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019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一九卷)  2003/4/2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19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還是看李長者的開導,前面我們讀到「是故因智隨迷,因智隨悟」,讀到這地方。接著看下面他老人家舉了個比喻:

      「如人因地而倒,因地而起」,把地比作根本智,比作本智。人,他為什麼會跌倒?還是地,地不平,他跌倒了,還是要靠地而站起來,用這比喻,這比喻好懂。由此可知,本智就是本性不動智佛,世尊給它起了很多名字。

      我們再看下面,這底下開示非常重要,確實是真實智慧。「正隨迷時,名之為識」。我們的根本智,我們的根性,真性,根性是真性,隨迷的時候就給它起個名字叫識,它隨悟的時候就給它起個名字叫智。迷的時候叫八識,悟的時候叫四智。你一定要知道「識之與智,本無自名」,這就是老子所說的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。《老子》這部書一開端就這兩句,一定要曉得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本來沒有名字,名字是人給它加上去的。

      「但隨迷悟而立其名故」,這名怎麼建立的?是隨自性,隨緣。根本智,不動智佛,六根根性,真如本性,這麼多名詞都是講的一樁事。佛一樁事為什麼說這麼多名詞?他的用意是告訴我們:你只要懂得意思。教我們不要執著名相;執著名相,你就又迷了。你一定要曉得名是假名,你就不迷了。不管怎麼說都是這樁事情,那就是善巧方便,這種善巧方便無非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讓我們從迷惑回歸到覺悟而已。「不可計常計斷名也」,計常計斷都是妄想。「此智之與識,但隨迷悟立名」,這就是四智跟八識,四智八識是隨迷悟而立名,這是從根本上說。根本如是,你就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,一切諸佛名號、一切菩薩名號、一切眾生名號、一切萬物名號,又何嘗不如是?你果然懂得了,你就不會去執著了。建立這些名詞沒有別的,便於演說而已,便於幫助你覺悟而已。

      下面說,「若覓始終」,宇宙之間你要想找什麼時候開始,到什麼時候結束。下面講的話都是佛在經中說的,「如空中求跡」,這是從前鳥在空中飛,你要想找鳥飛的那個路線,你到哪裡去找?牠飛過去了,沒有痕跡。「如影中求人,如身中求我」,後面接著說「依住所在,終不可得,故新長短處所之相也」。前面是講名,名之外,在形相上「依住所在」,我們今天說我們身體所在,給你總結一句話,「終不可得」,一切法,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畢竟空,無所有,不可得」。要曉得宇宙之間一切萬事萬物,畢竟空寂,了不可得,確確實實無所有。你要認為所有,是你迷了,你的本覺隨迷。你果然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,確確實實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你就悟了,你對於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的真相,你明白了。明白的人就叫佛、就叫菩薩,沒有覺悟還在迷,這叫凡夫。凡夫範圍很廣,有界內的凡夫,有界外的凡夫,界內界外合起來十法界。

      十法界裡面有情眾生都沒有覺悟,不要以為我們人道,比人高得多的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再高的阿羅漢、辟支佛、權教的菩薩、權教的佛陀,都沒有真正覺悟。為什麼?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沒有能夠轉識成智,不過就是愈往上面去,迷得愈輕,對於覺悟是愈來愈接近了。十法界往下面去,愈迷愈重,三途是迷得最重,很不容易醒悟過來。六道裡面,佛常常讚歎「人道可貴」。菩薩示現成佛都在人道,什麼原因?人道苦多樂少,容易覺悟,所以在這地方度化眾生。根熟的眾生幾乎都集中在這地方,在人道。惡道太苦,太苦了回不過頭來,他苦的那個程度真的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,太可憐了。諸天福報大,享受五欲之樂,樂糊塗了,也很不容易清醒過來。苦樂都能陶醉人,人間有苦有樂,苦多樂少容易覺悟。

      這些道理你真的要懂了,搞明白、搞清楚了,你還會不會打妄想?不會了。一天到晚看別人打妄想,自己妄想斷了,就跟了凡先生一樣。了凡先生不打妄想,是對於自己一生的命運肯定了,打妄想也沒用處。什麼都不想,那是錯誤的,他並沒有覺悟,他認為命運都是前生注定的,一絲毫不能改動,宿命論。西方也有不少古老的預言家,他們所持的態度亦如是,以為一切都是命運注定的。一個人的命運,一個家庭的命運,家運,國家的命運,世界的命運,好像都是冥冥當中注定的,一成不能變,跟了凡先生一個態度。殊不知,個人命運是我們自己行業、心行所造的;你家的家運是你一家人共業所感的;國家的國運是這一國的人民共業所感;世界的世運是居住在這地球上一切眾生共業所感。惡業感惡報,惡報,天災人禍,世界末日。能不能挽回?能不能改造?能。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預言,我以前看到一部《聖經密碼》,每一段後面都有一句話,「如果人心能夠向善,能夠懺悔,能夠改過,這劫難會推遲,甚至於會化解」。它那個句子是活的,它不是一成不變,這說法正確的。

      怎樣叫自己消除自己的業障,轉禍為福?聖人教我們,祕訣就是斷惡修善。佛在許許多多經論裡面跟我們講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你在六道裡面會過得很幸福、很美滿。全家人都懂得,一家人都行善,都能夠懺悔,都能夠行善。《了凡四訓》,我們看到了,了凡先生明白之後,他自己改過自新,斷惡修善,他的太太幫助他修善,兒子也幫助他修善,家運改過來了,這不很明顯的例子嗎?國運,這要靠國家領導人,中國古時候國家領導人都是聖人。「聖」是什麼意思?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吉凶禍福的事實,他明瞭、了解,所以他是個領導人,帶頭教化全國人民斷惡修善。以「倫常八德」為教學的中心理念,人人都能遵循倫理道德,國運就能轉過來。所以家庭教育好,你這一家興旺;社會教育好,社會安和樂利;國家教育好,國泰民安。今天聯合國也在推動全世界的教育,這是好事,太難得了,果然能夠方向目標正確,整個世運就轉過來了。

      過去我跟許多不同的族群、不同宗教往來,我是時時刻刻在提醒,從家庭到世界只要把四個教育辦好了,天下太平,人民享福。這四個教育,第一個是家庭教育,第二個是學校教育,第三個是社會教育,第四個是宗教教育。把這四個教育融合在一起,消除一切眾生的業障,融化一切眾生的惡業,業障就漸漸消了。懂得互相尊敬,互相尊重,互助合作,天下哪有不太平的道理!國與國之間,族與族之間,教與教之間,人與人之間,誤會衝突都能化解。 

      佛法裡講宇宙人生真相,不是假的,不迷信。宇宙之間所有的現象,現象有沒有?有,不能說沒有,但是你不能說真有。所以,佛法講這「有」,它加一個妙叫妙有。妙有非有,非有而有,這叫妙,不是真有;佛法又講真空,真空不空,不空而空。其實真空就是妙有,妙有就是真空。你們常常念《心經》,《心經》上不是天天念到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。色是有,妙有,空是真空;色即是空,妙有就是真空;空即是色,真空就是妙有。所以,你可以受用,你不能佔有。為什麼?因為它無所有,它畢竟空,它不可得。你要認為它真有,錯了,包括自己這身體,包括自己的胡思亂想,都不是真的,你要認識事實真相。真相,《華嚴經》上講「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一點都不錯。所以,連依住所在都不可得。下面舉幾個例子,「故新」,故是舊的。「故新長短處所之相也」,你要想求這些相,哪裡會有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這虛妄就是它不存在,它無所有,你求什麼你都求不到。

      底下的話句句都是真話,「如此無明及智,無有始終」,所以佛法裡面講無明,叫無始無明。無始就含著有無終,有開始它才有終結,它沒有開始,哪來的終結。這是解釋什麼叫無明。無明沒有開始,沒有終結;覺悟也沒有開始,也沒有終結。「無明及智」,無明是前面講的八識,及智是講四智,沒有始終。「若得菩提時,無明不滅」。菩提是大覺,無明不滅;如果無明滅了,那無明不就有始有終,就有生有滅了。這味道很深,你要一下體會不過來,慢慢去參究。佛法修學裡面,有很好的方式叫存疑,這就叫疑情,這不是懷疑。是這事情,佛說有,真有,但是我沒見到,我希望有一天我親自能見到。為什麼證得菩提的時候,「無明不滅」?說實在話,我們今天正在迷的時候,我們的本智不滅。本智何以不滅?本智本有。覺悟之後,無明何以不滅?無明本無。

      所以下面說了,「何以故,為本無故,更無有滅」。它本無,那怎麼個滅法?不滅的時候,這無明到哪裡去了?跟諸位說,無明就是本智,這話你能懂嗎?迷的時候本智變成無明,覺悟的時候,無明又恢復了本智。實在講這裡頭連說變、連恢復都不好講,它本來就是!有什麼變不變?有什麼恢不恢復?細心去體會這意思,整部的《大方廣佛華嚴》大本的經,「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,一四天下微塵品」就在眼前,一眼全經看穿、看透了。我怕我這說法,你聽起來愈聽愈迷惑,愈聽愈難懂,但是我給你透露出來的是事實真相。現在聽不懂沒有關係,有疑情很好,古人常講「小疑則小悟,大疑則大悟」。可是這疑你不能去研究,你研究就落到意識裡去了,愈研究與事實真相就愈遠,不可以研究的,不能落在心意識。那怎麼辦?念佛的人老實念,參禪的人老實參,研教的人你老實去研,去讀誦受持,決定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。尤其現代科學很進步,科學裡頭發現的東西真的幫助我們覺悟。

      再看底下這兩句,「若隨無明時,不動智亦不滅」。我剛才說過這個,我還沒看到這一句。剛才我看到的時候,就是「若得菩提時,無明不滅」,這裡反過來說,「若隨無明時,不動智亦不滅」。就是我們眼前的事實真相。那個不動智何以不滅?「為本無故,亦更無有滅」。他這地方說的跟我說的有點不同。我說的是:不動智是本有,無明是本無,本有不滅,本無也不滅。他這地方說的是:不動智不滅為本無故,亦更無有滅。我這說法跟長者的說法當中有沒有矛盾?離妄想分別執著,你才曉得這說法是一不是二。

      所以,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教導我們修學的心態,「離言說相,離名字相,離心緣相」,你見色聞聲,你才能見到真的事實真相。法,活的;說也是活的,就在學人會不會?這個會是你能不能體會。《起信論》上說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本覺是智,不覺是識;本覺是不動智,不覺是無明。我所講的跟《起信論》是完全相同,李長者講的言語文字小不同,意思沒有兩樣。

      「但為隨色聲香所取緣,名為無明」。我們真心、本智隨色聲香,就是隨外面六塵境界。隨外面六塵境界是自然的,是知,見聞覺知。可是這地方他說的並不是隨色聲香,後頭還有味觸法省掉了,他是隨什麼?「所取緣」,這就叫無明。所取緣是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。這話我再把它說明白一點,大家好懂。我們舉一個例子,我們的見性,見性是不動智,隨種種色相,這就是見性見,這是佛知佛見,完全正確一點錯誤都沒有;可是隨色相起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叫所取緣,這就叫無明。我這樣說法我感覺到我已經講得很明白,講得很淺顯了。

      什麼時候?下面講了,「但為知苦發心緣,名之為智」。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,要是起了妄想分別執著,苦!苦不堪言。迷得淺的人,本智起作用,起什麼作用?你覺得很苦,你知苦。知苦這個知是本智,在佛法稱之為始覺,你開始覺悟了。這是什麼?這是發心的緣,你開始覺得苦了,有心想離苦。離苦那要求離苦的方法,這方法就是道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就這樣示現給我們看。他表演太子,生在富貴家,出皇宮出城去遊玩,在外面看到老病死苦。這就是說明他迷得淺,覺性高,看到人家老,想到我將來也要老,我老是不是跟他一樣?看到別人生病,想到我也會生病,我生病是不是跟他一樣?看到別人死了,想到我自己也要死。老病死苦擺在面前,他發心緣成熟了。他發心有什麼方法能離這苦,去尋求離苦的這些方法、這些道理,這才決心出家修道去。修道的目的在哪裡?目的是離苦得樂。佛是怎麼發心出家的,他做這示現給我們看,知苦觸動了出家的動機、念頭。

      印度在那個時候不錯,宗教教學很發達,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的時候,印度的確是宗教的黃金時代。九十六種外道,其中「六師」是最著名的,經上看到「六師外道」,我們今天講的宗教。他們都修禪定,透過禪定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們的定功能夠突破空間維次,能夠看到六道輪迴,能夠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,很了不起,這成就相當可觀。非常可惜,他不能再突破,再突破他就成功了。只是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為止,到色界天為止,到四空天了,以為那就是宇宙的邊際。這是說老老實實話,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,有德行、有學問、有修持的人都沒有達到這境界。

      你要問佛為什麼出現在印度?有道理,印度那些人根熟了,他就是這一關不能突破,釋迦牟尼佛出現幫助他突破這一關。所以許許多多人跟釋迦牟尼佛學習,把禪定的功夫再提升到九次第定突破了,證阿羅漢果,超越六道輪迴。因為所有的宗教,他們終極的目標是求什麼?求般涅槃。佛很慈悲,滿你的願。阿羅漢證偏真涅槃,見思煩惱斷了,但是塵沙無明猶存,所以偏真涅槃不是究竟涅槃。佛再以善巧方便幫助他們回小向大,告訴他們,天外還有天,不是到這裡就完了。這裡頭根利的跟釋迦牟尼佛學,根鈍的他在這境界就滿足了,佛說天外更有天,他也不想再提升,他就住在這涅槃裡頭。跟釋迦牟尼佛走的人很多,不跟釋迦牟尼佛走的人也不少。這些事情我們不難體會,所謂是人之常情,各人的心量志趣不一樣,佛知道。這些阿羅漢在這境界住多久?佛在經上講的,小乘鈍根阿羅漢要住偏真涅槃兩萬劫,兩萬劫之後,他會回心轉意,會再求進步;辟支佛比他聰明,鈍根的辟支佛住在偏真涅槃是一萬劫。所以他們會回頭,不是永遠不會回頭。

      這經上講的「但為知苦發心緣,名之為智。但隨緣名之為有,故體無本末也。如空谷響,思之可見」。李長者在這一大段的開示到這地方為止。現在我們時間到了,這幾句我們留在底下一個鐘點再說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看長者開示最後的這一句,「但隨緣名之為有」。前面一句,他說「但為隨色聲香所取緣,名為無明」。這兩句我們可以合起來看,意思就懂了。前面一句著重在「所取緣」,如果但隨色聲香味觸法,裡頭沒有所取緣,那就叫有,不叫做無明。這「有」是什麼?妙有,經上常講的,「妙有非有」,為什麼會非有?他底下講了,「故體無本末也」,它非有。

      古大德常常跟我們講「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」,所以事相如夢如幻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如夢幻泡影」,可不能執著,不但不能執著,分別都沒有必要,你才能契入一真法界。稍稍加一點意思在裡頭,這什麼意思?妄想分別執著都是意思,稍稍加一點就變質了,一真法界就變成十法界。這稍稍加一點意思,就是世尊在楞嚴會上所講的「知見立知」。「但隨緣名之為有」是知見沒有立知,前面講的所取緣那立知了,那就變成無明,無明是這麼來的。

      末後長者舉個例子,「如空谷響,思之可見」,空谷迴音,你想想這樁事情,他用這來比喻「但隨緣名之為有」。我們對於空谷長嘯一聲,我們聲音沒有了,迴音就過來了,把這迴音比作隨緣,佛學裡頭的名詞稱之為有,妙有。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妙有,只要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正確了,你的受用不起副作用;副作用是無明,不起無明。就怕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就是妄想分別執著。什麼時候你能夠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,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。不起心、不動念,沒有妄想;不分別,沒有分別;不執著,沒有執著。妄想分別執著都離開了,那是什麼境界?那就是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在哪裡?就在此地。所以,此方即極樂,極樂就是此方;我心就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是我心,真的。阿彌陀佛是什麼?是我六根根性,是我本有的不動智佛,在西方極樂世界變現成阿彌陀佛了。

      這一大段釋迦牟尼佛示相答,通過清涼大師、李長者這兩位善友為我們解說,我們在這裡面得益甚多。再看下面一大段,文殊菩薩用言說答,前面是示相答,下面是文殊菩薩言說答。經文分為四段,第一段「歎眾希有」,第二段「諸佛子下,牒問總歎」,這都還是讚歎。到第三段「何以故下,徵歎總釋」,第四個段落「諸佛子如來下」,這是經文頭一句,引用在此地,你好找這段落,「廣顯難思」。現在我們看第一段,第一段就是歎眾希有,請看經文:

      【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,承佛威力,普觀一切菩薩眾會而作是言:此諸菩薩甚為希有。】

      這一大段經文不長,清涼給我們講解的不短。我們不看他老人家的講解,這一句好像也不難懂。講解裡面提供了一些佛學常識,特別是對於文殊菩薩這人,清涼大師給我們做一個詳細的介紹,讓我們有機會更進一步的認識他。前面說過,他是我們的妙慧。

      註解裡面,《疏》,「前眾疑問,佛令文殊答者」,到這地方我們就看到了,「以文殊示居此土,生有十徵,來自他方,體含萬德,降魔制外,通辯難思,化滿塵方,用周三際」,到這裡這是一段。文殊菩薩示生此土,這是說明他是示現的。釋迦牟尼佛也是示現的,示現到我們這世間來,教化這世間有緣的眾生,特別是根熟的眾生。諸位要曉得根熟,不但佛陀在世的時候有根熟,佛陀在世的時候根性利的沒有成熟,可能在佛陀正法時期成熟,或者在像法時期成熟,也可能在末法時期成熟,三個時期都有成熟的。佛陀在世當時沒有成熟,在後面正法、像法、末法成熟的,都是善根非常深厚。這裡頭有權有實,權是大權示現,佛菩薩再來示現的。實是什麼?真正在這世間修行功德圓滿而成就的,我們凡夫不容易看出來。

      文殊菩薩示居此土,這經上講的「生此國土」,就是佛陀當年在世的舍衛國,文殊師利菩薩出生在舍衛國。經上記載的,他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相好莊嚴,跟世尊完全相同;也有經上講,他生有十徵,這十徵就是十種殊勝的瑞相,十也是代表圓滿的意思。這小孩出生的時候,這家庭充滿了祥瑞,這祥瑞是這嬰兒帶來的。由此可知,這小孩福報大。《華嚴經》末後也跟我們說,善財童子出生,也是家裡面一家充滿了祥瑞。如果不是佛菩薩應化而來,一定是過去世修大智慧、大福德,這一生他又到人間來了,所以才有這麼多的祥瑞。這些事情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都引用到了,我們在此地可以把它省略。諸位同學如果喜歡想知道,你可以去看《疏鈔》,《纂要》裡面也引用到了。

      「來自他方」,那就是這經上所講的,他來自東方,我們這經文上講金色世界。由此可知,文殊菩薩是從東方金色世界到舍衛國去投胎,來示現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;他不是普通人,真的說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有來歷的。「體含萬德」,這是多生多劫修積的無量無邊的功德,「萬」是代表的無量無邊,功德圓滿,圓滿成佛了。沒錯,他是成佛了,早就成佛了。這經典裡面介紹他的很多。下面所說的都是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,他所示現的。諸位要曉得「體含萬德」這一句是根本,你要不是累劫修積無量無邊功德,你的能力從哪裡來?你的智慧從哪裡來?佛菩薩累劫修行成就的,我們不修行嗎?我們要想有成就,常常存一個僥倖的心理,以為我靠阿彌陀佛,我帶業往生就行了,修持馬虎一點也不要緊,可以帶業往生。這念頭錯了,這念頭肯定障礙你這一生往生。

      怎樣才能真正往生?要發大慚愧心,僥倖心不行!慚愧心,懺悔心。過去疏忽了,這一生學佛也沒有認真,從今天起,今天覺悟了,今天明白了,把過去這些毛病習氣改過來,認真努力依教奉行;經論上怎麼教我,我就怎麼做,這樣就對了。經論很多,依一部就行,這一部務必要具足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證,把這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淨土。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那是穩穩當當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所以你要發勇猛心,發慚愧心、懺悔心,千萬不能僥倖,千萬不能懈怠。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勝緣,最殊勝的緣,這一生要空過了,你就想到那是多麼可惜。彭際清居士說得好「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」,這「一日」在這一生當中我們居然碰到了,碰到不能夠把它抓住,空過了,可惜,實在可惜。實德能統統圓滿具足,萬德具備。

      下面他這智慧德能的作用,「降魔制外」,魔是魔障,外是心外求法,就是外道。他有大智大德大能,所以能夠降伏魔障。魔,魔障,佛在《八大人覺經》裡面跟我們講了四種,四大類:第一類五陰魔。五陰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世尊在楞嚴會上,把這五陰,這陰魔,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說明,每一類裡面說十種,五陰就變成五十種陰魔,《楞嚴經》佔了一卷半的文字。《楞嚴》總共十卷,講五十種陰魔佔一卷半。誰能降伏?文殊菩薩能降伏。修行,菩提道上魔障是決定不能夠避免的,為什麼不能避免?我們在六道裡頭打滾,無量劫來生生世世,有意無意你跟一切眾生結了多少怨,因果裡面講「欠命要還命,欠錢要還債」。因緣果報,佛法裡頭說得好,「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」。什麼叫時辰?實在講,緣。緣沒有成熟,緣成熟遇到了,麻煩就來了。學佛的同學我們看到很多,遇到冤親債主了,就是想念佛他都障礙他。魔在哪裡?魔在自己身上。著魔的人,我們看到不少,瘋瘋癲癲,語無倫次,真可憐!有沒有辦法幫助他?非常非常困難。這些道理我們要懂,五陰魔。

      第二大類煩惱魔。第三類死魔,死魔是壽命到了,你修行還沒有成功,壽命到了。這怎麼叫魔?縱然你修得不錯,你來生再得個人身,善根很厚,還能接著修。但是你要知道,這一死一生至少要耽誤二十年,這是折磨。你怎麼能夠降伏五陰魔,降伏煩惱魔,降伏死魔?第四大類是天魔。天魔是外面的,我們剛才講冤家債主附身,那是屬於天魔一類的,第四類的。前面三種是屬於你自己的,我們的身,五陰身,有陰魔,陰魔來擾亂,怎麼擾亂?你想用功的時候,身體不行,病痛了、疲倦了,精神提不起來了,這屬於五陰魔。所以你要認識清楚,這是自己業障,不是外來的。還有一類,還是自己本身的,煩惱魔。妄念紛飛,特別是惡念太多,自己知道不好,但是伏不住,煩惱魔,統統要靠智慧福德。

      智慧福德怎麼修?戒定慧三學,戒定修福,定慧是修慧。佛教給我們正確,持戒、修定、開慧,這魔障你就能夠制伏,就能降魔了。有戒定慧的根,有戒定慧的行,外面的冤親債主也容易化解了。為什麼?你認真修行,你的冤親債主看到,也會佩服你。說實在話,他也不會刁難你了,為什麼?看到你有成就了,即使過去生中深仇大恨。我們修行人,現前我們同修也都知道,你們每個人在佛堂裡面都供一個冤親債主的牌位。不學佛的人不知道,學佛的人都會在佛堂供一個冤親債主的牌位。道場人多了,每一個人供不是太麻煩了,所以我們供一個總牌位,「道場四眾同修冤親債主」。我們每天誦經念佛,研教修行,把這功德迴向給他。幫助他覺悟,幫助他明白宇宙之間的真相,跟我們一起發願求生淨土,我們把過去的怨結化解,從今之後我們做同參道友。我們用真誠心感動他們,他們就不再找麻煩了,不但不找麻煩,他們來護法了。

      由此可知,這問題端在自己能不能改變自己。自己改變了,就能改變這些冤親債主。世出世間之事沒有不能化解的,我們基本的理念肯定人性本善。過去犯的種種錯誤,是我們彼此都迷惑鑄下的大錯;現在我們覺悟了,明白過來了,我回頭了,也希望你能覺悟,你能回頭。更希望往昔今生所有的冤親債主,我們統統要覺悟。往昔我們錯了,我承認我錯了,你也錯了;我迷了,你也迷了。我迷你不迷,你會原諒我,你不肯原諒我的時候,你也迷了;我要不迷的話,我可以原諒你,我不原諒你,我也迷了。所以雙方都迷,才犯過錯,雙方有一個不迷,這怨結結不起來,兩個都錯了。現在很幸運,我遇到佛法覺悟過來了,這一覺悟,我發真正懺悔心,幫助所有大眾,要破迷開悟,要斷惡修善,要化冤家為親家,轉凡為聖,這是一條真正光明的大道。這不能不學佛菩薩,佛菩薩是我們的榜樣。

      第二句講的「通辯難思」。通是通達,辯是辯才,菩薩有無礙的辯才,他才能教化眾生;沒有辯才,對於世出世間法不通,又沒有辯才,想幫助眾生,你不具足條件。那這怎麼通法?這就難了。我年輕的時候,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教,就是現在一般人講學講經,李老師告訴我:講經教學最基本的條件,是要通達世出世間法。他老人家舉了個例子,世間法不說別的,就說中國乾隆皇帝編的這一套叢書《四庫全書》,你想想你有沒有能力通?我們講堂這裡擺的有一套,還有一套《四庫薈要》。《全書》不能通,《薈要》也行,《薈要》是《全書》的精華,是《全書》的三分之一。說老實話,這一生通不了!世間法除了這之外,中國的、外國的那個書籍不曉得有多少,你怎麼個通法?

      世法通了,佛法還要通,佛法代表的是《大藏經》,我們這教堂裡面有十套不同版本的《大藏經》。中文自古至今,包括高麗、日本所刻的不同版本的《大藏經》,總共大概有三十多種。這三十多種內容大同小異,任何一種都好,你能通得了嗎?如果通不了,你怎麼教?你怎麼講?我們聽到老師這番話,就像什麼?涼水澆頭,沒有指望。兩眼發呆看著老師,這怎麼辦?老師講的話是真的,尤其我們學佛年歲都大了。我二十六歲開始學,自己確實很後悔,為什麼不早十年遇到,如果我十六歲開始學,那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了。二十六歲才遇到方東美先生、章嘉大師,這兩個人是我佛法啟蒙的老師。遲了,太遲了,雖然發憤用功,真的是古人所講亡羊補牢。我們受的,沒有受正規教育,補習教育。

      所以李老師講,正規我們通不了,那還有一個辦法。這還有一個辦法,我們的精神就起來了,一心專注,聽他老人家講還有什麼辦法。他講「通」,用什麼方法?感應,感通。拿什麼來「感」?誠,真誠,真誠到極處,能夠感動諸佛菩薩。我們有感,諸佛菩薩有應。這就是一般人講的「我自己不行,我求佛加持」。怎麼個求法?至誠感,佛加持,你不知不覺就通了,老師教我們這方法。

      通了之後,辯才就跟著來了。這裡頭最忌諱的是驕慢,如果自己以為了不起,以為我很有智慧,人家都辯不過我,你這感應立刻失掉了。所以永遠虛心,永遠對於任何一個眾生,謙虛卑下,你的真誠才能現前。有一點小小的能力都自以為是,現在人常講「值得驕傲」。好了,你這一驕傲就完了,感應完全沒有了。必須常常心裡存著「我不行,不如人」。不要說諸佛菩薩我們比不上,就是過去現前這些祖師大德,我們能比得上哪一個?常常想著這些人,慚愧心、知恥心油然而生。

      如果實在提不起來,有辦法,案頭常常放一本《高僧傳》,放一本《居士傳》,沒有事情去翻翻,這裡頭人,我能比得上哪一個?就是近代的,我常常提到的諦閑老法師那個鍋漏匠的徒弟,他雖然是愚,愚不可及,比不上!李老師常講:我很想學愚,學了幾十年學不像。可見得學愚不容易,愚不可及。他沒有念過書,沒有學識,什麼都不會,但是他對人對事那樣的認真、負責、誠懇、爽直、有恆,能夠將一句佛號貫徹到底,我比不上他。他三年就能把阿彌陀佛念來,我搞了三十年,阿彌陀佛消息都沒有,怎麼能比得上人家!什麼原因?真誠不夠。

      諸位要知道,真誠才能感通,何以曉得真誠不夠?對這人有意見,對那個事也有意見,一天到晚看不慣的事情太多了,完全是妄心,哪有一點誠意?諸位要曉得,一誠一切誠。絕對不是說:我對於學佛、研究經教、學講這個誠,我有誠意,日常生活當中對人、對事、對物忘掉了,你對經教上這誠是假的不是真的。真則不二,你還常常有二心,這是說明什麼?沒有誠意。「通辯難思」,這一句意思很深,文殊菩薩不可思議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