的佛果,所以此地講的是過去。「諸度」,前面講的十波羅蜜,十波羅蜜都圓滿了。怎麼圓滿的?十波羅蜜所對治的煩惱習氣斷盡了。布施波羅蜜圓滿,慳貪的念頭沒有了,完全斷乾淨,恢復了性德,自性裡面沒有慳貪。菩薩地慳貪沒有了,習氣沒有斷乾淨,如來地習氣都斷乾淨、都沒有了。持戒波羅蜜對治的是惡業,一切煩惱習氣見思、塵沙、無明統統斷盡,持戒波羅蜜圓滿了。忍辱波羅蜜對治的是瞋恚、是傲慢,這個煩惱斷盡了。精進波羅蜜對治的懈怠、懶散,禪定波羅蜜對治的是散亂,般若波羅蜜對治的是愚痴。所以十波羅蜜對治的對象,病完全治好,完全沒有了。六度展開就是無量無邊的行門,無量無邊菩薩行門統統圓滿了。

      『等於千剎微塵數』,這是數量。「剎」是如來的剎土,是說佛成佛之後教化眾生的範圍。菩薩的萬行,我們講六度萬行,也就是四弘誓願講的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等於千剎微塵數,這是無量。『一切諸力悉已成』,「諸力」是如來果地上的十種智力。波羅蜜圓滿,這十種智力成就,這就是天人師。清涼大師講師是軌範,說五乘教利益眾生,這是導軌眾生的德號。導是引導,軌是軌道,像火車走的軌道一樣,成佛之道。佛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,為我們示現成佛之道,我們要想修行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,你看他就行了,八相成道為我們做出最圓滿的榜樣。『汝等應往同瞻禮』,這一句是勸導,勸導我們應當向佛學習。「瞻禮」是種福,請求開示是種慧,福慧雙修。這是前面六偈,顯示自修的因果,因圓果滿,最後一句勸導大家應當要去禮敬諸佛、瞻禮諸佛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