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635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六三五卷)  2006/9/1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635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第二個小段「明十行位」。前面我們將十行略略的介紹,介紹到第六善現行,現在接著我們看第七「無著行」。十行的名號,就是當位菩薩他所修學的主要課程,我們從這裡看第七無著;換句話說,就是修放下!於一切人事物都不執著,善逆境緣都沒有執著。大意是說「十方虛空滿足微塵,於一一塵中現十方界,塵界不留礙也」,這現十法界。由此可知,如果有執著就有障礙,有障礙,諸法實相就不能夠現前。此地我們一定要知道,這是圓教一乘法,初住菩薩就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超越十法界。到第七行位,跟初住菩薩相比,實在是有相當高的程度了。初住好比是一年級,十住是十年級,這個地方到十七年級。這是我們講菩薩一共四十一個位次,他到第十七個位次,可以說是有相當的程度了。

      我們看到下面的註解,「十方虛空滿足微塵」,滿足是說一個不漏,這個數字確實是無量無邊。一一微塵中現十法界,這個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境界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們在前面讀過,「塵中現剎」,微塵沒有放大,世界也沒有縮小,這個世界不是地球,不是太陽系,不是銀河系,是十法界。十法界是一個大千世界,一尊佛的教化區。經上常講的佛國土,佛國土就是十法界,一個十法界,每一粒塵中都現十法界。我們前面讀到,什麼人能去?普賢菩薩能入。在前面我們讀的,總以為是當位的普賢,什麼叫當位普賢?等覺普賢。現在在此地我們明白了,第七行的菩薩就能入,在這裡頭沒有障礙。這是佛法裡面給我們講的法界的真相,用現在世間話來講,宇宙觀,這是佛法裡面的宇宙觀。

      你有沒有體會到,一粒微塵當中能現十法界?十法界裡面有沒有像此地所說的,十方虛空滿足微塵,有沒有?有。那個裡面一一微塵是不是也現十法界?當然。所以世界重重無盡!《華嚴經》上稱這個為不思議的境界,不可思議的境界,唯佛與佛方能究竟,究竟是透徹的明瞭。七行位的菩薩就能見到,見到當然他就能契入,你看微塵、法界沒有障礙,這才能夠普度眾生。我們在普賢十願裡面念到的,法界無窮盡,眾生也無窮盡,業果也無窮盡,菩薩的悲願也是無有窮盡。從這些地方我們就很容易明白,大乘跟小乘不一樣的地方,就知道了。小乘見不到這個境界,微塵當中的世界見不到。阿羅漢功夫最高的,見一個大千世界,一般的小乘阿羅漢他只能見到小千世界,這三千世界,小千、中千、大千,他能見一個小千世界。

      在經典裡面佛告訴我們,阿[少/兔]樓馱聽經打瞌睡,精神提不起來,被佛教訓了一頓。他也很了不起,從此以後奮發用功,七天七夜不眠不休,眼睛壞了。佛教他修一個法門,「樂見光明」,這個法門修成功之後,他天眼開了。我們知道阿羅漢有天眼,他的天眼跟別的阿羅漢天眼不一樣,叫半頭天眼。能力當然也非常殊勝,能見大千世界,這是說明阿羅漢修得半頭天眼,能見大千世界;微塵當中的十法界,他們見不到。七行位的菩薩,我們要記住,前面讀到的是普賢菩薩能入,可是普賢菩薩從初信位到等覺位,普賢菩薩有五十一個級別。要加上前面十信位,這個位次是第二十七個位次,五十一級這是第二十七,無著行。

      我們要曉得,內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外面就沒有障礙,你才真正見到諸法實相;內要是不能放下,外面的障礙你就沒有法子突破。我們知道內外障礙重重,所以人在這個世間苦不堪言。這些苦,我們現在在大乘教裡面才明白過來,苦樂憂喜捨,自性裡頭沒有,全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生的;妄想執著裡頭起貪瞋痴慢,無量煩惱。所有煩惱裡面最嚴重的是愚痴,愚痴真的是煩惱的根本,也是最難斷的。你看斷貪,嚴持戒律可以把貪心伏住,決定不違背戒律;修定,可以伏住瞋恚。唯有愚痴,一定要智慧開了,才能夠轉愚痴;智慧要沒有開,愚痴轉不過來。

      戒定慧三學,可是一定要按照這個次第。我們智慧為什麼不開?我們持戒功夫不得力。為什麼?放不下的太多!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的好榜樣,我們沒有能夠學到,不能怪別人。世出世間聖賢都教給我們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回過頭來從自己心行裡面去找,你才真正把毛病找出來。然後你有決心、有毅力把毛病消除,障礙就突破了。我們要知道,總的來說就是放不下,所以不能夠契入如來境界,這裡所說的是如來境界。

      下面第八,「尊重行,又曰難得行,以前種種現前皆般若觀照之力,故於六度中特尊重般若波羅蜜也」。這是講到智慧,而確實在十住開頭就跟諸位提到,向上的菩薩修什麼?十住修十波羅蜜,十行還是修十波羅蜜,乃至於十迴向、十地都是修十波羅蜜!第一位,我們講十行,歡喜行,修布施;第二位饒益行,修持戒;第三位無瞋恨行,修忍辱的,第四修精進的;第五修禪定,離痴亂修禪定的;第六善現行,修般若的;第七無著行,修方便的。後面是方便、願、力、智。尊重行是修願的,善法行是修力,第十真實行是修智。後面方便波羅蜜、願波羅蜜、力波羅蜜、智波羅蜜,都是從般若波羅蜜裡面開出來的。

      所以,十波羅蜜跟六波羅蜜沒有兩樣,一個說得詳細,一個說得簡略。把後面五種波羅蜜統統說一個,就是般若波羅蜜,般若波羅蜜分開是五個。般若波羅蜜是根本智,後面這四樣,就是從方便、願、力、智,都稱之為後得智。可是你要記住,一門是主修,譬如修布施波羅蜜,在他這個位次上,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、方便、願、力、智,全部都是布施波羅蜜。像我們現在講到第八尊重行,他是修願波羅蜜,跟前面講是一個道理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統統都是願波羅蜜。《華嚴經》上講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;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要懂得這個道理。這個法門是圓融大法,行布裡頭有圓融,圓融裡頭有行布,行布跟圓融不二,這個行叫妙行。不像我們現在,六波羅蜜真的是把它當六樁事來看待,不知道它是一樁事。

      尊重又叫難得,為什麼難得?以前面種種現前,前面七位,從歡喜、饒益,一直到善現、無著,這個七位現前。怎麼現前?都是般若觀照之力。如果沒有般若觀照,前面這些有沒有?有。雖有不能現前,那就是我們凡夫知見。我們今天讀《華嚴經》,看到菩薩所修的十波羅蜜,我們是怎麼看法?你要曉得多少人誤會,歡喜行菩薩就是修布施波羅蜜,好像其他的都沒有;饒益行菩薩好像只修持戒波羅蜜,其他的也沒有。不知道一裡面就有一切,布施裡頭,如果沒有後面的九條,那布施什麼?布施怎麼能成就功德?持戒波羅蜜裡面要是沒有其他的九個波羅蜜,持戒怎麼能叫妙行?這個要懂。

      一位即是一切位,這在前面講過,這十信位,我們現在讀的經文是十信位,說明十信位裡面有沒有五十一個階位?有!等覺菩薩所修的,有沒有十信位?有!一條都沒有漏。這樣子我們回過頭來想想,我們現在所修的是什麼?然後自然就明白了,為什麼功夫不得力?為什麼精神提不起來?為什麼得不到法喜?為什麼斷不了煩惱,開不了智慧?統統都明白了。人家修行跟我們真的不一樣!諸佛如來、諸大菩薩、祖師大德都是來示現的,都來給我們看的,我們要會看。會看,沒有般若波羅蜜,你怎麼個看法?你就是看不出來,它就擺在你面前,你就看不出來。

      就好像《金剛經》上須菩提尊者,真的是修行般若功夫得力了,般若會上!《金剛經》是在般若第十六會,佛說般若二十二年。二十二年之前是打基礎,阿含十二年,方等八年,二十年,佛開始講般若。大概般若講了一半,一半差不多是十年,加上前面,三十年的修行功夫,看釋迦牟尼佛日常生活,豁然開悟,讚歎說「希有世尊,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」。看出門道出來,你看每天出去,穿衣、托缽、乞食,回來吃完之後洗足,敷座而坐,天天都是這樣的,看了三十多年才豁然覺悟。覺悟到那是什麼?覺悟到那是真的般若波羅蜜,真的般若波羅蜜原來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這是真學問,這可不是假的。

      如果修學脫離了生活,那是假的,那不是真的,要真正懂得認真學習。記住,善財一生成就。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,實在講真正的因素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肯放下。佛是千經萬論、千言萬語勸我們放下,我們就是不肯,為什麼不肯?不相信,真的不信。為什麼不相信?佛說的話沒懂,真的不懂,真難懂!真的懂了,哪裡要勸!你自然放下,徹底放下,那成佛了。《華嚴》上講得多清楚,凡夫跟佛沒有兩樣,凡夫本來是佛,就是因為你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,放下,原來就是!放下執著,在菩薩位次上,你就是七信位的菩薩;放下分別,你就是八信、九信的菩薩;放下妄想,你就是十信心滿,十信就修圓滿了。十信圓滿,畢業了,脫離十法界,恭喜你,你生一真法界,華藏世界。中國禪宗所講的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你成佛了。

      如果是修淨土法門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生淨土是生哪一土?實報莊嚴土。你不是生在有餘土,也不是生在同居土,不是凡聖同居土,不是方便有餘土,你是生在實報莊嚴土。善導大師所講,「四土三輩九品往生,總在遇緣不同」,這話講得好。我們今天遇的緣太殊勝,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了。多少人沒有聽到這個經,沒有聽到這個法門,不知道是這回事情。我們今天清楚,原來這三種煩惱統統放下,實報土裡面上上品往生,你只要統統放下。還有個很難得的,妄想就是無明,放下一品,無明四十一品,放下一品,在華藏世界是初住菩薩。要是到極樂世界,那可殊勝了,到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裡面的阿惟越致菩薩。到極樂世界自然就提升了,大幅度的提升。

      懂得這個道理,那就是章嘉大師他老人家教給我的,放下。我二十六歲頭一天見他,他就教我看破、放下。我問他老人家,從哪裡下手?他說布施。講得好!現在學了《華嚴》我們曉得,我們不修布施,修供養。你看布施跟供養在事上是完全相同,心不一樣。供養是最虔誠、最恭敬的心修布施,就叫供養。普賢菩薩十願裡頭「廣修供養」,不但外財歡喜供養大眾,身心都奉獻。《楞嚴經》上講,「將此深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」。我活在這個世界上幹什麼?為一切苦難眾生服務的,我的身心完全供養出來,這個布施才徹底。沒有絲毫留戀,才是真正的圓滿功德。

      如果沒有般若觀照之力,你做不到。你要問為什麼?你念念《心經》不就明白了嗎?《心經》一開端「觀自在菩薩」,就是觀世音菩薩,「修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」,就是修觀照般若波羅蜜,觀照般若波羅蜜從來沒有中斷過。照見微塵裡面有十法界,每個法界裡頭有無量眾生,這些眾生大多數是迷而不覺,邪而不正,染而不淨。你看到之後怎麼辦?是不是要去幫助他?怎麼樣去幫助他?要為一切眾生做種種示現,幫助他開悟,幫助他放下。真正說到教學幫助他,首先就要讓他明瞭他本來是佛,這個訊息非常重要,要他知道。他往後這一生當中,他有目標、他有方向了。我本來是佛,我一定要恢復,我自己本來是佛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人要有這個心,他這一生他怎麼會不作佛?當然作佛。

      你們現在問問我們這些同參道友,你在這一生當中,希望做些什麼?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目的?你去調查一下就曉得,絕大多數是升官發財,我家裡老少平安、健康長壽,都求這個。修淨土的同修學會了一句老話,「我求生淨土」,是不是真的?你仔細看他的心行是不是真的?真的,他真成功,不是真的,不會成功。不是真的,嘴裡面講的是求生淨土,實際上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一樣都沒有放下,還是那麼貪著,貪戀、執著,去不了。要放下才能去得了!你們聽到諦閑老和尚講鍋漏匠,他那個徒弟,他為什麼那麼自在就去了?放下了,什麼都沒有,這個道理要懂。

      所以,愈是生活艱苦的人,他對於這個世間沒有留戀,念佛容易成就;愈是生活環境好的,愈捨不得離開。佛法裡頭常講富貴學道難,真的,不是假的,富貴人比貧窮人還難。但是關鍵還是總在遇緣不同。人不能沒有智慧,人的智慧跑哪裡去了?就是妄想分別執著蓋住。如何能把我們的智慧透點出來,透一點點就行,就在放下。第一個放下執著,什麼都不能執著,佛法也不能執著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你要知道,佛說無量法門,是為度無量無邊不同根性而說的;眾生得度只要一個法門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沒有一個不得度。可是眾生沒有這個智慧,煩惱習氣很重,他要學很多法門,那就錯了。學很多法門,貪瞋痴沒有放下,所以他不能成就!諸位要常常想想,鍋漏匠為什麼成就的?就一句阿彌陀佛,什麼都沒有,《彌陀經》也沒有,往生咒也沒有,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。諦閑法師就教他六個字,叫他一天到晚老實念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接著再念,三年成功。

      前幾個星期,諸位同學曉得深圳有個黃居士,年輕人,他就學這個方法,做個試驗,真的三年,差兩個月滿三年,預知時至,他就往生了。他閉關,閉關止語,三年沒有說話,沒有跟人說話,也沒有人跟他說話,心是定的,一句佛號,求願往生,真的滿他的願。這些人都是來示現,做榜樣給我們看的。他的家人也明白這個道理,很歡喜,沒有悲哀,度了他一家人,做樣子給人看的。我們看了之後增長信心,知道修行要怎麼修法。在末法時期,諸佛如來、祖師大德都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只有淨宗法門最圓滿、最快速、最穩當、最方便,真的,不是假的。可是你總是要把煩惱習氣伏住,這不是斷,斷就難了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是斷。斷不了,我們轉個方向求生淨土,淨土只要伏就行,帶業往生。

      我們在《華嚴》裡面,把這些事實真相,佛給我們講清楚、講明白了,我們一點疑惑都沒有。問題真的要發心,真的要幹,你說多久的時間能成就?一般確實三年,還有很多一年、二年就成就的,這例子很多。為什麼不幹?這個世間有什麼好貪戀的?太苦了!一定要知道放下,放下是真實智慧。不肯放下的人,我們曉得,你也不要去勉強他,沒有智慧。我們在這個經上也看到,造作種種罪業,都是愚痴!

      前面一開端,賢首菩薩就教我們不求五欲,就是放下五欲;不求王位,放下王位,像世尊一樣。不求富饒,現在的社會,大家都是盲目的追求財富,這個要放下。沒有,我不追求,有,我也不要,命裡面有財,命裡有財不要,拿這個財去布施供養別人。不貪自樂,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事情,再辛苦,我們都歡喜去做,決定不求名聞利養,這就對了。經上一開端就給我們提示,我們要為真正利益眾生而發心,利益眾生首先要利益自己;自己沒有得到利益,就不能夠利益眾生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下面第九,「善法行,圓融之德能成十方諸佛之軌則也」。軌是軌道,則是原則,善法!九都是法師位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凡是第九都是法師。十行裡面的法師,你看善法。圓融之德,這一句非常重要,什麼是圓融之德?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譬如我們今天念一聲佛號,這是一;這一聲佛號裡面,圓融諸佛如來一切的功德。一切功德是哪些?我們就以淨宗緣起裡面所講的五個科目,我們就以這個為綱領就是了。這一聲佛號裡頭具足《觀經》的三福,具足六和敬,具足三學,具足六度,具足普賢十願,這是圓融之德。你要再擴大,具足《華嚴》十波羅蜜,具足《華嚴》「入法界品」五十三參,具足「離世間品」二千行門,沒有一法不具足,這叫圓融之德。

      十方三世如來一切的行法,一條都不缺,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。再展開,具足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一切法門。為什麼?虛空法界、森羅萬象、依正莊嚴、一切眾生,皆是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哪有不具足的道理?哪有漏掉的道理?這才是真正圓融。遍法界虛空界,一法身,一個生命共同體,怎麼會有漏?因為這個道理,才能成就隨心應量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現無量無邊身,說無量無邊法,沒有一定的身相,沒有定法可說。可是它的原理原則不變,那就是軌則,則是原則,軌是軌道。什麼軌道?明心見性,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回歸自性!

      我們做的「凡聖迷悟示意圖」,諸位細心去看看,就是說這樁事情。所以,無量無邊法門,方向一個,原則一個。方向是什麼?本來是佛,你一定要回歸你是佛。現在怎麼樣?現在被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染污,是不是真佛?是真佛,是被染污的真佛。真佛的智慧、德相沒有了,現不出來,但是佛菩薩認得出來,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,只是自己迷惑了。怎麼樣成佛?放下就是!我們做這個圖,我記得好像有五種放下的形相。從覺到迷,那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,法相宗講得好,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。但是要知道,我們現在這個圖無法顯示出來。

      這個迷,一迷一切迷,妄想分別執著是有先後,但是速度太快,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出來,太快了!一迷一切都迷了。可是要破迷為悟,就有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。我們現在用五種方法,就代表無量法門,代表八萬四千法門,這裡頭有頓、有漸。你看執著,我們執著是用紅色來做代表。紅色慢慢這個圓縮小,縮到最後沒有了,這代表執著斷了。這是什麼?這是漸,漸悟,不是頓悟,這是漸;慢慢的放下執著,慢慢的放下分別,慢慢的放下妄想,這是漸修。

      另外一個圖,好像翻書一樣,紅色的一下就拿掉了,這個代表頓悟;藍色的代表分別,一下拿掉了,比前面的速度快。圓頓,那個了不起,我們這個圖好像也有地方能看到,在蓮花上,這三個一起拿掉,一次拿掉,那是圓頓,頓中之頓。代表不同的法門!如如不動是自性,自性沒有生滅,你看妄想分別執著有生有滅,有生有滅是妄,不是真的。不生不滅就是真的,有生有滅是妄,這諸位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瞭。你就體會到這個意思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教化眾生教什麼?就是教這個。這個「示意圖」把所有一切如來的教學,全部都示現在裡面,千經萬論不離開這個軌則,我們要知道。

      無論用什麼法門,這個法門裡頭都有頓、漸,都有圓、別,圓教、別教,天台家講藏、通、別、圓,統統都有,看自己的根性,看自己遇緣不同。這一生能遇到《華嚴》,能遇到《無量壽》,應該是最圓滿的,問題就是你信不信?清涼大師講的話好!信解行證這四個字,你具不具足?你能不能理解?真正能信、能理解,行就是放下,徹底放下,當下就證得。證得的相是什麼?最明顯的相,煩惱沒有了,智慧現前。你可以像惠能大師一樣,給五祖講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不生煩惱!沒有妄念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智慧,不生煩惱,無論是順境、逆境、善緣、惡緣,統統生智慧。我說這個話,常常聽經的同學不會懷疑,講得太清楚了,也舉很多例子跟諸位說明。怎麼會生煩惱?念佛往生真有把握!

      如果跟眾生緣分薄,就可以提早往生;跟眾生的緣很厚,你不能捨棄眾生,捨棄眾生那違背了本願。你不是發了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的願嗎?眾生還有緣,喜歡接受你的教誨,你就不能離開。如果沒有緣,緣很薄,我怎麼樣苦口婆心勸,沒有人相信,就可以早點走。早點走是不是推卸責任?不是,等待這邊眾生的緣成熟。什麼叫成熟?你會受人歡迎,別人會聽你的教誨,這就是緣成熟。走到哪裡去?世界無量無邊,跟你統統都有緣,這個地方緣沒有成熟,那個地方緣成熟了。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知道,哪個地方成熟就到哪裡去,眾生有感,菩薩就有應。到極樂世界可了不起!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就有法身菩薩這樣殊勝的能力。這個能力是不是他自己的?給你說不是的,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。

      他的修行跟法身菩薩修行沒有兩樣,雖然業障、習氣沒斷盡,自然也就斷盡了。在極樂世界,以及應化到他方世界,應化這很奇怪,並不是說我真的離開極樂世界,到那個世界去現身,去度眾生去。身體沒有離開阿彌陀佛,這個奇怪。身體沒有離開,你怎麼去的?化身去的,你同時能夠現無量無邊身。諸位要看過《西遊記》孫悟空七十二變,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止七十二變。你變化的能力無量無邊,什麼地方有感你就去,自己還在極樂世界沒動。十方世界同時分身去,分無量無邊的身,自己身也沒有離開阿彌陀佛,也沒有離開諸佛如來。就像諸位念《地藏經》,你看《地藏經》上釋迦牟尼佛讚歎地藏菩薩,地藏菩薩分身無量無邊。佛在忉利天宮說法,講《地藏經》,地藏菩薩無量無邊的分身,到了忉利天宮合成一個身。地藏菩薩能,你也能,我們大家都能,為什麼現在不能?現在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;放下就能,放下就跟地藏菩薩、跟諸佛如來沒什麼兩樣。

      這個圖、這個光碟我們大量做,同學們多看看,在家裡可以讓一家人來看,讓大家知道什麼叫做佛。佛不是神仙,佛不是虛妄,佛是自己的本性,我們現在一般人叫靈性,佛法裡面叫真心、叫佛性、叫法性,都是一個意思。法界虛空界森羅萬象、依正莊嚴,都是法性變現出來的,所以整個虛空法界跟自己是一體,這個很難懂。我以前也講過好多遍,我常常用作夢來做比喻,因為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。你在作夢醒過來的時候,你好好的想想,你夢裡頭不是夢到很多人嗎?也夢到有山河大地,夢到有天、有地、有樹木花草,哪裡來的?自己心裡變現來的。你看你的心能變現那個夢境,夢境有山河大地,依正莊嚴。所以現實裡面你所見到的、六根接觸到的,是自性變現出來,就像夢中境界一樣。

      《證道歌》上講「夢裡明明有六趣」,不只六趣,有十法界,有無量無邊(佛經上講恆沙世界)恆河沙數世界。《華嚴》這個地方講的不止恆河沙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是什麼?十方虛空滿足微塵,一一微塵現十法界,你看法界真正是無量無邊。你要曉得統統是自性現的,離開自性沒有一法,一微塵都沒有,一微塵都是自性現的。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這個事實真相對我們來講太寶貴了,經稱之為法寶,名符其實,真的是法寶。我們從這個地方得知這個訊息,明白了事實真相,不容易!明白之後,我常講你不明瞭情有可原;明白之後,你肯定生慚愧心。我自己本來具足有無量智慧,有無量德相,現在為什麼搞成這個樣子?想想對不起自己。這個事實真相是佛菩薩給我們說明的,我們要不能夠省悟,不能回頭,怎麼對得起佛菩薩?我們一回頭,跟他一樣,沒有兩樣。我們一回頭,就是華藏世界,就是極樂世界,回頭!怎麼回頭?放下。

      古時候布袋和尚在人間的時候,是中國五代後梁的時代。布袋和尚出現在浙江奉化,《高僧傳》裡面雖然有,但是不知道他的姓名,不知道他是哪裡人,不曉得他的來歷,那個時候確實有這麼個人。肚皮很大,耳朵很長,每天背個布袋到處,我們講,遊蕩!行蹤不定,見到任何人都滿面笑容,我們中國現在塑造彌勒菩薩像就塑他的像。他自己往生的時候告訴人,他是彌勒菩薩化身的,所以以後我們彌勒菩薩就造他的像。有人問他,什麼是佛法?他也不說話,他把他的布袋放在地下,兩隻手擺平。人家一看就曉得,放下。什麼是佛法?放下。看這個樣子,懂得了。放下之後怎麼辦?他把布袋撿起來,背在身上,就走了,理也不理。他用這個方法度眾生,讓別人去開悟,完全用示現。

      放下之後提起,明白了嗎?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成佛了。成佛之後怎麼樣?普度眾生。你有無量智慧,你有無量德能,有無量才藝,有無量相好,你有本事幫助十法界苦難眾生,你不能不幹,你不幹就變成小乘。像諸佛如來一樣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同時現無量無邊身,幫助無量無邊苦難眾生。也許你要問,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確實是苦難太多、太嚴重,佛菩薩怎麼沒有來?佛菩薩來了,你不認識,而且很多,到處都看到,可惜你不認識。他也不說他是佛菩薩,只有達到這個境界的人,眼見耳聞會有會心的微笑。眾生受的苦難?該受的苦難,苦難就來;該得到的安樂,安樂就來。凡夫煩惱一品都沒有斷,這是什麼?因果報應。

      你有沒有聽說過,佛經上講的,佛不能轉定業。什麼叫定業?你自己做的,你自己要受。可不可以不受?可以,悟了就不受,迷了還是要受;就是放下的人沒有受,沒有放下的要受。問你,自私自利有沒有放下?沒有放下,要受!貪瞋痴慢有沒有放下?是非人我有沒有放下?沒有放下,宿世、今生你所造的業,善業一定有善果,惡業一定有惡報。你統統受盡了,幾時你覺悟,一覺悟、一回頭就不一樣。就好像作夢一樣,這個道理你慢慢去體會,你在夢中你有沒有感受?夢中的歡樂,你有樂受;夢中遇到災難,你有苦受。一覺醒過來就沒有了!就像這個樣子一樣,你什麼時候能從夢中醒過來,就不受了。

      諸佛菩薩幫忙,幫忙你醒過來,可是要你自己醒過來,佛菩薩只能做個增上緣。你自己還是不悟,那一點辦法都沒有!佛菩薩有什麼方法?講經說法。聽,聽了很有興趣,沒懂。好像懂了,似懂非懂,為什麼?沒去做。從前李老師教我信佛,我那個時候學佛九年。我學佛七年出家,出家就去佛學院教學,佛學院教了兩年才去受戒。我出家沒有受戒,先教佛學院,教了兩年這才受戒。受了戒之後,一定要到台中去拜老師,感謝老師教誨之恩。老師我還沒見面,看到了,在慈光圖書館,我在大門外,他在裡面看到我,指著我「你要信佛!」說了好幾聲。我也楞住了,怎麼這麼大聲叫我信佛,裡面還有很多人在座。我進去,他叫我坐下。我楞住了!他就告訴我,不但你剛剛受了戒,有很多老和尚出家一輩子,到八十、九十臨死還不相信佛。

      這話愈說我愈不懂,我聽不懂。最後他解釋,真正信佛沒有一個不依教奉行的,你看每部經最後「信受奉行」。我這才恍然大悟!信一定接受,接受一定落實,我才明瞭,他講的話我就懂了。真的,有老和尚八十、九十還斤斤計較沒有放下,信受奉行這四個字他沒分。老師給我的深刻的印象。我還算是不錯,最早接受章嘉大師教誨,看破、放下、布施,第一天就要求我認真去做六年。我今天教你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六個字,你好好去做六年,我真的依教奉行。受了戒是第九年,李老師這樣又是一個頂門針,重棒,棒喝,驚醒過來。信受奉行才叫信,你沒有受,沒有奉行,你沒有信,我才懂得佛門這麼一個標準。

      今天讀經讀到這個地方,前面十信位,我們用很長的時間給諸位做報告,才知道大乘教裡頭信的標準,一般人都不知道。我們細心想想,我們淨業三福做到沒有?我們六和敬做到沒有?不要管別人,佛法,自己能成佛,道理在此地。我修六和敬我成就,他不跟我和,我跟他和,我能成就,他不能成就。我修戒定慧,他不修戒定慧,與我沒有關係,這個要懂得。不可以說是他墮地獄,我也要跟他去,我也學他,我為什麼不學他?你就完全錯了。學佛要跟著佛走,不能跟眾生走,跟眾生走,你完全錯了;你一定跟著佛的標準,那就沒有錯。佛教我們三皈依,做到沒有?佛教給我們五戒,做到沒有?受三皈、五戒的同修很多,幾個人真做到?

      三皈五戒之前是十善業,你看三福裡頭一句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做到沒有?孝親尊師。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做到沒有?沒有做到,信在哪裡?說老實話,我要不是李老師那麼樣一次認真的提醒,我也不知道,疏忽了!也就是這麼樣一樁大事,沒有真正留意。正因為疏忽,多少人佛門裡面修行,修了十幾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甚至於真的像李老師講的,修了一輩子,十善、三皈、五戒都不能落實,其他的就不必說了。這個不能落實,李老師常說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,意思就是說還是隨業受報,他念佛不能往生。老師那是對台中蓮社蓮友的開示,他常常講,一萬個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的,二、三個人而已。不是萬修萬人去,萬修萬人去是要如理如法,萬修萬人去,就是說具足信願行。你頭一個信就沒有了,信沒有哪來的願?那個行都不是真的,沒有感應的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這個地方教你善法,圓融之法,能成十方諸佛軌則。學大乘應該要學《華嚴》,應該要學圓融無礙,圓融無礙的形象是一切恭敬。我常常講,內心裡頭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決定沒有對立的念頭,如果有對立就不圓融。對立是煩惱的根,因為有對立,所以才有誤會,有誤會才產生矛盾,有矛盾才產生衝突,有衝突才產生爭執,麻煩就大了,造業了!我們要學沒有對立,別人跟我對立,我跟他不對立,我知道自他不二,性相一如。這經上常常講的,怎麼都會忘掉?怎麼不能夠用上?用在我生活上,用在我起心動念上,得受用,真正的受用。一定要放下,放下的利益無法形容。你自性裡面的功德、德能自然往外透,所以長智慧。

      再看最後一位,「真實行,以前圓融德相,一一皆清淨無漏,一真無為之性,本來常恆也」。恆是永遠不變,就像我們「示意圖」裡頭白的圓,我們用圓、用白色代表一真,代表無為,代表清淨無漏,那就是經上告訴我們本來是佛。一切眾生,這一切眾生包括六道、三途、十法界,眾生平等,十法界是迷的淺深不一樣,造的業不一樣,變成十法界。譬如一個善心的人,心裡沒有惡念,常常行善事,他雖然作夢,沒有惡夢;心裡面常常做虧心事,常常欺騙別人,他做的夢就是惡夢,常常會在夢中驚醒,就這麼個道理!三惡道是惡夢,三善道是美夢,三善道是善業感召,三惡道是惡業的惡報。你要把這個道理搞透徹,你就曉得三善道、三惡道都是來幫你消業的。

      三善道是消善業,因為自性裡頭沒有業!三惡道是消惡業,有什麼不好?你造作惡業,沒有這個地方,你的業怎麼消得掉?到哪裡去消?所以菩薩看十法界是平等的,這才叫圓融之德。菩薩示現,十法界統統有,你看《地藏經》上說地藏菩薩示現在地獄、在餓鬼,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。地獄最苦,他到最苦的地方去幫助眾生,去度那些眾生。地獄眾生能度嗎?要有緣就能度,沒有緣就沒有辦法。什麼叫緣?過去生中曾經學過佛,阿賴耶裡面有佛的種子。在地獄裡受苦、受折磨,一下看到地藏菩薩,趕快他阿賴耶識裡佛的種子就起現行。如果阿賴耶識裡頭沒有佛種子,在地獄界裡面佛就不能度他,必須他在地獄裡面把他的罪消盡,他離開地獄、離開餓鬼、離開畜生,再到人道,有緣能遇到佛法。

      因為在地獄裡頭遇到佛菩薩,他沒有善根,他也不知道親近。但是見過一面,或者聽過佛菩薩的名號,聽過佛菩薩說過一句、二句佛法,心裡頭模模糊糊,若有若無,是這麼個印象。所以在地獄三途裡頭不起作用。但是到人道再接觸,就有這麼個緣分。但是在人道能不能得度?難。在人道會加強,接觸到佛法也是偶然,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。在人道接觸,無論是見佛像、聽佛名,會很清楚、很明白,信不信是另外一樁事情,這個種子就很明顯,叫金剛種子。

      所以,「真實」就是自己真信,肯定自己本來是佛,那才叫真實。肯定自己本來是佛,你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就是菩薩道!雖然煩惱習氣你還沒有完全斷盡,你一定是很認真的、很努力的在放下,你已經真的開始放下,真實。在十行位的菩薩,確實是完全放下,他們所放下的,放下無始無明的習氣。我們今天要學習的,是要在起心動念、在言語造作、在日常生活當中,真正的學放下。從前章嘉大師教我的,先放下身外之物,對身外之物不貪,從這裡下手。我們初學的人總有個最初方便,從哪裡下手?從身外之物下手。一定要學個不貪、不戀、不迷,這就好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