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2083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八三卷)  2009/12/6  台灣高雄  檔名:12-017-2083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方廣佛華嚴經.十住品第十五》,第五段「說分」,第一段「初發心住」。發心住第一段的經文我們學到第九句,「或見眾生受諸劇苦」,我們今天看下面第十句:

      【或聞如來廣大佛法。發菩提心。求一切智。】

      末後這一句,清涼大師在註疏裡面為我們特別說出,這一句是包括釋迦牟尼佛全部的法運。說「謂佛功德,義兼法滅,或傳或護」,傳法的人、護法的人,「因通悲智種性之因」,看到這個現象,有悲智種性自然生心發願,就是下面這兩句,『發菩提心,求一切智』。無論是護法、是弘法,首先要知道機緣,佛法講的契機、契理。所以眾生的根機非常重要,也就是說,在這個階段一切眾生他需要什麼,在這個時代就特別在經教裡面講這個法門。現前這個時代,祖師大德已經給我們很好的啟示,印光大師在七十年前就說過,這個社會倫理道德大家已經不重視,行善的人少了,作惡的人逐漸逐漸多了,正法沒有人相信,一般人相信科學,倫理道德也沒有辦法維繫社會秩序,所以他老人家一生極力提倡因果教育,這就是把當前這個社會迫切需要的做出來給我們看。很可惜,祖師盡了一生的心血、一生的精力,全心全力投注在因果教育,我們可以從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誼當中看出來。這個出家人持戒念佛,有人傳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,這個事情我們不必在意,但是看到老法師一生的形象,確實很像大勢至,戒律清淨,一生守住本分,老實念佛。閉關的時間很長,早年在普陀山閉關二、三十年,晚年在蘇州靈巖山寺,蘇州的關房我去拜訪過,這是末法時期出家修行一個好榜樣,他老人家真的是慈悲,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。

      四眾同修對他的供養,單單指財物、錢財,他老人家一分錢都沒用,全部用來印經布施,數量大概也相當可觀,所以他在蘇州報國寺裡面就建一個弘化社,就是佛經流通處。自己有印刷廠,那個時候是鉛字排版,印出來的書可以說是近代的善本。善本的標準,它印刷的字清楚,紙張好,裝訂好,讓人看到能生歡喜心,最重要的,這裡面很少錯字,就是校對非常精確,這就是好版本。除了印經論,一切對社會上勸善的這些書也印了不少,所以有道家的、有儒家的,他統統都印。而印的數量最多的是《了凡四訓》,《了凡四訓》算是儒家的,《感應篇彙編》是道家的,《安士全書》,周安士先生,也是居士,他是學佛的,但是對於儒與道都有很深的造詣。所以他自己編的這部書裡面一共有四種,第一種是「文昌帝君陰騭文」,他註解的方式與《感應篇彙編》相同,分量也很多,完全是講因果報應,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第二部分「萬善先資」,是勸人戒殺放生,第三部分「欲海回狂」,勸人戒除邪淫,末後的一段是「西歸直指」,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。這部書印光大師非常讚歎,他說在近代一百年來,這些出版善書的,這一本書算是第一。這三本書不是佛教經典,印祖居然在那個時代流通將近三百萬冊,這是令我們感到非常驚訝的,他是我們佛門一代祖師,但是對佛經的流通沒有這麼大的數量。

      我在年輕時候看到這種情形很疑惑,他老人家為什麼要這樣做?可是看到今天的社會,完全明白了,他這個做法真正是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。真的就像周安士居士所說的,他說「人人信因果,天下大治之道也;人人不信因果,天下大亂之道也」。現在整個世界是大亂,怎樣挽救?周安士居士的意思就是要提倡因果教育,人人真懂得因果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自自然然他就會收斂。比佛教教育有效,佛教是勸人行善,比儒的教育有效,儒也是勸人修善,人家不相信,如果要知道造惡會有惡報,他就害怕,不敢做了。所以在今天我們對於現前的社會是極力在提倡倫理教育、道德教育、因果教育和宗教教育。如果這個世界上個個不同的宗教,我們大家一起來提倡,我相信對於社會的安定和平一定有很大的貢獻,所以因果教育這才重視。

      護法、護佛怎麼護法?我們想到釋迦牟尼佛的一生,他是十九歲離開家庭外出參學,十二年,到三十歲他開悟了,開悟之後全心全力從事於教學。我們要是細心觀察釋迦牟尼佛一生,他是個什麼人?用中國人的話來說,他是職業教師,一生教學,沒有一天空過,而且是義務教學,不收學費的,跟孔子的方式差不多,有教無類,這個心量多廣大。不問你是哪一國的人,也不問你是什麼種族、什麼樣的文化,只要你肯來學,他就認真教你。我們在經書裡面看到,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那是常隨眾,短期來求學的,來來去去的,那個人可就多了。所以經典裡面我們看到,有些法會聽眾一萬多人,可見得世尊當年在世教學的規模很大。他老人家七十九歲圓寂,教了四十九年,在全世界所有宗教創始人,哪一個不是講經教學,個個都是,用我們現在人的話來說,都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。所以我們要重新認識釋迦牟尼佛,一生沒有建學校、沒有建道場,他教學的場所多半都是在野外、樹林裡面,過的是苦行僧的生活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吃飯是每天出去托缽。我們看到是很辛苦,但是我們學佛之後能體會到佛的生活是非常快樂,心地清淨,沒有牽掛,沒有憂慮,身心清淨,一心向道。道是什麼?道是學問。

      所以我們今天看佛的經典,內容是什麼?大分,我們把它分為五類,第一個是倫理,第二個是道德,第三是因果,第四是哲學,第五是科學。每一個科目都講到究竟圓滿,都講到登峰造極,太難得了。可是今天我們佛門,無論在家出家,沒有高人,沒有人能把佛經講得透徹,讓人生歡喜心,讓聽眾聽了之後欲罷不能,沒有這種老師。再加上社會大眾對佛教產生很嚴重的誤會,認為是宗教,認為是迷信,所以知識分子不願意接觸。我自己就是明顯的例子,我在年輕時不願意接觸佛教,迷信。我總算是非常的幸運,年輕時候喜歡哲學,跟方東美先生學習,方老師是當時當代的哲學家,他老人家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,最後一個單元跟我講佛經哲學。我那時候非常訝異,佛教是迷信、是宗教,而且是多神教,多神教的意思就是低級宗教,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,唯一的真神,低級宗教什麼都拜,它怎麼會有哲學?方老師告訴我,他說你年輕你不知道,他給我介紹是這麼說的,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,他這樣介紹給我,他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後頭又說了一句,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我就這樣被他攝受過來,引導我認識佛法。他還鄭重的說了一句話,他說佛教哲學不在寺院,在經典裡面。這個指示很好,我就不會迷失方向。從此之後我就逛寺廟,逛寺廟目的何在?看看這個寺廟有沒有藏經,有沒有經書。因為在那個時候佛教的經書非常缺乏,市面書店裡買不到,所以只有到寺廟裡面去借來看,借經書,重要的經論自己就用筆記來抄寫,我是這樣入門的。以後我出家我再去看他,他看到我,你真幹了,我說是,是真幹了。老師指我這個方向正確,我非常感激。為什麼真幹?人生最高的享受,這句話多中聽、多麼吸引人,所以我決定學。這一生確實我是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,所以一生感謝老師、懷念老師。所以護佛就是教學。

      中國人講孝道,什麼叫孝?能繼承祖宗家業的這是孝子。我們發心繼承釋迦牟尼佛的教學,讓這個教學不至於中斷,世世代代祖祖相傳,不能說傳到我這裡就斷了,我接收過來,那我還得找人傳到底下一代。不過這個傳人不好找,可遇不可求,為什麼?他必須要具備的條件,佛講的,兩個條件,第一個是持戒,以戒為師,第二個是吃苦,能持戒、能吃苦,這第一個條件他具足了。真有這個條件,我相信其他的那些緣分佛菩薩會加持,會讓你遇到。其他的條件,你要遇到正法,你要能遇到真正的佛法,要遇到好老師,要遇到同學,那你才能有成就。所以真具備持戒、吃苦,佛菩薩會加持你。所以我也在那個時候遇到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勸導我,要我跟釋迦牟尼佛學習,這個指示非常鮮明。護法,法是經典,在台灣做得相當不錯,我們《大藏經》的流通接近一萬套,這是護法。第三護僧,護僧是要培養弘護人才,培養接班人。弘法的人才、護法的人才,正法才能久住在這個世間,這講或傳或護。

      現前這個時代我們曉得,一定要把因果教育擺在第一,深信因果。特別是最近的因果報應的這些例子、這些案例,為什麼?大家親眼看見、親耳所聞,電視報導了,報紙雜誌上報導了,你看到不能不信。第二個,現在的科學也非常難得,科學也把這樁事情證明了,證明什麼?證明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讓我們的信心自自然然就能夠生起來。如果看到佛法要消滅了,那我們弘護的心就更迫切。我們既然依佛為師,依法為師,依三寶為師,在這個階段當中應當全心全力來報恩。護持,怎麼護持法?一定從自己本身做起。我首先要依教奉行,依教奉行好,你現前就能得到殊勝的利益,方東美先生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,你得到了,身心健康,煩惱輕、智慧長,你的事業就很順利,你對社會大眾、對國家、對整個世界都做出正面的貢獻,這是佛家講的無量功德。所以一切都要從自己做起。

      我們現在看清涼大師《疏》裡面末後這一句,「此之十緣,與賢首品所引瑜伽四緣,但開合之異耳」。這個十緣,下面講,「謂前六」,就是第一句到第六句,第六句是或見神足,這六句是「見佛緣」,「次二」,就是第七、第八,這是「聞法緣」,第九是「見生受苦緣」,看到眾生受苦,這都是初發菩提心。最後「即見法滅」,你看到佛法,這麼好的東西沒有人承傳,快要斷絕了,你能不起來嗎?你能不發心嗎?末後「結前生後者,唯證菩提,方成前事」,這是結前,「求一切智」,這是生後,「緣難得法而發心」。佛在經上常講,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我們今天真的很幸運,人身難得,我們得到了,佛法難聞,我們也聞到了,這個機緣是真不容易。聞了的時候,外緣沒有問題,現在要內緣,內緣什麼?得善根福德。你看釋迦牟尼佛在《彌陀經》上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,往生的條件是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因緣不缺乏,具足,問題在善根。什麼是善根?善根就是你接觸之後、聽到之後能信能解,對這個法門不懷疑,讀誦經教,聽聞講解能聽得懂,這是屬於善根。福德是什麼?福德是真幹,那就有福。聽了之後依教奉行,這個人就有福,這個人真正就是佛子,肩負起續佛慧命、正法久住的重擔,他擔負起來了。人要發這種願,而且以行動去兌現,一定得到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,這一定的道理。這一段我們就學到此地。

      再看下面第二段,「正明緣境發心」,我們把經文念一遍,這裡頭也有十句:

      【此菩薩。】

      『此菩薩』就是初發心的菩薩。

      【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。】

      這一句是講前面的,前面這是十種心,十心,他發了心。

      【何者為十。所謂是處非處智。善惡業報智。諸根勝劣智。種種解差別智。種種界差別智。一切至處道智。諸禪解脫三昧智。宿命無礙智。天眼無礙智。三世漏普盡智。是為十。】

      這十句就是前面講的求一切智,你看「發菩提心,求一切智」。我們看看清涼大師的《疏》,「第二,正明緣境發心,前言求一切智,十種智力即一切智」,這是講得很清楚了。這經文雖然不長,有「標」、有「徵」、有「列名」、有「結數」。『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』,這是標,『何者為十』,這是徵,下面『所謂是處非處智』以下這十句,是列名,末後一句『是為十』,這是結數。「義見初品,大同初地,為得十力故等」,這是這個十種。在大乘經教裡面常常會遇到,我們在前面也曾經講過,前面講了四千多個小時,我想不只講過一次,現在講到這個地方,過去縱然聽過的,可能都忘掉,我們今天就再複習一遍,初學的同學能夠在此地知道如來十種智慧,也叫十力。

      說如來十種智力,一定要曉得,如來是講性,佛經裡面常常稱佛,佛是從形相上說的,如果說如來,如來是從自性上講的。你看普賢菩薩十願第一句「禮敬諸佛」,第二句「稱讚如來」,他用的就不一樣。諸佛是從形相上看,形相上看一切都要恭敬,沒有分別,一切恭敬。稱讚,稱讚就不是一切,就是如來,那就是他的思想、言行與性德相應就讚歎,如來是講性德,與性德不相應不讚歎,恭敬,不讚歎,差別在此地。供養也是一樣的,恭敬供養,不讚歎,如果他是稱性的,那要讚歎的。這是佛經裡面用的這些文字,我們一定要懂得它所含的意思。這個就是說,說如來,我們自性人人都有,這十種智每個人都有。現在呢?現在是佛有,法身菩薩有,我們沒有。為什麼沒有?我們是迷失了自性,也就是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能力被障礙,煩惱障礙了。如果我們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這十種智統統恢復,它並沒有真的丟掉,只是有障礙而已。

      我們看下面的文,「如來證得實相之智,了達一切,無能壞、無能勝,故名力也」,這是總說。如來證得自性裡面本有的般若智慧,叫實相之智,實是真實,相是現象。所有一切諸法的真相全都明瞭,一切現象的體性、現相、理事、因果,沒有一樣不清楚。這在宗教裡面一般是讚美上帝,稱上帝為全知全能,佛經上是讚歎自性,我們每個人的自性確實真的是全知全能,所以不要向外求,你只要把障礙放下,它就現前了。現在難,難就是我們的障礙放不下,所以它就不能現前。釋迦牟尼佛在《華嚴經.出現品》裡面有一句話非常重要,他說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這十種智是智慧,他說一切眾生統統有,有如來的智慧。不但有智慧,還有德能,萬德萬能,還有相好,身有無量相、相有無量好。不但是身相好,你居住的環境也非常之好,找不到一點缺陷。諸佛的實報莊嚴土,統統都是心現識變,這個道理要是懂得,那人家問你為什麼去學佛?我要恢復自性的智慧德相,為這個。這個回答正確,一點迷信都沒有,哪一個不希望自己這一生能成就究竟圓滿?究竟圓滿裡的第一德就是壽命,自性裡面的壽命是真的無量壽,不是假的。惠能大師得到了,他見性的時候說「何期自性,本無生滅」,沒有生滅,那就是無量壽。有生有滅,時間再長,終歸於滅。真正不生不滅,在印度人稱之為涅槃,所以印度所有的宗教都追求般涅槃。有沒有得到?有得到,但不是真的,相似的,就像什麼?像阿羅漢、像辟支佛所證得的涅槃,印度其他宗教修行好的人也能證得。可是大乘法身菩薩的般涅槃他們就不能證得,不但不能證得,他們還不知道,要不跟釋迦牟尼佛一起學習的話,他們都不曉得有這樁事情,以為小乘證得的般涅槃就是究竟的果位,這是很大的一個誤會。

      我們現在就照著經文裡面這十句,一句一句的我們一起來學習。第一個,『是處非處智』,「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,審實能知。如作善業,即知定得樂報,名知是處;若作惡業,得受樂報,無有是處」,無有是處是沒有這個道理,這叫「知非處」。「如是種種,皆悉遍知,故名知是處非處智力」。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,道家說得最多,儒家也講,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業因果報絲毫不爽。行善一定得樂報,造惡,說造惡也能夠得樂報,沒有這個道理。我們確實看到有一生行善的人,過著非常貧窮艱苦的生活,有人一生作惡,無惡不作,他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,擁有很大的財富,他在享福,這跟佛這一段講的不是有衝突了嗎?這個一定要曉得,佛家講因果是講三世因果。造惡他還享福,這什麼原因?過去生中他修的善修得多、修得大,這一生雖然造作惡業,當然已經抵消一部分,他還有餘福,他的餘福享盡惡報就現前,是這麼個道理。這個人一生行善還受苦,那是過去生中造作的惡業太多,你今生一生行善,把你的惡業也抵消一部分,可是還有餘惡,可見得前世造的惡業重,你要明白這個道理,等到你的惡業報盡,福報就現前。所以佛家講三世因果,果報有時候在這一生就看到,這叫現報,現世果報就現前。第二種講生報,生報是來生,不是這一生,來生。還有更遠一點的,如果我們造的惡業很多、很重,來生還輪不到,來生還要受苦,這個福報到哪裡?到後世,第三生之後,只要你累劫的這個惡業消盡,你這個福報就現前。佛看得很清楚,一點都不會錯,這個因果的道理我們要懂。

      我自己這一生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,很清楚,過去生中造的惡業肯定很重。我十四歲就離開家,初中念了一個學期就失學,要靠自己謀生照顧自己,沒成年,現在講的做童工,家境這麼困難,所以一生沒有受到好的教育。而且還短命,命裡沒有財、沒有地位,相命先生算的這是乞丐的命。所以以後學佛,看到釋迦牟尼佛一生乞食,這乞丐,跟釋迦牟尼佛學了,甘心情願,沒有欲望,你知道命運。一生不求名聞利養,以後得到佛經之後曉得,求名利不如求智慧。所以這一生追求的是戒定慧,把世間的名聞利養捨棄掉,才是方老師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,那是什麼?心地清淨。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,放下貪瞋痴慢,這是最高的享受。這個樂趣一般人不知道,一般人只看到我的表面,好像是很快樂,天天都有笑容。他們所要的我全不要,他們不要的我都撿回來了。天天讀聖賢書,讀佛菩薩的教誨,逐漸逐漸對於佛所講的這些道理、宇宙人生漸漸了解。雖然沒有證悟,這是解悟,明白了,明白才能生起信心,才能死心塌地向這個方向、向這個目標去邁進。這一生很幸運沒有白來,過得有意義、有價值。

      很難得,現在善惡報應的事情居然科學家也證實了。這是一位同學從網路上下載下來拿來給我看的,外國的科學家,叫大衛.霍金斯,是不是美國人我不知道,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,發現人的身體是物質,物質就是能量,振動的頻率有高低不一樣。振動頻率低於兩百,他是用一到一千做為一個數據,低於兩百,這個狀態會削弱身體,而從兩百到一千,這個頻率就會使身體增強。霍金斯發現,「誠實、同情和理解,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,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,進而改善身心健康。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,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,你就在削弱自己。惡念、冷漠、痛悔、害怕與焦慮、渴求、發火、怨恨、傲慢,這些全部對你有害」,為什麼?這是低頻率,振動的頻率很低。但是,「信任在二百五十,是中性的,信任有益於你。溫和、樂觀、寬容、理智、理解、關愛、尊敬、高興、安詳、平靜、喜悅,這是在六百。開悟是在七百到一千」,一千是最高的,沒有比這個更高的,「一千被稱為是神的意志或是精神。這是絕對力量的頻率,甚或更高」,後面這句話說得好,真有更高的。他說「傳說耶穌在村子裡出現,讓圍上來的人們,心裡除了耶穌,其他什麼都沒有」。這就是修行得道的人,我們現在講他的磁場不一樣,這是真的。我自己年輕的時候親身的感觸,章嘉大師的磁場跟別人不一樣,親近過他的人都知道,縱然一句話不說,你跟他坐在一個房間裡面,你會感到特別的安詳,內心產生喜悅,這就不相同。這是什麼?他的頻率我們感受到了。

      這個報告裡面說,他說「一個癌症病人如果比較樂觀,通常癌症都比較容易痊癒」。這是在這麼多年來我們看到的,確實有這個現象,諸位也許看過「山西小院」,那些癌症的病患,醫生都放棄治療,但是他們一心放下對於疾病的這個念頭,不再想這些,專心讀經念佛,居然在很短的時間他的病就好了,再去檢查沒有了。社會一般大眾認為這是個奇蹟,現在我們讀了這篇文章,知道它有科學根據。他說「如果能夠在愈多的時刻保持樂觀、祥和、喜悅、感恩的心情,避免憤恨、不滿、妒嫉、不安、懷疑的情緒,久而久之,身體就愈來愈健康,免疫系統愈來愈強健,愈來愈不容易生病,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也會愈來愈發達,想法就愈來愈樂觀積極,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。很多疾病都是因為自身細胞不健康,而變得難以治療」。身體細胞的變化都在我們的念頭,我們念頭善,身體細胞都會變成很好,如果我們念頭邪惡,我們身體細胞就變成帶著病毒,這個道理要懂。所以他引用諺語,所謂「好人好自己,壞人壞自己。世上沒有損人利己的事情,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。人要想真正健康幸福,要用愛、感恩和祥和的心,代替所有怨恨、不滿和憤怒的病態心理」。這是科學家給我們做出的報告。

      佛法裡面、中國傳統文化裡面講的善惡因果的報應,我們很歡喜,看到科學家蒐集了這些證據,來給我們說明這個事情是真的。所以在《華嚴經》我們學了這麼久,常常看到經上佛告訴我們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相隨心轉,境隨心轉,我們的相貌,我們身體健康狀態,我們居住的環境是境界,都是隨著我們念頭在轉變。我們冷靜去觀察,過去的社會安定和平,人們生活在幸福美滿的環境裡面。現在人縱然有地位、有財富,他不快樂,富而不樂,貴也不樂,他有憂慮,他有煩惱,他不安。這什麼原因?過去社會有倫理道德的教育、有因果教育,人民普遍都接受。我這個年齡,小時候生長在農村,農村裡面沒有學校,但是農村裡面的老人都懂得倫理道德,都會教下一代。我母親不認識字,她能教我,教我處處存好心、做好事,處處要忍讓,要學吃虧,這老人教的,教我們孝順父母、尊師重道,確實一生都得受用。不像現在,現在這些沒人教了,學校所教的全是知識,像從前傳統教育,就是教你怎麼做人,教你怎麼處世,這種教育沒有了。所以社會的動亂其來有自,不是沒有原因的,要拯救這個社會,化解衝突,恢復像從前那樣的安定和平,我們想了很久,除了恢復老祖宗的傳統教育之外,沒有別的辦法。

      中國老祖宗的教育,在中國這塊大地決定不止五千年,我們講五千年是有文字的,文字沒有發明之前,我們的老祖宗知不知道倫理道德?肯定知道,世世代代相傳,等到文字發明之後這才記錄下來。我們在國外拜訪過印度教、婆羅門教,這佛經上都有記載的,他們這個教派,他們的長老告訴我,他們不重視歷史,在傳說當中他們這個教在這個世間有一萬多年,現在世界宗教承認它有八千五百年,也超過佛教五千年。歷史愈久、愈古老,證明什麼?證明它的東西是真的、是真理,禁得起考驗,它才能留下來。如果沒有價值,早就被歷史淘汰掉,它怎麼能傳到現在?就像中國的中醫一樣,中醫有五千年歷史。早年方老師曾經有一次問我,他說你相信五千年的中醫,還是相信三百年的西醫?這個話意義很深,沒有經過歷史考驗的話他還在摸索,不像中國東西它一成不變,那是很有道理的。絕對不是像現在一成不變的沒進步,常常把前面推翻又發現新的這叫進步,那進步到哪一天停止?中國的東西在千萬年之前它就中止,就中止摸索,就定型,這裡頭有很深很深的道理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是處,就是善有善報;非處,作善不會得惡報,作惡不會得善報,這叫非處。如來有這個智慧。

      我們再看第二句,『善惡業報智』,「謂如來於一切眾生,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、果報、生處,皆悉遍知,故名知過現未來善惡業報智力」。他怎麼知道的?最近半個世紀,歐美的大眾對於過去現在未來,這是講輪迴,相信的人愈來愈多。這要感謝一批心理醫生,因為現在這個社會的形態,產生了許許多多嚴重的精神病,一般的醫生對他束手無策,無法治療,所以心理醫生現在愈來愈多。他們用一種催眠的方法,能幫助一個人進入深度催眠,這個催眠術在台灣也有,沒有美國那麼流行。讓你在深度催眠狀態之下你能夠回到過去世,再過去世,他要找到你現在疾病的原因,找到這個原因很容易這個病就消失、就好了,很有效果。從這個試驗,人真正知道現前的家親眷屬、朋友,知道什麼?過去生中都認識,以前是什麼關係,現在生活在一起,所以很多那些對立、矛盾,知道之後都化解了,不再執著,用這個方法可以知道。

      佛怎麼知道的?在中國,像看相算命,他是用一種推算的方法,用一種邏輯的方法,集合數據來推論的,往往也相當正確。我們看《了凡四訓》,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,孔先生是學道的,這位道長給他算命,算得非常準。從十五歲到三十五歲,二十年當中,每一年流年絲毫不差。所以了凡先生就被命算定了,他什麼都不想,為什麼?想沒用,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,命裡沒有的,想什麼方法你也得不到,所以他的念頭雜念全放下了。到遇到雲谷禪師,這三十五歲那一年,遇到雲谷禪師,雲谷禪師才告訴他,命運是你過去生中造作善惡業的果報,自己造的,自己造當然自己可以改,他才曉得有個改造命運的方法。怎麼改法?斷惡修善。所以先問他,你有哪些過失,你好好的想想,說給我聽聽。他把他的毛病、習氣統統說出來。雲谷大師聽了之後就告訴他,這些都是你這一生當中,為什麼受這些苦難原因的所在,你能把這個統統改掉,你的命運就不相同。他聽懂了之後,回去真的天天懺悔,天天改過,天天自新。這個願一發,到第二年孔先生給他算的命就不對了,孔先生算他第二年參加考試是第三名,他考到第一名,就提升了,這是勇於改過自新,開創自己新的命運。佛菩薩、真正修行人他有定功,定中的境界是現量境界,不是推想的,他完全見到的。

      我們在《地藏經》上看到婆羅門女,她母親過世了。母親一生不信因果,所以她很擔心,她母親會不會墮地獄?佛教她念佛。那個時候的佛是覺華定自在王如來,求佛力加持,她真念,念了一天一夜。難得,真誠心感動佛,佛雖然沒有現身,佛在空中說的話她聽到了。她在定中見到地獄,地獄相現前,地獄裡面一個鬼王看到她來,就來跟她打招呼,稱她菩薩,問她到這裡來有什麼事情,她找她的母親。母親什麼名字?告訴他,悅帝利。他一聽說,悅帝利罪女,聽說她有個孝順的女兒,替她做超度佛事,她已經在三天前生到忉利天。至誠就能感通,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,她的一念孝心,她母親就得利益、就得好處。從經上的記載我們知道,她一天一夜她念到一心不亂,功夫成片到不了地獄,地獄鬼王不會稱你菩薩,念到一心不亂就是菩薩。理一心難,事一心可以,事一心就等於證果,像小乘的須陀洹、斯陀含就有這個能力到地獄裡面去參觀。這也證實《彌陀經》上所講的,「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」是正確的,這個不是假的,關鍵在我們能不能真的放下。真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,你就得一心,不但超越六道,還能超越十法界。也證實佛在大乘經裡面所說的,時間不是真的,《華嚴經》上講「念劫圓融」,佛常說「一切法唯心想生」。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的示現,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看到唐朝六祖惠能大師他的行誼,以及世世代代《高僧傳》裡面所記載的,《居士傳》、《善女人傳》裡面所記載的,都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被記載下來的不多,我們相信還有更多的人沒有被記載下來,真實的成就。

      現在是亂世,我們無論居住在哪個地方,走遍全世界,身心不安,我們想想很多人都是這樣的。今天我們學《華嚴》學到「十住品」,我們看到十住菩薩住什麼地方?住大菩提心,這個對了。大菩提心是什麼?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我們用這個心生活,用這個心工作,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,你就是初住菩薩,這一點都不錯,真有住處。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,你心是安穩的,你不會受外面環境的擾亂,諺語所謂「理得心安」,道理明白了,心就定下來,心定下來你才能見到更深一層的道理。經上講的一切眾生是講十法界,六道裡面是眾生,六道之外四聖法界也是眾生,六道裡面眾生稱為凡夫,四聖法界稱為外凡(六道以外的凡夫),大乘經裡不稱他們為聖人,大乘經裡面凡聖是以明心見性為界限,明心見性這是聖人,沒有明心見性就是凡夫。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沒見性,還差一點,他要是放下無明煩惱,他就超越十法界。見性,那就是我們現在所念的這一品經,他就是初住菩薩,從初住一個階層一個階層向上提升。這些,這一切的一切,如來統統知道,過去無量劫你在六道裡面的狀況,遇到佛法你修行的狀況,你證果不斷向上提升,佛全都知道,這是善惡業報智力。

      第三,『諸根勝劣智』,「謂如來於諸眾生,根性勝劣,得果大小,皆實遍知,故名知諸根勝劣智力」。所以學佛,那真的得很幸運,能夠生在佛同一個時代,能夠親近佛陀。為什麼?你親近他,他對你知道得透徹,他給你講經說法非常契機,你一聽就開悟、就證果。所以我們在許多經典裡面看到,佛經還沒講完,講一半就有不少人開悟證果。那什麼原因?就像一個大夫一樣,他知道你那個病的根源,所以他給你治療完全到位,絲毫錯誤沒有。佛不在世,麻煩就多了。我們親近的善知識,現在善知識沒有了,真正善知識在佛法的大乘教裡面是有修有證,這才是善知識。現在證果的人沒有了,眾生沒有福報,現在遇到一個真正依教修學的人就很難得,他天天在學,認真的學,把學到的東西都能夠落實,都能夠做到,這種修學的方法進步就很快。就是一面學一面來做實驗,從實驗當中證明所學,從學習當中提升實驗的境界,學跟習相輔相成。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遇到這樣的善知識就很難,實在遇不到怎麼辦?這是不能不考慮的,善知識可遇不可求,真正沒有這個機緣,佛菩薩的教誨經典留在這個世間,這不缺乏。我們生在末法,世尊明白的告訴我們,在《大集經》上說,「正法時期戒律成就」,嚴持戒律就能證果,小乘的四果四向。「像法時期」,戒律已經不行了,持戒不能夠證果,不能開悟,那什麼?要修定,「禪定成就」。像法一千年,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是像法的開端,所以禪在中國一千年很興旺,應了佛的法運。現在是末法時期,「末法時期淨土成就」,這是佛給我們指點的,我們在這個時代全心全力去學淨土法門,真往生。

      我在四十年前,佛光山剛剛開山沒多久,山上只有一棟房子,就是東方佛教學院,有一百三、四十個學生,在家出家的,我在那裡教了十個月。有一天晚上我帶著有十幾個同學,月光非常好,我們坐在小池塘邊,那個時候還沒有做成放生池,以後小池塘就做成放生池。有一個工人,佛光山的長工,將軍鄉的居民,他走到我們這個堆子裡來,跟我們講了個故事,是他們將軍鄉一個老太太,他們的鄰居,很熟悉,念佛三年站著往生。他告訴我,真的,不是假的。這個老太太非常善良,她什麼都拜,神廟也去拜,三年前娶了個媳婦,媳婦學佛的,懂得佛法,就勸她老人家不要到處去拜,專拜阿彌陀佛。這個老婆婆太難得了,聽媳婦的話,就在家裡設了佛堂,不出去了,專念阿彌陀佛,專拜阿彌陀佛,三年,她成就了。她也不告訴家人,在我們想,告訴家人往生,恐怕家人要難過,要攔阻她,所以她不告訴。往生那一天晚上,晚飯的時候她告訴她的兒子、媳婦,家裡的小孩,叫他們先吃飯,不要等她,她去洗個澡。可是家人非常孝順,還是等她,等了很久她都沒出來,就進去看看,真的洗完澡了,叫,沒有應,找,不知道到哪裡去了。最後看到佛堂,她站在佛堂當中,穿著海青整整齊齊,面對著佛像,手裡拿著念珠,問她話不答應,仔細一看她走了,站著走的。告訴我們這一樁事情,念佛好!你們都要好好念佛。那一天他給我們講開示,我們非常受用。這一樁事情,好像在前些年,有一次我回台灣,在中山大學講演的時候我提到過,談到這個事情,當時還有幾個同學來告訴我,他說他們都知道這個事情,將軍鄉的。末法時期淨土成就,我們應當學老太太,死心塌地一門深入。尤其現在這個社會動亂,做人太辛苦,不管你有錢沒有錢,有地位沒有地位,統統都很辛苦,念佛到極樂世界多好!所以她真幹,真能去。你看這老太太去得多瀟灑,沒有生病,沒有病苦,說走就走。還洗了澡換了衣服,整整齊齊的走了,站著走的,多不容易,這是我們很好的榜樣,應當學。

      第四,『種種解差別智』,「謂如來於諸眾生,種種欲樂,善惡不同,如實遍知,故名知種種解智力」。佛有這個能力,所以說法契機。這個地方的佛,我們要知道,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,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初住菩薩,叫發心住的菩薩,他的能力跟如來究竟果地上可以說沒有差別。清涼大師在《疏鈔》裡一再說明,十住很像十地,這就是說明這些菩薩們,他們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這些都是煩惱。佛在教學當中把無量無邊的煩惱分為三大類,第一個是見思煩惱,《華嚴經》上叫執著,第二個是塵沙煩惱,《華嚴》叫分別,第三個是無明煩惱,《華嚴經》講妄想。放下執著,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再執著了,真正落實普賢菩薩所講的「隨喜功德,恆順眾生」,就能做到。從什麼地方放起?我這麼多年來常常勸人,從對立放起,不再跟人對立,別人跟我對立,我不跟他對立,從這裡下手,不跟一切事對立,不跟一切萬法對立,和睦了。真正做到放下控制的念頭,放下佔有的念頭,你的心就得自在,就清淨。為什麼不能控制?為什麼不能佔有?因為一切法不是真的,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不是真的,你得不到。

      在《菩薩處胎經》裡面,彌勒菩薩講得更清楚,所有現象的真相是什麼?就是剛才我們講科學家講的波動,波動的速度太快。我們以彌勒菩薩所講的,那個波動的速度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。有沒有比那更快的?可能還有。在這個速度之下、波動之下的時候那是菩薩,法身菩薩,他見到阿賴耶,阿賴耶的三細相他看到了,這不是假的。現在我們科學家也發現了,宇宙之間沒有什麼別的東西,只有三樣東西,能量、物質、信息,這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,業相就是能量,見相就是信息,境界相就是物質。但是佛經上比科學家講得詳細,科學家是剛剛發現,實際上狀況他還不能詳細說明,佛經上有說明。所以對於十法界所有眾生種種的欲望、愛好,這個樂是愛好,欲望、愛好、善惡不同,統統知道,沒有一樣不知道。所以佛教眾生就不會教錯了,不可能。好像大夫一樣,他對你的病狀完全了解,用藥決定不會用錯。我們對佛、對經教要有信心,佛菩薩才能夠把我們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毛病把它治掉,依教奉行,決定能成就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