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328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二八卷)  2004/11/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328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覺首菩薩偈頌第三首,我們將偈子念一遍:

      【譬如河中水。湍流競奔逝。各各不相知。諸法亦如是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面給我們有很詳細的開示。這一些經文開導,正是宗門裡面所說的隨拈一法,無不皆是。這個意思就是說隨拈一法是法相,任何一個法相,大而虛空法界,小而芥子微塵,都能見到真性。這首偈是把水比作真性,是把波、把流動比作法相,相不離性,性不離相,性相都無自體,所以彼此『各各不相知』。後面還有許多比喻都是說明這樁事情,這樁事情對於我們學習大乘非常重要。為什麼?一向我們對於宇宙現象的觀察都錯了,都誤以為這些現象是真實的。佛在這裡告訴我們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我們怎樣能夠真正明白、覺悟這個現相是幻相不是真的?真正透徹明白了,我們的分別執著、起心動念才能放下。這一放下真心就現前,那就正是宗門裡面所謂的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,真的叫是一了百了!

      現在我們接著前面的疏文再往下看。看第三「唯所依者,流既總無,但唯是水,前水後水無二性故,無可相知,是則本無有流而說流也」。我們凡夫說水在流,水是不是真的在流?真的在流,一點都不假,凡夫知見。為什麼真的在流?為什麼佛菩薩說不流?我們究竟錯在哪裡?錯在佛菩薩用真心,真心如如不動。能現能變不動,所現所變的它怎麼會動?這樣子慢慢就把原因找到了。我們的妄心在動,就像流水一樣。他這裡有,你看前水後水,我們的念頭有前念後念,念念不住。我們有前念、有後念,所以看到一切萬法都有,都像此地講的有前水後水,有前浪後浪。

      前水後水無二性,所以無可相知。前不知後,後不知前,前面這個意思說過,前流不到後流,後流也不到前流。我們在前面用電影的底片做比喻,電影的底片就是幻燈片,前面一張不到後面一張,後面一張也不到前面一張,所以各各不相知。幻燈片這一張一張的放,它有沒有流動?沒有,本無流而說流。我們看在電影裡有流水,有瀑布,實際上流了沒有?真的沒有流。你看看底片,底片哪一張在流?這個常識我們現在一般人都很熟悉。可是這個底片放映的速度太快,我們以為它在流。這個速度說老實話不算是很快,也不過一秒鐘二十四個鏡頭的開關。好,我們再看這個水,水的速度,瀑布速度最大。我們不要用多,用百分之一秒的快門這個照相機去照瀑布,瀑布水有沒有流?你連續按幾次快門,譬如說你按個五次,按個七次,就照了五張,就照了七張,這照片裡面你看水流了沒有?沒流,確實不流。

      六祖惠能大師初到廣州光孝寺,聽印宗法師講《涅槃經》。聽眾裡面有兩個出家人在爭論,爭什麼?那個講堂外面有幡,風吹著那個幡,一個說那是風動,一個說幡動,兩個人互相爭執,誰也不服誰。六祖看到這個情形在當中去排解,「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,仁者心動」,這兩個人馬上就平了。風為什麼會動?幡為什麼會動?根源在哪裡?心在動。你的心要不動,看外面什麼東西都不動;你的心在動,整個宇宙都是動的,跟江本勝做那個水實驗是一樣的道理。所以真心是什麼?真心離念,真心不動,妄心在動。可是真妄是和合的,所以動中有不動,不動裡頭有動,妙用無窮。重要的是你要覺悟,性相都不迷,性相都不著,都不分別,都不起心,都不動念,諸法實相就在面前。

      這三個意思說出來了,後面這段這第二段說「法中三義者」,前面是比喻,比喻三個意思唯就能依,第一個意思,第二個意思依所依,第三個意思唯所依,比喻裡頭有這三個意思。實際上比喻什麼?比喻真心、妄心。所以法中也有三個意思,「一流喻能依妄法」。諸位在這個地方特別要留意法是妄法,所以佛在《般若經》上才教導我們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為什麼要捨?妄法。這個流水流的這個相是比喻妄法。

      「二妄依真立」。真是什麼?把水比喻作真,流這個動的相依什麼?依水,沒有水,流動的相就沒有了。這個妄法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,這裡面包括空間、包括時間。這個法你要想到,這經上前面也講過一切有為法都是妄法。有為法裡面有心法(八識),有心所法,有色法,有不相應行法,還有無為法。無為法裡頭只有一個是真的,真如無為,那是真的,其他的五個是相似無為,不是真的無為,相似。因為有為法裡頭這個排不進去。有為法是有生滅的,無為法是沒有生滅現象,所以虛空算作無為。虛空有沒有生滅?實在講有,迷了有,悟了就沒有。你沒有悟那總是有,所以「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你在沒有覺的時候「夢裡明明有六趣」,有十法界依正莊嚴,覺了之後沒有了。

      妄依真立,離了真哪來的妄?真妄是一不是二。那到底怎麼回事情叫妄?你不認識真就叫妄,迷了真就叫妄,真永恆不變。所以那個妄,妄是變而不變,不變而變,妙!這種現象就是佛在大乘經上常常給我們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個一切法就是妄,妄相,為什麼千變萬化?隨著你心想,你心要不想,這妄相、這變化就沒有了,那個境界就叫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一不異,不能說是一樣,也不能說是不一樣。我們從這些名言裡面去體會、去悟入,所以名是假名也不是真的,它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悟入。怎樣才能悟入?不能夠執著名言,執著名言是決定不能悟入,這就所謂是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你捨,真相、實相就現前;你執著不肯放下,這實相是在面前,但是你永遠體會不到。妄依真立。第三類是「妄盡唯真」。這就前面比喻唯所依。你看看大乘經裡面佛講,見思是妄,塵沙是妄,無明是妄,這三個統統都斷盡,真心現前了。見思斷了證阿羅漢果,塵沙斷了證菩薩果,無明盡了究竟圓滿的佛果。這個地方講妄盡是無明盡了,如來究竟果地。

      現在我們再看下文,「初中」。這個初是唯就能依來說。「妄緣起法,似互相藉,各不能相到,悉無自性,故無相知,是則有而非有也」。清涼大師的註解我們要特別留意。大小乘經裡頭佛常常講四緣生法,親因緣、所緣緣、無間緣、增上緣,四緣生法。緣是什麼?妄緣。由此可知,佛講四緣生法、講無量因緣生法是隨順俗諦說,是方便說,也不是假的。為什麼?這個方便會帶你契入真實。你不能說它全是假的,你要沒有這個方便,你不能悟入真實。四種緣,四種緣展開就是許許多多的條件,不是單純的,這個現象生起來了,《華嚴》上講無量因緣。無量因緣跟四緣有沒有抵觸?沒有,四緣是歸納,無量因緣歸納不外這四大類,這四大類展開就是無量因緣。哪怕最小的一個粒子,我們現在講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在佛法裡面講微塵,都說無量因緣,不是簡單的、不是偶然的。

      現相,從所現境界相上,我們對於世尊講無量因緣體會就更深刻了。譬如我們看電影,我們在電影銀幕上看到這個現相,這現相裡頭形形色色,有人,有物,有山河大地,有日月星辰,有樹木花草,什麼都有,這裡面點點滴滴都是無量因緣成就的。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,然後再回過頭來看我們現實的這個境界。虛空法界剎土眾生,《楞嚴經》裡面佛把它歸納為二十五大類,六根,六塵,六識,七大。任何一類點點滴滴無不是無量因緣成就。可是你要曉得緣也是妄緣,所以生起這個法相,相是妄相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

      「似互相藉」,似就不是真的,好像彼此為依緣,這個現象能建立,不是真的。事實真相,前面有一句話說得好,「並皆速滅」,這也是大小乘經裡頭佛都說過,剎那生滅。正是給我們,像我們看電影一樣,電影上那個幻燈片剎那生滅。所以你在銀幕上面看到好像彼此相藉,實際上各個不相干,各各不能知,那是真的。前面一張幻燈片跟後面一張不同,前不到後,後不到前,它怎麼會相知!所以清涼大師那個時候沒有電影,如果有電影,我相信他一定會用電影來做比喻,讓我們更清楚、更明瞭。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的現象就是這樣的。所以佛在經上講「夢幻泡影」,佛用這個做比喻,「如露亦如電」就是剎那生滅,所以各不能相到。

      「悉無自性,故無相知」。無性之性就是真性,所以自性、真性也叫做本無,這佛在經論上常講的,本無,實相,法性,性空,真性,自性,緣會,一個意思。你在這麼多的名詞術語裡頭你去體會。這裡頭緣會是講物質,其他的講本無、實相、法性、自性、真性都是從理上講的,性體上講的;緣會是從事相上講的。相,性在相裡頭,相是依性生起的,沒有性哪來的相?我們佛法裡頭稱法相,加個法字,法相是依什麼起來的?依法性。法性在哪裡?法性就在法相,性相不二,性相一如。大徹大悟之人跟我們有什麼兩樣?他們見性不著相,我們凡夫著相不見性,差別就在這裡。

      見性的人,給你說,生死沒有了。他生死沒有了,那明心見性的人不也死了嗎?釋迦牟尼佛死了,我們過去很多不少菩薩、祖師大德都是明心見性的,不也都死了嗎?沒有死,他死而非死,非死而死。那怎麼回事情?相有生滅,性無生滅。講他沒有死是講性,法性沒有生滅,法相有生滅,見性不著相,所以說他沒有生死。凡夫著相不見性,說他有生死,他不知道相裡頭有性。這樁事情,世尊在楞嚴會上,楞嚴會前面有一段很長的文十番顯見,講得好,講得真是清楚明瞭。佛在六根舉一個比喻眼根。眼根是相、是法相,這個眼根能見,那個能見的見性是法性,它不是法相;如果法性要離開法相,這眼睛就不能見,沒離開,所以是一不是二。可惜凡夫對這樁事情不明瞭,總是執著在眼根上,不知道眼根的見性才是真正的自己。見性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常不斷。《楞嚴》參透了,那肯定明心見性。

      所以這末後一句結得好,「是則有而非有也」。有而非有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你不能說它有,你也不能說它沒有;你說它沒有,它有相,你說它有,真的當體即空。《般若經》上講得好,一切法,這一切法是講法相;無所有,這個無所有我們現在有那麼一點模糊印象,並皆速滅。你懂得這個意思,你就曉得當體即空,你就曉得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是真相。你心裡面患得患失的念頭沒有了,患得患失是煩惱的根本,貪瞋痴的根本。得失沒有了,貪瞋痴從哪裡生起?生不起來。所以這叫煩惱的根,煩惱的根叫無明,這就是無明。你不了解事實真相,煩惱從這生起。

      有而非有,非有而有。所以森羅萬象,就像我們看電視、看電影一樣,你可以看,可以欣賞,你決定不能執著,你決定不能分別,決定不能控制,決定不能佔有。你從看電視、看電影,如果有這樣的一個覺悟,把這個覺悟應用在你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在生活當中就是電影,就是電視。電影電視的畫面是平面的,我們今天這個畫面是立體的,這個立體跟電視電影平面的畫面無二無別,確確實實是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,是並皆速滅,皆是虛妄。有而非有,這是事實真相。所以佛在大乘經上常講「本無」,《般若經》上說得多,根塵識七大,本無。本無就是實相。

      我們再看這法裡面第二個意思「依所依者,謂此妄法,各各自虛,含真方立,何有體用,能相知相成」。這裡面字字句句都不能夠疏忽,妄法,一切法都是虛妄,有而非有。《金剛經》上這一句講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那個有相就是此地講的妄法,皆是虛妄,各各自虛。自虛是沒有實體。怎麼沒有實體?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,它哪來的體!那相從哪裡生的?含真方立,就在這個現相裡面有真性,性是什麼?性是能現。能現種種,種種能現的性是一不是二,那為什麼現的種種差別?妄緣不同。

      緣也要加個妄,妄緣不同,所以它有種種差別。這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我們夢裡頭有種種不是單純的,夢裡面也有山河大地,虛空法界,芸芸眾生,好像跟現實沒有兩樣。夢中境界一時頓現,所以從這夢幻泡影裡面能夠悟入,悟入本無,悟入實相。本無、實相就是法性,就是真如,含真方立,所以森羅萬象。能現能變的,能現的是性,能變的是識,性跟識是一不是二。性上帶著迷惑就叫做識,迷惑去掉了就是真性。所以識,佛在大乘經上常講帶妄之真,在哪裡?在所有一切現相之中。性,相,識,一而三,三而一,不即不離。

      「含真方立,何有體用」。沒有自體,沒有作用。這接著何有體用,「能相知相成」。所以你看到相知相成也是妄相。《金剛經》只一句話包括盡了,「皆是虛妄」。這句話說得好,跟清涼在此地前面《疏》裡面給我們說的「並皆速滅」,一個意思。皆是虛妄、並皆速滅,不存在,所以它哪裡有體、哪裡有用?我們迷惑了,看到它好像有體,好像有用。大小乘法裡頭常講體相用,現在把體相用都否定掉,這叫向上一著。對中下根性的人講體相用,對上上乘人說哪有體用。由此可知,諸佛菩薩應機說法,你是什麼樣根機給你怎麼個說法。法,沒有定法可說,為什麼?因為一切法無有體用,無有體性,各各不相到,各各不相知,後面我們還會讀到法爾如是。再看下面。

      「即由此無知無成,含真故有,是則非有而為有也」。前面講的是唯就能依來說,有而非有;這一段講是依所依者,這結論是非有而有,這叫我們從方方面面去觀察,真的是無知無成。它在含真方立,含真故有;有即非有,非有即有,所以你不能說它有,你不能說它沒有。性上沒有,相上幻有、妄有,妄就不是真的。十法界依正莊嚴無有一法不如是,你怎麼能執著?你怎麼能分別?你怎麼能起心動念?起心動念錯了,分別執著就更錯了。所以你真正了解事實真相,你也就跟諸佛菩薩一樣隨機說法,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,能令一切眾生皆得利益。這個利益就是悟了,悟有淺深不同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第三小段,「唯所依者,謂能依妄法,迥無體用,唯有真心,挺然顯現,既無彼此何有相知,正由此義,妄法有即非有,以非有為有,復說真性隱即非隱,以非隱為隱」。這一段文裡面說得也很清楚、很明白,處處提醒我們法是妄法,讓我們常常想到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時時刻刻能把這句經文提起,那就叫觀照。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眼見色,耳聞聲,鼻嗅香,舌嘗味,才有分別執著,你馬上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你的分別執著就放下了,這是初步功夫。

      你能夠做到在一切境緣當中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做到不分別、不執著,你就有功夫了,這個功夫就是一般講的你有定功,你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。不被外面境界所轉,那就是《楞嚴經》裡面所說的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。經上是講轉物,物,實在講就是講境界。你不被這個物境所轉,你就能做得了主,你就能轉境界,那就是轉凡成聖。再向上一著,那高了,根塵相接之處不起心、不動念。不起心、不動念是破無明,不執著是破見思,不分別是破塵沙,你在一切諸法裡面你見性了。這個時候心性就像此地所說的隱而非隱,非隱而隱。果然能在境界上不為物轉,你能轉物。所以第一要緊的事情就是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不但世法如此,佛法也不例外。所以佛教我們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這個捨就是不執著,這一點很重要。世法我捨掉了,我不執著了,執著佛法還是錯了,佛是教我們破執著,不是教我們破執著的對象,為什麼?對象是妄法。所以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!

      今天我看到南京一些居士,理工大學的念佛小組,都是些老年人。他說念佛之前都要念三遍《弟子規》,原來聽講《地藏經》,現在也改成聽楊老師講的《弟子規》。不必要,《弟子規》我覺得六十歲以上的人不必聽。《弟子規》,想想看是童蒙的課本,誰要去讀?這是在這個時代大人就是為人父母的,為人老師的,他沒有學過。今天你教子弟,你教學生,你教他要去做。他學了之後,看看,看看你們沒有做,他懷疑,他不會接受。所以我們在這個時代的要求父母、老師、兒女、學生一起學,到做祖父母就不要了。這些東西在佛法裡面講是戒律、是威儀,是屬於律儀戒。那我們做祖父母的人不要再搞律儀戒了嗎?對,我們做祖父母的有定共戒、有道共戒,不會犯這個過失。什麼叫定共戒、道共戒?我們每天讀經念佛,一心求生淨土;這是兒女的事情,我們要懂。所以在一般五十以後,大概你都有孫子了。有孫子,你應當督促你的兒子、媳婦、孫子要學,要好好的學;老人還是聽經,還是聽《地藏經》,還是老實念佛。我們看到年輕人、小朋友學《弟子規》,歡喜讚歎,這樣就好。這是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從這扎根,這好事情,所以我們不要執著這個事情。

      第二個問題,有一位鍾居士他問了一個問題。印光大師在《文鈔》裡頭有說,《三時繫念》,就是中峰國師《三時繫念》,大概有人問,問印祖可不可以用它來做助念?印祖不贊成,我也不贊成。臨終助念非常重要,一句佛號。這麼多年來我們送往生都依照《飭終須知》,都依照這個做法。《飭終須知》前面叫《飭終津梁》,那是文言文寫的,寫得比較深,也寫得很詳細。《飭終須知》是給一般通俗,大眾化,把裡面重要的東西用淺顯文字重新寫過,現在人能看得懂,我們都依這本書來送終。送終裡頭連經都不要念,開示不可以有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。開示什麼時候用?這個亡人還沒有斷氣,他跟家人講他看到什麼人,看到什麼,都是死去的人,或者看到什麼菩薩。他只要說這個話,這個時候講開示。開示講什麼?不要理他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除了你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,你跟他去,任何人看到都不要理,跟著我一句佛號念到底。這叫開示。除跟他講這個話之外,沒有二話好講,這要知道。

      中峰《三時繫念》,這些年來我們提倡收到很好的效果。我們在什麼時候做?多半是在佛七,佛七是自利,七天圓滿之後,我們做一堂三時繫念超度在佛七當中所帶的牌位,同修或者是家親眷屬有要超度的,在佛七當中我們不做任何法事,就是每天念佛給他迴向,所以佛七圓滿之後做三時繫念,冥陽兩利!它跟淨宗完全相應,裡面誦經,念《彌陀經》,念往生咒,裡面的開示都不錯,都非常之精采,是屬於這麼一個法會的做法,不是平常助念,這個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。

      我們修淨宗的人念念與我們本宗相應,我們看到許多超度佛事的儀規,與淨宗最相應、最契合的是這個儀規,這是我們採取它。這麼多年來確實也有很好的效果。所以不可以用它做臨終助念,這個諸位要知道。所以我做這個,跟前面這個儀規講的是有一點差別。他本來好像是對亡靈,我們今天不是對亡靈,我們今天對的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尊神,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靈,所以我做不是對某一個亡靈,不是為一個人做的,是團體,大眾一起做的,所以收很好的效果。這附帶跟諸位說說。

      學佛要開智慧,佛法著重的是圓解,圓修,圓證,你才能得到真實圓滿的利益。所以經不能不聽,而且要多聽,佛更要多念。年歲大的人在一塊共修,我還提倡的是多拜佛,拜佛是非常好的運動,拜佛也是真正修懺悔法門。年歲大的時候,我們是以拜佛、繞佛,以這個為主。繞佛的時候我們念佛出聲,拜佛的時候我們心裡面默念,不要出聲。因為拜佛的時候出聲傷氣、傷身體,可以聽。在念佛堂裡面,大眾繞佛出聲,我們恭恭敬敬在聽,一面聽佛號,一面拜佛,好。如果自己一個人修,那現在用念佛機,用念佛的錄音帶也非常好,一面聽,一面拜。如果每天把它當作定課,用錄音帶是最好,因為錄音帶它有時間,你要放一面,短的半個小時,長的一個小時。你拜佛不要計數,你就拜半個小時,或者拜一個小時,這樣就好,我們身體運動量也夠了。現在這科技進步了,現在用光碟,用CD比這膠帶要好得多,這個帶子用久了會變質,它會損壞,光碟用的時間久它不會變質。這一個光碟大概也是七十分鐘的樣子,這對我們老年人來修行時間真是恰到好處。早晨拜一個小時,晚上拜一個小時,以這個來做早晚課裡面主要的功課。

      年歲大了,佛法所說的諸法實相微妙至極!我們可以聽,聽懂很好,聽不懂不要去想,愈想愈訛,愈想愈錯,想不出來的,想是第六意識。諸佛菩薩真實教誨是從真性裡面流出來的,真諦、真言!我們用妄心、用情識,你怎麼能理解?你所解的全都是錯誤,所以前面我們也報告得很清楚,六根、六塵、六識、七大都是虛妄的。用虛妄,你永遠見不到真實,這就是明心見性的難處。這不用心意識反而容易,所以宗門講參究,參是什麼?不用心意識。不用識,識是第六識,不用第六識就是不用分別,不用末那識就是不用執著;末那是執著,第六意識是分別,不用阿賴耶識,阿賴耶識是妄想。《華嚴經》上說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是心意識,統統不用。

      念佛一直念去,不分別,不執著,沒有妄想,你看看印光大師在《文鈔》裡頭教導我們,念佛要不要拿念珠去計數?他說不要,為什麼?你掐珠子念佛的時候你的心不能專一,你還在計數,不用了。這個計數是在什麼時候?初學,初學的時候怕你懈怠,怕你沒有辦法攝心,用這個方法。所以這個方法是階段性的,功夫純熟之後不要計了,手上拿一串念珠是可以,不是計數的,是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念佛,也提醒別人,念珠的用途很多。心裡面的佛號,最好能做到一切時一切處都不中斷,這睡眠睡熟了斷掉,醒過來之後佛號就接起來,這樣會到功夫成片。印祖教的方法,好,那都是古大德經驗之談。最忌諱的妄想分別執著,因為你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,你的念功不純。念功果然真純,你決定能夠證得念佛三昧,那就是《彌陀經》上講的,理一心,事一心,功夫成片,都叫做念佛三昧。如果我們分上中下三品,上品的念佛三昧是理一心,中品是事一心,下品是功夫成片,必定得生。清淨心中最怕夾雜,夾雜什麼?就是起心動念,這個東西不能有。

      聽經,為什麼我們對於聽經很重視?實際上念佛功夫真正得力了要不要聽經?不要了,聽經也打閒岔,也會讓你起分別。聽經對初學是必要的,為什麼?他要不聽經,他胡思亂想,他的懷疑不能斷,這個事情麻煩。大乘教裡頭佛常說,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,這是對大乘講。所以根本煩惱裡頭貪瞋痴慢底下就是疑。聽經是什麼?破疑的,斷疑才能夠生信。所以我們沒有到達這真正的信心,聽經能夠幫助我們建立信心,幫助我們增長信心,幫助我們到信心清淨,清淨就開智慧了,這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。生實相,智慧開了。所以聽經的好處在此地。尤其現在道場如果規模大的,共修的人多的,那聽經很有必要。聽經可以幫助你這個道場建立共識。人多,各人根性不相同,煩惱習氣不相同,長年累月住在一起,總是見這個討厭,見那個不歡喜,這是人情。怎樣能把這個問題擺平、把這些妄想見解化除?聽經是好方法。他才有意見,聽到經上講,算了,算了,不要計較了,他就平息。所以聽經能夠促成見和同解,六和敬裡頭最重要的一條。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念佛堂強調聽經,道理在此地。

      我本來勸念佛堂同修不要聽經,結果試驗了幾個月,這些人告訴我:法師,不行,不聽經的時候,每個人執著自己的意見,有的時候還有爭執,還有吵鬧。我想想也有道理。為什麼?大家沒有契入境界,所以聽經重要。現在有些地方的念佛堂,每一天念佛八小時,聽經八小時。有些念佛堂,那是我勸導他們聽經四個小時,每一天聽經四個小時,分兩堂,上午兩個小時,下午兩個小時,念佛十個小時。每天十四個小時不要中斷,持之有恆,他會成就。

      這段經文裡面真是一而再,再而三,三而四,佛菩薩苦口婆心無非是叫我們覺悟,捨妄歸真。想是妄想,相是妄相,能現所現、能變所變皆是虛妄,並皆速滅。所以這地方講「能依妄法,迥無體用」,沒有體用。「唯有真心,挺然顯現」。但是我們看不到,我們怎麼看不到?著相,著相就不見性了,著相就起分別,就起執著,分別執著是妄念、是妄想。從妄相生妄想,徹底虛妄。我們的思想、言語、造作焉能不妄?這個虛妄就造成了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,本來沒有,六道輪迴是自己虛妄的心行變現出來的。善心善念是妄,惡心惡念也是妄,你沒有在妄中見到真,妄中見到真,你就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了。

      大乘教裡面實實在在說,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教化眾生,唯一的一個願望希望我們在妄中見真,真就在妄中。這樁事情說得最多、說得最詳細、說得最透徹是《楞嚴經》。所以在中國大乘經教裡面所說的,「成佛的法華,開慧的楞嚴」,這兩部經的知名度高。《楞嚴經》裡面就是告訴我們真妄是一不是二,妄在真中,真在妄中,跟這個地方所說的完全相同。妄法裡頭有真心。

      「既無彼此,何有相知」。彼此是真妄,妄雖然依真而立,妄沒有自體,真也無體性,所以不相知。所以「妄法有即非有」,這是事實真相。所以《般若經》上總結給我們說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你什麼時候能體會到?怎麼才體會到?你真正做到,你真正把所有一切萬象,所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做到了。你還有一樁事情沒有放下,你沒有悟,你沒有入這個境界,入這個境界確確實實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為什麼?都是虛妄的,真正遠離虛妄。「以非有為有」,非有是相,那裡頭有性,見到是真性。所以只要放下身心世界,你見到的法性,法性遍法界虛空界。自己整個身心融入法性裡面,法喜充滿,那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這裡面是真樂,這個樂沒有法子形容,古大德所謂的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。你也說不出來,你說出來別人也不能體會,唯證方知。

      所以後頭講「復說真性,隱即非隱」。為什麼說隱?凡夫看不見,凡夫著相不見性,這個真性好像隱。煩惱輕的人、具足戒定慧的人他就在相上見到了。法法頭頭是道,我們看宗門的語錄,那個開悟的人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,隨拈一法無一不是,不是什麼?真性。隱即非隱,非隱為隱,這裡頭也有三個意思,清涼大師《鈔》裡面註得很好,「妄法有即非有是初義,隱即非隱是第二義」。第二義是「以正為事隱之時而有所依故」,所以這第二義。「以非隱為隱,即第三義」,為什麼?「理常現故」,理雖然常現,永遠不斷的在現,有妄想分別執著的人見不到,離妄想分別執著的人他就見到,這是第三個意思。

      「此上三意,即三種答。答上三種問,思之」。清涼大師給我們這個提示,我們能不能想得到?他叫我們想。他還是曉得我們末法時期根性很鈍,想不到!所以他老人家很慈悲也把它註出來了,這個註叫《鈔》,鈔就是疏的註解。你看他《鈔》裡頭講「思之者,以易見故」。可是我們還是見不到,見不到,他老人家就給我們說「若具說者」,這具體,具體說。「第一妄法有而非有」,大概這個意思我們能懂得一些了。「答前直問」,所以這是第一個意思,第一個意思答直問。「既有種種,何緣不相知,謂種種是妄有,體即非有,故不相知」。所以這是答第一個意思。第二「答懷疑,為是種種,為不相知,故今答云,能依妄法,依所依真,妄常種種」,這個種種是講的妄相,「真常無知故」,這是答第二意。這就不需要解釋了,前面都講得很多,妄沒有體性,真也沒有體性,所以它不相知。

      「三答結成難者」,這做總結,問難的。「即妄即真故,種種不乖不相知也」。真妄是一不是二,妄依真,真在妄中,妄有起滅,真沒有起滅;妄有流動,真沒有流動。真就是心性,是一;妄相,不管是什麼現象,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現象,你六根能接觸得到的,包括我們的思惟想像,真的是六根、六識、六塵,總的來說,一定要記住並皆速滅,就是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   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常常提得起,這叫觀照般若。常常提起,能養成一個習慣之後,你對於一切萬事萬物自然看淡了,這個看淡了,容易放下,放下真的就見到。我們今天為什麼見不到性?放不下,這些東西障礙了。徹底放下,真性就現前了,那跟古來大德明心見性的這些法身菩薩就無二無別,真的是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。這個境界就是大乘教裡面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,殊勝。

      下面這《疏》裡面還有一段重要的開示,這段開示就是為什麼用水來比喻真心?我們來看這段文,「何故以水喻真心者,以水十義,同真性故」。這地方講「同」,實在跟諸位說相似的同,不是完全同。從水這十樁事,這十義,你能夠體會到真心,為什麼?真心也有這十義。第一「水體澄清,喻自性清淨心」。水很乾淨,自性清淨心一塵不染,水之體清淨,可是我們今天看這些水都有染污,很難得看到澄清的水。清涼這裡有。第二「得泥成濁,喻淨心不染而染」。水遇到泥,遇到泥沙它就變成混水,水就不乾淨,所以成了濁水,濁水就骯髒了。那麼水是不是真的變成骯髒?沒有,骯髒只是它的一個現象。你要把這個濁水沈澱下去之後,泥沙沈到水底下,那水還是清的,真的是不染而染。

      一切眾生的真心是清淨的,這一點我們要記住。一切眾生的真心就是自性清淨心,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,所以諸佛如來看一切眾生的清淨心,他肯定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。現在你的心是什麼?不染而染,什麼東西染了?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好像是泥沙混雜在你自性清淨心裡頭,現在的心不清淨。但是你要曉得妄想分別執著沒有體性,本來空。不相信,你去找找看妄想在哪裡?你能把妄想找到嗎?你能把執著找到嗎?你能把分別找到嗎?

      達摩祖師當年到中國來,二祖慧可去參訪,冬天。達摩祖師在禪堂打坐他也不敢進去,在門外,門外下雪。雪下了兩尺多那麼厚,他站在雪地裡雪到膝蓋,站了很久都不走。達摩祖師看到這個人這麼樣的虔誠,站得這麼久,在雪地裡頭凍的那個樣子,憐憫心就問他:你來找我為什麼?他跟達摩說:我心不安,求大師給我安心。這真的是大問題。達摩祖師聽了之後:好,你把心拿來,我替你安。這一問,迴光返照,找,找不到,回答祖師說:我覓心了不可得,我找不到心在哪裡。達摩祖師說:與汝安心竟,我把你的心安好了。這一句話他就徹底覺悟了,那是什麼?妄念!妄念是妄不是真的。你指著那個妄念,妄念打掉,這個真心就現前了。一句話下的時候,慧可就徹悟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達摩的衣缽就傳給他。

      所以你要曉得分別執著妄想都沒有體性、都不可得!為什麼不肯放下?放下,自性清淨心就現前;放不下,那你的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,就這麼回事情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