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97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十七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97

      請掀開經本,第五十四面第三行看起:

      【清淨功德眼天王。得知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無功用行解脫門。】

      得法裡面含義很深很廣。『一切法』包括世法跟出世法,我們在相宗《百法明門論》裡面,知道天親菩薩是稟承彌勒菩薩所說的,彌勒菩薩在《瑜伽師地論》裡面,將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,雖然這是大幅度的濃縮,可是對於初學的人還是嫌太多、太繁瑣,所以天親菩薩再將六百六十法歸納成百法,百法就是一切法,這樣我們對於一切法就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概念。這裡面包括心法、心所有法、色法、不相應行法,這些總稱「有為法」,與有為法相對的有六法,這六法稱「無為法」,合起來有為九十四法,無為六法,合成百法。對於初學法相的人來講,的確是便利很多,也比較容易記得住。菩薩造論,實在就是解釋世尊講的一句話,世尊說「一切法無我」,百法說什麼?百法就是講一切法無我,末後結論結歸到人無我、法無我。此地「一切法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」,要是展開來就是一部《百法明門論》,這個意思深廣無盡。清涼大師為我們指出來,這是自相、共相的解脫。這裡面有兩個意思,你知道一切法不生,對於事實真相你就明白,諸法實相。末後還有一句叫「無功用行」,這是說諸佛菩薩與九界眾生感應的事實真相,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應不失時。清淨功德眼天王得的是這個法門,由這個法門成無上道;『解脫門』,門是門徑,由這個門徑他證無上道。

      這一段的意思很深,清涼註疏文字相當豐富,他說得很好,從佛法性相兩宗面面來觀察,讓我們明白這一切法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。《中觀論》裡面給我們講「八不」,八不,實在講「不生不滅」是總綱領,你懂得一切法不生不滅,其餘你自然就明白了。佛說的是事實真相,但是我們眾生心目當中看到一切法確實有生滅,一切有情眾生,我們現在人講動物,他有生老病死,這是有生有滅,植物有生住異滅,礦物有成住壞空,怎麼能說它不生不滅?從什麼地方看它不生不滅?確實事實的真相,《般若經》上講「諸法實相」,不是我們凡夫能見得到的。凡夫的知見,說實在的話,被六根蒙蔽欺騙了,沒有見到事實真相。近代的科學家他們藉著高深的數理,又藉著高科技的技術,來觀察宇宙、觀察一切法,他們也得到一個結論。現代世界的科學家,我們知道他們向兩個極端發展:一個是向大,無限大,太空物理,走這個極端;另外一個極端是觀察小,極其微細,現在所謂量子力學,這是走極小的一個極端。這兩方面科技的常識,就他們觀察的結論,對於佛所講的諸法實相、說不生不滅,確實給我們帶來一個比較清楚的概念。我們必須要知道,所有一切法是怎麼樣生起的?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,世間科學家、哲學家、宗教家都沒有辦法提出定論,他們說得很多,但是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。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,佛怎麼說的?我們對佛決定不是迷信,迷信就錯誤。我信佛教,「佛所講的都是對的」,這種態度有問題,佛所講的究竟是對是不對,我們要有能力把它證實。確實,佛講的這一切東西比世間人是要高明,高明在哪裡?佛並不是說我說就是真的,佛不是這個說法;佛說我說了之後,你們去證明。所以教有四種,教理行果,這是佛教學高明之處,作學生的人要信解行證,你要把佛講的教理行果證明,佛說得沒錯;這個教學態度才能夠使人心服口服,沒話說。如果說出來的,一般人不能夠證實,那就變成玄學,怎麼能叫人心服?

      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依正莊嚴、森羅萬象,這些是現象,這些現象我們通稱之為「有」。有從哪裡生的?「有」從空裡面生出來的。「空」,佛經上常講寂靜,前面一尊天王說過,寂靜是本體、是理,它不是事、它不是相,它不是物質,它沒有形狀,也沒有色彩,也沒有氣味,我們六根都接觸不到,所以叫它做「空」,但是它確實存在,所有一切現象依它起的,法相宗裡面講依他起性。它是什麼?它就是寂靜、空寂,這是宇宙萬有的本體,是我們一切眾生共同的性體,佛家常講真如本性,也是常講自性;自性、真如本性,所說的是一樁事情。佛家講「真空」,也是講這個事情,前面我們讀過「寂靜」,還是講這樁事情。佛法修學讓我們明白,也是明白這個事實,明瞭這樁事情,明瞭就叫究竟圓滿的覺悟,這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。所以一切「有」,是從空寂體性裡面發生的,《華嚴經》講「唯心所現」,所現的就是依正莊嚴、森羅萬象,是從心現出來的;心就是性,也就是寂靜,也就是空,《心經》裡面講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那個空就是講自性。

      自性的性體,相宗稱為「圓成實」,圓是圓滿,成是成就,實是真實;只有它是真實的,它能現,相是它所現。諸位要知道,能現之體是空寂的,所現之相哪裡會真有?哪有這種道理!所以能現的相,《金剛經》上的比喻比得好,「夢幻泡影」,這是說明相是假的,相不是真的。我們今天虧吃在哪裡?迷了事實真相,把真的東西當作假的。真的是什麼?空寂的心性。能現一切現象的體性,我們認為它沒有,這是錯誤,它是真有,我們不肯承認它有;所現的現象是假有,夢幻泡影,我們把它當作真有,把它當作真正的存在。好了,你有病,這是什麼?病根。特別是年歲大的人,老人常常有病,病根在哪裡?這是病根,總病根,這是絕大的一個錯誤,把假有當作真有,把真空當作真無,你說糟不糟!世出世間一切法建立於此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一切眾生說種種法也依據於此。我們因為從這個地方產生錯誤的知見,所以佛給我們講真實法,我們聽不懂,道理在此地;佛給我們講假話,我們完全聽懂。假話是什麼?隨著眾生知見講的。這樁事情,諸位同修總得要曉得,經上常講「佛依二諦說法」,佛講經說法依兩個原則,二諦:一個真諦,一個俗諦。真諦是如來自己親證真實的境界,諸法實相;依俗諦是依我們凡夫現前常識,佛給我們講有情眾生有生老病死,無情眾生有生住異滅、有成住壞空,我們一聽就懂,隨順我們俗諦講的。這個地方是隨真諦講,說「一切法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」,把我們搞糊塗,我們立刻就不懂了,這是真的。

      所以你要曉得,這些形形色色的現象是怎麼來的?我們用相宗的說法,諸位細細去體會,相是依他起性,「他」是圓成實,就是真如本性,空寂的一個本體。實在說還是很難懂,不得已用比喻,比喻也比不上,沒有東西能夠相比,佛用比喻只能比喻一個相似,比較接近一點,但絕不是真的這回事情。佛家用輪來做比喻,輪是什麼?圓。我們知道,整個世界的進化,一切科技的進步,是什麼東西帶動的?我想諸位都知道,圓帶動的。如果沒有圓在那裡轉動,所有一切科技都不能動。你們從家裡到這裡來坐車,車輪轉把你轉來的。車輪要不動的時候,你怎麼能來?所有一切聲光化電,都是輪在轉動把它轉出來的,佛法裡面講「法輪常轉」,法是廣義的,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是輪轉出來的。所以我們佛法用法輪做標誌,外國人叫mark,我們用法輪代表,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它轉出來的。輪不住的在動,它要不動就壞、就死掉。可是你要曉得,圓的心不動,圓在動,心不動。它心有沒有?如果它有心,它的心就壞了。為什麼?它要有心,輪就轉不動。它心是空的,心是空寂,沒有東西,所以它才會動,心要有一個東西就不會動了。你們想一想,圓決定有心,沒有心它怎麼會轉?決定有心。心裡頭有什麼?什麼都沒有,決定不是物質,佛家講心就是寂靜、真空。

      於是我們能體會到一點,能生萬法的體是空寂的,所變現出來的一切現象就決定不是真實的,肯定佛所講的夢幻泡影有道理。仔細去觀察,你要能夠看出它是夢幻泡影,你就證無上道。誰看見?我想《心經》每個人都會念,很多同修都會背,《心經》裡面講「觀自在菩薩」看見了;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。他用什麼方法看見?經上講「觀自在」,觀重要!他是修觀:觀照、照住、照見,他的功夫純熟,他用觀。要用這個經的例子來說,觀世音菩薩所得的法門「行深般若波羅密多」,觀世音菩薩用的法門,這個法門修成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五蘊是什麼?五蘊就是百法,五蘊就是一切法,他見到一切法是夢幻泡影,佛講這一切法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,觀世音菩薩證明了,證實了,確實沒錯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

     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無論是理、無論是事,與真相相應,那就是最健康的,哪裡會有毛病?毛病,佛經上說,無明是病、塵沙是病,見思是極重之病,現在講病毒,見思裡面貪瞋痴最毒,沒有比這個更毒,佛家講三毒煩惱。如果你裡面有病毒,外面五欲六塵哪有不感染的?你感染這些病毒,你怎麼可能有一個好的身體?你怎麼會健康?不但你生病,還得要病到地獄去。三途地獄是什麼?病相,極其嚴重的病是什麼樣子?就那個樣子。九法界眾生都是病人,只有輕重不同而已,現的相不一樣,都有病。病的根源,如果不是佛菩薩出現,把這個事情給我們講清楚,我們哪裡知道這個根源?

      此地所講的又進一步,這些現象是不是真的存在?佛講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,正是《金剛經》末後的一句話「如露亦如電」,露是露水,早晨的露水,太陽一出來就不見了,說明時間之短,它存在的時間不長;露是比喻相續相。它的真相呢?真相是如閃電一樣,閃電的時間很短。佛說如閃電,大家容易懂,為什麼?見過。打雷的時候,電光一閃,大家見過,古人常說石火電光;石火現在都市裡沒見過。從前古時候沒有發明火柴,取火用什麼?用石頭、用刀片,石頭取火。我在很小的時候,我們家鄉,那時候生活很苦,鄉下取火還是用石頭,你們都不曉得那個艱難;火柴在那時候是奢侈品,有錢的人家才用火柴,我們鄉下農村裡用刀片打石頭打火。所以叫石火電光,都是說火的時間非常短暫。告訴我們,這一切現象真正存在的時間,就像石火電光一樣。這種說法我們還是很難懂,不容易體會。真相,給諸位說,一定要自己證得八地菩薩的果位,八地是圓教,不是別教,你才能夠了解;我們今天怎麼說,都沒有辦法把真相說出來。

      世尊的確是一個很會說法的人,我們不能不佩服他,他的智慧、他的方法巧妙到極處。《仁王經》上告訴我們,一彈指六十剎那,一剎那九百生滅,這個我們能算得出來。佛說「力士彈指」,力士是身體很好,非常健康,大力士他有力彈指彈得快,我們不曉得他一秒鐘能彈幾次,我們彈得快,我一秒鐘可以彈四次。一彈指六十剎那,四乘六十;一剎那有九百生滅,再乘九百;四乘六十,再乘九百,我們算一秒鐘,一秒鐘恰好兩個十萬八千次生滅,也就是說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,一秒鐘。閃電不能比!可見得「如露亦如電」是佛的方便說,隨順俗諦說。《金剛經》末後這首偈子,「如夢幻泡影」這是佛隨真諦說,「如露亦如電」是隨俗諦說。我們容易了解,也是含糊籠統的了解,不知道它的真相,跟真相稍微貼近一點而已,不是真相。《仁王經》上講出來,又接近一步了。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,我們怎麼能覺察得出來?決定沒有辦法覺察,這是講生滅的真相。

      我們現代人科學知識都具備,我們看電影,這是最明顯你能夠體會到。電影的放映機鏡頭開關,鏡頭打開是生,關起來是滅,一秒鐘生滅多少次?二十四次。你在電影院看到銀幕就好像是真的一樣,那才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,已經把你騙得暈頭轉向,你都不知道那是假的。你再想想看,一秒鐘如果要是發展到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,你怎麼會知道它是假的?我們眼前現象就是這樣。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,還是如來的方便說。如來要是真實說,怎麼說法?真實說就跟諸位講「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」,真實說。如果這一切現象要是沒有生滅,給你說不生不滅,那不叫廢話?佛怎麼會講廢話?確實有生滅,佛為什麼講不生不滅?給諸位說,生滅同時,不能夠辨別它是生、它是滅,它確實是生滅,速度太快,你辨別不出來,所以佛說不生不滅,這個意思就很深。

      我們還用一個方便法來說,比佛這個講法還好懂,然後發現佛講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,我們證明佛是方便說,佛不是真實說。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證明?用現代科學的方法,現在科學儀器精密,測量速度測得很精確。科學家測量光的速度,光跟電的速度相同,這個速度一秒鐘二十九萬九千七百九十二公里,算得準確。我們用公里,一公里是一千公尺,他算得這麼精確。我們把一秒鐘除十萬,也就是說十萬分之一秒,它一秒鐘的速度是二十九萬九千七百九十二公里,十萬分之一秒,光走多遠?十萬分之一秒,光可以走兩公里九九七九二;換句話說,差不多是三公里。我們算整數,小數不算它,算整數,十萬分之一秒它走三公里,三公里太長了。我們再說一百萬分之一秒,一百萬分之一秒光的速度能走多遠?三百公尺,一百萬分之一秒走三百公尺。一千萬分之一秒,它走三十公尺。三十公尺還很遠,差不多從我們這裡到講堂大門那裡,這麼遠的距離。一萬萬分之一秒,就是我們講億,一億分之一秒它走多遠?三公尺,比我們這個桌子還長。我們從這個地方算,一百億分之一秒,三公分;一千億分之一秒,它走的距離是三公厘,三公厘還是很長。諸位從這個地方去思惟,你就想像到生滅的速度,說明什麼?說明一切萬事萬物存在的時間,它到底存在多久?我們把它算出,千億分之一秒算到三公厘,三公厘還是有這麼大的距離,我們看得很清楚,還是很長的一個距離,後頭我就不要再算了。從科學家這個觀察法,豈不是比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這數字大太多太多,我們才知道世尊在《仁王經》上的說法是方便說,不是真實說。

      你才曉得,宇宙萬有,十法界依正莊嚴,它是不是真的存在?不是,可惜一切眾生不了解事實真相,錯用了心。世出世間法,《大般若經》上,世尊大概總講了千百次「不可得」。《大般若經》我沒有念完,太大了,六百卷,我念了一部分,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三個字,這三個字我總念了千遍都不止,不是在一句念那麼多,是整個經看下來,佛在經上常常講「不可得」,一部經上不可得三個字講了幾千遍,給你很深刻的印象,讓你好好的去反省,不可得!實在講這個經太長,比《華嚴經》長得太多,《華嚴》才八十卷,《大般若》六百卷,誰願意去讀它?中國人好簡,在六百卷《般若經》裡面取一卷,《金剛般若》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,很好,這一卷的確是《般若》的綱要,是《般若》的精華,你這一卷明白,六百卷就都通了。但是如果不讀六百卷,這一卷不通!念《金剛經》的人有多少,幾個人開悟?為什麼不開悟?囫圇吞棗念過去,沒有覺悟。《金剛經》上世尊給我們講得多清楚,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三心不可得。心是什麼?心是能得。告訴你能得的心不可得,沒有,你所得的,得的是物,得的是法,諸法因緣生,緣生無性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你所得的不可得,能得的不可得,你天天還想得,還要執著真有個得,你這叫打妄想,你得個什麼?身體不可得,佛法也不可得,佛說得那麼清楚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法是佛法。為什麼佛法不可得?佛法也是因緣生的。所以真的叫千言萬語,「不可得」三個字重複了千萬遍,你還記不住嗎?你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裡,還有分別、還有執著、還想得嗎?你要是真正能得到,一切諸佛都拜你做老師,你太了不起!沒有這回事。所以「不生不滅」這個意思深,非常非常深。它確實有生滅,有生滅說不生不滅,意思就是生滅的時間太短,簡直沒有辦法辨別,我們只好講個生滅同時。這個境界,《華嚴》講「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你真正清楚明白這個境界,你就解脫,你也入解脫門。這是跟諸位說出不生不滅的道理、這個事實真相,我們從近代科學這種比喻來解釋,我們很容易理解。

      下面這一句「不來不去」,這句話是講現象的真相,這樁事情世尊在楞嚴會上講得清楚,講得很多,到最後的結論佛告訴我們,現象怎麼回事情?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這就沒有來去。所以淨土往生,古人曾經講過「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」,這話又把我們搞糊塗,生決定生,去沒有去,那怎麼生?不知道事實真相是不來不去,你要了解不來不去你就明白,你就恍然大悟,真的,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。我們在此地祈求諸佛菩薩,諸佛菩薩現身了,譬如我們求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現身我們看到,阿彌陀佛是不是從西方極樂世界到這裡來?沒有。阿彌陀佛怎麼來的?不來不去。眾生念頭有感,佛在此地就有應,諸佛如來如是,試問問,我們這個身體,你說聽經之前你從家裡來,聽完經你回去了,這有來有去;有來有去是你的錯覺,你完全看錯了,完全想錯了。真相是什麼?真相,沒有來也沒有去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

      諸佛如來在虛空法界,我們在經上讀到,隨類現身,隨緣說法。我們哪一個不是隨類現身?在九法界有情眾生,上自菩薩下至阿鼻地獄,你要問一問,哪一個不是隨類化身?不但是有情眾生,無情的眾生也不違背這個原則,這才給你說明一切諸法的真相,確實是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。諸位要是把這個意思參透,你讀佛經就會有味道,經典裡面佛所說,古來祖師大德給我們講解,你就會懂了,你才逐漸體會到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就叫佛,就叫菩薩;佛菩薩是對於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的人,我們對他這麼稱呼;事實真相沒搞清楚,不明白,我們就稱他作凡夫。由此可知,凡聖只不過是迷悟的一個名稱罷了,事實真相有沒有改變?沒有。悟也是這個樣子,迷也是這個樣子,絕不是迷悟的時候,事實真相真的就改變,沒有這個道理。事實真相永遠不會變的,你可以改變事相,不能改變事理。理是什麼?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這是理,事實的真理。

     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常常能作如是觀,你對於一切法自然就看淡,淡了你的心就靜,你心就定了;定能生慧,你智慧就開了。智慧開的現象是什麼?對於這些道理逐漸明白、逐漸融通,佛經上常說,諸佛如來「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」。他這種智慧德能從哪裡來的?對於一切法的真實道理清楚明白了。所以在日用尋常之中,幫助一切眾生,為我們所示現的,佛家的術語有所謂「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」。我過去講經,從這兩句我又變出兩句,我講了四句,另外兩句是「不變不隨緣」,還有一句「隨緣隨著變」。這四句怎麼講?凡夫隨緣隨著變,就糟糕了;小乘聖者不變不隨緣,小乘聖者他證得不變,但是他不隨緣,我們凡夫是隨緣隨著變;菩薩是隨緣不變,隨緣裡面他學不變,這是菩薩;佛是不變隨緣。我是用這四個方法來界定凡夫、小乘、菩薩、如來,明白這個道理就曉得我們怎樣修學,在修學過程當中掌握到一個原則,我們在這個世間,千變萬化的世間學什麼?學不變;不變就是絕不迷失自性,這是大乘法,大乘法不容易。凡夫不能成就,修學會被淘汰,隨緣隨著變就壞了;隨緣不變就成功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      所以一定要記住世尊所講的,苦口婆心告訴我們「不可得」,真正要記牢,我們於一切法裡得失的心就沒有了,你的煩惱就去了一大半。世間人煩惱為什麼那麼多?得失的心太重,患得患失,沒有得到的想盡方法要得到,得到之後又怕丟掉,苦死、累死了!他求的是什麼東西?實在講歸納起來,不外乎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他所求的是這個。古人說得還簡單,兩個字「名利」,求名求利,患得患失,哪裡曉得一場空,能得、所得統統不可得。你有這些妄想分別執著,無非造業而已,除了造業之外,你還得個什麼?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,這是佛家常講的。因果是不是萬法之一?是的。為什麼因果不空?因果裡面有兩樣東西不空,一個是轉變不空,因會變成果,果又會變成因,因果轉變不空;另外一個現象是因果相續不空,這是事實真相。

      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,才知道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不容易,何以故?念念都在造業,起心動念都是造業,造業決定有果報。果報能不能避得了?不能,自作自受,你一定要承當。如何在這些果報裡面求得解脫?這是佛教導我們,菩薩每一個人都在一個法門裡面解脫了。「解脫」兩個字,解是解開,把什麼東西解開?煩惱結解開,也就是說把你的分別執著解開解除;脫,脫離生死,脫離六道十法界,那叫脫;佛法的教誨,真實利益就在此地。你想想,佛用什麼方法幫助一切眾生解脫?無非是把宇宙人生真相給你說清楚、說明白,你恍然覺悟了。你在地獄裡面,地獄裡佛也去說法,大家曉得地藏王菩薩是幽冥教主,常在地獄說法,地獄眾生要是明白了,他解脫了。他要不要離開地獄?不一定。不離開地獄也解脫,地獄那些苦受他沒有了。我們在人間恍然大悟,入這個境界,要不要離開人道?不一定。如果一定要離開人道,要生到佛道、菩薩道,那不就是有來有去?從人道裡去,佛道裡來,有來有去?給你說不來不去,你怎麼會有來有去?《楞嚴經》上講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又怎麼解釋?給諸位講,明白了,境界就轉過來,轉境界是一念之間。人間徹底覺悟成佛了,身還是人身;地獄的,徹底明白成佛了,還是地獄身,這個身相假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什麼相都不相干,都沒有妨礙,所謂是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這個道理《華嚴經》上顯示得非常鮮明。《華嚴經》一展開,你所看到雜神眾、鬼王眾、天王眾,這些是什麼人?全是諸佛菩薩,全是法身大士,為我們展現事事無礙。礙的是什麼?迷,迷而不覺那是礙,覺而不迷沒有障礙,《華嚴》稱為究竟圓滿,意思在此地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但是你要是迷,你就有礙,不但事事有礙,理事也有礙,處處都有礙,真是所謂觸處成障,六根接觸六塵之處無一不是障礙。這個障礙就是我們的大病,大病的原因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、不明白,所以才發生這個現象。這一句經文我們就介紹到此地,希望諸位要常常讀,常常思惟。

      後面還有一句「無功用行」,這一句是講作用,這一句的意思很難懂。過去李炳南老居士跟我們講這一句,他用一個比喻來說,什麼叫做無功用行?這個用功的方法是法身大士,也就是與無為相應;我們今天用功還是有為法,不是無為法。他老人家比喻,我們從比喻裡細細去揣摩。他比喻划船,划船現在大家還能夠見得到,好像新加坡也有划船比賽,你在划船比賽時候去看,船在水當中進行的時候大家拼命的划,快要到岸時候就不能再划,可是還是輕輕、輕微的在動。在從前中國大陸,帆船靠岸的時候,距離岸不遠用竹竿撐,撐著讓船慢慢的靠岸,距離岸有一兩丈遠的地方,很近,竹竿也不撐,統統收起來,看船自自然然的往岸邊靠,那一段就叫「無功用行」,完全沒有功用。我們去想這個,你去體會這個意思。

      這是說明諸佛菩薩,佛與法身大士這些大菩薩,在九法界示現度化眾生,他們就是無功用行。我們要體會到這個道理,然後看看經上世尊所說,他說他老人家沒有說法,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,又說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;為什麼又說一個字沒說,誰要說佛說法那叫謗佛,我們聽到不就前後矛盾嗎?你懂得無功用行,你就明白他的意思,他說法是無說而說、說而無說。我們不好懂,我們總是執著分別,說跟不說是兩樁事情,哪懂得他說跟不說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,我們就不懂,他是一樁事情。我們哪一天有個本事來聽經,聽而無聽、無聽而聽,那你就高明了,你就能投入。你們現在聽經有聽,不是聽而無聽、無聽而聽,你們是有聽,有聽就不行,落在意識裡頭,你是有為法,不是無為法。佛講經說法,佛的生活穿衣吃飯,他所示現的一生,八十年當中他的生活、他的活動、他的教學,一切的一切都與無為相應,那就叫無功用行。我們所以沒有法子懂得,是我們的生活活動,一切的一切跟有為相應;你拿百法來對一對就曉得,我們完全跟九十四種有為法相應,而世尊這一生點點滴滴與真如無為相應。六個無為法裡,前面五個是相似的無為,不是真的,最後一個是真的,真如無為。真如無為就是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,與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完全相應,這叫無功用,這才叫無障礙,才叫大自在。

      《中觀論》裡五百頌,根本一頌最重要的一首偈,「不生亦不滅,不常亦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去」,八不;佛門裡常講八不中觀,就是這個意思。你能以這八法觀一切世間:有情世間、器世間、智正覺世間,你才叫中觀,你行的才是中道。《金剛經》上還有一句話也說明這個事情,「如來者,諸法如義」,這句話意思深,這是解釋什麼叫如來;如是真如,就是前面跟諸位說的,空寂的性體。諸法如義就是說一切法皆如;換句話說,一切法就是體性。體性哪有來去?不但沒有來去,給諸位說,體性沒有生滅,體性沒有斷常,中觀講「不常亦不斷」,也沒有一異。這一首偈是如來說出他自己親證宇宙人生的真相,為我們說出;這個真相就是我們現今人所謂真理,永恆不變。與事實真相相應的就是諸佛菩薩,與事實真相相違背的是眾生。九界眾生是看你違背幅度的大小,你違背的距離太大,那就是六道凡夫,違背的幅度不大是四聖法界,四聖六凡是這麼個說法。

      我們上個星期,在青蓮法師《地藏經科註》綸貫裡面,第一段文字不多,第一段給我們敘說體性的根源,就是法性,法性到底是什麼,它裡面有八個字很重要,「無相無名,絕思絕議」,這是敘說自性本體的狀況。我們今天有信心修學能成就,有信心能與一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,我們也有信心能夠與一切眾生起感應作用,憑什麼?就憑這個道理,這個道理是真的。十法界依正莊嚴,同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,哪有不能融通的道理?換句話說,妄想分別執著不是真的,叫妄!妄就不是真的;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十法界就變成一法界,今天講多元,多元文化就變成一元。可是變成一元,不是在形式上變,形式上沒有變,心理上變,所謂「一多不礙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顯出這個文化多采多姿,多采多姿還彼此圓融無礙,這個世間多美好!這是現在世間人大家所追求的,能不能求得到?根據佛法所講的道理決定求得到。

      世界是美好的,永遠是美好的,真的追求得到,這裡頭有理論、有方法,你要懂得理論、懂得方法,佛家講「有求必應」;你違背理論、違背方法,你求就不應。如理如法的求,哪有沒有感應的道理?上與諸佛菩薩感應,下與六道眾生感應。所以你要明白這個道理,與這個原理原則相應,沒有一樣不通。《華嚴經》講無障礙的法界,那就是沒有不通的事情,事事物物都能夠圓滿的融通,理在此地。這就是諸佛菩薩無功用行,這一句是講他的應化,他受用,前面講「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」是自受用。徹底了解真相,天王是從這個地方解脫的。現在請看底下這一段,第五行:

      【可愛樂大慧天王。得現見一切法真實相智慧海解脫門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給我們的提示,前面這一段是自共解脫,自己解脫,共他也解脫,那個意思深;正是佛家所講,一個人成佛的時候,會見到大地眾生同成佛道,就是前面所講的意思,自共解脫。這一段清涼給我們講的是「觀義解脫」。他得的是『現見』,現見,就不是推想,在三量裡面不是比量,是現量,是他現前見到的,不是他的理想,不是他的推測,我們現在有人講類似直覺,他悟到了。『真實相』就是事實的真相,一切法的真實相。清涼給我們說了三個意思,我們也可以參考。第一「以智觀事實」,用智慧觀察事實,「事不虛故」,事有。下面經文也有說,「觀有為法如實相故」,這句話的意思很深。事不能說沒有,擺在我們眼前的事哪裡能說沒有?我們今天這兩個小時在居士林講堂,我們在一塊學習《華嚴》,這是事,你不能說沒有,事相是有;如何能夠在事相上看到實相,這個高明,我們見不到。如果在事上看到實相,你跟可愛樂大慧天王一樣,你解脫,你成佛了;解脫就是成佛。正是禪宗裡面所說,見相就是見性,見事就是見理,性相不二,理事一如。性在哪裡?性變成相,相就是性。這個意思一下體會不過來,古德常有比喻,就是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把金比喻作性體,把器比喻作現相、事相。金在哪裡?器就是,相就是。譬如我們用黃金造成地藏菩薩的形像供在這裡,黃金在哪裡?地藏菩薩像就是。我們現在是著了相,我要問你:黃金在哪裡?沒有,真的沒有,地藏菩薩像有,黃金沒有。那就是著了相,把性忘掉,這叫迷,這個沒有智慧。要以智慧觀一切事法,一切事法就是真如、就是自性,這是第一個意思。

      第二個意思,他教給我們「以慧觀理實」,就是理的實相,用慧觀理的實相,那就是觀無相無不相,這叫實相,這個意思比前面意思深了一層。無相是理是體,無不相是事是用,體相用是一樁事情,一而三、三而一,決定不能分開。我們這部經的經題,最前面三個字「大方廣」,就是說這樁事情,「大」是性體,「方」是講現相,「廣」是講作用;有體性一定就有現相,有現相必定就有作用,決定不能分開,分開你就錯了,你就產生偏見、偏愛、偏執,麻煩就大。所以你看東西要仔細觀察,面面觀察,看得圓滿,這裡面矛盾衝突全部都沒有了。如果你只看一面就會產生矛盾,由矛盾產生衝突,甚至於演變成禍害。錯在哪裡?錯在沒有見到圓滿。譬如我們這個茶杯蓋,我這麼拿著給你們大家看,茶杯蓋什麼樣子?這邊人說平面的,這邊人說錯了,凹下去的,互相爭執,要打架。打得頭破血流,各人執著我對的、你錯的;反轉過來,原來兩邊都錯了,你見的東西沒有見到圓滿。這是佛教給我們觀察,最基本的觀察法,任何一個事物你都要觀察它的體相用,這個觀察實在講對我們初學還是不容易。

      我們過去在台中求學的時候,李老師教給我們要從八面觀察,無論看人、看事、看物要從八面去觀察。這八面是體、相、用,然後再觀察因、緣、果,再觀察事、理,李老師教給我們這八個字:「體、相、用、因、緣、果、事、理」,他說你才能把事物外表算看清楚了,你只能看個外表,算你是個明白人,比一般人高明多了。一般人哪能看得這麼仔細?你能看八面,不錯了。八面,給諸位說,看到表面,沒有入進去,怎樣才能夠觀察入微看進去?老師告訴我們,這八個字每一個字裡頭又有八個字,譬如體,體之體、體之相、體之用、體之因、體之緣、體之果、體之事、體之理,這一個裡頭又有八個,八八六十四,你對於一個事物六十四面觀察,你入進去一層了,不深,才入一層;再往上更進一步,六十四法裡頭每一法又有六十四。然後他告訴我們,佛經裡面講「諸佛如來,徹法底源」,我們才明白徹法底源這句話什麼意思,這個法其深無底。這個說法,我們對於佛菩薩五體投地,沒有話說了,他的確比我高明;我連八面都看不到,他看得其深無底。你才曉得深入一層六十四面,再深入一層六十四再乘六十四,永遠乘下去沒有窮盡的。我們平常讀經,徹法底源好像是懂了,其實根本就不懂,所以李老師用這個方法來解釋,我們體會到徹法底源真正是不容易。佛經裡法味無窮,無論是哪部經味道都十足,永遠無有疲厭,讀經研教是真樂,樂在其中。世間任何快樂,那個味道都比不上佛法,佛法攝受力量太強大,你愈入進去你愈喜歡它,世間的學術你就會把它丟掉了。為什麼?一點味道都沒有。我在沒有學佛之前,很喜歡研究心理學,我讀過很多心理學的書籍著作,以後看到相宗的經論再不看了。為什麼?不能比。法相是佛教的心理學,解釋得那是世間心理學沒得比,不能比;才知道佛說法的微妙處,精微絕妙。

      清涼第三個教給我們,「以無礙智知無二實」,這才是徹法底源,前面給我們講一個是事實真相,一個是理實真相,最後告訴我們,那兩樣都是方便說,不是真實說,離開這兩樣你才能夠看到真實相。所以才顯示出深廣無盡,這才稱『智慧海』。他見到一切法真實相,成就智慧海,他從這個地方得解脫。解脫是不會再被世出世間法所迷惑,對於世出世間法徹底通達明瞭,這就成佛了。這是可愛樂大慧天王所證的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