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583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八三卷)  2006/7/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583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品題,李長者的《合論》。這段文總共分成四個段落,我們學了第一段,第一段是「釋品名目」。第一段最後還有一句話,我們因為時間關係沒講完,我們接著講。我把這一句念一念,「又以佛文殊普賢之果行,成信者之初首故」。前面把賢首菩薩的德號,表法的意思介紹了,因為這一品是以菩薩的名號做為品題。為什麼要用菩薩名號做品題,前面都說過。最後他說以佛、文殊、普賢之果行,這句話很重要。《華嚴經》上講的信,就是信諸佛果行做為因地心,跟淨土宗的信心,以彌陀、觀音、勢至的果行做為我們修行淨土的因地心,是同樣的義趣,無比的殊勝。所以這是初首,這也是賢首菩薩的首的意思。

      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前面講的「創從凡夫」,這句話就說明我們凡夫有分。這是至高無上的佛法,凡夫有分,我們聽了很歡喜,可是我們是不是具足這些條件,不能不知道。在經的開初,講經題的時候,清涼大師告訴我們《華嚴》十類當機,就是有具足條件接受這樣的大法。其中最後一個就是凡夫,但是他上面冠了兩個字,叫「大心」凡夫,有條件學習《華嚴》。大心就重要了,大心是什麼心?菩提心,這凡夫之人。凡夫為什麼有大菩提心?肯定是過去世生生世世學習大乘、學習一乘而沒能成就,因此阿賴耶識裡面有菩提心的種子,善根很深厚。雖然是過去世,臨命終時一時的迷惑,又去搞輪迴了,這一生得人身,難得有這個機緣又遇到了。遇到之後,這個緣把阿賴耶識裡面甚深的善根引發起來。這個道理、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,不是偶然的,不是每個凡夫都能夠接受的,這總要懂得。

      不是大心凡夫能不能聽?能,也能聽,旁聽生。聽了怎麼樣?這一生得不到受用,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所學非所用。我們學了之後,事實上在生活也好,工作也好,待人接物也好,用不上。大心凡夫不同,他學了之後,他用上了;換句話說,確實改善了他的人生素質。在日常生活、工作確實提升了品質,這就是他有受用,他真聽懂了,真學到了。最殊勝的受用,《華嚴經》到最後引導你念佛求生淨土,不但是《華嚴》受用全得到了,你得到了《華嚴》的精髓,你生到華藏的中心,這是殊勝當中無比的殊勝。

      我們要問,我們現在的同學是不是大心凡夫?我相信其中一定不在少數,包括我們網路跟衛星電視上的同學。怎麼知道不在少數?你對這部經有了興趣,鍥而不捨的在學習,這就不是偶然的。如果過去生中沒有學過,你沒有這麼大的耐性。我們這部經從開講到現在,三千多個小時,後面大概還要講三千到五千個小時。你有這麼大的耐心,你真能受得了,可見得不是大心凡夫做不到,這是很可喜的一樁事情。「釋品名目」這一段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    下面再看第二個段落,「二釋品來意者」。這是說這品經從哪裡來的,也就是說在這時候,「淨行品」講完的時候,為什麼要講「賢首品」,要把來意說清楚。「為第二會已來五品經」。《華嚴經》總共是七處九會,這是第二會,第二會是十信菩薩,一共是六品經。前面已經講了五品,講到「淨行品」是第五品,這是第二會最後一品經,第六品經。「但明十信菩薩所修行法門,及一百四十願等法」,這一百四十是講整數,實際上我們念過了,是一百四十一願。這一百四十一願是「淨行品」,換句話說十信菩薩他所修學的根本法,這個很重要。

      曾經有人提出問題,我們對於大乘教還沒有基礎,可不可以專學《華嚴》?提出這麼一個問題。佛法裡面不重視你的學歷,不重視這個,重視什麼?重視你的善根,重視福德因緣,你看《彌陀經》上不是說得很好嗎?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《華嚴》跟《彌陀經》的關係是一,不是二,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,《華嚴經》是大本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是中本。這三部經是一而三,三而一,這個我們要清楚、要明瞭,講席當中多次介紹。換句話說,你想把《彌陀經》講好、《無量壽經》講好,一定要懂《華嚴》,那《無量壽經》、《彌陀經》無論深講淺講、長講短講,真的是成就辯才無礙。為什麼?大本的內容太豐富了,小本是綱要、是綱目。

      學《華嚴》從哪裡學?我在前面跟諸位同學做了懇切的報告,一定要從《弟子規》做起。這就好像種樹一樣,它是樹根。中國從漢以來兩千年了,這兩千年,中國人確實像《大學》裡頭所說的,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」。拿什麼來修身?儒釋道三家的根,我們要從這裡扎根,不扎根怎麼行?學習這麼多年沒有成就,原因在哪裡?沒根。現在明白、覺悟了,真正懺悔,現在扎根還是來得及。

      儒的根就是《弟子規》,道的根就是《太上感應篇》,佛的根是十善業,《十善業道經》。這三樣東西不是念的、不是背的、不是講的,而是要做的,你要把它做到,那你就有根。你有這三教的根,無論學哪個法門,無論學哪部經教,肯定有成就。成就大小在乎你自己用功的勤惰,你要是發憤勇猛精進,成就就大,如果是懈怠懶散,當然你成就就比別人差,道理在此地。

      有了這個根,學《華嚴》,學《華嚴》確實要落實十善業道。十善業道是佛家的根,大、小乘佛法,人天佛法,都依十善業道而建立,這是基本的。從這三個根,我們如果學大乘,要學《華嚴》,再向上提升就是沙彌律儀,這都是要做到,要要求自己。為什麼?華嚴會上每個菩薩都做到,我們不做到,怎麼能參加他們的法會?所以你必須要具備這個條件。沙彌律儀做到之後,比丘戒、菩薩戒要做到,一層一層向上提升。從大乘菩薩戒,就是梵網菩薩戒,你再修行十信菩薩的一百四十一願,有沒有困難?一點困難都沒有,對他們來講輕而易舉,哪有困難?幾乎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全都做到了。梵網菩薩跟十信位的菩薩有什麼差別?所以他真做到了。

      前面也跟諸位報告過,清涼跟李長者都是這樣教誨我們,十信菩薩所修的,這個方法徹前徹後。徹前是什麼?初信位的菩薩,後面是等覺菩薩;換句話說,大乘佛法,圓教、別教的佛法,在行門裡面講都不能缺少。行門裡面不外乎三大類,一個是日常生活,一個是工作,工作你要接觸許多的人事,第三個就是接觸社會大眾,要用什麼樣的心,要用什麼樣的態度,十信菩薩就修圓滿了。一直到等覺,一直到成佛之後,在十法界教化眾生,還是這些,沒有離開過,然後你才曉得這個重要。

      這些東西不是約束人的,從前人他不懂得,批評禮教叫吃人的禮教,禮教哪裡吃人?做人應該要如此。外國人沒學過弟子規,我們在澳洲開班教學《弟子規》的課程,有幾位當地的澳洲人來聽。聽了幾堂課之後,他們也很感動,我們就問他,這個課程你們覺得怎麼樣?他們對我們的課程有一句話的批評,「做人應該要像這樣」。從來沒有接觸過的,這一接觸,感覺到做人應該是這樣的,這就是認同。只要是個人,肯定認同。

      諸佛菩薩的行誼再多,不外乎四個字,綱領,這四個字是什麼?真誠、愛敬,這四個字是總綱領。凡是人,皆須愛;凡是事,皆須敬。愛人敬事,用真誠心,十法界沒有一個眾生會排斥的,如果排斥的那肯定是妖魔鬼怪,那不是人,完全違逆性德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就曉得這個課程非學不可,不學就不是人!要想做人,首先把弟子規學好,《太上感應篇》、十善業道,這是做人的基礎,作菩薩、作佛的根,怎能不認真去學習?

      長者接著說「此品明十信中所忻修佛果」,忻是歡喜、是希求。十信菩薩這個基礎太好了,終極的目標是希望成佛。「所行行願功德廣大,故有此品來也」,這是說明為什麼有這品來。前品是講行門,這一品是講果德,修因一定會證果。你看十信菩薩的果德,讀了之後,跟如來果地上沒有什麼差別。你說為什麼?因同果當然同。十信菩薩跟如來果地不同的,境界不一樣,理上不一樣,在事行上沒差別。所以從初信位到等覺,五十五個位次,全都是學的這個。

      我們舉弟子規的例子,《弟子規》第一句「父母呼,應勿緩」,做小朋友的時候就學了。你到老的時候,你八十歲了,你的爸爸還在,一百多歲,他叫你的時候,你是不是還是應勿緩?是!不是做了一輩子嗎?這句話把意思引伸,這是一定要懂得的,對待任何一個人,不是跟你講嗎?愛敬!《梵網戒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,那麼一般人喊你,你是不是也要應勿緩?是。為什麼?這是對人尊敬。聖人的教誨,一句話你生生世世受用不盡,就這個道理。我們對父母要愛敬,對一切眾生都要愛敬,一樣的心態、一樣的方式來對父母、對一切眾生,這就對了。

      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,這都是修行的總綱領。我們要有平等心,不能有差別心。平等心要不斷向上提升,提到最高的,就是對父母的尊敬、對佛的尊敬。對待一切眾生都用對父母、對佛陀的那種敬意來對待,你就成佛了,你修行就圓滿了。你要問誰能做得到?十信位的菩薩就做到了。十信位在佛法裡面是小學,十住好比是中學,十迴向好比是高中,十地好比是大學,等覺就好比是研究所,還是按部就班,循序漸進。佛不贊成躐等,希望你逐步的向上提升,這就對了。這是說明這品的來意。

      下面第三段,宗趣,說這一品的宗旨跟義趣,宗是講修行的方法,趣是指它的趣向。我們看看長者為我們開示的,「明宗趣者,明已生十信心,得福獲益為宗」。長者這個地方所講的比清涼大師講得簡單,清涼大師講得比這個清楚。清涼講「於信門中,成普賢行德」,這個話很重要。信門十信位,從初信位,從初信開始就要修普賢行,《華嚴》裡面的行門是屬於普賢行。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一展開經本,前面是六種成就,六種成就接著就是「賢護等十六正士」。這十六位在家等覺菩薩介紹完之後,接下去第一句話,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你看看跟這裡宗趣一不一樣?完全相同。

      只有真正依教奉行,你才能得「自在莊嚴,無方大用」。你自己不肯真修,得不到受用,你要真幹!「建立眾生」,用我們現在話就是影響群眾。你自己修行真正有成就,所謂是德高望重,就產生很大的影響力,這個影響力在佛法講自行化他。後面兩句說「通貫始終」,通是通達貫穿,始是初信位,終是等覺,五十五位貫通的,這是宗。趣,「令起圓融信行,成位德用」。趣就是在整個大乘教裡面,涵蓋著遍法界虛空界,圓融通達,這是趣。長者此地只給我們講了宗,「明已生十信心」,後面這句話的意味非常廣,但說得太簡單了,「得福獲益」,清涼講得詳細。

      第四段,清涼大師那裡沒有。「四明信心退住者」,這段實在講是包括在趣裡面,就是修行的義趣。特別跟我們說明一樁事情,這也非常重要,真的是補清涼之不足。《疏》跟《論》合起來看是好,《疏》裡頭沒有說到的,《論》說到了,《論》裡頭沒有說到的,《疏》說到了,《疏》、《論》合起來看是好。這說明信心為什麼會退,住是不退,就是我們學佛為什麼有人退心、有人不退心。我想這個問題每個同學縱然沒有想起來、沒有問到,相信都相當關心這樁事情,特別是關心自己。

      我們是凡夫位,真的是在修學過程當中有進有退。尤其是凡夫,生活、工作、學習都跟自己的情緒有關係,情緒好的時候會精進,情緒低落的時候會退轉,會懈怠懶惰。一個人的情緒,很多醫生都告訴我們,它有週期性的,細心去觀察,真的,這不是假的。有週期性的,大同小異。這種週期性往往與情緒有關係,與健康狀況有關係。情緒好,身體健康好,這個時候可以看出來,你的生活、工作、學習樣樣都好,都有長進。在情緒低落的時候,精神頹喪,身體也覺得不對勁,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。我想這些經驗我們每個同學都有。

      我們來看看李長者他老人家的開導,他說「明信心退住者,有二義,一三乘,二一乘」。三乘就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一乘是《華嚴》講一乘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一乘法。三乘就是大小乘,大乘是菩薩,小乘是聲聞,緣覺算中乘。只講二乘,緣覺算小乘,聲聞、緣覺都是小乘;講三乘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都算是一個階段。「如起信論」,引用《起信論》上說的,「有三種發心」,就是發心不一樣,有三種發心。第一種發心是,「一信成就發心,經一萬劫,善根相續,方至不退」。信心,信成就的發心。信是善根,信成就發心,這個信有根。五根裡面的信根,信力,我們一般講善根。確實有這種人,我們在佛門裡面每個宗派都有,淨土成就非常明顯。

      我們在香港舉個例子,大家都耳聞的、都熟知的。倓虛老法師在香港住了很長一段時間,弟子眾多,我認識就不少。老法師常常講經引用他的一個同學,鍋漏匠,諦閑老法師的徒弟,他常常舉這個例子勉勵後學,鍋漏匠念佛。另外還有一個弟子,都是諦老的徒弟,他們是師兄弟,那一個參禪。參禪的這個也都是不錯,以後做了土地公,這故事很多人都知道。倓老法師在香港講很多遍,我是從錄音帶上聽到的。那時候我在美國舊金山,有個同修帶了這個錄音帶,我聽到了。

      鍋漏匠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鄉下人,生活太苦了。他跟諦老法師生長在一個農村,小時候就是在一起玩耍,兒童時候的玩伴。現在他做了法師,那時候還不怎麼出名,但是也還不錯,觀宗寺的知客師。鍋漏匠來找他,說要跟他出家,他怎麼也不願意收,就說「好,你住幾天,住幾天就回去好了,還是做你的生意去」,他就賴住不走。總是從小在一起,既然他這麼樣的誠懇,諦老就跟他講,他說你不認識字,你要出家,學教,你沒有這個能力,沒有條件。他要是跟常住學這些儀規,他說你年歲已經大了,將近四十歲,人又很笨,你到什麼時候才能學會?這兩樁不行的話,你寺廟不能住,你住在寺廟裡人家瞧不起你。「你一定要出家」,他說「你要答應我一樁事情,我才能幫助你」。他說沒問題,我既然認你做師父,你說什麼我都聽。諦閑法師說好,就給他剃了頭。

      剃了頭之後也沒叫他去受戒,就在寧波鄉下找了個小廟,這個廟沒有人住,破廟,大門都沒有,找這麼個小廟讓他一個人住。附近找幾個學佛的居士照顧他的生活,每個月給他送點米、送點油、送點菜給他,也找了一個附近的老太太,每天給他燒兩頓飯。就教他一句,老老實實念一句阿彌陀佛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接著念,將來準有好處。鍋漏匠是個老實人,一點都不懷疑,信成就。這真是善根,信成就發心。他也沒有晝夜,也沒有什麼作息時間,反正一天到晚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」。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接著念,不分晝夜念了三年,真的成功了。他都不說話,平常也沒人跟他說話,就是念佛。

      到這一天,他就跟燒飯的老居士講,他說明天我要到城裡去看看我的朋友,明天妳就不要給我燒飯。他真的去了,去看看這些朋友,晚上回來。回來到第二天,就給這個老太婆說:明天妳不要替我燒飯。老太婆以為他昨天去看朋友,也許城裡的朋友請客請他,他又要去了。哪裡曉得到第二天,快到中午的時候,她去看看老法師在不在家,有沒有出去。就叫他,沒人答應,結果到佛堂裡面,看到他站在佛堂,站著,手上拿著念珠,面對著佛像。叫他也不答應,仔細一看,死了,站著死的。這個替他燒飯的老太太嚇了一跳,從來也沒有看過人是站著死的。他預知時至。信心成就,我們從這個例子,你就曉得。

      「經一萬劫,善根相續,方至不退」,方至不退是什麼?是初住菩薩的不退,圓教初住,別教初地,就是我們平常淨土裡面講的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可是要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這三種不退立刻就得到。你就想到,要是修其他的法門,要經一萬劫善根相續,才能夠證得初住菩薩的果位。那淨土宗的修行不就超前了嗎?不需要一萬劫,一生就成就。這種善根不是一生修的,過去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。

      鍋漏匠一生成就。最近深圳的黃忠昌居士,他也就是學,聽說人家三年成就,他閉關三年,兩年十個月,預知時至往生,這是信成就發心。我們今天困難地方是我們還沒有這個信心,現在信心還是有起有落,比不上人家。信心不退,功夫不退,願不退,念不退,所以三年真的成就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接著我們看第二個小段,「二者解行發心,以佛菩薩教令發心,或自有大悲,或以正法欲滅,護正法發心,論云」,這個論是《起信論》,「如是信心成就,得入正定聚,畢竟不退,名住如來種中」,到這個地方是一段。這是第二種發心,我們佛門裡一般說「正信發心」。這是由於經教的薰習,他真的清楚、真的明白了,跟前一類的不一樣。前一類的是信成就發心,那是善根。雖然他沒有經教的薰習,沒有讀誦,也沒有聽聞,他就有那麼樣堅定的信心,這非常難得。但是這種人也不少,往往都是不認識字,很老實,很忠厚。

      中國成語有句話說「唯上智與下愚不移」,上智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解行發心,下愚就是前面講的信成就發心,這兩種人好度,他不會退轉。最麻煩的就是當中這個階段,既不是上上根,又不是下下根,中等根性,時進時退,或有或無,這是很不容易得度的。這什麼原因?我們可以這樣說法,他的善根沒成熟,不能說沒有,不成熟。善根的成熟,真的像前面所講的,經一萬劫,善根相續。你說鍋漏匠的往生,他是不是經一萬劫善根相續?一萬劫以前的事情,我們是凡夫不知道,很有可能。生生世世善根相續,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看到了,成就了,這大有可能的事情。

      另外還有一個我們必須要知道的,那就是遇到淨土法門是非常不容易。在大經上佛常常跟我們講,許多的菩薩想聽這個法門,沒有緣分,聽不到。這句話我們能夠理解,他要是信成就發心的人,要是聽到這個法門,他就省事了,什麼時候聽到他什麼時候就成就;沒有聽到這個法門要一萬劫,如果在十劫聽到,他十劫就成就了;一百劫聽到,他一百劫就成就了,省多少時間!這個法門希有難逢,遇到不知道珍惜,這就是善根太少,他不知道珍惜。遇到之後他珍惜,真正發願三年日夜佛號不斷,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接著,什麼都放下,他真成就了。這就是什麼?知道珍惜,這個緣分遇到可不是容易事情。開經偈上講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彭際清居士說「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」。無量劫希有難逢,你居然碰到了,所以你真的下定了決心。

      我們這次聽到同修告訴我,黃忠昌居士閉關念佛,只有一本《無量壽經》,一句六字洪名,其他的一切都放掉了,這就能成就;如果還夾雜著其他的經教就不行。所以遇到了,你能不能成就,關鍵在能不能徹底放下,關鍵在此地。徹底放下是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因緣,這三個具足。不但人天尊敬你,諸佛菩薩都尊敬你。為什麼?看到你,你遇到這個法門有這樣堅定的決心,你就快成佛了。二年、三年你就成就了,你就進入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的俱樂部。不但你超越六道,你超越十法界,這種緣到哪去找?所以我們要曉得、要認識清楚,那真的叫得來太不容易。你要把它疏忽、放棄,那就是從前李老師講,你還免不了長劫輪迴。雖有善根,肯定長劫輪迴,為什麼?煩惱習氣太重。煩惱習氣是帶著走的,你來生的煩惱習氣比這生一定更重。這一生放不下,來生更放不下。到什麼時候真的吃盡苦頭,你才會覺悟、才會回頭。確實有回頭的一天,《起信論》講的是一萬劫,你還要在六道裡頭受一萬劫的苦。

      第二種是「以佛菩薩教令發心」,教就是經教。我們學習經教,通達經教,明白了。道理搞清楚,事實真相也搞清楚了,曉得我們人生最正確的方向、目標就是求生極樂世界,下定決心,不願意再搞六道輪迴。天上人間的福報統統捨盡,不要了;你要了,要了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。捨得乾乾淨淨。就像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,「三藏十二部,讓給別人悟,八萬四千行,饒與別人行」。我只要一部經,《彌陀經》也好,《無量壽經》也好,就一部經,不要第二部,一句佛號,老老實實去用功,沒有一個不成就。我們看到這麼多例子,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,善根厚的人見到、聽到,他不退的信心立刻就起來,善根薄的就很難說了。所以第一個是從經教,真正理解,真正覺悟了,這是一種。

      第二種解行發心的,「或自有大悲」,悲心重。自己受的苦難,再看看別人,尤其是我們現代這個社會,一切眾生都是在受盡苦難,怎樣幫助這些眾生離苦得樂,是從這個地方發心的。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首先要成就自己,自己不成就,你就沒有辦法幫助別人。自己要真正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,捨淨宗沒有第二個法門。禪好,一定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;教很好,必然是大開圓解,得無礙辯才。你自己成就,你才能成就眾生,沒有說自己沒有成就能成就別人的,沒這個道理。這是不退心,從大悲心。

      第三個是「或以正法欲滅,護正法發心」。這是我們現前這個社會、這個時代,眼看著正法真的接近於欲滅的邊緣。護持正法是今天非常重要的一樁事,護持正法怎麼護法?不是建寺廟,不是建道場。真正要護持正法,自己要真修行,如理如法的修行,自己成就了,給大家做個樣子。感動大眾,覺悟大眾,讓大家都驚覺起來,我們要認真修行,佛法就不會斷滅。廟蓋得再多,佛像建得再多,經書印得再多,沒用。所以,有一類勇猛精進,鍥而不捨,他為什麼?怕佛法要滅了,我不做誰來做?如果我們把責任推給別人,「有的是人,我不行」,自己就退心。靠別人靠得住靠不住?靠不住。成就決定是靠自己,決定不能依靠別人。

      自己成就之後,有這個緣分,就是講帶幾個學生,這個工作是續佛慧命,功德真的是無量無邊,肯定得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。苦必定要吃,障礙眾多,在這裡看到你的堅定、忍耐,看你的智慧,看你的善巧方便。度過重重的難關,也吃盡苦頭,才能把正法維護住,成就自己,成就眾生。能夠得幾個傳人,這個心願就能夠圓滿了,可是傳人可遇不可求。我們發真誠的心、懇切的心求感應,沒有這分真誠懇切、勇猛精進,是不會有感應的。

      《起信論》說,「如是信心成就,得入正定聚」,如是就是前面所講的解行,或者自己大悲心,或者是看到正法要滅了,發起護法的心,如是指這些。這些信心成就,得入正定聚,也就是說他的目標、方向是一個,決定不會改變,決定不會退轉。正定,我們在此地來講就是正確的方向跟目標,決定不改變的。所以,「畢竟不退,名住如來種中」,他的心安住在如來種性當中,他不退轉。後面說「前二種是不退發心」,就是一個信成就發心,一個解行發心,這都屬於不退。第一個是善根非常深厚,第二個是他理解了,我們一般講他覺悟了。理明白了,事實真相搞清楚了,這種人發心不會退轉,什麼樣的挫折也不會讓他退心。

      再看《起信論》講的第三種,「三證發心者,若有眾生,善根微少,久遠已來,煩惱深厚,雖值於佛,亦得供養,然起人天種子,或二乘種子,設求大乘者,根則不定,或進或退」,我們就念到此地。這是證,證是什麼意思?怎麼講法?我們用現在科學的講法,證的發心就是科學的發心。科學要講證據的,沒有證據他就不相信。你要叫他相信,頭一個拿證據來。所以如來對於這種人,確實現身說法作證轉,真的是要拿出證據來給他看,他才相信。雖然相信,信心沒有前面兩種堅定,為什麼?他還有欲望,他煩惱重。

      所以首先就說出來,這些眾生善根少,久遠劫來,煩惱深厚。連現在西方人都明白了,我們看到西方關於靈學,關於前世今生輪迴這些研究報告。他們的研究確實是科學精神,追蹤,而追蹤確實查出證據,一絲毫都不錯。跟中國古人來比不同,中國古人,你給他講這個他就相信。西方人因為受科學方法的影響,你給他講,他暫時不反對,對你他也不相信你,他要查證。

      現在專門有研究兒童的,因為兒童七歲以下確實有記得前生的事情。前生他的父母是誰,他住在什麼地方,他都能說得出來。他自己現在的父母說他胡說八道,可是一些專門研究這些的科學家,他們就把它記錄下來。然後根據他所說的,到某個國家、某個地區,這他從來沒去過,他父母也沒去過,去調查,去找這些資料。確確實實,資料,過去幾十年、幾百年前真有這個人,什麼時候死的,那時候情況是什麼,真的查出來了,他說得沒錯。這些報告資料不少,這些小孩不是胡說八道。這些縱然是調查清楚,確實有科學根據,自己煩惱重,欲望太重,還是或信或不信。也許這是他個人事情,不可能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。所以信心若有若無,這就容易退轉。這是煩惱深厚。

      根據西方人的這些研究,知道人的煩惱習氣會帶走,而且帶到來生比這一生還要加重,這是很麻煩的事情。在佛法裡面講,煩惱習氣是生生世世累積的。我們想想我們這一生當中,是不是在累積貪瞋痴慢、七情五欲?是不是在累積這個東西?還是你在這一生當中把七情五欲、貪瞋痴慢淡化了?你要能把它淡化,這上乘功夫,你這一生沒有白來。你要是從你自己已經有的還要把它加重成分,這就錯了,你來世是往下墜落;你能夠把它淡化減輕,你是往上提升。佛在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      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名詞比較容易懂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一般大乘經教裡面講的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,這個初學佛的人不太好懂。其實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,妄想就是無明煩惱,分別就是塵沙煩惱,執著就是見思煩惱。我們不懂這些煩惱的專有名詞,我們想想我們執著嚴不嚴重?我們分別嚴不嚴重?要常常勘驗自己功夫。我的分別執著跟去年相比是不是輕了一些,淡化了一些?那表示我這一年的修行有進步。如果我的分別執著跟去年沒有兩樣,說明沒有進步。如果我的分別執著比去年還嚴重,那就是一個警號,你自己要小心,你已經往下墜落。所以我們真的要是通達明瞭,你前生從哪裡來,你來生往哪裡去,不要問別人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煩惱深厚是非常可怕的一樁事情。

      「雖值於佛」,雖然只是遇到了,遇到佛法,也知道供養,供佛、供法、供僧,把佛法介紹給別人,都是屬於供養。「然起人天種子」,這就是什麼?對人天的福報還有貪戀,放不下。或者是起「二乘種子」,對小乘有興趣。小乘是自利,我只要自己修好就行了,別人的事情少管為妙,這屬於小乘。小乘屬於自利,不像大乘,大乘人是主動的利他,可以捨己為人,小乘做不到。像這種根性的人,「設求大乘者,根則不定,或進或退」。這就是說明為什麼有精進不退轉的,為什麼有很容易退轉的,這講得就很清楚、很明白了。大乘要捨己為人,他放不下。所以歡喜布施,能捨的人,我們就曉得這個人善根很厚,如果有機會遇到正法,這一生很容易成就;遇不到正法,他還是被世緣染污。凡是肯布施的,我們曉得他來生有福,人天福報,這在佛經上講得很清楚,你看貪戀世間福報的人真是不少。

      財富,財布施,他對於財物沒有吝惜,歡喜供養別人,歡喜幫助別人,我們就曉得他福報大,財用廣,真的是對於財物有求必應。第二種布施,法布施,法布施得的果報是聰明智慧。第三種是無畏布施,得的福報是健康長壽。他能放下,所以他得這三種果報。不肯放下的,這三種福報縱然他有,是他前生修的,享盡了,後面就沒有了,來生得到的就不如意了。我們看看現在這個人世間,我們很冷靜的觀察,歡喜布施的人有多少?貪圖自己享受而吝嗇的人又有多少?這個苦樂因果你不就全明白了嗎?

      看別人容易,看自己難,但是看別人之後,別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,回過頭來想想自己。自己來生縱然是沒有能力超越六道,依舊在人天,你也就曉得來生的人天福報,跟今生就可以做個比較。但是這個裡頭又不能不知道,六道眾生的業因,引業你要知道。如果你要是不認真修行,你雖然這一生修得有福,修三種布施,來生得不到人身。

      得畜生身,畜生身裡面大福報的就做神。你看安世高傳記裡面所講的,他那個同學墮在畜生道,是蛇身,他做的是什麼?龍王。這個龍王是條大蛇,有福報,有很多人去拜他,去供養他。過去生中是修行人,要知道,非常值得我們警惕。跟安世高是同學,明經好施,講經說法的法師,又喜歡布施。為什麼會跑到畜生道去當神?佛陀在世的時候,這都是佛會下的弟子,每天出去托缽,托到的飯菜很好、很滿意,他就很歡喜、很高興。如果今天托缽托的飯不好吃,他心裡面就不高興、就難過。就這個原因墮在惡道。

      我們想想,我們今天也出了家,日常生活當中遇到這些供養,如果有不如意的,心裡面不高興的,安世高的同學會墮去當龍王,我們將來墮到哪裡去?當龍王的蝦兵蟹將去了。沒那麼大的福報,龍蛇裡頭當不了頭。你就曉得這個問題嚴重,你就知道這個問題的可怕。所以常常想想自己,警覺心就提高了,就提升了。除了精進,勇猛精進,求生淨土之外,不能走第二條路,走第二條路走不通,也就是出不了六道輪迴。

      我在早年常講,出家沒多久的時候就常說,我們做個出家人,四十歲之前要認真努力修行,成就自己的德行、學問。四十歲到六十歲這二十年要報恩,報恩怎麼報?為佛教服務,我自己學成了要貢獻出來。各人的緣不一樣,佛門裡面,總而言之是兩門,一個就是弘法、一個護法。弘法,你就負責講經說法;護法,你就為道場服務,道場裡面做方丈住持,當家我們叫監院,寺院裡頭這些執事,護法。

      我們要報佛恩,要護持道場,道場裡頭就是兩種人,一種是弘法的,一種是護法的,弘護要配合,是一體,佛法才能興旺。我常常講,佛法能不能常住世間,不是弘法法師的責任,是護法法師的責任。因為護法等於說他辦學校,道場是學校,住持是校長,當家師是總務主任,首座是教務,維那是訓導。所以他們是學校裡面的綱領執事,講經說法是教員,他們可以不必上課,但是他要聘請教員。要護持教員、照顧教員,你這個學校才能辦得好,你請到好老師。佛法弘法利生的成就,這個功德是護法的,不是弘法的。就好像學校辦得好,政府獎勵,一定是獎勵校長,他不會獎勵教員。所以,佛法興旺的責任在方丈、在住持。

      我一生沒有做過方丈,沒做過住持,一生當教員。這就是說福報大的才能當方丈住持,沒有福報的選擇做教員,這是正確的。教員是比較辛苦,但是工作很單純,我只學一門,我只教一門,有這一門專長,等待學校來聘請。佛法是教育,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佛法的興衰,責任在護持佛法的這些大德們的肩膀上。真正有福報的,建大道場的,你懂得這個道理,你聘請好的法師到你這個道場來長年講經教學。聘請有德行的、很老實的法師,禮請他來領導大眾共修。像念佛堂、禪堂這些堂主,還是屬於教員,這是指導修行的。解門跟行門,行解相應,佛法就興旺起來,學校就辦好了。

      這是說明一些善根少的人,信心不堅定,就是他的煩惱習氣重,換句話說,名聞利養放不下。名利放不下,所以他有進有退。底下說「大意自己善根微少,依他發心,或以二乘教令發心」,接受小乘教,勸他發心。「為解行不實,皆有得有證,有捨有取,總住退位」,這就說明為什麼他有進有退。我們自己要反省,自己也有時有進有退,再細心觀察我們的周邊,無論是出家學佛、在家學佛,還是有進有退。有緣聽聽經,聽個一段時間,佛經實在是好,發心來皈依,來求受五戒,或者受菩薩戒。過不了二、三年,他退心了,不學佛,去信別的宗教了。有,很多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見到,什麼原因?你讀了這段文,你就明白了。

      所以我們從這段文字裡面細心去體會,找出退心的根,根是什麼?名聞利養、七情五欲放不下。這個煩惱的習氣太深了,一遇到緣,煩惱立刻起現行,佛法就忘掉了。甚至於什麼?貪愛佛法,那糟了。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講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黃忠昌居士的成就,沒有別的,就是法也捨掉了,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,只取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一聲南無阿彌陀佛,就是六字洪名,其他統統不要了,他成就了。這是示現給我們看。你想不想成就?你想成就,像他這個樣子就行。真的有人看到他這些事蹟動了心,也想模仿學習,可是還學不像,什麼原因?分別妄想執著沒放下。

      念佛有一點點小境界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,這叫增上慢,把你自己這一生的善緣障礙住。這裡是最容易,就是經教不通又不老實,經教不通的人老實沒問題。因為你真用功會有境界現前,這很平常的事情,境界現前決定不理會它,與我不相干,見佛也好,見魔也好,一概不理會。什麼境界現前,記住《金剛經》說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一定要堅定信心,如如不動,老老實實這句佛號念到底,你會成就,千萬不能夠見異思遷。

      念了幾天佛,不念佛的時候,耳朵邊上有佛號,這太平常了,有這種境界的人不曉得有多少人。千萬不要誤會你這就是得一心不亂,你功夫成片了,錯了。這是什麼現象?是這幾天念佛,念到耳熟,會有這個現象發生。心裡確實沒有想念佛,可是佛號始終在耳邊,這個佛號一定是跟你念佛的佛號是相同的,一樣的。如果聽到跟我念的音調不一樣,你更不能理它,為什麼?可能就是有魔來擾亂,他讓你起分別,讓你起執著,就是讓你起煩惱。你本來心清淨的,現在叫你起煩惱,起分別執著就是起煩惱,把你的功夫破壞掉。因為你要一直這樣保持下去的話,如如不動,會到功夫成片。有功夫成片的功夫,你就肯定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

      絕對不是這個境界現前,我已經念到念而無念、無念而念,那大錯。念而無念、無念而念是法身菩薩境界,在淨土宗裡面是理一心不亂;換句話說,妄想分別執著全斷了,這個境界會現前。哪有你才念幾天就得到?那你已經是佛菩薩再來,你不是凡夫。所以千萬不要誤會,那個誤會問題太嚴重了。這些總是有得有證、有取有捨,你都沒有放下,所以總在退位。這就是什麼?不老實,不懂經教,又不老實,成就就很困難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