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784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八四卷)  2002/7/2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0784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《華嚴經‧華藏世界品》,風輪偈頌第六首:

      【一切寶中放淨光。其光普照眾生海。十方國土皆周遍。咸令出苦向菩提。】

      我們在前面說明諸佛如來是如何教化眾生,在這部《華嚴經》裡面顯示得最為圓滿。前面跟諸位只說了極其少分,具體說明天王殿所供的五尊菩薩護法教學的義趣。這就是用藝術來表達佛的教化,讓眾生看到、聽到了,鼻聞到了,鼻聞的是香,六根所接觸到的,沒有一樣不是佛法。那你要懂得佛是什麼意思,佛陀這個名號是梵語,它的意思就是覺悟。佛法是覺悟的方法,眼見了覺悟,耳聽了覺悟,鼻聞到了覺悟,身體所接觸的沒有一樣不叫你覺悟。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方法,巧妙到極處!經上常常讚歎叫「善巧方便」,我們凡夫沒有法子想像。稍稍明白之後,佩服得五體投地,沒有話說。虛空法界剎土眾生,沒有一樣不是佛教學的道具、教學的方式,只可惜我們凡夫迷得太深、迷得太久,天天接觸,不知道這是教育。寺院、庵堂一切設施只是給我們一些啟示,讓我們在這個地方明白,然後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就統統明瞭,真的是『一切寶中放淨光』。

      寶是什麼意思?寶是有大用處,我們世間人最恐怖的是貧窮,你要是有了寶,你就富貴,貧窮的憂患就沒有了。但是世間這些財寶,只能給我們解除物質上的艱難,帶給我們物質上美好的生活,不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不能幫助我們超凡入聖。佛教導我們的,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能幫助我們超凡入聖,大寶,真實之寶!這個寶就是指佛陀的教誨。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這些物相,都是世尊教學的材料。

      我在前面跟諸位講的天王殿,造一個彌勒菩薩擺在當中,教材!塑造四大天王擺在兩邊,教材!那是佛教化眾生的教材,是教化眾生的一種方式。讓你看到、聽到了,你看到這個形相,聽到他的名號,彌勒菩薩、持國天王、增長天王,聽到名號你就覺悟,你就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生活、怎樣做人、怎樣工作,怎樣處事待人接物,智慧開了,這是寶。

      「一切寶中」,大是世界,小是微塵、毛端、毛孔,你要懂得佛教化的義趣,你全搞明白了,你什麼時候離開「大方廣佛華嚴」?沒有!連晚上睡覺也沒離開,真的生活在「大方廣佛華嚴」裡面。什麼時候自己變成佛華嚴裡面的一分子,你就契入了。妙不可言,怎麼能不佩服?

      『其光普照眾生海』,「海」是形容無量無邊的眾生。但是佛的教義很深很廣,需要人來給我們說明介紹;如果沒有人給我們做詳細的說明介紹,我們看了不懂。你看看多少人到中國,現在開放觀光旅遊,所有的寺院都是觀光旅遊的重點,每天觀光旅遊的人多少!他們看看不懂意思,只看看這尊佛像是木雕的、那個是塑造的、多少年代了,就講這些東西,什麼意思不知道,講不出來。只能夠觀賞一點歷史文物的皮毛,真正的義趣一無所知,可惜!

      佛家這個教學,連建築都是表法的意思。一個寺廟最主要的建築是大雄寶殿。大雄寶殿,你看它建築的形式,宮殿式的房子,外面看兩層,裡面看一層,它有意思的。外面看兩層,這是講俗諦,真俗二諦,從外表看是真俗二諦。走到裡面,裡面是一層,一層表什麼?真俗不二。佛教化眾生是依二諦,二諦是一不是二,都有意思的!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。二代表多,裡面是一,一多不二。沒有進門的時候,你是凡夫,你有分別執著,你才落二、三;進得佛門之後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,萬法原來是一,不是二。

      沒有一樣不是教學,連這些供的供品,佛前面供一杯水,不是佛要喝的,不是!水也是教育,教導我們,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平,一樣乾淨不染,心要清淨,心要平等,水表這個意思。供華,華代表因,六度之因。供果,代表菩提之果。叫你看到這個,馬上就要想到佛教你什麼。供養的燈、蠟燭,代表什麼?燃燒自己,照耀別人;用現在的話講,為眾生服務,犧牲奉獻,捨己為人,表這個意思。香代表戒定真香,聞到香就要知道我要修戒、要修定、要證得五分法身,五分法身香。一點迷信都沒有!你真正通達,你才曉得這種教育,我們這個世間找不到,這是藝術教學達到了頂峰,怎麼能不佩服?形相是教育,名號是教育,沒有一樣不是教育。「其光」,這個光就是教化眾生;「普照眾生海」,能令一切眾生都得利益。

      『十方國土皆周遍』,佛陀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沒有界限。釋迦牟尼佛絕對不是只教娑婆世界,給你講教娑婆世界,那是方便說,對小乘人說的,對大乘人不是這個說法;對大乘人,佛、法身菩薩教化的是盡虛空遍法界,哪裡是一個世界?十方國土,就是佛的剎土,一個佛國土就是一尊佛的教區,一個大千世界;十方國土是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,佛菩薩的教化周遍。

      底下一句是教化的目的,『咸令出苦向菩提』。這句話就是破迷開悟,這是佛教化眾生唯一的一個目標。為什麼?眾生苦。苦從哪來?迷就苦,覺就離苦,就得樂。迷的時候,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,都憑著自己的妄想想錯了,憑自己分別也分別錯了;這裡頭又起貪著,沒有一樣不執著,錯中又錯了,這樣子才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輪迴,把六道輪迴又變成三途的境界。誰造成的?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造成。這是一般從大的地方來看。再從小的地方看,看我一個人,我的一生、我的一家生活在這個世間,有的人生活得很幸福,有的人生活得非常辛苦。

      我從小吃盡了苦頭,生長在抗戰期間,天天逃難,日本人跟在後面追,我們聽炮聲聽成習慣了。靠近一點的時候,聽到機關槍的聲音,你就曉得距離戰場不太遠。那個八年我走了十個省,完全是步行走路。在戰區裡面,白天不敢走,白天藏在山裡,躲在樹林、深的草堆裡,晚上出來走路。戰亂的時候,我看到這些逃難的人,印象非常深刻。現在人有福!這些災難給我高度的警覺,所以以後遇到佛法,我能夠死心塌地專心修學,與過去那一段苦難的日子有很深的關係。佛才真正教導我們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

      所以我常常講學佛沒有別的,聽了佛的話,我們最重要的是做一個轉變,做一個改變。自己這一生日子過得這麼苦,是過去生中造的不善業,絕對不能怪別人。怨天尤人,那是罪上加罪,你這一世苦,來生比這一世還要辛苦,你做錯了。佛教導我們,啟示我們,我們逐漸明白,知道這些因果。怎樣改善?要把自己的毛病習氣統統改掉,我這一生還有後半世,後半世的環境慢慢會轉好。

      印光大師一生提倡《安士全書》,提倡《感應篇》,提倡《了凡四訓》。你們大家讀《了凡四訓》就知道,了凡先生能把自己的命運改過來,我們各個都能改過來。我改的幅度超過了凡先生很多很多,單單講壽命,了凡先生的壽命五十三歲,他懂得斷惡修善,懂得改過自新,他的壽命延長,他七十四歲往生的。我年輕的時候許許多多算命看相的給我算,幾乎都是一樣的,我的壽命四十五歲,還沒有了凡先生長。我今年七十六,比了凡先生還多活兩年,明顯的改過來。

      我沒有求長壽,了凡先生也沒有求長壽,他求的是富貴功名,我學佛對自己一無所求,只求往生淨土。還沒有往生之前,這個身體還在這個世間,我有使命,效法世尊續佛慧命,弘法利生,我一生就幹這一樁事情。除這一樁事情之外,什麼事情我沒有放在心上。

      所以你們同學有很多事情來問我,我不知道,我不看電視、不看報紙,幾十年了。世界上的新聞,都是同學們你們看報紙、看電視來告訴我的,我道聽塗說聽這麼一點,我不會去查證。我相信古人的教誨,「知事少時煩惱少,識人多處是非多」,我不喜歡熱鬧,不喜歡人多,不喜歡出風頭。無論在什麼地方,我都是保持最低的姿勢,處處讓別人,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這個心胸多麼快樂!我的時間不是在講經,就是在讀經,讀經是世間最快樂的事情。為什麼?跟佛菩薩聚會一處。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菩薩所在之處,讀經典是聽佛菩薩教誨,聽佛菩薩開示。只有這樣密集不斷的薰習,才能夠把煩惱習氣、妄想分別執著伏住。

      我跟同學們講,我沒有斷,伏!用什麼方法伏?我用讀誦,我用這個方法,這幾十年非常有效果。方法很多,我用的這個方法有效,不見得你有效。每個人根性不一樣,有人持名有效,有人參禪有效,有人打坐有效,有人持咒有效,各個根性不相同。但是一般講起來,大多數持名念佛功夫得力能夠控制住煩惱。

      經不能不讀,不讀怎麼樣?你不明白道理,你對於方法認識不清楚,境界現前你不曉得。讀經有這個好處,讀經明理,懂得佛為什麼教我用這個方法,知道境界,曉得自己修行現在到什麼樣的程度,這個快樂!好像我們旅行走路,我知道現在我在哪裡,我到了什麼地方,不迷惑!

      經不能不讀,讀不能不解,讀了不懂意思等於沒有讀,一定要懂。不但要懂,佛在經上教我們深解義趣,你解得淺不行,深解!經的意思無量無邊,深廣無際,不能說我這個經學了就算了,我都懂了。連等覺菩薩都不敢講我懂,成佛才可以說,我們初學哪裡敢說懂?我才懂一點皮毛,我所嘗到的是大海一滴。所以讀誦受持,永無止盡,不疲不厭,真的是常生歡喜心,法喜充滿,這是人生真正的享受。

      真正的享受,跟佛菩薩在一起,跟古聖先賢在一起,我們自然就覺悟,破迷覺悟,自然離苦得樂。離苦得樂絕對不是物質上的,絕對不是從前生活很艱苦,吃什麼都沒有,現在想吃什麼都有,不是這個意思。生活比從前方便,從前有缺乏,現在不缺乏,但是生活還是一樣的簡單。

      現在明白了,愈是簡單的生活,愈是健康的生活。古人講「病從口入」,這個話是真的。古時候的飲食,說老實話,比現在健康得多。為什麼?那個時候沒有農藥,沒有化肥,沒有現在人工製造的這些飼料。家裡面養的這些畜生,飼料都很正常,所以健康。蔬菜、稻米,真正是我們嘗到養分的精華。現在不一樣,肉食我是五十年沒吃了,這五十年當中,我們吃的是蔬菜。現在的蔬菜跟五十年前蔬菜味道不一樣,從前那個蔬菜味道鮮美,現在鮮味沒有了。什麼原因?我們知道農藥用得太多,化肥用得太多,都是人工的,不是自然的。所以蔬菜長的是很好看,味變了,我們就曉得養分跟從前不一樣了。

      這兩年我們在圖文巴建一個小道場,那邊的土地面積很大,我們的院子空地很多,我們自己種菜。我們開了兩個菜園,自己種的菜種很多種,吃不完。那個味道跟市場上買的不一樣,我們沒有用農藥,沒有用化肥,我們種的玉米摘下來可以生吃,味道很香很甜,不必去煮,不必去蒸。所以回歸到自然,這才是真正健康。

      我們現在住在都市,在物質條件上沒有法子回歸自然,要把你的心情回歸自然,佛教給我們的。自然的心情是什麼?是清淨無為,沒有妄想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。《壇經》裡說得好,「本來無一物」,本來無一物是心情的自然。不要把五欲六塵裝在你的清淨心裡頭,你要是把這個東西放在你清淨心裡,你的心就被污染了,很可惜!更不應該把別人的是非人我放在自己心上去,那就壞了,你的心就變壞了。實在要裝,天天讀經,把佛法裝在心上,這個有好處。為什麼?它是一個催化劑,能夠催你早一天覺悟,這個東西好!與其裝這世間的是非人我,為什麼不裝佛菩薩的教誨?你把經律論三藏天天往裡面裝,好!「咸令出苦向菩提」是這樣做到的。我們再看下面這一首:

      【寶中佛數等眾生。從其毛孔出化形。梵主帝釋輪王等。一切眾生及諸佛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,這一首偈是解釋香的意義,「就法以明,寶中出佛,佛出世主,如從質發香,遠熏之義」。清涼這個開示,引導我們悟入這一首偈的義趣,寶是寶香,香是寶,香表戒定慧三學。佛門裡面,讚佛偈裡頭有戒定真香,香表戒定,定後頭有慧。再深一層講,香表五分法身香,五分法身是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這個代表的意思很圓滿。香又代表信,彼此互信,這個在現前社會非常重要。社會為什麼會動亂?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災難?居住在這個社會上的眾生,彼此互相不信任,彼此互相猜忌,造成許許多多天災人禍。香代表互信,所以我們禮佛先要燃一炷香,表什麼?表我對佛菩薩的誠信。誠信的實質是什麼?實質就是三學、五分法身。我們用這個感,佛菩薩就有應,香是感應裡面重要的一個訊號,取這個意思,這是寶香。

      『寶中佛數等眾生』,這個寶香香裡頭、煙裡面,這裡頭有佛,我們知不知道?我們看不出來!但是讀了《華嚴》就曉得,那個香煙在空中飄,我們肉眼能看得見。這個煙與雲是什麼組成的?如果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,我們一定看到像微塵一粒一粒的,它太小了、太輕了,它可以飄浮在空中,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微塵。前面經典上講得很多,一一微塵裡面有世界海微塵數的一一佛剎,所以香裡面出佛那個數目沒法子計算。

      「等眾生」,這個話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,確確實實!而且香裡頭飄的這個香,每一粒微塵裡面,那個諸佛都跟眾生的數目完全相同。不是一粒,粒粒微塵都如是!這個境界要不是佛在此地說,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得到。不但我們沒有辦法,我們在前面經上讀到,大乘菩薩都見不到,何況聲聞、羅漢?誰能夠見到?佛在前面告訴我們是普賢菩薩,普賢菩薩能入微塵內一切諸佛剎土,普賢菩薩的境界!諸位要知道,普賢是等覺菩薩。

      『從其毛孔出化形』,「毛孔」是微塵裡面世界海微塵數佛剎那裡面的諸佛如來,諸佛如來身上的毛孔又起變化,變什麼?變梵主,變帝釋,變輪王,又現一切眾生,又現諸佛如來。你想想看這個境界,重重無盡,不可思議,這給你說出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為什麼會有這樣不思議奇妙的境界?我們在前面讀過,佛說「法爾如是」。

      梵主就是大梵天王,代表色界,帝釋代表欲界天,帝釋就是忉利天主,我們中國人稱他作玉皇大帝,世間還有一些宗教稱他為天主、稱他為上帝;大梵天王也有人稱他作天主,也有人稱他作上帝,一個是色界,一個是欲界。無色界不說,無色界裡頭沒有形相,所以不講。說這個,把天道都包括盡了。輪王,這是人間福報最大的帝王,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。輪王要出世,眾生有福,現在世間沒有輪王。

      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輪王有四等,福報不一樣。最高的第一等的金輪聖王,他統治這個區域叫一四天下。一四天下,用我們現在科學家所講的話來說,大概就是一個太陽系,他統轄的這個區域是一個太陽系。可不可能?可能!現在我們人已經發明了飛行工具,希望我們登陸其他的星球,我們的勢力範圍就延伸了。殊不知佛經裡頭早就講了,金輪聖王他的勢力範圍是一個太陽系。

      為什麼稱他叫輪王?他有輪寶,這個寶就像一個輪一樣。這個寶是他的交通工具,他乘坐輪寶。在一天裡面,我們今天講一天二十四小時,他就能把整個太陽系所有的星球都旅行到,他才能照顧得到。所以我讀這個經,就想到現在科學界裡面常常講的飛碟,飛碟真的是圓圓的,很像佛經上講的輪寶。這個經上講,輪王的輪寶是他的交通工具,也是他的武器,使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飛碟。輪王是人道,他不是天道,我們今天講的外星人,這個講法很恰當,他是人,他不是天。他如果是天,他不需要這個工具,天人有神足通,用不著這個機械;他還是需要用機械,他是人道。這是福報最大的。

      其次是銀輪聖王。銀輪聖王,佛經上講他的勢力範圍統治的是三洲;換句話說,這一個太陽系裡頭,他能夠達到的勢力範圍是四分之三,還有四分之一他達不到。

      第三等的是銅輪聖王,他能夠活動的範圍是半個太陽系,太陽系另外一半他達不到。

      最小的叫做鐵輪聖王,他能夠達到的範圍是這個太陽系的四分之一。如果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科學家,將來能發明這種交通工具,當然也是武器,征服星球,在地球附近這些靠近的星球能夠登陸、能夠佔領,大概那個時候就可以稱之為鐵輪聖王。

      所以現在佛經上講的輪王,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出現過。也許他存在,因為我們常常聽到有飛碟的報導,這些東西它是來自外太空,不是地球上的。飛碟到這邊來,大概是輪王派出來的巡邏,到這邊來看看,這有可能。佛經上是這麼說,有時候輪王自己來,有時候輪王派遣他的部屬到各個星球去巡邏。

      『等』,這個字裡頭包含的意思就很多了。

      下面講『一切眾生及諸佛』,都在這個微塵中剎土裡面見到的,這是給我們說出重重無盡的世界,這是講寶香所出、寶中出佛。它真正的義趣,寶香的遠薰。「薰」,前面跟諸位講影響,他的活動範圍,他的影響範圍,我們現在可以說他統治的範圍。實際上他統治力量達不到,他影響達到。正如同我們一個國家,這個國家中央政府再鞏固,確確實實他沒有辦法,那個偏僻鄉村山區還是達不到,偶爾派個人去巡邏巡邏,他還是管不到,我們中國人講「天高皇帝遠」。確實是在這個國家版圖,這個帝王一生從來沒有來過。就像這種情形,我們聯想會想到它的意思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華藏世界品」,風輪偈頌第八首:

      【化現光明等法界。光中演說諸佛名。種種方便示調伏。普應群心無不盡。】

      這一首偈意思非常明顯,是說佛出現在世間為什麼?佛出現在世間是「化現」。一切凡夫眾生出現在六道,什麼原因?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出「眾生酬業」,眾生出生在這個世間,業報!你過去生造的善業,你這一生的果報就是享福,你得的是善果;如果你過去生中造作的是惡業,你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是要受苦受難,要受不善的果報,眾生酬業而來的。佛菩薩化現在這個世間,那是怎麼回事情?經上也說得很清楚,佛菩薩是酬願而來,我們一般人講乘願再來。他不是業力,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可以說眾生是肯定有感的,佛菩薩也肯定有應。

      但是這種感應,佛在經上講的有四種。「顯感顯應」,這是很明顯,這種感應我們能夠覺察得到。「顯感冥應」,我們有心求佛菩薩,佛菩薩真來了,但是我們自己沒有感覺到,所謂是佛菩薩冥冥當中保佑你,你自己不能夠覺察。第三種「冥感顯應」,好像我們自己沒有求佛菩薩的意思,佛菩薩應現了,沒求他應現了。其實我們有求,我們自己不曉得。我們什麼求?不是有心去求他,是我們具足佛菩薩教化的條件。我們這個條件具足,感動佛菩薩來幫助你,這是屬於冥感顯應。第四種是「冥感冥應」,我們自己接受大法條件具足,我們也沒有求,好像佛菩薩也沒有來,但是有意無意當中遇到好多的佛緣,自自然然就入了佛門,冥感冥應。總而言之,不會超過這四大類。

      每一位同學學佛的因緣不一樣,你學佛的境界也不相同,進退也不一樣,有時候進步,有時候退步,都離不開感應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然後你就要曉得,雖然這是講跟諸佛菩薩的感應,然後我們會聯想到有許多人跟天地鬼神的感應、跟妖魔鬼怪的感應,也是這個道理。

      由此可知,我們一個人在世,思想要純正。為什麼?純正的思想就把跟妖魔鬼怪這個感應斷絕了。有很多人著魔了,有學佛著魔的,還有不學佛的也著魔的,這個我們看到很多。這是什麼原因?我們懂得他的心不正,妄想雜念多,貪瞋痴重,是這一類感應妖魔鬼怪。跟佛菩薩感應那是善的,心地清淨善良,過去生中所種的善根福德,因緣成熟,那是屬於冥感。我們心地到清淨善良,求佛菩薩保佑,這是顯感。用心要正,決定不能有邪曲之心,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猜別人。尤其是有道德學問的人,他們的境界我們猜想不到。

      這是我在講席裡頭說過,我初學佛的時候,方東美先生的境界我猜不到,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師的境界我猜不到。我猜不猜?我不猜,我的好處就在此地。如果我猜疑,我就學不到東西,我就很容易被別人破壞。為什麼?你對老師還有幾分疑惑,行,妖魔鬼怪這個時候來,看到你找到一個善知識,你將來學的時候要了生死、出三界,「我跟你的冤仇還沒有報,你不能走」,想方法來破壞你,來造謠生事,把你對於善知識的信心破壞,讓你遠離善知識,你這一生成就不了,你這一生出不了三界,他等著機會來報復,就這麼回事情。

      我這一生學佛沒有遭這些磨難,妖魔鬼怪不敢來找我,原因是哪裡?我們心正。這是得佛法的薰陶,我接觸佛法深信不疑,我相信我的老師,老師把佛法教給我,怎麼會騙我!方東美先生大概大我二十歲,是我父親這一輩分的人,我對他老人家尊重,我聽從他的教誨,對他老人家所說的,我一絲毫疑惑都沒有,依教奉行,他才肯教我,引導我入佛門。

      我們中下根性的人,這一生能不能成就,全在信心。對世尊有信心,對經典有信心,對指導我的善知識有信心,沒有絲毫疑慮,這是我們自己這一生學佛能有成就,能得利益的先決條件。你要是稍稍有一點疑惑,你要曉得,無量劫來你跟多少人結了怨,你的冤親債主,他怎麼會不障礙你?這些冤親債主就變成妖魔鬼怪,想盡方法來破壞、來阻撓。

      所以有同學告訴我,現在在中國大陸,在台灣也有,有人聽信別人所說,原本修念佛法門,讀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,聽別人的言說,信心退了,把經本燒掉了。這是什麼?這是對於老師、對於經教有疑惑。

      李炳南老居士把這個本子傳授給我,我沒有疑惑,當時我讀了非常歡喜。我在台北講經,我就想講這個本子,老師告訴我,緣還沒有成熟,現在不能講。那個時候我們這本書印了三千本,跟大家結緣,改講《楞嚴經》。我也不知道什麼叫緣沒有成熟,現在才曉得。現在這個經推出來之後,這也有不少年,差不多十幾年,李老師圓寂的時候我們推出來的,受到海內外大眾的歡迎。反對的是這兩年,可以說是我們在海外已經弘揚十年了,聽到有反對的聲音。

      有很多人來告訴我,我說了一句老實話:全世界的人反對,我還是要弘揚,我還是要依這個本子修學。為什麼?老師傳給我的。我如果要不相信,你們不相信沒有關係,我不相信罪名大了。為什麼?背師叛道,我會背這個罪名,這個不得了!那證明我對老師沒有信心,那還有什麼成就?你們對李老師沒有信心,可以說你沒有跟他,你不是跟他學的,你沒有親近過他,你不了解他。我跟老師十年,我認識,我了解。他傳給我,囑咐我的,交代我流通這個本子,我答應了,我承當了。我今天要是把這個放下,我怎麼對得起老師?老師的老師是印光大師,我對不起祖師,對不起一切佛菩薩,我不能這樣做法。我知道這個風暴是對我來的,害我,讓我嚇倒、也放棄,然後加一個罪名給我:背師叛道。

      這個經我講過十一遍,第十一遍是在新加坡細講,沒有講完。現在我把全部的精神來講《華嚴》,《華嚴經》講圓滿之後,我要講一部《法華》,講一部《楞嚴》,然後再講淨土五經一論。這是我住世間唯一的工作,我要不幹這個事情,我就沒有理由住在這個世間。把這個講一遍,幹什麼用?幫助以後的學人,提供他們做參考。

      所以今天我講經在攝影棚,完全做錄相的工作。這個意義跟諸位說過了,因為沒有傳人,我把我自己所學的所修的這一點心得報告,用這種方式留下來,傳給錄相帶,將來這個錄相帶、光碟就是我的傳人,這是從前沒想到的。一切隨緣,緣出現了,所以每個地方都替我建攝影棚,我非常感激。沒有攝影棚的地方,我就不能去了,我去了沒事做,虛度時光,這是不可以的。

      「化現」就是前面講的諸佛,諸佛『化現光明等法界』。前面講的「寶中佛數等眾生」,從這裡看看,體會到重重無盡的法界,宇宙人生的真相。「等法界」,盡虛空遍法界諸佛菩薩化現的光明,這個光明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,遍虛空法界。

      『光中演說諸佛名』,我們曉得「光中演說」,光中必定化佛,佛來演說。光中也化菩薩,像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講的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,這個光中就化現什麼樣的身相;應說什麼法門,一定就宣說什麼樣的法門。一切隨眾生之感,佛菩薩絕對沒有絲毫意思在。《楞嚴經》上說得很好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諸佛菩薩證得圓滿的性識,所以他能夠隨緣變化。

      「演說諸佛名」這一句,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。佛菩薩示現在世間,就幹這麼一樁事情;除這一樁事情之外,他沒有別的事情。即使示現這世間種種世俗人的現相,他所做的還是教化眾生。像五十三參所說的一樣,這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諸佛如來化現的,在形相上有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。善財去參訪,無論是什麼身分,無論示現過什麼樣的生活,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,無不是教人破迷開悟,斷惡修善。

      我們從這裡頭仔細去觀察,然後我們才曉得,將來我們自己會遇到。你遇到長者、遇到居士,甚至遇到他不是皈依佛法的人,確確實實他是世俗善人,你看他言談舉止,他的思想行為,菩薩示現的,如來示現的。甚至於示現在各種不同宗教裡面,各個宗教的主持人、領導人、傳法的人士,你細心去觀察,你會發現那裡頭有佛菩薩在裡面,佛菩薩無處不現身。五十三參裡頭示現宗教裡頭的有勝熱婆羅門,那是婆羅門教的領導人。遍行外道,那也是當時印度宗教裡面的領導人。我們就曉得,諸佛菩薩無處不現身。

      日本的中村康隆老和尚,我跟他見面,他告訴我世間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由此可知,所有宗教跟我們是一家人,只是佛菩薩示現那個形相不一樣。為什麼做那種示現?因為眾生的根性不相同,就像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講的,應以佛身得度者,即現佛身而為說法;應以基督身得度者,他就現耶穌基督身而為說法。在這個地方,我們體會到諸佛如來圓滿的智慧、圓滿的德能、圓滿的相好,佛法裡面常講的大圓滿,我們在這個地方認識了。

      所以別人分別執著,我們理解。為什麼?他沒入這個境界,雖然學佛,學的程度還不夠。像我們上學學校念書一樣,念到大學,智慧開了,學的東西多了,樣樣都懂得通達了,沒問題了。正在念小學的時候,他的分別心很重,他很多東西不知道,他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想錯了,說錯了。明白人聽了笑笑,不會跟他計較。為什麼?慢慢學,再過幾年他就明白了,不能責怪他,責怪他,那是我們過失。《論語》裡面講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」?人不知是別人不知道,沒有學過,他說錯了、做錯了、想錯了,我們不能發脾氣,知道他沒學。同樣一個道理,我們學佛的同修,不同的宗派常常也鬧爭執,互相爭論,互相批評,互不相讓。這是什麼原因?學得淺,不夠深度。中國諺語有所謂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,愈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,心平氣和。小小事情就心境不平,哪來的學問?

      《了凡四訓》裡面就說了一個小故事,一個公案,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又何況《金剛經》上給我們講的,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那還有什麼好爭的?不但佛法裡大乘小乘、宗門教下、顯教密教是平等的,我們佛教跟基督教平不平等?佛教跟天主教平不平等?佛教跟印度教平不平等?佛教跟新興的巴哈伊教平不平等?跟你說老實話,跟所有一切宗教都平等。

      佛經跟所有一切宗教經典也都平等,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為什麼?同一個法性。為什麼有許多種說法?眾生根性不一樣,無非是契機才現種種變化、種種形相、種種不同說法。但是契機的另一面是契理,理是平等的,理是法性。相上不平等,性上平等;事上不平等,理上平等;相千變萬化,性沒有變化。這樣你才懂得說法的旨趣,從這個地方才真正能體會得諸佛菩薩權實二智、善巧方便,總的教學目的無非是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轉凡成聖。

      對於根性還沒有成熟的,不說上等法,說什麼?說斷惡修善,給你講因果的教育,因果是真理。佛門常講「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因果為什麼不空?因果有轉變不空,因變成果,果又變成因,輾轉的在轉變,它不空;因果相續不空,因果循環不空。我們果然通達因果的事實真相,我們的心情就定了,我們頭腦清醒了,決定不敢做壞事。為什麼?我們非常清楚,惡因一定感惡果,善因一定得善報,因緣果報一點都不差,一點都不會錯亂。

      我們要明瞭,還要勸導別人。心量小,志趣不高,他只貪圖人天福報,我們幫助他。譬如世間多少人想發財、想升官、想聰明智慧、想健康長壽,這些事情在佛法裡輕而易舉。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這是小事,哪有求不到的道理!求成佛,求開悟,求了生死永脫輪迴都能求得到,世間這一點點小的富貴,真的在佛法裡面講叫雞毛蒜皮。

      你要問:法師,你求到了沒有?我告訴你,我沒有求過;沒有求過,統統得到了。我求的是覺悟,我求的是幫助別人覺悟,我求的是往生淨土,親近阿彌陀佛。我沒有求物質的享受,我也沒有求權勢地位,我也沒有求健康長壽,但是它附帶的統統都現前了。

      怎麼求?說老實話,這是章嘉大師最初教導我的。那時候剛剛學佛,他跟我講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告訴我:當我們有求而沒有感應的時候,不要以為佛講的是假話,不靈,不可以這樣子去想。什麼原因?自己有業障。這個障礙不在佛那邊,在我們自己這邊。大師告訴我,只要把障礙除掉,你所求的感應就現前。

      當然我就問他:這個障礙怎麼除法?老人家教給我懺悔,懺除業障。怎麼懺法?他教導我不是去拜懺,他教給我反省、檢點,把自己毛病習氣找出來,徹底改掉,後不再造,這叫真懺悔。你的業障消除了,你的求願就現前了。

      章嘉大師教我這些方法,我都照做,因為我知道我自己的業障習氣很重。我可以說是,那不算是入佛門,剛剛接觸佛法,我的緣很殊勝。我有一個朋友,是同事,他介紹我認識朱鏡宙老居士,朱老居士跟他是同鄉,這是老修行人,介紹我跟他認識。老居士看到我們年輕人學佛很高興,像我們現在看年輕人一樣歡喜。送我一本《了凡四訓》,所以我接觸佛法第一本念的是《了凡四訓》。

      我念了很歡喜,看到了凡先生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以前那些毛病習氣,我統統都有;不但有,有過之而無不及。讀這個書寒毛直豎,想想這怎麼辦?他明瞭了,他才改。我讀這個書才明白,才知道命運可以改的,從前不曉得。

      我就是學了佛以後,我還不敢掉以輕心,為什麼?我知道壽命只有四十五歲,所有一切修學我都把它算到四十五歲,我四十五歲一定要有成就,要不然搞六道輪迴。我有個時間表,必須在這個時候要拿出成績來。我沒有別人那麼長的壽命,所以自自然然比一般人用功,比一般人認真。

      親近李老師,李老師看到我這個學生,沒有福報,短命,教我發心出來講經。不是我一個人,好幾個同學都是他找來的,都是一些面相很薄的,沒有福報,短命的。常常講:孩子們,發心學講經,消業障比什麼都快。我們想想老師的話,跟老師學講經。

      到台中跟李老師學佛是聽經的,是到那邊念佛的。那邊有蓮社,圖書館聽經,蓮社去念佛,沒有想到講經,都以為講經是很難的事情,我們怎麼行?所以講經是被老師逼出來的,也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根性,老師在旁邊觀察出來,我們具足這個條件。所以他發心培養,這是老師的大恩大德。

      我們如何報恩?認真修行。我們把修行的成績報老師的恩,報父母的恩,報施主的恩,報眾生恩。如果我的修學拿不出成績,你說我怎麼對得起這麼多人?我的衣食住行,五十年仰賴一切眾生的供養,我要沒有成就,那就應了古人所說的話,「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」,那還得就苦了!這麼多的施主,我欠這麼多人的債,我要到哪一輩子才能還得清?這是修行人沈重的壓力,非拿出成績出來不可!我將來沒有障礙,自在往生了,成績!這個時候交成績單,一切供養我的人那都有福了,跟我都結了緣。跟一切菩薩一樣,將來自己有成就,一定廣度眾生。哪些眾生?都是這些有緣眾生。有緣眾生首先得度,佛門常說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。

      「演說諸佛名」,佛名就是經題,題當然有內容。這個地方是教人開悟的,悟了之後還不行,還要修行。能悟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,不能了生死。

      後頭一句,『種種方便示調伏』,調伏是修行,真幹!佛菩薩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,總而言之,教我們斷煩惱的方法,教我們斷習氣的方法,教我們學法門的方法;再說得詳細一點,教我們怎樣過正常的生活。正常的生活是佛菩薩的生活,正常的生活是覺者的生活,覺悟人的生活。教我們做正常的工作,教我們一切正常的應酬,在這個世間總要跟人往來,總要跟大眾接觸,這些統統是佛法。在生活、工作、應酬裡面,學覺而不迷,學習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,這就是過佛菩薩的生活。生活裡頭修六度萬行,生活裡面修覺正淨,生活裡面學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生活裡面修學阿彌陀佛四十八願。

      佛法是生活的教育,學了才管用。如果所學非所用,經是經,我是我,我要學它幹什麼?我何必在這裡浪費這麼多精神、這麼多時間?要管用!這個受用不可思議,這個受用是大自在,這個受用是真正的幸福美滿。方老師最初介紹給我的,他說學習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之入佛門,實在講就是這一句話打動了,「這樣好,人生最高的享受,那我一定要去尋求」,一句話把我引到佛門來。換句話說,我入佛門是貪圖最高享受,這麼進來的。一生苦頭吃盡了,聽說有最高的享受,那怎麼會不嚮往!

      『普應群心無不盡』,契機契理,一切眾生心願、希求,佛菩薩都能滿大眾的心願。這一段都是講的蓮華裡頭的表法義趣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