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65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六五卷)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165

      請掀開經本,知足天長行最後一句:

      【妙莊嚴天王。得一念悉知眾生心隨機應現解脫門。】

      菩薩所修學成就的法門是教化眾生,教化眾生最重要的是觀機。前面曾經講過上求下化,下化當中第一個是觀察,調伏,方便,這三個原則我們一定要明瞭、要學習,要好好的掌握住,自行化他決定就有成就。妙莊嚴天王他所修證的法門就是在觀察;前面講的觀察,他告訴我們怎樣觀察,他是怎麼修成的;這一句裡面最重要的關鍵字眼,就是在『一念』,一念就是一心,一心能遍知。為什麼?一心沒有界限,二心就有界限,有界限就不能夠遍知。我們今天知的能力非常有限,原因在哪裡?就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,將我們真正心性本具的能力完全喪失掉。我們今天是隨順妄想分別執著過日子,所以生活過得這麼苦。佛菩薩,此地講的菩薩是法身大士,法身大士以下都沒有得一念,得一念就是法身大士。由此可知,《彌陀經》上給我們講的一心不亂,真正得一心不亂的,就是法身菩薩。古來祖師跟我們講,把一心講成兩種:有事一心,有理一心。事一心就是天台大師講的相似位,哪些是相似?十法界裡面的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相似位,是事一心。理一心就超越十法界,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那才叫理一心。這個地方講的一念,就是淨宗講的理一心。這裡面沒有障礙了,因為一切分別執著都沒有了,所以一念遍知。這個地方講的眾生是十法界,不僅僅是十法界,十法界還是一個佛國土,這是講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一切眾生,一念全都知道了。

      我們根據佛在經典所給我們講的這些原理原則,得事一心的,一定是作意他才知道,不作意他不知道。就像得禪定的人一樣,定功淺的人,必須入定他才能見到,不入定他見不到。我們在《地藏經》上看到,光目女遇到阿羅漢,她向他請教,問她母親死了以後現在在哪裡?羅漢要入定才見到這個境界,出定的時候才告訴她,這是定功淺的人。定功深的人不需要入定,為什麼?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他那個定沒有出入。大乘經上所謂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他還有什麼出入?有出定、有入定是定功淺者,我們看到阿羅漢需要入定,辟支佛也需要入定,權教菩薩還是要入定,乃至於藏教的佛、通教的佛都要入定。別教的佛,圓教的法身大士,他們不需要,他們虛空法界一切境界如對目前,一念遍知,不需要入定。這個境界,就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「首楞嚴大定」,首楞嚴大定沒有出入的,這才能夠遍知一切眾生心。眾生的心念很複雜,千變萬化,佛菩薩知道,所以佛菩薩度眾生契機,圓滿的契機,隨類現身,隨機說法,眾生有緣分、有福遇到佛菩薩,沒有不開悟的,沒有不證果的。他悟的淺深、證果高下,完全是他自己的根性;根性利的悟得深,證的位子高;根性淺的,他悟得淺,證的果位比較低,決定開悟、決定證果。這是佛菩薩善於觀機。

      妙莊嚴的法門,我們讀起來看到好像我們做不到,這個境界太高了。可是佛在《華嚴》上教導我們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,行布跟圓融可以同時學習,這是《華嚴》教學最高的指導原則。意思就是說,凡夫可以學等覺菩薩的法門,這是等覺菩薩的法門,不是不能學,而是學得沒有辦法像他那麼圓滿,他們是百分之百,我們學個百分之一、百分之二,管用,所以說不能不學。一念,這個關鍵是在一念。一念怎麼學法?實在講是有很大的難度。大乘法裡面許多的宗派,無量的法門,老實說都是修這樁事情。這個一念,在禪宗裡面就叫明心見性,在密宗裡面就叫三密相應,在教下就叫大開圓解,在淨土叫一心不亂,都是一念。名稱儘管不一樣,事實上是一樣,一樁事情,所以才說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這是說修一念,方法不一樣,門道不相同,但是所得到的結果都是得一念。一念是真心,一念是本性。如果就禪定來說,一念是自性本定,這個不是修來的。它的起用,就是本具的般若智慧,就是無量的德能。起用有兩種:一個是知,一個是行;行門是無量德能,知是般若觀照。所以解門、行門,它的根源是一個,就是一念。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,然後我們才曉得,佛法裡頭修學理論的依據。它有真實理論的依據,我們的信心才堅固,我們的願心才能夠建立,勇猛精進,決定不退,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。我們今天想精進,偏偏退轉,很想建立堅固的信心,可是疑惑很多。經上告訴我們,「疑」是菩薩最大的障礙。這個意思就是說,修菩薩道、修菩薩行最大的障礙就是疑惑,所以世尊把它列入根本煩惱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可是信心的建立又談何容易,不能夠常常讀誦大乘,深解義趣,信心就很難建立,境界風稍微動一動,我們信心就失掉。這是我們修行,功夫為什麼不得力,為什麼不能契入境界,我們要了解,原因在哪裡要把它找到。

      「一念」修學的方法,總離不開禪定。可是你要真正想修定,實在講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都是修定。這個理跟事,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們的疑慮就斷掉。我們今天用什麼方法修定?用「執持名號」修定,我們採取這個方法。這個方法方便,所有修定方法當中,這是第一方便法門。我們為什麼修不成功?修不成功就是我們沒能放下,我們在修學當中夾雜著疑慮、夾雜著妄想、夾雜著分別執著,所以功夫不得力。由此可知,你要想修定,你要先持戒。儒家講到做功夫也不例外,它從哪裡下手?「格物致知」,從這裡下手。物是什麼?物是物質的欲望,物欲。格是什麼意思?格是跟它打仗、格鬥。跟誰格鬥?跟我們的欲望格鬥。儒家講克己功夫,克服自己的欲望,然後才能夠修定。只要你自己的欲望沒有能夠降伏、沒有能夠克服,你這個定是決定修不成;換句話說,你的清淨心不可能得到,這個東西是大障礙。

      我們常常在講席當中勉勵同修,愛欲要斷,嗜欲要斷,嗜是嗜好。說話真是要講清楚,不能不囉嗦,聽話很容易把意思聽錯了。昨天我看了一個雜誌,是一個素食的雜誌送給我,他們來訪問我,我跟他們講的三句話,他全聽錯了。我跟他講,素食衛生、衛性、衛心,他聽成「為」,「為生、為性、為心」,你看看就差錯了,意思完全不對。衛是保衛的衛,世間人只懂得衛生,不是身,生理,保護生理、保衛性情、保衛慈悲心,他聽錯了。以後碰到這個情形,這也是我們學習,講到這些名詞最好寫給他看,他就不會搞錯;不寫出來給他看,聽的時候有的時候聽錯。我們要把嗜好斷掉,特別是飲食的嗜好,夫子說「人之大欲」。所有一切眾生,包括動物,哪個不好吃?無始劫以來的習氣。可是這個東西是個麻煩事情,這個東西要是不斷,對於修行證果決定產生障礙。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現托缽,這個嗜欲斷掉了,托缽人家供養什麼吃什麼,決定沒有分別,決定沒有執著,所以在飲食裡面人家修清淨平等覺。穿衣吃飯,日常生活點點滴滴,都是在修清淨平等覺。不被污染,就是清淨;沒有分別,不分別高下,不分別好壞,就是平等;境界在眼前,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,一點都不迷惑,那就是正覺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上講修行,功夫怎樣用?「歷事鍊心」,清涼大師註解上講得好,歷是經歷,事就是日常生活瑣碎的事情,我們接觸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在這裡頭去鍊,鍊心;把妄想心鍊掉,真心就現前,煉鐵成鋼,要把它鍛鍊掉。把無始劫來妄想習氣,要淘汰得乾乾淨淨,這真用功,真下功夫。所以修行在哪裡修?六根接觸外面境界,起心動念之處用功夫,我們才真正有收穫,才真得受用。那個受用是大自在,世間人體會不到。佛過的生活,我們世間人體會不到。我們今天看到佛經上記載,釋迦牟尼佛那個生活太苦,這個我們怎麼能受得了。其實我們全錯了,說真實的,他個太樂、太自在,那個樂我們享受不到,他的生活真是大樂、大自在。我們今天墮落了,只知道五欲六塵是樂、愛欲是樂、嗜欲是樂,我們把這個當作樂,他們眼睛當中這是禍害,這是三惡道的因緣。享受這些東西,果報在三途;享受諸佛菩薩清淨的法樂,果報是大涅槃,完全不相同。我們今天認為擁有一切這是樂、是享受。佛、覺悟的人是捨掉一切,那是真樂,捨掉一切回歸自然。有誰能懂得這個道理,誰能夠體會那個生活是真善美慧的生活,回歸大自然。

      我們世間人又常說,生活有壓力,壓力從哪裡來的?你的包袱背得太多,所以你才有壓力。佛菩薩沒有壓力,全部放下,什麼都沒有,所剩下來就是三衣一缽,這在形象上我們看到,他統統放下了。實際上,在他理念當中,不但三衣一缽沒有,連身體都沒有。所謂是「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」,這個話我們聽得耳熟,真正的意思懂得的人不多。果然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們想想還有什麼災難?今天世間有很多預言家看到這個世間災難,來告訴我們大家,還有更多更多看見的人沒說出來,沒有寫成文字發表,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附近的幾個朋友知道,那個就更多了,不計其數。為什麼會有這些災難?因為你的包袱太重,背的包袱太多,大災難現前。你負擔輕,小災小難,負擔重,大災大難,把所有的包袱全部丟掉就沒有災難,就這麼回事情。

      這個世間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,在凡聖同居土裡面,有聖人跟我們在一起住。哪些是聖人?放得下的是聖人,放不下的是凡夫,諸位從這個地方去觀察,你就會認識聖賢了。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無論是什麼樣身分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你都能夠發現他是再來人,再來人能放下。凡夫決定不肯放下,不肯放下他的心思是亂的,他的念頭很複雜。一切放下的人,他的念是清淨的,縱然不是一念,與一念非常接近,這是聖賢。得一念是聖,接近一念是賢。淨宗法門好,我們放下一切雜念,一心念佛,這一心念佛是接近一念。所以這個法門,今天我們讀到我們可以學,我們用什麼方法學?用執持名號的方法來修學,二六時中心裡不離阿彌陀佛,這就是接近一念。阿彌陀佛還是一念,這個一念不是真的,真的一念是沒有念,無念才叫真正一念,我們現在還有一個阿彌陀佛。六祖能大師講「本來無一物」,我們現在還有一物,這個好!我們不多,只有這一念,這一念就是接近一念,念頭沒有那麼複雜了。可是你要記住,阿彌陀佛一忘掉的時候,亂想又來了。怎樣能夠維繫著阿彌陀佛不間斷,這就是功夫。所以,為什麼建念佛堂大家在一起共修?無非是希望這一念能夠綿綿密密保持住。除了睡眠,沒有辦法,自己不能控制。可是念個三年五載,功夫成熟了,作夢也念佛,那個時候你的功夫真的不間斷。夢中也念佛,所謂「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」,他已經成習慣了,這個時候才叫功夫成片,才叫功夫得力。但是現在的社會跟從前不一樣,分工分得很細,競爭愈來愈烈,你要不競爭,你就會被淘汰,你就會落伍。為了生活、為了生存,你也沒有辦法把這些工作捨掉,那怎麼修法?工作的時候,把佛號放下,認真去工作;工作完畢的時候,把工作放下,佛號提起,這就行。這依舊符合不間斷,這古大德教導我們的,這個法門對我們就方便了。一定要牢牢的記住,工作完畢的時候,佛號一定要提起,決定不要去胡思亂想。

      居士林念佛堂建立了,提供大眾念佛,好!我們這個地方,剛才有同學來找我,他們想到居士林念佛堂去念佛,不必要,我們那邊的念佛堂可以念佛。我們在此地,我們的工作是研教,放下研教就念佛,我們就這兩樁工作。不研究經教就念佛,不念佛就研究經教,時間一分一秒都不要讓它空過,我們妄想分別執著不需要放下,自然就沒有了,你這個功夫取而代之了。我們念佛堂旁邊有個小房間,聽說小房間放些東西,那東西可以搬走。現在我們男眾同修搬到對面宿舍去了,有空間搬走,這個房間空出來,念佛念累了可以休息,休息好了趕緊出來再念,我們這個地方的念佛也不能夠中斷。男眾同修,我們請李會長跟杜氏祠堂負責人交涉一下,他們的頂層是個祠堂,希望那個地方開放,讓我們男眾在裡面念佛,他祖宗也沾光,也會跟我們一起念,好事情!

      拜佛,我們可以去買小的、長方形的地毯,那個拜佛非常之好,一個人一個。採取我們現在念佛堂這個辦法,繞佛,念佛決定是以繞佛為主,繞佛累了的時候,這才坐下來止靜休息,這是不得已的;休息一會兒,一定要再繞佛。如果妄念很多,或者是昏沉,要拜佛。拜佛還打瞌睡,拜佛還要睡覺,那你就乾脆去睡好了;睡好之後出來再念,這個沒有壓力,沒有限制。我們這個方法,在海外提倡以來,很受一般念佛同修的歡迎,依照這個方法做大家都很歡喜。現在居士林念佛堂也採取這個辦法,聽說大家也很喜歡這個方法。這個方法,我們進入念佛堂之後心地清淨,一絲毫壓力都沒有。還是依眾靠眾,依眾靠眾當中,自己還能隨順自己的體力,身體好的拜佛拜得快,身體差一點拜佛動作就慢,各人拜各人的,這樣就方便了。敲著引磬一起拜,動作快的嫌太慢,體力差的嫌太快,他都生煩惱,都有壓力。現在是各人拜各人的,你喜歡慢你慢慢拜,你喜歡快你快快拜,彼此不干涉,這就自在了。但是念佛的佛號音聲要統一,只有這一樁事情。因為念佛的聲音不統一的話,那就太吵雜,變成噪音,秩序就破壞了。只有念佛的音聲統一,其餘的都隨各人的體力。你繞佛,你喜歡走得快,你就快走;他喜歡慢慢走,他就慢慢散步,都不相干擾。

      我們的目的無非都是要求得一心,我們明瞭這個原則,在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是用清淨心。我們一般講,捨棄自己的成見,這就接近清淨了。如果自己有成見,自己有主觀觀念在,就很麻煩。放棄自己的成見,純客觀的這種觀察,你就容易開智慧,這才真正能達到恆順眾生,有成見就不會恆順。你有你自己的看法,你有你自己的主張,你有你自己的好惡,有你自己的標準,一定叫別人符合你的標準,這叫攀緣。我們自己放棄成見,能隨順別人的標準,這叫隨緣。隨緣而不執著,就是佛菩薩;隨緣裡還有執著,這是凡夫。這裡面的差別,實在講非常微細。諸佛菩薩跟我們六道凡夫,他示現在六道,我們在生活狀況,實在講沒有兩樣,看不出來,可是用心完全不相同,佛菩薩心清淨,凡夫的心是染污的,染淨不相同,迷悟不相同,所以善惡也就不一樣。佛菩薩講的善惡我們不懂,名稱是一樣,標準不相同。

      這是講我們在生活當中,如何來學習妙莊嚴的法門。這個地方說的是一個總原則,與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都相應,不但是佛家講的這些法門,世法裡面無量無邊的法門也相應。世法佛法本來就不二,講到最極微細處那就是起心動念,念頭,我們曉得太微細了,剎那生滅,每一個念頭都相應,那就沒有不相應的,這把世法、佛法全部都包括在其中。我們要知道怎樣去修學,從哪裡下手?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最初方便」,我們要懂。如果不懂的話,不知道從哪裡修起,你所學的東西沒有辦法落實,在生活上用不上,豈不可惜嗎?一定要曉得如何去落實,從哪個地方學。利根的人,從起心動念之處學;根性不利的人,從言語造作上去學。先學什麼?先學持戒,這是最初方便。持什麼戒?五戒十善。不要搞得太高,太高了到最後都落空,都變成形式,我們從最低的地方下手,學五戒、學十善。同學們你們在這裡發心學講經,經律論我們都要講,多講講戒律的方面。在《無量壽經》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就是講五戒十善,細心的去讀,認真的來宣講,你體會到多少,你要落實多少,你就真得受用。你連這個經義都不能體會,你怎麼能夠落實?從這裡學起。在佛教戒律裡面,對我們出家人來講,最有利益的是《沙彌律儀增註》。出家人能夠把這個小冊子裡面所說的全都做到,你就是末法時期的聖人;比丘戒、菩薩戒太高了,真的我們不容易做到。能夠做到沙彌就了不起,十戒二十四門威儀你都能夠通達明瞭,你都能夠落實,你不是聖人誰是聖人?

      經律論三藏,我們淨宗的經有五經,論有《往生論》,律用《沙彌律儀》足夠了。而印光大師他老人家,用《感應篇》、《陰騭文》來代替戒律,也是好辦法,這個意思更好、更深、更廣,很值得我們讚歎。他這種提倡,真正是苦心救度世間的劫難。因為我們標榜佛家的戒律,《沙彌律儀》確實很好,在家人也可以學;但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佛教,佛教的東西拿出來,他排斥、他不接受。所以我們用《感應篇》、用《陰騭文》,不是佛教的,大家提出來,好像你很公平,沒有門戶之見,容易接受。印祖的苦心,我們要了解,只要能勸導一切人斷惡修善,就能夠達到消災免難的效果,無論哪一家的學說都好,何必一定要把佛教搬出來?他講的跟佛教沒有兩樣,那就等於是佛說的,沒有差別。從這個地方,你也看到佛法心量之大,確實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只要是符合善的標準,不管什麼人說,不管是哪個宗教,我們統統採取、統統接受、統統尊重、統統依教奉行,沒有成見,大公無私。世間有不少人先入為主,他堅持他的成見,很不容易接納外人的意見,這個就很難了。我們從佛法裡面來觀察,佛法沒有這個情形,這是佛法之殊勝。佛法講真實,真實裡面沒有差別,真實裡面決定沒有自私,真實裡頭決定沒有妄想;才起心動念,已經就離開真實了。儒家講中庸,佛法講中道,中庸、中道就是真實,中是中正,沒有一絲毫偏邪。我們起一念偏了,就偏了一點點;再起一個念頭,偏的幅度愈來愈大。所以一有妄想就偏了,一有分別那就九十度的偏差,一有執著那是一百八十度的偏差,全錯了。諸佛菩薩一念,一念是中正,一絲毫的偏差都沒有。

      『悉知眾生心』,一心是能知,眾生心是所知。我們今天講觀機,你的心愈清淨,你觀察得愈真實;你有成見、你有分別、你有執著,你觀察就非常困難;換句話說,你所看的是外表,真相你沒有看到。人家的現相都擺在面前,都顯露在外面,沒有一絲毫的隱瞞,可惜我們自己看不出來,看不出來的原因就是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。為什麼諸佛菩薩看得出來?「一念悉知」,悉是究竟圓滿,沒有絲毫遺漏。我們今天沒有自知、知人之明,明是智慧,就是受妄想分別執著之害,我們要是把這個東西捨棄,能力就恢復。唯有知眾生心,才能夠隨機應現,就跟菩薩一樣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分,應當給他說什麼法,就給他介紹什麼法門。而佛在《大集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」,這是一句真實話。可是勸導一切眾生修學淨土法門,是要有善巧方便,現在的話說,要有技巧。眾生根性不相同,他喜歡學什麼,不妨先隨順他修學,到他修學遇到困難,路走不通了,這個時候你可以勸導他:這個路走不通,我們不妨試試看那一條路。而決定不是說,淨土好,別的法門都不行,這個樣子人家起反感,決定不能接受;一定要隨順他的根性,隨順他的愛好,今天講是多元文化。所以觀機相當不容易,觀機透徹,應化在世間,沒有不得眾生擁護的,大家都愛戴你。你沒有私心,你沒有成見,你不固執,跟你接觸就覺得非常容易,才能夠教化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信仰,讓他們人人都知道斷惡修善。

      善心可以說一切眾生都有,都喜歡善心善行,所以勸人斷惡修善不是難事,難在哪裡?難在如果自己本身做不到,勸人就難了;自己本身先要做到,然後勸人,人家才相信。世尊三轉法輪,最後作證轉,我已經做到了。四諦法那是舉個例子,佛告訴大家世間種種苦的現象,這是示轉。上根利智的人聽到,他就覺悟;中根的人覺得你說這個與我還有一層距離,所以佛進一步勸他,「你應該要知道」,這是說到自己身上來了,中等根性的人明白了,佛是為我說的,不是為大家說的,不是與我不相干,他就能接受;下根的人還不行,還不相信,所以佛最後作證轉,「我已經知道」,佛一定自己作證。佛說五欲六塵的享受是苦不是樂,你能知道嗎?佛知道,所以佛把這個捨掉。佛捨掉這些,我們今天明白了是捨三途、捨六道,這個東西是三途六道的因緣。因跟緣捨掉,當然不會有果報,所以他過的這種生活方式,那是佛菩薩的生活方式、天人的生活方式,如前面所說的,一絲毫的負擔都沒有,包袱丟得乾乾淨淨,一身的自在。我們今天出來旅行,都帶很大件的行李,我一看那個很苦,累贅!佛菩薩旅行,你們有沒有看到佛菩薩旅行有帶行李的?我們看那些變相圖,畫出來的在空中雲彩裡頭,身上輕得就像羽毛一樣在空中飛行,沒有看到他帶行李。

      我們今天的根性,實在講不是上乘根性,所以沒有辦法不帶行李,行李帶得愈少愈好,不是必要的決定不要帶。我們是佛弟子,在末法時期不能離開經典,所以經書一定要帶,帶三本就行,《無量壽經》、《彌陀經要解》、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《華嚴經》不要帶那個本子,那個本子太重,不必帶註解的本子,帶完全是經文的。現在台灣有印的三種《華嚴》三冊,我們帶一本《八十華嚴》就行了,一部《華嚴經》一冊,大概也只有這麼厚的樣子,那個本子好。無論到哪裡,我們身上只帶三本書,輕鬆自在。帶一些換洗衣服,非必要的東西盡量把它放下,我們就得自在。這也是現身說法,我們出去旅行,「法師,你行李就這麼一點兒?」是!從前出家人哪有行李?背個包袱,幾件換洗衣服、經書,打個包袱背在身上就走了。哪有那麼大的行李,笨重,手拉都拉不動,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。道場是提供給大眾薰修的,這裡面設備當然愈完善愈好,道場是個學校,我們到那個地方去,設備齊全,參考資料很豐富,只限於在那裡受用。學習抓住綱領、記住綱領,要深解義趣,我們這一生受用不盡。不僅僅在佛法修學上受用,實際上佛法修學就是日常生活,我們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不就這麼三樁事情嗎?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就是佛法。佛教導我們東西太多了,每一天薰修,毛病習氣還是照犯,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到,煩惱習氣是多麼的深、是多麼的重,要覺察得到!你能夠覺察到,警覺心就提起來了,就曉得非斷不可,不斷這一生大好的機會又錯過了,怎麼樣也要把它捨棄、也要斷掉,求生淨土重要。這一生要不能得生,將來決定還是會生淨土的,為什麼?我們跟阿彌陀佛結了緣。但是李老師講的話講得好,你不免長劫輪迴,你還要受多少磨難。這些磨難,說老實話,叫冤枉受的。可以現在就去,可以不再受磨難,這個關鍵就是我們隨順佛陀的教誨,還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,就這一念之差。隨順我們自己煩惱習氣,那就慢慢來,長劫輪迴;隨順佛菩薩的教誨,我們這一生就成就,當生成就的佛法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天王他所修證的法門因果都通,在他是果地上的,在我們是因地上的修學。這一段長行就介紹到此地,下面我們再看偈頌:

      【爾時知足天王。承佛威力。普觀一切知足天眾而說頌言。】

      這是說偈的儀式,每一段都有這個儀式,我們讀得太多,讀多了千萬不要厭煩,一看這個,這還有什麼講頭的,翻過去就算了。要知道每一段前面講這個是提醒我們,我們的毛病就犯在此地。研教、聽經不能開悟,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毛病都出在這個地方。我們是粗心大意,沒有一絲毫誠意,沒有一絲毫恭敬,你怎麼會得到?印光大師講得好,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,這是誠敬的教學。『承佛威力』,這是謙敬;絕不以為是自己的,自己有能力,自己有智慧,這個觀念錯了。縱然是自己有,也要謙虛,尤其是教初學,自己要做出謙虛,給初學人做個榜樣。現在人不懂得謙虛,都以為自己很聰明,自己很有能力,自己發明的,自己創造的。諸佛菩薩,你查遍《大藏經》,決定沒有這種字樣。連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,都不說是自己說的。《華嚴經》的註解,你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在玄義裡面,佛說法跟孔老夫子一個態度,「述而不作」,不是自己的創作,他所說的是古佛所講的,「我所講的不過是轉述古佛所說而已」,你看看謙虛到這個程度。孔老夫子也是這個態度,述而不作,一生沒有創作,所講的都是古聖先賢所說的;釋迦牟尼佛所講的,都是過去古佛所說的,謙虛!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
      菩薩說偈讚佛,陳述自己的心得報告,「承佛威力」,這是佛力加持,我們有什麼能力?謙虛到這個程度,一絲毫貢高我慢的念頭都沒有。我們今天上台,展開經典能講到一點道理,佛力加持,承佛威力。諸位在這裡聽講,聽到有一點心得,聽到有一點歡喜,不是自己有能力、自己有智慧、自己有善根,承佛威力。處處要學謙虛,處處要學謙讓,我們在佛法裡才真正學到東西。絕不可以有一點點自尊自大,傲慢的念頭,這個念頭是障礙、是煩惱,障礙你智慧,你不會開悟。所以經展開你看不懂,給你講你聽不懂,聽把意思聽錯了,什麼原因?傲慢、自大。所以障礙在自己一邊,不在外面。記住印光大師的話,學誠敬,誠敬是入道之門。

      下面這一句表現得更好,『普觀一切知足天眾』。這上面是對佛,下對一切眾生。上面是對佛的尊敬,下面對一切眾生的尊敬,顯示出「生佛平等」。他看佛,這個佛說本師釋迦牟尼佛行,說一切諸佛也行,本師的教誨,一切諸佛威神的加持,這都是真的。「普觀一切知足天眾」,這是他們這個族群,大族群。諸位要曉得,一尊佛的化土,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知足天,知足天不是一個,諸位同修都知道它是欲界天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這一個大千世界裡面四禪天只有一個,一個四禪天,三禪天有一千個,四禪是天頂。佛家講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三界通常是這樣講法。三千大千世界,單位世界的天頂是初禪,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禪,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禪,大千世界的天頂是四禪,所以四禪一個。你想想看,三禪就一千個,二禪一千乘一千,百萬個,初禪再乘一千;欲界天是在初禪下面,你就曉得知足天有多少個?彌勒菩薩到底在哪一個知足天?我們娑婆世界的兜率陀天就很多,你要知道彌勒菩薩在哪一個兜率陀天,給你講兜率陀天,你都找不到。

      我這個講法,你就曉得他說的是個大的族群。還不夠大,為什麼?我們才講一個大千世界。《華嚴經》上講,它這個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每一個諸佛剎土都有這麼多知足天,你才曉得這個族群之大,大到不可思議。所以是把虛空法界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族類,歸納為二百七十多個,每一個族類裡頭都是無量無邊。舉出十位天王來表法,十位是代表無盡,它不是數字,代表無量無邊。這裡「普觀一切知足天眾」,這個一切知足天眾範圍有多大,我們沒法子想像。所以大家不要看到這個,大概就是講前面這十個,那我們就全把意思錯會了。這十位就是代表大千世界裡許許多多的兜率陀天,他們都是兜率天王。兜率是梵語,翻成中國是知足的意思。而補處菩薩都在兜率天修行,為什麼不在其他天上修行?其實是表法的。補處菩薩無論在哪個地方,都叫兜率內院,不管住在什麼地方都叫兜率內院。兜率內院表什麼?表知足。你只要知足了,你住在此地,此地就叫兜率內院,就是兜率天。它是表法的,並不專指一個地方。就像後面五十三參,善財童子參訪南方,那個南不是東南西北的南;善知識所住的地方都叫福城,那個福城不是真正指定哪一個城市,只要是真正有智慧、有德行的人,住在那個地方,那個地方就叫福城,那個地方就叫南方。南是象徵光明,智慧光明這一方,取這個意思;兜率也取這個意思,知足。菩薩要成佛,記住!先要知足,不知足不能成就。樣樣都知足,我們的道業就有基礎、有根底,要懂這個意思。所以普觀一切知足天而說頌言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,偈頌下一次再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