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818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八一八卷)  2007/8/29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818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大用無方第八段,「毛光照益三昧門」,第四段「釋成分齊」,第三首偈看起。這三、四、五、六,四首偈都是比喻,「喻說」。前面兩首是用陽光做比喻,後面兩首是用珍寶莊嚴做比喻,所以它也就是兩個小段,我們先看第一個小段:

      【譬如生盲不見日。非為無日出世間。諸有目者悉明見。各隨所務修其業。大士光明亦如是。有智慧者皆悉見。凡夫邪信劣解人。於此光明莫能睹。】

      這個比喻不難懂,清涼大師的註解裡面講,「喻說中,雙明見與不見,二喻皆有法合」。第一首「日喻,喻光為益因」,這是「毛光照益」,比喻裡面,「合中,謂法日常明,有智慧者,心不住法,如人有目,則能得見」。這是第一首所講的。陽光是屬於阿賴耶的相分變現的,都是阿賴耶的相分,現代科學稱它為物質,這個好懂。凡是物質都有很多的障礙,不像法日,法日是講自性本具的智慧,所以「法日常明」,真的是明。我們現在看到的太空當中是黑暗的,這個黑暗在佛法裡叫無明。黑暗不是正常的,是我們迷,就是自性迷,變成這個黑暗。如果你要是能夠把迷突破,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天空是明亮的,叫大光明藏,這才叫正常,所以黑暗不正常。而且這種黑暗,誰迷誰看到這黑暗;不迷的人看不到,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。

      能夠見到大光明藏的人有,還不少。破一品無明、見一分自性,宇宙是明亮的。這個明亮不是日光,與日光不相干,它本來是明亮。明亮裡面,那時候你就看太陽,太陽有沒有放光?沒有放光,太陽你看是個圓球,沒有光,為什麼?自性的光把它掩蓋了。就好像我們在陽光底下看燈光,太陽底下你點個燈光,你看到那個燈,好像燈不放光,為什麼?太陽光比它大,這是真的。佛法講的大光明藏,這是什麼?這是你自性本來是光明的。古人這個例子很多,我們可以看比較近一點的,那大家都感受比較深刻一點。虛雲老和尚,這距離我們很近,在中國佛門裡面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一位老人。他往生的時候一百二十歲,他沒有到極樂世界,他到兜率天去了。他老人家修彌勒淨土,他有願追隨彌勒菩薩,將來彌勒菩薩到這個世間來作佛,他們的身分就像目犍連、須菩提,像他們的身分一樣,作彌勒菩薩的弟子。

      我初學佛的時候,看他的年譜,很受他的感動。老和尚曾經有一次過年時,他住在茅蓬裡面,茅蓬距離寺院還有段距離。他到寺院來,大概是拿一些吃的東西帶回去,因為寺院常住要供養茅蓬,生活必需品他們要供養,老和尚自己來拿。當然寺廟裡碰到一些道友,可能也在聊聊天,黃昏的時候回去,心裡沒有雜念,慢慢的走。走到半路上,也是遇到兩個同道,就是出家人,他們打著燈籠迎面走過來,給虛老和尚打招呼。他們倆就問老和尚,說天這麼黑了,你怎麼走路都不拿個燈?虛雲老和尚聽到這句話之後,天馬上就黑了。沒有聽這句話,他黃昏的時候離開,依舊是那個天色,沒有感覺得暗,很明亮,看得很清楚。這一說,他的妄想分別執著起來,天馬上就黑了。所以兩個人就分個燈籠給他。這說明,就是太陽的光明也是心現識變。你沒有黑的念頭,天是明亮的,看得清清楚楚。他老人家把這個事情寫在年譜裡。如果他是中午出來,到夜晚的時候,他沒有念頭,外面還像中午一樣明亮,沒有黑暗。虛雲老和尚見的光明是陽光,不是法性裡面的光明,不是,所以念頭一起就沒有了。我們相信虛雲老和尚寫這個故事絕對不是妄語,絕對不是欺騙人的,確實是真的事情。

      類似這種事情,所以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不是講的光,圓瑛老法師,這都是近代人。這個故事好像是在他老人家最後一本講義,《圓覺經講義》序文裡面他記載著。他有一天在寮房裡面打坐,坐的有一段時間了,突然想到一樁事情,他要去辦。放下腿子之後,他盤腿,放下腿子之後他就出去了。出去之後忽然想到,我沒有開門,我房間的門關著,我沒有開門,我怎麼出來了?他那時心裡面只是一樁事情,出去了,沒有想到有門。回過頭再去看,門裡面是栓著的,再推,推不進去。這就說明一切法從心想生,因為你心裡面有門,門就起作用,關起來的時候就障礙你。心裡沒有門,沒有想到門,你通過門、通過牆壁,都沒有問題,它不發生障礙。圓瑛法師從這裡就體會到,萬法皆空。空跟空怎麼是障礙?牆是空的,身體也是空的。我們為什麼變成障礙?執著身有,執著牆有,執著什麼都是有,障礙在這裡。

      一切法從心想生,你從這樁事、從這個理,你再去推論,你再去推想,我們身體要有什麼毛病,如果你沒有,念頭上完全沒有,你這個毛病會不會恢復正常?可能!「山西小院」不就這個道理嗎?「山西小院」這套錄相帶傳到我這裡來,我全部把它看了,最後我講了一個小時,他們現在也編到裡面去了。這是說明意念怎麼會把病治好?道理在哪裡?道理就是講萬法皆空,就這麼個道理。你心裡想到有,它就有;你沒有想到,它就沒有。「山西小院」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,另外還擺在我們眼前,大家不留意,稍稍留意到,你就曉得意念主宰你自己的命運。

      我在台灣住過一段時間,同學、朋友很多,年齡跟我差不多的,大多數年齡都比我大幾歲。工作的時候,一個個都很活潑,很努力認真,每天去做他的工作。到年齡到了,退休了,就想到老了。沒退休,他每天工作很繁忙,沒有想到老。我們見面的時候都很正常,沒有想到老。可是退休之後,兩年沒有見面,再一見面他已經拿著枴杖,真的變成老人了。怎麼兩年沒有見,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幾年?什麼原因?沒有工作,天天在想我老了,他有老的念頭,老了怎麼樣?老了就有病,病是想出來的!所以他就不能不跑醫院,好像不跑醫院他沒事幹。我們從這裡細心觀察,都從心想生。晚年在一起,他們都覺得我沒有衰老,我為什麼沒有衰老?天天講經,沒有想到老,每天在幹這個事情,這個沒有退休的。他們的工作到年齡都有退休的,所以他的思想產生變化,很快就老了,老了沒幾年,過世的都很多了。兩個星期之前,我有個同班同學,年齡大概小我四歲,好朋友。我打電話到台灣去問問,聽說過世了,去年走了,非常惋惜,從小在一起玩的。所以,心理的因素對一個人命運是真正的主宰,不是上帝主宰你,不是佛菩薩主宰你,不是閻羅王主宰你,是你自己主宰自己。這個道理只有大乘法裡講得詳細,講得透徹。

      我們最近也看到,這不知道是哪裡朋友寄給我的資訊,我看到人家送來的,美國夏威夷土著意念的資料,裡面講的理論、方法、效果,跟佛說的一樣。這些土著不是學佛的,他們懂得,而且土著現在這種療法在美國還很有名氣,聽說聯合國都請他們去做過講演。關鍵都在信心。問題是你信不信?你信,效果就非常明顯,在面前;不信,就沒有了。這段經文關鍵就是在有智慧你就能見到,凡夫他是業障深重,他有障礙,見不到,『邪信』,這他沒有分。『劣解』,「劣解」是小乘,他不相信信心,他沒有辦法,他見不到。

     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前面略舉四十四光,一毛孔所現的光明,一毛孔照的。在總結裡面告訴我們,一毛孔光裡面的利益不只四十四,無量無邊,然後又告訴我們,一一毛孔皆如是。那我們要問,這光明我們有沒有?有,跟諸佛如來完全相同。為什麼?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你怎麼會沒有!佛的法身,法身沒有相,法身就是法界,遍法界虛空界那就是法身。法身的體就是光明,叫大光明藏,理體上有,有光明。這個光明我們想想應該是證自證分,唯識學家說得好,自證分,自證分是理體,就是法性。你怎麼知道法性?自證分好像是個燈,燈放光,光照到自己,光照外面也照自己,這是證自證分,證自證分是佛性。所以,這個光是自性,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如來智慧。

      這個光的作用,覺的時候佛法裡面稱為大光明藏,一片光明,一念不覺,它就變成阿賴耶識。阿賴耶識,大乘教裡面講它是真妄和合,它的體是真的,作用呢?作用變質了,它變成業相,業相就迷了。給諸位說,業相就是迷,迷就是什麼?就是大黑天,我們現在看到宇宙是黑暗的,業相。所以什麼時候,宗門裡面常講,破一品無明、見一分法身,這業相沒有了。什麼時候你明心見性,你自己知道。見性之後,天空不是黑的,是明亮的,業相沒有了。從業相就起轉相,轉變了,轉相就是見相,就是我們現在講精神;從精神它就變物質,物質就是境界相。境界相也叫相分,轉相也叫見分,見分跟相分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,連虛空也是它變的。所以虛空不是真的,虛空雖然講無為,相似無為,不是真的無為。真的無為是什麼?真如無為。真如,四分裡面的自證分,這是真如,是法性。

      法相是不是真的?覺悟,它是真的;迷了,它是虛妄的。所以佛常說真妄不二,覺悟之後才知道,原來妄本來是真,那你就不要去斷妄,妄就是真,關鍵在迷悟。雖有妄相怎麼樣?不礙事,妄相,這不是真的,不妨礙。好像我們今天看到電視的螢光幕,螢光幕裡面的現相千變萬化,有沒有染污螢光幕?沒有。螢光幕是真的,什麼也沒有,不管現什麼相,還是什麼都沒有,就跟這個相似。你要是真正了解事實真相,你不必,這裡頭的現相我不喜歡看,把它拿掉,用不著拿,它根本不存在;喜歡的你也沒有辦法留下來,剎那生滅。

      所以,妄是生滅的,黑暗,黑暗也是生滅的。如果黑暗是真的,虛雲法師在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,為什麼那個光明他能保持住?別人看到黑暗,他能看到光明,所以它不是真的,這可以給我們做明顯的證明。你起心動念,它有,現在幾點鐘,天暗了,這麼個道理。我們現在講很多學科學的人不相信,太陽下山了,怎麼會有明亮?這他不懂,物理上不能解釋。所以物理學還是有問題。物理上不能解釋,他心理上真留住了。你看看到底是心隨境轉,還是境隨心轉?沒有念頭的人,境隨心轉;有念頭的人,心隨境轉,這不就很清楚了嗎?

      佛給我們講,有念是凡夫,無念是聖人。念頭很多,佛把它區分為三大類,第一大類,從最粗的、最嚴重的來說,就是執著,這是第一類的。執著要是沒有了,你就是聖人,你就不是凡夫,為什麼?六道沒有了。雖然在六道裡面現身,度化眾生,這真的,大乘教裡頭有。十信菩薩,我們後面會講到,十信菩薩也能在六道裡面示現八相成道,這小乘人不相信。為什麼?十信菩薩斷煩惱的功夫跟阿羅漢、辟支佛相等,他妄想分別還沒有放下,他也能夠示現八相成道。我們想想這個道理,能信,為什麼?佛在經上常講十法界,十法界並沒有見性,十法界裡面的佛沒見性,他無明沒有破,他只是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沒有了,連分別的習氣也斷了。十法界裡面的菩薩,分別沒有了,有分別的習氣;十法界裡面的佛,分別習氣沒有,但是他妄想沒斷,無明沒斷。他是佛,十法界裡面的佛,天台家講藏教佛。通教的佛都沒見性,別教佛見性了。所以十信心滿現八相成道,這個能相信,經上講這個事情講得很多,讀經的時候應當明白這個道理。不一定要是法身菩薩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十法界沒有了。十法界沒有了,也能到十法界裡面來現身,像觀世音菩薩。觀音菩薩諸位都曉得是等覺菩薩,千處祈求千處應。

      見性的菩薩在哪裡?性在哪裡?遍法界虛空界,所以你要知道,見性的菩薩他的法身就是虛空法界,那是他的法身。哪裡有感哪裡就現,有沒有來去?沒有。我們這虛空,我現在想他,他就在我們面前。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,《普門品》、《楞嚴經》、《華嚴經》都講三十二應,三十二是三十二類,每一類裡面無量無邊。再給你說清楚,這個身是怎麼現的?我們自己現前的念頭,跟我們自己的法性相應。因為法性是一個,法性是大光明藏,是一個。法身也是一個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你可不要忘掉,法身是一個。所以是自己法性變現的。

      中峰禪師講的,你們印象都很深刻,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彌陀在哪裡?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只要有緣。就好像我們現在電視傳播,在這個時段我們在這裡學習《華嚴》,我們從衛星播出去,全球都能收看到;換句話說,全球每個角落都在,你只要有這個設備,頻道一按,影像就現前,無處不在。現大身、現小身,那就看你的緣分,緣!你要用個很小的小屏幕收,你就看到很小的;用很大的屏幕,你就看到很大的,緣不一樣,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嗎?科學確實對佛法理解帶來很多的方便,讓我們從這個地方理解,明白了。我們的性跟佛的性、跟菩薩的性、跟一切眾生的性,是一個性。因為這個性,它不是心法,它不是色法,所以它沒有障礙,遍法界虛空界。所以,菩薩的慈悲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沒有條件,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那個慈悲是真的;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那個慈悲就不是真的。

      同樣一個道理,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德能都是純真的,全是自性顯露;有了妄想分別執著,也是從性現的,但是識把它扭曲了。就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,把本性的智慧,本性的德能相好,全都把它扭曲,不正常了。扭曲的幅度各個不相同,這就形成十法界依正莊嚴,就這麼回事情。不管怎麼扭曲,那是你自己的幻覺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是你的夢幻泡影,不是事實。事實怎麼樣?事實如如不動,決定沒有染污,所以自性是清淨的;決定沒有生滅,念頭有生滅,前念滅,後念生,所以生滅相是幻相。佛法講真跟妄,它的定義,真是永恆不變,這是真,凡是會變化的都是虛妄的。

      所以念頭是虛妄的,是生滅法。阿賴耶是生滅法,真如是不生不滅法,真如無為,你看一個頭、一個尾。《百法》裡第一個是心法,心法第一個是阿賴耶,這是妄本,一切夢幻泡影的根本,阿賴耶是根本。真如,真如是覺本,到真如的時候,覺的念頭都沒有,它自然的。我們今天修學,換句話說,如何從阿賴耶再回歸到真如?這就叫轉凡成聖,轉阿賴耶,法相的名詞叫大圓鏡智,轉末那為平等性智,轉意識為妙觀察智,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。你想想這個名詞的味道,成所作,那就是萬德萬能,無所不能,成所作。怎麼轉法?放下執著,就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;放下分別,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,這兩個一轉,第八跟前五就跟著轉,果上轉,這兩個是因上轉,那就連帶的統統都轉了。

      雖是連帶轉,不能不知道,往上再提升,一定要學到不起心不動念,就轉了。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你有沒有做到?我相信你也做到了。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,你真的放下了,這放下是忘記了,妄想分別執著忘掉了,時間很短暫。就像虛雲老和尚走路一樣,天黑的時候,他不是在觀想,應當像我們在念佛,沒有想到天暗了。他的心念集中在另外一個地方,所以外面境界不變,境隨心轉。別人提醒,天黑了,馬上就黑了,境隨心轉。就是說,短暫的時間我們都有,很多人都有,時間只幾秒鐘,所以你沒有很長的感覺。虛雲老和尚他能有感覺,為什麼?他時間長,至少也有幾十分鐘的時間,所以這就很明顯了。圓瑛法師沒有開門,出來了,這個時間雖然不長,但是這個現象在眼前,一下想起來,回過頭來。好像我沒有開門,怎麼就出來了?再回頭一看,門關的,真的沒有開門,裡面還是栓著的。這個是學佛的老法師,他明白這個道理,當你心裡沒有雜念的時候,什麼障礙都沒有。所以這才想起,經上告訴我們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

      真的把這個道理參透,你就會注意心想,為什麼?這個法是真的,這個法不是假的。首先我們想善,不要想惡。四十四光都是純淨純善,尤其是最後,跟我們講「清淨六根」,淨六根,清六境,六根跟六境把相分全部都包括了。《十善業道經》上告訴我們,教我們常常念善法、思惟善法、觀察善法,這是對初學人講的。你現在因為煩惱習氣太重,你放不下,放不下,幫助你轉,首先轉惡為善,從這轉起。能把惡斷盡,轉成純善,不容毫分不善夾雜,到這個程度你就得三昧。為什麼?你沒有毫分不善,這就很容易得三昧。三昧到一定的程度,人就開悟。所以從這裡開始,有道理,先轉這個。轉,轉惡為善,沒有放下分別執著,世間善法。世間善法可以幫你提升到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。色界、無色界,你已經得定,但是什麼?世間禪定,在大乘教裡還不能稱為三昧,三昧是出世間禪定。再向上提升這才能出,那就是放下,放下執著,超越六道,放下分別、放下妄想,超越十法界。

      我們在大乘教裡面薰習這麼長的時間,對於這些理論、事實真相有相當程度的理解。現在我們要做的是什麼?怎樣契入,也就是如何把它證實,證得。像佛給我們講的,我們心性是大光明藏,怎麼樣能把這個天空黑暗的,哪一天一下看到黑暗沒有了,大光明現前,這個時候你就要曉得,你不是十信位菩薩了,《華嚴》是圓教,你是初住菩薩,比這個高一級。也就是說,十信位的菩薩還是在大黑天底下,沒有出這個範圍。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黑暗沒有了,那你就證得大光明藏。相宗裡面講,你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,大圓鏡智是光明的,阿賴耶是黑暗的。

      雖不能夠證得,能明瞭也非常歡喜,這是知解,我們知道,我們了解,就不容易。但是知道、了解,一定要非常認真去做。實在放不下,沒有辦法,習氣太重了,放不下,你要懂得,決定求生淨土,淨土什麼?帶業往生。帶什麼?就是帶著妄想分別執著,放不下!放不下也能成就,這可是天大的便宜事,找不到,連諸佛菩薩都感嘆,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。怎麼可能?你看執著你沒有放下,六道不能超越;分別妄想沒有放下,十法界不能超越,你怎麼能到極樂世界?極樂世界不在十法界,超越十法界,所以這真實難信。可是這是佛說的,不是一尊佛說的,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異口同音告訴我們。一尊佛,恐怕我們還難以相信,一切佛都說,我們如果要是不相信,那就太愚痴,那就是佛經上說一闡提。

      所以能信,淨宗修行的條件,第一個就是能信。蕅益大師《要解》裡頭講得好,能信他講六個,信講了六條,第一個信自己,不相信自己,佛幫不上忙。信自己信什麼?信自己決定能生,這個信心非常不容易。我們受了大乘教,比他們就方便多了,為什麼?我們有個道理在,我相信,一點沒有問題。什麼道理?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。這個性是我自性,心也是我自性,我自性變現的彌陀、變現的淨土,我自己變現的,哪有不能生的?世間人常講求人難,這不求人,這求自己,信心就堅定了。所以,對於淨宗信心不足的人,要他明白這個道理。這是正法,這是正教,這不是邪法。

      可是你要知道,西方世界是自性淨土,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。我們這個世間是一個道理,唯心娑婆,自性釋迦。釋迦牟尼佛在這裡,是我們自性變的,娑婆世界也是自性變的,沒有兩樣。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迷惑,娑婆世界裡面有迷有悟,四聖法界是悟,六凡法界是迷,不一樣的地方在此地,統統都是自性變現的。如果你要是細心去思惟觀察會有個發現,那就是說十方世界,佛在經上,《華嚴經》前面「世界成就品」裡面講得很清楚,世界多,眾生多,眾生造業多,佛雖然慈悲教化,回頭很少。信解的人多,學佛的人,行證的人少,所以很難成就。淨土法門雖然十方諸佛沒有一個不弘揚,可是相信的人少,所以叫難信之法。這些迷惑的眾生,世界知道有成住壞空,這個世界壞了,壞了,這個世界眾生到哪裡去?轉移到別的世界去了。將來這個世界又成了,成住壞空它是個循環的,業力在循環的,又成了,那邊世界壞了,他又回來了,世界是這麼個狀況。

      但是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,你看《無量壽經》上有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,西方世界不是眾生業力感應的世界,是阿彌陀佛願力變現的世界,這個很不一樣。換句話說,西方世界是阿彌陀佛建造的,他的願力建造的。而且建造的時間還不久,到現在才十劫。十劫我們看得太長了,十個大劫,可是在其他的世界來看,十劫很短。一個大劫,像我們娑婆世界,是一次成住壞空,這一個大劫;換句話說,在娑婆世界已經十次成住壞空,這時間不算長。每個世界的成住壞空,成住壞空都是搞無量劫、無量次,它那裡成就,它沒有成住壞空,極樂世界沒有成住壞空,到現在也十劫了,是阿彌陀佛願力支持著,本願支持,真正是希有。你要真的把這些事情看透,看清楚了,你才會發現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寶地,這個地方安全。成住壞空就是災難,哪一個世界都有成住壞空,都有災難,他那個世界沒有。我們要找個安全地方,這是最安全的,最難得、最希有的。你能發現這樁事情。你不取極樂世界,從前李老師常講,你迷惑到所以然處了。

      所以讀經要細心,經裡面的確,真的是無量義,字字句句無量義,看你放下多少,你放下的愈多你看到裡面的東西就愈多。無盡義,你慢慢去看。到什麼時候你才徹底看出來?你成佛了。所以極樂世界,唯佛與佛方能究竟,也就是說,等覺菩薩都沒有辦法看到透徹。古大德有個比喻說,等覺菩薩看妙覺位的境界,就好像隔羅觀月。古時候沒有玻璃,用紗,很細的紗,隔著一層紗看月亮,看得很清楚,羅是很細的絲綢編的,你還是隔一層。等覺菩薩看究竟佛果是這樣的,一定到如來果位,對極樂世界才了解究竟。我們這一生遇到,這個不容易。

      第二首偈裡面,『大士光明亦如是』,這個「大士」是法身菩薩。證得法身,跟究竟圓滿的佛,我們現在也比較清楚了,是一樣的。為什麼?他執著沒有了,分別沒有了,習氣也沒有了,妄想沒有了,妄想是起心動念,不起心不動念,無明沒有了,他跟究竟果地有什麼兩樣?古佛跟今佛是平等的,他都不起心不動念,都沒有分別執著,是一樣的。佛經上舉個比喻好,譬如大江,大江的水在江裡面有先後,像長江幾千里,從水源流入海,這裡有先後,有前輩,有後輩。流到大海裡頭就沒有了,誰是前輩?誰是後輩?平等了。這個意思就是說明,在十法界裡面有先後,有高下,有先後;到一真法界裡沒有了,一真法界是大海,裡面沒有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妄念,不起心不動念。

      為什麼還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?這個我們曉得,清涼大師註解說得好,無始無明習氣,習氣沒有斷,無始無明斷了,習氣沒斷。習氣用什麼方法斷?沒有方法,你一用方法,不就又起心動念了嗎?不起心不動念,還有什麼方法?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了。但是這個長時間,多長的時間?三大阿僧祇劫。諸位要曉得,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說我們,是說破一品無明證得法身這一天開始到究竟果位,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。這個長時間當中,沒有什麼修行的,叫什麼?無功用道。古德說,「此處用不得力」,那種修行的方法是無為的,不是有為的,這個不好懂。早年李老師給我們講這段,他用比喻來跟我說,我懂了。

      他說無功用道用不著力,它自然往前進。他舉的比喻是帆船,中國大陸上帆船,抗戰期間我們在江河裡面走,都是走帆船,輪船沒有,內地統統是帆船。帆船靠風力,沒有風力的時候,沒有風就搖櫓,划槳,兩邊划槳,後面搖櫓,速度很慢。這個船到目的地的時候要靠岸,靠岸的時候,槳統統收起來,靠近岸,離岸很近了,不能再划了。那船靠用竹竿撐,撐船,慢慢的撐,讓它靠近岸邊,慢慢撐。將要到岸邊的時候,大概有個幾丈遠,好像我們現在來看,有個十公尺、十五公尺,竹竿也不要了,統統收起來,船自然靠近,這一段時間叫無功用道。為什麼?不能划槳,也不能撐竿,船自然很慢就靠岸。他用這個比喻說,我們就能了解。這個用不得力,你要是用力,船就會撞上岸上去。

      所以這個比喻當中我們能夠理解到,從圓教初住以上,智者大師講得好,「分證即佛」,他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佛在經上做比喻,比作真月,用月亮做比喻,《楞嚴經》上講這個比喻講得很多,講了好幾次。把月亮比做佛,滿月比做佛,沒有圓滿的是菩薩,從月牙,看月牙,那是剛剛明心見性的菩薩。初二、初三看到月牙,慢慢到十四,十四應該就是等覺,十五就是妙覺,光明一天一天的大。那是什麼?那就是分分圓滿,他取這個比喻,都是真的,決定不是假的。十法界裡面的佛是相似佛,不是真的,相似佛。相似佛,佛用的比喻很好,他叫捏目,你用個指頭把眼睛按一下,你會看到兩個月亮。你這一按,它的焦點不一樣,你看到兩個月亮。兩個月亮,一個是真的,一個相似的,那是什麼?那是相似的,它是從真的裡面出來,相似的,它也不是假的,是真的。實在是兩個眼睛兩個不同焦距看到的,叫相似。這是相似的,不是真的。還有一個,我們六道裡面,六道裡面的佛他比喻是水中之月。你看水裡面,水裡頭有月亮,那是月亮的影子,那不是真的,那連相似都做不到,所以水中之月完全是假的。捏目雖然是假的,他沒有離真。他用這三種月來比喻觀行、相似、分證,到十五,那叫究竟,究竟圓滿。所以,分證就是真的,就不是假的。

      分證位的菩薩,圓教是初住以上,別教是初地以上。當然他們在十法界應化,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,他們證得法身。法身是什麼?遍法界虛空界是身,有沒有相?沒有相,法身沒有相。沒有相,能現相,現相也是有感,什麼人感?法身菩薩感,究竟佛他就應,現什麼土?叫實報莊嚴土。那個相莊嚴了,經上常講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,比法身菩薩至極,這通常講地上菩薩,從別教上說的,地上菩薩。佛有四土,這是最高的,這是一真法界。方便有餘土是相似位,不是真的,就是我們講的十法界,四聖法界,極樂世界有方便有餘土。我們講十法界,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,六道是凡聖同居土,實報莊嚴土不在十法界裡,十法界裡面沒有實報土。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實報土就是華藏世界,毘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,釋迦牟尼佛是毘盧遮那佛的應身。這經上都給我們說了,我們要留意,要把他看清楚。原來是一尊佛,一尊佛能現很多身,而且能現各種不同的身,應化身。應化身不是自己有意思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無量無邊,不但能現有情身,還能現無情身。能現花草樹木,能現山河大地,所以有緣人他看到花草樹木開悟了,看到山河大地開悟了,有緣人。這就是我們這段經上講的,他從這方面能感悟,佛就現這個身,就現這個境界相給他看,讓他接觸,一接觸,豁然大悟。所以接引眾生,無量法門,不是一個法門。

      要悟,沒有智慧不行,一定要有智慧,智慧從哪兒來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,經本上能不能求到智慧?求不到,這個要知道。惠能大師一生不認識字,沒念過經,他有智慧。他不認識字,他會講經,決定沒有障礙,什麼原因?智慧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。我們的智慧沒有了,不是沒有,障礙了,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。所以你只要放下執著,正覺就現前,智慧分三等,無上、正等、正覺。執著沒有了,正覺,真佛弟子,這是聖人;再把妄想放下,菩薩,正等正覺;最後再把無明放下,無上正等正覺。要知道《華嚴經》上初住以上的都是無上正等正覺,那個位次,清涼註解上講得好,無始無明習氣。我們讀《華嚴》才搞明白,從前沒搞清楚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現在知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完全平等,跟如來地沒有兩樣,能現無量無邊身。智慧德能沒有差別,就是習氣還帶著一點,這個習氣要靠時間慢慢的把它斷除。他在這段時間幹什麼?在這段時間就是幫助還沒有覺悟的眾生,在遍法界虛空界,不只一個佛的化土。像娑婆世界,釋迦牟尼佛的化土,這個法界裡面有無量無邊佛國土,沒有法子說的清的,不是恆河沙數,恆河沙的恆河沙數,都沒有法子比喻。所以佛法裡只說了一句話,不可思議。

      哪一個地方有緣,佛菩薩就在哪裡現身,因為佛菩薩的身,初住菩薩的身就遍法界虛空界,就像我們現在光一樣,沒有一處沒有光,沒有一處沒有電。他那個身就像光、就像電一樣,沒有障礙。地下挖洞,挖得再深,他還在,他都有,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在。所以任何眾生有感,他馬上就有應。他不是,阿彌陀佛從西方十萬億佛國土,西方極樂世界到這兒來應,不是,哪有這種道理!就在眼前。極樂世界這個十萬億佛國土,這是佛隨順眾生說的。真實說,真實說沒有,沒有距離,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。

      不但是時間跟空間在法身菩薩沒有了,阿羅漢就沒有了,由此可知,空間維次,時間、空間的觀念,六道凡夫有,四聖法界就已經沒有了。雖然沒有,但是他不能完全自在,他還有障礙。必須要把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斷盡,障礙才完全沒有了。那個作用,遍法界虛空界就起作用。可是阿羅漢雖然不能像菩薩、像佛起那麼大的作用,他局部的。佛跟我們說,阿羅漢的天眼、宿命,宿命通、他心通能力,他能夠知,在時間上來講,過去五百世、未來五百世,這是時間說的。過去五百世、未來五百世,這個時間沒有了。在空間來講,一般阿羅漢他的範圍是一個小千世界。這一個小千世界,一個世界像黃念祖老居士講的話,是一個銀河系,換句話說,一千個銀河系,他的範圍這麼大,他的活動範圍是一千個銀河系。

      阿羅漢裡面,有一個特殊的,阿「少/兔」樓陀,他是因為用功,聽經打瞌睡,被釋迦牟尼佛喝斥一頓,教訓一頓。他很用功,日夜不休息,把眼睛搞壞了,眼睛失明。所以佛教他修定,這個定修成之後,他不需要用眼看,他半個頭都能看,所以叫「半頭天眼」,他前後左右統統能看到,一點障礙沒有。他的天眼能力能看到一個大千世界,就是整個娑婆世界,那個能力比一般阿羅漢大多了,這是修得的。所以我們知道阿羅漢要能用功修行,他所修得的能夠把他的法力擴張,從一個小千世界,能夠延伸到三千大千世界,他有這個能力。

      菩薩至少是三千大千世界,就是一佛土,一尊佛的教區沒有問題,愈往上提升,能力愈強。提升到地上菩薩,我們知道無明習氣已經斷了很多,他那個能力是遍法界虛空界,跟究竟圓滿佛完全相同,沒有兩樣。佛在經上說這些話,他告訴我們什麼?告訴我們這是我們自己的本能,為什麼?你要記住他說的話,你本來是佛,你跟他沒有兩樣。你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是被妄想分別障礙了,不能證得,並沒有失去。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你自性的智慧德能統統現前。在過去,在中國,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見證。他二十四歲,很年輕,沒有念過書,不認識字,家庭非常貧苦,靠上山砍柴,賣柴度日,是樵夫,苦力。他遇到五祖他能開悟,靠什麼?放下。所以放下在一念之間,這就是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,告訴我,我也沒有辦法,他說佛法「知難行易」,為什麼知難?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,你就曉得難。成佛很容易,六祖跟我們說一念之間,你放下就是。你放不下,所以才講成佛要無量劫;要是放下了,放下就是。

      在《華嚴經》上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一生成就。這告訴我們,佛說無量劫不是假話,為什麼?你不肯放下,那就無量劫;你肯放下,肯放下就成就。一生放下,一生成佛;當下放下,當下就成佛。所以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,屠刀是代表什麼?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三把屠刀。屠刀是什麼?造業的。誰造業?妄想分別執著在造業,你自性沒有造業。所以,你要相信我們老祖宗講的話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你哪裡造業?馬鳴菩薩說本覺,「本覺本有」,所以佛祖給我們說「本性本覺」,老祖宗給我們說「本性本善」,這都是永恆不變的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們今天變成不覺,變成不善,這就是屠刀幹的事情,這三把刀,妄想分別執著,你什麼時候放下你就成佛。三把放一把,是阿羅漢;再放一把,是菩薩;最後一把再放下,就成佛。所以,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間,這個道理要懂。

      我們修行,這你就知道,修行修什麼?修行就是放下。經要不要念?經要念,為什麼?幫助你放下,你要不念經你妄念更多,想放也放不了。所以八萬四千法門,總的目標就是幫助你放下,這個道理很重要。如果你要不懂,你修行變成所知障,譬如經教,你執著在經教上,麻煩來了。這種人太多,自古以來不曉得有多少!我們以淨土宗來說,淨土宗《無量壽經》的譯本,從漢朝到南宋,翻譯了十二次,這有經題留下來,《大藏經》上都能看得到。現在所存下來的,留下來,保存下來的,五種翻譯本,七種失傳了。這個我們能明瞭,古時候沒有印刷術,都是抄寫的,抄寫的數量很少,很容易失傳。所以現在有五種譯本,五種本子要統統去念,太麻煩,太多了。要不念,五種本子的內容詳略不同,有的這個本子有,那個本子沒有,那個本子有,另外本子又沒有。所以古人才想到要會集,把五種本子裡面不同的地方統統把它編在一起,集合成完整的本子,相同的部分就捨掉,不同部分統統抄起來。最早做這個工作,宋朝王龍舒居士。

      如果你要說這個工作不能做,那你就是執著,你有分別、你有執著。分別執著是障礙,給諸位說,執著是煩惱障,分別是所知障,不能見性,你雖然讀經,你不解如來真實義。「開經偈」說得太好了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誰能解如來真實義?分別執著放下,你能解如來真實義。你有分別執著,你不解,不但經文你看的時候你不解,會變成所知障,你就是來聽講經,你不會聽,也變成所知障,為什麼?你有執著,分別執著。所以會聽的人,宗門說得最多,「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」,「聽而無聽,無聽而聽」,這是真聽,這真說、真聽。因為迷跟覺就在一念之間,你聽,能夠不執著、不分別,真能見性。為什麼惠能大師聽《金剛經》,他聽不多,一點點,他就大徹大悟?你就知道,他無聽而聽,聽而無聽,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那叫什麼?那叫一心,那叫誠敬,真誠恭敬到極處,一念不生。

      中國人講誠的定義,曾國藩解釋跟佛法相應,什麼叫誠?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,這個講得好。誠是什麼?沒有起心動念,這是誠;起心動念,真誠就沒有了,他解釋得真好。所以印光法師在《文鈔》裡面講得很多,有很多人向他請教,怎樣能夠契入佛法?他答覆的兩個字,「誠敬」,內誠,外敬。實在講,內裡面有誠,外面自然恭敬,一切恭敬,必然的。為什麼?性德的流露,他不是裝出來的,是自然的。外面恭敬,未必裡頭有誠,為什麼?裝模作樣,那不是真的。真正高明,有學問、有涵養的人一看就曉得,你是真的是假的。真誠是菩提心的體,清淨、平等、覺是用,菩提心的作用,真誠是體。我們依照《無量壽經》的經題寫了十個字,真誠是體,就是你自性、真心之體,這你要知道。用這個心,就是用真心;不是這個心,就是用妄心。菩薩用真心,我們學佛,至少要學菩薩。真心的相,相是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清淨沒有污染,沒有煩惱,平等沒有高下。你就曉得清淨的反面是執著,平等的反面是分別,覺的反面是愚痴、是迷,就是相要搞清楚,真誠的相是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。作用是慈悲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對天地萬物,一片慈悲。

      我們修,實在講一切諸佛菩薩說無量無邊的經論,不超過這十個字。這十個字在《大藏經》裡面,佛菩薩常常給我們講,「發菩提心」,我們求生西方淨土,這頭一個條件。所以很多人不能往生,沒有發這個心。你看看「三輩往生」、「往生正因」,第一句話「發菩提心」,然後才「一向專念」。我們今天「一向專念」大家抓住了,「發菩提心」忘掉了,所以不能往生。經上講得這麼清楚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八個字,你搞一半,這怎麼行!所以對人不慈悲,念佛一天念二十萬聲、三十萬聲,都不能往生,為什麼?你沒有菩提心,這個要知道。這是菩提心。菩薩行,我下聯寫的是菩薩行,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,菩薩行。這是全部的佛法,不單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總綱領、總原則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都不出這二十個字,大總持法門。這樣說比較詳細,不是這樣說,很多人不懂,說是說得很清楚,但是不懂。譬如經教裡面講至誠心、深心、發願迴向心,很難懂,《起信論》裡面講的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也不好懂,我這麼樣寫,大家好懂了。《無量壽經》的經題,前一半是果,「大乘無量壽莊嚴」那是果,因是什麼?因是「清淨平等覺」,修清淨平等覺,證大乘無量壽莊嚴之果。大乘無量壽莊嚴就是極樂世界,就是阿彌陀佛,擺在經題上。

      會集沒有錯,三個會集本,會集得最好的、最圓滿的就是夏蓮居的本子。我第一次到北京,就是特別去看黃念祖老居士。我們在美國知道了,在美國才曉得,他也知道我了,但是在美國沒有見面。他回到中國來之後,我到北京去看他。我在沒有跟他見面之前,我聽到他的名字,是李炳南老師講的,有個梅光羲的外甥,黃念祖居士。我以為他很老,以為他已經不在了。所以到美國聽了這個名字,名字很熟,才想起來是李老師講過。我就問那邊的同學,華盛頓DC那邊同修,我說是不是梅光羲的外甥?他說是!我說這個人還在,難得,李老師常常講,這是夏蓮居的學生。我說那我們應當碰個頭,見個面,我們是一家人,都是傳持夏老會集本的。

      所以到北京去看他,他才告訴我,他說夏老往生的時候,夏蓮居往生的時候,告訴他們學生,黃念祖也在身邊,告訴他們這些學生,他說他的會集本將來是從外國傳回中國的。他們很驚訝,都很難相信,從外國傳到中國。接著告訴他,這個本子將來傳遍全世界。梅光羲給它寫了一篇長篇的序文,這個序文要看,你才曉得這個會集本的價值。所以,夏蓮居居士不是普通人,是再來人。在我們想像當中,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,就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。不是這樣的人再來,就沒有辦法編一個這麼好的會集本。王龍舒的本子有瑕疵,那是了不起的人,王龍舒居士往生是站著走的,預知時至,沒有生病,站著走的。魏默深第二次編會集本,確實是比王龍舒編得好,還有缺陷,為什麼?裡面有很多自己的意思把文字換掉了,這個例子不好。會集一定是原文把它抄下來,不可以改動文字,魏默深改動幾個字,印光大師有批評。他這次會集本就遵守這個規矩。

      十年定稿,不容易,成就這麼一個工作,要度末法眾生,末法九千年,靠這個法門得度。真的,我們在海外弘揚,把它帶回中國。現在在全世界依照這個經本修的人非常之多,感應不可思議。雖然有些人批評,批評的人無知,他不懂淨土。尤其我們現在讀了《華嚴》知道,他有嚴重的分別執著,他不了解這裡頭的真正情形。他要真的明瞭《無量壽經》,把五種原譯本統統讀了,然後再看這個會集本,就不一樣了,他分別執著心就沒有了。最好的是,現在就是有三種會集本,有一種節校本,一共九種本子,九種本子統統讀過,我們都曾經把它印成一本,九種本子都讀過,你的分別執著心就沒有了。所以智慧不容易得來,一定從戒定慧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一定要持戒。凡夫「邪信」,邪信是外道,外道有門內外,佛門裡面的外道,他不相信這個。「劣解」是二乘,他解的不圓,於毛光照益他得不到,這個障礙是在自己,不在外面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