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402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0二卷) 2005/7/1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02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六正教甚深,勤首菩薩偈頌第六首:

      【譬如赫日照。孩稚閉其目。怪言何不睹。懈怠者亦然。】

      讀這些經文使我們非常的感慨,障緣太多不勝枚舉。勤首菩薩在此地舉了九個比喻,說明障緣之多,障緣之深,障緣之重,許許多多修學的人在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,讀了這些經文我們就明瞭了。可是最重要的意思,自己要常常反省,我有沒有這個障緣,這點非常重要。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的業障,這才能懺悔,才能把業障除掉;如果自己不知道,那就是隨業流轉,哪有不退墮的道理!

      這一首的比喻,這是第四個比喻,「閉目求見喻」,清涼大師為我們開示,註的文字不多。「智微識劣,喻彼孩稚」,就像孩童一樣,幼稚園的小孩確實智微識劣。我們在這個世間,甚至於有很高的地位,有很豐富的學識,但是學佛,諺語所謂隔行如隔山,佛學裡頭是幼稚園。這個話早年我聽李老師說,李老師在慈光圖書館辦「大專佛學講座」,第一屆開班的時候學生只有四個人。我記得兩位是台大的,一位是師範大學的,另外一位是政治大學的,四個學生,年輕的學生,大概都是大學三、四年級的。頭一堂課老師就說了,你們在世法裡面是念到高等學府,大學生,可是你們要學佛,學佛你們是在幼稚園,那就不是大學生,幼稚園。上課的教室真的是在幼稚園,坐小板凳,在幼稚園上課,跟這個比喻很相應。

      下面清涼大師說,如果就聞慧來講,「雖對明師,不肯諮決」。這個地方講的聞思修三慧,我們只可以說大乘,不能說菩薩。三慧裡頭淺深差別也很多,絕對的標準是法身菩薩,聞思修三慧他是一次完成,不分階段的。那麼學大乘,初學的人真的是有階段,不是沒有階段。《華嚴》上說的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,行布就是次第,有淺深差別,圓融是沒有次第,淺中有深,深中有淺,淺深不二,這個很不好懂,這才真正是大乘佛法。譬如我們講淺的,初學的人下手,以世法來講,中國古時候兒童上學,中國古時候沒有幼稚園,而幼稚園就是家教,父母教!父母用什麼方法來教?身教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      周文王的母親太任,距離我們現在差不多三千年了,在那個時候她就懂得家教。我們相信家庭教育絕對不是從太任開始,太任再往前面推,文字上的記載,有明文記載的,堯舜就非常重視家庭教育。文字記載,太任懷孕的時候,就是懷的文王,她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非常謹慎。為什麼?影響胎兒。經典上所記載的,這個時候太任「眼不視惡色,耳不聞淫聲,口不說傲言」,就是傲慢的言語沒有。真正做到儒家所說的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」,她做到了,這就影響胎兒。所以文王接受教育,沒出世就開始了,你說這個根基多好。出生之後,這麼好的母親,讓他六根所接觸的全是正法,孝悌忠信,禮義廉恥,仁愛和平,六根所接觸的環境全都是這個。

      這個要父母,父母要不教,小孩實在講稟賦相差不遠,正如《三字經》上所說的,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」,這是孔夫子《論語》裡面講的。一切眾生性相近,習就要教了,從小讓他習慣成自然,習性與本性相應這就對了。本性是什麼?倫理道德是本性,堯舜那個時候教學的宗旨,是父子有親(親愛),君臣有義(道義),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,就教這個。而且怎麼樣?人民都能夠做到。為什麼人民能做到?堯舜自己本身做到,真的是做得非常圓滿,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一生當中沒有違犯這個原則。所以後人稱他為至聖,中國人稱古聖先王,就是指的堯舜。到文、武、周公,文王、武王是父子兩代,周公也是文王的兒子,輔佐武王,聖人,這是我們一般講不是凡人。現在的話說,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這八個字他們真的是當之無愧。

      遇到了好的老師,不肯認真學習,不能常常向老師請教,這個錯誤。學問學問,學就是要問,你不問到哪學?「夫子入太廟,每事問」,其實我們讀了這些文字心裡很清楚,是不是孔子不知道?知道!知道為什麼問?就跟佛經上,你看文殊菩薩提出這麼多問題,文殊菩薩怎麼會不知道!為我們問的。給初學的人,給學者做個榜樣,做樣子,也就是現身說法教你怎樣學。你不問怎麼行?世出世法,德行、學問成就,它的順序真的就是佛法裡說的「信解行證」這四個字。信非常重要,對自己有信心,對老師有信心,對父母有信心,對自己所學的這個課程有信心,你才能學得好。當然疑問很多,斷疑生信,誰幫你斷疑?老師!傳道、解惑,惑是你的迷惑,他要幫你解除迷惑。可是你要問,世出世法的老師都一樣,你要不問他不說。你看佛經,這麼多的典籍,幾乎每一部經都有啟請的。那個啟請就是他提出問題問的,世尊為他解答,這樣記錄下來就成為經典。

      可是也有無問自說的,那很少,那是例外。老師觀機,對學生的程度、根性了解得很透徹,有很重要的東西,知道你能夠接受,你可以學習,你問不出來,這種情形之下,老師不問也說。所以佛法裡,十二分教裡頭有無問自說,諸位看《阿彌陀經》就是無問自說。佛經翻譯的時候也有個體例,凡是這部經經題上冠上「佛說」,就是佛無問自說。為什麼有的經上冠上佛說,有的經沒有冠上佛說?譬如《華嚴經》就沒有佛說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沒有說「佛說大方廣佛華嚴經」;《妙法蓮華經》也沒有佛說,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也沒有佛說。為什麼有的經有佛說,有的經沒有佛說?這個初學都有問題。老師為我們講解,經文正宗分第一句話是佛說的,通常這個經題就安上「佛說」。第一句話不是佛說的,是弟子們啟請的,通常講這個經題上不用佛說,表示是有人啟請的。我們看看《大藏經》這麼多經典,沒有加「佛說」的多,有加「佛說」的比較少。這個我們就懂得了,經題上每個字都含著有意思在,不是隨便說的。

      所以親近明師,你們諸位看這個「明」是光明的明,不是名氣很大的。名氣很大那是福報,不一定他智慧就大;智慧大也不一定會出名,真有大智慧,真有大德行,不出名,沒有人知道的,歷代高僧裡頭都有。出了名的是福報,名也是福,屬於福報。但是一般諺語說得好,名過其實沒有好處,應該是什麼?實至名歸,那你名氣再大沒有害處。如果說是名超過了實際,沒有好處,往往生傲慢,自以為是,這麼一來就墮落了。就是此地講的,為什麼不能成就?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。我們今天在這個社會上,如果小有名氣,你自己會不會感覺得很榮耀,感覺得現在人所講的「值得驕傲」?如果你有這種感覺,你就壞了,再向上提升難了,你的德能、你的智慧到底有多少?我相信不大。

      為什麼?真正有學問、有德行的人,不要說是佛門,我們以世間法來說,儒家講的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,一絲毫驕慢都沒有。真有學問,真有德行,對什麼人都有禮,真正是《弟子規》裡面所說的,懂得尊重別人,跟別人接觸必然是「怡吾色,柔吾聲」,說話溫柔,容貌歡喜。像彌勒菩薩(布袋和尚)一樣,笑面迎人,這是有德行、有學問的;板起面孔,傲慢的樣子,這個人不是有真正德行,也沒有真正的學問。夫子《論語》裡頭記載,夫子有句話說得很好,他是用比喻說,譬如這個人他的德行、他的才幹像周公一樣,如周公之才之美,這是夫子讚歎。夫子一生最佩服的是周公,他也很想學周公,沒有緣分,周遊列國目的在此地,沒人用他。他說這樣的一個人,「使驕且吝,其餘則不足觀也」,這個人傲慢、自以為了不起、吝嗇,夫子說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是真的德行,不是真的學問。

      如果是真學問、真德行,接觸大眾一定是和藹可親,每個人看到你跟你接觸的時候,歡喜你,尊重你,也畏懼你,大人之德。所以讓人家見到你生敬畏之心,敬是敬愛,我們一般講又喜歡你,又怕你,那真正是大德大能,真正有學問。所以遇到明師,明師就是真的有智慧、有德行、有修養,在佛法裡面講有修有證。遇到這樣一個好的老師你可不能放過,要常常去請教;常常請教,老師知道你好學,才肯認真教你。這個教學是廣泛的,譬如課程之外的,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我所學的東西怎麼能用得上,應該怎樣應用才恰當,這都是問題。問功課的問題,這種學生多,問我所學的怎麼能落實到工作上,很少很少。

      所以今天學校裡面的學生,他有做事情的能力,他不會做人,他不會生活。什麼原因?我也是在學校念書出來的,也在學校教過幾年書,我很清楚。學生從來不問這個問題,沒有問到,我學的這個東西怎麼用在生活上。所以,雖然考試能考九十幾分,能考一百分,不會做人,不會做人就不會處世,這就是現在社會的現象。每年你看看高等學府畢業出來的人有多少,博士、碩士太多了,可是一般公司行號想雇人,找不到人。這些人有能力做事,不會做人,不會做人有的時候就會把你公司搞垮,為什麼?得罪人。於是不敢雇,那麼變成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,真的畢業就失業,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,失業,這是現代社會現象。

      古時候沒有,古時候是學而優則仕,不願意出來做官就變成隱士、高人,他們生活雖然很辛苦,生活非常快樂。顏回就是很好的榜樣,生在亂世,有道德、有學問。我相信《論語》裡面開頭這句話,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」,我相信這句話孔老夫子很可能是從顏回這個地方所感嘆的。顏回在弟子當中,夫子的評判是第一,但是處於亂世,一生不得志。而夫子本身亦復如是,他老人家本身一生也不得志,這師徒二人在那個時候確實人不知而不慍。孔夫子的出名是後代,到什麼時候?漢武帝制定國家教育政策,採取孔孟學說為教育主修的課程,這樣才把他的身分、地位提高,後來成為萬世師表,後人。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也是默默無聞,這個我們要知道,真的是大德,後世出名也是大福報,這是我們要曉得的。明師很難遇,可遇不可求,遇到之後要問疑,無論是哪方面的疑惑都要化解,所以說斷疑你才真正能生信。

      第二個意思,「約思修者,雖對教日,心眼不開,責聖道之不生,何其惑矣」。這個過失就更重了,但是這兩種學生淺深差別不一樣,前面是初學,聞慧是初學;後面這一段就有相當的深度了,真正在做研究,真正在落實、學習。這一類的人雖對教日,「教」在此地是說佛菩薩的教誨,「日」是比喻,佛菩薩的教誨是真實智慧,智慧是光明,用日來比喻、來形容,聖人的教學像太陽一樣普照十方。但是自己怎麼樣?心眼不開,這是我們一般講開悟,他不悟,雖然天天接觸聖教,不開悟。這什麼原因?看下面一句你就明白了,「責聖道之不生」,他不回過頭來檢點自己,他怪別人。怪別人什麼?怪佛菩薩沒有加持他,沒有保佑他,怪經典為什麼這麼深,為什麼這麼難懂,怪老師沒有好好的教導他。你看他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,一點過失都沒有,過失全在外面,這就是他自己真正的過失。

      豈不聞聖學,不但是聖學,世間學術也不例外,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,這個事情很明顯。一個老師教二十幾個學生,我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,就是現在講的學講經。他開個經學班,培養弘法人才,這個班辦了兩年,他老人家一生只辦過這麼一次,兩年就結束了。二十多個同學,我們在一起學習,我在班上算年輕的,我們二十幾個人,大概比我年歲小的有六、七個,比我小的,三分之二年齡都比我大。我們二十多個人,老師在一個講堂上課,我們這二十多個學生都在聽講,都聽老師的,各人得的益不一樣。得益不一樣,跟諸位說,就是學生對老師的誠敬不一樣,就應了印祖這句話,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。凡是誠敬從哪裡表現出來?認真學習。接受老師授課的時候,一心專注,一面聽課一面還打妄想,不行!一面聽課,一面私下跟同學還雜心閒話,不行!你怎麼能成就?

      所以,學生哪個能成就,哪個不能成就,老師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他在講台上往下一看,哪個人專心,哪個人散亂,清楚!專心的人得益,心散亂不專的人不得益。講經亦復如是,講經就是授課,就是上課。講經時候的聽眾跟上課情形不相同,上課學生是固定的,講經聽眾不固定。有的人天天來,一堂不缺;有些人偶爾來,一個星期來個一、兩次;有些人甚至於一年看到一、兩次,流動性很大。講經這種場所是對大眾的,不要求大眾天天來,天天來聽當然有好處。我們《華嚴經》是採取講經的方式,就是對大眾授課的方式,不是對學生。對學生的講法,我們就不會講得這麼詳細,為什麼?他的課本是一貫的,真的所謂是點到為止,學生天天在學,他要一直學下去的。可是面對大眾,流動性很大,我們就要有慈悲心。怎麼個講法?今天有一、兩個人他一生當中可能只來聽這一次、兩次,他聽了要不得受用的話,那我們就對不起他。

      佛氏門中不捨一法,佛氏門中不捨一人,一個人一生當中有一次接觸,這個緣都很殊勝,我們都要想到,都要顧及到。因此,我們字字句句這個經文講得很廣,講得很深,你縱然來聽一次,這一次你也能聽到一個完整的利益,你沒有白來。這就跟教室裡頭對學生授課的方式不一樣,學生授課,今天不行,他明天還來,今年不行,還有明年,他有很長學習期間。面對廣大群眾,甚至於國外來的,真的,他只能夠來兩、三天,甚至於確實只能來一次,統統都要顧到。這個才叫普度眾生,普遍的幫助有緣的眾生,一次的接觸都是有緣。

      我們顧慮到了,他自己能不能得益就在他自己的誠敬,誠敬就是專注。具足我們剛才講的信心,他有自信心,這非常重要。佛法講信心,第一個是講信自己,相信經本、佛菩薩的教誨,相信講經的法師,一心專注,他能得利益。甚至於他聽經得的利益超過了講經的人。有沒有?有,很多,古人所謂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」,就這個道理。講經雖然講得沒錯,講的人未必真修,這一品經裡頭統統都說到;但是聽經的人他如果善根深厚,他一聽就覺悟,他就能依教奉行,超過老師,這種情形在教學裡面很多,不難見到。所以,諺語才講「善教不如善學」,會教的人難得,會學的人更難得。中國古人常講,「有狀元的學生,沒有狀元的老師」,哪一個教書先生是狀元出身的,沒有。多半是秀才,秀才教出來的學生考中狀元,超過老師,這個在歷史上太多了,真幹。你看一個人中了秀才之後,一生做秀才,就不能夠再上去,都有原因的,不是沒有原因。

      我們這一品經讀完之後,真的得很大的啟示。所以這些業障,總而言之統統叫做業障,這麼許許多多業障,我們有沒有?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,這都是堯舜教的,孔子常常提到,孟子也常常提到,聖人的話。我們遇到困難,遇到阻礙了,不可以責備別人,那你是錯誤,你不會有長進,不可以怨天尤人,要反省。過失肯定在自己,自己沒有真正的德行,不能感化別人,沒有真正的學問,不能解決問題。學問是真智慧,真智慧能解決問題;沒有真實智慧,你怎麼能解決問題?

      我們生在這個亂世,無論是家庭,無論是社會,非常複雜。多少聰明人天天在想方設法來解決,能解決得了嗎?愈解決麻煩愈多。現在社會上最嚴重問題是消弭衝突,衝突能消滅得了嗎?不可能,正是老子所說的話,「和大怨,必有餘怨」,這不是解決的辦法。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教我們,怨仇要化解,冤家宜解不宜結。化解從哪裡化解起?反求諸己,真正能化解,從自己本身做起。我常常講,我是把儒佛合起來說,我們真幹,幹得有效。哪個人沒有怨家債主?這一生沒有跟人家結冤仇,還有前生前世,生生世世,不可能的事情,怨親債主每個人後頭都一大堆,都沒有法子計算的。怎麼個化解法?

      要從自己內心,把對人、對事、對物對立的念頭化解掉,跟任何人不對立,跟任何人不起衝突。遇到即使極大的毀謗、侮辱、陷害也不放在心上,為什麼?這叫化解。化解不是從外面,不是從對方,從自己內心化解,你的心就非常快樂,不亦悅乎!真的,這個化解久了,你自己所謂相隨心轉,體質也隨心轉,真的就變了。那些怨親債主看到你這個樣子也歡喜:算了,原諒他!不要跟他計較了,他是個好人。這就是自己真誠到極處,感動別人,這個方法才真正能化解,化解衝突。對立、報復的念頭沒有斷,永遠不能化解,生生世世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好,這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勤首菩薩偈頌第七首:

      【如人無手足。欲以芒草箭。遍射破大地。懈怠者亦然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跟我們說,這是第五個比喻,「闕緣心廣喻,喻愚人無淨信手以持定弓,復無戒足以距惑地,以劣聞慧箭,欲遍射破業惑厚地,空欲難遂」。註解文字雖然不多,把這首偈的比喻都說出來了,我們學習清涼大師這一段的開示,經文的義趣盡在其中。這是比喻愚人(愚痴之人)沒有淨信,把淨信比作手,你看把戒比喻作足,『如人無手足』。『欲以芒草箭』,芒草製的箭怎麼能夠射穿東西?這像小朋友的玩具一樣,你用它來射地,想把地射穿,那不可能的事情,這是比喻『懈怠』。

      第一個淨信,真的是難。什麼叫淨信?如果對於你所修學的有絲毫疑惑,你的信心就不清淨;清淨信心非常希有,人有淨信,哪有不成就的!佛在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信心清淨就是此地講的淨信,這個清淨的信心沒有,難!太難了。說到這個地方使我想到我在早年受戒的時候,我出家之後兩年才受戒。我出家就教佛學院,也教了兩年,也在各地方講經,一出家就幹這個事情。兩年之後,這才有緣去受戒。受戒回來之後,當然第一個是看老師,感謝老師的教誨,我的老師是李炳南老居士。

      我去看他,還沒進門,他在大廳裡面,我在門外,看到了。看到,他就指著我:你要信佛!你要信佛!很大的聲音,講了好幾句。我聽了都莫名其妙,我怎麼不信佛?我要不信佛我怎麼會學佛?我要不信佛怎麼會出家?我要不信佛怎麼會去受戒?所以他講的話我有疑惑。我走進去,他叫我坐下,我坐下來,老師知道我有疑惑,不要等我開口,他老人家就說了:「信佛不容易!不要以為你現在已經受了戒回來,你就信了佛,有許多甚至於老和尚,到八、九十歲,臨命終時還不信。」我是愈聽愈迷惑,不知道他講的是什麼意思。最後他說出信的標準,什麼叫信?依教奉行才是信。這個我就體會到了,我們學的沒做到,他這一提我就明白。

      你說我們一般講受三皈入佛門,我入佛門大概是一年多,我跟章嘉大師一年多才皈依。還是別人勸我的:你的福報太大了,你能夠親近大師,大師親自教你,不容易,你還不皈依?我心裡想,好,我皈依!這正式拜他老人家為老師,他給我一個皈依證,也給我取了法名,實際上這都是形式。是皈依了,皈依的意義不懂,什麼時候我才把皈依的意思搞清楚?我講《六祖壇經》的時候才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。《壇經》裡面有傳授三皈,六祖大師在開示裡頭說「皈依覺,皈依正,皈依淨」,跟我們平常傳授三皈不一樣,我們平常傳授都是念的「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」。六祖能大師不是這麼說的,他說皈依覺、皈依正、皈依淨,然後再接著說「佛者覺也,法者正也,僧者淨也」。

      他為什麼要這樣說法?六祖去我們一千三百多年,唐朝時候的人,他為什麼不說皈依佛法僧,一定要說皈依覺正淨?所以我們讀書人從他的語氣能體會到,唐朝那個時候,大概對於皈依的觀念逐漸起了變化。那就是什麼?有形式沒有實質,又何況一千三百年之後的現在,統統是形式。形式得不到利益,缺緣,一定要曉得三皈真正的意義。我們今天受了三皈,形式上受了,實際上呢?實際上完全沒有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依然是迷而不覺,依然是邪而不正,依然是染而不淨。諸位想想,是不是這樣的?別人是這樣,自己也不例外,也是這樣的,還是迷邪染。

      三皈叫做「翻邪三皈」,也就是從迷邪染回過頭來依覺正淨,覺正淨是自性三寶,不是依外頭。佛法不依靠別人,要靠自己,自性覺是真佛,自性正是真法,自性淨是真僧,佛是教我們皈依自性三寶。我們有沒有回頭?皈就是回頭的意思,回歸,依是依靠,這個意思深。今天我們在日常生活,處事待人接物,我們依什麼?我們依迷邪染。所以,起心動念無不是罪,《地藏經》上說的,說得一點都不錯。迷邪染怎麼會不造罪業?起心動念是造罪業,言語動作也是造罪業,出不了三界,出不了輪迴。佛教導我們,這是正法,正法是教給我們要回歸自性。佛門裡面祖師大德常說,把你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找到,那個本來面目就是自性,就是覺正淨,覺正淨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。那麼我們今天在六道裡頭搞輪迴,面目全非,不就是這麼一回事情嗎?

      找回來從哪裡下手?從信。相信自己自性具足覺正淨,自性具足戒定慧,具足無量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你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。這正是儒家《三字經》上所講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本善是我們的本來面目,我們今天為什麼變得這麼不善?迷而不覺是不善,邪而不正是不善,染而不淨是不善。迷邪染是不善,什麼是善?覺正淨是善。儒沒有佛講得那麼透徹,沒有佛講得那麼詳細,你說儒有沒有講到?講到了,你細心去體會,正是聖人所見,大略相同。所以一切要反求諸己,這就對了,不可以怨天尤人。

      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跟我們講六個信,這是入佛門的第一課,「信自己」,剛才說過了。「信他」,他是什麼?他是老師。我跟這個老師學,我不信他,你還能有成就嗎?我們的根本老師是釋迦牟尼佛,我們稱本師釋迦牟尼佛,根本的老師。你相不相信?你不相信他,你怎麼能學到東西!老師不在了,老師不在老師的教訓還在,經典就是老師的教誨。留下來的這些教科書、講義在,佛所講的是教科書,祖師大德的註解是講義,你相不相信?先決條件,你跟這個人學,你就得信他,不信他決定不要跟他學。為什麼?你跟他學浪費時間、浪費精力,你一無所獲,這就錯了。你對這個老師相信,對他有信心,對他尊重,他說的話我們完全接受,完全依教奉行,師生關係才能建立,這是真的關係,不是假的。老師承認他是我的好學生,學生承認這是我的好老師,師資道合。不敬不行,陽奉陰違得不到利益。

      我們自己做過學生,也做過老師,這個經驗很豐富,自己是從這裡走過來的。誰能得利益?具足清淨信的人能得利益。所以尊師重道,絕對不是這個老師覺得自己了不起,「我有道德,我有學問,你們對我要尊重」,不是的,如果老師有這個念頭,他一文不值。老師看到這個人尊師重道,就曉得這個人對道學重視,非常認真受教,老師要特別照顧他,你要不照顧他,你對不起他。他有十分誠敬,你就要教他十分,你教他九分,還欠一分,對不起學生。如果這個學生只有三分誠敬,你不要教他四分,為什麼?那一分是白教,他裝不進去,他那個器只有那麼大!所以你能得多少,還是在自己,不在老師,這反求諸己太對了!所以對老師要相信。

      第三,信理、信事,宇宙之間一切萬法都有理、也有事,這些理事經典上都講得很清楚;理事之外,還有因、還有果。蕅益大師講這六個字,「信自、信他、信事、信理、信因、信果」,這樣你的信心才具足,信心才圓滿。對於自、對於他,沒有疑惑,對於理、事沒有疑惑,對於因、果沒有疑惑,叫淨信。這個淨信可不容易!誰具足淨信,這個人一生決定成就;教下決定大開圓解,宗門決定大徹大悟,念佛決定得理一心不亂,生實報莊嚴土,你說這個信心多重要。現在這個人學佛學得也不錯,沒有信心,信心不足,他還有疑惑。甚至於有疑惑自己還不知道,自以為是,不肯向高明請教,這在修學的態度上就差了。古時候自己有疑惑,不恥下問,到處去請教,叫參學。參學什麼?參學是到處請教,求別人開示,求別人指導,虛心求教他才能成就。稍稍涉獵,絲毫貢高我慢,輕慢別人,高抬自己,決定不能成就。

      首先講淨信,有淨信才有定,為什麼?我信老師我一定跟這個老師學,老師所教導的我能夠理解,我能夠依教奉行。我跟章嘉大師三年,他老人家圓寂了,我佛學的根基是章嘉大師奠定的,我非常感激他。沒有那三年的根基,我跟李老師學教,也會像此地所說的缺乏淨信。我的基礎是章嘉大師奠定的,以後在台中十年學教能有一點成就,靠那個基礎。那個基礎裡頭,尊師重道,一心專注,所以心是定的。李老師特別教我,就是入門的時候三個條件,這三個條件是定功。第一個條件,你拜我做老師,跟我學,從今之後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;其他的無論是法師、大德講經說法一律不准聽,只能聽他一個人的。為什麼?心定。所以你看你對老師有沒有信心,你有信心你心定了;你沒有信心,老師這麼說,偷偷的還去聽別人的,這就不行。

      第二個,你眼睛會看,你會看佛經,你會看這一切書籍,你所看的文字,不經過我同意,包括佛經,都不准看。想看的東西一定向老師報告,老師同意才可以,連佛經都是這樣,何況別的。心定了,不亂看,不亂聽、不亂看,心定了。第三個條件是你從前所學的我都不承認,要全部放棄,從今天起從頭學起。為什麼?過去學的東西我要承認了,你會拿這個東西來辯論,老師還要跟你辯,這多辛苦!一概不承認,不作數。末後跟我說,這三個條件也不是永久的,五年,五年之內一定要遵守。我們這才懂得,古時候的人拜老師,五年學戒,什麼戒?就這三條戒。五年為期,五年當中一定要遵守,這個五年你的心定下來了。我學得很好,很有受用,三個月之後就有效果,心清淨了,半年之後效果就很殊勝,就對老師這個三條非常敬佩。五年之後,我就向老師說,這個方式很好,我自己發心再守五年,老師笑著點點頭。

      我遵守他這三條教誡十年,出來講經說法,弘法利生,教學相長,有能力禁得起磨難,有能力禁得起考驗,靠這兩個老師的指導,一切懂得反求諸己,決沒有怨天尤人。但是初學,煩惱習氣在,要修忍辱波羅蜜,最初的時候不怨天、不尤人,是忍!忍耐著。慢慢以後功夫深了,智慧逐漸現前,才真的化解了。所以,我如果像那些算命先生給我算的,壽命只有四十五歲,我四十五歲就走的話,我的功夫是在忍辱,沒有智慧,沒有定慧;有忍辱才能夠到禪定,有定功才能生智慧。所以我今天有這麼一點定慧,是壽命延長了三十年,沒有這三十年的話,我那個時候的功夫是忍辱,在六波羅蜜裡面只有前一半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後一半沒有,精進、禪定、般若沒有。以那個基礎,再有二、三十年功夫,學習才能夠契入境界。

      我一生這些歷程,你們同修要是細心的人都能夠理解。為什麼?看看我早年,早年沒有錄相,有錄音,你聽聽我在三十年前講經的錄音帶。你聽聽那個時候的,聽聽三十年前的,聽聽二十年前的,聽聽十年前的,聽聽現在的,你就曉得那個進步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不一樣。現在走向什麼?純淨純善,向這個目標邁進。什麼都能忍,無論是跟什麼人相處,你要怎麼樣我都隨順,沒有反對的意見,什麼都好。為什麼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你有執著,你有分別,錯了!本師釋迦牟尼佛什麼都能忍,接觸一切眾生,天天到外面托缽,給什麼吃什麼,沒有不歡喜的;有好吃、有難吃?沒有,用心念把境界擺平了。這佛常講的,一切法從心想生,自己純善純淨的心把外面境界擺平了,擺平就是一真法界;十法界、六道、三途不平,平等就是一真法界。所以,有淨信而後才有定,這個定比喻作弓,你才拿到定弓。

      「復無戒足以距惑地」,因為偈頌裡面講「如人無手足」,手是比喻信,足是比喻戒。你看又沒有信,又沒有戒,這怎麼行?這兩個字太重要了,這是修學的根。「戒是無上菩提本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這是佛在《華嚴》上講的。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我們從哪裡學起,從規矩,規矩就是戒律,你要守規矩。我跟李老師學習,要守他這三個規矩,這三條戒。在佛門裡面,根本的戒律是「淨業三福」,這是根本的指導原則,最高的指導原則,三條十一句。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你做到沒有?這個四句完全落實在十善業,《十善業道經》,《十善業道經》雖然是經,但是實際上是戒律。這是什麼?這是學佛的預備課程,沒有正式學佛。像我們讀書一樣,先讀預科(預備班),然後再進入正科班,這是預備班。

      我們連預備班都沒有讀過,怎麼能進入正科?正科是第二條,第二條三句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三皈覺正淨你才能學得到,你沒有前面第一條,第二條學不到。所以,我們今天受三皈、受五戒、受菩薩戒,都是形式,沒有實質,實質一定要從第一條建立。你看第一條,我剛才給你講了那麼多,是「奉事師長」,但是第一句「孝養父母」,不孝父母的人他怎麼會尊敬師長?奉事師長的人決定孝順父母。所以孝是根之根,佛法是師道,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你說這多重要。

      入門正是世尊教導我們的,「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你看淨業三福,你不按照這個程序去修學,非佛弟子。孝親尊師、十善業是世間法,佛法是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,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你沒基礎怎麼行?然後你才曉得我這幾年為什麼那麼重視《弟子規》,《弟子規》裡面所講的就是孝親尊師,我們「淨業三福」前面兩句,後面兩句就是十善業道。《十善業道經》過去我詳細講過一遍,好像是八十個小時,我自己不清楚,聽說光碟是八十片,應該是八十個小時。八十個小時太長了,所以我又把它濃縮、精簡,做了一個節本,希望把八十小時變成四十個小時,便利於初學。這個節本好像也做好了,應該很快就可以流通,這是基礎。

      然後才能夠真正修學三皈、五戒、菩薩戒,或者出家的沙彌戒、比丘戒,你才真正能夠受持,真正能做到,歡歡喜喜,一點困難都沒有,奠定德行的基礎。再往上成就學問,大學問!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自行化他。這是順序,不能夠躐等的,躐等就錯誤。所以,我們今天的戒足就是弟子規、十善業道、三皈、五戒,戒足。你有這四樣東西,不能躐等,這四個次序不可以躐等的,弟子規後面十善業,十善業後面三皈,三皈後面五戒,無論在家、出家,你有戒足了,你有淨信,你有手。你這個人很健康,有手有足,不像此地講的這個人沒手沒足,他能成就什麼?這叫有手有足,然後才能往上提升,才能發展。

      以距惑地,惑是什麼?誘惑、迷惑。你有淨信,你有戒定,現在人講你有免疫的能力,外面這些病菌你不害怕了,你有免疫的能力。換句話說,你只要有淨信,有戒定,你就能夠不受現代社會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的誘惑。距惑,拒絕它的誘惑,不受它的誘惑,這就對了。為什麼我們今天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在面前你還會動心?你沒有淨信、沒有戒定,你會動心,你會受它影響,你會犯錯,你會墮落,道理在此地。功夫不深的人明知故犯,沒有辦法,忍不住,還是要犯,戒定功夫不夠!怎麼辦?你要盡量迴避,少接觸,最好不接觸。所以古時候初學的人,定慧功夫不到家,住山,寺院庵堂都在深山裡,人跡罕至,很少人到那裡去。從前的人工作都很辛勞,哪有像現在還有放假觀光旅遊,從前沒有。

      再是「以劣聞慧箭,欲遍射破業惑厚地」,業惑是無量劫來累積的煩惱習氣,這個太厚太大了。你只有小小的一點聞慧,戒定慧,你就想來破無量劫累積的這樣厚、這樣廣的業惑,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智慧開了,明心見性,業惑就沒有了,業惑沒有,就像空中的雲彩沒有了,日光遍照大地,沒有雲層障礙。你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完全透出來,自性裡面的德能相好完全現出來了,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,這就是為什麼要學佛。有人問:很奇怪,你為什麼要學佛?正確的答案,學佛沒有別的,無非是恢復自己本性本善,恢復自己本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而已,這是應該的。我們自性本善,現在變成不善,自性有那麼多智慧德能,現在都失掉了,我今天接受這個教育,要恢復。你要問,恢復就是成佛,能不能成佛?能!你為什麼有那麼大的自信心?這是自性本有的,怎麼會不能?

      馬鳴菩薩說得好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我們今天煩惱、習氣、業障本來沒有,本來沒有的當然可以消除,可以把它斷盡,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。不是說本來沒有的我要求,那就很難,能不能得到是個問題;這是本來有的。所以理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,我們的信心才能生得起來,由信心達到淨信,這個非常重要,淨信可不是初學就能夠得到的。所以最初學佛是迷信,佛是什麼一無所知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這叫正信。這就不是迷信,是正信,就是我有理由信他,有條件的信他;到一切疑惑都斷掉的時候,叫做淨信。一個人從正信到淨信,少則十年,多則三、四十年,淨信才現前。所以學佛,我也常說要長壽,沒有長壽,淨信還沒有現前,壽命就到了。這是什麼?這也叫業障,這是煩惱。

      《八大人覺經》裡面講的四種煩惱,死是一種,我還沒有成功,壽命到了。所以,沒有足夠的時間,你達不到這個境界,中下根人。上上根那是例外,那真是所謂一聞千悟,上上根人。我們不是那個根性,中下根人,中下根人需要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我自己非常幸運,真的是佛菩薩保佑,能活這麼大的年歲,學佛五十四年,講經四十七年;世尊講經四十九年,我再講兩年就四十九年。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不行,對於中下根人來說非常非常的重要。智慧開才能夠破煩惱,也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,真智慧開了,這個東西沒有了。真心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業惑,分別、執著屬於業,是煩惱;起心動念是惑,是迷惑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