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854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八五四卷)  2007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854

    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第五大段喻況玄旨分,大喻第十段。前面因為時間關係沒講完,我們還是從第一首念起,看到完整的意思。「天阿修羅共戰時。帝釋神力難思議。隨阿修羅軍眾數。現身等彼而與敵。諸阿修羅發是念。釋提桓因來向我。必取我身五種縛。由是彼眾悉憂悴。」前面學到此地,再接著看後面偈頌:

      【帝釋現身有千眼。手持金剛出火焰。被甲持仗極威嚴。修羅望見咸退伏。彼以微小福德力。猶能摧破大怨敵。何況救度一切者。具足功德不自在。】

      這第三首接著說,忉利天主『現身有千眼』。千眼我們在佛經裡面看到很多,菩薩,大家都知道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。諸位有沒有看過千手千眼文殊菩薩,千手千眼普賢菩薩?也許有人看過,比較少見。觀世音菩薩有這個能力,只要是法身菩薩都有這個能力。我們在此地看到『釋提桓因』是凡夫,不是菩薩,也有這個能力,這裡我們就能相信佛在《華嚴》裡面所說的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他怎麼會沒這個能力!只是這種能力被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,不能現前。

      忉天主這是修上品十善,所以經上講『彼以微小福德力』,怎麼能跟菩薩比?菩薩修的福德大!六道凡夫沒有法子。修福,我們不能不曉得,福德大小不在乎你布施物品多少,不在乎這個,完全是在心量。佛門有句話說得非常好,一般同學都疏忽,叫量大福大。那個量大,施小得的福大,菩薩布施一塊錢,那個福報多大?等虛空法界,有那麼大的福,跟虛空法界相平等。忉利天辦不到,忉利天天主就是以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,也比不上菩薩施一塊錢。看起來好像太不公平!不是不公平,是心量,忉利天主的心量小沒那麼大,比我們人間大,人的心量沒有他大。我們要想想,我們修福布施供養再多,你心量能包括幾何?那我問你,你心量能不能包括這一個道場?這講最小的。在這道場裡面,還要只顧到自身的利益,別人的事擺在第二、第三,你的心量就小,你怎麼能修大福報?再說大一點,你心量能不能包括整個香港九龍地區?起心動念為這個地區著想不為自己,這還是小。你起心動念能不能包括這一個國家?他有這個意念,起心動念布施修福是為全國人民,他的福當然比你大。忉利天主也只顧慮他那一個天,在娑婆世界,我們前面講過有十億個忉利天,他所考慮的是他自己統轄的地區,別的他沒想到,所以不能跟菩薩比。菩薩破了四相,破了我見,起心動念是遍法界虛空界,他施捨一點,那個福報都是遍法界虛空界。怎麼能跟他比?你要修大福報,你把心量拓開。

      佛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的心量是平等的,哪個人的真心不是遍法界虛空界?各個都是。只因為你自己迷失了自性,你起了煩惱,你把法界裡頭畫成許多的界線,愈畫愈小。把自己拘束在真的古人比喻說「春蠶作繭」,自己把自己拘束起來,心量變成這麼一點點大,兩個人都不能包容。由是可知你有多大福報!所以要修大福報沒有別的,拓開心量,要學佛菩薩。阿羅漢的福,六道裡面大梵天王、摩醯首羅天王都不能跟他相比。阿羅漢破四相,四見沒破,《金剛經》的上半部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阿羅漢做到,所以福報大,超越六道裡面大福德的眾生。菩薩心量更大,為什麼?四見破了。執著破了,四相破了;分別破掉的時候,四見破了,就是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所以菩薩,尤其是法身菩薩,他修絲毫一點點小福,得的果報都是遍法界虛空界,為什麼?稱性。我們沒有辦法,不能稱性,始終受阿賴耶的拘束,沒有見性都在阿賴耶裡面。十法界,四聖法界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十法界裡面的佛,沒見性。我們現在讀的這品經賢首菩薩,賢首菩薩在十法界的最頂端,沒出,只差一點,再用一點功他就出了。而這點功古德說得好,「此處用不得力」,為什麼?我們講用一點功,用一點功是不是還有分別執著?有!你沒有分別執著你怎麼用功?所以到這個地方用不得功。我們在經上讀過很多,「無功用道」,他要回歸到這個地方,才能夠破無明、證法身,超越十法界,完全跟法性相應,禪宗裡面說的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這個時候修積的功德就跟虛空法界相等,沒有一樣不稱性。

      這個心性到底是什麼樣子?說不出來。古大德有個比喻「久久純熟」。這講功夫,久久純熟,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,這是個原則。念佛也不例外,久久是長時間,純純是沒有夾雜,自然就熟了。熟了怎麼樣?熟了是「自然內外打成一片」。內是身心,外面是世界,用佛法的名詞講,內是法性,外是法相。打成一片是什麼?性相一如,性相不二,入這個境界。入了這個境界,他說「如啞子得夢」,啞巴作夢,他清不清楚?清楚,他說不出來。就是說你入了這個境界你說不出來,雖說不出來,能方便說,方便說要知道「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」,說跟無說不二,那是法身菩薩。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般若會上他老人家全部否定,他說他一生沒有說過一個字,誰要是說他說一個字叫謗佛。後來的學生把他老人家所說的記載下來,成為《大藏經》,他沒說一個字,這是什麼意思?這告訴我們是自性法爾流露。為什麼說他沒有說過一個字?他確實沒有起心動念過。我們凡夫說一句話,起心動念又分別執著,他完全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非常難懂。

      世尊當年在世就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,「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」,這個境界怎麼去體會?佛也不說話,佛敲鼓或者敲磬,你看磬你一敲,它就響。磬響了沒有?我們聽真響了。磬有沒有起心動念?有沒有分別執著?沒有!這是什麼?感應。眾生有感,誰應?佛菩薩應。我們總是認為有佛菩薩。佛菩薩應,不能說沒有,也不能說有,是自性起應。要知道所有諸佛菩薩是你自性起應,淨宗講阿彌陀佛,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。不但阿彌陀佛是自性,極樂世界還是自性,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。自性的德能,它的功德、它的能力、它之所現,是沒有邊際、沒有數量的。為什麼能現?惠能大師說得好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十法界依正莊嚴,自性裡本自具足。怎麼現出來?緣現的。所以說佛法因緣生。這就是說明了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因緣就是因果,因是感,眾生有感;緣是應,果就是應。我們知道佛是說而無說、無說而說。佛現身呢?你就曉得現的身相,現而無現,無現而現,那個身你不能說它有,也不能說它沒有,所以這叫妙!這叫不二法門。

      帝釋天能現,真的是福德力,福德力還要求三寶加持力,肯定求佛加持,要不然他對付不了阿修羅;跟阿修羅作戰的時候,他求佛菩薩保佑他。忉利天主善法堂,常常禮請佛菩薩在他講堂裡面講經說法,這經典裡面記載很多。釋提桓因是虔誠的佛弟子,遇到災難,佛菩薩哪有不加持的道理!這種加持也是要有條件,你沒有條件佛菩薩加持不上,條件是什麼?條件是清淨心。只要一念清淨心,這個境界就現前。他這個清淨心,佛法裡面講這五種受裡面捨受,他不能夠永遠保持,永遠保持就變成三昧,那就是正受。阿修羅走了,他的貪瞋痴慢又起現行。不過他有貪瞋痴慢疑,但是很輕微,不像我們凡夫非常嚴重,我們不容易放下,他容易放下,放下時間也不長,所以叫捨受。這個福德力,真誠心求三寶加持『能摧破大怨敵』。阿修羅的這些兵將來找麻煩,這是大怨敵。佛在此地也教了我們這個方法,為什麼?我們在菩提道上冤親債主太多,障礙重重怎麼能破?佛在此地教給我們,要學忉利天主的修福。中國古諺語裡頭有句話說「福至心靈」,福報現前,你忽然就變成有智慧,聰明;沒有福報,糊塗,會做錯事情,福報現前不會做錯事情。所以福至心靈,人也突然變成聰明了,尤其是學佛的人,學佛當中尤其是念佛人。

      我們今天念佛沒得到感應,什麼原因?不會念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怎麼叫不會念?你看看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怎麼念佛?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我們沒做到。都攝六根就是《孟子》所說的,「求其放心而已矣」,再說得白一點,就是把你所有一切的妄想都放下。眼見色、耳聞聲,六根對六塵境界起分別執著,都攝六根是什麼?分別執著全放下。我們沒做到。果然要是放下了,那就是經上講的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它起作用。我們雖然念佛,夾雜著分別執著,夾雜著妄想,把我們念佛的功夫破壞,所以功夫不得力。怎麼辦?祖師教給我們久久純熟,你要有耐心,久久是有耐心,純純是有毅力,你要把分別執著放下。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的:放下身心世界。一切都放下,一向專念,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。這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就是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這個念頭之外,沒有一個雜念,叫純熟,這個時候就功夫成片。功夫成片,你的能力超過此地所講的釋提桓因,你超過他。冤親債主勢力再大,他看到你,他也遠遠的離開,惹不起。這個道理要懂,而且我們要認真去學習。所以你遇到困難、遇到麻煩,你不要怕,你一害怕、一憂慮,麻煩更大。

      信佛不容易,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告訴我們,信佛第一個條件是自信,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,佛力加不上。你信佛,佛能加多少力量給你,跟你自己的信心正好成正比例;你有一分信心,佛加持你的一分,你有十分信心,佛加持你的有十分,這要知道。《要解》講六個信,第一個信自,第二個信他。他是指誰?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都是他。釋迦牟尼佛把極樂世界介紹給我們,阿彌陀佛有大願,四十八願接引十方念佛的眾生,有自信才信他。自信是什麼?自性彌陀、自性釋迦,那就是真信,那不是假信。諸位想一想,幾個信佛的人他具足這個條件?不是佛菩薩不靈,是你自己不相信自己。大師又跟我們說,能信自、信他,然後信事、信理,最後是信因、信果,這才叫真正相信佛。我們的信心不具足,哪來的感應?所有感應全是煩惱。具足這樣的信心,你信心清淨就不一樣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實相是般若智慧現前,智慧現前沒有一樣不能解決。摧伏怨敵,要智慧就能化解。

      這是舉帝釋天,他這點福報能破怨敵。『何況救度一切者』,這是菩薩。一切諸佛菩薩因地裡面發的願再多,總而言之,都超不出四弘誓願。把它全部歸納出來四大類,不會超出的。所以這四弘誓願,就是諸佛菩薩因地上所發一切願的總結。第一條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救度一切眾生者,真菩薩,不是假的。這個願我們要常常想想,自己有沒有?這個人是壞人,我不願跟他往來,我也不想幫助他,那我們這個願就沒有。眾生無邊誓願度,這個除外,這個人不度,這就不是菩薩。所以我們今天發的願、發的心,實在講還沒有離開「愛緣慈悲」,我喜歡你,我幫助你;我不喜歡你,你有再大的困難,我也不會理你,這是最低的階級,凡夫,凡夫裡頭的普通凡夫。高級的凡夫,我們講世間的聖人、賢人,他跟我們用心不一樣,壞人怎麼樣?壞人也幫助他,希望他回頭,那他的慈悲心升了一級,「眾生緣慈悲」,《弟子規》裡面講的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,這是眾生緣慈悲,仁民及物。再擴大六道眾生,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妖魔鬼怪他都愛,布施愛心,沒有不愛的,這個愛就是慈悲,這就是什麼?眾生緣慈悲。再往上去那是菩薩,那就不是凡夫,菩薩的心是六度心,所以菩薩的慈悲叫「法緣慈」。他知道什麼?宇宙跟自己是一體的,但是還沒證得。接受佛菩薩善友的教誨,逐漸明白了,慈悲心也逐漸擴大,從眾生緣擴展到法緣,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。所以這個愛心真的是很大,我們講「愛心遍法界,善意滿娑婆」,菩薩。

      到佛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見性成佛,證得了,這不是解悟,是證悟,證得。確實宇宙跟自己真的是一不是二,這個時候「無緣大慈」,沒有條件的。法緣還是有條件,愛緣、眾生緣都是有條件,到明心見性就沒有條件。而且那個愛,對一切眾生的愛是真誠的、清淨的、平等的。我們講菩提心十個字,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真的是這樣的,沒有任何條件,所以他種福,絲毫的福都是遍法界虛空界。我們要努力來學習。這些菩薩真的是『具足功德』,哪有不自在的道理!得大自在,自在也就是解脫,這個解念去聲,解除,把煩惱解除了;脫,脫離六道、脫離十法界、脫離不自在。所以他就得大自在。

      這些事情都是我們自己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你到外面找決定找不到,佛法稱為內學,你到心性裡面去找,就找到了。確實跟中國古人的教誨,「反求諸己」,佛法的修學統統是反求諸己。所以我們常講外面有沒有過失?沒有,過失在自己。自己沒有過失,外頭決定沒有過失;外面看到有過失,自己功夫還差一截,這個道理很難懂。最近我們看到美國夏威夷土著心靈治療的方法,給我們有很大的啟示,為什麼?證明別人有毛病時,自己認真修行,提升自己境界,人家的毛病都好了,這不可思議!在佛法裡講得通,諸佛如來幫助一切眾生,化解一切疑難雜症,完全用這個方法,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。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眾生毛病可多!造罪業很重,佛菩薩救不救我們?救,從來沒間斷過。為什麼還這麼麻煩這些現象發生?你想一想,夏威夷土著用的方法,他幫助一個人恢復健康,快的三個月,慢的六個多月,甚至於八個月、十個月。我們就明白,眾生的業力有淺深厚薄不同,古時候的人業力輕,他加持容易;現在人造的業力太重,所以就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。我們看夏威夷土著治療這個方式就明白了,知道諸佛菩薩跟眾生感應道交,真的是念念不捨。你明白這些事理,你對佛菩薩感恩的心生起來了,幫助自己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那佛菩薩對我們的感應,我們會很快、很明顯的感受到。

      這就是大乘教裡面常講共業、別業各個不相同。佛度眾生,就根熟的先得度,先度什麼?他覺悟,他解脫,根熟的眾生;不熟的來生後世,甚至於還要經歷多少劫他才成熟。這經論裡面講得太多了,我們要明瞭,明瞭之後自己幫助自己,就是依教奉行,讓自己的善根不斷向上提升,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成熟。能不能做到?能做到。《華嚴經》就是這樣教我們的,後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做出樣子給我們看,一生成就。經論上也有講時間很長,千劫、萬劫、無量劫、三大阿僧祇劫。佛沒有妄語,這說的是什麼一樁事情?說的是在這一生當中,他沒有緣聞到佛法,那個時間就長!善導大師說得好,這個事情「總在遇緣不同」,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佛法。佛法在現在有真的、有假的、有仿冒的,仿冒的太多了。你遇到是不是真的?即使是經典,有偽造的經典,你要認識。沒有人教我們,我們如何認識那個經典是假的?我們在年輕學經教的時候,老師教導我們,我們只要以《大藏經》為標準。《大藏經》裡面有的,是真的,《大藏經》裡沒有的就靠不住。

      可是現在編的《大藏經》,很多一些人的著作都編進去了,這些著作它的知見到底正不正?很難講。所以老師告訴我們要看古本的《大藏經》,到你開悟的時候你再看現在編的,哪些裡頭有問題的,你一看就明瞭。為什麼?古時候這個經入藏那可不是容易事情,朝廷裡面請一些高僧大德、有修有證的人讓他們去審查,他們審查認為沒有問題,再送給皇上,皇上下令入藏,最後一關是皇上這一關,不容易。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,誰有錢誰就可以印《大藏經》,自己的著作都可以放進去,不需要別人審查,所以這個難。那我們至少要看距離我們最近的是清朝的《龍藏》,民國年間也有修藏經的,我們就要注意,《龍藏》是最後的標準,有嚴格的標準。這是真正有解有行的大德教給我們辨別邪正、辨別真偽的方法。

      自己沒有開悟,必須要守規矩,你才不至於走錯路,走錯路就墮落了。尤其是基礎,世俗裡面所謂的基本功,這非常重要。佛法裡面的基本功就是《十善業道經》,是以這個為主。與十善業道有關係的,裡面很多教誨是相似的,那就很多了,大小乘經裡面統統都有,十善是個總綱領、總原則,所以學十善不是那麼簡單。我們現在如果在大小乘經典裡面去蒐集,很麻煩,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。於是乎祖師大德們,他們為了方便起見,就不用這些,用儒、用道來代替。儒的東西也不少,但是比經典的分量那少太多了,古人為了教初學,為了幫助社會移風易俗,所以在經論裡面重要的教誨,把它節錄出來,編成小冊子,那就方便太多。

      我們看到編得很好的,簡單扼要,很完善的,這從前老師介紹給我們,陳弘謀的《五種遺規》。陳弘謀先生他做過兩廣總督,乾隆時候的人,編得好!這部東西確實能夠做我們出家人修學戒律的基礎。早年我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,李老師就把這部書給了我們這些學生,讓我們學生用這個做修身課本。畢竟分量還是太大,那要開一門課程才行,像大學裡頭開個學系,專修。對一般人我們現在用《弟子規》。《弟子規》可以說是《五種遺規》裡面的綱要、綱目,它的展開那就是《五種遺規》。現在我們是選最簡單的、最扼要的來修學,道家的,我們選的是《太上感應篇》,有這個基礎,你再學十善業道就有了根,十善業道學了才能得受用。如果沒有前面的根,十善業道你怎麼樣學,都是屬於佛學,不是學佛。所以根比什麼都重要,有根才真正成就福德;沒有根,連世間,此地講的微小的福德,你都得不到,這不能夠不懂。

      要學佛必須要以功德做基礎,積功累德。福德都沒有,哪來的功德?功德什麼意思?我們在講席裡面講的次數太多!我們用戒定慧來做比喻大家就懂。持戒有功,禪定是德,因戒得定;如果持戒持得再好,你心不清淨,那個戒就是福德,不是功德,沒有功德,持戒有福,沒有功。持戒有功是什麼?你心一定清淨,清淨心就是定。修定有功,智慧就開了。所以修定智慧開了,那是功德;如果修定不開智慧,修定是屬於福德。福德、功德差別在此地。在形式上是相差不多的,很難區別,但從果上來看清清楚楚,你是不是真的得到了。

      發四弘誓願具足功德,這是菩薩行,這是我們應該要認真努力去學習的。這段我們就學到此地。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一個比喻,第十一比喻有六首偈,「天鼓說法喻,況菩薩以無功用現身說法德」。前面我們講到無功用道,這首比喻來跟我們說這樁事情,還是講的忉利天。

      【忉利天中有天鼓。從天業報而生得。知諸天眾放逸時。空中自然出此音。】

      第一首偈介紹『天鼓』之由來,『忉利天』天王大殿上有天鼓,這個天鼓就是在忉利天的善法堂,帝釋天的大殿。不像我們中國帝王,中國帝王的大殿,諸位到北京故宮就看到,叫太和殿,也很有意思,太和殿;太和殿後面是中和殿,再後面是保和殿。這個名稱從《易經》上來的,太和、中和、保和,時時刻刻提醒皇帝、這國家領導人治國用什麼?和為貴。要想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,要從自己做起,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。如果不平等,和就沒有了,和睦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。人不平等,有尊卑上下,沒錯,懂得這倫理道德的人居上位,對底下他有謙虛,並不損害他的尊貴。地位高的人愈謙虛,別人對你愈尊敬,所以教導各個階層的領導人要知道和。帝釋天王他是修十善得的果報,所以他的大殿叫善法堂,這個善就是十善,念念不離十善業道。可是他修的是世間善,不是出世間,為什麼?分別執著沒有放下。只要分別執著沒有放下,世法,世間法;如果修十善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就超越世間。你放下多少,你層次不一樣,像菩薩在《華嚴經》上有五十二個階級,五十二個階級沒有一個不是修十善的。對於十善,這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放下多少,如果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放下,你的十善圓滿。十善圓滿是誰?究竟佛果。

      諸位同學,你們會常常看到佛像,畫的佛像,佛的圓光頂上都有三個字,這三個字是念「唵阿吽」,有是用梵文寫的,也有用藏文寫的,也有用中文寫的,寫三個字,這三個字就是十善圓滿。唵是身,阿是口,吽是意,身口意。十善,身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;口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;意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做到究竟圓滿是佛。《十善業道經》上講得清楚,從人天,這是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沒放下的,這是人天,聲聞、緣覺執著放下了,菩薩分別放下了,到佛妄想放下了。你才曉得十善重要,十善是佛法裡頭大根大本,通大小乘,通顯教、密教,通一切法門,無論哪個法門都要從十善奠定基礎。

      忉利天善法堂的天鼓從哪來的?『從天業報而生得』,這就是上品十善,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這麼大的福報,所以善法堂有天鼓。天鼓什麼?你不必去敲它,它有感應,它自己會響。所以天鼓『知諸天眾放逸時,空中自然出此音』。諸天放逸,放逸是什麼?隨便了,對於十善業鬆懈,心裡面起了貪戀,口裡說話粗魯,或者花言巧語,天鼓就發聲音。這個聲音不是敲得咚咚咚的聲音,它說法,它來提醒你。後面天鼓所說的三首偈,它發這個聲音。我們看這三首偈第一首,也就是六首偈裡面的第二首偈:

      【一切五欲悉無常。如水聚沫性虛偽。諸有如夢如陽焰。亦如浮雲水中月。】

      這首偈非常明顯,我們一看就是貪戀五欲的念頭動了,動這個念頭了,因為忉利天是欲界。五欲是什麼?財色名食睡。名就是我們現在講好名,現在人講知名度,要想什麼方法去打知名度,好名;飲食好吃,睡眠貪睡,財色名食睡。你的念頭才一動,天鼓就響了,就告訴你『一切五欲悉無常』,不是真的。下面用比喻來說,『如水聚沫』就是水泡,『性虛偽』,水在流動的時候,拐彎的地方、遇到障礙地方它就起水泡。但這水泡你去看,時間不長它就破掉,就沒有了,說明世間一切五欲像水泡一樣。『諸有如夢如陽焰』。這個「有」還是指的五欲,像夢幻泡影不是真的。陽焰,《莊子》裡面叫野馬,它是地上的氣,你遠看像水,像波浪一樣,你近看就沒有了。所以經典裡頭有「渴鹿陽焰」,這個鹿是畜生,牠口渴,看到陽焰以為是水,牠到前面去喝水,跑到那裡就沒有了,就看不到了,它是地上的一種氣。我們稍稍留意,香港這個地方不太容易看見;如果到農村裡面,野外還是有看見的,愈是草原裡面就愈容易看到地面上蒸的氣。『亦如浮雲水中月』。雲,我們現在對它很清楚,雲層再濃,你乘著飛機飛上去沒有,沒有障礙,遠看有,近看沒有,水中月大家更清楚了。說明五欲六塵,它的性質就像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天鼓來提醒你、來警告你,也幫助你放下,這些東西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害你,害你搞六道輪迴,叫你造業,叫你在三途去受果報。

      這些東西在欲界的眾生他不能離開;換句話說,是他生活之所必需。修行人還是個凡夫那怎麼辦?適可而止。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現,印度是在熱帶,熱帶人的生活簡單,衣服很少,它一年就是個夏季,沒有春夏秋冬,只有一季,所以幾件很薄的衣服就夠了。但是在中國這個地方不行,它有四季,有四季你得有四季的衣服。所以佛在那裡給我們示現的三衣一缽,他只有三件衣,晚上睡覺,這三件衣可以當被蓋,就夠了。有一塊布,我們稱為具,做什麼用?墊在地下的,做個墊子用,晚上睡覺用。現在在中國具還是有,拿來什麼?拿來鋪在拜墊上拜佛用。它不是鋪拜墊的,它是晚上睡覺時候用,這總要要知道。日中一食。以前出家人睡眠的時間只有中夜,不貪睡,中夜是晚上十點鐘到凌晨兩點鐘四個小時,這是睡眠的時間。現在確實,現在我們的煩惱比從前人要嚴重,嚴重很多倍,四個小時不夠,社會一般提倡什麼?睡眠八小時。實際上我們現在自己很清楚,睡眠有六小時就夠了。因為睡眠是昏沉,所以他有作夢,我們前面引用古大德講「啞巴得夢」,夢裡境界很清楚,他說不出來。這說你真正契入這個境界,入不二法門,你說不出來。唯證方知,你要不契入你不知道,講,怎麼樣善巧方便也講不出來。古人還有個比喻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,這水很熱,究竟熱到什麼程度說不出來。即使現在有溫度計,說多少度還是體會不到,為什麼?每個人感覺不一樣,必須自己去嚐一口你就明白。這是對於五欲,欲念警惕。下面講放逸:

      【放逸為怨為苦惱。】

      『放逸』,我們現在一般講什麼?隨便,也就是不認真。無論做什麼事情沒有認真、沒有用心、沒有專注,都叫做放逸。這個煩惱習氣在現在社會確實是非常嚴重,一切時、一切處你只要留意觀察,都是這樣的,所以社會混亂。沒有人願意來教學,為什麼?不肯學。學校裡學生不用功念書,放逸,聽課精神不能專注,確實只有幾分鐘的時間。我們在澳洲,學校裡請我給學生做一次講演,那裡有個教授告訴我,他說:法師,十五分鐘。我說:為什麼?十五分鐘之後,學生心不在焉。我去看之後果然如此,真的只有十五分鐘。我就問那些老師,那你們平常上課怎麼教的?十五分鐘之後講故事,大家聽了開心,哈哈大笑,這還能教嗎?鍾茂森居士是昆士蘭大學教授,我就告訴他:別教了,還是來學講經好。他真開悟了,真的把教授辭掉,到這裡來學講經。所以,難!我在我們淨宗學院,有段時期每天講四個小時經,我們講堂裡面的聽眾都能專注在聽。學校老師到我們那裡參觀,都感到驚訝。原先我們都不知道,以後到學校一看才知道,他們的學生耐心只有十五分鐘,我們這裡四個小時如如不動,這就是學道跟不學道不一樣,學道專注。學校裡面課程很多,這個小時這個老師來教,下個小時又換了科目,另外一個老師教,一天聽好幾個老師,不同的科目,所以在我們想,他聽不耐煩,他聽糊塗。佛法不是如此,佛法是一門深入,你今天一天聽的是一個科目,天天聽的還是這個科目,這部經講完之後才再換一部經,一個老師一門功課,他心清淨。所以教之道貴以專,學之道還是貴以專。

      在中國自古以來,教學沒有同時學兩門的。從前的私塾,老師對學生個別指導,學生雖然很多,各人學各人的,他會有成就。從小就訓練他專注、專心,這才能學到東西;心不能專注,什麼都學不到。我們小時候也在學校念過書,這條路走過來了,你要問真的學到什麼?說老實話,什麼也沒學到。要說學到的,應付考試而已,考試及格了,聽到的東西、所學的東西全丟掉了。尤其是所學非所用,你學的東西,到社會上來謀生用不上,那我們就曉得,精神、時間、體力都浪費掉。然後我們學佛才明瞭,中國古時候的教學,書院、私塾很有道理,真能學到東西。而且世法、佛法總的目標方向是相同,那就是幫助學生開悟。世法也講悟性,也就是說學了之後,你能夠體會多少?你能體會到哪個深度?這個有用,這種修學他才有法味、有味道。孔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他學了有喜悅。現在這些課程讓學生生煩惱,不生歡喜心,學久了有厭煩。這是這個時代的特殊現象,學生的自殺率很高,他如果學得快樂,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,他怎麼會去自殺?佛法我們學習學得怎麼樣?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,所以對於這個課程欲罷不能,真正契入境界決定沒有放逸。如果有放逸是什麼?沒有聽懂,沒有入境界,自然他就懈怠、就懶散。懈怠、懶散這是怨。怨,常常上面再加個字魔,魔是什麼?折磨,這對自己修行就造成障礙。障礙的因是自己不認真、不努力造成,這個結果是魔怨、是苦惱。放逸的反面就是精進,你就曉得放逸是懈怠懶散。底下說:

      【非甘露道。】

      甘露在此地是比喻。佛經上講的甘露,人間沒有,天上的,忉利天有,是飲料。忉利天上最美好的飲料叫甘露,不但味美可口,你喝下去那個效果長生不老。所以放逸不是『甘露道』,不是長生不死的道,而是什麼?

      【生死徑。】

      這個『生死徑』就是講的三途,不認真努力修學,來生連人道都得不到。那在此地特別要提醒大家的,這是忉利天,天鼓是善法堂裡面的,是從十善業道、慈悲喜捨功德裡面所得到的果報。由此可知,它這個地方所講的「甘露道生死徑」是六道,所以懈怠、放逸果報在三途,人天沒分。後面這兩句說得好:

      【若有作諸放逸行。】

      『行』,也念「恨」,當作動詞講。

      【入於死滅大魚口。】

      這是不能夠奮發努力,我們一般講沒有辦法振作起來,精神意志都不能集中,無論是世法、佛法都不能成就。在這個狀況之下,不但戒定慧三學你會厭棄,連修福的機會常常也見不到。如果認真努力修點福報,或許來生還能得人身;如果連福報都不認識,修福的機會在面前不知道,這真可惜。這些事情很普遍,就在眼前,認識是智慧,不認識是愚痴。放逸沒智慧,放逸是真愚痴。特別在今天的社會修福不難,容易!什麼是修福?你看社會大眾他們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行,多半是違背倫理、道德、因果,這就是造作種種不善,將來他要受果報。我們想修點福,我們反其道而行之,他不知道謙虛,我們表現謙虛給他看,修福;他不會尊重別人,我們表現尊重別人,那修福。見人說話很粗魯,染上許多不好的習氣,如果我們能夠留意,認真學習就這三樣東西就夠了,這修福。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十善業,你就照這去做,這修福,你來生不會墮三惡道,能保住人身。不能夠提升,但是也不會墮落,那就算不錯了;要往上提升,那一定要精進,要認真努力來學習。

      我們提不上去,很想提升上去提不上去,原因在哪裡?自己這些不善的習氣改不掉,沒有天鼓來提醒你。實在現在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高科技,平常你聽到這些佛法、聽到善法,這光碟很多,常常在家裡面播放,自己多聽聽,這也等於天鼓自然出音。你得要會用,你不能把機會捨棄,現在這些好的工具要善於去用它。聽經不中斷,念佛不中斷,不但能提升自己,而且真正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他真去得了。但是要注意,真正想到極樂世界,這個世界要放下,不能有留戀。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的不善要真改掉,這個東西不能帶去。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,什麼人能往生?心淨的人能往生。心淨則佛土淨,所以心地清淨!說念佛能往生那是一般的說法,念佛要念到有功夫才能往生,什麼叫功夫?心清淨,這才能往生。念佛心不清淨不能往生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

      所以這放逸很可怕,『入於死滅大魚口』。這個大魚口是比喻,大魚口是鯊魚,我們都知道鯊魚很凶,鯊魚吃人的,所以用這個來比喻。這個大魚口實際上比喻什麼?比喻大地獄,很恐怖、很可怕的一樁事情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後面還有一首偈頌,意思比這個更要深、更要廣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留著明天繼續來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