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348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四八卷)  2005/1/7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348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覺首菩薩「緣起甚深」這一段經文我們讀完了,可是末後李長者的《合論》也值得我們做參考。他說,「此十一行頌中」,古時候的本子一行正好是一首頌,它一共十一首,所以這個經本子有十一行。他解釋分為三個段落,第一個段落,「科頌意」,我們先看這一段。「科頌意者,此十一行,一行是一頌,初行歎能問及勸聽」,這就是第一首頌。往後的十行,「文各自具,明初一行頌,頌法無作無性」,開宗明義就把緣起真相為我們說出來。一切法無作無性,這個意思深,真的是甚深,上上根人懂,一提起他就明瞭了。

      「次一行(就是第三首頌)舉喻,水流不相知」,舉比喻。往下比喻很多,所以不再多說了,這是說明段落。到最後一首偈,我們昨天讀的「拂跡入玄」,你看跟第一首所說的完全相應。一切諸法不但相不生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虛妄不可得,即使說到十信,十信也不可得。所以,菩薩最後給我們做了一個總結,「但有假言說」,這個假言說就是方便,顯示出大乘教裡面佛常講的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這個我們要明瞭。明瞭之後,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不但貪瞋痴慢煩惱不起,疑惑也斷了。

      遍法界虛空界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是一回什麼事情?法爾如是,它本來就是這樣的,不用疑惑,不用去研究。古大德講得不錯,起心動念所謂「起心便錯,動念皆乖」,你的心是定的,心是寂靜的,寂靜就是入玄;這個玄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玄門,十玄門,法身菩薩所證的。所以問題就是你能不能看破?你能不能放下?果然看破、放下,看破就是明白了,放下就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放下起心動念,你就入境界,境界在哪裡?當下便是!宗門大德常講「踏破鐵鞋無覓處」,那是講參學,一旦覺悟了,是「得來全不費工夫」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哪一法不是?真的所謂是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,總得要明瞭。

      他第二段「釋菩薩名者,為明覺此隨流生死業體,本性恆真,而無流轉」,這是為明覺這一個隨流生死的業體,有沒有這個東西?有,這個東西不是實在的,體就是本性,體就是法性,這在前面說得很多。譬如古人所講的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器可以隨著我們意念變化,我們想做什麼就把它做個什麼。用什麼東西做?用黃金做,黃金永遠不變,無論你做什麼它都是黃金。用黃金來比喻法性,用器(器皿)來比喻法相,法相隨著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幻化不住。你要懂得,它為什麼幻化不住?是因為你念念不住,它隨著你念頭變化,法性隨緣;雖然隨緣,永恆不變。相好像有流轉,性絕對不隨相流轉,所以「眼耳鼻舌身意,恆如法知,非流轉生死性故,亦無虛妄,亦無真實」,這個要知道。你不能說它真實,也不能說它虛妄,說真實虛妄,前面說過了,這是二法,你不知道整個宇宙是一體,一就沒得說,一就不能起心動念。所以,不起心動念你就能夠證得,親證諸法實相;才動念,那就落在二三,總在虛妄裡頭打轉,這個道理要曉得。

      李長者他的註解文字不多,所以他的註解是屬於宗經論,清涼大師的註解是屬於釋經論,一句一句來跟你解釋。李長者不是的,李長者是一個大段一個大段落,這個一大段講些什麼,點到為止,所以宗門很喜歡讀他的東西,言簡意賅。後面這句話說得好,「但為無貪瞋痴愛真智慧故」,這是凡夫,沒有真智慧,凡夫沒有真智慧,「名之為真。說如斯法利眾生故,名為自覺覺他大道心眾生」。這不容易,大道心眾生他的知見同佛,真的是佛知佛見。為什麼說他是眾生?他煩惱習氣沒有斷盡,對於諸佛如來所說,他能接受,他不懷疑,他完全肯定。由此可知,他的功夫向這個方向、向這個目標努力去邁進,覺後起修,先解後行,這一類根性的人很多很多。

      所以,清涼判這個大經四分,信、解、行、證,解在行之前,先解後行,這就是我們佛門裡面常講善根深厚,福德差一點。善根深厚,能信、能解,解的沒錯,佛菩薩所講的他能聽得懂,他能夠體會得到。為什麼說福德差一點?他行還有障礙,什麼障礙?業障!這個業障就是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還是會起心動念,還有分別執著;不過他的分別執著很輕,不會產生嚴重的障礙,起心動念伏不住,知道這個是虛妄,伏不住。為什麼伏不住?無始劫來的習氣。那麼他用功,我們就明瞭了,他用的什麼功?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,鍛鍊不起心、不動念,用這個功夫!至於用什麼方法來達到這個目標?這個不一定,有用參究,有用持咒,有用觀行,方法太多,所謂八萬四千法門。菩薩在世間和光同塵,歷事鍊心,這正是《華嚴》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做出的榜樣。

      這個文裡面講,「為以此當體無明,諸業因果上,自覺覺他,令知法界自性真理,真妄兩亡,名為覺首」,這把菩薩的名字點出來了。遍法界虛空界,一切諸法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但有名言,沒有實體,所以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舉的比喻好,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。心在哪裡?覓心了不可得,所以佛再講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真妄兩亡。你想想看對立沒有了,這是我們常常強調的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我們從什麼地方學起?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人、對事、對萬物,對立的念頭要把它消掉,這就是我們修真妄兩亡最初方便。真妄兩亡從什麼地方修起?就從這裡修起,把我跟人的對立,在這下功夫,忘我,我不可得,人怎麼有可得?常作如是觀,常在這上面下功夫,一旦功夫成熟,恍然大悟,我法二空,這個境界就現前了,這就真正入玄,知道都是有言說,沒有實體。名為覺首,這就是開始覺悟了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裡面,這是大乘圓教,初信位的菩薩,覺了,這個覺就是三皈依裡頭的皈依佛,你看《壇經》裡面能大師的說法,「皈依覺,皈依正,皈依淨;佛者覺也,法者正也,僧者淨也」,他把這個意思說出來了。佛法僧的意思是覺正淨,皈依佛是皈依覺,覺而不迷,必須是真妄兩亡,才是真正皈依覺,覺而不迷。那我們受這個三皈依,真的叫有名無實,覺首菩薩他的三皈依,他是名副其實,他真的皈依。

      稱為覺首,「以信此法初,名之為首」,這是剛剛開始信這個法。這個法是什麼?這個法就是對立沒有了。我們想想,佛在經教裡頭常說,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他所斷的跟小乘須陀洹相等,小乘須陀洹斷八十八品見惑。真妄就是見惑裡面的邊見,真是一邊,妄是一邊,我們現在講相對的世間,這兩邊都沒有,不可以說它真,也不可以說它妄。這就是覺首菩薩最後這一首偈裡面所說的,「若實若不實,若妄若非妄,世間出世間」,這兩邊都沒有了。換句話說,無實無不實,無妄無非妄,無世間亦無出世間,都是言說而已;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、離心緣相就入了,這個入得雖然不深,確實是聖人的境界。圓教初信位的菩薩,他對於這樁事情他相信,一點懷疑都沒有,所以稱之為覺首。

      你看,「此明十信初心(十信位,初信位初心),全信自身眼耳鼻舌身意,及以一切眾生,全體真妄兩亡,唯佛智海故」。這個佛是自性佛,是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德相,出現品裡面所說的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宇宙之間一切萬事萬物是什麼?原來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。所以下面,這個前面我們都讀過,可不要忘記,「故以不動智佛十智如來,為十信位中自己果故」。不動智佛是根本,不動智佛就是自己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十智如來是從體起用,也就是你每個階段所證的,根本就是不動智佛。如果我們用般若的話來說,不動智佛是根本智,十智如來是後得智,根本跟後得是一不是二,這是佛法。根本跟後得要對立,用現在的話來說,那是哲學,不是佛法。哲學裡面講相對的,講有能、有所,能所對立;佛法裡頭有能、有所,能所是一,不對立,所以這不是佛學。

      又講到「金色世界,妙色世界,蓮華色世界」,這十個世界,「十色世界,是十信之中所信之理」。從這裡入門,往後不斷向上提升,有十信,到十住,十行,十迴向,十地,等覺,妙覺,到最後圓滿。所證的果,所信的理,說得再多,要知道全是方便,這就是佛家裡常講的佛法因緣生,方便為門;方便就不能執著,方便就不能分別,藉著方便你能夠悟入。為什麼不能悟入?你止在方便那個地方,你不能悟入;換句話說,誤以為方便是真實,這就錯了。所以,佛法修學最重要的指導原則,就是看破、放下,決定不可以執著。

      你看這十信位,十信菩薩,你能放下初信,你就證到二信,你能放下二信,你就證得三信,放下連痕跡都不留。正像我們上高樓一樣,你上到第一層,你把第一層放下,你才能上第二層,二層放下,上第三層;《華嚴經》講五十一個階位,就像五十一層高樓一樣,你不能放下下面的,你就得不到上面的。所以,佛法自始至終講功夫,放下而已!看破是明瞭,古詩裡頭有所謂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」,我們用這個兩句來比喻看破放下,欲窮千里目是看破,更上一層樓是放下。放下幫助你看破,看破又幫助你放下,這兩種方法相輔相成,還是一樁事情,貴在會用。

      「文殊師利、覺首、財首等十菩薩眾,是十信之行,以行立名,得名知行」。在大乘佛法裡面,佛的名號很多,無量無邊,表性德。你自性本具無量德能,一個名字沒有法子表示,用許許多多的名稱來顯示出自性本具無量德能。菩薩名號代表修德,修行的方法也是無量無邊,所謂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菩薩名號代表這個。文殊師利菩薩、覺首菩薩、財首菩薩,這個十首菩薩是十信之行,你看看十信第一個,覺,不覺不能入門,覺就是皈依佛。三皈依要是真的,真的你得三皈依了,在三皈授受的時候你真的得了,那恭喜你,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薩,皈依覺,你真的覺悟了。

      這個覺悟的境界,用《金剛經》上的話來講,你知道四相,明白了四相,把四相放下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這個覺了。你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知道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試問你在一切法裡頭,你還有執著嗎?沒有了。你還有分別嗎?沒有了。起心動念還會有,為什麼?那是無始劫來的習氣,不容易斷掉。可是你分別執著不要說斷,真正淡化了幾分,你的一生生活就快樂無比,那正是佛法裡頭所說的煩惱輕、智慧長。煩惱從哪來的?煩惱從分別執著來的,你分別執著輕了,不說斷,輕了,智慧就增長。你對於看一切法,就一切諸法裡頭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你就看得比別人深刻,看得比別人深廣,這肯定的。一切經教在你面前,你就能圓解,古人所說「大開圓解」,你不會有困難,不會有障礙,為什麼?執著、分別放下了,所以是覺。

      財首,我們底下一章就要講到財首菩薩。世間人都愛財,覺了之後,覺了之後發大財,這個財在佛法叫功德法財,不是世間這些物質的財寶,但是世間這些物質財寶決定不會缺乏。人入這個境界,他所得到的是什麼?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,整個宇宙得到了,哪裡還斤斤計較這些數目字的財富,哪有這種道理?沒這個道理。這個裡頭,十首菩薩名號都是行法,就是修行的方法。你從財首那裡得到了,你就會學會了我們世俗人講發財的方法,真的佛法裡頭圓滿具足,一法都不缺。非常可惜,世間人迷而不覺,不肯在這裡頭學。這個裡頭古人講的話一點都不錯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求富貴,得富貴;求兒女,得兒女;求長壽,得長壽,沒有一樣你求不到的。這些話,我初學佛的時候,章嘉大師講給我聽的。

      他老人家又說了,當你有求而沒有感應,得不到的時候,不是佛說的話不靈,是你自己本身有業障,障礙了你的所求,所以你所求不應。那怎麼辦?要把業障消除,業障只要消除了,有求必應。業障,會學的人要找業障的根本,業障的根本是什麼?就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業障數不盡,太多太多了,把它歸納起來,總不外乎這三大類,佛法講三種煩惱。執著是見思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起心動念是妄想,是無明煩惱,這個三障,三大類的障礙,障礙我們自性無量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。

      所以,你要真正懂得消業障,從根本下手,不要從枝葉,枝葉太麻煩了,那修到哪一年!從根本上,好像砍樹一樣,連根拔掉,乾淨俐落。那就是於一切諸法真妄兩亡,不再分別,不再執著。執著的心一斷,你的清淨心就現前,執著是染污,轉末那為平等性智,執著是意根,第七識,先從這兒下手。我跟眾生平等,我跟眾生一體,我跟諸佛菩薩也平等,我跟諸佛菩薩一體,平等性智現前。再能夠於一切法當中不分別了,不分別是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,因為你有分別心,你見不到事實真相。離一切分別,真相大白,你所見的,六根接觸你能夠體會到的,跟法身菩薩、諸佛如來無二無別。

      所以我們常常講,修行從哪裡修起?要把自己內心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、衝突、誤會要化解掉,我常常這麼個說法;那依照佛經裡的說法,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分別妄想斷掉,斷掉就成佛了。佛法講得圓滿,講得究竟,我講的話是眼前我們最初方便,就是現在我在境界上應該怎麼下手,從這兒下手。心清淨,心平等,永遠沒有一個怨恨的人。這個人毀謗我,這個人侮辱我,這個人傷害我,甚至於他把我殺掉,我有沒有怨恨?沒有,一絲毫都沒有。這個好難做到!你們看看經上,忍辱仙人做到了。《金剛經》舉的這個例子,歌利王割截身體,忍辱仙人做到了。那我們要想想,他能做到,我為什麼不能做到?他了解事實真相,我們不了解。事實真相是什麼?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你要斤斤計較的時候,過失在哪裡?外面沒有過失,人沒有過失,過失在自己,你怎麼可以怨天尤人?

      如果真明白了,無論是處順境,是處逆境,是隨善緣,還是隨惡緣,沒有一樣不自在,為什麼?不起分別,不生執著。不起心、不動念是法身菩薩,這真功夫,這是真實受用,這裡頭有妙樂,真正大乘教裡面講的「法喜充滿」,中國人諺語所說的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。我們才曉得,原來真正有修行的人,真正有功夫的人,他生活在哪裡?生活在法喜之中,這個法喜是永恆不斷,那個快樂!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稍稍體會到,極樂世界他樂的是什麼?不是外面的刺激,與外頭境界不相干,他的喜悅是從內心的,這個法喜是性德;換句話說,你的自性、你的本性裡面本來是快樂無比,你現在活得怎麼這麼可憐!什麼原因?迷失了自性。你的自性一點一點的開發,你的歡喜一點一點的擴大,這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    怎麼樣開發我們自性裡面的歡喜、喜悅?障礙去掉就是,這個障礙就是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分別妄想。就這個東西它障礙了,你把這個東西去掉,它就現前。所以,過去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,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這個最高的享受就是你自性本來具足的,不是從外來的。只要你把自己障礙自性德能的煩惱習氣,你把它除掉,你把它離開,你的性德是圓滿的,這個經論上常講「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」。諸佛菩薩,那成佛了,成菩薩了,他的性德沒有多加一分,我們是凡夫,縱然墮在阿鼻地獄,我們的性德也沒有減一分,一樣的。就是一個煩惱習氣淘汰掉了,它統統現出來,他受用了;我們六道凡夫迷而不覺,迷就是迷在妄想分別執著上,我們迷在這上。有了這個東西,把自性的智慧德能完全障礙住,這個要知道,障礙,並沒有失掉。像雲彩障礙了太陽一樣,陰天,這兩天陰天看不到太陽,雲彩,不是沒有太陽。太陽一點缺陷都沒有,圓圓滿滿,雲彩蓋住了。妄想分別執著是濃雲密布,去掉,陽光普照大地,就這麼回事情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再接著看李長者的《合論》。「無礙智佛,即是覺首當位所修佛果」,我們先來看這一句。初信位,覺首菩薩是初信位,在這個階段,初信位的這個階段,所修所證的無礙智佛。無礙,清涼大師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給我們講了四種無礙,「理無礙,事無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那麼我們要問,初信位的菩薩,不但是初信位,總說十信菩薩,因為十信沒見性,無明沒破。賢首大師在五教裡面給我們說斷證的次第,初信位菩薩斷八十八品見惑,在斷證跟小乘須陀洹相等,都是斷見惑,思惑沒斷。思惑沒斷,在一般講沒有出六道,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斷盡才超越六道輪迴,往生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(這是十法界裡面的佛),沒有破無明。

      見惑跟思惑都是屬於執著,換句話說,初信位的菩薩粗的執著沒有了,細的執著還在,那麼妄想、分別當然具足,可以說比一般人輕,這是肯定的,沒斷盡。他能夠修成無礙智佛,這個不容易,大心凡夫所證的,我們不能懷疑;理無礙、事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難了,那是真的不容易。一般講到四無礙之圓滿,到事事無礙了,一般說都是法身菩薩,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,事事無礙。四聖法界裡面,還不能說事事無礙,理事無礙那沒有話說,事事無礙做不到。所以佛的位次,當然隨著修行功夫來證,這是第一個,第一個階位,無礙智現前!

      放下執著,你的智慧才能現前,這個智慧我們可以肯定,在修學佛法裡頭沒有障礙;也就說是一切大乘甚深的教誨,你能信,你能解,你能接受,你能夠依教修行,這個難得。具足這些條件,他在學習過程當中,那我們現在一般人所講的,一帆風順,沒障礙了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那麼我們想想現前我們自己,經本打開看不懂!第一個障礙,文字障,實在講,祖師們翻經已經大開方便之門。怎麼說?用當時最淺顯的文字,像我們今天講的白話文,諸位只要把佛經,不要說別的,現在最流行的《古文觀止》,你把《古文觀止》的文章跟佛經一對照,你就曉得佛經文字很淺,《古文觀止》裡面的文字比佛經深得太多了。翻經法師慈悲,希望佛的教誨能夠普遍的流通,盡量減少文字的障礙。雖然淺,還是文化,是淺的文言文,不是很深的;現在人不讀文言文,因此佛經看不懂。

      從前李老師教我們,教我們不是學古文,不是研究中國的古籍,是讀經,是入佛門三藏的一把鑰匙,這個鑰匙還是文言文,不多。李老師給我們講,你能熟讀五十篇古文,他老人家所講的這個標準,就是《古文觀止》。你能夠熟讀五十篇,讀得滾瓜爛熟,縱然不能背誦,也有很熟的程度,你看經書沒有問題,你能夠閱讀。如果你能夠熟讀一百篇文言文,你就能夠寫文言文。李老師鼓勵我們,一定要用個一年、兩年的時間專攻,一個星期學一篇,一年五十個星期,用一年的工夫,你就能閱讀,用兩年的工夫,你就能寫文言文。但是這兩年一定要專攻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你才能成功。許多人不能成功是什麼?他不能專心,他附帶的學,同時學很多東西,這就不行,那鑰匙沒拿到。為什麼不用兩年時間專攻,把其他東西統統放下?把這鑰匙拿到,然後無論你學世法、學佛法,都沒有障礙。這是在文字上,屬於工具。

      契入是要靠智慧,真實智慧,真實智慧裡頭,你要把障礙真實智慧的那個東西把它去掉,這個東西就是妄想分別執著;完全除掉當然不能,完全除掉你成佛了,總要認真努力的把它斷除。你能斷一分,你的自性本具的智慧就透一分,德能也顯示出一分;你能去兩分,你的智慧德能就能透兩分。所以佛法修學沒有別的,第一是你要發大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從哪裡下手?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從這裡下手,你有這樣的條件你才能入門。

      我們這些年來提倡《弟子規》,提倡德行,基礎的教育,也就是怎樣把煩惱習氣放下。《弟子規》裡面所講的,一點都不希奇,那是什麼?那是聖人,真正覺悟的人,在日常生活當中,是自自然然的,他就是這個樣子。你把那些覺悟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天天去記,你記下來之後,把它歸納一下,整理一下,就叫《弟子規》,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正常的行為。我們今天很多行為跟它是相反的,這什麼原因?我們迷失了自性,我們不覺,因此我們的思想、言語行為不正常;覺悟就正常了。所以講戒律,戒律好難!戒律是什麼?戒律是覺悟人正常的行為,就是日常生活行為,它本來就是這樣的,不是學來的,一點勉強做作都沒有,自然,就是這樣。所以,戒定慧是性德,性德不是修來的,我們今天只要除掉自性真心的障礙、煩惱、習氣就行,性德就透出來。

      在迷而不覺這個地位上,看看諸佛如來、菩薩、善友他們的言語行為,那是覺悟的,我們是不覺的,很有啟發的功能。我們常常看,常常聽,用這個來薰習,幫助我們覺悟,幫助我們放下。所有一切不善,從迷來的,從妄心裡面生的,所有一切真善都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不是從外頭來的。佛法的教學,終極的目標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而已。所以,《楞嚴經》上講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,一切是你自己本來具足的,沒有一樣東西是從自性之外你所得來的,沒有,一樣都沒有。純淨純善,是自己自性本來具足的,這個道理要懂,要肯定,一點懷疑都沒有。我們修行證果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,這就是自心不動智佛。所以他下面又說,「以此信心,明諸業因果,真妄兩亡,即智用無礙」。宗門常說「坐斷兩頭」,真是一頭,妄是一頭,真妄是一不是二,你的疑惑、分別、執著、統統沒有了,無礙智就現前。無礙智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不是從外頭得來的,只要把障礙拔除,性德就恢復,性德本具的光明遍照法界。

      末後這一段,「配隨位因果」,這一段很重要。「常以自心本不動智佛,為本信心之因」,這一句話非常重要。自心本定,自心本來沒有念頭,所以念是虛妄的,有念皆妄。我們念阿彌陀佛是不是妄念?給諸位說,還是妄念。那妄念我們還要不要念?要念!你要是不念你永遠沒有辦法覺悟,用這個妄念把所有一切妄念打掉,這就叫一心不亂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這一念要是放下,你就圓滿菩提,你就證得究竟果位。所以,古大德常說,持名念佛功德不可思議。

      《十六觀經》裡面,觀想念佛,觀像念佛,以前李老師跟我講過,《般若經》上說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觀想那個觀想觀成,好不容易!譬如十六觀第一觀「落日懸鼓」,你看傍晚太陽下山,你看落日,那個紅太陽像個鼓一樣,怎樣叫觀成?無論在什麼時候,你睜開眼睛,這個紅太陽在你面前,閉著眼睛,這個紅太陽也在面前,這叫觀成了。可見得你的心專注,這個心求往生能往生,這觀想念佛。觀像念佛,是你造作的佛像,你每天看佛像,把這個佛像深深印在你的腦海裡面,一切時一切處,你的心一專注,佛像就在面前。你要知道這像是妄相,到西方極樂世界還要把這個像除掉,你才能契入真實。老師說:你想想看,這個像觀成不容易,去掉也不容易,你何必找這個麻煩?念佛就好了嘛!念佛這句佛號也是妄相,佛號念容易成就,佛號把它丟掉也容易,放下這句佛號,比放下那個妄相容易多了。我們想想是有道理。

      所以老師說:一切諸佛雖然講四種念佛,但是特別讚歎持名念佛,道理在此地,持名容易成就,將來要捨也容易。名是假名,相是幻相,都不是真的。我們在《華嚴》讀到這個地方,這些意思大致上我們都能夠明瞭了。這是在四種念佛裡面,我們取持名念佛,持名念佛也在《十六觀經》裡面,最後的一觀,第十六,第十六觀是講持名。持名之殊勝,你要能體會得到。佛說法,最殊勝的法門是放在最後,你看看《楞嚴經》二十五圓通,「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」在最後,最殊勝,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,文殊菩薩說的。最殊勝的在最後,那麼持名在十六觀裡面放在最後,那就是持名是十六觀裡面最殊勝的,意思非常明顯,我們要懂得取捨。

      所以要曉得自性本定,自性本定就是不動智佛。心會動,為什麼會動?因境界風動,古人把心比喻做水,水是不動的,是不起風浪的,是清淨的。水為什麼會動?風吹了它就動,佛把這個風比喻做境界,心在哪裡?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真正起作用的都是心,眼見色,耳聞聲,你只要見色聞聲你起了念頭,看到、聽到生歡喜心,這個風動了;或者生厭惡心,你心也動了。只要你對境界上起分別是小動,執著是大動;執著是大風大浪,分別是小風小浪,都是錯的,你的心都動了,定沒有了。本來是定的,不動的,你禁不起外面的境界誘惑,你動了,你起心動念,錯了!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,他見色聞聲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除此之外,在形相上跟我們沒兩樣,和光同塵。我們起心動念、一切造作叫造業,他們示現在人間,跟我們生活也一樣,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他不造業。他來教化我們,幫助我們成就。

      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,大經上常講「遊戲神通」,他們種種示現就像舞台表演一樣,不是真的,是假的,表演得非常逼真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他是智,我們凡夫是情,迷情,他是正智,他用正智來表演給我們看。我們不懂,我們以為他也是凡夫,他跟我們沒有兩樣,其實他是表演給我們看的,一舉一動,一言一笑,都是在教化眾生。我們讀這個經,我們相信,不要說是深位的菩薩,就是初信位的菩薩,他跟我們在一起也都是在表演。我們怎麼知道他表演?我們曉得他真妄兩亡。他的清淨心現前,他的平等性現前,他沒有分別執著了;沒有分別執著,他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,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。所以我們跟他在一起,看到他也分別,他也執著。你要往深處去觀察,原來他是表演,他確實沒有分別,確實沒有執著,他是在演戲,這叫遊戲神通。我們修的,不是善業,就是惡業;他們修的叫淨業,為什麼?染淨兩邊他都不執著,染淨兩亡。

      所以你如果到了染淨兩忘,是非兩忘,真妄兩忘,這就是初信位菩薩的境界。你心裡頭還有這是真的,那是假的,這是善的,那是惡的,你沒忘,你是凡夫,你沒功夫,你還是在六道裡打滾。也就是說,大乘圓教初信位,一年級,一年級就這樣高的水平,心地真正清淨平等。所以,他是常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他修行的真因,他能夠守住這個。守住這個,我們換一句好懂的話來說,他能夠守住自己的清淨心、真心,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,順境決不會生貪戀,逆境決定不會有瞋恚。這個我們也想想,這個功夫好難!初信位的菩薩。我們世間這些學術,什麼博士、科學家,能不能跟他比?不能!世間地位再高的,學位再高的,他真的還會起心動念,他沒有放下。初信位的菩薩,一年級的菩薩放下了,他為什麼會放下?他看破了,他知道能現虛空法界的是法性,所現虛空法界是幻相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了不可得,能現的法性也不可得。兩邊都放下,不再分別執著,心定了,真心現前,就是不動智佛現前。不動智佛是什麼?就是自己的真心,自己的本性,就是法性,就是真如,他對這個絲毫沒有疑惑,所以用這個做本修因。

      「以進修得此無礙智佛」,進是精進,修是學習,進修沒有別的,淘汰自己過去今生所薰染的這些不良的習氣,把這個東西淘汰掉。我們沒有學佛之前,真的,我們在境界裡起大風大浪,人家讚歎我們幾句,好歡喜!人家要是無緣無故罵我們幾句,氣好幾天氣都不平,這不行。學佛之後,慢慢才懂得,假的,全是假的。讚歎有什麼好喜歡?即使那個讚歎句句都是實在的,本來就是這樣的,有什麼值得讚歎的!毀謗更不用介意,從這些地方去練,練放下分別,放下執著,恢復到自己的清淨心。所以在境界裡頭,天天在勘驗自己的功夫,果然一年比一年輕,聽到人家讚歎,幾分鐘就恢復正常,功夫不錯了;聽到人家毀謗,也有一點不高興,但是兩、三分鐘就沒事了,功夫不錯了。功夫更好的,聽到人家讚歎你的時候,歡喜心只有幾秒鐘,馬上就平靜;人家毀謗、侮辱你的時候,那有一點不高興的心也只有幾秒鐘,幾秒鐘比幾分鐘那功夫高多了。到接觸外面這些境界完全不動心,若無其事,完全是平常的,那大概就是初信位的菩薩,無礙智現前。

      下面說,「此乃但依問答,及菩薩名號,佛名號,世界形色,取其意趣,理自分明,勿須疑也」,長者這幾句話說得好。佛法教學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它表法的義趣,也就是它教學的這些方法手段,你不能把它當真,你要是把它坐實,那你完全錯了。譬如善財童子的參訪,百城煙水,五十三參你要認為真有這個人,你就錯了,你要說沒有這個人,你也錯了,有無兩亡,你才真是明瞭,你覺悟了,你才能得真受用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頭說得好,善財是什麼意思?善是講有善根,財是比喻有福報,有善根,具足善根、福德就叫做善財。那問你是不是善財?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善財不重要,問題是自己是不是善財,這個才重要,所以他是表法的。

      那麼他參訪都是向南方,善知識都在南方,北方沒有善知識嗎?凡是善知識所住的地方都叫南方,南方是表法的,不是東南西北。中國跟印度在古時候都講五行,五行南方是火,我們中國跟印度都是在北半球,南面是赤道,是熱帶,所以南方是火,北方是水。火象徵著光明,所以善知識住在的那個地方,我們今天講文化水平高,所以他住的地方就稱南方,他住的城市叫福城,那個地方人有福,取這個意思,不是真的有個福城,你到哪裡去找?全是表法。我們懂得這個意思,在哪裡學?原來就是我,善財是自己,我們自己有善根、有福德。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講我們現前這個社會,各行各業,男女老少,全都是的。所以問題是你會不會?你要會,你從早到晚,你接觸這些人事物,都開智慧;善的,跟他學習,不善的,反省我有沒有。儒家所講的「三人行必有我師」,三人是自己一個,一個善人、一個惡人。善人、惡人都是我的老師,善人我要向他學習;惡人是我一面鏡子,我天天要依著他反省,我有沒有他的過失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有,趕快改,沒有,要勉勵自己,不可以犯他那樣的過失。惡人也是老師,平等的,所以他的智慧成就一生圓滿。

      我們讀《華嚴經》千萬不要把意思錯會了。善財運氣好,你看遇到這麼多善知識,我們遇不到,找一個都找不到。你不會!善知識從來沒有離開你,從早到晚就在你的身邊,只是你沒有慧眼,你見不到,你要是有慧眼,你統統見到了,哪個不是?個個都是。他的長處我們要學他,他的缺點我們要改進,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有沒有?有,趕快改,沒有,要記住不要犯他這個過失。除自己一個之外,個個都是佛菩薩,個個都是善知識,禮敬諸佛的心就生起來。真誠的愛心,真誠的感恩心,從這裡生起來,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決定沒有分別執著,一味平等,成就自己的圓滿智慧德能,《華嚴經》上所教的。所以,菩薩名號是修德,聽到這個名字,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去做;佛的名號是性德,我們從性德裡頭建立信心,深信不疑。

      從菩薩名號裡面我們發起履行,我們要一定把它做到。你看看自古以來世間災難很多,許多經教都教我們念觀世音菩薩,觀世音菩薩能夠消災免難,你能相信嗎?你要問我相不相信?我相信,一點懷疑都沒有。為什麼?觀音菩薩是慈悲,慈悲是觀世音,慈悲就是我們今天所提倡的真誠愛心。諸位想想,我愛他我還會害他嗎?絕對不會,我只有捨己為他,不會傷害他來保護我自己,沒有這個道理。所以,真誠的愛心能救世間,念觀世音菩薩就是把自己的真誠的慈悲、真誠的愛心念出來,能夠化解一切劫難,是這麼個道理。

      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,表法的,代表什麼?眼到手到,看到眾生有苦難,我們馬上伸手去幫助他,盡心盡力,功德就圓滿;我沒有能力,沒有能力我很關心,我為他祈禱,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。今天全世界一切眾生災難太多太多,印光大師教我們在早晚課做完之後,特別加持一千聲觀世音菩薩聖號,這一千聲觀世音菩薩聖號就是祈禱,為世間這些苦難眾生,這是出家人能夠做得到的都做到了,圓滿功德。這就是我們要存善心,要說好話,要行好事,要做好人,那就是觀世音菩薩。

      總而言之,懂得佛法表法的義趣,你才真正懂得佛所說的意思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。這一章我們就學到此地,明天就是第二章,第二章是教化甚深,緣起甚深我們就學到這個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