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45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五卷)  1999/06/17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145

      請看經本,化樂天長行第五句:

      【念光天王,得了知一切佛無盡福德相解脫門。】

      這是念光天王所修學的法門,這個法門『了知一切佛無盡福德相』。清涼大師在這一段,給我們說了三個意思:第一個意思是講福德之相,第二是講清淨慈門,第三是講大慈悲行,說得非常之好,我們應當要學習。「了」是明瞭,「知」是認知、認識,這兩個字是關鍵,我們學佛對這兩個字不能不慎重。真正了知,佛法裡面所說的殊勝的功德利益,你才能夠修得。今天我們修學功夫不得力,依舊被煩惱纏縛,原因就是我們對佛法,不但是佛法,說實在的話,連世法都不能了知。書念得雖然不少,經也念得多,但是對經中的義理沒有了知,吉凶禍福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情,善惡業因更不必講了,我們從哪裡修起?所以「了知」兩個字就要緊。我們為什麼不能了知?煩惱覆心,把自己的心蓋覆住了。煩惱裡面,尤其是嚴重的私欲,自私自利,愛欲、嗜欲,嗜欲是嗜好,這個東西要不能夠把它捨棄,世出世間一切善法,你決定不會了知;諸佛如來給你講,你還是不會了知。為什麼?你自己有障礙,你沒有辦法體會,你所了知的是學人家言語,皮毛而已。古書《禮記》裡面所講的「鸚鵡能言,不離飛鳥」,鳥也會說話,學人說話,牠還是屬於禽獸。什麼原因?牠會說,牠不了知其中的意義。人家為什麼修行證果?就在了知,了知是佛法裡面講的覺悟,大徹大悟,明瞭認識了。

      認識福德之相,他才能成就福德之相。諸佛如來,經上常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他要不了知,他怎麼能成就?這是經上就我們世間人所謂的相好,世間人了知有限,佛為了教化世人,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是隨順世間所說的,俗諦講的。而實際上,相好沒有邊際,大乘法裡常說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,那是真的,豈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?相好從哪裡來的?世間看相的人常說「相隨心轉」,這是真的,跟佛經裡面所講的原理原則相應。佛在《華嚴經》上說,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八個字就是相隨心轉。佛菩薩的相好,是佛菩薩的心好;惡道眾生相不好,是惡道眾生的心不好。心有貪瞋痴,所以現的相就不好,惡道的相。心捨離貪瞋痴,所以就成就佛菩薩的相好光明。

      清涼給我們講的三個意思,第一個是福德之相,是說相好光明是無有窮盡的,他講「有十蓮花藏世界微塵數,故無有盡」,這就是平常我們講身有無量相、相有無量好,佛果地才到究竟圓滿,所以是無盡的福德相。可是諸位要曉得,你能夠見到佛無盡福德相,你是什麼地位?你成佛了。你不成佛,你怎麼能見得到?我們每個人心理不一樣,縱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,見的相也不一樣。八二年我在香港講經,聖一法師來看我,告訴我他去朝普陀山,在梵音洞裡面見到觀音菩薩。他們同去的是三個出家人,還有當地官員陪同。在梵音洞,這三個出家人在洞口拜觀音菩薩,他說他們大概拜了半個多小時,見到觀音菩薩,非常歡喜。回來的時候,三個人說說見菩薩的形像,三個人見的不一樣。聖一法師見的觀音菩薩是金色的,身金色,戴毘盧帽,見到這樣的身相;另外一位出家人所見到,就是我們一般所看畫像裡面白衣觀音,見到是這個相;還有一位出家人,見到是比丘相,是個出家人比丘。三個人都在那裡拜了半個小時,見的相不一樣。於是我們才恍然大悟,原來相隨心轉。誠敬之心、至善之心,誠敬之心三個人不相同,三個人都有善心,善心程度也不相同,所以見觀音菩薩的相不一樣,這種見相非常顯著,非常明顯。

      而我們現前這些境界相,我們見一切人,見一切事,見一切物,好像我見跟你見差不多,其實不一樣,這些微細的地方我們一般人疏忽了。佛菩薩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,他所看到一切眾生形形色色,是一真法界至善圓滿的福德相;可是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社會,看到芸芸眾生,示現的是世界亂相、濁惡之相。蕅益大師講得好,「境緣無好醜」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用境緣把所有一切境界相全都包括在其中,這裡頭沒有善惡,是平等相,一味平等。這些相為什麼生起變化?我看到是善,你看到是惡,我看到歡喜,你看到討厭,這都生在我們自己的心,這就是唯識所變,識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你才見到真相,一真法界。真相是圓滿的相,真相裡面,佛萬德莊嚴,相好無盡。我們再問,佛如是,一切眾生呢?一切眾生跟佛沒有兩樣。諸位要記住,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,華藏世界又何嘗不是平等法界?再說咱們娑婆現前的世界,又何嘗不是平等法界?決定不能說,只有極樂世界平等,他方世界不平等,這在理上講不通。理是稱性,無量無邊諸佛法界都是一念自性變現的,為什麼它殊勝,它有差別,又不平等,沒這個道理。既是一念心性所生,決定平等。但是我們現在看起來,好像是極不平等,不平等是因為自己妄想分別執著,把平等的境緣變成不平等的境緣,不是境緣上有不平等,是我們心裡不平等。

      我們再用個比喻說,佛的心像一面很好的鏡子,照外面的境界照得很清楚,一點都沒有改變,佛菩薩的心;凡夫的心也是一面鏡子,這鏡子凹凸不平,也照外面的境界,照在裡面的相是凌凌亂亂,你怎麼能怪外頭境界?怪裡面自己有問題,不是外面有問題。然後這才曉得,我們要怎樣把自己本身這個錯誤改正過來,我們的心境跟諸佛菩薩的心境沒有兩樣,然後你見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就跟如來果地上圓滿的福德相一樣。所以此地講的福德之相,意味無窮。清涼只說相好光明無量,只說了這一句,也就是常講的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,沒有說出其中更深一層的意思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他的真相,他原本之相,皆是身有無量相、相有無量好。你要問為什麼?稱性所現的。性德無量,性德沒有邊際,既是一念心性所現,哪有差別之理?現在我們眼前所生的差別,就像我剛才舉的例子一樣,我們自己現在用的鏡子,這個鏡子凹凸不平,所以照外面的境界產生了扭曲。

      怎麼修法?清涼大師底下兩句,給我們提示出來。一個是「清淨慈門」,這個文上說「謂清淨慈門等,無限因所生故。一一因果,皆稱真故。一一即無有盡,皆同虛空」。末後總結,一一即無有盡,皆同虛空,就是稱性,與自性相應。無限因所生,這是事實。世法、佛法,世法我們通常講十法界,佛法通常講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跟十法界都是無量因緣所生,絕不是單純的,太複雜了。可是諸佛如來他們覺悟了,徹底覺悟了,所以一一因果皆稱真,就是一一因果都與自性相應,這就是諸佛菩薩。而我們一一因果與自性不相應,與自性相違背,所以我們的因果不稱性,這樣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。可是諸位要曉得,無論稱性不稱性,深廣都是無盡的。絕對不是說,我這一部分是一真法界,那一部分變成十法界,沒這個道理。一悟一切悟,一迷一切迷,這才是事實真相,這是諸佛如來教化眾生、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的正理,絕對不是講半迷半悟,沒這個道理。你在這一個房間裡面,你能夠把它照成半明半暗嗎?不可能的事情。明就不是暗,暗就不是明,我們在這個房間裡,燈開開就明了,燈關掉就暗了。不能說我燈開開,我叫它半明半暗,沒這個道理;燈滅掉,也叫它半明半暗,做不到!一定要了解事實真相,我們才能體會諸佛菩薩教學的旨趣,我們也才能夠從接受教誨當中學到東西。清淨慈門,跟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講的「清淨平等覺」相應。所以我們修學,實在講修學就是生活、就是過日子。你要抓住這個綱領:清淨心,只要在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之中,保住清淨心,不失清淨心,這就是福德之相的第一個因素,最重要的因素。這幾天我們念《感應篇》,念到「積德累功」,這個清淨慈門是積德。由此可知,清淨平等覺的心就是積德,這個心跟諸佛菩薩的心相同,這個心就是一念自性,一念自性圓滿具足清淨平等覺。

      清淨平等覺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,變成了行為,就是第三句講的「大慈悲行」,大慈悲行就是福德相。清涼在底下說的這句話說得好,「使盲聾視聽等,皆慈善根力」。由此可知,福德相是圓滿的。我們今天社會上所講的一些殘障的人士,殘障人士礙不礙福德相?不礙。只要他有清淨心,他有慈悲行,這個身體缺陷一點障礙都沒有。這個意思很不容易體會到,真正說明境隨心轉。所以佛陀的教化真正是究竟圓滿,我們深深相信能度一切苦難眾生。大慈悲行從哪裡生的?從清淨心生的。什麼叫大慈悲行?清淨心落實在生活裡面,就是大慈悲行。《無量壽經》解釋得詳細,清淨平等覺的心,只要有這個心,你的日常生活,處事待人接物,都是大慈悲行。心地不清淨,心地不平等,心地沒有徹底覺悟,修什麼樣的善行都不是真正的慈悲行。所以心跟行有分不開的關係,表面上做沒有用。

      《感應篇》舉《了凡四訓》裡一些話,說得好,那個善不是真善。外表裝的是善,其實是作惡,惡累積下來,報就不得了,報必定在三途。佛教我們懺罪,教我們從內心裡真正的悔改,這種改過自新顯露在外面,叫發露懺悔,這個真的能滅罪。不能夠發露懺悔,還是自欺欺人,為什麼?隱瞞自己的罪業。聖賢人教我們,惡的事情要宣揚讓人知道,別人知道了,每個人責備你,責備就是報掉了,叫重罪輕報。好的事情要隱藏,不要讓人知道,你這個善愈積愈厚。現在人不一樣,造一點小小的善事,巴不得人家知道,到處宣揚;人家看到你,稱讚幾句,報掉了,善福立刻就報掉。罪惡深深的含藏著、隱藏著,沒有人知道,所以惡愈積愈厚,善沒有了。這個招來什麼樣的果報,我們想想就明白了。世間人,我們說世間學佛的人,不學佛的人就不說了。學佛的人,天天讀經,天天聞法,對於這些事情還是一點警覺心都沒有。所以我說「了知」這兩個字重要,他為什麼沒有警覺心?天天讀,天天聽,還是不了,還是不知。不知道這個事情的可怕,恐怖畏懼的心生不起來,所以善事還是大肆宣揚,惡事深深的隱瞞,這是完全不了不知,他哪裡有福德?造作種種惡業,現在還能過得不錯,好像沒有看到果報,那是他前生所修的福多,造作罪業這個福已經折掉,還有餘福,餘福盡了惡報就現前。看你餘福有多少,餘的多你來生受苦報;要是餘的少,幾年之間福享完,你的晚年就受苦報。這個事情,真的所謂不是不報、時辰未到。

      我們接受聖賢的教誨,最可貴的是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了知,了知自己就有警覺心,不敢作惡;不但不敢作惡,不敢有個惡念。我們一定要學佛菩薩,以佛菩薩做我們修學的榜樣,真正的斷惡修善。斷惡修善的根就是心,先要修心。在佛法裡,無論是宗門教下、顯教密教,都強調從根本修。根本是從心地修,修什麼?清淨平等覺。諸位要曉得,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,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自性;修什麼?就修這個。怎麼修法?不清淨的染污要捨掉,不平等的高下要捨掉,不覺悟的迷惑要捨掉。菩薩行六個綱領,第一個叫布施。布施叫捨,捨什麼?大菩薩就捨這三樁事情:捨污染,捨高下,捨污染恢復清淨,捨高下恢復平等,捨迷惑恢復覺悟,這叫從根本修。能夠真的把這三種障礙捨掉,恢復清淨平等覺,你身體一切造作、你的言語全是福德相。這個時候就像中峰禪師所說的,打人、罵人都是福德相。何以故?打人、罵人是幫助人開悟,幫助人消災,成就無量無邊的福德,是為別人好,現在講為社會好、為眾生好,這裡頭沒有自己,自己確確實實像大乘經上所講的三輪體空。

      下面他引用,「故涅槃經中,有聞讚佛為大福德」,下面他說,「怒云,生經七日,母便命終,豈謂大福德相」。這是舉出有這麼兩個人,經中說讚佛是大福德相,那個人聽了發脾氣,釋迦牟尼佛生下來七天,母親就死了,他有什麼福德?持這種說法的人很多。下面讚者就說,說出福德相的事實,「讚者云,年志俱盛,而不卒暴,打之不瞋,罵之不報,是故我言大福德相。怒者聞而心伏」。釋迦牟尼佛大福德相表現在哪裡?年志俱盛,盛年,三、四十歲,這是一個人生當中最好的階段,在年富力強的時候,一個人處事待人接物不卒暴,不容易,不卒暴就是溫厚善良。孔夫子的學生讚歎老師德行「溫良恭儉讓」,這五個字就是大福德相,釋迦牟尼佛也具足。下面舉兩個例子,這都是事實;你打他,他不恨你,你罵他,他笑笑,忍讓。溫厚、善良、忍讓,這不是大福德相是什麼?這個怒者聽了這個話,心裡服了。

      這些道理、這些教訓,不但佛經論裡面多,幾乎每一部經論都勸導我們,世間賢聖著書裡面這些教誨也多。前清陳弘謀居士蒐集古聖先賢的教誨,編成一本書《五種遺規》,你們許多同學都看到。我早年在李老師的門下,李老師是將這部書做為我們修身課本必讀之書,勉勵我們要細讀深思,依教奉行。這是古人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會集,不需要我們去讀許許多多的經論,他都把它整理蒐集起來,蒐集在一起,我們讀這部書就等於讀了幾百種書。在佛門裡面,唐朝道世法師也是唯恐後人看到佛法經論太多、太繁瑣,不曉得從哪裡讀起,他費了不少的時間,依據佛的經論編兩個雜誌,叫《法苑珠林》、《經律異相》兩種,編了兩種。分門別類,經典裡面的這些教誨節錄下來,讓我們看這一百五十卷,就等於把整個《大藏經》都看到。古人對後人的愛心照顧真正是無微不至,我們哪有那麼多時間、哪有那麼多精力去查這些《大藏經》。《法苑珠林》裡面分一百類,如果我們想看佛經裡面講因果,它在因果這一篇裡面,把經論裡所有因果統統都抄在裡頭。現代人用電腦,用電腦分類,電腦分類是好,真的是一句都不會漏掉,可是太繁瑣、太多了。太多了,我們現在也覺得頭痛,一條一條的去看,一樁一樁去選擇,很麻煩!他是已經給我們挑選,最精要的抄出來,次要的、再次要的捨棄,給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方便。尤其是研究佛法,學習講經,發心從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,這兩本參考資料決定不能夠離手。在世法裡面,古德也用這個模式編了一本書《歷史感應統紀》,這裡面所蒐集的是二十四史裡面因果報應的記載,可以說這是信史。如果不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絕對不會寫在歷史上,能夠寫在歷史裡面決定是真實的,絕對不是一般的傳說。

      過去我們在講台上,要列舉這些公案因緣故事穿插在其中,李老師就指導我們,這三種書是我們舉例最佳的依據。所以他一生講經說法,所列舉的公案因緣,大概都不出這三部書。我跟李老師比較晚,他在台中已經教學十年,我才親近他,十年以前的我沒聽到,可是老師告訴我這個原則,我懂得。從前十年前那些講稿,他的講稿是表解,那些東西都在,他都給我。而引用的這些故事公案他都有個括弧,標了一個題,但是並沒有說明出處,我們就不好找了。他告訴我,十之七八是出在這三部書上,這三部書我們也都曾經翻印過。初學佛的人,特別要著重因果觀念的建立,對因果堅定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。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我們信什麼?信因果。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,跟我們講六種信。六種信裡面,信自、信他、信因、信果、信事、信理,這六個信,一即是六、六即是一,如果我們說信自、信他,而不相信因果,自他都不信。這六個信裡頭,只要有一個信,其餘五個決定都信;有一個不信,你的信心都是虛假的,都不是真實的。所以我們要自己檢點自己,信心有沒有具足,要從這個地方去觀察。

      「善惡因果」這四個字很難懂,不要看輕了它,自己以為信了,而實際上全是誤會,自己以為很如法,沒有想到全是罪業,這種事情往往有之,自古至今犯錯誤的人太多太多了。現代人犯錯誤就更多,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讀到,這不能怪他。為什麼不能怪他?沒有人教他,他哪裡天生就能了知?了知要受良好的教育,他沒有這個緣分,沒有遇善知識教誨,他怎麼會知道!但是不明這些事理,不明因果造作的罪業,照樣受報。不是說不知者無罪,不知者沒有報,那就太好了。不論你知不知,你造作的都有果報,善決定有善果,惡決定有惡報。世出世法都給我們講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我們在前面曾經讀到,哪裡是三尺,三寸都不到!三尸神住在我們身體裡面,我們起心動念、一切造作,最清楚的是三尸神。三尸神每兩個月到忉利天去匯報一次,幾個人知道這個事情?現在說,這是迷信,你還相信這個!現在人會造謠生事,會說謊話,會騙人,古時候人不會。不但佛菩薩不騙人,古時候讀書君子都不會妄言,都不會欺騙人,絕對不是用神道設教來勸人行善,神道設教被人拆穿了,不就一文不值?所以聖賢人教化眾生方法有的是,絕對不用欺騙。為什麼?如果發現你有一次欺騙,人家對你永遠不相信,信心喪失掉了,怎麼能幹這傻事情?

      在我們此地這些政府,我不太清楚,我在美國住了十五年,美國的環境我比較了解。美國如果有一次欺誑的記錄,你的信用就完全喪失掉,美國人對這個非常重視。你做錯不怕,你要誠實,他對你有信心。發現你一次不誠實,你有記錄,永遠不相信你。外國人進入美國,海關對你就是懷疑,他對你就是不相信,你要拿出證據證明你是真實的。所以他的基本態度就是對你不相信,對你懷疑,你要怎麼樣證明你是誠實的。所以美國人生活最怕失信用,美國人用的是信用卡,信用失掉之後你的生活就困難,你在那個社會真的是無以立足,最怕喪失信用。我們東方人不用信用卡,無所謂。但是古時候人講信、守信比現在人謹嚴,古時候所謂是一諾千金,話說出去之後決定負責任,決定沒有後悔,錯了也認錯。所以那個社會能夠安寧,人民生活能夠過得幸福,心地都能夠接近清淨的水平,相貌都很莊嚴。我們沒有見過古人,我們能想像得到,他們的德行水平比我們高,縱然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,他生活在這個世間,聽別人說話,看別人行事,耳濡目染,他學到倫理道德的概念,他也能夠遵守這個原則去生活、去行事。何況在古時候的舊社會裡,中國儒家倫理道德的概念婦孺皆知,佛法的教學更是普及到全國。古時候學校不多,但是寺院庵堂多,而從前寺院庵堂都有法師、大德講經說法化導眾生,這個對於社會安定、國家的富強、人民的幸福有很大的貢獻。所以要想達到這個目的,沒有別的方法,教導,儒跟佛都是至善的教導。

      慈悲行是能從表面上學得來的嗎?不是。是從清淨平等覺心自然流露出來的,那才叫大慈悲行,那是真正的福德相,所以相隨心轉。有清淨平等覺心,這是轉變的因、轉變的根本,再有慈悲行,這是轉變的緣,因緣具足,福德相就現前。註解末後說,「故慈為無盡福相,然與前義相成」,真正的慈悲。底下小字也是清涼的註解,註解的註解。怎麼說「與前義相成」?第二個意思講「慈為相因」,第二個講清淨慈門,「此義慈即是相果,果由因致,復能顯因,故云相成」,因與果相輔相成。所以因就是存心,這個比什麼都重要,行是緣,果是相,福德相是果。我們看許多人行善,做這些慈善救濟的好事,可是福德相不顯著,這個原因在哪裡?原因就是原本的因,源頭的那個因,根本的那個因,那個因有問題。因是心,我們提倡的是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那個是原因。沒有這個心,去做慈善救濟的事業,你只有緣,你沒有因,所以果就不殊勝。這個果要以佛法來講,是世間有漏的福,不是功德,有漏的福德。果報是三界有漏的福報,轉不了業,所以福德相不能現前。

      佛家造像,古時候造像他懂得,都依據《造像量度經》裡面所說的標準,來造佛像、造菩薩像、造羅漢像,甚至於造供養人像,供養人裡面包括天神,它都有個標準。標準是什麼?要把福德的因果從相上顯露出來,讓人看了這個相,就曉得哪一種相好是哪一種因緣所變現的果報,叫人見到相好就生起要修因,我們修因才能得到這個相好。現代造像的人把這樁事情疏忽了,我們見到現在許多佛菩薩的像,看是什麼?藝術人像。看到佛菩薩像是美男子相,仔細看看他是世間的美男子,他不是福德相,看到觀音菩薩像是世間的美女,所以見到這種相,清淨心生不起來。像是造得好,這個相不能夠令人生起功德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所以造像,還是要依《造像量度經》的標準為妥當。

      這位天王,實在講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。念光天王他「了知一切佛無盡福德相」,他從這個法門裡面修行證果的。這個法門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講,屬於觀像念佛。我們念佛法門裡面講四種念佛:實相念佛、觀想念佛、觀像念佛、持名念佛,這是屬於觀像念佛。人家觀像就能了知,無盡福德相的理事因果他能了知,所以他得利益。我們每天也拜佛、也瞻仰佛像、也禮拜,我們缺乏了知,缺乏這兩個字,所以天天幹的都是福德邊事,世間有漏福德邊事。無盡福德是無漏的,無漏的福德才是無盡。我們是有漏,有漏的報很小,時間很短暫;無漏的福德就大,時間無限的、無止境的。有漏跟無漏,界限在哪裡?簡單的講是有心跟無心。有心,你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所修的是有漏;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所修的是無漏。諸位要知道,漏是煩惱的代名詞。你有妄想,妄想是無明煩惱;你有分別,分別是塵沙煩惱;你有執著,執著是見思煩惱;你這三種東西不斷,修一切善都是屬於有漏的福德。你要把這三樣東西斷掉,你才成無漏的果報,無盡的果報。諸佛菩薩跟凡夫不一樣的,就在此地。

      所以諸佛菩薩叫漏盡,阿羅漢,我們在經典上常看阿羅漢證漏盡通,其實他那個漏盡通,是三種煩惱裡斷一種,見思煩惱斷了,斷一種。斷一種就能超越六道輪迴,六道裡面的苦難他沒有了,他住四聖法界。如果再把分別斷掉,那就是塵沙惑斷掉,他就永遠脫離十法界,這個時候他住一真法界,跟如來的知見相同了,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

      真心在相宗叫四智菩提,妄心是八識五十一心所,我們今天用妄心。所以相宗修行樞紐在「轉識成智」,怎麼樣轉八識成四智。它在原則上也講得很清楚,八識,「六七因上轉,五八果地轉」,這是很重要的開示。修行從哪裡下手?從六七,轉六七。六七怎麼轉法?六識分別,七識執著,如果在一切法裡面,離開執著了,就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;如果於一切法不分別了,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;還是放下分別執著,性相兩宗說法不一樣,其實都是一樁事情。放下分別執著,就是因上兩種妄識轉過來了,只要六七轉了,阿賴耶自自然然轉成大圓鏡智,前五識自自然然轉成成所作智,成所作智就是此地講的大慈悲行。六、七、八識轉過來,大慈悲心、清淨平等覺心就現前,這是真修行,真做功夫。所以修行做功夫,在哪裡做?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就在起心動念之處用功夫,這叫真修行,真用功。

      淨宗法門,我們都聽說,諸佛菩薩都講,這個法門殊勝,無比的殊勝,殊勝在哪裡?殊勝在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我們凡夫不可能沒有念頭,沒有念頭你就是聖人,不是凡夫。淨宗的好處,念頭才起立刻把它轉成阿彌陀佛,不讓這個念頭繼續發生。第一念是個妄念,不管是善是惡都是妄念,第二念是阿彌陀佛,這正是宗門人常講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。念頭起來不怕,那是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,這個東西斷不掉,想斷斷不了。但是念頭才出來,第二念就轉成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這一念是覺,無量覺;用這一念覺,破一念迷。所以念佛是轉識成智,念佛是破迷開悟,你要了知才有這個功用。不了知,一面念佛一面還胡思亂想,還是迷而不覺,還是用識,沒有轉識成智。這個念佛,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,這一生當中不起作用,那是李炳老常講的「該怎麼生死,還是怎麼生死」,這個話說得很重,還是要搞輪迴,還是要搞墮落。所以了知這兩個字是修行功夫的關鍵,了知功夫就得力,不了知功夫沒有法子得力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