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458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五八卷)  2001/11/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0458

    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主林神長行,第五句:

      【垂布燄藏主林神,得普門清淨慧恆周覽法界解脫門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這段裡面註解得很多,諸位同學自己可以去參考,有《疏》、有《鈔》。《疏》裡面講:「智通萬法,故曰普門;客塵不生,故曰清淨;悟如日照,頓周法界;功如拂鏡,說智漸明;明是本明,漸為圓漸。」這幾句註解把菩薩修學的境界都給我們說出來了。「智通萬法」這是講的智慧,智慧跟聰明不一樣,這是我們學佛同修必須要辨別清楚的,不可以把聰明當作智慧,那就搞錯了。聰明跟智慧在形象上很相似,實際上不相同。不相同的原因在哪裡?它發生的根源不相同。聰明發生的根源是意識,我們一般講的第六意識,從這個地方發生;而智慧,是從真性裡頭發生的。所以它們的來源就好像同樣是兩條河流,那個源頭不相同。因此,智慧一定是要從禪定當中得來的,諸位要曉得,禪定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,定生智慧。

      佛家的教學是「戒定慧」三學,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教學離不開這三個原則,釋迦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,都是用這三個科目,「戒定慧」三學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所以智慧是從禪定裡面生的,禪定就是清淨心,就是平等心。如果沒有得到清淨、平等,你表現出來的那種智慧,在佛法裡叫做「世智辯聰」,我們一般講聰明才智。它的起作用,那個差別很大。聰明智慧起作用裡面沒有離開煩惱,換句話說,它帶著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而智慧起作用不帶,智慧起作用裡頭決定沒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這就很容易能夠覺察得出到底是智慧現前,還是聰明在起作用。佛告訴我們,唯有智慧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聰明不能解決問題。這個話的意思很深,聰明要是運用不妥當,不但不能解決問題,會讓問題更複雜,這個道理我們總得要曉得。

      現在這個世間,可以說是許許多多地區都有嚴重的紛爭,許多國家的領導人,他們想出種種方法來解決問題,問題不但不能解決,反而愈來愈麻煩。這什麼原因?沒有智慧,是聰明,世智辯聰,不是真智慧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。我們學佛一定要求真實的智慧,唯有智慧才能通萬法,所以這裡面稱之為「普門」。清涼在「入法界品」裡面跟我們講「十普」,講得詳細,這在經的後面。這個地方給我們講的「普門」是從總的綱領上來說的,簡單明瞭。如果我們真實智慧現前,為什麼叫「普」?心裡面的障礙沒有了,隔閡沒有了,也就是說分別執著沒有了,就普了,自自然然就普了。由此可知,不能夠普遍十方三世,原因在哪裡?因為你有分別,因為你有執著。所以知道,普法是真實法,普門是真心所現,聰明智慧是妄心起用,不是真心。

      底下這一句說得好,「客塵不生,故曰清淨」,它得的是『普門清淨慧』。什麼叫客塵?客塵是比喻,它是客,當然它就不是主,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客塵煩惱」,比喻作煩惱。主是什麼?主是自性。塵是空中飛揚的塵土。我們在房間裡面,陽光從窗戶射進來,你在陽光裡面看到許許多多的微塵。沒有這個光的時候,我們不知道,以為這個空間很乾淨,陽光直射的時候發現了,原來這個房間裡面有這麼多的灰塵。所以我們的桌子、茶几,一天沒有去擦它,到第二天你去摸一摸,桌子上就有許多灰塵,從哪裡來的?原來空中這些微塵我們不能夠覺察,到它們累積的時候,我們這才發現,桌子天天要擦,地天天要掃。所以把自己的心性比喻作主,把這些煩惱比喻作客,把心性比喻作空,把煩惱比喻作塵,客塵都是煩惱的代名詞。統而言之,就是代表妄想分別執著。用佛經裡面的術語,就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。

      在此地大師用客塵來表示,這個客塵原來《楞嚴經》裡面也是這麼說法。客塵不生,煩惱不生;換句話說,智慧現前的人,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,境界總的來說不外乎順境、逆境,這是講物質環境;人事環境,佛家講緣,有善緣、惡緣,人事環境。無論是順境善緣,或者是逆境惡緣,智慧現前的人面對著外面的境界,一個念頭都不生。他不會起心動念,他沒有分別執著,這個心叫清淨心,平等心現前。清淨心、平等心就是禪定。所以禪定在哪裡?在日常生活當中。絕對不是說盤腿面壁、眼睛閉下來那叫修定,那個定有什麼用?不管用。諸佛如來、諸大菩薩他們的定、禪定、甚深禪定,他起用。他生活在禪定裡面,工作也在禪定裡面,待人接物無處不在禪定裡面,所謂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。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眼在色塵當中入定,你們想想這個意思,不會被色境干擾,不會被色境動搖。在色境裡頭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眼根在色境裡頭入定。耳根在聲塵裡面入定,他不是不見、不是不聽,他聽,聽得很清楚,看得很清楚,那叫慧,真實智慧。

      所以定慧是同時的,沒有先後的,定慧等運。運是起作用,同時起作用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絕對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這才叫清淨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根根如是,塵塵如是。無論是順境逆境,善緣惡緣,無不如是。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現出主林神、樹神他們修行的功夫高,絕對不是我們凡夫能夠跟他相比的,他們是真正修行人,願意作樹神,不願意得個人身。像他們這個境界,在六道裡取得人身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?他為什麼不到人間來,要去作樹神,這就是人各有志,各有所好。他喜歡住深山,喜歡住叢林,人住在深山、森林裡面有很多不便,樹神就很方便。所以這個我們能夠理解,人各有所好,有的人喜歡山,有的人喜歡水。無論受什麼樣的身,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,都能成無上道。

      人能修無上道,諸位要記住,樹神也能修無上道,花神也能修無上道,水神也能修無上道。水神是指什麼?水裡面的那些動植物。我們知道大海裡有動物,海底有植物,他們也能修行。也聞法,也念佛,也能夠修行證果,我們不能小看祂。有些靈性特別高的,我們就知道那是有修行的,那個不是迷惑顛倒的。許多同修們,你們在沒有學佛之前或者學佛之後還沒有素食的,像香港這個地區,很多人吃活的海鮮。你吃的時候,你仔細觀察,牠在沒有被殺之前,你看牠的動態,仔細去觀察;如果觀察有靈性的,那是水族裡面的修行者,這個買來放生,功德很大。你看牠,牠不愚痴,牠不糊塗,牠好像懂得人的意思,不是看不出來。水中的這些動物修行者都是屬於水神這一類的。天地萬物都有神靈附託其身,這經中稱之為雜神這一類。

      這說出他們心地清淨,真的做到一塵不染,這是『清淨慧』。『恆周覽法界』,「覽」是觀察。觀察的境界不是一個地區,不是這一個山頭、一個地區,也不是一個太陽系、一個恆河系,周遍法界。清涼說「悟如日照」,強調迷悟,修道的人覺悟了就像陽光普照大地,「頓周法界」,它不是漸的,是頓的,立刻周遍虛空法界,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知、無所不曉。從清涼大師註解裡面來看,這些樹神、主林神都是諸佛如來化身。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,為什麼?樹神很多,主林神是樹神裡面的領導人,諸佛菩薩示現這種身,度化這些樹神,只要這些樹神他有善根。我們相信多數有善根,為什麼?喜歡森林,喜歡大海的,都是相當有修養的人士。我們中國人常講「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」,那是愛好,有智慧的人喜歡水;仁慈之人、仁德之人喜歡山,山水怡情養性。這些人喜歡山水的多半他們都去作山神、作水神,做這些樹神,到這邊去了。正是孔老夫子在《易繫辭傳》所說的「人以類聚,物以群分」,我們來生願意受什麼樣的身,願意過什麼樣的生活,都在自己一念之中。真正具備這些條件,有這樣的德行,去處無不隨心所欲,這些都是屬於事實真相。我們要覺悟,不能不覺悟。

      清涼後面說:「功如拂鏡,說智漸明」。前面講「智通萬法」是講根本智;「悟如日照,頓周法界」這是講後得智。佛在《般若經》上告訴我們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無知是講根本智,就是清淨,清淨平等覺,這是根本智,實智。它起作用的時候叫後得智,叫權智,那個作用是無所不知。可是後得智不是像根本智那樣一時圓頓現前,後得智一定要藉緣,沒有緣引發,它不會起來的。就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要是沒有人向他請教,他心地清淨,一個念頭都不生。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那是他的自受用。有人向他請教,他要為人說法,要為人解答問題,顯現的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,他的清淨平等覺起作用。清涼在此地講「功如拂鏡」,「拂境」是《壇經》裡的話,神秀和尚說的,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」。心像一面明鏡,要常常把鏡子擦乾淨,不要讓鏡子惹灰塵,這都是比喻話。

      「洗心易行」這四個字是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,就跟神秀這首偈子的意思完全相同,都是講修德。我們要怎樣去起修,怎麼個修法,不能不知道。用在功夫上,要常常反省自己的過失,過失就是塵埃,用功要從心地上用功,這叫從根本修。心地清淨,你的言行自然清淨;心地善良,你的言行自然善良。從身修、從口修,叫從枝葉上修;從心地起心動念來修這叫從根本修,你能這樣修,你智慧慢慢就開了。這個智是權智,在《華嚴經》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大家雖然沒有念過也聽說過。「五十三參」是什麼意思?我們不能夠不明瞭,這是講一個修行人如何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。他在文殊菩薩會中求學,跟定一個老師,修學一個法門,他成就了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他成就了。他在文殊菩薩會下得根本智,也就是禪宗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見思、塵沙煩惱斷掉了,無明煩惱破一品,這個時候有資格出師,就是畢業了。畢業之後,他的老師文殊菩薩叫他去參學。參學什麼?可以離開老師接觸廣大的群眾,可以接觸一切人事物。為什麼?你有能力,你有智慧,有定慧,有戒定慧,你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了。你有這個功夫、有這個能力了,你就應當去接觸外面境界。

      接觸外面境界是什麼意思?成就你的後得智,你的智慧才圓滿。後得智是無所不知,你要多看、要多聽、要多接觸,一接觸就通達、就明瞭,不會迷惑,這就是大乘經教裡面常講的菩薩修三慧,「聞思修」三慧。諸位要知道,「聞思修」三慧是一次完成,「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」。大家千萬不要產生誤會:「聞」大概是在聽經,「思」大概是聽了之後回家去想一想,想通了之後再怎麼做,那你全解錯了。這種修學方法還要菩薩嗎?我們各個都能做,我們現在就是這個作法的。我們是菩薩嗎?不是,凡夫一個。菩薩「聞思修」是怎麼回事情?「聞思修」三個字都是代表字。「聞」是代表接觸,耳聽到聲音了這叫聞,眼張開看到外面境界了,也叫聞,用一個字做代表。六根跟外面六個境界相接觸的時候,用這個字做代表。「思」是什麼意思?思是明瞭,我們常常有事情不明瞭,去想想,想想就明白了。他不是真的去想想,真的想想錯了,就是一接觸叫聞,一接觸就明瞭叫思。「修」是什麼?修是絕對沒有過失,明瞭當中沒有過失。

      所以他聞思修是同時的,是在一剎那當中就圓滿的,決定沒有先後。我們說聞思修,說思修聞都可以,聞修思怎麼說都可以,它是一,它不是二。我們很多人學佛,把這個搞錯了,諸位要知道,戒定慧有次第,確實有先後順序的,聞思修沒有。聞思修稱慧,聞慧、修慧、思慧,這三慧是什麼慧?就是「戒定慧」的慧。戒定慧起作用就是聞思修。所以「戒定慧」那個慧,不起作用的時候這個慧就是根本智;起作用的時候是後得智,聞思修是後得智,這樣智慧就圓滿了。

      所以五十三參是一回什麼事情?就是我們每天早晨起床,從早到晚,從初一到臘月三十,每天你所接觸到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佛把它概略的劃分為五十三類,其實不止五十三,這只是舉例說明。你要用真實智慧過日子,用真實智慧去工作,用真實智慧去看世間一切人事物,過佛菩薩的生活,就在現前。現前我自己不管是什麼身分,不管是什麼地位,不管是過的什麼樣的生活、從事哪個行業工作,都是行菩薩道,都是修菩薩行。我們身分不一樣,地位不相同,生活工作不相同,沒有關係,我們人生的目標方向是一樣的。什麼目標、什麼方向?無上菩提、無上佛道。修成之後各個都圓滿成佛了,圓滿成佛就是你的智慧圓滿現前了,無上正等正覺,這就是圓滿的佛果。

      如果還達不到這個境界,只能夠達到正等正覺,那也不錯。你的境界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,這個境界肯定可以達到的。在世間不必換一個身分 ,不必換一種行業,也不必換一個工作,沒有一法不能成就無上道的。問題你會不會通過《華嚴經》的學習,我們覺悟到了,我們領會到了,從這個地方悟到許許多多的大道理,又聽到佛菩薩提供許許多多修學的方法。我們仔細去觀察,哪一個方法適合我現在的生活環境,適合我的根性,我對這個方法也很歡喜,我可以採取這個方法,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選定之後,一門深入。不單這一生專修專弘,鍥而不捨,要發願,生生世世,專攻這一門,那你很快就證得究竟的佛果。怕的是你三心二意,今天想學這個,明天又換別的法門,那就壞了,你修學的時間就長了。就像我們世間從事一個行業一樣,你要改行,改行不容易,隔行如隔山。你對於那一行學問、知識、經驗都不夠,你把你從事多年的這個行業放棄,你去學另一個行業,你豈不是又要從頭做起?不是說你不能,你要浪費很多的時間,你要重新用很多的精力,問題在此地。

      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為我們設想得很周到,很圓滿,這種大恩大德,我們有沒有看到?有沒有體會到?他們勸導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成就無上道,走哪個門子?「老實念佛,求生淨土」。印光大師是我們現代末法時期最好的典型、最好的導師,他只教給我們十六個字: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」。這十六個字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的總綱領,他抓住了。如果我們真正明白了,這十六個字的意思真的懂得、真的明白了,我相信你會死心塌地,照著這個方向、目標,勇猛精進。如果還有三心二意,說老實話,你對這十六個字不懂。你會念,甚至於你也會講,這裡頭真正的意思你不懂,你無法落實在你生活上,無法落實在修行功夫上,你當然得不到受用,你會去改學別的法門。改學別的法門同樣道理,他這十六個字是,前面兩句話是總綱領、總原則,貫穿無量法門,後兩句是的指淨土法門;前兩句是通途,末後兩句是指出我們成就的捷徑。

      這四句話諸位要真正透徹、了解,請看《印光大師文鈔》。你要是熟讀《文鈔》,古人常說: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你能夠把《文鈔》從頭到尾念上一千遍,把一切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放下,一心去讀《文鈔》,你會開悟。這四句話的意思你真懂得,那你這一生得度了。他老人家這四句話意義很深,境界太廣了,真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總綱領,不過如是而已。唯有真正體會得的人,他能夠信受奉行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總算是很幸運,遇到善知識,遇到這不思議的解脫法門。能不能成就?那就在自己的善根、福德。什麼是善根?能信、能解是善根;什麼是福德?能夠依教奉行,這是福德。善根、福德統統具足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敦倫盡分是善根,閑邪存誠是福德,信願持名、求生淨土是因緣;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,你看看印祖這十六個字,善根、福德、因緣統統具足,哪有不往生的?大善知識說出來的話,畢竟不同凡響,這十六個字真正是「驚天地,泣鬼神」,我們不能夠等閒視之。第六句:

      【妙莊嚴光主林神,得普知一切眾生行海而興布法雲解脫門。】

      這是第六尊,清涼大師註解文字不多,把義趣點出來了。「知遍趣行,如應布法」,這個意思就是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機,應機說法。說法目的是要聽法的人覺悟,我們說法的目的就達到了。如果說法聽的人聽不懂,那你叫白講了。為什麼?你不善觀機,你不了解這個聽的人的程度根性,這個說法等於白說了,法不契機。有沒有這樣的人?有,我親眼見到的。那個時候我年輕、初學佛的時候,才出家不久,聽老法師講經,真的是德高望重。老法師有幾個非常得力的信徒,他們在社會上有財富、有地位,護持老法師,老法師對這些信徒特別照顧。有一天,信徒在寺廟裡吃飯,跟老和尚一起,剛剛好我也在座,這些信徒們提出來:「師父,你的經講得太好了,我們聽不懂!」老和尚笑笑:「我的經講出來你要聽懂了,那還值錢嗎?」結果這些人聽到老和尚的話,讚歎得五體投地。老和尚講經聽不懂,聽不懂才值錢,聽懂就不值錢了。

      以後我到台中把我遇到的這個情形向李老師報告,李老師笑笑,指著我:「你們可不能這麼做!」講經聽眾聽不懂,你不就白講了!你教學的目標沒達到。聽不懂,要發問。師道就是為學生授業解惑,解除他的迷惑,這是師道,不是賣弄自己的玄虛,故意在那裡談玄說妙,教人家聽了摸不著頭腦,這是錯誤的。這些我們都必須要懂得。

      主林神長行第七句:

      【可意雷聲主林神,得忍受一切不可意聲演清淨音解脫門。】

      前面一位主林神,妙莊嚴光主林神教導我們應機說法,就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應以什麼身得度,為他示現什麼樣的身分,應當為他說什麼法,就要給他說什麼法,他才能得佛法真實的利益。真實的利益是什麼?覺悟了。只有覺悟,破迷開悟,才是真實利益,這個道理、事實,都要清楚、明瞭。這一位「可意神」實在講都是佛菩薩化身的,他所修學的法門,對於我們來講更重要。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,『忍受一切不可意聲』,現在我們聽到外面的聲音、看到外面的色相,都是叛逆的,都是「不可意」的。在這個環境裡面,我們要怎麼辦?佛在此地教我們,要忍受。「不可意」裡面的音聲,使我們最難忍受的,惡意的毀謗,造謠生事,毀謗、侮辱、陷害、欺詐都是「一切不可意」;與這個「聲」都有密切的關係,毀謗的音聲,欺詐的音聲。

      往年我在年輕的時候,一度親近道安老法師,這個原因是我離開台中之後,在台北講經說法。在台中慈光大專講座,我認識不少大專學生,這些年輕人他們是北部的,北部這些學生來找我,希望我們在北部也能像台中一樣,辦一個大專佛學講座。我說:「這個事情是好,但是我太年輕了,資歷不夠。」所以我就勸這些學生們,我說:「老和尚當中,對年輕人很照顧、有慈悲心的道安法師,你去找他。他如果要答應了,你再跟他們建議請我來上課。」我跟道安法師也就是這麼認識的,這些同學們去找他,他老人家真的答應了,就在松山寺辦大專佛學講座,每個星期天一次。星期天我就到松山寺去上課,上午的課我上,下午的課老和尚上。老和尚真慈悲,對我非常愛護。學生聽我講經的人多,中午下了課,下課之後吃飯,都在松山寺用齋。用完齋之後許多學生走了,離開了,下午上課我去看看沒幾個人,比上午人數差了很多,我看到很難過。我就跟老和尚商量,我們兩個課調一調,老和尚上上午的,我上下午的;這一調之後,上午學生不來,下午學生來了,他們吃過午飯到這個地方來上課,這搞得我就沒有法子了。老和尚的量大,這一點我們不能不佩服他,一點嫉妒心都沒有,而且還安慰我、勉勵我。

      以後這個講座搬到善導寺,他接善導寺的住持,連這個講座也搬到善導寺。善導寺隔壁是佛教會,有一個大講堂,就利用這個大講堂來上課。那個時候學生多了,報名參加的學生差不多將近有八百人。當然我們兩個人就教不了,又請兩個法師,請智諭法師、請印海法師,所以搞大專講座我們就四個人。道安法師是這個大專講座的主任,我們三個擔任講師。有一天,我去見他老人家,是老法師的一個忠心的信徒,老法師信徒很多,有許多老信徒欺騙老和尚,騙老和尚的錢,都以為老和尚糊塗。哪裡知道老和尚聰明、有智慧,哪個人去騙他,他都知道,不糊塗!騙他的那個人還真糊塗。可是老和尚給不給?老和尚都給,這一點我非常佩服。

      有一天我去的時候,到松山寺去看他,正好在松山寺大門口,有一個居士離開,我們兩個打了個招呼,我也跟他很熟。我進去之後,老和尚看到,「剛才有個某居士出去,你有沒有看到他?」我說:「看到了,我跟他打招呼。」他說:「他今天又來騙我。」我說:「怎麼樣,你有沒有給他?」「我給他了。」我才曉得老和尚真了不起,老和尚往生之後,他欠的債在當時是八百多萬,這些都是被人騙去的。老和尚心裡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他能忍,此地講的他能忍受「一切不可意聲」,他不糊塗!我們學佛的人懂得這個道理,佛度有緣人,這些人跟老法師都有很深的緣分。老法師有修行,一定乘願再來,再來的時候,這些人將來再轉世的話,是老和尚的護法。這一生騙老和尚,來生老和尚度他。

      就跟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故事一樣,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。這個故事詳細的介紹是在《大涅槃經》裡面,《金剛經》上只提了一提。菩薩能忍受,可以忍受最不合理的待遇,還是以大慈悲心,一絲毫怨恨都沒有;再一轉世,忍辱仙人示現成佛了,歌利王當時侮辱他的、陷害他的,現在做他的學生。菩薩發願:「我將來成佛第一個要度你」,你這個緣很深,太深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裡面講的那個歌利王,就是憍陳如尊者前世的事情。這種教訓,沒有報復的心,無理的加害,一絲毫怨恨報復的念頭都沒有,所以他當中不存在怨結,來生之後相處就非常好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,這是我們在現代這個世界要普遍宣揚、教導大眾,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。

      我們今天遭遇一點點小挫折,人家來欺騙我們,來毀謗我們,這算什麼?小事一樁。這個地方我們真的要把它看開、看破,放下一切妄想、執著。他要再來騙我,我給不給他?如果是道安老和尚,我想一定還是要給他。你清楚明瞭,你不愚痴,不糊塗,我們歡歡喜喜滿足他的願望,將來我們作佛修行,弘法利生的願望他也會歡喜支持。人與人之間結善緣、結法緣,不結惡緣,要能把惡緣變成善緣,把惡念變成善念。這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,佛菩薩度化眾生生生世世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你看看這種心量,這叫大忍!我們諺語當中許多人也曾經聽到很熟悉,「量大福大」,那個大福、大智、大德、大壽的人從哪裡修來的?原來從這些地方修來的。處處存心想騙人、想坑人,損人利己,這種人是小人,他要遇到大善知識,遇到佛菩薩,他真的他有得度的機緣,總算是他過去生中修積的還有善根福德。他遇到真正的善知識,用這種非常的手腕幫助他,這一生不知道回頭,來生會回頭;來生不知道回頭,後生會回頭。總會有回頭的一天,總會有覺悟的一天,也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,總會有良心發現的一天。所以是好事不是壞事。

      清涼大師這段註註得好,註的意思很深,「了音聲性,皆同佛音。故無不可意」。從理上講,一切眾生的音聲,音聲的性是佛性。所以明心見性的人,他眼見的是什麼?見的是色性,耳聞的是聞聲性,叫見性。我們現在不行,我們是凡夫,我們眼睛見的色塵,耳朵聽的聲塵,六種境界都變成六種塵。塵是什麼?染污心性,變成污染了。明心見性的人把這六種污染恢復到自性,它不是塵垢、不是污染,它是自性。自性起用,法身菩薩才能做到。我們學可以學到一個相似,真正入這個境界是法身菩薩。『忍受一切不可意聲演清淨音』,這在文裡頭我們不太容易看得出來,清涼大師註得好,註的意思是什麼?轉不清淨為清淨,轉不可意為可意。這是真實功夫,轉凡夫的音聲變成如來的音聲。我們在此地看的是『可意雷聲主林神』,他能辦得到,真的他是轉迷為悟,轉凡成聖,轉一切雜染為清淨自性。

      有人問怎麼可能?可能,理上可能。因為佛在大經常常跟我們說,十法界依正莊嚴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是原理。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不論是真是妄、是正是邪、是善是惡,都是自己真如本性所現的,都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所變的。妄想分別執著是真心的作用,這個作用是不正常的作用,是違背性德的作用。如果是隨順性德的作用,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,我們講的物質環境,依報是一真法界,正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依正莊嚴;違背自性,那就是十法界,十法界裡面的依正莊嚴。隨順自性是一真法界的依正莊嚴,一真法界在本經依報是華藏世界,正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一真法界和十法界是同一個心性、同一個性識,怎麼不能轉變?理明白了,現在問題?問題在事,我們如何能夠在事相上做一個轉變?豈不就轉凡成聖了嗎?聰明人,真正有善根、福德的人,這個事情不能不留意,不能不知道做這樣的轉變。

      頭一個轉變轉自己,為什麼?人家來欺負你,你心裡頭痕跡都不著,三輪體空,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大人不計小人過,大人是覺悟的人,小人是迷惑的人。在大人眼中小人有沒有過?沒有過,真的沒有過,他做種種惡業,都沒有過。他造的種種惡業,要不要受那個苦報?苦報他是要受的,自作自受,他不能不受報。但是在覺悟人當中,他心目當中沒有過,他是什麼?迷了,迷了之後不應當做的他做出來了,不應當受的他也受了。覺悟的人知道,迷有時間性,他會覺悟過來的,所以悟的人眼目當中,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這是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他們眼睛所看的。如果降一等來說,佛在經典上也講,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、「但有佛性,皆當作佛」,這是講芸芸眾生是未來佛,這對我們講的,我們能懂。但是法身菩薩眼睛當中他現在也是佛,什麼佛?糊塗佛,迷惑顛倒的佛。他是真的佛,不是假的佛。他從性上看的,六根根性如諸佛如來無二無別,就是造五逆十惡的眾生,要墮無間地獄受果報的,六根根性跟諸佛如來一樣,沒有差別。

      為什麼造罪墮落?那是六識幹的,六識五十一心所,這個東西是魔障。什麼魔?《八大人覺經》上講的四種魔,頭一個五陰魔。諸位曉得五陰魔,五陰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受是前五識,想是第六識,行是末那識,後頭那個識是阿賴耶識。這是妄心,不是真心,這些東西在造業,惹得他去受果報,是這麼一回事情。法相宗的修學叫人捨識用根,轉八識成四智,可見得還是在個「轉」。交光法師註解《楞嚴經》,《楞嚴經正脈》裡頭他老人家所提倡的「捨識用根」,跟《法相宗》裡面講的轉八識成四智是一個意思,這是講修行從理上講。理上明瞭了,我們要在事上做個轉變,這個事有理做根據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透過這一關,就得大自在。迴向偈裡頭說的「願得智慧真明瞭」,那個「真明瞭」就是看破了,得大自在是真放下。把我們這些妄想、分別、情執放下了,這是空的、虛幻的,不是真的。就像《心經》裡面觀自在菩薩所示現的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

      菩薩的德號叫「可意雷聲」,雷聲是清淨音。菩薩說法能令眾生振動他的心弦,開悟了,把他的愚痴,把他的昏聵振動了,他覺悟了,所以他演的音是清淨音。這個清淨音諸位要曉得,一切時、一切處,他的音聲是從清淨心裡頭生出來的,我們今天講的比較詳細一點,從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裡頭發出來的,自然能感動人,自然能夠幫助聽法的人轉迷為悟、轉惡為善、轉凡成聖。他的教學成功了。第八句:

      【香光普遍主林神,得十方普現昔所修治廣大行境界解脫門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,「昔行稱周法界,是廣大境。神通普令物見,倣而行之。如下喜目,即其事也」。我們從清涼大師的開示,知道『香光普遍』菩薩他所修學的這個法門不可思議。在佛法裡面,凡是「香光」這個名號,都是修淨土法門的,淨土法門稱為香光莊嚴。為什麼?西方世界是無量光的世界,無量光佛,還有一個名稱,無量香的世界,香光莊嚴!你真正體會得這個意思,哪一個不希望到極樂世界去?「香」表德,「光」表慧,德行智慧圓滿的境界。他修的法門是『十方普現昔所修治廣大行境界』,「昔」是往昔,往昔所修行的這個行門,能夠普遍展現在十方世界。這個意思我們就明白了,不但是在這一生,過去生中生生世世,說明菩薩的大行無比的殊勝,生生世世!說過去我們一定就想到未來,都是給法界一切眾生做好榜樣,我們常常說、常常想,在此地看到了。

      我們學佛要想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,不能沒有這個心,不能沒有這個行,行是落實在思想上。就是這個修法,起心動念純善純淨。凡是不能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的,這個念頭不能起;不能做社會大眾好模範的,這個話不能講,這個事就不能做。如果拿這個做標準,純淨純善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都要符合這個標準,這叫真修行、這修大行!這就是經上常常讚歎的「大菩提心」,你的心是大菩提心;菩提是覺悟,自覺而後必能覺他。「自己要沒有覺悟,而能覺他者,無有是處!」這是佛常講的。我們要幫助別人,先要幫助自己,我們想成就別人,先要成就自己。成就自己的大智、大德、大能,總得向這個方向、向這個目標勇猛精進,這就對了。

      菩薩給我們的啟示很多,清涼註解註得尤其明白,「神通普令物見」。它的表現在外頭,「令物」不是令人,人見到了,天神也見到了,鬼神也見到了。這個「物」就是說九法界的眾生,你看看他做示範、做榜樣,不是單單給人天做示範,也要給九法界眾生做榜樣、做模範。覺悟的榜樣、斷惡修善的榜樣、轉凡成聖的榜樣,讓九法界的眾生見聞覺知而仿效菩薩,「倣而行之」。這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身教,古人家常說「言教不如身教」;身教就是做出樣子來給別人看,釋迦牟尼佛用的是這個方法。我們看看諸大菩薩、大聲聞、祖師大德,哪一個不是做出典型、模範來給我們看?不僅僅是言教,真做出好榜樣,我們要能夠看得出來。看到他的形象、他的作為,體會到他的意思。他雖然不說我懂得,一看就懂得。

      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當年在世,將信徒供養他的那些錢財辦「弘化社」,「弘化社」就是經書流通處,用這個來做基金,大量的印送經書、善書,贈送給需要的人。那個時候經濟來源困難,所以「弘化社」的章程我看過,它贈送書有三種方法,對於家庭清寒的完全免費贈送;對於中等家庭的,他老人家用的是半價流通;對家庭富裕的收回成本,拿這個錢做為日後流通經書的基金。訂立這三種方法,使這個經書流通「弘化社」能夠長遠辦下去,他訂的是這個方法。我看到了很感動,我這一生也就是學他老人家,所有信徒對我的供養,專門做這樁事情,以這樁事情為主。現在不但我們流通的有經書,隨著科技的發達,我們流通的有錄音帶、有錄影帶,現在還有CD、VCD,把佛法普遍介紹給社會大眾。

      我們的辦法是完全免費贈送,決定不收錢。我為什麼這樣作法?我不像老法師那樣:「這個弘化社要永遠去流通經書。」我沒有這個念頭,我想的比他天真,我的辦法是供養多,錢多就多做,錢少就少做,沒有最好,謝天謝地,我就不做了,我就沒事了。無事才真正是福報,古人常講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」,我很喜歡無事。大家供養多,那是沒法子了,等於說是你們的委託一定要替你們修福,要替你們培福。所以我就不學印光法師這個全價流通跟半價流通,我不採取這個方式。但是「弘化社」大量的印送《了凡四訓》跟《感應篇》、《安士全書》,對我確實是有很大的啟示。我從印光大師這種舉動,我了解如何來幫助現代這個世間苦難眾生,迷惑顛倒的眾生,我得到了教訓。雖然老和尚沒有見過面,沒有跟我說,我看他的作法,我懂得他的意思,我能夠繼承他的願望、繼承他的事業,你真正體會得才行。

      在這個大時代當中,要特別強調因果教育,要特別提倡因果的學習,真的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要想到因果報應。種善因得善果,造惡因必定有不善的果報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自自然然就收斂了,一生當中決定不敢做一樁欺騙自己良心的事情,不敢做一樁損人利己的事情。我們在聖賢教誨、在佛經裡面學習到的,完全肯定損人決定不利己。什麼才是利己?利人才真正利己,我們學到了。無論在什麼地方,我們總是誠誠懇懇的去利益別人,得來的回報,真的是利益自己,所以說「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」是利己。我為人人是利他,我能夠為人人,得來的回報是人人為我,得到許許多多人歡喜讚歎。想做一樁什麼事情,就有許許多多人贊助,這是回報。如果我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,雖然是出家人,學佛的人多,都禮敬三寶,都來佛門修供養,到哪一天一被拆穿了,一文不值!自己還要受三途果報,這個虧吃大了,這個孽造重了。

      為什麼會造作這些重業?不讀經之過!根源在此地。平常不讀經,不研究經教,僧團裡面無論是在家出家的佛教團體,沒有在一起研究討論經教,沒有互相警策、互相勉勵,過失在這個地方。於是脫離佛菩薩、祖師大德的教誨,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如何不隨順煩惱習氣?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是什麼?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貪瞋痴慢,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,不相信因果,不相信聖賢教誨。真的是膽大妄為,果報現前的時候後悔莫及,那時候就太遲了。可是我們在此地看到的,佛菩薩畢竟不是凡人,他是大覺、大智、大德,他沒有把凡夫造作這些重罪放在心上,他沒有。他確確實實還是在觀察、在等待,哪一天我們造作罪業眾生回頭了、覺悟了,他立刻就來幫助我們。用什麼方法?還是講經說法,還是讀誦大乘,還是要求我們大家在一起研究討論,互相勉勵、互相警策。不用這個方法,不能得度。

      所以稍稍涉獵到這個境界,像我們這些學佛都不是很長久的人,喜歡聽經。我遇到一些同修,告訴我,他說:「法師,我們聽經是一種享受。」行!你能夠入這個境界,你算是入門。為什麼?得法喜。問題是你這種歡喜、享受能支持到多久?那這是你的功夫。孔老夫子厲害,他要是聽一次聖賢的課程,能支持三個月,那個歡喜心!我們一般人做不到。一般人如果能夠支持三天,可以說你已經得到這個氣氛;如果你要能支持三個月,你就有相當深的功夫,嘗到這個味道,這叫「法味」,不是世間任何滋味能夠相比的,只有法味,你得的是法喜。這個境界現前是非常好的境界,只要你能夠掌握這個機緣不要失去;不但自己要聽,你的家親眷屬、親戚朋友,有這個機緣的時候,常常在一起討論、在一起學習。道場裡面這是非常殊勝的緣分,同參道友,那你就走向成功的道路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