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423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二三卷)  2005/8/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23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第八助道甚深,智首菩薩偈頌第五首看起,我們將經文念一遍:

      【亂意讚禪定。愚痴讚智慧。不仁讚慈愍。怒害讚大悲。】

      這第五首前面兩句是『禪定』、『智慧』,屬於自利六波羅蜜,前面介紹過了,後面是講慈悲喜捨四無量心。第五首偈後面兩句,第六首偈前面兩句,一共四句,這是講的慈悲喜捨;第六首末後兩句是總結。前面既然說了自利,當然接著一定要利他,自己的德行、智慧、能力充實之後,不要忘記你所發的願,願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現在你有智慧、有德能,你應該要全心全力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。這個苦難眾生是指的十法界,十法界眾生都苦。

      十法界裡面,我們知道有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難道他們也有苦嗎?有。他們要跟六道相比,那他只有樂沒有苦;如果與一真法界的法身菩薩相比,他們有苦,什麼苦?無明未破,這是他們的苦處。如果是在聲聞緣覺,那他們的塵沙煩惱還沒斷盡,所以比起上一界就顯示出他們有苦,比下面他們是沒有苦,離苦得樂,脫離六道了。由此可知,菩薩法要提升自己的境界。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記住,此地是第八信位的菩薩,十信位這是第八信,九信、十信,八信相當於辟支佛,九信位是權教菩薩,十信位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,十信。十信心滿,往上提升就是初住,初住這才是真正離苦得樂,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見思塵沙斷盡了。

      在第一個階段,十波羅蜜圓滿了。文殊菩薩在《華嚴經》教我們不是六波羅蜜,是十波羅蜜。這十波羅蜜後面四種波羅蜜是從般若波羅蜜開出來的。講六度,這後面四種,方便、願、力、智都包含在般若波羅蜜裡面,分開來講十度,合起來講六度。由此可知,六度跟十度內容沒有兩樣,只是一個說得簡略,一個說得詳細,內容決定沒有差別。這種例子在佛法裡頭非常之多,我們要知道。

      明白這個道理,那我們也就同樣會聯想到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,古德說《無量壽經》是中本《華嚴》,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,分量有差別,內容決定沒有差別。所以《華嚴經》就是大本的《阿彌陀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是中本的《阿彌陀經》,受持功德完全相等。但是在研究解義方面來講,我們求解,那大本就方便,大本說得多!我們解門要大本,行門要小本,為什麼?容易受持。修行要愈簡單愈好,愈單純!理解當然內容是愈豐富愈好。這三本是一,一而三,三而一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
      所以《華嚴》要是通達了,講《彌陀經》、講《無量壽經》,才真正能把味道講出來,所謂是厚積薄發。你看看蓮池大師《彌陀經疏鈔》,完全是用《華嚴》教義來解釋《彌陀經》,你才看出來,看到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《彌陀經》無異於《華嚴》。黃念祖老居士註《無量壽經》,老師的會集本,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也是採用《華嚴》十門開啟,很難得,這是近代一位大善知識,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。

      這裡面還有很深的意思,不能不知道,度人先要自度,自己未度不能度人。大乘教裡佛常說「自己未度而能度人,無有是處」,沒有這個道理!要幫助別人先要自度,自度要成就六波羅蜜。六波羅蜜的基礎在哪裡?在十善業道。十善業道的基礎在哪裡?在小乘《阿含經》。這是佛在《戒經》上教導我們,「佛弟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釋迦牟尼佛不承認你是他的弟子;你要是他的弟子,一定要依教奉行。他教我們先學小乘後學大乘。

      小乘經傳到中國來也是在隋唐時代,翻譯非常齊全,現在我們的四阿含,《大藏經》裡頭的《阿含經》跟南傳的巴利文的小乘經的經藏,這一比較,我聽說巴利文的《藏經》大概比我們多五十幾部。小乘經也有將近三千部,只多出五十部,你就曉得我們經典翻譯的完全。在隋唐的時候,小乘有兩個宗派,成實宗與俱舍宗。中國佛教一共有十個宗派,大乘八個宗派,小乘兩個宗派,可是小乘很快就衰了,沒落了,沒人學了,唐朝中葉以後就沒人學小乘。

      中國這些高僧大德知不知道佛陀的教誨?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。知不知道?知道。那為什麼中國這些高僧大德不學小乘?這裡頭有個道理在,我們要明白它。當時中國佛教四眾弟子,在家出家學佛的弟子幾乎沒有不讀儒家的書,沒有不讀道家的書,所以孔孟老莊代替了小乘。有沒有道理?有道理。孔孟老莊的思想,從小乘通大乘,比小乘經還要方便、還要殊勝,更契中國人的根性,是這麼個道理。所以就不學小乘,學儒學道,由儒道進入大乘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中國大乘,真佛弟子不是假的。

      可是到現代麻煩來了,現代我們佛門四眾同修,當然小乘不學了,沒有看到有人去學小乘經教,儒道也不學了,這樣一下進入大乘,成就就困難了;怎麼學也學不像,怎麼樣用功都得不到理想的成就,就是念佛都沒有辦法往生。善導大師跟我們講,淨宗法門萬修萬人去,永明延壽也如是說。可是今天淨宗祖師大德們告訴我們,一萬個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三、五個,這是什麼原因?儒家的基礎,大乘佛法的基礎是十善業道,那儒家的基礎,我們今天選的《弟子規》,《弟子規》是儒家基礎,就等於小乘。

      所以我們特別勸勉同學們,一定要學《弟子規》,為什麼?小乘。希望要遵守古大德的教誨、經典的教誨,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。守住這個教誨,用一年時間去學《弟子規》,專修!要把《弟子規》字字句句落實到生活,我們就有根了,一年的時間行。你們有不少同學都聽過蔡禮旭講的《弟子規》,他講得很不錯,為什麼他講得那麼好?沒有別的,他做到了。他用多少時間?一年。他告訴我,一年的時間專修。這個修不是會背,不是會講,而是做到。做到之後他有心得,所以講出來才有味道,才能與聽眾產生心靈上的共鳴,聽眾受了感動。為什麼我們去講的時候,聽眾沒有感動?我們沒有做到,道理就在此地。所以你一定要做到之後再講。

      你看看此地這個架式擺得多好,六度統統做到了,再發心教化眾生。六波羅蜜是自利,慈悲喜捨是利他,沒有說是自利沒有得到就能利他的。楊老師、蔡老師沒有別的,他有什麼了不起,自利得到而後利他,效果不一樣!這是給我們學習很好的榜樣,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。今天這個地方,我們應該怎麼學法?經講到這裡不能不講,學一定要從《弟子規》、從十善業道,從六波羅蜜。

      我們淨宗,淨宗學會成立的時候;淨宗學會的成立是接受夏蓮居老居士的願望,黃念祖老居士的指導。我到北京去看他,那個時候好像是一九九0年初,還是一九八八年、八九年,我記不清楚了。我第一次到北京看他,他就告訴我,希望我在國外多多的建立淨宗學會。我們在海外第一個淨宗學會是加拿大的淨宗學會,第二個淨宗學會是美國淨宗學會,現在在聖荷西。加拿大那個會現在有沒有,我不知道。聽說還有,那個會還在,但是活動大概很少,人也很少,沒有人去主持。可是加州Sunnyvale的美國淨宗學會、洛杉磯的淨宗學會,他們活動很好,一直都保持著很旺盛的一種氣氛。

      學會成立的時候,我們寫了一個緣起,緣起裡面我們提出五個科目修行,行門五個科目,必須要落實。第一個科目淨業三福,第二個科目六和敬,第三個科目戒定慧三學,第四個科目六波羅蜜,第五個科目普賢十願,我們就這五個科目,希望淨宗同學能把這五個科目統統落實,念佛往生決定有把握。有人問我:法師,你這五個科目,怎麼現在又冒出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經》?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經》落實淨業三福。淨業三福怎麼做、怎麼落實?孝順父母、奉事師長怎麼做?怎麼去落實?《弟子規》就是落實這兩句。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,就是落實在《十善業道經》。

      所以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經》的落實,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落實、做到了。有第一福之後,你才會有第二福,第二福是什麼?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。所以在第二福,我就提倡《沙彌律儀》,在家同學三皈五戒,出家同修沙彌律儀。我們不要好高騖遠,比丘戒、菩薩戒說老實話,你去受,形式,有名無實,做不到。

      蕅益大師跟我們說得好,蕅益大師是明末清初的人,他出生在明朝末年,他老人家圓寂在清朝。他跟我們說,這是研究戒律的,跟我們近代研究戒律,大家都曉得弘一大師。蕅益大師對戒律很精通,他跟我們講,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。所以他受了比丘戒之後,在佛菩薩面前退戒,自己一生居沙彌位。他有些著作上面,他冠上是「菩薩戒沙彌」,他不是菩薩戒比丘,他是菩薩戒沙彌。為什麼?菩薩戒,自己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發誓可以得戒的。比丘戒不行,比丘戒一定要有至少是五比丘傳授,正規的是十個比丘。南宋之後,他說中國一個比丘都沒有,都是叫名字比丘,沒有真的比丘。所以他知道比丘戒是決定得不到的。最後他告訴我們,真正你要想成為比丘,有一個方法可以能得比丘戒,用占察輪法,就是修地藏菩薩的《占察經》,用這個方法行,那都很不容易!這都是祖師大德示現給我們看。

      蕅益大師他的身分沒有暴露,我們不知道他的來歷,永明延壽大師身分暴露,阿彌陀佛再來的;善導大師的身分也暴露,他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;天台山的智者大師身分暴露了,釋迦牟尼佛再來。這是在史書上我們都看到的,日本、韓國的出家人都相信。在近代,我們曉得印光大師的身分暴露,西方大勢至菩薩再來的。蕅益大師作《彌陀經要解》,你看看印光大師對他的讚歎,這在《文鈔》裡頭有,居然說出「即使古佛再來,給《彌陀經》作一個註解,也不能超過其上」。這個讚歎,讚歎到極處,古佛再來作註解都不能超過他,那麼蕅益大師是什麼人?我們從印光大師這個讚歎推想,蕅益大師如果不是阿彌陀佛,肯定是觀世音菩薩。如果不是這樣地位的人,怎麼能做得出《彌陀經要解》?做不出來!這是我們要知道尊重的,不可以懷疑。

      早年我在新加坡講經,有一次演培法師請我吃飯,就提出這個問題,他問我:印光大師這個讚歎是不是太過分?我回答他老人家說:一點都不過分,讚歎得恰到好處,我沒有懷疑。我這樣肯定的回答,演培法師也點頭,真的是彌陀的心願,蕅益大師全都把它說出來了。

      夏蓮居是什麼樣的人物,身分沒有暴露。黃念祖老居士知道,他曾經跟我表示,但是沒有說出,有來歷,我相信。為什麼?《無量壽經》在中國,從漢到南宋八百年間總共有十二種的譯本,十二次的翻譯,每個人翻譯都不一樣,都以為自己翻譯得很好,實在講都值得我們讀誦,都值得我們學習。可是這十二種譯本你統統讀太繁了,分量太多,裡面有重複的,有不重複的,你沒辦法全讀,這才有會集的必要。可是這十二種裡頭有七種失傳,現在《大藏經》裡面流傳下來的只有五種,五種裡面經文差別都很大,所以確實有會集的必要。

      第一次會集,王龍舒居士,宋朝時候的,這是我們佛門的大德,通宗通教。他的會集本收在《大藏經》裡面,《龍藏》收的有他的會集本,他的本子叫《大阿彌陀經》。後人對他這個本子,當然那是祖師大德、通家,不是很滿意,因為他的會集只看到四種原譯本,《大寶積經》裡面的《無量壽會》他沒有看到。由此可知,古時候要收集經本不容易。以龍舒的身分,他是大富長者,你看求這五種原譯本,只找到四種。當然《大寶積經》裡面這個本子有一些經文,那四種本子裡頭沒有,他就沒有能夠會集到,所以這會集不完整。

      於是清朝咸豐年間,魏默深居士(魏源)第二次會集。魏源看到五種本子,當然他的會集超過王龍舒,比王龍舒完整。但是很遺憾的,魏老把經文生澀的地方,他把它改了,這是很大的忌諱。如果每個人看到這個經不太順的時候,都把它改一改,這個經傳到後來就面目全非;決定不可以改,只可以在旁邊註,這個行,只可以註不能改。即使是錯誤,明顯的錯誤,也讓它一直傳下去,只能在旁邊註幾個字,這個字應該做什麼字,那這就是正確的。提供給後人閱讀的做參考,不能夠隨便改經。

      更不能夠隨便批評經教。你說會集本不應該,那會集本多了,首先的,佛門裡面的早晚課誦就是會集本,現在佛門裡面盛行的經懺統統是會集本,《梁皇懺》是會集本、《三昧水懺》是會集本,那這些東西統統都要廢除!廢除之後作佛事的人沒得做了,因為他所用的資料全是會集的。那些東西會集可以,經教會集就不許可嗎?沒有道理!這《無量壽經》的會集是要幫助末法往後九千年的眾生,因這個會集本而得度。你要是障礙一切人學習這個會集本,這個因果責任你要不要負?這個因果,說老實話,背不起!

      破壞道場,阻擾人修學正法,果報在地獄;地獄出來之後,生生世世愚痴,這果報是愚痴。在餓鬼、在畜生,縱然將來得人身,也是很多世都是愚痴沒有智慧,何必去造這個罪業?太可怕了。這樁事情,我們從前曾經講過一部經,《彌勒菩薩所問經》,另外一個經題叫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,兩個經名,同一本經,這裡頭就講的果報。出於嫉妒障礙,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,經上講得很清楚。敢造罪業的人真是膽大妄為,不知道將來墮地獄的苦,敢幹這些事情。同樣一個道理,你要能夠讚歎、能夠勸化,無量功德。

      今天我們看到這個經文上第一句,『不仁讚慈愍』。對於不懂得仁義的人,讚慈愍。慈愍怎麼樣讚法?都是要自己做到給他看,讓他看久了之後有所體會、有所感動,這叫讚。佛教化眾生,你看常常也教導我們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演是表演,做出來。他不仁,你做出仁慈;他不孝,你做出孝順;他不懂禮,你做出懂禮,用這個方法去感化他,才能夠收到效果。他不仁,你跟他講慈悲,你自己也不慈悲,他能服你嗎?不會服你。仁義是做人的基本道理,儒家「孔曰成仁」,孔子,「孟曰取義」,所以仁義代表儒家的學說。孔子、孟子真正做到了,確確實實是仁義的長者,他們做到了,以身作則。

      勸化人不是用言語,是用行動,不仁不義決定不能做。孔孟之道,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裡頭說得很好,可以殺身成仁、捨身取義。合乎仁義,捨棄身命也在所不惜,決不能做不仁不義的事情。今天我們看到這個社會,不仁不義的事件太多了,捨身取義、殺身成仁幾乎見不到了。這個不能怪現代人,什麼原因?沒學過!所以一生的作為不仁不義,自己並不知道。有人跟他講解孔孟的道理,他聽了之後心裡受感動,生懺悔心,本來以為這一生還做得很好,現在人所說還值得驕傲,聽了之後痛哭流涕,跪下來向老師懺悔。從這些行動來看,我們看出一樁事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從這裡看出來人性本善,人人的心性裡頭有仁有義。

      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,哪一個人心性裡頭沒有?這是性德,統統都有。可是從小沒有人教,我們把性德迷失了。雖然迷了幾十年,現在已經到七、八十歲了,有人真正把這個道理講得清楚、講得明白,聽了之後慚愧心生起來,痛哭流涕,跪在地下懺悔,顯示出人性本善。說明以往所作所為,錯了不知道,沒有人教。特別是這半個世紀,家庭裡頭沒有人教,父母長輩沒教,學校裡沒有人教,他怎麼不會迷失?這個道理我們要懂,不能錯怪他們。他們是善人,你從本性上講,本性本善,人人都是善人,事事都是好事,只是他們迷了,你要原諒他。我們從正面做出來五倫五常基本的德目: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。中國人講八德,兩種講法,這兩種除了裡面重複的,十二個字,我們這一生要把這十二個字做出來,表演給大家看,這叫做讚。只是會說不行,人家不服,那不是真正的讚,真正的讚就是一定要做出榜樣。

      『怒害讚大悲』。容易發脾氣的人,瞋恚心很重的人,常常有意無意傷害別人的人,我們要怎樣去幫助他、去感化他?要把大慈悲心做出來,悲是什麼?大悲前面跟諸位說過了,就是孔孟所講的惻隱之心,惻隱之心人皆有之。我們現在講同情心、憐憫心,你就不忍心去傷害別人。「怒害」就是沒有慈悲,現在講是沒有愛心。我們要是針對這種煩惱,用個對治的方法,大慈大悲,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愛心。特別在什麼地方?別人傷害我,這是行大慈悲最好的機會,你可以表演。別人毀謗,別人罵你、別人打你,罵不還口、打不還手,毀謗沒有惱恨;人家傷害我們、陷害我們,沒有瞋恚,沒有報復,能忍受,能接受,忍辱波羅蜜、禪定波羅蜜、般若波羅蜜都在其中。般若是智慧,智慧才能解決問題,不與眾生結冤仇。你有怨恨,冤仇結了;你有報復,冤仇結了。有怨恨、有報復,麻煩!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你說這個多可怕。縱然受再大的委屈都不生瞋恨心,讚大悲。

      圓滿的相,那就是歌利王割截身體。你看看忍辱仙人受這麼樣的委屈,沒有怨恨、沒有報復,而且還發願,我將來成佛第一個來度你。那時候的忍辱仙人就是以後的釋迦牟尼佛,那時候的歌利王就是釋迦牟尼佛第一個得度的弟子憍陳如尊者。我們今天受一點點委屈,心裡面就不高興,沒有慈悲心,你的慈悲在哪裡?我們要懂,我們要真正依教奉行,要把佛陀的教誨百分之百的做到。百分之百當然不是一蹴就成就的,慢慢提升。現在人家罵我可以不還口,打我可以不還手,這個傷害並不大,再重的傷害,心裡就起怨恨。這慈悲心是剛剛生起,還沒有力量,不能承受重大的,希望往後步步高陞,把你這個境界向上提升。

      提升,你就不能不讀經,不讀經是不明瞭。這個東西不是壓,壓不住,要提升,讀經開智慧。常常聽佛的教誨,遇到這些事情不會放在心上,很容易化解。天天念經、天天念佛,念佛求生淨土,這個世界上一切人事物,我統統要放下,我要到極樂世界去。你要跟這些人都過不去,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了,把這個大事因緣耽誤了,那就可惜了,那就沒智慧了。所以智慧開了,在這個世間遇到什麼樣忤逆的事情,也不放在心上,過兩天我就走了,怎麼會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?怎麼會把這個事情當真?所以讀經、聽經、念佛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,才能真正解決一切疑難雜症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接著看第六首偈:

      【憂慼為讚喜。曲心讚歎捨。】

      這是四無量心後面的兩種,喜、捨。『憂慼』在現代社會裡面,我們很容易看見,所謂是憂鬱症。現在患憂鬱症的人確實很多,這樁事情也非常嚴重,許許多多人醫藥都沒有效果。那麼我們要問:信仰宗教行不行?可以說比較好一點,宗教徒裡面患憂鬱症的也不在少數。這個問題是大問題,不是小問題。對治的方法,首先是自行,然後才能夠化他。前面六波羅蜜你都能修,肯定你是法喜充滿,你能夠演出法喜充滿,表演,特別是患憂鬱症的人,他看到會非常羨慕,會向你請教。向你請教,你就要認真去開導他、去幫助他。

      諸位試想一想,今天的世界有幾個人活在這個世間很快樂?在過去我們一定會說,兒童過得很快樂。現在不行了,現在兒童都不快樂。在過去兒童確確實實有一段時間真的是天真爛漫,只知道吃睡玩耍,其他的什麼事真的他不懂,他生活在無憂無慮的境界裡面,當然快樂。所以幸福的童年,我這個年齡還享受到,我是生長在農村。特別是農村裡的兒童,真的享受大自然的快樂,城市就有染污,農村那個時候還沒有,生活雖然貧苦一點,真的是很快樂。農家是日出而作、日沒而息,小孩玩沒有玩具,都是一群兒童上山、上樹,湖邊、小溪,完全是在大自然裡面。回來之後,一定會撿一點樹枝帶回來,那個時候燒灶,帶回來燒火。父母看了歡喜,回來了,都帶一點柴火回來,確實是很快樂。現在的兒童沒有這種幸福了,現在人口多,染污嚴重了。

      你看看小朋友這一出生,眼睛一張開,他看到什麼?看到電視,現在的兒童教育是電視教出來的,電視裡頭什麼些內容?他在三、四歲就學會了。蔡老師講《弟子規》,曾經給我們做了報告,講演的時候說的,他們在國內辦了一屆弟子規,結業的時候,讓聽眾說說他們自己的心得感想。他說有一個七歲的小朋友上台去說,他說我在學了《弟子規》之後,才知道做人應該要孝順父母。他的父母在下面聽,父母也在受《弟子規》的教學,帶著兒女一起來學,父母聽了很高興。可是接著第二句話他說:在沒有學《弟子規》之前,我天天都想著怎樣謀害父母。他父母聽到之後臉色都嚇白了,七歲!什麼人教的?肯定是電視。看到電視裡頭都是教你暴力、色情、殺盜淫妄,他學會了。你說怎麼得了?

      所以人性真的是本善,沒有人教他,沒有人提醒他,幾天課程之後,他就有能力辨別善惡。所以中國傳統教育能夠再恢復起來,國家有前途。雖然這麼多年沒人講,今天乍聽他能夠覺悟,他能回頭,這就肯定了人性本善,把他本性裡面的善心喚醒,引發起來了,古聖先賢教育的概念就是從這裡生的。

      憂慮、憂鬱症怎麼來的我們要懂得。一個人活在這個世間,沒有目標、沒有方向,不知道為什麼活的,又沒有人教他,也沒有看到一個好的榜樣,怎麼不患憂鬱症?他怎麼能夠生歡喜心?所以歡喜,哪個不喜歡?大乘教裡面佛常常教人「常生歡喜心」。孔孟教人,《論語》頭一句話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。那個「說」就是喜悅,就是佛家講的法喜充滿,從哪裡來的?親近善人,親近聖賢,親近仁人(仁義之人)才生歡喜心。為什麼?仁義道德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。

      你不讀聖賢書,你不親近善知識,你怎麼會懂?不親近聖賢,不親近善友,肯定你每天接受的是煩惱的薰習。煩惱日久天長不斷的薰習,你怎麼會不起煩躁?起心動念決定是跟貪瞋痴慢相應。大乘教裡面講六個根本煩惱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。疑是懷疑,懷疑聖教,懷疑這個世間還有聖賢,懷疑道德,懷疑倫理,這個疑完全是疑正面的東西;後面還有個惡見,錯誤的見解。煩惱引導你,你的思想見解怎麼能得其正?當然是邪知邪見,憂鬱從這兒來的。

      古時候有,這個經是佛三千年前講的,可見得那個時候就有這個憂鬱,沒有這麼嚴重!教的人太多了。從小出生,父母教你,你家裡面長輩教你,都做出很好的榜樣給你看,你看到的、聽到的、接觸到的,都叫正教。這個教不是宗教,教育,我們現在講正面的教育,不是負面的,這是中國諺語裡頭所謂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。少是什麼時候?從他出生,眼睛一張開,他就會看、會聽,雖然他不會說話,他已經在學習,已經在模仿了。大人的動作,大人一言一笑、一舉一動,你不要以為這個小孩,或者是放在搖籃裡面,他已經開始在學了,不可以疏忽!你要疏忽,你就錯了。所以中國的教學,這教育的根在家庭。讓這嬰兒耳濡目染,到他五、六歲的時候很懂事,七歲上學懂得尊師重道,從小看到父母、看到兄弟姐妹就知道、就學會了孝順父母,為什麼?看到自己的父母孝順他的父母,他就學會了。

      諸位要知道,古時候的家庭是大家庭,不像現在,現在所謂小家庭制度,結了婚之後跟父母分開居住。換句話說,這個損失很大,你將來生下的兒女不知道孝順父母,他沒看到這個樣子。而孝順父母是教育的最根本,根本的根本,他沒看到,他沒學到;換句話說,這在教育上根沒有了,這太可怕!你再要是教兒童這個根,你就難了。所以現在兒女不孝,為什麼會不孝?我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,你沒有做出孝順父母的樣子給他看,他沒看到,也沒有看到別人孝順父母。雖然本性裡頭有,不知道,就像那個四歲小朋友所說的,學了《弟子規》,老師這麼一教,他才曉得做人應該要孝順父母,在這個之前,沒有人跟他提起,沒有人跟他講解,他不知道!根本不懂得孝順是什麼意思,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。

      教學關鍵是在七歲之前,我們應該講六歲之前。七歲上學了,上學的年齡,懂得尊師重道,懂得尊重學長,同學當中年齡比你長的,為什麼?在家裡懂得尊重哥哥姐姐,在學校他能尊重學長,能聽老師的教誨,不一樣。尊師重道是父母教的,怎麼樣教?要表演。但是現在這種表演沒有了,所以也不懂得尊師重道。雖然今天的學生大學畢業了,博士學位拿到了,目無尊長,他畢業到社會上工作就很困難,很多公司老闆不敢用他。確實他有能力,但是他目中無人,不會做人。也就是說,他不懂得跟他的上級(他的領導)相處,也不懂得跟同事相處,這個事情就麻煩了。所以你看每一年畢業的學生多少,各行各業的老闆雇不到人,這簡直是個諷刺,什麼原因?做人的教育沒教他,做事的教了,做人的沒教,會做事不會做人。

      中國的教學最著重的是做人,做人在什麼時候教?嬰孩的時代,六歲以前教做人。所以上學,在從前小學,小學是家庭教育的延續,老師教導很容易。十二歲之前,少年,這一段時間當中記憶力最好,理解力還差一些,利用他的天性,把應該背誦的古聖先賢的教誨,全部都把它念熟背下來。所以中國從前小學,老師只是教句讀,教你念,沒有講解。講解放在另外一個階段,在哪裡?在大學,古時候稱為太學。中國的教育沒有中學,十三歲進太學,太學裡面就不是背書了,書你統統都背過了,講解!講解很快樂,不要書本,書你都會背過,老師也背過,所以大家都不需要書本。講到譬如是《論語》第幾面第幾行,大家都知道。

      所以太學的教育是研究討論,學生會提出疑問,老師給你解答。上課不一定在教室,因為一個老師帶的學生不多,通常只有十幾個人,往往帶著酒菜去遊山玩水,郊遊。風景好的地方,擔子放下來,大家是一面吃,老師一面講解,講完之後大家來研究討論,真快樂。讀書樂事,哪有現在念書念得這麼苦?要背一大堆參考書,從前沒這個事。但是這種教育我們都沒有受到過,我只受私塾教育大概幾個月,不到一年,學校就改了,改了變成現代的這種學校,那個時候叫短期小學,兩年畢業。學制統統改了,規矩也都改了,古時候這一套禮節都沒有了。

      古時候教尊師重道那個方法妙極了。我上私塾,六、七歲的時候,私塾在祠堂裡面,我父親送我去上學,先到大殿去拜孔老夫子的牌位。那個牌位很大,上面寫著是「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」,我都還記得清楚,向著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,那是民國二十一、二年。雖然進入民國二十年了,農村裡面還是行清朝時候的最敬禮,人民對皇帝三跪九叩首,我父親在前面,我在後面跟著拜。拜完之後,請老師上座,老師坐在孔子牌位的旁邊,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。我們做小孩的在後面,看到自己父親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,能不尊重老師嗎?這是教,家長跟老師在那裡表演、唱戲給小孩看,影響你一輩子。從這個地方學會了尊師重道。但是以後一改成小學,這個禮節沒有了;換句話說,兒童再也學不到了,看不見了。

      古時候學校定的這些制度,不是說老師你應該受,不是的。這是印光法師講的,求學這樁事情,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。你怎樣教你的兒女對老師有恭敬心,他得利益,教出來的。古人那個方法好。古人這個方法用了五千年,我們現在人覺得不好,改,改過來,改過來現在變成這個樣子。中國五千年改朝換代幾十次!哪一個人做皇帝執政都沒有改,教育的政策沒有變,教育的方法、內容都沒有變,唯獨到民國把它改掉了。民國改掉還是在二十多年,大概總是在二十四、五年的樣子,改掉了。當然城市裡面會改得早一點,我們是農村,農村比較遲。誰吃虧?兒童吃虧了。

      我接受過這個教育,親眼看到的,記憶很深刻。我弟弟小我六歲,他什麼都沒看到,他連進私塾這個禮節他都沒看到。你要跟他講這些,那都是神話,沒有見到,也沒有聽人說過。實在講,大我三歲、五歲的人比我就幸運多了,為什麼?他們看得多、學得多。所以在台中,周家麟周老師,他大我七歲;換句話說,他在私塾裡面至少念十年以上,基礎打得好,我們沒有法子跟他相比。他曾經受過過去完整的小學教育,私塾的小學教育,這個基礎就好。

      接近聖賢,你才能夠有歡喜心,法喜充滿,佛家是常生歡喜心。為什麼?跟聖賢接觸,天天有悟處,每天煩惱輕、智慧長,怎麼會不快樂?你再看看,翻過來看,如果一個人每天是煩惱長、智慧沒有了,他怎麼不憂慮?富貴不行,富貴還是生煩惱,還是憂慮!所以解決這個問題要靠聖教,沒有聖教決定不行。

      下面一句,『曲心讚歎捨』。「曲」,彎曲、委曲,這個字裡頭意思很深很廣。總而言之,它跟直心恰恰相反,你看看佛在大乘經裡面常講「直心是道場」。《楞嚴經》佛教學生,教大乘人,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,中間永遠沒有委曲相,你才能成就,才能一帆風順。永遠沒有委曲相,那怎麼辦?捨。捨是什麼?放下,連孟夫子都說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。不單是佛法,儒跟道都講到放下,就講到捨。

      捨,讚歎捨,釋迦牟尼佛的讚歎,怎麼讚歎?他把樣子做出來給我們看。世間人求富貴,想盡方法去求。釋迦牟尼佛生在帝王家,淨飯王的長子,他要不出家,繼承王位,他出家,捨了。你看王位捨了、權威捨了、富貴捨了,沒有一樣他沒放下,他統統放下了。十九歲等於出家了,偷偷的離開家去修道去了。那個學道吃了很多苦頭,沒有人認識他是王子,一般人都把他當作貧民、當作乞丐、當作孤兒。不畏艱苦,不懷念富貴,不後悔,真放下了。

      到外面去參學,哪一個有道,哪一個有學問,處處去請教。他本身也非常聰明,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。這經過長年的參學,經典上記載,釋迦牟尼佛三十歲成道。十九歲到三十歲,十年,整整十年。十年期間訪問過多少的學者,他都覺得不是究竟法,所以最後在恆河邊菩提樹下,萬緣放下,進入到禪定,甚深禪定,豁然大悟。這都是示現,都是做樣子給我們看,做什麼?這就是讚捨。他老人家一生當中給我們所示現的,你們諸位仔細去看,慈悲喜捨,做出來給我們看。

      一切放下,這是禪定,定生慧。禪定的起用就是真實智慧,智慧起來了,沒有一樣不通達。世出世間一切法,有些釋迦牟尼佛學過的,他十年參學,學過的,有些沒有學過的。說老實話,學過的少,沒有學過的多。怎麼知道?我們看中國的惠能大師,你就明瞭了。惠能大師沒有參學,釋迦牟尼佛有十年參學,能大師沒有!他只有在黃梅八個月,他參訪善知識就是五祖一個人,沒有參訪第二個。而且在黃梅時間只有八個月,八個月也從來沒有進過法堂;換句話說,禪堂、法堂他都沒去過,被派在碓房裡面舂碓,做粗活,也就是廚房一類的工作;他的工作是舂米破柴,幹這個粗活。諸位讀《壇經》,他的故事都很清楚。你看他開悟了,世出世間法全通了,釋迦牟尼佛哪有不通的道理!

      世法裡面,達官貴人、居士長者向他請教的,決定沒有思考,立刻就給你解答,就幫助你解決問題。經教方面,惠能大師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,他怎麼能看經教?但是你念給他聽,他一聽就明瞭,他可以給你講解。你聽了他的講解,你就會有悟處,你也會開悟,這不可思議!這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,從什麼地方來的?從捨、放下。真正萬緣放得下,自性智慧現前,這就是佛法裡所講的無師智,沒有老師的智慧;自然智,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無量智慧統統起現行。

      現在我們這個智慧沒有喪失,《華嚴經》上佛說得好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這佛一語道破。為什麼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,現在為什麼統統失掉?你要曉得,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能現前。佛教人教什麼?沒有別的,就是教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,你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現前了。所以到最後佛說了,佛不度眾生,沒有眾生得度,你成佛是你自己本來有的,真是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。沒有一樣東西你新得,沒有,是你自性本來具足,只是把你這個迷喚醒,你覺悟了。佛幫助人就是這麼一樁事情,如何幫助你從迷惑顛倒引你到達覺悟。迷沒有失,你的智慧德能沒有失掉,悟了也沒有得,本來有的,沒有得失!絕對不是說開悟是新得,不是,一切眾生統統都具足,佛跟我們講的句句是真話,句句是實在話。

      所以慈悲喜捨利益眾生,怎麼個利益法?自己做出慈悲喜捨的形相,眾生看到了才會覺悟;你要不做出慈悲喜捨的樣子,你跟他天天講慈悲喜捨,沒用,他不會接受。講得很好,他點點頭,然後你沒有做到。這些話是古聖先賢從前講的,現在不適合時代,現在照這個話去做,那你準定吃虧上當,所以講不通的。怎麼樣才通?做出來,他就通。他看到你真正慈悲喜捨,你過得很快樂,你過得很好,他就服了,這樣他才肯向你學習,他才肯向你討教。所以這個地方的讚歎,我們要注意到,讚歎絕對不是言語,是要做出樣子出來,這才是真正的讚歎。我們再看後面這兩句:

      【如是次第修。漸具諸佛法。】

      『諸佛法』有兩個意思:一個是三世諸佛所修所傳之法,這是一種解釋;另外一個解釋,這個「諸佛法」就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你才能具足究竟圓滿的佛法。這個究竟圓滿佛法統統是自性本具的。前面這一句話決定不能疏忽,『如是次第修』,這個意思就說的學佛不能躐等,有次第。正像我們在學校念書一樣,幼兒園、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研究所,次第;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、四年級,次第!不能躐等。這樣你才漸漸的具足圓滿的佛法,回歸到自性。你要不按次第,這就難了。

      我們看這段清涼大師的註解,這段是「二結前生後中,上一句是結前,下一句是生後」。後面就是從第七首偈到第十首,這是偈頌裡面的第二個段落。「後四偈」解釋,就是第七偈到第十解釋「眾行成果中」。眾行就是指前面六度、四無量心,這後頭還有詳細的解釋。「各上半喻」,前面兩句是比喻,「下半合」,法合。「然有二義」,第一個是「仍前漸具之義,便得釋成智為上首」。智為上首是正行,六度、四無量心,助道,助道助正行,正行在助道當中才能夠落實。所以正助是一不是二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。正在哪裡?正在助中,助在哪裡?助在正中。助在正中,契理,正在助中,契機,契理跟契機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他第二個意思,「正明所用不同,故須兼具」。所用不同就是作用不同,為什麼不同?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,遇緣不相同。所以這個「助道品」就是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無邊的法門,應用要活活潑潑,千變萬化,不離正智,這是般若智慧,不離。

      下面說,「然攝論第九,明立六度,通有三意」。這就為什麼佛講六波羅蜜?第一「為除惑故」。這前面介紹得很清楚了,布施度慳貪,持戒度惡業,忍辱度瞋恚,除惑。「二為生起佛法故」。這個生起是自他不二,成就自己就是成就眾生,成就眾生就是成就自己。第三「為成熟眾生故」,那完全是利他,在什麼時候?眾生修學的緣成熟了。成熟的眾生,你要全心幫助他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。在末法時期幫助這個人決定往生淨土,是成熟;不能往生淨土,不算成熟。你幫助他生天,幫助他不墮三惡道,都不算成熟,成熟是一定超越六道、超越十法界。

      我們要立志,在這一生當中一定要成熟,非成熟不可,這是可能的。因為什麼?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,萬修萬人去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成就的條件如理如法,淨宗的經論是我們唯一的依靠,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。一生依這個經論去修學,老實念佛,這個世間一切萬緣統統放下,放不下,你就去不了。所以慈悲喜捨那個捨太重要,徹底放下,那你就成功了。今天時間到了,這段經我們就講到此地。我們預定十七號回來之後,再恢復我們的「助道甚深」,我們再繼續往下面去講。謝謝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