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494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九四卷)  2006/1/5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94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淨行品第十一」,經文「指事顯因」的第一段,我們把經文念一遍:

      【佛子。云何用心。能獲一切勝妙功德。】

      這是文殊菩薩說的,文殊菩薩稱『佛子』,就是對我們一切大眾的開示。在《華嚴經》上是智首菩薩作代表,這個「佛子」是稱智首菩薩,他作我們大眾的代表。這一句徵問很重要,「總徵」。怎樣用心,前面我們也說得很多,在「別顯」的五門當中,第一段前面也說過了。今天我們接著看第二段,「通顯文旨」。

      清涼大師告訴我們,「然此諸願,句雖有四」,這個「諸」就是指向下的偈頌,一百四十一句,就是一百四十一願,每願是四句,它是四言頌。說「句雖有四,事但有三」,實際上所說的事,只有三樁事情。譬如偈頌裡面講,「菩薩在家,當願眾生,知家性空,免其逼迫」。這個「當願眾生」,一百四十一句統統有,就是這第二句沒有意義,只是當願眾生。所以事情,說事,三句,三句展開來,意思有六。先說三事。「初句」,這是後面一百四十一句沒有例外的,都是這種格式,所以第一句是所願之事。我們通常講的「三皈依」也在這裡頭,「自皈依佛,當願眾生」,自皈依佛就是我們「願所依事」,這是第一句。

      第二句是「願所為境」,境是境界。我們自己皈依佛了,也願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都知道皈依佛,這是我們願所為的境界,這個境界是為一切眾生。一切眾生,不但包括我們世間的人類,包括九法界,範圍不僅是我們娑婆世界,心量就拓開了。遍法界虛空界,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都是我們發願的境界,這個心量多大!可是發的時候要真發,如果只是念這首偈,心口不相應,那就不是修普賢行。普賢菩薩內外一如,我們中國人所講的表裡不二,外表跟內心是一致的,這樣心量才能夠拓開。不起心、不動念則已,起心動念都是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為境界。一百四十一願展開來,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,沒有一法漏掉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這是佛心,這是佛願,這是佛行。

      所以,我們提到普賢行願,一般人只知道十大願王,十個總綱領。總綱領展開來,可以說這個地方一百四十一是目,綱目,展開來每一句每一願裡面都圓滿具足十個綱領。十個綱領每一條,譬如「禮敬諸佛」,這一條具足這個地方一百四十一願;一含攝多,多歸納為一,一多不二。今天我們很清楚、很明白,這一百四十一展開來是無量無邊!日常在生活行為、起心動念點點滴滴,重重無盡,不可思議的境界。所以《四十華嚴》,就是《華嚴經.入法界品》,《四十華嚴》的經題是「入不思議境界普賢行願品」。你才真正能懂得什麼叫做不可思議境界,就是「願所為境」,不可思議。

      後面二句,就是第三句、第四句,「願境成益」;願是第一句,境是第二句,三句、四句成就它無量的功德利益。我們一般在三皈依裡頭,第一條「自皈依佛,當願眾生,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」,「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」這是願境成益。自己(願是屬於自己)發無上菩提之心,成就大道是願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成無上道!自己發無上菩提心,願一切眾生同成佛道。你看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統統具足。

      這是三樁事,三樁事展開來,「開為六者,初事有二」,事裡面有二。一個是內,「一者內,謂菩薩自身根識等,經云,菩薩等故」。這是從內,我們自身的根是講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,這六根;識是講的六識。在我們現在十法界裡面的凡夫,都是把識,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,當作自己的心。沒錯,這是心,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十法界裡面統統用妄心,愈往上面去,妄心愈接近真;愈往下面去,距離真心就愈來愈遠。真心是性,心性!超越十法界,完全用真心,不用妄心了,用真心就是佛。

      超越十法界,剛剛超越,圓教初住菩薩,叫發心住。發的什麼心?菩提心,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。菩薩心一動,決定是這五種,統統具足;不會說這五個裡頭缺一個,沒有,統統具足。五個心就是五種說法,是一個菩提心。所以這十個字我們圓滿的落實,那就恭喜你,你不但超越六道,你超越十法界了。你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的位次,是初住以上,法身菩薩!你是分證佛,真佛,不是假佛。

      我們今天先把這菩提心,依照佛陀教誨我們知道了,天天念它,沒做到。真誠,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還是有虛偽,不過怎麼樣?比沒學佛的時候好一些,有了進步。沒學佛對人、處世大概是十分有九分是虛偽的,現在學了佛,我們的虛偽大概只有個七分、八分,這就是有進步了。不夠!如果照《華嚴》的教義,我們用了這麼多時間來學習,知道十信位的菩薩,從初信到十信,十信心滿就證初住菩薩,七信位的菩薩超越六道。我們用這個例子來探討,就可以說我們學佛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有幾分?如果能有一分,我們做到一分,我們把分數定做十分,做到一分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薩;一分都做不到,那你沒有入門!你還是六道凡夫,沒入門。

      如果做到七分,我們講十分之七,我們的菩提心這十個字,如果用一百分來比,我們可以打七十分,阿羅漢了;能打八十分,是辟支佛;能打九十分,是菩薩;能打一百分,十法界裡面的佛,他接近超越十法界的邊緣,往上再提升,他就是初住菩薩。初住菩薩住一真法界,到華藏去了,到極樂世界去了,這個要知道。我們以一百分來說的話,要達到十分才是初信的菩薩,我們想想現在我們自己可能只有一分、二分,達不到十分。十分在世間上來講就是聖賢,不是聖人也稱賢人,賢人君子對人有幾分真誠了。真誠的反面是虛偽,在百分比上,我們的虛偽總是百分之九十幾是虛偽;真誠就只有百分之二、三,就不錯了,你逐漸契入大乘。真誠如是,清淨亦如是,平等亦如是,乃至於慈悲亦如是。

      我們以華嚴這樣的體會,比較容易懂,也比較好講。這是我們必須認真努力的,要不斷把自己的分數提升,希望年年加分、月月加分。果然能夠這麼做,我相信你一定得到法喜充滿,就是夫子所講的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!你會生活得很快樂,生活得很幸福。為什麼?提升是智慧,智慧長、煩惱輕,一定的道理。所以這是自己六根、六識,菩薩從這個地方,這是內。

      「經云,菩薩等故」,經云就是下面的偈頌。偈頌裡面第一句講菩薩,剛才我們念的,就是「菩薩在家,當願眾生」,所以用第一句,也就是後面經文裡頭頭一句所說的。第二,有內必有外,外就是「他身,或依正資具等」。就像第一句「菩薩在家」,在家,你家裡頭有父母、有兄弟、有妻子、兒女,自身之外都是他!他們。或者說「依正資具」,「依」就是我們生活環境、物質環境;「正」是人事環境,像父母兄弟兒女、妻子兒女,這是正。我們的家庭所有的土地、房屋,乃至於生活所需,這都屬於依報,資身之具。今天講的是我們的家庭裡面的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,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更美好。「經云,在家等」。

      昨天我想了很久,因為我們中國國家宗教局,今年要開個「世界佛教論壇」,這好事情!中國的宗教走向了世界。主題是「和諧世界,從心做起」,心淨則佛土淨,心安則眾生安,心平則天下平。這個主題好!從我們自己內心做起,要幹真的,不能幹假的,跟我們的「淨行品」相應。廬江滿成老和尚在不久之前,有一批人跟他出家,聽說有五十多個人。老和尚給我提到受戒的問題,我就想到,還是不受戒的好!現在是末法時期,我們看古人,蕅益大師,受了比丘戒之後,在佛菩薩面前退戒。把比丘戒退還給佛菩薩,自己一生守沙彌戒,所以他老人家很多註疏上面,題的名字都是菩薩戒沙彌。沙彌是在學生的地位,我們希望我們真幹,我們一生都做學生。如果是比丘,比丘是天人師,老師的地位。我們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、自己的學問、修持都不夠,還是謙虛一點好,一生做沙彌,這已經是很高了。

      蕅益大師這一退退到沙彌,他的徒弟,「我的老師是沙彌,我跟老師比比不上」,那怎麼辦,退!所以他的學生,就是他的徒弟,成時法師,蕅益大師的《全集》是成時法師把它整理出版的,流通給後世。成時也降格,降得更多,自稱為出家優婆塞,真的名副其實。我過去在台灣,我有個印章,我也降格,我那個印章就是「出家優婆塞」,這樣才名副其實。為什麼?不但我們今天比丘戒做不到,沙彌戒也做不到。能把五戒修好,五戒、十善做好,就很了不起。一生守住五戒十善,我們出了家,出家優婆塞,名正言順,名實相副,對的。

      在中國,也有個很了不起的大德,說起來諸位都知道,弘一法師,弘一法師他就是自稱出家優婆塞。所以出家優婆塞,第一個我們看到是成時,明朝末年人,明末清初。我看到第二個是弘一大師,今天我們想想,我們比弘一大師都比不上。名副其實,那我們今天確實就是守住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要求自己必須做到的,這是出家的身分。所以我們要把三壇大戒都退掉,什麼身分?出家優婆塞。確實我們是幹菩薩事業,所以冠上菩薩出家優婆塞,這名正言順。我希望新剃度出家的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,不敢隨便參加受戒,自以為是大聖。掛上大聖的名,名實不相副,那你就要想到,古人有一句諺語說,「地獄門前僧道多」。想到這句話,毛骨悚然,怎麼會不害怕?想想我們自己做到了多少,這一定要知道,不能不知道。自己要謙虛、要恭敬,決定不敢為人先,站在別人後面好,不敢為人先。這是說到「他」。

      再看第二段,是事,「次事亦二種」,亦有二種,「一能發願者,二所願眾生。經云,當願眾生故」。這個「當願眾生」一句,有自己的願,「願眾生」那是境界,「當願」是我自己發願,能發願者。這一百四十一願,我們念的時候是不是真發了?天天念,早晨念一遍,晚上念一遍,至少是早晚課!早晚課都有三皈依,三皈依這三願也在這一百四十一願裡面。「自皈依佛」,我有沒有皈依佛?這是第一條要注意的,我有沒有皈依佛?我把這個一百四十一願都編上數目字,從第一到一百四十一。三皈依在次序上是第二十、二十一、二十二,這個次序;二十是「自皈依佛」,二十一是「自皈依法」,二十二是「自皈依僧」。我們有沒有皈依?

      「三皈」我講過好多遍,有錄音、有錄相,還有《三皈傳授》的小冊子。早晚都念,沒有皈,也沒有依。皈是回頭,回頭是岸,沒回頭;依是依靠,我們沒有依靠,沒依靠佛。我們依什麼?還是依自己的煩惱習氣。生活當中,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沒有依照佛的教誨,所以我說沒有皈,也沒有依。佛是覺,皈依佛就是皈依覺;覺的反面是迷,起心動念,分別執著,這是迷。這一願就是教給我們,從迷回過頭來依覺,覺而不迷,這才叫真正皈依佛。從邪回過頭來依正,正知正見;從邪知邪見回過頭來,依正知正見,這叫皈依法,皈依法是正而不邪。僧是清淨,清淨的反面是染污!我們今天精神的染污、思想的染污、見解的染污,現在還有色身的染污,現在這個社會嚴重的染污。我們要懂得從染污回過頭來,依清淨心、依清淨身,身心清淨你自然健康長壽。

      我們天天念三皈,有沒有真的回頭?有沒有真的依靠覺正淨三寶?如果沒有,那我們天天早晨念這個,晚上念這個,我有時候說話不好聽,叫打妄語,騙佛菩薩。早晚課,早晨騙佛菩薩一次,晚上又騙他一次,於心何忍?真回頭,真的有依靠。落實在哪裡?現在我們提倡的,要落實在《弟子規》,落實在十善業,那就是真正名實相副的覺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。

      第一句裡頭講的能發跟所願眾生,不但自己這麼做,還要有願、有這個念頭,希望一切眾生都能皈依三寶,都能夠落實三皈、五戒、十善業。只要我們做,做得很好,你一定影響你家裡人,日久天長,大家看到你是這麼個好人,會感染!我們沒有辦法感動家人,就是自己做得不夠好,真的自己做好了,哪有不感動人的道理!所以古大德說得好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我們所期望的目標達不到,回過頭來反省。不是人不能夠教化,而是我們自己的德行不夠,我們的智慧、德行不夠。一定要加強自己的智慧德行,你才能感動你的家人,才能感動你的鄰里鄉黨,感動社會一切大眾,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。

      「後事亦二」,這是事,事上有初、有次、有三,這第三樁講的是「一者自益」,你自己得利益。「由此諸願,成前諸德」,總的說是能獲一切勝妙功德,所以你要會用心。怎麼會用心?佛菩薩慈悲到了極處,舉了這麼多的例子,一百四十一個例子,教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工作、待人接物怎樣用心。你要果然如法修行,你這樣用心,跟諸佛如來、跟法身菩薩無二無別。佛在日常生活當中,在待人接物當中,怎麼用心?就是這樣的。我們要好好的學,要學會!那你就成就自己的智慧、德行。

      你看「勝妙」,前面講過了,勝是殊勝,妙是不著相。大乘教裡面,我們念過,「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即一切法就是勝妙功德,就是殊勝功德;離一切相,妙功德。即相離相,離即同時,這是菩薩,這是佛,不是二乘!二乘離一切相,他真離了,所以他不教化眾生。他嫌眾生不好教,不教了,所以他沒有菩提心。菩提心裡頭有大慈大悲,他只有清淨,沒有慈悲。所以二乘在四聖法界,不是在一真法界;菩薩在一真法界。這是自益,自己利益,成就自己的殊勝微妙功德。

      第二個是「益他」,利益別人,「由此發願,願眾生故」。這個願不是空願,這個願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影響!我發願一定要做到,必然能夠影響我周邊的這些人、物。人能影響物,物也能影響人,物是什麼?山河大地,一切眾生!人發大願、發善心,就是從你的念頭上放射出像電磁波一樣,像光波一樣。善心、善願,這個波遍法界虛空界。這個波的強度完全跟你發願的心成正比例,就像我們剛才講的百分比一樣。我們今天發的願,好像沒有什麼大的感應,真的,感應不顯著。為什麼?這個波發出去很弱,不強,雖很弱它也周遍法界。如果我們能夠有強度,有百分之十的強度、百分之二十的強度,就產生很大的效果。百分之十,《華嚴經》上初信位的菩薩了;百分之二十,二信,大乘圓教二信位的菩薩,這個感應就很明顯。他的形象、他的動靜,他動作也好,他在那裡入定也好,都能叫山河大地受到影響。這個事情你只要了解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,你就明白了。

      真誠的善心,能令外面的環境都變得美好,這就是說出境隨心轉,大乘教裡頭佛常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所以我們今天不能感化這個社會,不能讓物質環境變得更美好,我們做得不夠!這是自己要認真反省、檢討的。怎麼做得不夠?有名利,還是會爭名奪利,自己喜歡的還是要爭取;還是有貪心,自己有的,看到別人很需要,有吝嗇的心,不肯布施;看到於自己不太舒服的時候,馬上就生氣,瞋恚就起來;看到別人比我們好的時候,嫉妒就起來。諸位想想,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?如果是這樣的話,一分都沒有。佛所說的菩提心,我們不是念念而已!嘴皮上有,除嘴皮之外什麼都沒有。你的心上沒有,你的行為上沒有,怎麼能成就勝妙功德?我們這樣學佛也能獲,能獲一切三途六道的業因果報;我們不是成就勝妙功德,我們所幹的還是三途的業報,這個不能不警惕。

      尤其是年歲到晚年的人,我們中國人常說,六十以後是晚年。年輕的人還沒有體會到這個事情的要緊,六十歲以後,這一生已經過去了,念念要為來生打算,來生我要到哪裡去。縱然過去六十歲之前造做種種惡業,六十歲如果身體健康,覺悟了回頭,來得及。《往生經》裡面說的是更殊勝,慈悲到極處;只要你一口氣不斷,你改過自新修懺悔都來得及。人不可以自暴自棄,遇到佛法實在是不容易,遇到之後一定要明瞭,一定要覺悟,一定要真正皈依,依教奉行。這個法真的是自他兩利,自利不可思議,利他也不可思議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再看清涼大師下面的開示。「此後二句,或前句是因,後句是果,如云所行無逆,成一切智等」,這是舉個例子。「所行無逆」是因,「成一切智」是果,偈頌裡頭這種例子很多。第三句、第四句,有些時候上面是因,下面是果。所行無逆,「逆」就是違背佛陀的教誨,佛陀的教誨就是在經論之中,三藏經律論都是佛陀的教誨。古人給我們說得很好,「經論印知見,戒律正行為」,我們講身口意,言語造作要依戒律,起心動念要依經論。三藏無非是教我們身語意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能得其正。

      正的標準是什麼?標準是性德,大乘教裡面講的法性。身語意三業都能跟法性相應而沒有違背,這個人就是法身菩薩,就是諸佛如來;如果有違背,違背的程度有大小、有淺深、有廣狹不同,違背少許無傷大雅。那就是十法界裡面四聖這些人,沒有能夠完全做到無逆;完全做到無逆,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們所行無逆,成一切智。這「一切智」包括三種智慧,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。用這三個字,因為偈頌每一句是四個字,所以提一個,你就想到後面三個都在其中。成就一切智,初住以上!就是我們常說,於一切法,我們講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沒有執著;我們中國人講沒有成見,什麼都好,不再執著,這是阿羅漢。

      譬如飲食,我在新加坡,聽新加坡的同學們告訴我,老一輩的人,弘一大師他跟新加坡廣洽法師是非常好的朋友。廣洽法師祖籍是福建,他們曾經在廈門在一起住過一段時期。廣洽法師對於弘一大師非常尊敬、非常的仰慕,這是真正有德行的一個出家人。所以弘一大師就應他的邀請,到馬來西亞南洋去弘法,住在他的精舍,薝葡院。我去過,房子不大,有個小院子。一個老人告訴我,弘一法師的生活很簡單,很容易照顧,飲食起居給他什麼吃什麼,他沒有分別。有些菜做得鹹,有人說:法師,是不是太鹹了?他說,「鹹有鹹的味道」;煮淡了,「淡有淡的味道」,沒有一樣不好,這是現身說法。

      佛在經教裡常常教我們,隨緣而不攀緣,隨緣就是什麼都好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出去托缽,給什麼吃什麼,決定沒有分別。不會說每次去,這富有人家,供僧的菜飯都很好,天天到他家去托,沒這個事情;另外那是貧窮人家,吃的都很差。佛菩薩心是平等的。所以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在哪裡修?就在生活上修,就在人事上修,在環境上修,你才真修得成功。修什麼?所行無逆,決定遵守佛陀的教誨,你不能挑剔,這個好吃,那個不好吃,不可以。

      所以佛吃的那一缽飯,很多人家布施的,不是一家,這個飯叫袈裟。我們穿的這個叫袈裟,袈裟是印度話,是什麼意思?混雜。這個衣服是紅黃藍白黑,這五種叫正色,佛染衣,把這五種顏色混在一起,染成這個顏色,所以稱袈裟。吃飯是每個人家托缽,人家供養的。佛叫弟子們托缽,只准托七家,七戶人家。七戶人家都沒有供養,你就不可以到第八家去,你就回來,空缽。回來怎麼辦?由同學缽裡飯多的分給你。托缽不是托了之後,你就可以一面走一面吃,不可以。要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,樹林之下,大家統統都回來了,再一起吃飯。很有規矩,有秩序,不是每個人托的自己就吃了,不是的。回去之後,大概還是把所有的飯統統混合在一起,你能吃多少就拿多少,這叫平等。

      所以一缽千家飯,你了解這個意義,不是假的。當年他的學生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,大家都去托缽,回來之後,把所有飯混合在一起,不是一缽千家飯嗎?這不是假的,這是實實在在的。都是混合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飯菜統統在一起,養這個色身。總是要記住,一切都隨緣不攀緣,一切都不要麻煩別人。佛法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總不可以叫別人為難,這一點很重要!所以,經論上佛常講,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不能叫他生煩惱,生煩惱就不是菩薩了。

      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總是利益眾生,而不是為利益自己。為什麼不利益自己?利益自己是搞六道輪迴。為什麼利益自己是搞六道輪迴?六道輪迴裡面第一個因,就是執著有「我」,把這個身當作我。《金剛經》上講,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只要有我,必定就有眾生,就有壽者,四相具足,這是六道輪迴的因。所以佛教人,你要想離開六道,先要破我執,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我尚且沒有,我所有的當然更是假的,無我、無我所,你才能離開六道!堅固的執著我跟我所有,連念佛都不能往生。這個例子很多,你看看佛門裡面那些文字記載太多了,業因果報。

      有些修行,無論在家、出家,不錯了,名聞利養看淡了,世緣也淡了,但把佛法看得很重;身是看得很輕,佛法看得很重。譬如法物、經書,看得很重,比生命還要重,佛像看得很重,堅固的執著。我在過去,年輕的時候,我很愛書,書看得很重,確實超過一切所有的。以後李老師講經的時候告訴我們,凡是有嗜好,你將來死了以後,念念你捨不得離開它。要是經書看得很重的,那怎麼辦?書裡頭有蛀蟲,蛀蟲就是前生愛那些書,捨不得離開書本,死了以後就到書裡頭做蛀蟲去了,這是李老師給我們講的。我看到有些人特別喜歡收藏佛像,大尊、小尊的、金銀銅鐵的,專門喜歡蒐集佛像、愛好佛像,虔誠佛教徒。他將來要往生的時候,到哪裡去?我曾經看到木雕佛像裡面有老鼠,我恍然大悟!他離不開佛像,佛像裡面有老鼠、有蟑螂、有螞蟻,他就到這裡投胎去了;寺廟裡沒有男女婚配,在這投胎去了。所以對任何物品,只要有嗜好的,都會給你帶來很大的麻煩。

      《般若經》上講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佛說這個話是什麼意思?教你統統放下,不要執著。我學佛學到十年、二十年才真的放下,什麼都可以,不再搞這些東西。書籍是要蒐集一些,為什麼?講經,講經需要參考資料,所以不能不要圖書。圖書怎麼樣?從前是據為己有,自己很珍惜,現在都送給圖書館。古時候寺院有藏經樓,應該統統歸藏經樓,歸常住。我們現在沒有藏經樓,我在澳洲有個淨宗學院,學院也交給年輕人。學院有個相當有規模的圖書館,我所有的書籍全部歸圖書館。我自己身邊就是一些參考資料,這些參考資料我也不執著,哪天我不要了,我統統會捐給寺院或者是捐給學校。現在還沒有捐,心上早已經捐掉了,不可以有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。身尚且不是我,哪有身外之物!

      既然是出了家,你再去搞一棟房子,不就又回家去了?你不就又有了家嗎?蓋個大廟,出了自己家庭的小家,找一個大家。「寺廟是我的,這寺廟是我的財產,我的!」只要是我的,你的麻煩就來了。印光大師一生不收徒弟、不傳戒、不蓋寺廟,什麼道理?我們要多想想,要多了解。不造業!沒有過失。一生所做的就一樁事情,印經布施,十方的供養,他就做這一樁事情。把這些供養在蘇州報國寺辦個弘化社,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佛經流通處,專門印送經典、善書,連一般慈善救濟的事業他都沒做。這什麼原因?

      慈善救濟事業,做的人很多!這種慈悲救濟是治標,這個諸位要曉得。人家沒得吃的,送糧食給他,沒有穿的,送衣服給他,這是治標;幫助人覺悟,幫助人信因果,幫助人斷惡修善,這是治本!這個道理深。釋迦牟尼佛一生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幹的是什麼?慈善救濟。他知道,一切眾生的苦難從哪裡來的?從迷惑顛倒來的。你迷了,你才造業,你造作不善的業,就有惡的果報現前;你要是覺悟了,惡業不造了,縱有惡因,惡緣斷了,不善的果報不會現前。你多做好事,多造善因,你過去世的善、現在世的善,有因、有緣,果報統統現前。所以這才是真正慈悲救世。

      釋迦牟尼佛一生做慈濟的工作,沒有用一分錢,完全用的是教育。印祖在末法時期為我們做這個示現,我們要能體會,要能懂得他的意思,懂得他的意思你就能懂得佛的教誨。我們應該怎樣學佛?怎樣效法祖師?跟這個經上講的,要怎樣用心,我們就能夠獲得一切勝妙功德。這勝妙功德是人說的,自己有沒有?沒有。為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,那個功德才真正叫勝妙;裡頭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,功德就不勝也不妙,妙是要離相。這是說偈子裡頭有因有果,三句是因,四句是果。但是也不一定。

      下面說,「或二俱是因」,三句、四句都是因。譬如這經上說的,「巧事師長,習行善法等」,等就是屬於這一類的,這兩句都是因。「巧事師長」是第三句,「習行善法」是第四句,兩句都是因;巧是善巧,事是奉事師長。巧事師長裡頭決不是天天把老師照顧好,衣食住行伺候得很周到,老師不需要這個。老師需要學生什麼?需要學生依教奉行,需要學生你的煩惱習氣天天減輕,你的智慧、福德天天增長,老師看到就歡喜了。所以你真正得到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這是真正叫巧事。所以接著下面一句,習行善法,善巧方便統統落實在學習。在生活當中學習,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學習,學習行善!像《十善業道經》所說的,「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觀察善法」,身語意業沒有一樣不善。

      另外一個意思,巧事師長就是把《沙彌律儀》裡面二十四門威儀,善巧方便統統都落實、都做到,這是「事」。「巧」是什麼意思?你在做這些事情都是教育,為什麼?他有願在裡頭。我做給別人看,給那些人做個好榜樣,提醒他們,這是巧。要懂得,沒有一樣不是教育,沒有一樣不是在利益眾生、在教化眾生。自行原來就是化他,化他原來就是自行,自行、化他不二。我們對師長的禮敬,師長縱然不需要,我們要如理如法做給別人看。現在很多人不知道尊敬老師,不知道孝順父母,我們要把孝順父母、尊敬老師做個樣子給人看,這是巧;換句話說,都是唱戲!父親跟兒子唱戲給別人看,給那些父子不和的人,父子當中有矛盾的人,給他看,這就是勸導他。那個不尊重老師的人,老師跟學生在演戲,就像釋迦牟尼佛跟他那批學生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演戲,演給我們看的。這是巧事。

      或者是「二俱佛果」,三句、四句都是果。你看前面三句、四句都是因,這個地方就完全都是果。譬如願裡面所說的,第三句「永離煩惱」,第四句「究竟寂滅」,永離煩惱是果,究竟寂滅也是果,究竟寂滅是大涅槃!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,說實在的話,這八個字也是大總持法門,講盡了。佛法修什麼?就是斷煩惱。什麼是煩惱?粗的講是七情五欲,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,五欲是財色名食睡。這些東西時時刻刻會引起你的貪瞋痴慢,《百法》裡面講了二十六個煩惱,這些東西在外頭勾引你。

      永離煩惱,這些東西在外面,你的心是清淨的,不受外面境界影響,這叫離煩惱。離煩惱不是一時、二時的,永離煩惱。開頭離煩惱是忍,忍辱,忍耐,忍久了就得定。定能伏煩惱,定功愈深,伏的時間愈久,還沒永離。永離是什麼?定開了智慧,智慧開了之後,轉煩惱成菩提,把煩惱轉變成菩提,煩惱永遠沒有了。這是什麼人?圓教初住菩薩。大乘經論裡常講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永離煩惱。十法界裡面是屬於定,伏煩惱,沒有轉;到他一轉,就脫離十法界,脫離十法界,這個人就到華藏,就是一真法界了。念佛的人以這樣的功夫,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,一生到那個地方就花開見佛。他不是生凡聖土,不是生有餘土,因為他永離煩惱。伏煩惱,伏得深,生方便土;伏得淺,剛剛伏住,生凡聖同居土。

      究竟寂滅就是究竟的佛果,比等覺還要高一層,這是無上正等正覺,究竟佛果;在《華嚴》排的秩序是第四十二個,最高的。前面四十位是法身菩薩,第四十一位是等覺菩薩,第四十二位是究竟寂滅。所以永離煩惱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究竟寂滅那是第四十二個位次,究竟佛果。統統是果報。

      我們今天要修的,沒有這麼高,我們現在要學的是伏煩惱。要伏煩惱,不能沒有智慧,智慧從哪來?讀經、聽講、看古今大德們的註解,從這裡面得一點智慧。我知道多少我就做多少,這才管用;知道做不到,不管用。所以學不能學太多,為什麼?學太多,你決定做不到。古人教學,佛法跟世法都不例外,老師都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學一樣東西,他專注他得利益,不能學多,不能學雜。學佛,從初發心到八十歲、九十歲,都不能夠不守這個規矩,那就是一定是一門,不搞雜、不搞多,你才會有成就。又何況佛在經裡常講,一經通一切經通,一個法門明白了,門門都明白了。

      《壇經》六祖能大師給我們做最好的示範,一門通,一切都通了。他那一門就是五祖給他講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有沒有講完?沒有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明白,就通了,後面就不要講了。你看看《金剛經》,大概三分之一,他這一通,全都通了。他在避難的時候,第一個遇到的是無盡藏比丘尼。這個人一輩子受持《涅槃經》,《涅槃經》很長,念得很熟,不懂裡頭的意思。這下遇到能大師,歡喜得不得了,求能大師跟他講解大意。惠能大師不認識字,跟他說你念給我聽。這個經他念了很多年,念得滾瓜爛熟,背誦給他聽。聽完之後,惠能大師給他講解,他開悟了。那時候的惠能大師才二十四歲。他一生會下開悟的四十三個人,無盡藏比丘尼是第一個。這就是什麼?通了!《涅槃經》從來也沒聽說過。

      法達國師受持《法華經》三千部,一天念一遍,三千部大概需要十年,讀一部經。自以為很了不起,貢高我慢,見到六祖大師,禮拜的時候頭不著地。六祖看到了,你禮拜的時候頭不著地,現在的話說,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。就問他,你什麼地方值得驕傲?他就說出來,「我念過三千部《法華經》」,這個恆心、毅力也不容易!《法華經》的義旨不懂,求六祖給他講解。六祖說好!《法華經》他沒有接觸過,從來沒有聽過,看不必說,他不會看,他說你念給我聽。三千遍,已經念得很熟了,他就念給六祖聽。念到第二品,我們知道《法華經》有二十八品,念到第二品,六祖說不必再念了,我全明白了,這裡面所講的是一乘因果。給他一開示,他才恍然大悟,再拜,頭就著地了。

      這個示現就是明明白白、清清楚楚告訴我們,一經通一切經通,五祖跟他講解的就是《金剛經》。《金剛經》上大徹大悟,八萬四千法門都悟了,所有一切經都通了,沒有一樣不通。今天的人為什麼不悟?為什麼不通?沒有別的原因,搞雜、搞亂了,什麼都想學,結果什麼都不懂。你看惠能大師,他什麼都不想學,結果他什麼都懂。我們今天的毛病究竟出在哪裡?出在什麼都想學,自己把自己搞亂了、搞雜了,學了一輩子,一竅不通。不能怪人,不能怪佛菩薩,不能怪祖師大德,人家都說得那麼清楚,說得那麼明白,只是你自己不相信,那就沒有法子。

      我這一生算是很幸運,想學,老師不答應。我這三個老師,指導我的都是教我一門深入,不能搞雜,尤其我跟李老師學教。那個時候李老師開一個班,二十多個同學,條件就是一個,只可以學一部,不能學兩部。同時學兩部,他不教你,你不能參加他的經學班。參加經學班,你自己選一部經,所以他是讓你自己選的。在哪裡選?一定在《大藏經》裡面選。《大藏經》是正法的標準,邪法不在裡面,這正法,你選一部。老師還要看你的程度、看你的根性,如果你選得太深、選得太大,他搖頭:不行!你選的這個你接受不了,重選。可以選三次,三次他都搖頭的時候,「好,我代你選」,他就替你選了。所以,我們受的教育都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

      在這個時代,成敗關鍵是善知識。可是遇到善知識,你自己要受教,這意思是你要接受善知識的教誨。如果你對善知識沒有信心、沒有尊敬心,陽奉陰違,你不會成就。印光大師說得很好,學生對老師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有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,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。尊師重道,不是老師要求學生尊敬自己,那就錯了;老師要要求學生尊敬自己,肯定不是個好老師。而尊師重道,實在講是給老師觀察學生的根性;也就是印祖所講的,看他有幾分恭敬心,就曉得這個學生將來他能得多少東西,老師給他講的,他能接受多少,他能夠消化多少。

      由此可知,如果對老師十分恭敬,老師要不教你十分,他對不起你,為什麼?你能夠接受十分,老師只教九分,他還吝法,還有一分捨不得教你,錯了。如果你只有一分恭敬心,老師教你兩分就夠了,兩分就太多了,你還不能完全接受。老師對學生的觀機,這是個重要因素,來觀察這個學生他將來有沒有成就。所以,尊師重道是你家裡父母教你,孝順父母是老師教學生。這一個人之能成就,父母跟老師密切配合,才把這個人教出來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,我們要非常認真努力來學習。

      下面一段說,「或俱通因果」,第三句、第四句有因有果,因果統統都有。譬如偈頌裡面所說的,「以法自娛,了妓非實」,每一句裡頭都有因、都有果。你看真正契入佛法的,法喜充滿,法喜充滿是果,佛法的修學契入是因,這一句裡頭因果就具足,就非常的圓滿。「了妓」,這個妓是歌舞、表演,舞台上表演的,一般世間人都喜歡歌舞、戲劇。明瞭這不是實在的,不是真的,世間人以此為樂,明白人對這個看得很平淡,有因、有果。法樂,世間人完全不知道,「以法自娛」,這是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!一般人不學、不入這個境界,這個法喜得不到。

      後面一句是世法裡頭的歌舞,包括現在所講的交響樂團,都是屬於這一類的。佛告訴我們,這個樂不是真的。我們知道,世間人很多迷在這個裡頭,迷於跳舞的、迷於唱歌的、迷於戲劇的,戲迷。把自己一生大好的光陰浪費在這裡頭,一無所成。所以舉這個例子,這裡頭有因有果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