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36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三十六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36

     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面,經文第五行:

      【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城神。】

      這句經文是說明這個團體的類別,他們的數量與前面我們所看到的相等,都是無量無數。『主城神』,我們從這個名稱上就能夠想像得到,有如現在的縣市長,這是主這個地區的地區首長,也能夠看作保安防禦護法神,兩個意思都通。在表法裡面也是表行德,如何防禦法城,如何防禦心城。這個意思,防禦法城是護法,怎樣能夠預防魔外破壞佛法,這一類護法神他們的使命職責如是,這是護持佛法。另一個意思是我們自受用,我們如何防護自己的心城。佛在經上講「守意如城」,防守我們這個意,也就是念頭,就要像防守城池一樣,那麼樣的小心謹慎,不可以讓非法之徒、盜賊入侵到城市裡面來,使大家受到災害。意就是念頭,怎樣防止不起邪念,這是表法的義趣。請看經文。名號裡面所表都不難懂,從名號的意思我們就能夠體會到主城神的使命,也能夠在這個地方學習,如何防止邪思、如何防止邪法,非常重要。在這個時代,世尊在《楞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」,確實如是。如果我們不懂得防護自己的清淨心(清淨心就像城池一樣)、不能防禦我們的正念,很容易被外面境界干擾,很容易生起邪思惡念。這是由於自己無量劫以來習氣煩惱太重,外面所遇到的都是惡緣,遇到善緣少,遇到的惡緣多,都是破壞我們正念,都是增長我們的邪思,非常的可怕。修行人為什麼不如古時候那些大德們,三年五載、十年八年就有很殊勝的成就。我們現在想想自己學佛一輩子,學佛十幾年、幾十年了,沒有成就,愈學煩惱愈多,愈學罪業愈重,什麼原因?不懂得防禦自己的正念,不知道防範邪思的侵入。今天我們讀這段文,介紹上首大德,此地也列了十位,《華嚴》是以十代表大圓滿。這十尊菩薩的名號裡面的含義,就是教給我們如何防禦心城。

      【所謂寶峰光耀主城神。】

      『峰』是山峰,這是說高顯之意。『寶峰光耀』四個字合起來看,就是金剛般若。所以沒有智慧,就沒有辦法抗拒惡念邪思。如果讓惡念不起,邪思不入,一定要高度的智慧,要真實的智慧。沒有智慧怎麼辦?一定要懂得求佛加持,求佛菩薩保佑。智慧,尤其是高度的智慧,表現的形式是什麼?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。首先我們要真正能夠體會到師道,師道必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我們對於自己的父母,有沒有盡了孝心?換句話說,我們有沒有做出對不起父母的事情?這是孝道。裡面最重要的一個關鍵,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女在這個社會上頂天立地,做一個完美行善修德之人,受到社會廣大群眾的尊敬,這是父母希求兒女的。如果兒女做了虧心的事情,做一些損人利己,實在講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,父母傷心。所以佛法,它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總是想到要給父母增光,叫父母歡喜,不能做昧著良心的事,讓父母聽到、見到難過,那就大不孝。所以這是孝道,這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建立的根本基礎。

      佛經處處發揚孝道,處處提示孝道,從孝道這個地方再建立師道。我們做學生,一生當中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一定要對得起老師,不能讓老師蒙羞,老師教出這麼一個壞學生來,在社會上沒有臉見人。這是世法、佛法的根本,我們講主城、護城,一定要從這個地方說起。父母親沒有話說,我們生身父母只有一個父母親。老師則不然,老師,在古時候自己沒有能力選擇老師,老師是什麼人來替你選擇?父母替你選擇。他的經驗比我們豐富,閱歷比我們深,他找一個真正有道德、有學問的人,送我們去親近求學,這是啟蒙的老師。到你年齡長了,智慧開了,有能力出去參學,這個時候你就要選擇一位你自己真正敬仰的、佩服的、仰慕的這麼一個人,來做自己的老師,向他學習。這個人的德行、言行,可以做我們一生的標準、榜樣、模範,這叫師道,所以對於老師要慎重去選擇。選定之後,要以最極恭敬心奉事師長,一心向他學習,這就成就師資之道。這是我們一生,無論是求學或是求道,成功失敗的樞紐、成功失敗的關鍵。現在這個時代,可以說孝道衰沒,師道已經不存在,這是我們修學比不上古人的原因,也是我們這一生福德因緣不及古人。真正高明的人,有德行的人,有修有證的人,愈來愈稀少。

      為什麼佛菩薩不來示現?佛菩薩應世,前面我們說得很多,是應眾生之感而來的。現在人起心動念是什麼?縱然佛菩薩來應世,佛菩薩也不能示現一個圓滿德行的人出現在世間。為什麼?大家毀謗。看到有道德的人,毀謗你,不肯相信。你要是做一個好人,他想這個世間哪裡會有好人?恐怕裝模作樣,後來我們會吃虧上當,他以疑心對待你。所以佛菩薩不是不出現,也出現,示現什麼?示現跟社會大眾沒有兩樣,讓真正有緣的人,他見到這個現相,他明瞭、他覺悟,他肯回頭。一般人看到是,他跟我差不多,不至於生起嫉妒、毀謗、陷害之心。佛菩薩不會叫眾生造更重的罪業,這就是真正的慈悲,真實的智慧。所以我們在這個時代,遇到一個善知識,善知識實在講可遇不可求,遇到是多生多劫的緣分。遇到之後,一心要向他學習。親近一位善知識,到自己開悟;自己沒有開悟,決定不能離開老師。換句話說,世出世法真假邪正、是非利害,我們還沒有能力確切辨別的時候,就不能離開老師。

      決定不能用自己的意思。佛在經上講,對我們六道凡夫來說,千萬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,我的看法如何,我的想法如何,我覺得如何,沒有不造罪業的。佛說,到什麼時候你才可以能夠相信自己的意思?見思煩惱斷了以後,成正覺位;正覺位是阿羅漢、辟支佛。你要證得阿羅漢、辟支佛位,佛說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;你要沒有證到阿羅漢、辟支佛,如果相信自己的意思,恐怕沒有不造罪業的。佛講這個話道理很深,但是不難懂。佛講得很明白、很清楚,見思煩惱沒有斷,煩惱的念頭哪裡會正?隨順自己煩惱習氣,還得了嗎?阿羅漢為什麼可以相信自己意思?他見思煩惱斷了,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了;換句話說,他是正知正見,他沒有邪見。貪瞋痴慢疑、惡見,煩惱障也斷了,心地真正達到清淨平等。

      我們在過去初學的時候,總以為小乘人慧解,總是覺得不圓滿,雖然是我執破了,法執猶存,這也常在經上看到的。想想他們還是有分別,既有分別,怎麼能破得了執著?不過他們的執著比我們輕,比我們淡而已。我們總是有這麼一個想法,這個想法是隨順自己的意思,我的想法、我的看法,阿羅漢大概是這個樣子。其實我們一念《金剛經》,就覺悟了,想錯了,看錯了。為什麼?《金剛經》上講須陀洹,這不是阿羅漢,是小乘初果,已經不著四相了。經上講得很清楚,須陀洹已經決不會自己以為「我證得須陀洹果」,沒有這個念頭。說明須陀洹這個地位,已經是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這是我們想不到的。所以離四相功夫有淺深不同,差別很大。小乘初果見道位就離四相,就與般若相應,縱然不能圓滿相應,他有幾分相應。這是不讀大乘經,我們永遠沒有辦法理解,總是相信自己的想法,相信自己的看法,哪裡曉得全錯了!聽信善知識的勸告,善知識的講法,大概以為對的。哪曉得那個善知識也是我的想法、我的看法,結果是像經上講的「一盲引眾盲,相牽入火坑」。這麼一來,依靠一個善知識做老師,這就非常重要。

      我們到哪裡去找老師?很難。有一些人常常想,也都是我自己怎樣個想法,大概有德行、有學問的人很不容易接近,很難親近。我們這種想法錯誤,完全錯誤,所以這種妄想,往往真正善知識有許許多多人不敢親近。我早年親近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自己很感慨的跟我說,因為有許多人覺得他的地位很高,不敢親近。他說:其實我是一個很平常的人,任何人來看我,我一定接見。可見得不敢親近的人,都是自己觀念上產生了錯覺。我們有緣親近他老人家,老人是和藹可親,一點架子都沒有;跟他老人家坐在一起,真的是如沐春風。到章嘉大師圓寂,火化之後撿出一萬多顆舍利,轟動了台灣佛教界。有許多大法師說:這一生當中沒有機會親近他老人家。沒有機會是你們不肯親近,不是他老人家拒絕,不是他老人家擺架子,他老人家一點架子都沒有。所以毛病都出在「我的看法、我的想法」,都出在這裡,把大好機緣當面錯過了。

      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老居士也如此。無論什麼人到台中去拜訪,他沒有不接見的道理,只是他工作很忙,要跟你安排時間。章嘉大師沒有那麼繁忙,隨時可以找他。更早期我親近方東美先生,這是當代的大哲學家,許多人對他都存敬畏之心,不敢親近;由此可知,許多的因緣當面錯過。方老師跟我說,古今中外幾乎都一樣,真正有德行、有學問的人他要找傳人,世間人講傳宗接代,這是他一生當中第一個願望。如果沒有傳人,自己修持再好,自己死了就斷掉了。傳人到哪裡去找?打著燈籠也找不到,也是個緣分,可遇不可求。遇到,什麼人?要有人真正肯親近他,他再細心觀察,再慢慢誘導,滿他的願望。

      我們有幸,聽到方老師的名,我對哲學很有興趣,跟他也不認識,也沒有人介紹。自己寫一封信,自己介紹自己,寫一篇文章,我那文章還在,寫一篇文章、寫一封信給他老人家。一個星期之後,他就回信給我,約我到他家見面,面談。面談就是考試、面試,這一面試他對我很滿意,那我就很幸運。我的要求一點都不苛刻,決定不敢麻煩他老人家,只是希望在學校裡旁聽他的課,我希求如此。見面之後,我的收穫出乎意料之外,他不讓我到學校聽課,叫我每一個星期,星期假日到他家裡去,他給我上兩個小時課;每個星期天上兩個鐘點課,在他家裡,學生就我一個,這是特別待遇。他為什麼要這麼做?大概他在一生當中還沒有遇到第二個。好學、誠懇,真正肯用功,但是這個課程從來沒學過,哲學的典籍沒有讀過,這些哲學的老師教授沒有親近過,所以他看到這是一張白紙,沒有被污染的,所以就非常珍惜。他曾經舉比喻說,好像書法家寫字、畫畫一樣,紙張一定是白紙,如果你拿很骯髒的紙,他就表現不出來。你沒有接觸過,這是一張白紙,不讓我到學校旁聽是防止污染。到學校去一定認識很多同學,會聽到很多知見,一定會認識一些教授,這些教授個人有個人的說法,我們會變成無所適從。

      那個時候我不懂什麼叫師承,他用這個方法來防止,專門跟他一個人學,學一家之言,給我奠定這個基礎。我從他這個地方得知佛法的殊勝圓滿,所以發心專攻佛法,這個緣分也殊勝。我接觸佛教的經典不到一個月,有個朋友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。章嘉大師看到我是初學佛,才一個月,他很歡喜,也像方老師的態度一樣,讓我每個星期天到他的住所。他不是住在寺院,他是住在政府給他一棟日本式的房子,花園洋房,他的住處。每個星期到他那裡去一次,也是給我兩個小時,這樣我跟他三年,一個老師教。我們在外面接觸到一些問題,問誰?回去問老師,向老師請教,我們才會有成就。我這個佛法是跟誰學的?張三說話你也聽,李四說話你也受影響,你到底是跟誰學?你怎麼能有成就?自己沒有智慧、沒有定力,邪師說法如恆河沙,很容易被誘惑,很容易被動搖,你的前途就毀掉,你不能成就。

      這些人他教學的態度就是主城神,防禦你的正念,防禦你的正思惟。他護持很得力,叫你沒有機會接觸別的人種種異端的說法,不一樣的說法,才能真正的幫助你。我親近章嘉大師三年,他老人家圓寂了,我佛法上指導的老師失掉了,非常痛苦。在這個時候我認識朱鏡宙老居士,老居士那個時候七十多歲,我那個時候才二十幾歲。朱老居士給我介紹懺雲法師,又給我介紹李炳南老居士。我為了專修佛法,親近章嘉大師三年,知道佛法的殊勝、知道佛法的好處,下定決心專修專弘,把工作辭掉,到懺雲法師的茅蓬去參學。我跟他半年,學一些出家人的生活規矩,他不講經。我住山的時候,讀《彌陀經疏鈔》、《要解》,幽溪大師的《圓中鈔》,我讀《彌陀經》這三種註解。而且將這三種書的科判畫成表解,做成科會。我對於科判產生興趣就在那個時候,一展開之後全經的經義一目了然,章法次第有條不紊。同時在山上讀《印光大師文鈔》,我讀《文鈔》是在那個時代,對淨土生了信心。因為這麼一個基礎,以後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他老人家專修淨土,專弘淨土。

      親近李老師,李老師的教學非常嚴格。因為過去我跟章嘉大師三年,又曾經親近懺雲法師半年,換句話說,到他那個地方,他也覺得我已經有點污染了。不過還好,還不太嚴重,只經過兩個人,這兩個人李炳南老居士都非常佩服、非常尊敬。時間才三年,染污還不太嚴重,所以直截了當跟我談條件。要到台中親近他,拜他做老師,第一個條件,從今天起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,任何人講經說法一律不准聽,第一個條件;第二個條件,從今天起你所看的書,只要看的是文字,不管是世間的、出世間的,不經過他的同意不准看。我原先以為條件很苛刻,這條件是什麼?就是此地講的主城神的任務,他的責任。他要護學生的正知正見,要防禦邪知惡見滲透,他防得嚴。決定不可以聽這個人說、聽那個人說,這個人送個東西給你看,那個人送點,那還得了嗎?你全都亂了。縱然你能保持正知見,你正知見裡面已經有邪知見滲透在裡面,已經不純,對你的修學自然就產生障礙。所以現在學道非常困難,為什麼?你們看得太多,你們接觸得太多,你要想得清淨心談何容易?

     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,我們有念佛堂,真正要想來學教、學講經,先到念佛堂老實念三年佛,然後再來學經教,沒有問題。這三年把你一切邪知邪見、亂七八糟,洗得乾乾淨淨。到念佛堂不准有妄想,只一句佛號,三年把你這個惡見洗刷乾淨。然後你再來學教,不一樣了,你會開悟,一定的道理。我在台中李炳老會下受了十年的訓練,十年就聽一個老師的話,所以老師對我們真是瞭如指掌。你看過什麼東西,學過什麼,他都知道,他才能指你的路,才能指你的方向,幫助你走向成佛之道。如果你不聽話,陽奉陰違,表面順承,私下還是偷偷的去看別的東西,還是喜歡聽別人的閒言閒語,老師有慧眼,他有沒有神通我們不知道,他一看就看出來了。看出來之後怎麼樣?他對你很客氣,你所有的過失他不責備。我們曾經問他:老人家,你為什麼這樣?已經不能教了,不要做惡人,彼此好來好往。所以你有過失,他絕不說你。真正要教你的時候,對你很嚴厲,有打有罵,沒有好臉色給你看,那是老師對學生。學生不聽話,他就把他當朋友看待,不是學生,朋友,客客氣氣,歡歡喜喜。相當不容易!這是真正有智慧,真正有善巧方便,才能幫助一個學生,一個真正有善心、有條件求學的學生。他如果要不全心全力幫助你、成就你,他對不起自己,他也對不起他的老師,也對不起他的父母。為什麼?他之後沒有傳人。我們在經典裡面讀過,傳法重於弘法,弘法是福德,傳法是功德,不一樣。你自己講經講得再好,你死了後繼無人,你怎麼對得起佛法?你怎麼對得起眾生?所以一定要全心全力培養後學,真正做到續佛慧命、正法久住,這個世間人才尊稱你是一代祖師,祖就是你有傳。你沒傳,到你就斷了,修得再好,人家對你是另一個看法,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。

      此地講「寶峰光耀」,高度智慧,防止邪非,這才能真正成熟眾生。所以第一句智慧,你沒有智慧不行。智慧從哪裡來?智慧一定從禪定當中來。禪定在我們淨宗是一心不亂。我們到念佛堂,念佛堂求什麼?念佛堂就是求一心不亂,不是求別的。要想得一心不亂,必須放下萬緣,進入念佛堂之後什麼都不想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統統放下,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你才能相應,才能夠成就一心。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,定能開慧。這個開慧,智慧就是寶峰光耀主城神,他表這個意思。所以我們要真正能夠防護自己的道業,防護自己的清淨心,心城就是清淨心,防護自己的平等心,防護自己覺而不迷之心,在我們初學,師道第一,你能夠守住師道,你就有辦法。就是說我跟一個老師學,在我沒有開悟、沒有得一心不亂之前,我絕不親近兩個老師,我一生只跟定一個老師。這個老師說的我聽他的,別人說的我不聽,我們這個城才真正守得住,不會動搖、不會退卻。

      現前這個世間,我們也不認識善知識,我們也找不到善知識,怎麼辦?找古人。這個沒有問題,古人裡面的祖師大德都是善知識。不但當時公認,後代都公認,這還能錯得了嗎?我在台中,李炳南老居士對我非常愛護、非常關懷,他教導我,他說: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。這是他老人家的謙虛話。他說一定要親近一個善知識,他介紹我印光大師。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,他對我的態度不是師生,是同學;他看我是同學,我尊他是老師,他看我是同學,我們都依印光大師做老師。印祖現在不在了,印祖的《文鈔》在,每天讀誦《文鈔》,深解義理,依教修行,印光大師就是我們的老師。換句話說,我們聽聽別人所說的話,聽聽別人這些知見,回去再到《印光大師文鈔全集》裡面去翻翻,印光大師有沒有說?沒有說,不聽。我聽老師的,我遵從老師的,我這一生成佛之道能走得通,沒有障礙。如果聽信別人的那些門道,就會把我們的正法破壞,至少他在我們菩提道上造成障礙。我們縱然有能力突破,也很費勁、也辛苦,哪裡說是能一帆風順?

      所以我們今天讀到主城神,在這個時代感慨實在是太深了。誰能幫助我們,守住我們的法城、守住我們的心城?佛菩薩慈悲,有感必應。我們自己要有感才行,自己沒有正知正見,沒有一個真誠的願望,佛不來應,妖魔鬼怪先來應,這就麻煩大了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邪師說法,邪師相當高明。諸位如果讀《楞嚴經》,看看《楞嚴經》末後有一卷半的經文,《楞嚴》有十卷,第九卷的下半部一直到第十卷。一卷半的經文相當長,講什麼?五十種陰魔。那個境界如果真的遇到,你怎麼知道那是魔境?我們決定會把它當作佛境界,決定跟他去了。我跟李老學《楞嚴》,李老特別教導我們這些學生,魔的伎倆高明,他也給你講經說法,也給你講如來正法;一百句話裡面九十九句都是正法,只有一句是邪法。讓你跟他學的時候,你完全不能夠覺察,你就跟他去了,你很難辨別。一句邪法就那麼厲害嗎?老師舉個比喻給我們說,你茶杯一杯裡面盛的醍醐,滿滿的醍醐,純正之法,它裡面加一點點毒藥在裡頭,這一碗醍醐你喝下去就要你的命。這個比喻比喻得好,一百句是正法,裡頭一句邪法,就把你法身慧命斷掉了。魔說法高明,你不能不佩服,沒有真實的智慧,你怎麼能夠辨別?

      所以今天講防禦心城、防禦法城,第一句要寶峰光耀,這四個字就是我們今天講高度智慧、真實智慧,你才能夠識貨。我們沒有這個能力,唯一的辦法就是師道,尊師重道;沒有這個能力辨別,決定不敢離開老師。我們今天學《無量壽經》,依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夏老是我們的老師。我們今天在一起學習《華嚴經》,我們依靠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,依靠李長者的《合論》,清涼、李長者是我們的老師,別人要是來跟我們講《華嚴》,我們得要看看跟老師講的一樣不一樣;一樣,我們點頭,不一樣,絕不接受,這叫師承。我們是有老師的,決不是胡造謠言,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有根據。在佛門裡面許許多多的善知識,他們所依據的根據經典不一樣。你要曉得,根據經典不一樣,我們決定不能跟他學習。為什麼?佛說一切經是應一切眾生根機而說的。就跟大夫給病人治病處方一樣,經典就是治病的處方。這個大夫高明,看我的病給我的處方,看你的病給你的處方,我們兩個處方不一樣。縱然害相同的病,看看我的方子也有這幾服藥,你也有,可是分量又不相同;我這個方子一錢,你那個方子變成三錢,每個人不一樣。我吃這個方子對症下藥,我的病能好,你吃你的方子病能好;我們兩個換一個,你吃我的,我吃你的,咱們病都不能好。

      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就有能力防護自己的法城,防護自己的心城,任何人所講的,我們決定不動搖。凡是他要勸你學別的法門,勸你依別的註疏,都是不明白這個根本的道理。他認為他學的那個很好,你學我這個也不錯;好像我生病吃這個藥方,我一吃就好了,你生病拿這個藥方去吃,一吃就好了。吃死了,還不知道怎麼死的?所以真正明理的人,他不會做這個事情。像《華嚴經》末後五十三參,每一位善知識修一個法門,他對別人的法門只有讚歎,他也不學習。他害的那個病,吃那種藥好,他一吃,他病就好了,怎麼不值得讚歎?可是要曉得,我害的病跟他的病不一樣。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九種本子,各人喜愛也不相同,哪一個本子對機就行了。五種原譯本,三種會集本,還有彭際清的節校本,九個本子都在面前,你隨便喜歡哪個本子都行。你喜歡,你才能生起信心、願心,你不歡喜那就難了。所以這麼多本子,說穿了投其所好,真正往生還是要靠一句阿彌陀佛,光念經不行,一定要念佛。經典的作用就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,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,你看了之後生起歡喜心,進念佛堂老實念佛,你決定得生,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嗎?所以一切眾生喜歡任何一個本子,我們熱烈讚歎,決定不可以毀謗;你要是毀謗,謗佛、謗法、謗僧,你毀謗三寶。任何一個本子,從裡面生信心,相信西方極樂世界,相信淨土,相信阿彌陀佛接引往生。本子雖然不一樣,都是說這樁事情,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、建立願心。這個原理我們要懂得,就不受外面人種種異端的說法,我們就不受影響。無論他怎麼說,我們聽了笑一笑;你功夫還不夠,還沒成熟。如果你大開圓解,你就不會有這種知見,你一定也歡喜讚歎。第二尊︰

      【妙嚴宮殿主城神。】

      『妙』是微妙、奇妙。『嚴』是莊嚴。『宮殿』在此地是比喻,比喻慈悲、覆護,蓋覆保護你。我們建一個宮殿,你就不會受寒暑之苦。你在這個房子裡面,可以避寒避暑;夏天避暑,冬天避寒。所以佛在經上常將宮殿比喻作慈悲。諸佛如來大慈大悲就像宮殿一樣,照顧一切眾生生活起居,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宮殿比這個意思。它有守護、有防禦的意思;守護,讓我們身心安樂,護身心安樂;防禦,防禦寒暑的侵襲。這與主城神關係很密切。而這個宮殿不是普通的宮殿,微妙莊嚴的宮殿。微妙莊嚴含的什麼意思?讓我們居住在這個宮殿裡面得大安穩、得究竟樂,那才叫微妙莊嚴。大安穩一定要證究竟的佛果,如果不能證得究竟圓滿,大安穩得不到,大安穩、大圓滿那都是一句讚歎的話,不是真的。大安樂是真解脫、真自在,如普賢菩薩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那才是大自在、大安樂。由此可知,護法神他要到什麼時候,才真正盡到他護法的責任?一定要護持我們到成佛,他才是把責任做到圓滿。我們沒有成佛,他護持的責任就不圓滿,他還要繼續不斷的護持,一定是護持我們從凡夫地到圓滿究竟的佛果位。世法裡面常講成人之美,成就人的好事也要成就到底,不可以說是護幾天之後就不幹了、就退心,那就不對。無論遇到怎麼樣的艱難困苦,護法的心願永無退轉,一定要護持到底,一定要成就究竟圓滿的功德。所以第一位是給我們講高度圓滿的智慧,這個地方是給我們說明護持的願心,以及護持的方式。方式是用比喻說的,宮殿就是講無微不至,對於你的護持照顧無微不至,極其細微之處都想到,都做出防範,都做出導正;你稍微有一點偏邪,一定要把你糾正過來。

      我們知道在末法時期,凡夫成佛、凡夫一生證究竟圓滿的佛果無過於淨土,淨宗法門裡面無過於持名念佛。所以念佛堂就是菩提場,是我們往生不退成佛的道場。這個道場無比殊勝莊嚴,為什麼我們今天還在講堂上要講經?講經為什麼不可以中斷?因為我們是業障深重的凡夫,妄想、惡習無量無邊,外面稍稍一勾引,心馬上就跑了,主意就改了,立刻就退轉了,我們前功盡棄。因此每天晚上這兩個小時講經就非常必要。講經是什麼?扶正你,不使你有一絲毫的偏邪,把你扶正。這樣有了三年五載,大家基礎已經穩固,那個時候不講經沒有關係。你的心定了,知見純正,外面邪師沒有辦法滲透、沒有辦法侵入,你成功了。

      所以現在連九華山來找我,要我去,這一去兩個星期,兩個星期不講怕大家又退心;三天不聽經妄念就起來了,兩個禮拜不聽經妄念會長很高。到那個時候,我們再要把你拉回來,不知道又要費多少力氣。他們不曉得我為什麼不願意離開新加坡,大家基礎是剛剛才開始,這個時候要是離開時間久了的話,問題就非常嚴重。所以九華山如果能找到替身,我找替身去,我們這是不得已的苦心。天天講,你們大家念佛堂氣很旺;三天不講,氣就癟了、就消了。這是事實擺在此地,你們都很清楚、都很明白。不能一天不聽經,用這個來破你的妄想分別執著;念佛堂讓你精進,勇猛精進,你才念得法喜充滿,感應不可思議,這個也是妙嚴宮殿主城神。今天在這個地方妙嚴宮殿主城神,李木源居士以及居士林、淨宗學會諸位領導的同修們,主管這些業務的同修們,你們統統都有這個使命、有這個責任。再看第三尊︰

      【清淨喜寶主城神。】

      這就是說護法心城,心裡護法城、護心城,要清淨,要法喜充滿,這就是寶。清淨是寶,歡喜是寶;清淨是講內心,內在的,歡喜是表現在外面的。佛法裡面講皆大歡喜,法喜充滿,諸位想想如果不是以清淨心修六和敬,怎麼能夠生歡喜心?這個境界特別是顯示在念佛堂。諸位今天在念佛堂,你非常明顯的覺察到法喜充滿,你有感受。這邊念佛堂悟全法師現在暫時在帶領,他昨天打個電話告訴我:同修們請求這個星期天要念兩天兩夜。好!大家要求的,好事情,試試看。正好遇到新加坡的國慶,四十八小時念佛慶祝國慶,這個意義太殊勝,世界上其他地區還沒有過。我們熱烈慶祝新加坡的國慶,念四十八小時的佛號。

      可是念佛堂裡面的一切設施,一定要聽從大眾的意見,需要改進的一定要努力的去改進。我聽大家說,悟通法師的地鐘敲得非常好,大家都能夠生歡喜心;悟謙法師敲的地鐘,大家聽到覺得感到很急躁,不太舒服,這個要改進。通師敲的大家歡喜那就是如法,契合這個道場根機,就以他為標準,我們練地鐘就要向他學習。勇於改過,絕不固執自己的成見,我們才有進步。尤其念佛堂,念佛堂是為大眾,不是為自己。我們敲地鐘是替大眾服務的,不是為我,是為大眾;不可以叫大家聽我的,我要聽大家的才行,不可以叫大家聽我的。聽說悟全法師怕冷,晚上溫度開得很高。開得很高,諸位要曉得,此地通風的設備都有冷氣,冷氣二十度以上就沒有排氣,它就不是換氣。二十度以下它換氣,有換氣的功能,調節空氣的功能,二十度以上就沒有了,沒有就顯得很悶,人多的時候受不了,空氣不好就昏沉。全師要是怕冷,我那裡有厚的大衣可以給你穿,你有禦寒的裝備,你要曉得大眾在氣候冷的時候格外能提醒警覺心。所以不可以為到我一個人,讓大眾都要受很多辛苦,這就不好。如果你自己覺得念佛堂冷氣開太冷受不了,你可以離開念佛堂,專門學講經,回到芽籠會所去,我們另外找人來帶領,這樣都好。

      一切為大眾,一切為佛法,我們要守護法城,守護心城,不可以因為我自己一個人的方便,讓一切大家不方便,這樣不好。如果覺得冷氣開得太冷的話,自己可以多穿一點衣服,這個沒有關係;海清可以做厚的,做呢料的海清都行、都可以。希望大家都能夠替大家來著想,讓大家在這邊念二十四小時、念四十八小時,甚至將來我們每天日夜念佛都不間斷,一定要讓大眾在這裡念到法喜充滿,這是一個高度的原則。他們的動態,出家人在念佛堂有護法的任務,都要照顧到。如果他太疲倦、太勉強,一定要勸他休息。他休息好了,精神恢復的時候再到念佛堂來念,所以念佛堂的旁邊一定是休息室。有人來問:可不可以躺下來休息?可以。不要脫衣服,你休息半個小時、休息一個小時,醒過來馬上就回到念佛堂去。如果你不躺下來,能夠坐在那個地方休息也好,你喜歡躺下來也行。總之讓大家都能夠方便,讓大家都能很舒適,就是天天不斷念佛也很舒適,也能夠做到清淨喜寶,身心清淨,法喜充滿,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利益,才能得到受用。

      念佛堂這個名逐漸傳出去了。前幾天美國達拉斯的謝居士夫妻兩個到這邊來參學,前天回到美國打電話告訴我,他現在已經組成一個小團十五個人,從美國達拉斯要到這邊來念佛,好!今天悟行法師到美國去巡迴弘法,這一次他是我的替身,美國許多地方請我講經,我沒有法子去,這邊不可以離開。所以我說,你要把我這個不得已的苦衷,轉告美國那邊地區的同修們。要知道現在念佛堂剛剛建立起來,非常重要,我們要全心全力照顧大家,絕不可以有一絲毫錯誤的知見滲透到我們的地方,絕不能夠看到大家退轉、懈怠,不可以。所以要全心全力的照顧,不能到美國去,請他們原諒。我派他代替我去巡迴講經,同時附帶著邀請他們各個地方組團到新加坡來,到這地方來念佛,到此地來聽經。學了之後,再把我們這個理念、這個設施,他學去之後,希望在美國各個城市也去建念佛堂,也照我們這個方法來共修。講經當然很需要,我不能去講,我們每天講經的錄相帶,都可以拷貝送給他們。你們那邊買大電視,每天一樣聽經,不過就是時間差幾天,那也不要緊。還有他們想到,那邊找不到法師領眾,找不到法師,居士也可以領眾,不會敲法器沒有關係,到新加坡來學。你到新加坡來住一個星期、兩個星期,我們專門開班來教你。

      所以希望我們這個地方的學風、道風,不久能夠傳遍全世界,你就想這個地方的功德多大。你們到念佛堂來念一堂佛,念一個小時、兩個小時,無比的功德。你在家裡念不行,一定要到此地來念,這個地方影響力太大,影響到全世界;你在家裡念佛的時候沒有這個影響力,所以在這個地方念佛真正是無量功德。這個影響裡面有潛在的功德,消除世界的劫難,縱然不能完全消除,把劫難減輕,這個功德就很大。把劫難的時間縮短,本來這個劫難有個三年五載,你能夠把它縮短變成一年、二年,這功德就很大。所以今天對於全世界來講消災免難,真正的功德在念佛堂。

      一般道場裡面,像從前我在美國,度輪法師要搞消災的法會,搞什麼?從前中國古時候叫做水陸法會,這是一個大的消災法會。度輪法師又加了一個字,水陸空,搞水陸空法會,搞的規模很大。在中國請了幾十個法師,美國找不到法師,在中國請了幾十個法師,在萬佛城做消災的法會。有沒有效果?很難講。不是水陸法會沒有效果,問題是做法會的這些人,這些懺儀都是經典裡面取的精華,祖師大德作的。要怎樣去修?誠心誠意去修,念誦懺儀的時候隨文入觀,他就契入境界,這個功德才大。如果只是照著文字念一遍,沒有功德,那有什麼功德?你要把這個儀規變成自己的思想、見解、行為,你這個人就超凡入聖,功德是這麼算的。你自己修學要是沒有契入境界,功德是非常微薄,無濟於事。

      超度的理論、事實,《地藏經》上說得很明顯。《地藏經》婆羅門女、光目女,雖然只講超度她的親人,超度一個人,但是理論是相同的。你超度一個人,超度全世界死難眾生,超度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習氣,原理都相同,一定要真正修行的功夫。我們以婆羅門女為例子,她超度她的母親,用什麼方法?還是用念佛的方法,念佛的方法最快,最快速、最穩當、最有效果。因為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她念一日一夜,一日一夜人家就念到一心不亂,這是功夫成就。怎麼知道她念到一心不亂?她在定中見到地獄的境界,遇到無毒鬼王。定中境界,無毒鬼王告訴她,無毒鬼王稱她菩薩,他說:菩薩,你為什麼緣故到這個地方來?婆羅門女就問他:這什麼地方?無毒鬼王告訴她這是地獄,只有兩種人可以來,一個是造作地獄業因,他墮地獄受罪,他會來;另外一種就是,菩薩發心要到地獄來度眾生。不是這兩種人,這個境界見不到。婆羅門女是凡夫,因為孝順母親,知道母親造罪業很重墮地獄,一心一意要救度她,所以就拼命念佛;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亂,她本人超凡入聖,這個功德多大。她為什麼能超凡入聖?因為她母親墮地獄;她母親要不墮地獄,她一天一夜決定念不到一心不亂。為什麼?她心是懈怠的、散亂的。現在急著救母親,救命要緊,非幹不可,所以一天一夜就超凡入聖。經上講七分功德自己得六分,她的母親得一分。母親什麼功德?不是母親遭這個難,不會逼她用功。母親的功德是,逼著孝順的兒女非用功不可,非救我不可,「你要救我,你就要成菩薩」,她只好就作菩薩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    我們這個念佛堂的人,如果說是一天一夜,能夠有十幾、二十人到一心不亂,這個世界的災難就能消除。你今天不是為度親人,是度全世界苦難眾生,我為誰念?在念佛堂,我是為一切苦難眾生念的。我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,我不能夠念到清淨心現前,這些苦難眾生就沒救,這真正叫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。所以你在這裡面成佛、成菩薩了,得一心不亂就是菩薩,這是世界上這麼多苦難眾生在這裡逼你,在那裡求你,趕快救他,伸出援手。你怎麼救?只有你自己成就,就是救他,這就是他的功德,道理在此地。由此可知,我們做個水陸法會,不是做不好,如果心地散亂,七天法會做完了,心裡頭還是散亂的,還是搞貪瞋痴慢,還是是非人我,哪有功德?什麼都沒有。七天法會做完,我們真的就超凡入聖,這個功德就殊勝,才有真正的功德。所以古時候這些超度的懺悔懺儀,不是不好,真好,你要懂得怎麼樣去修學。你明瞭之後,那麼複雜的懺儀,哪有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來得簡單、來得容易?愈是簡單、愈是容易,愈是高明的、愈是最殊勝的,人人能夠修,人人能夠成就。所以念佛堂的功德就無比的殊勝,比什麼海陸空法會都殊勝,都不能比,這個話不是我說的,乾隆年間灌頂法師說的。

      灌頂法師實在講也是很了不起的人,他的著作很多很多,收在《卍續藏》裡面。他在《觀經直指》裡面講,其他他的著作我們讀的比較少,《觀經直指》是淨宗的經典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註解,他老人家作的。他在裡面說,這個世間造作極重罪業的人,任何經法懺法都沒有辦法懺除,最後還有這一句阿彌陀佛,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把所有一切經法懺法不能懺除的罪業,一句佛號能把它懺掉,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灌頂能說出這句話,不簡單!他要不契入這個境界,這個話他說不出來。他明瞭懺除業障最有效果的、最有力量的,就是念佛。所以你真正懂得,你就不要再去念大悲懺、淨土懺,都不需要。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總懺,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。第四尊︰

      【離憂清淨主城神。】

      『憂』裡面就包括苦,遠離一切憂苦,得到喜樂清淨,這一句是講護持的效果。一定要令你所護持的法,你所護持的人,要幫助他離憂得喜樂清淨,你的護持責任才盡到。不是隨隨便便講,我發心護持,我一生都不改變。可是你護持,怎麼護持?你叫被護持人天天憂悲苦惱,你就護錯了,你就找麻煩,這不是護持。所以護持要講求效果,效果要叫他離憂悲苦惱,得清淨安樂。我們今天這個道場,就是向這個目標去做。彌陀村建立了,只要你真正發心到這個地方來念佛,求往生,求成佛,你什麼憂慮都可以放下。衣食住行,四事供養,我們這邊統統成就,不叫你有一點憂慮,這是主城神的責任、主城神的使命。我們不怕人多,人愈多愈好,為什麼?來一個,這個人是來作佛的;來兩個,兩尊佛;來一千,千佛出世;來一萬,萬佛成就,這還得了,佛愈多愈好。我們哪有那麼多的供養?十方諸佛如來供養萬佛,還有什麼問題?每個人都想修福,在這裡面出一分錢、出一毛錢,是供養真佛,這個福報就不可思議。你做別的善事總比不上這個功德殊勝,這裡是供養佛。所以如果你在世間,覺得這個世間太辛苦,生活太艱苦,日子太不好過,你真正覺悟,放下了,到這兒來作佛,你的日子很好過。

      你們想想倓虛法師以前跟我們講鍋漏匠的故事。那個故事我們是從錄音帶上聽到的,把錄音帶寫成文字,附印在《念佛論》的後面,我想不少同修看過。鍋漏匠為什麼發心出家?生活太苦,日子真不好過,所以找到諦閑法師,看諦閑法師過得很舒服、很自在,他要追隨。他跟諦閑法師的關係是同鄉,同一個村莊,小時候的玩伴。長大之後,因為一直生長在鄉下,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,學了補鍋、補碗這麼一個手藝,日子過得非常辛苦。從痛苦裡面覺悟過來,就找他小時候玩伴,現在也當了法師,找到了。那個時候諦閑法師還沒出名,在觀宗寺當知客師,不是當住持。找到他了,找到之後問他來幹什麼?苦,太苦了,日子過不下去,想出家。諦閑法師就為難,他那個時候有四十多歲,四十歲出家太晚了。學經教你不認識字,出家生活儀規,像這些他也都學不會,笨,笨手笨腳。可是到最後,他死賴著不肯走。諦閑法師搞得頭都大了,沒有法子,最後跟他談條件。你要真出家,你得聽我的話,他這個條件接受了;我認你作師父,你說什麼,我就聽什麼,一定照辦,這才給他剃度。剃度之後,你不要受戒。受戒什麼?他受不了。他什麼都不懂,戒堂那些儀規他怎麼學得會?天天挨打,甚至於把他趕跑。你也不要住在寺廟,住在寺廟天天早晚上早晚殿,你課誦也學不會,怎麼辦?

      溫州鄉下有很多小廟,沒有人住的破廟,給他找了一個地方,叫他一個人住在那裡。附近找幾個護法,給他送一點米、送一點油鹽,讓他生活能過得去。又在廟的附近,找了一個學佛的老太太,每天給他燒兩頓飯,午飯、晚飯來給他燒飯,幫他洗衣服,照顧他。那個福報好大,以前哪有這個福報?現在衣食不愁了。老和尚教他就一個方法:念阿彌陀佛,就念南無阿彌陀佛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再念。他真聽話,一天到晚他什麼念頭都沒有,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。念了三、四年,你看他往生多殊勝,站著往生,預知時至,站著往生。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,等諦閑老和尚替他辦後事,死了以後還站三天。因為鄉下到溫州,那個時候交通工具沒有,要走路去;派人走到那裡報信,再等諦閑法師回來,往返三天,替他辦後事。一句阿彌陀佛,成就!所以這個世間生活過不下去,過得太苦了,到這個地方作佛,你看多好!學鍋漏匠,我們真供養。你只要真肯作佛,我們就真供養。二六時中決定不離開念佛堂,念累了趕緊去休息一會兒,休息好了立刻回到念佛堂來念佛,我們就真供養你,樂意成就你去作佛。

      這就是離憂清淨主城神教給我們的這些事,我們明白之後一定要認真去做,要把它做得很圓滿、做得很有效果,我們這段經文就沒有白念。這十尊主城神的介紹,真的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,落實在我們的道場,落實在我們的修持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