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317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一七卷)  2004/10/10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  檔名:12-017-1317

    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第四小段的答,「會相違者」。

      前面他所問的,他說「若爾,瑜伽等中,異熟賴耶,從業惑種,辦體而生,非如來藏隨緣所成,如何會釋」。這是前面的疑問,我們已經跟諸位解釋過了,今天來看清涼大師這個解答。問答都是一個人,用問答的方式使我們容易明白經義,契入境界。「答,瑜伽等中」,《瑜伽師地論》這些書裡面所說的,「對於凡小,約就權教,隨相假說」。清涼在此地引用得很多,《瑜伽論》這個地方的一小段就非常明顯。

      佛說法,我們總要記住他有原則,總的原則就是契理契機,理是一個,永恆不變,機則是千變萬化。所以現不同的相,說不一樣的法,但是他的方向、目標決定是一致的。對於凡夫、小乘,雖然講得很淺顯,方便說,這個方便也是把他境界慢慢的向上提升。經文特地給我們寫得很清楚,凡夫、小乘這是用權巧方便,權教就是權巧方便,在佛門裡面也稱為善巧方便,善就是權,善巧方便。隨相假說,這個凡夫、小乘人很容易懂,是講俗諦,俗諦就是凡夫的境界,這很容易接受。這不是真說,不是實說,是假說,是在教學某一個階段的,再往上提升就把這個假說否定了。佛常常用這種方法,這種方法用得非常巧妙,我們要懂得學習。

      到最後,佛是把所有一切法全都否定掉了,有沒有佛法?沒有佛法。沒有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,有佛法決定就不是佛法,這是向上一著,最高的境界。在這個境界裡面,也許有同學聽到佛門有所謂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都是說這個境界,那是真正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不思議解脫境界」。不思就是心行處滅,再沒有議論了,就是言語道斷,這是真的。但是佛如果用這個方法對初學的人來說,那初學人是完全聽不懂,說了等於白說。不但他不能契入,反而引起許許多多誤會,這些誤會決定產生障礙,不但提升境界有障礙,就是你開悟都發生障礙,悟門被它堵塞了。所以,佛是用權實二智,該用什麼他就用什麼,用得非常恰當。所以眾生遇到佛,那是有大福報,決定得度。

      「楞伽密嚴」,這也是兩部大經,這兩部經上所說諸法是對大菩薩。諸位在這裡要看清楚,前面是講瑜伽等,像《瑜伽師地論》是對權教菩薩的,這個是對大菩薩的。大菩薩就是大乘菩薩,對他們就是「依於實教,盡理而說」。這是完全依真諦,就是如來親證的境界,決定是真實的,這不是假的,不是虛妄的,說得清楚,說得透徹,盡理而說。下面清涼大師有四句話教導我們,「既機有大小」,既然,機是聽眾、學生,學生當中有大菩薩根性,有小乘根性,所以機有大小。「法有淺深」,隨俗諦,法就淺,隨真諦,法就深,同樣是一個法,絕對沒有改變,確確實實淺深不一樣。「教有權實」,權就是善巧方便,實是真實不虛,「故不相違」。文殊菩薩所問的這些,你要是真正懂得佛法,你會笑笑,你也一句話不說。文殊菩薩一定在那裡點頭,給你印證,你通達了,你明白了。

      宇宙之間決定沒有一法是相違背的,你要問為什麼?因為心性是一,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都是心性變現的,它怎麼會有相違背的?它怎麼會不包容?怎麼會不合作?沒有這個道理!整個宇宙是和諧的,把這個和諧、包容、敬愛破壞,是一些迷惑顛倒的凡夫、小乘,他們誤會了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知道之後,我們的心平等了,無論在順境、在逆境,順境像四聖法界,像六道裡面的人天兩道;逆境裡面講三惡道,現在說個實在話,現在這個人間我看慢慢的也已經變成惡道。如果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恐怖當中,這不是人道,人道哪裡會有恐怖?每天生活在恐怖當中,這是哪一道?給諸位說,餓鬼道。

      下面這三道叫三途,三途是刀途、血途、火途,這叫三途。動物之死,大多數都是弱肉強食,所以死的時候都流血,都被這些其他動物吃掉,叫血途。死的時候都流血,幾乎真是沒有不流血的,所以稱畜生道叫血途。鬼道叫刀途,為什麼叫刀途?餓鬼道的疑心很重,常常懷疑有人要害他、要殺他,生活在恐怖當中,就像旁邊有人拿著刀要殺他,這是比喻,叫刀途。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,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,這是從人道墮落到鬼道去了,你想想看,這才可悲!地獄道叫火途,不管是什麼地獄,你去看都是一片火光,非常恐怖。

      我在上個月訪問日本,這次特別抽出一天的時間去廣島訪問。第一顆原子彈是投在廣島,廣島這顆原子彈是在實驗室裡面造的,做實驗的,長崎才真正發展出第一枚原子彈,我們看到這個原子彈的模型。這個炸彈投下來之後,一秒鐘,地面上的溫度從一般正常的溫度,突然上升到攝氏三千度到四千度。諸位想想,人都在火海裡面煮熟了,我們看到非常恐怖。沒有轟炸之前,這個城市裡面的照片,你看到街道,看到建設。炸彈爆炸之後這一片成為廢墟,什麼都沒有了,非常恐怖。我看了之後,那叫人間地獄,火途。人在最熱的時候,廣島旁邊有幾條小河,都是想往水裡面去逃生,哪知道水也是幾千度的高溫,滾水,無處逃生,慘不忍睹。所以看了之後才知道,往後戰爭恐怖,這個戰爭決定不能打,這是地獄相現前。

      文殊菩薩提出一些問題,問義很深,主要還是對權小、對凡夫,不了解甚深的義趣,也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,所以隨相假說。末後這段說得好,機有大小,法有淺深,教有權實,怎麼會相違?不相違!「故密嚴云」,《密嚴經》上說,「佛說如來藏,以為阿賴耶,惡慧不能知,藏即賴耶識」。惡慧是指權教、小乘,他們不了解事實真相,執著以往佛所說的權教,不願意接受佛新的教誨,這種情形一直到今天還存在。

      我們到南洋,你看南洋的小乘佛教還是非常保守,他們自己認為他是真傳,而排斥大乘,說大乘非佛說。阿難當年集結經藏只是小乘經,沒有聽說有大乘經,大乘經藏的集結不是他們的境界,集結大乘藏的是菩薩,集結小乘藏的是聲聞,不同的時間,不同的處所。一昧的執著就造成了衝突,就產生了誤會,這種衝突、誤會如果不能夠化解,對於他的修行就造成一定的障礙。這種障礙在一般講是煩惱障、是所知障,二者兼具,不知道宇宙間所有一切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不相違。所以《密嚴》講,佛說如來藏,以為阿賴耶,惡慧不能知,藏即阿賴耶。「此明守權拒實,訶為惡慧」,這些人執著,守住權教,拒絕大乘法。在大乘經教裡面,佛稱這些人為惡慧,這樣的情形我們在大乘經論裡面讀得很多。

      所以大乘實教裡面,我常常跟諸位報告,諸佛如來教什麼,我們學什麼?總的來說,教我們放下,教我們看破。看破、放下,放下、看破,從哪個地方落實?先從放下落實。我學佛,初次見章嘉大師,他老人家就是這樣教導我的,你放下一分,你才能看破一分,放下肯定幫助看破;你放下兩分,肯定就看破兩分,看破兩分把放下又向上提升。這兩個方法不斷的相輔相成,互相幫助,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不斷的要放。不但是佛法,就是在世法裡面,你要想建功立業,你也得要懂這個道理,你的前途才會一帆風順,永遠堅固執著不放,你就永遠沒有辦法提升自己。像在學校念書,你喜歡這門功課,愛這門功課,這門功課學畢業了,還是不肯放下,那怎麼辦?那只好留級,再多念一年,不就是如此嗎?你能夠放下,你就升一級。世法、佛法都是這個道理。

      我也跟許許多多同學說,佛法的修學從哪個地方放起?從惡業放起。殺生是惡業,偷盜是惡業,淫欲是惡業,妄語、兩舌是惡業,綺語、惡口是惡業,貪瞋痴是惡業,要放下。為什麼學人不肯放下?你今天真的是放下一點,別人在旁邊說風涼話:你這個人迷信,你是傻子,你被人騙了!肉很好吃,你看你為什麼不吃?人家都吃。看看這個社會大家確實是這樣的,於是你就退了心,你就不肯依教奉行了。你能夠依教奉行,跟著佛走,不能依教奉行,你跟著魔走;佛走,你將來能成佛,魔走,你將來肯定墮三途。善惡果報絲毫不爽,一點錯誤都沒有,你能知道嗎?

      我聽說江老師的「地獄變相圖」做出來了,這次拷貝的光碟大家看到都很滿意,我還沒看到。要大量流通,他授權是製造一百萬片,很難得!希望這個「地獄變相圖」能給我們善心同修起警惕的作用,提高警覺心。看這個圖跟讀佛經沒有兩樣,要微細觀察,思惟業因果報。怎樣才能夠避免地獄苦?唯一的一個方法是不造地獄業因,你這一生不造地獄業因,地獄在你面前你見不到。所以,佛教我們修善心、發善願,善心、善願果報是佛菩薩。唯有佛菩薩,佛菩薩最低的位置,大乘是初信位,初信位菩薩就不受這個劫難。你要問為什麼?業因雖然有,業緣斷了,因沒有緣不會結果的。什麼是緣?諸位要記住,造惡業是緣,起惡念也是緣。當然學佛有很多好同修,我們知道他決定不會造惡業,但是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不起惡念?「這個很難講,惡念還是常常有」,那就得了。只要有惡念,惡緣沒斷,這個很恐怖!這是我們現前的一個大難題。

      我們要怎樣不再有惡念?古德跟我們說得好,六道凡夫起心動念無不是罪、無不是業,六道凡夫迷得太深了。在佛法裡面有很多方法,嚴持戒律可以斷惡修善,三密相應持咒也能夠斷惡修善,誦經也能,念佛也能,這些方法可以專用,可以互用。開始可以互用,用久了之後就可以專用。你覺得哪個方法對你自己最有效果,這個效果就是真的妄念少了,煩惱輕,智慧長了。同學們要知道,各人根性不相同,你要有好方法。我學佛五十三年,你要問我我有沒有?告訴你,有。我用什麼方法?給諸位說,我持咒不行,持咒還會打妄想,念佛也不行,誦經也不行。我只有一個方法叫我不打妄想,什麼方法?講經,我講經要打妄想不就胡說八道了!這個方法對於我很有效果,所以我天天出來講經。有很多人說我喜歡講經,錯了,我不是喜歡講經,我是這個方法對於我斷煩惱、開智慧非常有效果。

      因為在未講經之前我要讀經,特別是在講經的前十年,前十年要做準備功夫,你要不做準備功夫,上台怕下不了台。以後慢慢講熟了,熟能生巧,就不用講稿了。不用講稿用大綱,所以有許多老同學都知道,我在講經之前,總是有很多的表解寫在黑板上。早年到香港來講經也不例外,我每一堂講經,那時候講《楞嚴》,都有大大小小的表解寫在黑板上,要充分準備。準備的時候,你的精神、意志、精力都是集中的,讓你沒有空閒去打妄想,這是個很好的辦法,對治懈怠、懶散是特別有效。一個老師教學生,學生要騙騙老師,含糊籠統馬虎一點過去不難。可是上了台之後,下面聽眾有幾十個人、有幾百個人,這就不容易,那比老師厲害多了,你沒有辦法欺騙群眾,所以這個方法很有效。我在台中李老師那裡就學會了這個方法,幾種方法我都試驗,這種方法最有效,我就採取這種方法。

      這兒說得很好,各人根性不相同,你要自己去反省、去檢點,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性,用什麼方法來對治,你才能把這條路走通!這一通之後,前面是一片光明,法喜充滿。難就難在第一關,第一關是很不容易突破。別看有些人突破了,兩年、三年不上台,立刻就退轉,退到原來的地位。學道、讀書真如古人所說,就像流水一樣,不進則退,所以一定要知道精進,勇猛精進。不但要深入經藏,《金剛經》上佛教我們深解義趣,這個話是絕對正確的,你解得愈深愈歡喜。怎麼樣讓自己深解義趣?我學多少就落實多少,從落實裡面又把自己向上提升。所以開端不能不放下,要放得一絲不掛,除了二套換洗衣服之外一無所有,你要到這種地步,你才能夠突破這個瓶頸。

      自古以來,顯密、宗乘,大教、小教,都從這種方法扎根。古時候老師嚴,真正是嚴持戒律,你這一身三衣一缽之外,這是佛的制度。在中國,中國是溫帶的地區,冬天沒有保暖的衣服你過不去,所以許可多置一點衣服。在中原,春夏秋冬四季衣裳,夏天換洗比較多,准許有二套換洗的衣服,秋冬換洗就少了,一套就行了。所以出家人的行李,你們看看從前參學的,就是一個包袱,他只有幾件衣服,冬天一件,春秋一件,夏天二件,那個包袱皮一包,揹在身上就走了,沒有東西。像我們現在旅行,大箱子、小箱子,那還得了,這哪像出家人?可是在今天社會,看你是出家人帶幾十個皮箱,人家也不希奇。為什麼?已經看成習慣,你要帶了個包袱出門,人家還覺得希奇。理事我們都要曉得,不可以守權,一定要學大乘,大乘是圓融的,大乘是無所不包的。

      今天王老先生他印了一本書,《健康之道》,封面上四個字是我給他寫的。這個書好,教你怎樣運動,確實有助於身心的健康,裡面也有一點佛法。可是在我們這邊我們聽說有同學看到,他說生病裡面,中藥裡頭還有用動物做藥材的,於是很多人起了疑心,不但他不敢用,而且還毀謗,這個錯了。中藥裡面確確實實有很多藥材是用動物的骨、肉、筋、血製造的、提煉的。可是你要知道,佛在戒經上告訴我們,每一條戒都有開、遮、持、犯四條,你要不懂得開遮持犯,你就沒有辦法持戒。那叫什麼?死在戒條之下,你不曉得佛的戒律是活活潑潑的,是自在無礙的。

      開緣裡面最多的,藥用,合藥,佛准許。諸位要知道,世尊當年在世,出家人的生活是托缽,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。如果一定要素食,不接受葷腥,你就給人家添麻煩,人家說你這個和尚怎麼這麼挑剔,這麼難伺候,所以你要懂得。這是如來在戒經裡面講得很清楚的,藥用不犯戒,叫開戒。又何況藥用裡面絕對不是用活的,用動物的時候,都是用牠的骨、用牠的筋,肉也都是乾了的,這個你要懂得,這就是戒經裡面教我們比丘吃三淨肉。什麼叫三淨肉?這個動物我沒有看到牠被殺,我也沒有聽到殺的聲音,牠不是為我殺的,這個動物可以吃;不能貪吃,貪吃就錯了。你每天用這些食物做什麼?是養身辦道的!古德常講「身安道隆」,如果我們身體衰弱,沒有體力,你怎麼修道?所以這一條諸位要知道,這個不破戒,但是要說清楚、說明白,不要讓人發生誤會。

      又何況,佛教當年在世間並沒有素食,這個諸位要知道,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。我們到外國去,我那時候很年輕,第一次跟著道安法師到日本,我是四十八歲的時候,跟道安老法師到日本去訪問,那一次我們訪問二十多天。日本人的寺廟接待我們已經是素菜,可是不乾淨,碗、餐具聞一聞還有肉腥味。道安法師就給我說,不要去理會這些,人家已經是非常難得,特別做了素菜給我們,他們不吃素的。所以,我就趁這個機緣,向道安法師請教素食的來源。老和尚告訴我,素食的起源應當是起源於梁武帝,梁武帝是佛門的護法,他在位的時候有權有勢,為佛教建了四百多個道場。所以,「南朝四百八十寺」是梁武帝建的,度出家人十幾萬人,他喜歡人出家,他做大功德主。

      傳說他讀《楞伽經》,讀到菩薩不忍心吃眾生肉,非常感動,所以他自己就把肉食斷掉。以後佛門裡面就紛紛響應,造成中國佛教素食運動。所以,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國佛教不吃肉,其他國家佛教都吃。他們只守著不殺生,不見殺、不聞殺、不為我殺,這個歷史我們都要曉得。那麼素食好不好?素食是真好,愈到晚年你知道它愈好,它對身體健康的幫助太大了。我吃素食五十三年了,因為素食,很少得疾病,因為素食,能保持身體的均衡,血脈暢通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另外一個開緣是酒戒,諸位要曉得,殺盜淫妄叫性罪,不管你受不受戒你做了統統都有罪。酒戒叫遮戒,你沒有受戒,不犯,沒罪;受了戒你再去犯,那就有罪,叫破戒罪。酒戒的開緣更廣,中藥有很多藥是用酒做藥引,這是開緣,這個沒有問題。佛又給出家人規定,七十歲以上年老的人身體衰弱,血液循環緩慢,酒可以幫助他,幫助血液循環,每餐喝一杯,可以。佛法的戒律通情達理,活活潑潑,一點都不死呆板。不能不讀戒經,你讀戒經你才了解,才知道佛制戒的意義,持戒的功德,以及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把戒律做好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    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,「又彼經云,如來清淨藏,世間阿賴耶,如金與指環,展轉無差別」。這個彼經,還是《密嚴經》上說的,這個比喻很容易懂得。把如來清淨藏比喻作黃金,把世間的、在眾生分上稱為阿賴耶的,比喻作戒指,指環就是戒指。諸位想想,戒指跟黃金是一還是二?沒有差別。如果我們離一切相,單就體性來說,這就是如來清淨藏,就是如來藏。如來藏是個名詞,如來含藏在其中。什麼叫如來?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「如來者,諸法如義」。宇宙之間萬事萬法都是心現識變的,性識就是此地講的如來清淨藏。在六道眾生、在九法界一切眾生,稱它為世間阿賴耶,阿賴耶識能生能現,阿賴耶本身不生不滅,這是世間人的看法。

      佛告訴我們,如來藏是真心,阿賴耶是妄心,真妄是一不是二;在迷的時候稱妄,在悟的時候稱真,這個道理總要懂。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,也就是說,你真正覺悟了,你的如來清淨藏沒有增加一毫一分;你就是今天墮到三途地獄,你的如來清淨藏沒有損失一毫一分。它是能現能變,宇宙之間森羅萬象是所現、是所變。所以佛教不是哲學,哲學裡頭有能、有所,能所對立;佛教能所是一,不是對立。能所不二,性相一如,這是大乘教上常說的。

      我們細心從這個比喻裡面去觀察,如金跟指環,展轉無差別。金現在變成指環,指環就是金,金就是指環,金跟指環無二無別,哪來的衝突?哪有不自在?所以古大德常用這個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下面說,「楞伽中,真識、現識」,真識就是如來藏,現識就是阿賴耶,「如泥團與微塵,非異非不異」。泥團,泥團從哪兒來的?泥團是很多微塵,很多微塵跟水合在一起捏成泥團,你要曉得這個事實真相,原來泥團就是微塵,微塵就是泥團。從微塵已經變成泥團了,你不能說它是異,也不能說它是不異。你要說它是異,塵土不見了,變成一塊泥團;你要是真說這是兩樣東西,不是一樣,那也講不通,離開微塵沒有泥團。泥團跟微塵是一不是二,就跟金跟金器的比喻意思相同,非異非不異。

      「金莊嚴具,亦復如是,皆此義也。又彼經云,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,名為藏識」。為什麼稱它為藏識?阿賴耶是梵語,阿賴耶就翻作藏。這個識就像一個倉庫一樣,無始劫以來,我們所造作的種種業習統統藏在這裡面。這就像倉庫,內容太豐富了,十法界依正莊嚴,沒有不具足的。所以你阿賴耶裡面,有佛種子,有菩薩種子,有聲聞、緣覺種子,有六道種子,有三途種子,沒有一樣不具足。雖有,這叫業因,佛家講因果報應,有因如果沒有緣它不能結果,因一定要有緣,所以佛法說緣生,不說因生。

      譬如我們種瓜,瓜的因是瓜子,緣是什麼?緣是土壤、是水分、是肥料、是日光、是空氣,還要加上人工,這都是緣,少一樣這瓜結不起來。我有瓜的種子,我把這個瓜種子放在茶杯裡,放上一百年它也不會結瓜。為什麼?緣沒有,它缺緣,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懂。你真正懂得這個道理,你要立志,你要去作佛去,為什麼?你有佛種子!怎樣去作佛?我把佛種子需要的緣,我天天提供給它,不讓它有缺乏。我不願意搞六道輪迴,更不願意搞三惡道,我把六道三途這些緣統統斷掉,一心一意培養成佛的這個緣,你這一生不就成功了嗎?作佛哪裡是難事?又何況諸佛如來教導我們淨宗念佛法門,這是緣!我們這一生遇到了。

      佛告訴我們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三個條件,信、願、行。你對於經教裡所說的真相信,沒有絲毫懷疑,這一條比什麼都重要,信心具足!我只要在這個真因上加上緣。緣,我天天念佛是緣,天天禮拜是緣,天天讀誦是緣,從早到晚絕不中斷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無不是極樂世界,無不是阿彌陀佛。要學著看一切眾生都是西方世界諸上善人,這一條非常非常重要。如果這個眾生我看到不順眼,我討厭他,不喜歡他,那你心裡立刻要有高度的警覺,我不行,極樂世界去不了。為什麼?我的心不清淨,我還被外面境界染污。

      這個病怎麼對治?想到佛在經上教給我們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你去想這個;儒家孔老夫子說的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你想這個。他現在造的一切惡是他習性造的,不是本性,他的本性是純淨純善,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。我尊重他、敬他,是敬他的本性,是敬他的佛性,我不是敬他現前的心念、作為,我不是敬他這個。這樣你就能轉境界,你就不會被境界所轉,《楞嚴經》上說,「若能轉物,則同如來」,你這一生不但肯定成就,成就的地位非常之高。

      切忌雜心閒話,跟人在一起張家長李家短,口不擇言,你這一天所修積的功德全部從口裡漏光了,說別人過失,漏光了。什麼人損失?損失的原來是自己。對別人有沒有損失?很難講,別人如果真正是個修行人,對他決定毫無損失,這些道理我們在講席裡面講得很多很多。六祖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頭教人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你看不但他不說,他沒見到。他見到的人都是好人,他見到的事都是好事,他沒有見到一切眾生的過失;他所見到是自己過失,沒有見到眾生過失,所以才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道業。這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,為什麼疏忽掉?

      再看底下,大師引《楞伽經》中說,「又入楞伽云,如來藏,名阿賴耶識,而與無明七識共俱」。這就是阿賴耶是真妄和合,真妄和合而生起的,不同前面七轉識,前面七轉識都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。阿賴耶起作用,變成前面七識,末那識、意識,末那識執著,意識分別;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這五種識了別,因為它沒有分別,它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,對於外面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只是把這個影像傳送給第六識、第七識。傳送給第七識,第七識四分裡面有相分,七識相分接受前五識傳來的相分,六識亦復如是,接受前五識傳來的相分,於是分別的分別,執著的執著。這裡頭要知道,前五識沒有分別,也沒有執著,它叫了別。

      阿賴耶識含藏種子,像檔案室一樣,把印象(佛經裡面稱為六塵落謝影子)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頭。種子沒有形相,阿賴耶也沒有形相,雖沒有形相,這個種子永恆不滅,什麼時候遇緣,它就起現行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真正了解事實真相,你自自然然就知道怎樣修行,怎樣在這一生當中超越六道輪迴,超越十法界。把本性裡頭的本善找回來,把本性裡面的佛性找回來,佛性、本善找回來了,在佛法裡面講你成佛,在儒家講你成聖,找回來了,人人都有,個個不無。下面引用《起信論》上的話說,「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,非一非異,名阿賴耶識」。《大乘起信論》裡面所講的,不生不滅這是真如,生滅是業識,就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不生不滅跟妄想分別執著和合,融成一體。非一非異,你不能說它是一,為什麼?本性是覺,業是不覺。你不可以說它是一,也不能說它不是一,相用雖然不同,體性是一,所以又不能說它不一樣。

      下面舉「達摩經頌云」,《達摩經》頌說,「無始時來界,為諸法等依,由此有諸趣,及涅槃證得」。它本來是四句偈,這個地方只引用上面兩句,另外兩句在清涼大師《鈔》裡面。這個四句偈也說得好,無始時來界,這跟你講真話,講真話無始,無始才是真的。跟你講有始,宇宙從發生到現在說是有幾十億年、幾百億年,這都是人們的猜測,不是事實。我們凡夫總是離不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於是認為這個宇宙是逐漸逐漸形成。而大乘教裡面說宇宙是怎麼來的?叫「一時頓現」。宇宙就像電影的銀幕,本來什麼都沒有,我們稱它為大光明藏,它什麼都沒有。我們把電影片裝上之後,一按鈕,你看銀幕上的像立刻就現前。有沒有先後?沒有,一時頓現。現在的科學家也發現有這樁事情,逐漸能夠接受一時頓現。

      這一時是多長的時間?我們細心從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可以體會到這個事實。他這個實驗做了十年,十年當中,沒有看到有二個結晶完全相同的,沒有。所以我們也肯定,宇宙之間的一時頓現,決定沒有兩個現象完全相同,現了之後它就沒有了。所以《般若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一切法」,宇宙之間萬事萬法,「畢竟空、不可得、無所有」,這是我讀《般若經》我做的總結。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,你看看《心經》不就是講這個道理嗎?為什麼說不可得?它現的時候就是它滅的時候,速度太快,決定沒有重現的道理。像電影的底片,我們看電影底片放映一個小時,底片差不多這麼一捲。它放的速度是一秒鐘二十四張,這二十四張絕對沒有一張完全相同的,大同小異有,決定沒有完全相同的,這個事實真相要明瞭。

      這一張幻燈片放出,銀幕上一時頓現,放出之後鏡頭就關了,馬上就滅掉,正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;鏡頭打開,當處出生,鏡頭關起來,隨處滅盡。開關的速度,我們以前舉《仁王經》做例子,已經是很難想像了。《仁王經》上告訴我們,一彈指有六十剎那,一剎那有九百生滅。我們用力彈,速度盡量的快,我大概一秒鐘可以彈四次,你就想到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剛剛好二個十萬八千。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,你怎麼會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?你怎麼知道這個東西是無所有、是畢竟空、是不可得?如果你真的知道,了解事實真相,你想想看,你會不會放下,當然放下了,為什麼?妄想!相呢?相根本不存在。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是如來方便說,對凡夫是善巧方便講,不是真的。真的有多少?真的比這個速度快多了,總是億萬分之一秒,這跟你講真的,所以佛說不可思議。為什麼?不能思!你念頭才一動,不知道換了幾千萬張,你到哪裡去找!所以佛在經上講這樁事「動念皆乖,開口便錯」,這真的,一點都不假,這是如來真實說。

      十法界、六道這是世間法,「由此有諸趣」,涅槃是出世間法,「及涅槃證得」,都不是真的,都是假說而已。你以為真的有涅槃證得,真的有諸趣,那你就完全搞錯了。可是你如果沒有覺悟,沒有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,你是真的墮在六道裡面。六道像什麼?像惡夢,你晚上睡覺墮在惡夢,做惡夢,你沒有醒過來,雖不是真的,也常常嚇得一身冷汗,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下面大師引用《攝論》,「攝論等就初教釋」,初教釋是教初學,「云界者,因義,即種子識」。因為前面《達摩經》說「無始時來界」,解釋界字。界字怎麼講?界是因義,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,含藏的種子義。唯識學裡面又把它稱為種子,種子是能生義、能現義,心現識變,它能現,所以界是因義。但是它必須要具足緣,沒有緣,這個種子不起作用。「寶性論翻此頌云,此性無始時等,彼論就實教釋,云性者,謂如來藏性,如聖者勝鬘經說,依如來藏故有生死,依如來藏故有涅槃,以此等文,故知兩宗不同,淺深可見」。大乘經裡面,像這些文句非常之多,乍看好像有牴觸、有衝突,實際上是圓融的、是無礙的。只看你是從哪個角度去看它,現在人所說你是如何解讀它,這個關係很大。所謂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也可以說,你放下的多,你看破就比別人要深一層;你放下的少,你就沒有辦法看到深處。

      所以同樣一句話,同樣一句經文,學人往往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、到如來地都不能放鬆,依然是很認真努力在學習。什麼原因?大乘經教字字句句都跟法性相應,法性無量無邊,深廣無際,你怎麼解釋?這是學人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,學佛要想有成就,首先要有耐心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沒有開悟之前絕不輕易換個法門來學,不可以,這是最大的忌諱,一定要一門深入,入到一定的深度,就豁然大悟!悟後就可以起修,悟後不管看什麼經,看什麼文字,聽什麼人講演,統統得利益,決定不受其害。為什麼?你能轉物!「若能轉物,則同如來」。你有這種能力,可以把遍法界虛空界,十法界依正莊嚴,都變成大光明藏。所以,迷有生死,悟就有涅槃,生死即涅槃,生死、涅槃原本不二,我們要問這個境界有沒有徹悟?給諸位說,沒有。如果真正徹悟,生死、涅槃二俱不可得,這是真正徹悟,沒有生死,也沒有涅槃。

      佛法在哪裡?無處不是,無時不是,一切依正莊嚴無有一物不是,真的見性了;見性,真的把宇宙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生死、涅槃沒有了,你還怕什麼災難!災難有沒有?凡夫有,也就是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的人有,離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的人沒有,這才叫究竟解脫。這個時候自己的身心跟大宇宙融合成一體,心就是無量無邊的虛空、法界,身就是無量無邊的剎土、眾生,我們的身跟整個宇宙合成一體,哪裡有生滅!哪裡有涅槃!這是入到真實的境界。諸位要記住,初信位的菩薩,智慧見解跟佛沒有兩樣,所不同的,煩惱習氣沒斷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想入佛知見,做得到做不到?那得看你有沒有緣分,有緣分,遇到真善知識,也遇到有好的修學環境,行,有可能悟入,雖悟入就是煩惱習氣斷不了。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,煩惱習氣雖然斷不了,一定伏住。為什麼?智慧起作用,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會跟人計較,這就是伏煩惱!

      你有智、你有定,你的戒定慧有,力量不足,就是不能夠破三界八十八品見惑,你沒有這個力量。所以,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還在,你自己還是凡夫,不是初信位的菩薩,你的知見跟初信位的菩薩沒有兩樣,甚至於說跟信解行證的菩薩也沒兩樣。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認真的向智者大師學習,求什麼?五品位往生,有分!五品位往生,末法時期九千年,在我想都靠這個方法往生淨土,這真的叫帶業往生。智者大師在隋朝給我們做了個好樣子、好榜樣,我們看了、讀了他的書,充滿了信心。

      五品位第一個條件就是正知正見,你對宇宙人生、森羅萬象的看法決定沒有差錯,雖然沒有入境界,對於森羅萬象一絲毫疑惑都沒有。這種知見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隨緣,隨緣而不攀緣,五品第一個是「隨緣」。隨緣是什麼?沒有執著、沒有分別。第二個是「讀誦」,每天讀誦大乘,第三個是「為人演說」,第四個「兼行六度」,第五個「正行六度」,我在平常講經都講得很詳細,我們可以做到,我們一定要做!智者大師給我們的示現恩德太大了,對於末法九千年的眾生,這個示現讓我們充滿了信心,我們知道這一生決定得度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