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523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二三卷)  2006/3/1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523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淨行品第十一」,偈頌第六大段第二首看起:

      【執持應器。當願眾生。成就法器。受天人供。】

      這是乞食。前面一首偈是「手執錫杖」,在很多塑畫(雕塑、繪畫)地藏王菩薩像都有錫杖、都有缽,這個『應器』就是缽,你看右手拿錫杖,左手托缽。缽稱為應器,應是應量,也就是說每個人需要量不相同;有人飯量很大,有人飯量就小一點,所以他出去托缽,也不必太多,也不能太少,托的時候看看自己能吃飽就夠了。世尊教導我們托缽不能超過七家,如果有三家、四家供養就夠了,後面第五、第六家就不去了。如果不夠,可以托到七家;七家還不夠,那就不能到第八家,也就這樣就行了。所以它叫應法器。缽一般是兩種,一種是瓦缽,一種是鐵缽。所以叫應量器,跟我們自己的飯量能夠相應。

      手上托這個缽,在世尊那個時代,每天都要去托缽,這是一堂功課。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自行化他,每天這是一堂功課必須要做的。執錫杖的時候就要想到「設大施會」,這個意思昨天跟諸位報告過,齋主對出家人財供養,這缽飯是財供養。這缽飯不是一家供養的,好幾家供養的,所以稱為應器,應就是應法。法用今天的話來說,多元的,梵語稱為袈裟。

      我們今天聽到袈裟這兩個字就想到衣,這一件衣就叫做袈裟。但是現在有袈裟之名,而沒有袈裟的本質,這是什麼意思?諸位要知道,在古時候物質很缺乏,托一缽飯比較容易,每家人都吃飯,給你一點,不可能太多。除非是富有的人家,大富長者,他們物質生活比較富裕,你來了,可以供養你一缽,你就不必到第二家去托缽。一般小戶人家沒有那麼多的東西給你,所以給你的都很少,我們今天講一調羹、二調羹,都不多,所以你要托到三、四家才夠吃。三、四家飯菜不一樣,統統混合在一起,許多東西混合在一起就叫袈裟,袈裟是這個意思。所以飯也是袈裟,衣也是袈裟。

      衣是怎麼來的?多半是這些在家人家穿的衣服,穿舊了、破了不能再穿了,丟棄掉的。出家人把這個撿起來,把破的地方剪掉,好的地方還能用的剪上一塊一塊。你看像這個袈裟它是一塊一塊的,就是許多不同的地方撿來的,把它縫在一起;剪得整整齊齊,一塊一塊縫在一起。所以這件衣不是一匹布料來做的,不是的。常常出去托缽的時候,看到人家丟棄的就撿回來,洗洗乾淨。這些破衣服,你把它洗乾淨,把它晾乾,裁成一塊一塊的方塊。質料不一樣,顏色不一樣,縫成這件衣之後再把它染色,染成這種咖啡色。這個咖啡色是什麼?是各種顏色混合在一起,這就不難看了。

      由此可知,袈裟的本義是許多不同的混合在一起,這叫袈裟。所以這一缽飯袈裟味,酸甜苦辣鹹都有。這家喜歡吃酸的,那家喜歡吃甜的,所有供養混合在一缽裡頭。出家人穿衣吃飯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叫應量器,叫應法器。這個法我們就曉得,法是多元的不是單元,宇宙是多元的。我常常在講席裡面給大家說明,雖然常講,真正體會到、應用到自己生活上的人不多。一定要能應用到生活上,你就得自在、得解脫!你為什麼不能夠應用在生活上?那就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,你不能得到性德的起用。

      自性,要用今天的話來說,它就是多元的。像我們這個身體,這個人身是多元的,眼耳鼻舌身都是器官,不一樣;這裡面有五臟六腑,每個器官不相同,功能作用不相同,組成一個身體。各個器官發揮它的功能,與其他的器官密切合作,這就是今天所說的多元文化。所以這個身體它是和諧的,宇宙是和諧的。宇宙在佛法裡面講,十法界依正莊嚴。十法界就像我們身體十個不同的器官,眼耳鼻舌、五臟六腑不同的器官,和睦相處,從來沒有鬧過糾紛。為什麼它們能夠這麼和諧、這麼合作?就是它們本身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

      佛在經上說得好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如來智慧德相就是個生命共同體,本來和諧,本來就合作,本來就是互助的。做到究竟圓滿,沒有別的,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。所以佛下面說一句話,一切眾生為什麼不能證得?「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不能證得就是破壞了和諧,與性德不相應。應器就是相應。你托這缽飯,好幾家人給的,可能飯不一樣,菜也不一樣,混合在一起。就像大宇宙、小宇宙一樣,只要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本來就和諧,本來它就沒有衝突。

      所以這是「執持應器」,我們手上拿著缽、拿著錫杖引發自性本具的大願,『當願眾生,成就法器,受天人供』。什麼叫法器?器在此地是形容、是比喻,能夠接受如來無上大法,有這種根器,這稱之為法器。就是說具足接受如來無上大法的條件,他有能力接受。這是什麼人?說老實話,每個人本來就是,大乘教裡面佛常說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他怎麼不成就法器?雖有佛性,雖然本來成佛,可是現在迷失了自性。你是個法器,沒錯,因為你迷失了自性,你就不相應,跟法性不相應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違背了自性。這個諸位要知道,法性就是自性,違背了你的自性。

      你的自性跟一切如來沒有兩樣,具足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才藝、無量相好,一絲毫都沒有差別。所以佛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、都是如來,菩薩眼睛當中看眾生都是菩薩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佛給我們說得清楚,只要我們把三種障礙放下,你就是如如佛,你本來就是佛。三種障礙是什麼?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我們就明白什麼叫法器?放下執著,你是小法器,你能成為阿羅漢,雖然放下這麼一點,你就有資格受天人供養。天人很尊敬你,為什麼?他放不下,你能放下,他不能不佩服你,他樂意接受你的教誨。所以我們講要做到,做到什麼?做到放下。只要放下,看破是連帶就來了。看破是智慧,執著是煩惱,煩惱放下,智慧就現前,智慧是本有的。就好像今天陰天,雲層很厚把太陽遮住了,雲層就是執著,執著去掉,陽光就現前,那就照見。

      換句話說,我們也明白,如果妄想分別執著一品都沒放下,這人不是法器,他不能接受佛法。哪些人?可能就是我們自己。我們自己天天在學經教,天天在念佛,執著沒放下。不是法器並不是指外面芸芸眾生,不是,是我們自己。成就法器,得佛法真實利益。像我們這個缽托去了,人家供養的飯菜盛在缽裡面,我們接受人天供養;如果不是法器,缽雖然是有,托的缽空空的,沒有人供養。這比喻說這個器沒有得到法益,佛法的利益你沒有得到。佛法的利益是什麼?煩惱輕、智慧長。在三皈依裡面所說的,覺而不迷,這是法;正而不邪,這是法;淨而不染,這是法。我們得到沒有?這個缽裡頭裝什麼東西?裝覺正淨。你就曉得這個法器不是說別的,是指我們的心。我們心裡頭有覺正淨,就好像缽裡面有很豐富的飯菜,這是天人供養的。

      而自性裡面的覺正淨是本有的、天然的,不是從外頭來的。現在就是什麼?現在被煩惱習氣障礙住,雖有不起作用,等於沒有;不起作用,一絲毫受用都得不到。這就是佛在經典上常常感嘆的可憐憫者。如果你真的沒有,不可以說你可憐憫者;有,不知道用;有,不認識。好比是口袋裡頭裝了很多錢,自己完全不知道,在街頭上流浪挨餓,不知道拿去買吃的,不知道拿出來去買穿的;沒有衣服穿,沒有飯吃,在外面當乞丐,口袋裡裝了不少錢,就這麼個意思。佛看六道眾生各個都是這樣的,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沒有別的,提醒大家,只要你明白了,什麼問題都解決了。還需要人幫忙嗎?不需要。說老實話,佛也幫不上忙,統統是你自己本有的,一切都是現成的。

      凡聖的差別就在覺迷,一念覺就成就法器,一念迷,法器就失掉了。某人業障很重,沒有悟性,實在講他本來是法器,迷得太重。悟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煩惱習氣太重,智慧蓋覆住了,一絲毫都透不出來,所以需要佛菩薩來教導。佛菩薩大慈大悲為眾生開示,眾生接受開示之後就要能悟入,這就是法器;雖然佛菩薩天天講經說法,可是你不覺悟,你不能契入,這就叫「這不是法器」。所以法器兩個字的意思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說是、說不是,說有說無,都是方便說,不是真實。真實各個都是,一切眾生各個具足,這是給你說真的;但是確實你迷失了。迷失了,說你不是法器,這方便說。從這個地方你能夠體會到佛家真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大慈大悲不捨一人,一個人都不捨棄。

      在講前一首偈的時候給諸位說過,舉出例子,業障很重的人,迷失很久的人,根本不能接受佛法的,一句也聽不進去的,極力排斥的,捨不捨棄他?不捨棄。那用什麼方法幫助他?形像示現給他,他不能不看;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他不能不聽。佛的形像他看見了,佛菩薩名號音聲他聽見了,乃至於讀經的音聲一字一句都在阿賴耶識裡頭生根了,這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,眼睛看形像,一歷眼根也是永為道種。這就給很多眾生種了善根。平常無論在家出家,無論在什麼處所,無論在什麼時間,手上拿一串念珠,佛號不要中斷,就是普度眾生。你在外面走一圈,讓許多人看到你,縱然你聲音很小,你口在動,他看到這個人在念佛,他知道在念佛。阿賴耶識裡頭善根種上了,久久他就變成法器。所以說長時薰修才能夠接受,不是長時薰修,他忘得太久,提不起來。

      法,雖然是八萬四千法門,這個諸位要知道的,佛用八萬四千法門度八萬四千種不同根性,佛用無量法門度無量不同眾生的根性,就這麼個道理,這不能不知道。怎樣能幫助眾生一生成就?眾生開悟早遲、得度早晚沒有一定,那就是善導大師講得最好,叫人聽了不能不佩服,他老人家怎麼說?「總在遇緣不同」,這個關係很大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所以中國佛教為什麼分那麼多宗?宗底下又分派,派底下還有分小派、支派,為什麼?為接引眾生方便的設施。同樣一個宗派,譬如淨土宗,我們修淨土的有人喜歡《無量壽經》,有人喜歡《阿彌陀經》,這兩個愛好不相同的,他要在一個道場就麻煩了,彼此都不能成就。那怎麼辦?一定建兩個道場把他們分開來。喜歡《無量壽經》的那些人在一個道場,喜歡《彌陀經》的那些人在另外一個道場,他們統統有成就。這個派裡頭還有小派,同樣都是喜歡《阿彌陀經》的,有人喜歡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有人喜歡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,這又搞不攏了。那怎麼辦?再要建個道場。你要明白這個道理,這就是古大德遺留下來的教誨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

      一個老師,一個法門,一個方向,一個目標,帶著一群人走一條路容易成就。兩個老師兩條路,三個老師三叉路口,四個老師十字街頭,準把修行人的心攪亂了。這是罪過,這是破壞法器不是成就法器。我們年輕初學佛的時候不曉得這個道理,初到台中,看到台中蓮社的教學只有老師一個人。外面法師、大德、居士到台中來訪問,李老師待客非常有禮,很周到,請吃飯、供養,準備一些禮物,就是不肯請他講經,不肯請他講開示。我們看多了就很納悶,因為接待的人裡頭很多是修淨土的法師、大德。我們的疑惑,雖然不敢問,老師看出來。看到我們有疑,他一定要給我們解釋。為什麼?疑能障道!疑要是不解開,信心都喪失了。

      是不是李老師心量太小不能容人?是不是自己貢高我慢自以為是?他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,自古以來的學習都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就是說供養、接待一定要非常恭敬。如果請他來講一堂開示,他講的跟我們修行的理念方法都不相同,我們這些初學的人聽了會受他的動搖,會對自己這個法門產生疑惑,那麼麻煩大!老師要花多少精神、花多少時間,把大家這個影響能夠化解?那很不容易!這叫做護法。這是對的,這沒有錯誤,保護大家修學不能夠摻雜。你看覺明妙行菩薩在《西方確指》裡面講念佛的方法、念佛的祕訣,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。你請外面人來講經說法,就怕夾雜,那個事情就麻煩了。台中蓮社、慈光圖書館,除老師講經之外,學生講經。這學生都是老師教出來的,無論是在理念、是在方法、是在境界,絕對不會離譜。現在這些道理沒人講了,知道的人愈來愈少,於是毀謗、誤會在所不免。

      我們這個道場我常常離開,離開的時候為什麼不請別人來講經?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就懂得了。所以一個正法道場決定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決定是接受一個善知識的指導,他才能成就。諺語所謂「寧動千江水,不動道人心」,這句話是名言,修道人他的清淨心,他的方向目標決定不能破壞。所以古人,我們看到古大德常常接受人禮請,到那個地方去參訪,人家一定請他講開示,沒問題,他真的通了,他明瞭!那他講什麼?決定是讚歎這個道場,讚歎你們的老師,讚歎你們所修學的法門。這個對道場有利益,使信徒對師父的信心增長,對自己所學的法門更歡喜,真有利益,他沒有去破壞,他去讚歎。

      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你們看《華嚴經》,每位善知識自己謙虛,讚歎別人,這樣的善知識可以多請,只有好處沒有壞處。為什麼?他不破壞你。他是禪宗大德也好,密宗大德也好,我請他到這來講開示、來講經,統統讚歎淨土,統統讚歎我們現前所修學的法門,這就對了,這真正是覺悟的人。他不會講他自己所修學的法門,他不會。我們這些道理聽老師講得太多了,所以我們也參訪很多道場,也有很多道場請我們去講經,請我們去講開示,很受歡迎。為什麼?我們懂規矩。

      一九七七年,今年二00六剛好三十年,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,講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。我們學的是持名念佛,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是《楞嚴經》裡面兩個重要的代表。當時有人以為《楞嚴經》是禪宗的、是密宗的,與淨土有什麼關係?是個日本法師,還是個大學教授,向我提出這個問題。所以我就跟他講,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跟淨土有什麼關係?他就沒有話說了。二十五圓通裡頭精華的就是這兩位菩薩,觀音代表「耳根圓通章」,大勢至菩薩,「念佛圓通章」。

      那一年我在香港講經,住的時間長,住四個月。聖一法師常常來聽,聽得很歡喜,邀請我到大嶼山,那個時候他是寶林寺的住持,在寶蓮寺的後面。我去拜訪他,他是禪宗道場,請我吃飯,吃完之後邀請我到禪堂講開示。我一看禪堂有四十多位出家人在那邊參禪,很難得!我跟他們講的是《六祖壇經》,《壇經》裡頭幾段重要的給他們講。讚歎禪宗,讚歎他們的參究,讚歎聖一法師,讚歎道場。回來的時候,陪我去的有好幾位同修蓮友,走在路上他們就問我:淨空法師,你今天對禪這樣讚歎,你為什麼不學禪?你為什麼去念佛?同修馬上問題就來了。所以他不懂規矩。人家學禪一定讚歎禪,人家學密一定讚歎密,人家學天台一定讚歎天台,這是規矩,不破壞道場。古人講得好,「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」,彼此互相讚歎,佛法才興旺;如果說自讚毀他,佛教肯定衰微,要互相讚歎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這就是要幫助人成就法器。

      他那是禪宗的法器,這是念佛法門的法器,那是教下的法器,不一樣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可不能破壞。無量法門都是佛傳下來的,一個老師,怎麼可以毀謗?道理不能不知道。我們根性不相同,他的根性能參禪,我的根性不能參禪,我不如他,禪是上上根人成就的。我們這個法門是「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」,我們是中下根性的人,修這個法門有利益;那個法門對我來講太高了,但是我尊敬、我仰慕、我讚歎。你懂得這個道理,你就普遍被所有宗派歡迎,為什麼?你去都是去幫忙,不是去扯腿、不是去破壞的。這我們講成就法器,你才受天人供養。這裡頭表法的意思很深,我們要細心去體會。這個地方的成就法器是受諸佛菩薩教誨,你能接受,虛心接受教誨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接著看偈頌第三首:

      【發趾向道。當願眾生。趣佛所行。入無依處。】

      這首偈是講出發,前面兩首是拿錫杖、托缽,這要上路、要出發了。每天生活上的小事,由小事引發大願,願天天發。佛菩薩教導我們,三皈依也在這一百四十一願當中,前面我們讀過。你看我們每天早課有三皈依,晚課也有三皈依,平常又有佛事,結束的時候都有三皈依,天天發。我們就想到佛與諸大菩薩他們的願念念不間斷,我們常常聽說的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從這些地方你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念念不間斷。

      出去托缽要開步走。在日常生活當中走路很多,念佛的人每天經行繞佛也是『發趾向道』,要不要發這個願?要。這就曉得我們的願,常常講為什麼發不出來?發不出來的原因就是常常間斷。不間斷沒做到,再說不夾雜也沒做到,不懷疑還是有問題。所以這種願怎麼能起作用?菩薩們所發的願,願願是無量的弘願,無盡的悲願,都是沒有懷疑、沒有夾雜、沒有間斷過,所以他能成就如來大行、大德、大果。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?這一想就知道了,二六時中,我們的生活隨順煩惱、隨順習氣,沒有隨順佛法。佛法是自性,沒有隨順佛法就是沒有隨順自性,沒有發揚性德,每天所發出來的統統是煩惱習氣。這就說明我們修行何以功夫不得力,這把不得力的原因找出來,找出原因就是開悟,明白了。菩薩悟後起修,我們覺悟之後怎麼樣?能不能把毛病習氣改過來?這非常重要。如果不能改過來,一轉眼又迷了,常常在迷惑當中,這一生不能成就。這一生不成就,自己要曉得肯定墮落,肯定造業。墮落到哪裡去?絕大多數三途,能得人身,太少!

      佛在經教裡常常告訴我們,五戒十善能夠做到相當的標準才能夠不失人身,來生還到人道來。你想想你的十善業道能打幾分?你的三皈五戒又能打幾分?不要問別人,這個事情問自己。問別人,別人是恭維你,不給你說實話;問自己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們從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這一百四十一願你一看,什麼叫菩薩?這是法身菩薩,我們確實佩服,沒有話說。從這裡看出人家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念念都在菩提道上。真的,我們人講的一分一秒都沒有空過,怎麼不令人佩服?說一分一秒,我們凡夫境界;覺悟人境界裡頭,他知道一剎那、一念都沒有空過,這叫大徹大悟之人。經上告訴我們一剎那有九百生滅,一個生滅就是一念,念念不悖自性。

      所以只要你起步走,菩薩『當願眾生,趣佛所行』,佛所行的是什麼?這不能不知道,佛所行的是戒律。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,「禪是佛心,教是佛言,戒是佛行」。佛的一舉一動,他的行為紀錄下來就是戒律,佛的言語紀錄下來就是經教,佛的心就是禪,一而三,三而一,它是一體。我們要學佛,從哪裡學起?這是講根性,上上根人學禪,佛心,心是佛心,你想想看你的言是不是佛言?你的行是不是佛行?當然是,這個快!上上根人。可是上上根人,在人當中真叫鳳毛麟角,太希有、太少了!在中國禪宗,六祖惠能大師接引的對象就是上上根人,不是上根人,上上根人;上根人誰接引?神秀大師接引。他們兩個是師兄弟,神秀大師接引上根人,能大師接引上上根人。宗門如是,教下也不例外,乃至於淨土宗也不例外。

      淨土宗上上根人理一心不亂,跟宗門大徹大悟、教下大開圓解是同一個階層,只是修學的方法不一樣,境界相同,在淨土裡面講生實報莊嚴土。中等根性的人,或者我們講上等,上上根是實報莊嚴土,上等方便有餘土,上根人;中下根人,凡聖同居土。在其他的法門裡頭,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,一般法門中下根性,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,為什麼?煩惱習氣沒斷。譬如講十惡,身,殺盜淫;口,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;意,貪瞋痴,沒斷;沒斷出不了六道,不能往生。所以中下根性人修行,果報在哪裡?果報在人天,修得好的天道,差一點的人道,中下根人。

      但是在淨土那就佔了便宜,所以淨土的殊勝不在上面的二土,在凡聖同居土,那就太殊勝了。帶業往生!你的煩惱習氣沒斷,可以帶著去;但是要知道,帶著去,古大德常講「帶舊業不帶新業」。舊業是什麼?過去造的可以帶去;新業是什麼?當下造的那就不行。換句話說,現前不能造業;再給你說得明白一點,昨天造的業能帶去,今天造的業帶不去。我今天還造業,今天就不能往生。昨天造的業、前天造的業算是舊業,可以帶去,今天不能造。今天造了怎麼辦?好!等明天。明天再造,哪天不造,你的壽命到了,那天就能往生。所以最怕的是什麼?壽命到了那天還要造,那就沒法子,那就是跟阿彌陀佛、跟極樂世界結了個法緣,這一生不能往生。

      你要問我:什麼時候能往生?我就回答你:什麼時候不造業就往生了。什麼時候不造業,你有這個願力,有信願,隨時可以往生。所以佛家常講生死自在!生死自在,實在講沒什麼了不起,人人可以做到。做不到是什麼?是因為你不肯做;你要肯做,沒有一個做不到。我們看《淨土聖賢錄》、看《往生傳》,很多都是念佛時間並不長,多數都是三年,都不超過五年,他就成功了,他就能往生。

      我遇到很多同修,就這個事情來問我:是不是他們這些人念佛三年、五年他壽命就到了?我給他們的解答,我說應該不是這樣的,哪有那麼巧的事情?因為它不是少數,它是多數,哪有那麼巧的事情!應該怎麼樣解釋才合理?就是三年到五年他念到功夫成片。什麼叫功夫成片?也就是說煩惱習氣不起現行,我們一般講心平氣和,煩惱沒有斷,但是他這個佛號控制了。看到不如意的事情,本來要發作,不高興,阿彌陀佛,壓下去了;看到稱心如意生起貪愛心,阿彌陀佛。確實能把殺盜淫妄、貪瞋痴慢伏住,在日常生活當中永遠保持心平氣和。他的深信切願,壽命還有,不要了,我想提前去。行,他就走了。所以我們讀《往生傳》,讀《淨土聖賢錄》,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。他已經有這個能力,不要壽命了,這才合理,才講得通。

      因為這樣的例子很多,許多書籍裡頭都有記載。宋朝的瑩珂法師,這是個出家破戒的出家人,不過這個人有個好處就是什麼?他相信因果報應。他自己的習氣太重,常常破戒,自己想想經教裡面常說的,肯定墮地獄,想到地獄他就恐怖、害怕了。問這些同參道友,有什麼方法幫助我不墮地獄。同學們也很難得,送他一本《往生傳》。他看了之後很受感動,把房門一關,不吃飯、不睡覺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。念了三天三夜,真的把阿彌陀佛念來了。佛告訴他:你的壽命(陽壽)還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,到你陽壽盡的時候我來接引你。瑩珂法師一想不行,他說:我的習氣太重,我禁不起誘惑,這個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業,不要了,現在跟佛走。阿彌陀佛答應他:行,好,三天之後來接引你。他非常開心,三天之後果然佛來接引。

      這就說明什麼?壽命可以不要,可以提前走。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,《往生傳》裡面念佛三年往生的大概都是這種情形,念佛見佛。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說得很好「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。像瑩珂見阿彌陀佛是現前,佛來接引的時候是現前;當來是往生到極樂世界,那是跟佛常在一起了。這個話不假,每個往生的人都是現前見佛,都是佛來接引,這真的往生了。所以往生第一個條件,就是你能夠把煩惱習氣控制住,就這句佛號,我什麼都不要、都放下了。歡喜也放下了,煩惱放下了,瞋恨放下了,看不順眼都放下了,全都放下了。我常講的保持心平氣和,這個樣子取西方極樂世界不難!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,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。

      但是在這種狀況之下走的人太多了,留下來的,說再過幾年,少數,那是什麼人?幫助眾生。還有些有緣的眾生可以幫助的,我再多住幾年;如果沒有這個緣分,眾生對你沒信心,自己就先去,去了以後再來,乘願再來。看什麼時候眾生的緣成熟了,你自然就來了,眾生有感,你就有應,感應道交。沒有這個緣分,哪有不去的道理!緣分是什麼?緣分是眾生尊重你,眾生敬愛你,眾生喜歡聽你的,能接受你的教誨,你教他,他能依教奉行,這就是緣成熟。如果他對你不尊重,他對你也沒有信心,你教的,他雖然聽了,他也沒有辦法照做,這就是緣不成熟;緣不成熟,留在這個世間沒有利益。在這個狀況之下決定提前往生,不要等壽命盡,提前走了。這種人很多!

      往生到極樂世界真的就得大自在,像佛菩薩一樣,千處祈求千處應。這種能力到達極樂世界就有,到達極樂世界,就是凡聖同居土都不例外。這是我們在經典上看到,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,除了聽本師阿彌陀佛說法教誨之外,幾乎每天都出去參訪。經上給我們講,出去參訪十萬億佛。祖師大德的註解註得好,為什麼說十萬億?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距離十萬億佛國土,是從這裡說的。意思就講你到極樂世界,天天可以回到娑婆,來參訪我們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、彌勒佛,取這個意思。說明到了西方極樂世界,要回到娑婆來看太容易了,每天都可以回來轉轉。

      而實際上?實際上參訪的是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數無盡的諸佛如來。怎麼去的?化身去的,我們在經上常念的「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」,化身去的,同時去的,這才妙!如果一尊一尊佛訪問,那要耽誤多少時間?同時。所以你要是知道實際的狀況,你怎麼會不去?哪有這個道理!除非自己沒有能力去不了,真的業障太重,沒法子。所以業障要放下,不要把它背在身上,背在身上很麻煩,就去不了,你負擔太重;你把你身上所背負的全部卸下來,緣就成熟。所以,什麼都不能要,什麼都不能有。為什麼?你擁有,你心裡頭就有牽掛。名聞利養都不能有,有,還是有牽掛、還是有顧慮,這就去不了。西方是淨土,心淨則佛土淨,自然感應道交;我們的心不清淨,還有憂慮、還有牽掛,所以就沒有感應。

      在日常生活當中,就是講我們現前,要學布施,歡喜布施。布施是什麼?放下!無論什麼,沒有一樣放不下的,這些道理要懂、要做。樣樣都能捨,樣樣都放下,就沒有牽掛、沒有疑慮,佛之所行就不難了,純淨純善。十惡放下了自然就是十善,迷邪染放下了自然就是覺正淨。覺正淨是性德,十善是性德,這是佛之所行,我們學要從這裡學起。

      最近這幾年,我們提倡的《弟子規》,與性德相應,每條都要做到。我細看全文,總有一百一十三樁事情,就是一百一十三條,不多!百分之百的落實。起心動念、生活工作、待人接物都說到了,一定要遵守,遵守就是隨順性德。先把這個學好,百分之百的落實至少要做一年,然後學十善業,十善業是佛所行。給諸位說,弟子規講的是世間聖人所行,世間聖賢所行;十善業是出世間佛菩薩所行,那我們的學習落實不困難。你有弟子規的基礎,有世法的基礎,學佛就不難;沒有世善的基礎,對佛法真的是不得其門而入。學佛學了幾十年不能入門,這個我們自己要承認。

      為什麼說不能入門?煩惱沒有少,智慧沒有增長,妄念還是那麼多,甚至於一年比一年多,這就不相應。這樣念佛不能往生,念得再好只是跟淨宗結個法緣,阿賴耶識裡面種下些種子,那要等來生來世得人身又遇到佛法繼續幹,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。這一生當中要成就,你一定要徹底放下。放下是利益,放下是好事,眼前這點小利你要是不肯放下,你的虧就吃大!你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這個利益多大?真正是文殊菩薩所說的「獲一切勝妙功德」,勝是殊勝,無比的殊勝、無比的微妙。我們這一生遇到,就當面錯過,你說多可惜。

      所以能行佛所行,終極的目標是『入無依處』,無依處是什麼?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諸位要知道,真正無依是自性。連這個太空有沒有依?有,它依什麼?「唯心所現」,它要離開能現的心它就沒有了,「唯識所變」,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有依,依性、依識;識還有依,識依性,性迷了才變成識。真正無依就是自性,能生萬法,能現十法界依正莊嚴,能生能現,它不生不滅,它是真常。這是禪宗裡面所說的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這個地方講的無依處。

      「入無依處」是什麼境界?這個境界當然說不出來,《華嚴經》末後說這個境界叫不思議解脫境界。你看「普賢行願品」,四十卷經本它的題目,經題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這經題;下面是品題,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就是入無依處。「普賢行願品」,普賢行願,能入;不思議解脫境界,所入。今天在此地這兩句話,「趣佛所行」是能入,「無依處」是所入。無依處是一真法界,華藏世界是無依處,極樂世界是無依處,你不行佛所行那怎麼行?

      行佛所行就是從十善業下手。十善業是十個科目,每個科題義理無有窮盡,深廣無有窮盡,境界無有窮盡,為什麼?它通無依處。我們初學,學得很淺,深度不夠,但是肯定有受用。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,你修十善業,果報在人天;你要能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放下,你修十善業能證阿羅漢果;你再能把分別也放下,你證菩薩果位;你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起心、不動念,修十善業你就證佛果。

      佛法不思議,任何一門通一切法門,所以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通的!正因為是這麼一個道理,所以古大德才講「一經通一切經通」,一個法門得到了,一切法門都得到。這個話實話不是假話,就怕的是不通。所以佛在《般若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通的!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對於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沒有懷疑了,我修這個法門,我羨不羨慕別的法門?沒有羨慕的念頭,只有尊重,沒有羨慕,也不想學。為什麼?我這門學通了,那個我都通了,同時學幾個法門就不通了,為什麼?你搞亂了。古來的大德、善知識教學生,決定不會教你同時學兩種經,同時修兩種法門,不會的。除非什麼?你有堅固的執著,你想這麼做,那老師開方便。但是,知道你不能成就,讓你去試。試了多年,自己曉得不成就了,回來再搞一門,這種情形很多!

      我在早年遇到一位老居士,那個時候我很年輕,他八十多歲了。他告訴我,他這一生學佛繞了很大的圈子,學教、學禪、學密,最後回歸到淨土,八十多歲,「我以前學的不行,功夫都不得力,全部放下、捨棄了,專念阿彌陀佛,一天念三萬聲佛號」,我很讚歎他,我說你這下對了。這位老居士想必現在都不在了,如果現在在的話,應該有一百二、三十歲。所以同時讓你學幾個法門,那是善知識的慈悲方便,決不是他的意思。是你自己堅固執著,你這種貪愛,對法門的貪愛放不下,才讓你這樣做。而且你是什麼?你不是個聽話的學生。真正聽話的學生,聽老師的話,那老師決定不許可,你也只好接受;不聽話的,隨你,隨便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只有用這個方法。

      總而言之,你在佛法裡頭結了法緣,知道你不會成功;什麼時候看你覺悟回頭了,你三門裡頭選一門,能成就。三門尚且如此,何況多門!這個房間裡頭有許多門,你想同時從很多門進去,你能進得去嗎?兩個門你就進不去,一門就進去了。一門進去之後門門都得到了,都通了!在外面不知道,看到好多門,不知道哪個門裡頭有些什麼,不知道;進去之後全曉得了,原來全通。所以就我們今天這個環境,我們的生活,我們修學能夠有成就,那這是佛所行的,就是十善業道。

      我們淨宗所選的五個科目,《觀經》的淨業三福,戒律裡面的六和敬,教下的三學、六波羅蜜,《華嚴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我們選五個科目。容易記!你也要循序而進,慢慢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,先從淨業三福奠定基礎,跟大眾在一塊相處,學六和敬,你從這裡入門。淨業三福第一句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就是弟子規;接著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就是十善業道;然後才「三皈眾戒」,最後才是「發菩提心」,你不按照這個順序,你不能成就。所以說來說去還是要從弟子規、十善業道,從三皈五戒。在淨宗,或是學《彌陀經》,或是學《無量壽經》,沒有不成就的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