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498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九八卷)  2001/11/2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0498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執金剛神偈頌第一首:

      【爾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,承佛威力,普觀一切執金剛神眾而說頌言。】

      這一段經文是說偈的儀式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看到,不論是菩薩、聲聞、緣覺、天神這一切九法界裡面的神明,他們對於一切眾生的尊敬、愛戴,幾乎都是相同的,而且是平等的、是清淨的,很值得我們學習。我們如何能把這些教誨落實到自己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之處?他們的謙虛,我們從『承佛威力』這個心態上體驗得出來;他們對於一切大眾的尊敬,從『普觀』明顯的教導我們。這樣的經文在《華嚴經》裡面不斷的重複,實在講我們六道凡夫,業障習氣深重,常常把這個事情疏忽了。學佛四眾同修不是不知道,提起來都曉得,在講臺都會講,可是下了講臺,境界現前往往忘失了,由此可知,業障之重。偈頌第一首:

      【汝應觀法王,法王法如是,色相無有邊,普現於世間。】

      這首偈可以代表雜神眾,執金剛神在讚頌裡面的排列是最後一位,第十九類。在前面介紹,他排名第一,在讚頌他排名最後,這裡面都是表法的義趣,我們要懂。我們凡夫如果在一切場合當中,把我們的排名排在前面,我們就很高興,排在後面我們就很難過。你看看執金剛神,排在前面也可以,排在最後也可以,這個意思我們要懂。這是在教什麼?我們在經文裡頭學到些什麼?在這裡面我們要懂得什麼叫平等法,他所顯示的就是平等法。恭敬謙讓,起心動念一切作為,沒有別的,利益眾生、教化眾生。眾生害些什麼病,他們用這種表演,讓我們看到在這裡頭起覺悟。

      他的讚頌,也就是他的修學報告。『汝應觀法王』,法王是諸佛如來、是世尊,於法自在。「王」是自在的意思,你在一切法裡面得大自在,這稱之為法王。『法王法如是』,「如是」兩個字的意思深,太深太廣了。用現代的話來說,法王之法就是自然的運行,一絲毫的造作都沒有,我們今天講隨順自然,佛家的術語講「法爾如是」,「法爾」就是自然而然。我們的麻煩出在哪裡?我們的麻煩是有意思在裡頭,加一絲毫的意思在裡面就不自然。在哪些地方?穿衣吃飯、日常生活點點滴滴。如果是法王之法,法王之法是什麼?佛法,你真的是學佛,你真的是隨順佛法,那就是自然,你的生活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點點滴滴沒有一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,就「如是」;有一絲毫自己意思夾雜在裡面,就不如是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,我們要懂得在這裡面學習。

     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無論是順境是逆境、是善緣是惡緣,善緣是善人,惡緣就是常說的冤親債主,一切能順應自然的,這是佛法。不加絲毫意思在裡面,這就是佛法;加一點意思在裡面,給諸位說,就不是純粹的佛法。為什麼?佛的心永遠是清淨寂滅,《仁王經》上講的五忍菩薩,佛的果位是寂滅忍,比無生法忍還要超出。《仁王經》上無生法忍的菩薩是七地、八地、九地,七地是下品無生忍,八地是中品,九地是上品;再往上去是寂滅忍,法雲地的菩薩是下品寂滅忍,等覺菩薩是中品,如來果地是上品。沒有絲毫意思在裡頭,這叫學佛;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習,什麼都能夠順其自然,這是最健康的。這才具足圓滿戒、定、慧三學,具足圓滿覺、正、淨,三慧、三寶。

      『色相無有邊,普現於世間』,色相普現在一真法界,普現在十法界,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二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他見到了,他契入了,當然他是諸佛如來的化身,他不是凡夫。第二首:

      【佛身一一毛,光網不思議,譬如淨日輪,普照十方國。】

      這是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他的讚頌,他修學的法門是「佛身一一毛如日輪現種種光明雲」,從這個地方證無上道的。他把他的心得以偈頌向大眾報告,我們聽了應該如何去學習?『佛身一一毛,光網不思議』,為什麼?「一一毛」都如日輪,都像太陽一樣放光,全身放光。第三句是比喻,『譬如淨日輪』;第四句是講它的作用,『普照十方國』。這裡面含義很深,我們怎麼樣體會,怎麼樣學習?首先要明瞭性相不二、性相一如。佛身毛孔、毛端都是屬於色相,色相稱性;自性本具圓滿的般若智慧、圓滿的德能,我們常常讚佛萬德萬能,圓滿的相好,這是自性的大德。性德在哪裡?就在現相上。無論是大相,無論是細相,身體是大相,身體某一部分是細相,無不圓備,圓滿具備;即使在一根毫毛裡面,也充滿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德相。我們見不到是因為我們有煩惱,蓋覆了自性,到什麼時候我們能夠將煩惱斷盡,障礙消除了,這個現象你就能體會得,你就能見到。所以自己成就,就是成就十方一切眾生,「普照十方國」。

      我們是凡夫,我們從哪裡下手?如何來學習?實在講學習在覺迷之間,我們學覺就對了,迷就錯了。我們從哪裡入門?修清淨心。把我們的虛偽轉變成真誠,把我們的污染轉變成清淨,把我們的貢高傲慢轉變為平等,把我們的迷惑轉變為正覺,把我們自私自利轉變成慈悲,就行了,從這裡下手。改心,轉念頭,從這裡下手。在事相上,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,後面這十個字是前面轉念頭的落實;你的心沒轉、念頭沒有轉,後面這十個字你做不到,換句話說,你還是看不破。看破是什麼?真明瞭,宇宙人生真相真明瞭。放下是不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,回歸自然,返璞歸真,我們日常生活的心態自然是自在隨緣,念佛求生淨土,一生圓滿成就。菩薩這首讚頌的大意如是。第三首:

      【如來神通力,法界悉周遍,一切眾生前,示現無盡身。】

      這個話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,如來的神通力不需要作意,不需要有意現什麼神通,佛不作意,完全是自然的。『法界悉周遍』,這是說佛的能力,也是自性的能力,自性本能周遍虛空法界。這個大經上說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從哪裡來的?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『無盡身』,身是相,在我們眾生的面前,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幫助我們超凡入聖。問題是我們能不能覺察,也就是能不能看破?看破是什麼?看清楚、看明白,於一切法裡面覺悟了,不再迷惑,這叫看破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無非性德示現。所以菩薩成正覺的時候,成正覺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這個時候他突然發現,發現什麼?大地一切眾生同成佛道。忽然之間發現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;《華嚴》、《圓覺》裡面所說的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真的看破了。

      「本來成佛」這個話是什麼意思?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,這叫本來成佛;一根汗毛也沒有絲毫欠缺,一粒微塵也沒有毫分短少,法法圓融,法法圓滿。你要問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相分即是性分,性相一如、性相不二;自性周遍法界,法相裡面的性德當然周遍法界,相隨自性,所以相也周遍法界,本來就是如此,這是事實真相。我們對於這事實真相一無所知,我們所了解的是幻相、妄相,不了解真相。這些事情往後在這大經裡頭還有許多次的詳細說明,這一次不能夠理解、不能夠悟入,沒有關係,後面還有機會,機會多得很。「示現無盡身」,無盡身就是清淨法身。如果你覺悟,你要是契入,你就是證得法身;證法身在《華嚴經》上的位次至少是圓教初住。不但永脫六道,也永脫十法界,那真是大成就。第四首:

      【如來說法音,十方莫不聞,隨諸眾生類,悉令心滿足。】

      第四位金剛護法是「清淨雲音執金剛神」,他所修學的法門是「得無邊隨類音」。讚頌裡面講,『如來說法音』,「如來」是圓滿音。什麼叫圓滿音?有障礙就不圓滿,無障礙才叫圓滿,所以「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。九法界眾生真是無量無邊,每一個眾生聽佛說法,他的感受是什麼?佛所講的是我自己的語言,這才叫圓滿音。我們中國人聽,是中國的國語;廣東人聽,是講廣東話;日本人聽,他講的是日本語;畜生聽,他講的畜生話;餓鬼聽,是鬼道的言語,不可思議!這個說法在從前,真的一般人難以相信。現在科學技術發達,發明了機器來翻譯,國際會議上現在使用的,我們中國人翻作「意譯風」;你戴上耳機,你聽起來,這個機器直接給你翻譯,把說話的人的言音翻成各個不同的言語,這給我們做了證明。機器能做得到,佛菩薩哪有做不到的事情?所以科學給我們做證明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    『十方莫不聞』,這個現在機器還做不到。『隨諸眾生類,悉令心滿足』,這個機器也做不到。可以把不同的語言翻成自己的語言,這一點能做到,其他做不到。為什麼?佛的言音裡面充滿智慧,智慧的言語、德能的言語、相好的言語,凡夫做不到。不但我們做不到,天神也做不到。尤其是應機說法,「悉令心滿足」,這是應機說法。眾生根性不相同、愛好不相同、欲望不相同,佛說法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你心裡希求什麼,佛都能幫助你得到。佛講的是正法,可以滿足你的願望而幫助你遠離煩惱習氣,這是佛法。你想發財,佛可以幫助你發大財,這裡頭絕不夾雜貪瞋痴,真的幫助你發大財;因為佛懂得財富是從哪裡來的,財富是從修德來的。這個話是對六道凡夫講的,為什麼?你沒有見性;如果見性那另當別論,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財寶,顯示出來的。

      《華嚴》大家讀得少,《無量壽經》上念得多,《彌陀經》上念得多,你看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,無量無邊的財寶,經上講的話是真的。我們這邊黃金看得非常貴重,人家黃金是鋪地的,就是我們現在講鋪馬路的;我們鋪馬路用的是什麼?柏油。人家鋪馬路是黃金,你才曉得黃金多少!我們今天一點點寶石做成首飾佩戴在身上,覺得這是很有富貴的氣派;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東西鑽石珍寶,經上常講的七寶是建築材料,建築房屋用七寶來建築,那是自性的、稱性的。

      我們現在沒有見性,自性裡面無量無邊的財寶不能現前,那怎麼辦?只有靠修德;修德,譬如工作賺錢。修哪一種德得哪一種果報,佛知道。現在這個世間擁有大量財富的,是過去生中修的因,這一生得的果報;過去生中不修因,這一生對於財富就感到貧乏、短少。財富怎麼修的?財布施。布施是真因,你能夠以財寶幫助一些貧窮的眾生,你的果報得大富;你以智慧聰明教化眾生,你得智慧;你以慈悲照顧一些苦難眾生,幫助他們離開恐怖,得到平安,你的果報是健康長壽。我們希望自己得到財富、得到聰明智慧、得到健康長壽,不懂得修因,你怎麼會成就?你現前所擁有的是你前世修的因,你這一生當中享受你的福報;這一生當中不知道修因,來生福報就沒有了。所以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這個話是真的,決定不是假的。財布施愈施愈多。

      世間人聽了佛的話,半信半疑,不肯去做,什麼原因?對於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,了解得不夠透徹,所以在這裡頭沒有具足信心;如果透徹了解,你就有信心,你這一生當中這三種果報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。佛法裡最難的是作佛,作佛都能夠成就,何況這些小事!財富、聰明、健康長壽在佛法裡,小事一樁!很容易得到。這是講能令眾生心滿足,你心裡頭想作佛,佛幫助你作佛;你想作菩薩,幫助你成菩薩;你想富貴,幫助你富貴;你想功名,幫助你功名,沒有一樣求不到。這些道理方法都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所以《華嚴經》是圓滿的教科書。第五首:

      【眾見牟尼尊,處世宮殿中,普為諸群生,闡揚於大法。】

      這是「妙臂天主執金剛神」他的讚頌,他示現為一切世間主,以這個身分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。我們看他的讚頌。『眾』是眾生、是大眾,『牟尼尊』是世尊、佛,大眾看見佛在世法宮殿當中講經說法,自然起尊重之心。這個事情誰能做到?國王才能做到,國王禮請世尊在皇宮裡面講經說法;由此可知,國王護法這個影響力太大了,影響到全國。不但影響到全國,也影響到全世界,你的鄰國聽到這樁事情,他也效法。所以修福造業的大小果報,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得很好,從哪些地方看?從它的影響,它影響的面有多大,影響的時間有多長。如果影響的面愈大、時間愈長,那個功德、福德不可思議。我說了一個功德、說了一個福德,功德、福德怎麼分?著相就是福德,離相就是功德,事是一樣的。這個帝王禮請佛陀在宮中說法,說給這些大臣、宮中之人來聽,影響的面大。全國人民知道這樁事情,哪一個不敬世尊?哪一個不希求聽世尊說法?國王都聽,國王都尊敬,你就曉得影響的面多大,影響的時間長遠!

      如果這個國王起心動念是為正法久住,是為眾生斷惡向善、轉迷為悟、轉凡成聖,不為自己,那是功德。如果國王的意思是祈求自己王位長久,傳宗接代、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、人民安樂,這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為什麼?這是他國王的政績,當代後世的人讚歎他是好國王,他還有一念夾雜在這裡面,把功德變成福德了。如果一念私心都沒有,他的作法是功德。功德能了生死、出三界,他將來能作佛作祖;福德,從人王會生作天王,福德太大了,人間沒這麼大的福德,他到天上去做天王。所以大福德的人,修福確實比一般人容易,但是諸位要曉得,造罪也容易。所以一般凡夫想修大福很難,想造大的罪業也不容易。但是真正通達佛法,難也變成容易。我貧窮,我以一文錢供養三寶來修福報,這個福報可能等於帝王。為什麼?你的心真誠、心清淨、心平等、心地慈悲,這個心與法性相應,你的一文錢隨著法性,那個功德就無量無邊。這個道理、這種修學方法,在大乘經教裡頭很多,這是說明貧賤人可以修無涯之福。

      國王一定是菩薩,不是菩薩很難做到。在中國可以說歷代的帝王,雖然不盡是菩薩,他有菩薩帶頭,什麼人是菩薩?頭一個漢明帝,漢明帝聽說佛陀出現在西方,派使節到西域去迎請,國家派特使去迎請佛法,果然把摩騰、竺法蘭請到中國來了。皇帝尊他們為老師,待以國師之禮,留這兩位尊者在中國講經說法、弘法利生,他帶頭。帶頭的不是菩薩是不可能的。他這一帶頭,歷代帝王都效法。歷代帝王當中有菩薩來,就是這個地方講的妙臂天主執金剛神,就是他這一類的,示現護法。以帝王的身分來護法,弘護正法。

      在清朝可以說真正是菩薩帝王,我們能肯定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這三個人肯定不是普通人,經常禮請法師來宮中說法。我們在梅光羲居士《大乘無量壽經》序文裡面看到的,他提到清朝初年這些帝王迎請高僧大德在宮中講《無量壽經》,幾乎是訂為定課。他自己帶頭學習,這些大臣、宮中裡面所有的人都跟著一起學習,這對於佛法在民間的影響太大太大了,所以這三朝高僧輩出。這些出家人、在家居士當中,很多是佛菩薩應化而來的,金剛神作國主來護持,佛菩薩都來了,人民有福報。康熙六十年,雍正十三年,乾隆也是六十年,他們合起來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年,這一百五十年太平盛世,眾生有福。他們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,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是希有難逢,菩薩來作國主。

      執金剛神偈頌第六首:

      【法海漩澓處,一切差別義,種種方便門,演說無窮盡。】

      這是第六尊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他的讚頌,在前面我們看到他主修的法門是「普開示一切佛法差別門咸盡無遺」,從這個地方入無上道的。『漩澓』,表法的意思。「漩澓」是水流,我們常講漩渦。它有三個意思:第一個,這個地方一定很深,水要不深不會起漩渦;第二個它迴轉,水在這個地方旋轉,可見底下很深;第三個難渡,船走到這個地方也隨著水打轉。用這個來形容如來甚深的妙法,也有這三個意思。佛法甚深,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」,這句話我們常聽,顯示出甚深,只有佛才能夠究竟明瞭;第二個意思是「真妄相循,難窮初後」,這是迴旋的意思、迴轉的意思,這個在佛法裡頭常常說到,但是很難理解,也造成許許多多人的疑惑;第三個意思,聞空往往人就執著空,說有他就執著有,這就是難渡的意思,所以用漩澓來形容。

      諸法甚深,一般人都能夠肯定而沒有懷疑;講到「真妄相循」,問題就來了。清涼在《鈔》裡頭說得很好:「真妄相循,難窮初後」,他老人家解釋這句話,「若言先妄後真」,我們凡夫現在在妄、虛妄,我們修行將來證果就證真,這樣說起來真就有開始,妄就有結束。如果說「先真後妄」,《楞嚴經》上富樓那尊者就問這個問題,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那到底是什麼時候迷的?什麼時候真變成妄?妄是什麼原因生的?這是大問題,在《楞嚴經》第四卷。如果說「妄依真起」,那真就不是真,真裡頭有妄。佛這些話你要是細心去思惟,問題多了。如果說「妄體即真」,那妄就沒有開始,妄也無始。佛為了斷除一切眾生這些疑惑,所以說個「無始」,無始這兩個字的意思好!「無明」,佛怎麼說?無始無明。沒有開始,既然沒有開始,當然就沒有終止。不生不滅,既然不生,哪來的滅?既是無始無終,中間就沒有辦法建立。有始有終,始跟終才有中間;如果始、終沒有了,中間在哪裡?

      所以《中觀論》上講得好,「大聖之所說」,就是世尊所說的,「本際不可得」。《大般若經》上,「不可得」這三個字說了幾千遍,這是真話。「生死無有始,亦復無有終,若無有始終,中當云何有?是故於此中,先後共亦無。」你要是把《中觀論》上這一段話參透,佛家講了生死、出三界了,生死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,你真相大白了。什麼叫出三界?三界不可得,跟你說生死不可得,菩提涅槃也不可得。這個話不能再說多,愈說愈迷惑。法身菩薩的境界!他說的絕對沒有錯,我們想錯了,開經偈上講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我們聽佛這些話都是曲解如來真實義、誤解如來真實義,所以把自己搞糊塗了,於是自己也胡說八道,讓一切好心學佛的人生了煩惱、起業障。所以《般若》不能不講,江味農居士註《金剛經講義》就講得很透徹。

      自古以來弘法的這些大德,不論出家在家,不敢講《般若》,為什麼?怕聽眾起疑惑,愈講疑惑愈多,愈講問題愈多,怕的是把大家信心都喪失掉。可是江居士說這個是事實,《般若》難懂,但是又不能不講,為什麼?不講,理不能透徹明瞭,始終是障礙。但是我們要曉得,要知道一個特別的事實,那就是淨宗法門的帶業往生,《般若》不講行不行?行!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見到阿彌陀佛,到西方極樂世界學習《般若》就容易了。但是真正能夠明瞭《般若》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,品位高;不了解《般若》,帶著這些疑惑去往生的,生凡聖同居土。西方世界特別,是平等世界,四土平等,這真是希有難逢。所以我們如果對於這些經文參不透的話,沒有關係,老實念佛!聽到空不要執著空,聽到有也不要執著有,空有兩邊都不執著,不要在這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,那就對了。

      所以我常常勸導同修們,佛法法門很多,我們學一門,學一門依照我本門的經論就行了。我們修淨土,淨土宗本門的經論是三經一論;現在淨土宗主修的典籍是五經一論,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是魏源居士加進去的,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是印光老法師加進去的,加得很好。我們依照本宗經典去修學,肯定得生淨土。取實報莊嚴土也不難,怎麼取法?我常常講,具足《觀經》裡面的三福,三條都要具足。《大乘無量壽經》裡面的道理明白了,裡面的教誨百分之百的落實在自己生活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之中,就取上上品往生。對於《般若》之理縱然不十分透徹,也不起疑惑,就沒有障礙。這是我們應當要懂得、要明瞭的。菩薩有這個大能力,能夠將這些難以理解的大法,以他的智慧、以他的善巧方便教化眾生,『種種方便門,演說無窮盡』,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。第七首:

      【無邊大方便,普應十方國,遇佛淨光明,悉見如來身。】

      大樹雷音執金剛神,他所修學的法門是「以可愛樂莊嚴具攝一切樹神」,從這個地方得到解脫的。他的讚頌乍看起來好像跟他所修學的法門不相應,細細的去觀察,就能夠了解。『無邊大方便,普應十方國』,「應」是應化,「無邊大方便」是神通、能力。我們在此地要學的,我們現在雖然沒有這個能力,還做不到,但是不能沒有心。我們是初學,這個世間人常說心有餘而力不足,行!只要你心有餘,心等虛空法界;力何以不足?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有斷,所以自性裡面的德能沒有恢復。但是,我們跟諸佛菩薩確實已經是同一個方向。從前不同方向,也就是說我們起心動念不是在佛道、不是在菩薩道,跟佛菩薩不同方向,起心動念是貪瞋痴慢,起心動念是自私自利,貪圖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的享受,這個方向是什麼方向?三途的方向。現在至少我們方向準確了,我們念頭轉過來了;力不足,是我們煩惱習氣沒斷盡。只要方向正確,努力斷惡修善、破迷開悟。

      這個事情在哪裡做?這個事情是修法。我們修行方法在哪裡做?歷事練心,在日常生活當中,飲食起居,六根對六塵境界,順境也好、逆境也好,善緣也好、惡緣也好,都是自己磨鍊的場所,這就是經典裡面講的道場。一切時一切處,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全是道場,我在這裡頭磨鍊。磨鍊什麼?磨鍊清淨心,心不被污染,不被影響,不被誘惑,這能成無上道,念佛也不能例外。禁得起考驗,現在人講考驗,佛法講磨鍊,要禁得起。通過這些難關,入不二法門。起心動念就二,不起心不動念就不二。萬法歸一,萬法是二三,歸一;一心不亂,我們功夫就成就了。不在一切境緣當中去磨鍊,你決定不能成就,所以要禁得起考驗。

      『遇佛淨光明,悉見如來身』,佛是修行圓滿的人,就像本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五十三參就是歷事練心。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表演的,有順境有逆境、有善緣有惡緣,善財是怎樣在裡頭磨鍊出來的,最後圓滿成佛,成就清淨光明。這個「淨」就是真誠清淨平等,「光明」,光就是正覺,明就是慈悲,這個時候「悉見如來身」,如來是自性,你就明心見性了。諸位想想,大樹雷音執金剛神,他以如來正法教化樹神,這是把他教學的內容跟我們說出來了。第八首:

      【供養於諸佛,億剎微塵數,功德如虛空,一切所瞻仰。】

      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,他所修學的法門是「得如來廣大福莊嚴聚,皆具足明了」,「如來廣大福」是性德圓滿現前,這個地方是講性德的起用。『供養於諸佛』,佛供養佛。一切諸佛如來,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佛與佛互相尊重、互相讚歎,佛佛相讚,互相供養、互相合作,一佛出世千佛擁護。如果這一尊佛與眾生法緣特別殊勝,那擁護不只千佛;所以「千」我們不能把它看成一個呆板的數字,代表無量無邊,哪一尊佛不擁護?哪一尊佛不來幫助?一定的道理。佛都供養諸佛了,我們能不供養嗎?『億剎微塵數』,這是講他供養的範圍,一個佛剎有一尊佛,「億」在此地都是代表無量,無量無邊佛剎,無量無邊諸佛;「微塵數」說得好,微塵數所講的是三世諸佛,過去諸佛、現在諸佛、未來諸佛,這個福報太大太大了。

      『功德如虛空』,功德裡面具足圓滿的福德。福德裡頭不一定具足功德,福德跟功德不一樣,但是事相上相同。譬如供佛,供無量無邊的諸佛,著相就變成福德,大福德感得的果報是大梵天王、摩醯首羅天王;如果不著相就變成功德,不著相沒有界限,等虛空遍法界,「功德如虛空」。諸位要記住,我們修一點小小的善,不著相都是功德,都等虛空。我今天布施供養一塊錢,功德如虛空,不著相。我能不能做到?做不到,為什麼做不到?著相;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絕對不是說我布施這一文錢的時候不著相,其他地方我就著相了,沒這個道理。一著一切著,一不著一切不著,你要明白這個道理。不是說這一邊我可以著相,那一邊我可以不著相,不是這個意思,那你完全把佛陀教誨意思解錯了。不要自己以為修了等虛空遍法界的功德,功德難修!福德容易功德難,功德是與性德相應,福德與性德不相應。真正修積功德的人是什麼人?法身菩薩。佛門有一句話說「火燒功德林」,火是什麼?發脾氣,瞋恚之火。你修再多的功德,一發脾氣,功德全都沒有了,「火燒功德林」。

      在我們修學這個階段而言,時間也相當長。我們在修學,修學階段佛跟我們講的,什麼是功德?戒、定、慧三學是功德。因戒得定,就是說持戒有功,得定是果;修定有功,開慧是果,這都有因果關係,這叫功德。持戒得定,修定得慧,我們從這些地方稍稍體會得什麼叫功德,然後你才知道為什麼「火燒功德林」;脾氣一發,戒定慧全沒有了,你才曉得功德之難!福德沒有關係,發一頓脾氣你福報還在,但是功德就沒有了。我們念佛,功夫成片是德,一心不亂是德,你想想一頓脾氣發作了,一心不亂沒有了,變成亂心,功夫成片全打掉了,你才曉得功德是多麼難修!一定要在平常生活當中修忍辱波羅蜜。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,是禪定的基礎,不能不知道。忍辱而後才有精進,精進這才能得禪定。禪定就是一心不亂,就是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最淺的禪定。有這樣的功德,肯定往生。

      所以我們要記住,人家對我們讚歎,我們會很快樂、很開心;人家對我們批評,我們心裡不高興,這就完了。你縱然講經說法講得不錯,都是修的三界有漏的福報,就是達摩祖師所講的「並無功德」。什麼是功德?聽到人家讚歎不能不表演一下,也笑笑,好像接受了,心裡若無其事;聽到別人毀謗、別人侮辱,也笑笑,心裡痕跡都不留,這是功夫,這是功德。你不起心不動念,這是功夫;你的身心完全住在戒定慧中,這是德,功德要如虛空。『一切所瞻仰』,「一切」是指九法界眾生,「瞻仰」是對你致敬、對你讚歎歡喜。第九首: 

      【神通力平等,一切剎皆現,安坐妙道場,普現眾生前。】

      第九偈頌裡面的內容,已經把諸位金剛神所修的法門功德融合在一起,因為經文到這個地方是異生眾的總結,所以不能肯定只是哪一位菩薩。看意思就像最後蓮華摩尼髻執金剛神,他所得的法是「普雨一切菩薩莊嚴具摩尼髻」,從這兒證得解脫的。我們看偈頌裡面的大意,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來學習。

      『神通力平等,一切剎皆現』。你才曉得平等心多重要!佛在大經裡面常常為我們舉要言之,十法界的因行,當然講到因行那是非常非常複雜,無量因緣。無量因緣裡面第一是哪一條?佛只講第一,無量因緣裡頭第一個因緣,成佛是平等心。我們要想圓成佛道,要想早一天成佛道,或者要想求生淨土我們的品位能夠高一些,最好能夠在這一生當中修得實報莊嚴土,有沒有方法?有,平等心是最重要的方法。什麼叫平等?不分別就平等。有分別就不平等,有執著就不清淨,執著是染污。離開了執著,得清淨心;離開了分別,得平等心,只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做這個功夫,這叫真修行。世出世間法都不染著,不染著就是都不分別、都不執著,我修我的清淨平等覺。果然真的在這上下功夫,功夫得力,決定生實報莊嚴土。實報莊嚴土裡面也有三輩九品,這看你的功夫淺深。平等比什麼都重要,我們以清淨心、平等心待人接物,別人對我不平等那是他,他不求這一生成佛,我們希求這一生成佛。要在極不平等裡面修平等,極不清淨的處所修清淨。

      「一切剎皆現」,如來神通力平等,一切剎皆現;「一切剎」,簡單說就是十法界。佛菩薩沒有不現身的,問題就是你有沒有慧眼、有沒有法眼?果然有慧眼、有法眼,你就見到了。真的嗎?真的,有什麼能證明?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最好的證明。我們想想看,善財童子參學,凡夫只有自己一個人;除自己之外,所有一切境緣全是如來化身,不是一切剎皆現嗎?『安坐妙道場,普現眾生前』,一點都沒錯!所以做為一個真正的學人,必須肯定一切眾生,有情眾生、無情眾生,我們今天所講的動物、植物、礦物,都是諸佛現前。什麼道理?體是如來,如來就是真如本性,「唯心所現」,心性所現的。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境界?「唯識所變」。識心就是佛在一般經上講的「從心想生」,心想不一樣,現相就不相同;現相雖然不同,體是決定相同,體是如來,體是真如本性。

      所以六根所對的境界,諸佛現全身。善財童子見到了,所以他一生圓滿成就。他在一切境界當中,境界歸納不外乎順境,自己歡喜的境界;逆境,自己不歡喜的境界;善緣,自己喜歡的人;惡緣,自己討厭的人。境界歸納不外乎這四大類,這四大類的境界他在裡面平等了。在這裡面得平等心,在這裡面得妙觀察智,成就自己的無分別、無執著。把妄想分別執著在這個境界裡面磨平,妄想分別執著不生,所以這個境界變成一真法界。因為好惡是妄想,是二法,順逆也是二法。六祖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所說的,「佛法是不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」,這個佛法就是覺,就是覺悟;二法,你沒有覺悟。覺悟了,一切法不二,順逆不二,善惡不二,那就成大功,真的叫成大功、建大業。我們在這首偈裡頭要學這個。最後一首偈:

      【燄雲普照世,種種光圓滿,法界無不及,示佛所行處。】

      開頭這一句,好像是密燄吉祥目執金剛神,意思也是貫通的,不是單單說他一個法門。『種種光圓滿』,諸位如果從前面一直聽下來,這個意思不難懂,「種種光」實在就是講自性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光明、無量的德相,說一個一定是完全具足。智慧裡頭包括德能、相好;說相好,一定也包含著德能、智慧。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。『法界無不及』,盡虛空、遍法界,這是佛所行處。凡夫為什麼見不到?其實凡夫都是被妄想分別執著害了,依舊把妄想分別執著牢牢的抱住,死也不肯放下,這就是前面講的「難渡」;眾生難度,不肯把煩惱習氣放下。真的明白了,度眾生的這個事情也放下了。

      「放下」不是不做,有緣就做,沒有緣痕跡都不著。不是一定要想做,一定要想做是攀緣。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隨緣,緣就是今天講的機會、機緣。有機會,我們做,歡歡喜喜做;沒有機會,心裡頭痕跡都沒有。想要怎麼做法,你已經落二三,你已經落在意識裡頭。前面偈子講「功德如虛空」,換句話說,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,清淨是不染,也就是講沒有執著;平等是沒有分別,正覺是沒有妄想,清淨平等覺!離一切執著分別妄想,永遠住在這個境界,這個境界就是如來境界,就是佛所行處。我們能住佛所行處,那你不成佛成什麼?這個時候真正與佛同心同願、同德同行,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的。

      以上我們把「異生眾」這十九個單元介紹完了,往後我們的進度要加快,否則的話,三年這部大經恐怕沒有法子圓滿,我們希望在三年當中講圓滿。好,謝謝諸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