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063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六三卷)  2003/5/20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63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名號品」最後一段,第四釋差別所由。

      這段文不長,主要是要為我們解釋佛的名號為什麼這麼多?這是什麼原因?這個文不能缺少,確實我們有這個疑惑,佛都知道,幫助我們斷疑生信。現在我們把經文念一念:

      【如世尊昔為菩薩時,以種種談論,種種語言,種種音聲,種種業,種種報,種種處,種種方便,種種根,種種信解,種種地位,而得成熟。亦令眾生,如是知見,而為說法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說,這段文有兩個意思,第一個意思是「自既由於差別名言等而得成就」。佛也是跟我們一樣,由凡夫修行成就的,在修學過程當中,沒有離開這些差別名言。現在成佛了,「今還倣古,以差別熟他」,倣古就是效法古佛,古佛也是這樣的,以種種差別來教化眾生。因為眾生根性差別不相同,沒有辦法用一個辦法來教眾生,這是第一個意思。

      第二個意思,「昔菩薩時,隨機調物」,這就是過去沒有成佛之前,他在作菩薩的時候,也教化眾生,隨順眾生的根機,用種種方便來幫助眾生,這個「物」就是指眾生。「今時出世,稱本立名」,現在始成正覺,他既然成正覺了,這個名號,名號稱本立名;以前作菩薩的時候用什麼名號,現在就用這個做名號。他這裡舉一個例子,「如昔教眾生令空妄境」,把妄境要空掉,「今成正覺,為立超境界名」,這是我們在前面讀過的「超境界」,過去教眾生,現在用這個做名號。「他皆倣此」,其他就是其他種種名號,跟這個意思一樣。「故而得成熟之言,通自他也」,所以名號通自通他,通自是自己從這兒成就的,通他是用這個來教化眾生,給眾生啟示,知道在現階段要用什麼做修學的綱領,這個不相同。

      以我們的學院來說,學院現在還沒有正式上課。今天我聽通師告訴我,我們的工程大概再有三個星期可以完成,應當在一個月之後,我們可以正式上課了。正式上課,我們在現前這個階段,什麼課程最重要?不是大經大論,大經大論不是我們的境界,最重要的是道德的修養。德育課程,以前大家學過《弟子規》,學得怎麼樣?學得不及格。為什麼?沒兌現。學是學了,大家都會念都會背,沒做到。我們希望大家統統能夠做到,這個要好好的教,這是真正的德行,真正的學問。然後這個課程,要從扎根上下手。扎根的教育是戒德的教育,是因果的教育。你們想想我們開什麼課程好?你們想來告訴我。德行、因果是根本,不在這上面下功夫,你所學的是佛學,不是學佛。要搞佛學太多了,甚至於現在很多大學裡面都開這些課程,佛學!學得再好,經論懂得再多,背得再熟,與生死分上不相干。你的煩惱習氣不能斷,你不能開悟,你不能證果,有什麼用?

      孔老夫子教學,你不要看那是在二千五百年前,現在一般人講,那個時候沒有科學。夫子教學的次第就是科學,他第一門是德行,第二門言語,很重要!言語是會說話、會聽話,先要學著會聽,然後學著會說。在我們這個年代,確確實實許許多多人不會說話,不會聽話,聽怎麼?把意思聽錯了。說出來之後,讓別人聽到,也把你的意思曲解了。孔老夫子對於這樁事情很重視,他把它列在課程的第二個階段。第三個階段才學政事,政事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廣。政事是什麼?怎麼樣過日子,生活!怎麼樣工作,怎麼樣辦事,怎麼樣處事待人接物。這是真實的學問,經史教學的目的在此地。然後「學有餘力」,你這些都學會了,你還有餘力,「則以學文」,文學、藝術,文藝,學寫文章,詩詞歌賦,今天講文藝,放在最後;文藝是陶冶情趣的,豐富你的精神生活。你們想想看,孔夫子懂不懂科學?沒有科學這個名詞,哪一樣不符合科學!

      不符合科學,中國的幾千年文化博大精深,實在講,外國人沒有到中國去看看。但是現在中國人也可憐,外國人來看的時候講不出來。不要說別的,但說我們佛門,我們佛門在中國許許多多千百年的道場,人家很喜歡來參觀。就沒有人能夠把這些道場一樣一樣講清楚,這是文化,這是藝術,這是教學!如果有人能講解,外國人來觀光旅遊,那個印象就不一樣了,才知道這個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。

      寺院的建築,這許許多多的殿堂,裡面供奉著諸佛菩薩,種種莊嚴的陳設是什麼意思?人家看到琳瑯滿目,不知道什麼意思。一進山門看到天王殿,天王殿有什麼意思?看到許多人在那裡燒香膜拜,外國人來看的時候,「這是中國文化」,什麼文化?迷信,多神教,什麼都拜。這就造成誤會!有沒有人能夠把四大天王講清楚,什麼意思?為什麼把他供奉在這裡?大雄寶殿是什麼意思?觀音殿、地藏殿是什麼意思?還有文殊殿、普賢殿是什麼意思?還有許多堂口,很遺憾,沒有人講解。這些都是屬於機會教育,我們當面錯過,這多可惜。

      我們看這段經文,『如世尊昔為菩薩時』,此地講的世尊是毘盧遮那佛。毘盧遮那佛過去為菩薩時,我們前面讀過,這是歷史的一部分,大威光太子;以後他學佛了,叫大威光菩薩,這就是毘盧遮那佛未成佛之前,在人道修行的時候。他學習還不是通過『種種談論,種種語言,種種音聲』,這個世間眾生耳根最利,總是以音聲為教體,這屬於言教。自己這樣接受的,自己也是這樣講解給別人聽的。

      『種種業,種種報』,這是講示現,雖然法身菩薩有能力為一切眾生現不同的身,就如同經上說的一樣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。他為什麼能夠現種種身?業報。過去生中曾經造「種種業」,受「種種報」,那個時候沒有覺悟之前,業報不自由。在六道三途捨身受生,自己做不了主,業力做主,業緣做主,牽著你走。但是開悟之後,這個悟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之後,行了,業報可以自己做主,隨類現身,自己做得了主。為什麼能夠隨類現身?就是過去生中有這個業,有這個業報。

      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種子習氣無量無邊,我們要問,成了佛之後,阿賴耶裡頭這些種子在不在?在!不是不在。在,怎麼能成佛?在,成佛了,阿賴耶種子自己不能夠自在的現行,完全是以智慧做主宰。我在前面說的時候,跟大家做過比喻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大圓鏡智,它是主人,阿賴耶識是它家的佣人,主僕沒有離開。但是迷了之後,就顛倒了,它家的佣人做主人,什麼都得聽它的,主人也聽它的,顛倒了,這叫迷。一覺悟就回正,歸正,僕人聽主人的,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。大圓鏡智是什麼?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正等正覺的時候就做主了,法身菩薩就做主了,正等正覺。阿賴耶識的習氣種子完全聽話,不敢胡作妄為,所以它起作用,起的作用是隨類現身。

      『種種處,種種方便,種種根』。「處」這個意思很廣,像經上講無量無邊的世界,那是「種種處」。大世界裡頭還有小世界,大千世界裡頭還有中千、小千,還有我們一般講的單位世界。早年我們都以為太陽系是一個單位世界,黃念祖老居士跟我們講的,他說不是,銀河系才是單位世界,這把三千大千世界就擴大太多太多了。原本我們以為一個銀河系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不是的,黃念祖老居士講的有道理,我對他很尊重,言之成理。如果說是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的話,銀河系的中心是佛經上講的須彌山,銀河系的中心在我們中國古代的天文學裡面稱之為黃極。我們地球中心是北極,我們現在在南半球,南極,南北極。銀河旋轉的中心,這是須彌山。這樣的時候,釋迦牟尼佛這個娑婆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?我們就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,十億!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尊佛的教化區,「種種處」。這樣的大千世界,無量無邊,無數無盡,前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。

      「種種方便」,方便是方法。佛跟法身菩薩教化眾生的方法,現在人稱為藝術,教學的藝術;在佛經裡面稱之為善巧方便,方法巧妙,能令人很容易體會,很容易契入。「種種根」,清涼大師註解得很好,自己的根,眾生的根性,兩方面都說到了,好!為什麼?在菩薩道的時候,教學相長,老師教學生,學生也資助老師提升境界。菩薩不教學決定不能夠圓滿菩提,為什麼?教學,在教學當中學習進步才快。你要不教學,你一個人學習,真的是孤陋寡聞,許許多多的理事自己想像不到!你教學遇到了,學生一提問題問到,這個問題從前沒想到,這一問這才想到,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,有沒有智慧為他解答。真的教學相長,成就圓滿的後得智。

      種種根、『種種信解』,都講雙方面的。『種種地位』,這個地位,就是小乘四果四向,大乘五十一個菩薩階位。『而得成熟』,成熟是功德圓滿,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。這是簡略介紹一下,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?每一尊佛過去生中生生世世,一面學一面教,教幫助自己學習,學習幫助自己教化,教學相長,這樣成就的。自己是這麼成就的,現在怎樣教眾生?也把自己過去這些經驗、這些方法教給眾生。所以『亦令眾生,如是知見,而為說法』,這是說明差別所由。這品經經文到這個地方就結束了,實在講我們看整個經文,它沒有結論,這什麼原因?經來未足,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這一品經,後面缺了,沒有了,非常明顯這邊缺了。

      我們看李長者他老人家的開示,《合論》裡面所講的。「此如來名號品,非但論名號遍周」,這裡頭討論的是佛的名號周遍。「但是如來身口意業,總皆遍周」,名號周遍法界虛空界,長者說得非常好,如來身周遍法界,口周遍法界,意周遍法界。身是法界身,法身佛,語意怎麼不周法界?下面說「文殊師利菩薩略而都舉」,雖然是略說,但是意思是圓滿的。「如前文中云」,像前面文裡面所說,「諸佛子,如來於娑婆世界諸四天下,種種身,種種名,種種色相等,如經廣明」。這裡頭很重要的一句話,我們要特別留意,就是如來於娑婆世界諸四天下。如果說四天下,一個四天下就是單位世界,就像我們這個銀河系。這個大千世界裡面,一共有十億個銀河系,諸四天下了。如來在什麼地方都現身,不是單單在我們這個地球上。所以他不能會通,沒有真正了解事實真相,以為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個人,這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,悉達多王子。你要真正明瞭,真正通達,釋迦牟尼佛自古至今無處不在,我們肉眼凡夫有眼不見,有耳不聞,那你就沒法子了。

      釋迦牟尼名號代表是什麼?仁慈清淨,我這樣講大家好懂,你們想想看,仁慈清淨是不是周遍法界?仁慈清淨周遍法界,就是釋迦牟尼佛周遍法界。周遍法界怎麼不現身?現身,現太多身,你沒見到。所有一切的色相,我們六根能接觸到的,你能說他不是釋迦牟尼佛嗎?他不是毘盧遮那佛嗎?這一句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。於娑婆世界諸四天下,種種身,種種名,種種色相,不一樣,無量無邊。前面「華藏世界品」裡面說得很清楚。如經廣明,「世界成就品」、「華藏世界品」。

      「即明此品總答如來身語意業一切遍周」,這是前面菩薩意念裡頭有這個疑問,云何是如來身?云何是如來口?云何是如來意?「名號品」答覆這些問題,在這一會答了。這一品「名號品」答身周遍,下面一品「四諦品」答語周遍,「光明覺品」答意周遍,如來身語意業一切遍周。「從此品文殊師利舉佛果海身語等一切遍周」,這是在這一品裡面,文殊菩薩舉出來的最重要的就是下面的開示,「令大眾自信己身」,自己的身,「同佛三業」。如來身語意周遍法界,我們的身語意周不周遍法界?這個地方「同佛三業,入如來性海,等如來智」,這個了不起,大乘佛法裡面講信心,這個叫真正信佛。你在這個地方生不起信心,菩提道上你怎麼能夠進去?你沒法子入門,一定要知道生佛不二,眾生即佛,佛即眾生。

      中峰大師在《三時繫念》開示裡面就講得很清楚,「我心即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即是我心;此方即淨土,淨土即此方」。這個話講得多明白!但是問題是這個話你懂不懂?你能聽得懂嗎?果然聽懂了,你為什麼會懂?你一定明瞭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這是理論的依據。阿彌陀佛是心現識變的,我們這個身也是心現識變的,極樂世界心現識變的,我們這個地球也是心現識變的,相不一樣,性相同,能現能變的性沒有兩樣。然後你再深一層去觀察,能變能現的性是一樣,所變所現的相,怎麼會不一樣?你要想不通,你想想古來祖師大德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你去想這個比喻,慢慢的你就想通了,你就想明白了。

      相不一樣,那是緣不相同;性一樣,因相同。因跟緣兩個相比,因真,緣虛妄。從這裡細心去體會,然後記住大乘教裡頭常常講,「一真一切真,一妄一切妄」,這是事實。一真一切真,覺,一覺一切覺;一妄一切妄,是迷,一迷一切迷。一迷什麼?迷了心性,虛空法界十界莊嚴統統迷了,如果一覺,一覺就一切都覺了,這一覺,眾生成佛了。一覺最低的地位是圓教初住菩薩,法身菩薩,分證即佛,他真的覺了。在中國唐朝,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示範,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,就是一覺一切覺。如果你很冷靜、很細心的觀察,不只是宗門,教下也不例外。

      淨宗法門,祖師大德不是凡人。歷史上有傳說,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淨土宗的;寶誌公是觀音菩薩再來的,他們大概都是屬於同時代。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天台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,寒山、拾得是文殊、普賢兩位菩薩再來的,豐干和尚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。近代,大家曉得的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。這是講應化,身分暴露了。要知道還有許許多多身分沒有暴露的,他們現什麼身分,我們也不知道,男女老少各行各業,他統統示現。像《普門品》裡頭所說的,像《華嚴》五十三參所講的,什麼樣的身分都有。如果沒有這麼多佛菩薩在這個世間示現,這世界還得了嗎?早就毀滅了。眾生邪知邪見,邪說邪行,這個世界還沒有毀滅,還能存在,靠什麼?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摻雜在其中,哪個行業裡頭都有。

      實實在在講,眾生跟佛沒有差別,差別就是覺迷;佛菩薩覺而不迷,眾生迷而不覺,差別在此地。但是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,也裝糊塗,你要不冷靜、不細心,你看不出來,你看他跟普通凡夫沒兩樣,好像也沒什麼本事。印光大師一生的行誼看到的人很多,你們看到那也是個普通和尚,只曉得這個和尚有道行,這個和尚有學問、有修持,其他的你不知道。他在那裡示現,他在那裡給我們做榜樣,他出現在近代,我們就要特別留意,為什麼?是給近代做榜樣的。過去我們曉得的這些很多應化的諸佛菩薩,距離我們很遠,在那一個時代做榜樣的,印光大師在近代。所以我對於他老人家講的,道場不要大,共修的人不要多,不要超過二十個人,我很重視。你仔細冷靜觀察和今天世界的局勢來看,非常有道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李長者的《合論》。前面我們讀到很重要的一句,「令大眾自信己身,同佛三業,入如來性海,等如來智」,等是等同,一切眾生確確實實是這樣子的,現在問題就在信心。希望這個地方帶動我們發真誠求法的心、成佛的心,發這個心。下面說「發跡進修,經過十住,十行,十迴向,十地,十一地」,十一地就是等覺,「直至如來出現品,是其一終因果」,這一終因果就是差別因果、平等因果。這人他怎麼發心的?怎麼會發這個心,求無上菩提?發心的真正原因,就是讀了《華嚴經》之後,真正相信自己跟佛的身語意沒有兩樣,為什麼他能成佛,我不能成佛?他能成佛,是身語意三業清淨了;我們不能成佛,我們的身語意不清淨。他們身語意三業,我們講的純淨純善,我們的三業不淨不善,差別就在此地,除這個之外沒有別的。我們怎樣把不淨不善離開,恢復到純淨純善,不就成佛了嗎?這個就要修行了。

      發跡進修,在這一大分裡面,現在我們講這個大單元,第二大單元裡面,跟我們說十住。現在我們還沒有到十住,現在是十信,十信是發跡進修。學《華嚴》學到這個地方,應當要發心,要認真幹,很有指望。如果真的幹,這一部《華嚴經》學習圓滿,就成佛了。隨著境界提升,我現在學十信,就是十信位菩薩;十信心滿,我學十住,就是十住菩薩,學十行就是十行菩薩,一直到十地,十一地,菩薩這個階段就圓滿了。直到「如來出現品」,自己也成了如來,自己也出現了。一終因果,從初發心到證無上菩提。

      「此名號品」,這跟你介紹了。「是始初入信」,從這個地方入信,信位,初信位。「名號遍周,即一切名,總是自佛之果」,如來名號是果上的名號,誰的果?自己的果,不是別人的果。開頭給你講這麼多名字。我在講經的時候,過去也曾經跟諸位說過很多次,因為很多人說,佛的名號很多,特別在中國習俗,過農曆年的時候,許許多多的道場拜萬佛懺。萬佛懺是《萬佛名經》,這一部經裡面,佛是專門給我們介紹諸佛的名號,總共講了有一萬二千多個名號。佛教裡頭,佛怎麼這麼多!佛名號是性德,自性真的是萬德萬能,菩薩的名號是修德;現在佛的名號你知道了,你沒成佛,你沒得道,要修,菩薩名號是修德,佛的名號是性德。所以這個地方說得好,名號遍周,即一切名,總是自佛之果,不是別佛,是你自己本來是佛,現在你迷了,叫做眾生。「出現品,是己身自修行行滿之果」,這一句很重要。第三十七品(我們這個地方是第七品,第三十七品是出現品)「出現品」是己身自修行行滿之果,你通過了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一直到十一地圓滿了。

      我們再繼續看他底下的文,「是故如來放眉間光,灌文殊頂」,如來放光。「使令問佛出現果法」,叫文殊菩薩起來發問,佛放光,文殊菩薩就知道了。文殊菩薩代我們問,我們問不出來,問佛出現的果法。「放口中光,灌普賢口,使令說佛果德」,你看看這多有味道?佛自己不說,讓文殊菩薩問,讓普賢菩薩來解答。後面這一句,問答的是什麼?「始明自行因果徹故」。佛自己不說,讓文殊普賢來問答,我們聽他們兩個人講講,這恍然大悟,自己修行證果。「明文殊普賢理智妙行,此齊體也」,文殊的智,普賢的行,文殊理智,普賢妙行,體就是自性,不離自性,是性德自然的流露。

      「離世間品」,第三十八品,「法界品」,第三十九品,「雖在其後,為文字相排,似有前後,總是前後相通徹法故,總是一圓滿法故」,這個說得好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說話、文字,它沒有辦法完全合在一起,它排列有先後,實際上有沒有先後?實際上沒有,這個道理要懂。這一部《華嚴經》三十九品有先後,事實上,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點點滴滴圓滿的「大方廣佛華嚴」。大方廣佛華嚴在哪裡?在你起心動念,在你言語動作裡,在你日常生活當中,點點滴滴,無一不是圓滿的大方廣佛華嚴,哪來的次第!所以經上講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,行布是次第,圓融是沒次第。給你講解說,那是有次第,實際上沒有次第。所以他這兩句話說得好,總是前後相通徹法故,總是一圓滿法故,我們要記住,前後相通徹法、一圓滿法,這兩句話很重要。

      後面又說「如法界品」,法界品是第三十九品,「是此一部經之大體,為一切凡聖之本源」。法界品的內容是什麼?是如來教善財跟五十三位善知識,把融通圓滿的《華嚴》大法表演出來給我們看。釋迦牟尼佛在平常教學當中,常常提醒我們、囑咐我們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入法界品就是受持讀誦、為人演說的具體落實。五十三參也有先後,這是給你解說,文字有先後,實際上沒有先後。你要果然明白了,你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就是五十三參,天天如是。問題在哪裡?不會!如果要會的話,哪有不成佛的。

      所以成佛要多少時間?一覺悟、一回頭,凡夫就成佛了。難在哪裡?難在不覺。為什麼不覺?你的煩惱習氣不肯放下,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。為什麼放不下?事實真相沒搞清楚,就這麼回事情。事實真相果然搞清楚,事實真相是什麼?《般若經》上講得最清楚,釋迦牟尼佛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,要知道!最長的時間。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真相,真相到最後總結就是《般若心經》。《般若心經》是六百卷《大般若》的總結,二百六十個字。這二百六十個字再把它總結,總結成一句話,十二個字,「一切法,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你還有什麼妄想分別執著!

      你要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妄想分別執著自然放下了。連你的妄想分別執著也是無所有,也是畢竟空,也是不可得。你不要以為你會有所得,錯了,完全錯了。所以一切眾生在這個世間受業報,過去造一點善業,你享一點福報,造的不善業,你享一點苦報。你看看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,苦樂間雜,有時候樂,有時候很苦,那是什麼?你造的業因是苦樂因雜,報也雜。苦多樂少,是你造的不善的因多,善的因少,就這麼回事情。天人福大,樂多苦少,那是什麼原因?他過去生中造的善多惡少,他的果報,樂多苦少,就這麼回事情。總而言之,畢竟空,不可得。

      你果然入這個境界,你就一切放下了,你就過佛華嚴的生活,佛華嚴的生活是法身菩薩的生活,我們講法身菩薩的境界。這個境界沒有障礙,理無礙,事無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本來無礙,礙在哪裡?礙在你的分別執著。一有妄想分別執著,障礙就起來了。離妄想分別執著,你們去想想,哪裡有障礙?無障礙這是得大自在、大圓滿,這個時候你才真正體會到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,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。名號周遍、身體周遍、法身周遍、語業周遍、意業周遍,跟毘盧遮那沒有兩樣。到那個時候,毘盧遮那就是自己,自己就是毘盧遮那,就跟中峰禪師在《繫念》裡面所說的「我心就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是我心」,在《華嚴》裡面,「遮那即我心,我心即遮那」,這句話確實很重要。「法界品是這一部經的大體,是一切凡聖的本源」,這兩句話講得好。

      再接著往下面看,「前初會信佛果,即以如來並普賢為首,即明已成佛果,及已行之果,生信」,這一段是初會的大意。初會有十一卷經,有六品,不容易,一句話把它總結了。再看「今以自己入信修行門」,佛法學了,這樣學法真的管用,完全要會歸自己,不會歸自己,你念了是佛所說的,與自己毫不相關。長者《合論》是一部很了不起的《華嚴》的註解,處處會歸自己。「今」就是我們現在念的「名號品」,你自己入信修行門。「即以文殊師利,及如來名號,並四諦法門,為所信之因果,即明以妙慧法門,及名言而修學故」,四諦法門是底下一品,所信因果,依這個地方生起的。

      即明以妙慧法門,及名言而修學故,我們學習不能離開名言,名言就是經文,不能夠執著名言,你執著就錯了,為什麼?要破分別執著,又不能夠離分別執著,這是大乘佛法學習的微妙法門,這叫妙慧法門。不即不離,不即,絕不執著,不分別、不執著;不離,我要用它,我不是不用它。並不是講我們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、離心緣相,好了,那就不要聽經了,也不要學了,那你就完全錯了,意思錯了。有言說、有名字、有心緣,統統有!有不是不離,心裡頭不要執著,這個重要!開你的智慧,你真正得受用。

      一執著就迷了,迷在言說裡頭,迷在名相裡頭,迷在心緣,心緣是胡思亂想,你心裡想,這是什麼意思,那是什麼意思。我常說佛經沒有意思,你不要去想,它能夠幫助你覺悟,悟了的時候,這裡頭意思不可思議;沒有悟的時候,你怎麼去想,統統想錯了,你把它意思想錯了。我們今天如何能體會如來真實義?實在講沒有法子。李老師傳給我這個辦法,我得利益,他傳給我,我也傳給你們,我不吝法,「至誠感通」。我們憑什麼能夠通佛的意思?就是與性德相應,沒有別的辦法。用誠、用感,求感應,用什麼感?誠。真誠到極處,自然就感通。

      所以修學,我們是凡夫,凡夫修學的關鍵就是真心。但是真心,你一定要曉得,我學佛用真心,待人接物就虛情假意,你的心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你要記住佛經上「一真一切真,一妄一切妄」,絕對不是說你一半用真,一半用妄,這個你不可能,你沒有這個本事。到什麼時候有這個本事?到法身菩薩。法身菩薩也許有這個本事,凡夫決定沒有這個本事。我們今天是一真一切真,真心待人,人家是以欺誑對我,我們肯定要吃虧。吃虧不怕,為什麼不怕?你想《般若經》上這幾句話,我給你講這句話「一切法,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吃什麼虧?無虧可吃,無當可上!你要斤斤計較,妄想分別執著,那真的吃虧了,真的上當了。由此可知,吃虧上當是從你心想生的。沒有虧、沒有當上的時候,那是什麼?你沒有這個想。這不是證明佛在經上說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哪有錯!

      世出世間法裡頭,我們修出世間法,還沒出得去,許許多多的障礙,誤會、毀謗,甚至於種種陷害,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個看法?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煙消雲散,海闊天空,什麼陰影都沒有了,這是般若智慧,這是覺。所以迷就有障礙,覺沒有障礙。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世間,弘法利生、修行證果有沒有障礙?魔障很多,八相成道裡頭有降魔。他用什麼方法降魔?定慧。實際上他那是表演給我們看的,確實沒有障礙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哪來的障礙!我們的障礙都出在什麼?都出在著了相。你著相,你分別相,障礙就起來了;離一切相,障礙就沒有了。由此可知,障礙之生起,是生在自己分別執著;障礙的化解,是自己不分別、不執著。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,古人的話很有道理。

      下面長者設了一個問答,我們看看,「問曰,何故如來不自說其教,何用放光,令菩薩說」。這是剛才我們看到的,佛放眉間光,叫文殊菩薩問,佛放口中光,叫普賢菩薩解釋,為什麼如來自己不說?我們先講從前老師給我說的,然後我們再看李長者的,老師教給我的跟李長者講的不一樣。老師跟我講,如來是代表本體、代表自性。自性沒有言語、沒有說法,完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代表性體,體不說話。菩薩,菩薩是從體起用,起用的時候就可以說了,體本身沒有言說的,老師這個說法也很有道理。從體起用,有相、有說。性體沒有相,法性理體沒有形相,我們六根都緣不到,不要說眼耳鼻舌身緣不到,我們的意識也緣不到,因為它沒有相。但是它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,它現相,所以相是唯心所現。心性沒有相,如來是代表心性的;菩薩是代表現相,它現了相,相就可以演,可以表演、可以說,就能演說。這個說法好。

      我們再看長者他所講的,「如來意令當位菩薩,說當位法門,令修學者,知分劑易解故」,這個講法也非常好。佛為什麼不說,讓菩薩講?你現在是十信位,信,要高度智慧,沒有高度智慧,信心生不起來。十信位是文殊、普賢,讓他們來啟發你的信心,不是這樣的大菩薩,你的信心生不起來,讓他們來講,你容易學習。下面說「文殊常與一切諸佛及一切眾生作信心之因,成妙慧之本母」,文殊、普賢都是古佛再來的,久遠劫就已經成佛了,幫助眾生啟發信心。文殊一般人常講是七佛之師,在這個地方看,不止七佛;要曉得七是表法的,七代表圓滿,一切諸佛之師,一切眾生啟蒙的老師。智慧啟蒙,成就你的妙慧。「普賢菩薩常與一切諸佛眾生作修行之因」,你看看這兩位菩薩,一個是作信心之因,一個是修行之因,所以啟蒙要這兩位菩薩來。

      這兩位菩薩在開始修行的時候看到他,到最後圓滿的時候看到他,說明信心跟修行徹始徹終,開頭看到這兩個人,到最後還是這兩個人。「以此二人,成就菩提無作智果大悲之海」,這兩個人在一乘法裡頭,這不是大乘法,這是一佛乘,就是直接教導你成佛的法門。毘盧遮那直接教我們成佛,證無上佛果,文殊、普賢這兩個是助教,是毘盧遮那得力的助手,所以這兩個人是成就菩提無作智果大悲之海。這是圓頓到極處,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,這才到圓滿。「令二人自相對問,如來出現品,明是修行者因果始終圓滿,前後因果,性果,智果,行果,相徹一體故」。長者這一段開示文並不長,把這一大分的教義提綱挈領的告訴我們,這有很大的好處,什麼好處?引發你學《華嚴》。《華嚴》那麼長,你還沒有看完,不知道什麼意思。簡簡單單說,這麼好的東西非學不可,大幅度把你學習的興趣提起來了。

      《華嚴》跟淨土通的,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所以前清彭際清居士說,《華嚴》就是大本的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就是中本《華嚴》,講得好。彭際清要是沒有入這個境界,這個話說不出來,能說出這個話,他契入了。小本《阿彌陀經》是小《華嚴》,《無量壽經》是中《華嚴》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是大《華嚴》。如果你說它作《無量壽經》,行,這是大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是中《無量壽經》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《無量壽經》。都看成《阿彌陀經》也可以,《華嚴》是大《阿彌陀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是中《阿彌陀經》,《佛說阿彌陀經》是小本,一而三,三而一。文字有廣略不同,就是多少不同,義理沒有一絲毫差別。小本《彌陀經》你不要看很短,跟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義理完全相等,都是圓滿的,沒有一絲毫欠缺。

      所以這個地方講得很好。「如來出現品」是這一會(第二會)最後的一品經,第三十七品,說明修行因果始終圓滿,前後因果,性果,智果,行果,相徹一體;圓融,沒有先後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下面說「明從此品」,第七品,這一品是第七品,「至出現品」,出現品是三十七品。「文殊普賢二行因果」,文殊,諸位要知道,他前面也說得很清楚,文殊是給諸佛眾生作信心之因,這個信心是理智。文殊是主理智,普賢是主妙行,所以普賢作修行之因。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一個信,一個修,不能離開。信是文殊,修是普賢,離開信修,那你就退轉,你就墮落了。信幫助修,修幫助信,這兩個相輔相成,一直到如來果地。所以文殊、普賢二行因果。

      「信心者,修行位滿,體用徹故,令後學者易解故,如有兩品經,如來自說,前已述訖,明是佛果二愚,至佛方明」。如來名號品就介紹到這個地方。長者這一段開示非常之好,我們有《華嚴合論》,道霈禪師在《纂要》裡頭是節錄的,不是全文。如果諸位有時間喜歡研究,你就讀全文,讀《疏鈔》的全文,讀《合論》的全文。我們講解用簡單的本子、節要的本子,自己要真正學的話,一定要讀全文。這個方法,過去方東美先生教給我,要這樣學法,李炳南老居士也是這樣教我。講,因為有時間的限制,不能不觀機,你還要知道聽眾的程度,他能夠聽懂多少。所以深經要淺講,長經要短講,他才會有興趣。道霈禪師大概就是採取這種方式,長經短說,短經長說,《疏鈔》、《合論》太長了,他把它節錄起來,短說,抓住這個綱領,初學的人能得受用。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,這是「名號品」講圓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