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719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一九卷)  2002/5/20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719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二段所依住的偈頌,我們從第一首看起:

      【爾時普賢菩薩,欲重宣其義,承佛威力,觀察十方,而說頌言。】

      這一段是說偈儀,前面我們讀了很多了,值得提醒的是謙虛恭敬。這個雖然看起來好像是小事,為什麼世尊時時刻刻提醒我們?時時刻刻提醒那就不是一樁小事情。上從諸佛如來,下至一般的庶民,彼此互相往來,如何維繫著一個很好的關係,不要把這個關係搞壞了,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?就是謙虛恭敬。所以佛在經典,任何一部經典,無數次的提醒我們。

      『承佛威力』,這是謙敬謙虛。『觀察十方』是恭敬,一切時一切處與一切眾生接觸,要知道保持這樣的心態。不但是對人,對一切動物,對一切植物,花草樹木,都要有這樣的心態。我們喜歡花草,我能喜歡的這個心是承佛威力加持,我才能夠為花草樹木去服務,幫助它們。對花草樹木尚且如此,何況對動物,何況對一切人。

      古聖先賢的教育,往往從一般人都疏忽的地方做起,決定不是說我自己有智慧有能力。雖然自己有智慧有能力,他也說是「承佛威力」,還不說是自己。這是什麼意思?這個地方『普賢菩薩』講的,前面給我們講過三種普賢,這個普賢是「道後普賢」,早已經成佛了;成佛之後,退居在普賢菩薩的位子上,幫助佛教化眾生,還是這樣的謙虛,這樣的恭敬,無非是給我們做個榜樣,給我們做模範,慈悲到了極處,善巧方便到極處!我們要在這些地方去體會。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把謙敬落實在自己實際生活當中,永遠保持謙虛恭敬,你就對了,就像個佛弟子,佛弟子像佛菩薩。如果你還有貢高傲慢,粗心大意,你不像佛弟子,你不是個學佛的人。

      向下偈頌有二十二首,比一般的經文多出了很多。經文多,當然就說得詳細,讓我們對於宇宙之間的真相多一分的理解。現在請看第一首:

      【遍滿十方虛空界,所有一切諸國土,如來神力之所加,處處現前皆可見。】

      這是普賢菩薩的境界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講,這一首是「總顯一切世界依佛神力而住」。這個地方的「佛」含義很深很廣,我們看到這個「佛」字,就會想到釋迦牟尼佛,《華嚴經》上想到毘盧遮那佛。一切世界是不是依釋迦牟尼佛的威神力而住?如果我們是這個說法,有很多人聽了不服!尤其是不同宗教的信徒聽到,他們不會滿意,不能接受。所以這個佛是毘盧遮那佛,毘盧遮那佛不是一個人,沒有形相,我們常講是法身佛。

      法身,清涼大師在這個經註解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明白,法身就是法性,法性就是法身,也叫做法性土、法性身,身土是一不是二。這個說法我們能接受能理解了,因為這個經裡頭說得很好,虛空法界剎土眾生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唯心所現,那個心就是法性。唯識所變,那個識也是法性。一切諸佛如來跟世間所有宗教的神聖,他們都已經證得法身了,這樣的人是大智大覺。我們說世界依他們的神力而住,能不能講得通?能!世界之所以能夠形成,能夠住一段時間,確實它的因是法性,它的緣就是諸佛如來,這是那些修證的智慧德能相好圓滿的人,他在這個世間教化一切眾生,這是緣。有因有緣,這個世間就常住,世間相不壞。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,我們要了解。

      眾生的業力,尤其是惡業,它是在破壞這個世界。這些現象說起來也不難懂。現代人可以說是盲目的一味向科學技術上發展,一個錯誤的觀念在引導,「人定勝天」,這句話古人說得沒錯,可惜現代人把它解錯了,以為自己的聰明智慧能夠勝過大自然,改變自然環境,改變自然的生態。確實你是有能力改變它,改變之後帶來的災禍,你無法避免。地球生態平衡被破壞了,影響到全球環境的惡化。這個惡化如果不能夠防止,科學家提出警告說,這個地球五十年之後不適合人類生存。

      這是科學家提出的警告。在我們學佛的人看如何?我們學佛的人聽了科學家這個警告,不能說他沒道理,但是事實並不像他說的那麼嚴重。他說得沒錯,現代的人生活在現代的環境,如果要是在五十年之後,現代人生在那個環境裡頭活不了。可是五十年之後,地球上的人在那個環境一樣生存。這是什麼道理?

      你們看看農作物那些病害蟲,你就曉得了,你就能體會到。現在人發明的農藥噴灑之後,病害蟲都死了,可是過個半年之後,那個病害蟲又生起來了,現在這個農藥噴灑對它不產生效果了,牠的免疫系統、牠的抵抗力加強了。就正如同我們生活在現代化的大城市的居民,要到那些沒有開發的地方,那種農村裡面去生活,他過不慣,他到那個地方會生病,同樣的道理。為什麼?你所居住的環境,現代化的環境沒有污染,住成習慣,你抵抗力沒有了。

      偏僻落後的地區,你看那個髒亂,他們生活在那個環境裡很正常,他的免疫系統,他的抵抗力比城市居民要高很多倍。那些人到都市裡生活沒有問題,都市人到他那個地方生活就有問題了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    所以科學家講的話是正確的,但是在那一個時代,地球上的人免疫系統、抵抗力都不斷的在提升,五十年後地球上的人還是可以生存,不過就是我們這些人在那個時候不能生存。佛法看不一樣!

      但是雖然能夠生存,生活得很辛苦,這是肯定的。為什麼?不善的因,不善的緣,果報怎麼會善?果報當然是不善。所以那個時代的人災難比現在還要多,生活比現在還要艱苦,這是肯定的。諸佛如來、菩薩、羅漢大慈大悲,眾生愈苦,他們的悲心愈重,只要有念頭想離苦想得樂,這就是感;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佛菩薩會到這個世間來現身說法,幫助大眾。所以佛菩薩的住世不是業力,他是願力,他是感應。我們眾生在這個世間,因是業力,緣是機遇,因緣成熟,果報就現前了。

      這裡頭的緣最重要的是父母,你跟父母有緣遇到了,業力是因,六道眾生得的這個色身緣因如是。佛菩薩不是這樣的,佛菩薩的因是願力,本願威神,佛菩薩的緣是眾生有感,因永遠不斷,緣就不一定。眾生喜歡佛想學佛,佛就來了,佛來教導你,佛來幫助你,佛現什麼身不一定,總是緣分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。這個道理稍稍明白之後,我們來看經文,經文是菩薩的境界,不可思議。

      『遍滿十方虛空界』,你一看就曉得這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的事實真相,究竟圓滿的事實真相。我們見不到,我們意識裡頭完全沒有這種觀念。這是什麼原因?迷得太久,迷得太深了。實際上講這是一切眾生與諸佛如來平等的境界,佛如是,眾生亦如是。

      『所有一切諸國土』,前面經文裡面我們念得太多了,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諸佛剎土,這個剎土還是重疊的、立體的,此地只用「一切」兩個字包括了。說國土是依報,依報裡面一定有正報,正報是有情眾生。

      也許有同學提出疑問,有依報一定有正報,依報跟正報是分不開的。好,有人提疑問了。地球沒有問題,我們這裡頭有正報,許許多多居住在這裡的有情眾生。現在我們人類已經有能力登陸月球了,月球這是一個星球也是個國土,為什麼那個地方沒有有情眾生?這依報正報一體是不是講不通?這個問題提得不錯,應該要問的,應該要解釋清楚的。否則的話,你有疑惑。

      這個星球的依報跟我們有共業,所以我能看得見它,有共業。月球裡面住的有情眾生,那些有情眾生跟我們的業不一樣,不共業,我們看不到他,他也看不到我們。這個好比是什麼?這個土,這個星球跟我們還是同一個空間維次,它裡面住的有情眾生跟我們是不同空間維次,我們見不到。有一天你有能力把空間維次突破了,你就見到了;不但你能夠見到月球裡面的有情眾生,太陽裡面的有情眾生你也能見到。

      太陽,我們曉得是火球,溫度極高。對!有一類眾生他習慣在那麼高的溫度,沒有那麼高的溫度他就凍死了。這個世間有情眾生很多,依住環境不一樣。就在我們這個地球上,生在南北極的人,習慣於那個地方的氣候,你要把他送到赤道這邊來,他受不了,他沒有辦法生活,習慣在冰天雪地。生在赤道裡面的這些眾生,每天在大太陽底下,要把他送到南北極,他會凍死。

      在地球上我們已經看到這個現象,何況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諸佛剎土,這裡頭一切有情眾生,前面講了,他的樂欲不相同,境隨心轉,他的居住環境也不一樣。我們中國一般人講水土不服,就是這個意思。他不是在那個地方生長的,對那個地方的生活環境有一些不適應,甚至於完全不適應。從這些地方你去體會,你的疑問就可以消除了。

      所有一切諸佛國,『如來神力之所加』。但是你這裡要記住,這個文字上很清楚,「之所加」,加是加持,之所加,可見得它不是因,它是緣,如來威神加持。這個世間眾生普遍造惡業,這個世界還能存在,還沒有完全毀滅,如來神力之所加。這個裡面的道理,我們在過去講席當中說過很多很多次。眾生造業,惡的念頭,惡的思想,極具破壞力。他破壞了什麼?破壞了倫理,破壞了道德,破壞了自然法則,大自然的原則。這個對於自然環境,現在加上生態是極大的傷害。

      佛菩薩教我們,古大德勸導我們,我們以純淨純善的這個心、這樣的思想,緩和他的惡念,以善念緩和他的惡念。他的惡念像大風大浪,善心善念像平靜的海水一樣平靜的,他那個是大風大浪,我們跟他一緩和,雖然不能把這個風浪消除,他的這個風浪減弱了,這個道理我們懂。不要以為這個地球上行善的人少、有善念的人少,這個善心善念如果要純要真,那個產生的力量不可思議。何況這個力量又能感應諸佛菩薩的神力,跟這個力量結合起來,緩和一切造惡眾生的惡念的思想波。這是為什麼修行人、念佛人在這個地方,自己積功累德,能夠利益整個世界的眾生,道理在此地。思想波的快速是所有一切光波、電磁波都不能比的,無論你是惡念是善念,念才動遍滿十方虛空界,這是事實的真相。所以說確確實實蒙如來神力之所加,如來弟子們善心善願善行的力量之所加。

      『處處現前皆可見』,這裡頭的因緣果報,確實是處處現前皆可見。什麼人能見?入這個境界的人就能見,不入境界的人見不到。當然要契入境界也不是一個容易事情,要把我們不能入境界的那些因素、那些障礙找出來,要把它消除。這種因素、障礙佛講得很清楚,因素是迷,障礙是妄想分別執著。如果我們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放下,放下得乾乾淨淨,我們的障礙沒有了,處處現前皆可見,你也見到了。

      由此可知,在今天我們最重要的工作,如何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然後盡心盡力全心全力去做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的好事,我們就能入佛境界,就能恢復正常。如果不能這樣做,那我們永遠墮落在六道三途,永遠過不正常的生活。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多想想。你果然想通了,我相信你立刻就回頭了。再看下面經文第二首:

      【或有種種諸國土,無非離垢寶所成,清淨摩尼最殊妙,熾然普現光明海。】

      向下有二十一首偈頌,別頌前面是長行文,長行文只有十句,後面的偈頌有二十一首。二十一首分九段,每一段對前面的一句。這一首是第一段,他頌「依莊嚴住」,前面我們念過了,依莊嚴住。清涼大師註解裡頭簡單明瞭,「舉能顯所,莊嚴之具,皆寶成故」。

      偈頌裡面很清楚,『或有種種諸國土』,或者,並不是都是這樣的。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?前面跟諸位說過,眾生的根性不相同,愛好不相同,欲望不相同,所以國土的依報的差別無量無邊。這個是喜歡珍寶,我們在世間都能看得到。有些人對這些珠寶特別愛好,收集珍藏,他有這個愛好,他將來感得的果報,就有這樣殊勝莊嚴。這裡頭真的因,我們必須要曉得。

      如果是滿足自己的欲望,自己貪瞋痴不斷而且在增長,那他的果報就不是這樣的。這個地方是菩薩、諸佛如來,菩薩何以還需要這麼多的珍寶?菩薩煩惱習氣斷盡了,他要這些東西做什麼?我們能想像得到,他要這個東西是作為接引眾生的工具,這行,這完全正確;決定不是自己享受。眾生喜歡這些,佛菩薩有大福德,他就示現,你看了歡喜,你自然就進門來了。這是大乘法裡常講的,「先以利欲鉤」,用利用欲來勾引你,「後令入佛智」。由此可知,菩薩種種珍寶莊嚴是為了接引眾生的。

      但是你要知道,接引一類眾生,還有一類眾生不喜歡這些東西,富麗堂皇的宮殿建設,他對這種一點興趣都沒有,他看了俗氣,俗不可耐,他喜歡清淨幽雅。你看看確實就在我們這個人世間,你就能夠區別出來,個人愛好真的不一樣。我出家受戒的時候,戒和尚道源法師跟我們講了一個故事,這是他們家鄉的事情,真人真事。有一個老乞丐每天在外面討飯的,他的兒子做生意發達了,發大財了,父親在外面討飯要飯,人家罵他不孝。他自己也覺得很難為情,派了很多人到處去找,找了一兩個月把他的父親找回來了,叫他不要討飯了,給他很好的生活環境,有人照顧他、侍候他。他住了一個月之後,偷偷的又跑掉,又去討飯去了。有人問他,你那麼舒服的生活你不過,你為什麼討飯?他說,我這個自在,我這個快樂!那個天天有人照顧,好像天天有人看管他,他說我一點都不自在。

      所以個人的境界不相同,他這個討飯一天到晚遊山玩水,走到哪裡隨便都可以住下。真的像出家人講的,出家人的乞食,「一缽千家飯,孤身萬里遊」,那個乞丐到這個境界,他是一樁樂事。他看到你們富貴人家是俗不可耐,他瞧不起他兒子那種生活。所以這個乞丐他的境界確確實實是跟佛家所講的一樣,他入這個境界,快樂無比!那麼他依住環境當然不相同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繼續看偈頌,第一首意思沒有講完。我們先把文念一遍:

      【或有種種諸國土,無非離垢寶所成,清淨摩尼最殊妙,熾然普現光明海。】

      偈文雖然沒有細說,大意都說出來了。我們知道這種依住是怎麼回事情。依住很複雜,無量的差別,佛說法把它歸納為十大類,把這個擺在第一有他的道理。世俗人大多數貪愛金銀財寶,羡慕榮華富貴,把它擺在第一。所以說「種種諸國土」,我們在世間看到的,大家都清楚,許多宗教裡面講的天國、天園,甚至於佛法裡面講的欲界天、色界天,諸佛的淨土,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、東方琉璃世界,我們看古人畫的那些變相圖,也畫的是宮殿樓閣,豈不就是此地所說的。由此可知,世間這種榮華富貴是六道眾生心心所羡慕的。佛菩薩要度六道眾生,當然隨其欲好,他的欲望、他的愛好,隨眾生!《楞嚴經》裡面講的「隨心應量」,變現出這個境界接引大眾,這是個手段。

      所以『清淨摩尼最殊妙』,實在講人間這些七寶比不上佛菩薩變現的。『熾然普現光明海』,加上個光明海,我們就曉得這是諸佛的淨土,是佛境界。由此也能體會到這個習氣之深,就是到一真法界還沒有辦法斷盡。在華藏世界裡面,我們看到三賢菩薩就是沒斷盡,斷盡之後就登地了。而地上菩薩到八地才真正斷盡。由此可知,九法界裡面斷習氣,是斷粗重的,極其微細的習氣很難很難。我們再看下面經文,第三首。第三首講了兩樁事情:

      【或有清淨光明剎,依止虛空界而住。】

      這兩句是一段。一共分九段,這兩句就是一段。這兩句是頌「依空」而住的。有『清淨光明的剎土』,它『依止虛空界而住』。在前面我特別舉四空天做例子,這是依空。四空天沒有色身,也沒有物質的宮殿,我們一般稱為靈界。實際上他有沒有形相?還是有!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了,無色界天人無色是無粗色,他還有微細的色相,我們佛法裡面稱之為無表色。

      哪些色相?譬如,我們一般人睡覺都會做夢,我要問問夢中有沒有色相?有,夢中的色相別人看不到。兩個人在一個床上睡覺,他在那裡做夢,你有沒有看到?沒看到。我們肉眼看不到,我們六根接觸不到,我們稱它作空。由此可知,實際上空裡面還是有有。佛經上常講「空有不二」,《心經》上說: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。」很有味道,那是講宇宙人生真相。由此可知,四空天是沒有粗色,它有微細的色;粗色能壞,微細的色不壞。夢中境界一樣,定中境界亦復如是,定中有境界。這些人歡喜依空中而住。

      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讀到,《觀無量壽經》上讀到,西方極樂世界那些大眾,有歡喜依地而住的,有喜歡依空而住的,他也有居住的房舍、宮殿,他不是建築在地面上,他是在空中,依空而住。現在在我們人間有沒有依空而住的?有,我們稱飛機,飛機飛在空中,依空而住。他飛一個小時就是依空住一個小時,飛十個小時依空而住十個小時。現在的太空船、人造衛星,衛星裡頭有載人的,它在空中環繞地球,在裡面生活幾個月,生活一兩年,依空而住。這個我們更容易懂了,有歡喜過這種生活的。下面這兩句是頌「依寶光明住」的:

      【或在摩尼寶海中,復有安住光明藏。】

      這是「依寶光明」,偈子裡面比前面長行講得清楚,講得明白;長行只是講寶光明,偈子裡面把寶跟光明分開了。可以說作兩樁事情,也可以合併為一樁事情。

      『摩尼寶海中』,民間傳說大海裡面有龍王的宮殿,叫水晶宮,那就是依住大海,海裡面有寶藏。現在我們人間也有對這個有興趣的,喜歡潛水的,潛入到深海時間雖然不長,他潛入海底裡面十分鐘,他那十分鐘是依大海而住,潛入半個小時,半個小時依大海而住。如果帶的有氧氣這些工具,他潛入得更深,潛入的時間更久。

      我們想科學技術發達,現在也有,我聽說許多大國在海底建軍事基地,那就跟經上講的差不多了,可惜他的目的還是在戰爭而不是和平。希望將來人類能夠把競爭、鬥爭、戰爭這個念頭消除,趨向於安定和平。海底可以建立城市作為觀光旅遊,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,我們人間也能夠做得到。

      『復有安住光明藏』,光明藏裡面沒有黑暗。前面說過了,不是寶放光明,而是寶反射的光彩。光明從哪裡來的?光明真正的因是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,這是真因。所以真正的因在佛法裡面講是根本智,緣是後得智,因緣和合,那個光明是屬於果報,果德就現前。凡是愛好光明,我們能夠體會到這個人愛好智慧,他所依住的與他的愛好一定相應。下面第四首是頌第四句,依佛光的。

      【如來處此眾會海,演說法輪皆巧妙,諸佛境界廣無邊,眾生見者心歡喜。】

      這第四首是「頌佛光」,「稟佛教光成世界故」,清涼大師這個解釋得非常明顯。這個意思就是我們世間人所講的,從小而言之佛化家庭,擴大來講佛化社會、佛化國家、佛化世界。在我們這個世間,有!最多見到的是佛化家庭。我們講最多見到的是從比例上說的,佛化國家、佛化世界,比例上講,佛化家庭多。在這個世間代表佛化家庭的就是寺院庵堂,我們講道場,居住在道場的人,人人都修學佛法。

      「稟」,稟承佛陀教導的這個光明,這就是依佛光住。這裡面最明顯的道風跟學風是我們修學之所依。再說得貼切一點,我們生活之所依。佛陀的教誨也是無量無邊,我們在深廣無盡的大教之中取一分。像我們在此地建立這個道場,這個道場就是依佛光明,稟佛教化。佛給我們講的戒律,諸位要知道,戒是佛身,教是佛的言語,禪是佛心。什麼是禪?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你們想想這是不是禪?禪心就是真誠心,禪心就是清淨心,禪心就是平等心,就是正覺心,就是慈悲心。禪是佛心,我們依佛光住,要依這個。

      我們要把心住在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我們要把行安住在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」,真正依佛。真正依佛,哪有不和敬的道理!六和敬自然在其中。你們想想看,不和,虛假就不和,真誠哪有不和的道理!染污就不和,清淨哪有不和的道理!有高下就不和,平等哪有不和的道理!迷惑不和,覺悟的人和合。自私自利不和,大慈大悲哪有不和的!六和敬圓滿在其中。道場,這一句就非常重要了。

      『如來處此眾會海』。如來是自性是性德,我們在這個道場跟大家共同生活是依性德。這個地方一定要懂得,不要求別人用性德,要求自己用性德。人人都要求自己,人人都自覺,人人都自正,人人都自淨,覺正淨。佛法之殊勝,佛法不要求別人,佛法要求自己,人人自覺,人人自愛,人人自重。所以佛法稱之為內學。

      『演說法輪皆巧妙』。佛經上講的巧妙,就是現在人所講的高度的藝術。演是表演,說是宣說,法輪就是諸佛菩薩的教誨。這句話要是合起來說,用現在的話來說,「諸佛菩薩的教誨,以最高的藝術落實在我們的生活行為當中」。演說是我們生活行為,「演」是表演,做到了,落實在生活上叫做演。「說」是為一切眾生講解。高度藝術,那是手法,能令一切大眾歡喜接受奉行。

      『諸佛境界廣無邊,眾生見者心歡喜』,這是真話。現在的問題就是眾生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麻煩出在這裡!為什麼有這樣的障礙?這個障礙是我們身為佛陀弟子的人,沒有善巧方便,不懂得藝術的表演。所以令一切眾生對佛法在當中產生了障礙,造成了嚴重的誤會。這麼好的東西眾生不知道,實實在在講我們自己本身也不知道,所以我們也表演不出來,這是本身不知道。「諸佛境界廣無邊」,我們自己不曉得,歡喜心生不出來。你曉得才生歡喜心,你真的懂真的搞明白了,真懂真明白,你不可能不去做。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你真不懂,你做不到。你要真懂了,哪有不落實的道理! 

      真懂得了,這是自性性德的圓滿流露,你才真正覺悟到殺生、偷盜、邪淫違背性德,那是造作惡業,把一真法界變成三途地獄,幹這麼一個糊塗事情,那叫自找苦吃。唯有真正覺悟的人,他歡喜隨順佛陀教誨,身心得大自在,得大安樂!成就一切法,心地清淨平等無為,這是諸佛境界。你看現在世間人他成就一切法,他很辛苦!我們一般人講他傷神、傷腦筋、傷體力。菩薩成就一切法輕鬆自在,安樂無比。為什麼?我們不能不知道,要很細心去觀察,很細心去體會,真正的因素,菩薩無我。

      像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確確實實離四相,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所以他得大自在。幫助一切眾生,工作再繁再多再辛苦,他都得大自在。凡夫何以不自在,凡夫四相沒有破,他有我,具足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所以無論大小事情他有苦受。他所受的是「苦樂憂喜捨」,沒有辦法超越這五種不正常的受用。菩薩無我,超越這五種不正常,他得的是正受。

      所以這首偈我們要很認真努力的學習,我們今天的依住就在這一首,務必要好好的學習,要契入諸佛境界,我們這一生的修學就有了成績,在佛法裡面講有成就。下面一首第五首也是一段,這一首偈是一段,第五段,頌「寶色光明住」:

      【有以摩尼作嚴飾,狀如華燈廣分布,香燄光雲色熾然,覆以妙寶光明網。】

      我在前面長行文裡面是用張燈結彩作比喻,大家好懂。道人修行證果了,證果之後真的是神通廣大。到什麼程度就有這樣的能力?在大乘經教裡面佛告訴我們,圓教初住就有這個能力了。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圓教初住菩薩就能夠做到,應以佛身而得度者,菩薩就能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現佛身來教化這些眾生。應以聲聞身或比丘身得度者,他就現聲聞、比丘,現身自在,現土也自在。如果要現寶色光明的修學環境,他就現這個環境。現身現土這裡頭必須要知道,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。我們如果體會到這個意思,你怎麼會不自在!

      我們今天在圖文巴建這個道場,我不是為我自己建的,是為大眾建的,所以我取捨自在。我建,建得很自在;我丟,丟得很自在,隨時隨刻對這個道場沒有一絲毫貪念的念頭。我什麼時候放下?念念放下,這就自在了。如果說你還有控制這個道場的念頭,有想佔有道場的念頭,你怎麼會自在?你就不自在了,你就有苦頭受了,你沒有放下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懂得這句話的意思?這句話意思很深,好像是懂了,其實你沒懂。念念心裡頭清淨,一絲毫染著都沒有,這是你真的放下了。

      不但心裡頭沒有這個道場,心裡頭沒有這個世界,心裡頭沒有一切人事物,心裡頭沒有六道三途,心裡頭也沒有十法界,你這才叫真正放下,你得清淨自在,然後這個身就變成感應了。你看我們這個身,我常常跟同學們說,說很多次,但是你們沒有聽懂,沒有體會得到。我這個身到這個世間來是業報身,跟大家一樣,學佛之後我會轉變,我把業報身轉變成願力身,你就自在了。還要把這個願力,這個願力是不為自己,為自己還是很辛苦,為自己裡頭有業;完全為眾生,沒有絲毫為自己就快樂無比了。

      我每天穿衣吃飯為眾生,每天讀書工作為眾生,每天在此地跟大家解釋佛陀的經典為眾生,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點點滴滴沒有一樣不是為眾生;要為自己,沒事,什麼事都沒有。為自己跟為眾生是一不是二,這裡頭決定沒有衝突。就像《華嚴經》講的重疊的世界一樣,雖然無盡的重疊,一點都不混亂,層次分明,不相干擾。你能體會得到嗎?不能。為什麼不能?你沒有入境界。

      要怎樣才能?要放下。我教給大家了,我講的真的是很清楚,「要放下自私自利,要放下名聞利養,要放下五欲六塵,要放下貪瞋痴慢」,這十六個字有一個字放不下,你就入不了境界。我給你講得這麼清楚,你還是不會懂,你體會不到。果然放下了,你一聽就明白,你就懂,這個世間拉拉雜雜的問題統統解決了。古人講的一句話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,你聽了之後會點頭,很有味道。為什麼?你懂。現在給你講這兩句話,甚至於你也會講,真正的意思你不懂。囫圇吞棗,你真的不懂!這就是俗話裡頭講的,你要有真正修行功夫,你才會懂,你才能契入境界。我說的這些話與這首偈都有關係,真聽懂了,這首偈子你就了解了。

      法身菩薩有能力示現這種境界,接引這一類眾生,這一類眾生他對這個很有興趣,喜歡熱鬧!你喜歡熱鬧,法身菩薩示現一個熱鬧場合來引誘你,世間人真是如此。你看我們這個城市,圖文巴這個城市是花園城市,我沒有到這個地方來以前聽人家講,這個地方每年九月是花季,百花齊放,美不勝收。全世界喜歡看花的人在這個時候都到這個地方來賞花,這個地方的旅館都爆滿,你不預先訂房間,到這兒來你找不到住的地方。菩薩亦復如是,你喜歡寶色光明,他就現這個境界,你就統統喜歡來了。一個道理!

      『狀如華燈廣分布』。中國人年節、燈節,現在這個情形我們常常見得到。在外國你看聖誕節的時候,整條的街道布滿了花燈。有些地區在這天晚上為了賞燈,這條街道禁止車輛通行,車輛改道,這條街讓大家在這裡欣賞。在新加坡的烏節路,那條路也很長,跟這個是一個意思。『香燄光雲色熾然』,熾,是非常旺盛的意思。

      『覆以妙寶光明網』。空中的燈飾真的是五光十色,我們常講美不勝收,很多人喜歡。我也曾經看過一次兩次,以後再不想看了。為什麼?人太多了。年歲大的人看到人太多太吵雜了,不喜歡。所以這個東西年齡不一樣,境界不相同,年輕人喜歡這個熱鬧場所,我們曾經經歷過。年歲大了,喜歡安靜,喜歡清幽,不喜歡這些熱鬧地方。所以大的城市我們不習慣在那裡居住,小的城鎮還可以,最適當最歡喜的是鄉村,安靜。你看隨著年齡境界不相同,依住不一樣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