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872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八七二卷)  2002/10/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872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華藏世界品」,右旋十海,第七積集寶香藏海,這個二十層世界裡面,請看第十二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無量樹峰,佛號一切法雷音。】

      世界的名號『無量樹峰』,峰是樹的頂端。稱到「樹峰」,我們就想到這個樹一定很高大,千百年的古樹。它表法的意思,就是現在所說的建設,樹立、建樹就是建設。建設達到了顛峰,我們能夠想像到這個世界居民的物質生活、精神生活都非常的豐足,豐富滿足。這個名號前面有「無量」,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化水平高。他們的科學技術、道德的行為能夠並進,能夠相輔相成。這確實是眾生理想生活的環境,也是我們所嚮往的。我們今天的世界,道德的理念跟科學技術不平衡。科學技術不斷的在提升,而道德相對的不斷在墮落,產生極端的不平衡,給社會帶來的是動亂,帶來的是不安。我們看到這個世界,令我們感慨萬千!我們如何向人家學習?看佛的名號。

      佛的德號『一切法雷音』,這個名號重要!佛在這個地方教學,佛所講的世出世間一切法,道德、倫理、科技、文藝,統統都包括,沒有一樣佛不講。所以這個世界才有這樣的美好。回想我們今天世界,為什麼搞得這麼悲慘?今天世界有科技的教育,沒有「一切法雷音」。「雷」是形容、是比喻振奮人心,令一切眾生具有高度的警覺,所以一切法音當中加個雷;警覺這個物質科技文明決定不能缺少道德倫理,要有這個高度的警覺。道德倫理應該跟科學技術同時並進,一切眾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;這是樹峰的意思。

      這兩種教育如果不能同時並進,寧可要聖賢教育,要倫理道德的教育,不要科學技術的教育。為什麼?倫理道德的教育不會給社會帶來災難,絕對不會造成世界末日。在這個基礎上,加上科學技術的創造發明,這個社會更美好。倫理道德教育喪失,這個世界肯定有災難,不僅是家不像個家,國不像個國,連人也不像個人。人不像人,那人是什麼?古德常說「人異於禽獸幾希」,這個話說得好。人跟禽獸有什麼差別?差別在人能接受教育,人能夠成聖成賢,禽獸不能,差別在此地。

      人要不接受倫理道德的教育,人跟禽獸有什麼分別?古聖先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,一切法,就是世出世間宇宙眾生的真相,你都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就稱為聖人,稱為賢人。你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自自然然與性德相應。性德純淨純善,你在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自自然然顯示你性德裡面的圓滿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你生活在真善美慧的境界裡,你也會給一切眾生帶來真正的幸福,這是聖學的殊勝。中國人講聖,「聖」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明瞭、明白,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、性相、事理、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決定沒有過失,這叫聖。在中國習慣上把聖跟神合起來稱,聖神、神聖一個意思。我們再看第十三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日光明,佛號開示無量智。】

      這個世界居民充滿了智慧,所以他們居住的所在有這麼好的一個名稱,『日光明』。這個地方叫「日光」,當然肯定是有高人居住在這個地方,教化眾生、影響眾生,這一位高人常常在這裡教學。中國古人常講「賢人國之寶」,真正的國寶是這個國家有聖賢,這個世界有佛。

      佛的德號『開示無量智』。從「開示」這兩個字來看,佛是每天跟大家講經說法,像釋迦牟尼佛示現的一樣,永無間斷的在教學。教學的內容是什麼?智慧。「無量智」就包括權實這兩大類,這兩大類展開來無量無邊的智慧。智慧開了,在日常生活當中,點點滴滴都做到究竟圓滿,樣樣第一,沒有第二。只有智慧現前,所作所為才能做到究竟圓滿,一般講功夫到家!瑣碎的那就不必細說了。就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舉個例子來說:衣著,這是生活不能缺少的,衣著的質料、款式、裁縫都是一流的,為什麼?無量智。從這裡面看到你的智慧。飲食,從飲食的原料、製作到烹飪,一直到擺在餐桌上;所有這些餐具不但美好,整齊,有次第、有條理、有秩序,這裡頭還有智慧,還有學問,這一飲一啄也顯示出無量智。這個世界人人都具足智慧,處處你都能夠觀察到真實智慧的流露。在哪裡?在一切事相當中,在一切因果之中。這個世界想必也是純一清淨,不然不能有這樣的美好。再看上面一層,第十四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依止蓮華葉,佛號一切福德山。】

      蓮華表清淨,蓮華的葉也在水面上,我們仔細觀察蓮池,華葉都是清淨無比。『世界名依止蓮華葉』,這個世界依止的是清淨。蓮的德很多,看到蓮的葉,當然你就想到華,你也想到果,蓮是因果同時;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。我們在佛門常常看到,佛足底下踏的是蓮華;菩薩則有的時候是蓮華,有的時候是蓮華葉或者是蓮華瓣,一瓣蓮華。從這些地方表法,我們就能體會到,菩薩的修證沒有佛那麼圓滿,但是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葉接近華瓣,華瓣接近這個華的全體,天台大師講六即佛,分證即佛。我們講究竟圓滿佛,華;分證即佛,這是華瓣,蓮華葉應當是相似即佛,跟真佛非常接近。

      佛在此地的教學,從德號上顯示出『一切福德山』。山在此地是比喻高,福德高大像山一樣,教化眾生,讓眾生明瞭什麼是真實的福德?什麼是永恆的福德,享受不盡的福德?這個福德稱性才做得到。怎麼樣叫福德稱性?沒有別的,自己要明心見性。你自己見性之後,所修的福德沒有一樣不稱性,再小的福都是「福德山」。為什麼?稱性。對佛菩薩,對一般貧苦的凡夫,乃至於對畜生布施一文錢,布施很少的食物,福德都遍虛空法界,福德山!為什麼?見性了。你這個布施供養是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,自性沒有大小,自性周遍法界,所以福德大。九法界眾生修福,怎麼修都比不上一真法界裡面初住菩薩,沒有辦法跟他相比。為什麼?他稱性,九法界裡面的菩薩不稱性。修究竟圓滿的福德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,一般凡夫修的福德究竟能修多大,完全看你的心量。所以古人諺語裡頭講的話「量大福大」,這一句話是真理。為什麼初住菩薩修的福能遍虛空法界?他量那麼大。圓教初住菩薩確確實實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所以他修的福,大!

      我們舉個比喻來說,用最淺顯的比喻大家好懂,我們以自己的財物供佛,這福報很大了,供佛。佛拿我這個財物,又去布施那些苦難的眾生,佛輾轉就布施掉了。這裡面的福德這個帳怎麼算法?佛布施的福德是遍法界虛空界,他心量那麼大。我們供養佛,我供養佛得多大的福報?隨著我自己心量也得圓滿的福報。如果我的心量只有自己沒有別人,我的福報是一身;如果我的心量能夠包這個社會、這個國家,那我得的福報就是這一國、這一個地方,帳是這麼算的。福報遍一國,大概你的果報將來就做國王,你有那麼大的福報。都從心量上來說,量大福大,量小福小,這裡頭因果的道理我們要懂。

      沒有疑惑的布施,沒有條件的布施,歡歡喜喜布施,你得到的果報自在。以財布施為例子,你的財富在果報上源源不斷而來,沒有操一點心,自自然然就現前了。如果你布施的時候有懷疑,布施之後後悔,你得不得福報?得。你的財來得不容易,你要費很多的辛苦,錢才賺得來,不是很容易就賺來的。有人很容易,根本就不操心,有人天天操心,才能賺得一些財富。修因的時候不一樣,就是修因那個時候的心態不相同,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是一定的。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,施捨痛痛快快歡歡喜喜,你要相信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這一生當中,所得到的一切果報,過去生中布施的。來生的果報,那就這一生了,這一生我的布施供養是很痛快的,沒有疑惑,沒有條件,歡歡喜喜做,來生果報殊勝。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

      世出世間這些聖賢都常常講施報,施是因,報是果,因果一定相應,決定不會有差錯。所以佛在這個世間,教眾生修福德。沒有人教,那個真實的福德,大福、厚福不容易,這裡面要智慧;換句話說,沒有真實智慧,福報還是不容易修的。說來說去,智慧還是最重要的。只修福不修慧,他旁邊還是有人在指導他,他修了真實福報,沒有認真的去修慧,所以果報現前的時候,有福沒有慧。再看上面第十五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風普持,佛號日曜根。】

      『風』是四大之一,佛家講物質,講四大,物質它有四種性質,風是四種性質裡面的一種。佛經上常說的「地、水、火、風」。地,是物質的形相,用地來做代表,它有形相。形相再小,肉眼看不見,這個形相存在。現在科學技術很發達,儀器天天在進步,肉眼看不到的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藉著科學儀器看到了。這個世界,山河大地,一切物質現象都是這些小的物質組合的。它組合成相當大了,我們肉眼看見了,所以肉眼看到很小的物質。一粒微塵,肉眼看到微塵,這個微塵不知道有多少原子聚集在一起,我們只看到一粒微塵,看不到它裡面的組織。最小的基本的粒子,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極微之微,這最小,沒有再小的了。它還是有四種性質,它確確實實是一個物質存在的,佛稱它為地。這個小的物質,它有溫度,佛就稱它作火大;它還有濕度,濕度就稱它作水大;它是動的,不是靜止的,動,動就是風,所以稱它作風大。地、水、火、風,這四個字是說明物質的基本四種現象,萬物是它組合的,世界是它組合的,星球星系是它組合的。

      《金剛經》上講一合相。基本的物質是相同的、一樣的,一點兒差別都沒有。我們人的肉體這物質,跟這些樹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、芸芸眾生,我們組成的樣子不一樣,那個基本的材料相同。組成我們人身的原子、電子,跟組成樹木花草、山河大地相同的,一合相!這些基本物質在太虛空當中千變萬化。緣聚的時候,它組成一個物相;緣滅的時候,它就散開,它到另外那裡又有一個新的組合。所以物質不滅,精神也不滅。凡夫看生滅,這個生滅是緣生緣滅。法性,不隨緣生滅;再跟你說法相,就是基本的粒子也不隨緣生滅。這個道理很深,這是世間最深的物理學。

      這些物質從哪裡來的?從心想生。法相唯識裡面講,它是相分,從見分生的;佛家講緣生,見分是緣!真因是什麼?真因是法性,在四分裡面,叫自證分。自證分是因加上見分是緣,相分就變現出來了。相是不是真有?不是真有,幻有。相會滅,滅了以後到哪去?又回到自證分去了。法相唯識學也是一門很有趣味的學問,那是佛教的心理學,說明宇宙的來源,生命的起源。佛法,物理跟心理融合在一起。不像我們現在世間一般人,把心理跟物理分開,不知道它是一樁事情,把它看作兩樁事情,這就產生錯誤。錯誤沒有法子解決問題,為什麼?沒有見到事實真相。

      這個世界『風普持』,普是普遍,支持這個世界,這個我們很好懂。我們每天晚上看到天空當中許許多多的星球,這些星球,什麼原因它能夠保持在那裡運動,不會掉下來,不會亂飛?科學家說明這裡頭有個引力,牛頓講的「萬有引力」,這個引力平衡。所以每一個星球都是動的,它基本的粒子是動的。它所組合的,無論組合什麼樣的形狀、什麼樣的物質,全都是動的。組成星球,組成星系,星球星系在空中在運動。現在天文學家天天在觀察,看天體,常常看到新的星被發現了,也常常看到老的星死亡、爆炸了、消失掉了。所以證明佛在經上講,世界有成住壞空,無常!它不是永恆的存在。我們這個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,到底轉幾圈它會消失掉?我們不知道。肯定它會消失,太陽系會解體。太陽系解體,銀河系不會解體。為什麼?銀河系龐大,它解體的時間比太陽系要長。愈是大的星系,成住壞空的速度愈緩慢;愈是小的星系,快速。

      我們人身在整個宇宙裡面,是很小的一個宇宙,所以它的成住壞空時間很短。有些人少年就走了,十幾二十歲就走了,有人壽命長一點的,八十、九十,百歲以上的實在不多;縱然是百歲,要跟宇宙星球來比,非常短促。考古學家告訴我們,常常一塊石頭,這個石頭的形成到現在幾萬年了,比我們人壽命長。看一棵大樹,一千多年、二千多年、三千多年,我們稱它作神木。三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在,釋迦牟尼佛也在,那個時候這樹是小樹。現在夫子跟佛去我們二千五百多年到三千年了,這樹還活著在,它的壽命比我們長,我們人對它無限的感慨!所以仔細觀察,無不是動力在支持。

      『佛號日曜根』,曜是照耀,日是太陽;「日曜根」也是象徵著光明遍照。佛教眾生,總離不開智慧,就是在福德這一邊,也是以智慧為體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上面第十六層佛剎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光明顯現,佛號身光普照。】

      世界名號跟佛的德號含義都很深,很值得我們學習。『光明顯現』,這是世界的名號,我們能夠體會到這個世界美好。光明是智慧,顯現是非常明顯的,沒有絲毫隱晦,展現在大眾的面前。這個世界的居民,這個世界上的各行各業,當然都是接受佛菩薩教誨薰陶,才有這麼好的成就。我們從佛的德號就了解,這其中的因果何以這樣的殊勝。『佛號身光普照』。這是我們今天不能不覺悟。我們希望這個世界好,和平安定、繁榮興旺,像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許許多多諸佛剎土,他們的世界充滿了真善美慧。不但是倫理道德完備,科學技術也發達;倫理道德跟科學技術相輔相成,眾生只得科學技術的利,沒有科技的弊害,那要靠什麼?「身光普照」。

      學習、修行要從自己本身下手,儒家講得好「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,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」。修是修正、是修理,我們這個身有毛病,要把這些毛病統統修正過來。果然修正了,這身就放光。佛家講放光,練氣功的人說這個身有氣。中國人習慣也講氣氛,西方人講磁場,磁場就是放光。身要怎麼修?修身要正心,你的心要正。心如何能得到正?心正在誠意,你的意要誠。怎麼樣才能做到誠意?儒教導我們,意誠在格物,在致知;致知就是我們佛家講的開悟。如何能使我們開悟?「致知在格物」。所以格物致知,誠意正心,是修身的根本。聖人的教誨!什麼是格物?物是物欲,就是你的欲望,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生活的欲望、精神生活的欲望。這個欲望要控制,欲望不能放縱。一放縱,你的智慧沒有了,你的誠意正心全都沒有了,根壞掉了。所以物質精神的享受,這不能夠少的,適可而止,這是智慧。享受要提升,這是一樁好事情,但是,不是我個人提升,我要如何幫助整個社會全面提升?這是聖賢人。

      換句話說,真正大聖大賢,他絕對不去過那種特權生活,他一定過著大眾化的生活。你看孔老夫子一生平民化,釋迦牟尼佛一生托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他要跟社會最貧苦的人打成一片,不過特權生活,這是聖賢人的教育。在新加坡,諸位知道許哲,許哲的一生過的是聖賢生活。她不是沒有能力提高自己的生活享受,她有能力。我們問過她,你為什麼不把生活稍稍改善一點?她答覆得很好:我要幫助最窮的人、最苦的人,我的生活要不跟他們一樣的話,我怎麼能幫助他?他們不能接納!我跟他們一樣貧窮,他們看到我歡喜!喜歡跟我講話,喜歡跟我接近,我多了解他,我多幫助他。聖賢人的生活、聖賢人的思想、聖賢人的教誨,許哲現身說法。

      所以你要學聖學賢,頭一個就是要把物欲放下。佛法自始至終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,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,了解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這是學問。你為什麼不能成就這個大學問?就是因為你的欲望。欲望是煩惱,煩惱把你的真心,把你的智慧蓋覆住了。你自性裡頭確確實實是有跟諸佛如來一樣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你今天為什麼不能現前?你煩惱太重!念念貪求物質享受,迷在物欲之中縱情縱欲,果報是後患無窮。為什麼?你要貪圖享受,必定損傷別人。所以起心動念,自己冷靜思惟是不是在做的損人利己的事情?你說:我沒有,我雖然是利己,我沒有損人。你沒有仔細觀察,這個地球上物質資源只有這麼多,我要多享受一分,肯定就有人少得到一分,這個資源不是無盡的!六道凡夫起心動念,哪有說自利而不損人的道理?沒有,自利決定損人。

      世界何以不平?不平是一切眾生因地上所造的業不平。這是事實真相,每一個人命不一樣,佛法裡面講的引業、滿業。你得人身,那個業是相同的,引導你到人道裡頭來受生。但是在人道這一生當中,富貴貧賤、壽命長短,那是滿業。也就是過去生中你的心行善跟惡,你修的善業多,你的滿業得福報;過去生中慳貪吝嗇,這一生當中當然得貧窮下賤的果報。這些道理、事實真相,總得搞清楚搞明白。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,我們如理如法的修學,能改進我們的果報。命裡頭沒有財富可以得財富,命裡頭沒有智慧可以得智慧,命裡頭短命可以變長壽。佛家常講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你看看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的開示,中峰禪師對一些秀才們的開示,在《了凡四訓》裡頭,你去看看就明白了。這些事情在古籍裡頭太多太多了,古人明瞭,古人相信。心行在道的,沒有不善,沒有不得殊勝的善報;心行不善的,為非作歹的,沒有不受惡報。惡報有現世的花報,有將來三途的果報!

      佛法的目標,教學的目標,離苦得樂。為什麼佛教我們初學,特別是出家人,在家也不例外,「以苦為師,以戒為師」;佛滅度之後,留下這兩句話,這兩句話重要。我們能吃苦,我們喜歡吃苦,我們物質生活上清苦,精神生活滿足;有智慧、有德行,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通達明瞭。觀察世出世間一切法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自己走出一條智慧的大道,美滿的大道。佛經上常講,擺在人的面前十條路,你走哪一條?這十條路最殊勝的是佛道、菩薩道、緣覺道、聲聞道,下面是天道、阿修羅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,這都是道路。你走哪一條?我們今天物質生活雖然很清苦,我們走佛道,走菩薩道,快樂無比,身心清淨,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。到這個世間來修自己,照別人,身光普照。自己修好了,身就放光!這個光就普照眾生,眾生得有福報,所以講他要有眼光,他看到了,他得利益。

      這是我常常勸導大家形相很重要,你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在這個形相裡頭。你學佛,你的成績,你的功夫在哪裡?就在你這個面上,一絲毫也不能瞞過別人。我們修真誠心,真誠在臉上,真誠在你的行為上,你處事待人接物;我們修清淨心、修平等心、修慈悲心,你說哪一樣不掛在臉上?同樣道理,世間人的臉上是什麼?貪瞋痴慢、自私自利,損人利己的心行要是過分,你一看到那個形相就覺得很恐怖。這個人,這個人有殺氣,這個人不好惹,這個人凶悍。你跟他一接觸,你就會躲避他,對他敬而遠之。他那個氣氛讓你不舒服,那個氣氛就是身光。所以他是什麼光,十法界裡頭都有光,佛有佛光,菩薩有菩薩光,餓鬼有餓鬼的光,地獄有地獄的光,不一樣。練氣功的人常說:這個世間善人,善人他的氣是金色的、白色的,好!心術不正的人,他的氣是灰色的,是黑色的。顏色不相同,氣的大小也不一樣;大小是你功夫,顏色不一樣在這裡面看到善惡。如果他能夠善於運用,未嘗不是好事情,為什麼?看到善人親近他,看到惡人遠離他,這對自己修學有大利益。沒有氣功、沒有特異功能,身心稍微清淨一點,我們接觸人多了,有感受。一看這個人是不是好人,是好人、是惡人;是個誠懇的人,還是個欺詐的人,都能夠覺察出來。尤其在世間社會經驗豐富的人,觀察入微,一接觸就明瞭了。從你的容貌、從你的言談舉止、從你的氣氛(我們中國人講氣質),察言觀色,怎麼能瞞人?

      儒教我們格物致知,格物就是佛家講的斷煩惱、斷習氣,物欲!致知,致知是成就學問。佛法裡面講破煩惱障、破所知障,二障首先要破;儒家的格物是破煩惱障,致知是破所知障。二障破了,誠意就現前,心就誠了。諸位要曉得「誠意」不容易,二障不斷,你哪來的誠意?二障斷了,在佛法裡面講證阿羅漢果;阿羅漢煩惱障斷了,所知障還沒斷,他超越六道輪迴,在四聖法界破所知障。所知障破了之後,誠意現前了。誠意現前什麼境界?圓教初住菩薩。誠意是菩提心,真心。從此以後,處事待人接物,你用真心不是用妄心,儒也是這個說法。你看佛家講菩提心,菩提心的體是至誠心,真誠到極處;儒家講誠意,你證得了真心。 

      真心起作用,佛家說兩個,一個是自受用,一個是他受用;換句話說,真心怎麼對自己,怎樣對別人。對自己叫深心,古人解釋深心是好善好德,對自己是好善好德。德是什麼?德是清淨,我們現在講的純淨純善,深心!對自己,自己的心純善純淨。對待別人,大慈大悲,大慈大悲不是對自己的,是對眾生的。儒家把對自己跟對別人都合在一起叫正心;你的心正。正心就包括佛法講的純淨純善、大慈大悲,正心!心清淨、正了,身當然就修了,身就放光。從你的身上放什麼光?放真誠的光,放純淨的光,放純善的光,放大慈大悲的光明,普照眾生、普照世間,所以他這個世界才「光明顯現」。

      再說得細一點的,慳貪這個煩惱斷了,你就放布施圓滿的光明;布施、供養,放這個光。《地藏經》上講,大布施圓滿光,大供養圓滿光。一切的惡業斷了,你放的是持戒、守法的光;嫉妒瞋恚斷了,你放忍辱波羅蜜的光;懈怠懶惰斷了,你放精進光;妄想、妄念、散亂沒有了,你放禪定的光;愚痴斷了,你放般若智慧光,統統都在你身上放出來了。四攝六度、文殊十波羅蜜、普賢十大願王,都從你的形相上放出圓滿的光明,普照虛空法界,這是聖人的學問。我們要能懂得,要能體會到,要從這個地方落實。

      現在講和平跟衝突,首先要把內在的衝突消除。內在衝突沒有了,內在就是煩惱習氣,我前幾天所說的,慳貪跟布施供養衝突。總而言之,就是自利跟利他衝突。我們必須放棄自私自利,內心裡頭內在的衝突沒有了,才真正能夠全心全力的利益社會,利益眾生,才能行菩薩道,才能行佛道,才能行聖人之道。聖人無私無我,沒有煩惱,不造惡業。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香雷音金剛寶普照,佛號最勝華開敷相。】

      這個世界的名號也非常好,很希有。『香雷音金剛寶普照』。「香」前面說過很多,它代表戒定真香,代表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叫五分法身香。證得五分法身,相似位的是阿羅漢,分證位的是法身菩薩。由此可知,這個世界不簡單,這個世界應當是純一清淨。「雷音」是法音,諸佛菩薩說法的音聲,能幫眾生破迷開悟,像打雷,能令人警覺。佛說法就像雷音一樣,佛經裡面常常還有一個比喻「獅子吼」,獅子吼也是雷音。「金剛寶」,學佛的同修都知道,比喻般若智慧。所以,佛法自始至終學什麼?學開智慧,開自性本具的智慧;智慧不是從外頭來的,自性本具的。所以佛法稱內學,佛法不向外攀緣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向內求,稱為內學。外面求,縱然求到了,保持不長久,一定從內求。內求,那真正是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性德的流露!後面有「普照」,普照對世界來講,就是這個世界戒定智慧、自性般若,每個人好像都有。這個世界的人,我們肯定可以這樣說法,少煩少惱。我們不敢說他煩惱都斷了,煩惱少,輕!智慧福報多,都現前了,這個世界美好。

      佛在這裡教化,佛的德號『最勝華開敷相』,與世界的名稱相應。「華」是修因;好因。「最勝華」,最殊勝的因是什麼因?我們知道成佛之因才叫最勝。「開敷相」,這個花不是花苞,花開了,開得非常圓滿,開得非常茂盛。形容如來在這個地方教導大家,教什麼?一乘法。怎麼曉得教一乘法?「最勝華開敷相」。一乘法是什麼?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這個世界是華嚴世界,佛在這個地方是以《華嚴》來教化這個世間眾生,所以世界名稱這樣殊勝。「香雷音金剛寶普照」,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體會得,《華嚴》不容易!這個世界的居民,差不多都是契入華嚴境界,所以世界才有這樣的美名,佛在此地善教,大眾善學。再看這一大段最後的一段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帝網莊嚴,形如欄楯。】

      欄楯是什麼?欄杆,這個世界的形狀像欄杆。

      【依一切莊嚴海住。】

      這說的依住。

      【光燄樓閣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    這是世界上空的莊嚴。

      【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】

      我們看到這是這個世界的頂層,二十層佛剎,這是最高的一層。

      【純一清淨。佛號示現無畏雲。】

      這個世界是菩薩道場,因為『純一清淨』,清涼大師在前面告訴我們,這個世界沒有六道,也沒有九法界,「純一清淨」。換句話說,跟極樂世界、跟華藏世界是一樣的,如來的實報莊嚴土。換句話說,這個世界的居民都是法身大士,不是凡夫;佛菩薩的淨土。世界名號叫『帝網莊嚴』。「帝網」是比喻帝釋天的羅網、大梵天的羅網,用這個來做比喻、來形容,這個世界美不勝收,清淨莊嚴。

      『佛號示現無畏雲』。我們要著眼在「示現」,如來在這個世間,我們在大乘經裡面得到不少的啟示,所以能夠體會此地如來一定是普門示現,因為後頭有「無畏雲」。普門的示現就跟《華嚴經》上相類似。我們在這部大經,這部大經四分,我們才講到第一分,第一分還沒講完。但是在這一分,十二卷經文裡面,我們已經看出門道,已經嘗到法味了,你看如來在這個地方種種示現。在前面我們讀到,這個經一開端「世主妙嚴品」,我們看到佛菩薩,看到諸天的天王,看到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的神眾,全是如來無畏的示現,不是真的。真的這些神眾,那是凡夫,天王也是六道裡面的眾生,怎麼能參與華嚴法會?華嚴法會這裡面參加的條件是法身菩薩。佛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說的,這裡面全是如來境界,如來果地上境界。所以古人講,不讀《華嚴》,不知道成佛的富貴,不曉得成佛的好處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是太長了一點,讀的人不多。尤其在現代這個社會,所謂工業科技爆炸的時代,每個人心情、身體緊張,分秒必爭。所以對於文學疏忽了,認為這個東西不能賺錢,學這個沒意思,於是古籍看不懂,沒有這個文字的修養。佛經雖然是最淺顯的文言文,但是它含義很深。你看看我們講到這個地方,這才第十卷,《華嚴經》八十卷,八分之一,我們已經使用了超過一千五百個小時,八分之一。

      看出諸佛如來在虛空法界一切剎土眾生做種種示現,這個種種是大無畏。十法界哪個地方佛都去,佛一點障礙都沒有。去幹什麼?去幫助那個地區苦難眾生,幫助他覺悟、幫助他離苦得樂。這是示現無畏。這一段我們看二十佛剎圍繞,這是最高一層,實際上「積集寶藏香水海」的文只有十八段,缺少兩個世界,這是經文傳來不足,大意我們已經能看出來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