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041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O四一卷)  2003/5/9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41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第二大段「娑婆鄰近十方」,十方就是十段,我們看第一段「密訓世界」,我們將經文從頭念一遍:

      【諸佛子,此娑婆世界東。】

      這是東方。

      【次有世界,名為密訓。如來於彼,或名平等。】    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,今天接著再看第二個名號:

      【或名殊勝。】

      『殊勝』這個意思前面我們都看過,「勝」是超勝,「殊」是特殊,換句話說,無比的超勝,稱之為「殊勝」。佛在世出世間,煩惱習氣包括無明都斷盡了,圓滿的性德,性德裡頭本來具足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,一切相好沒有一樣不具足,這個時候全部都現前了。他所現的相,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,其實還不止,那是我們一般人見不到的。不但是六道凡夫見不到,聲聞緣覺權教菩薩,乃至於法身大士裡面還有一部分,可以說是多部分也沒有見到,但是他們常常聽說,見解當然比我們高明太多。那就是《華嚴》裡面所講的一一微塵,真是講到究竟處,微塵比毛孔還小,比毛端也小,這一個毛端裡頭不知道容納多少微塵,一一微塵,一個都不例外,一一微塵裡面有無量無邊無盡的虛空世界。我們想到這個地方,才知道如來名號當中殊勝的真實密義,這個名號的義趣才能夠略略的體會到幾分。

      說到真如,說到本性,佛常常用一句話來形容,「不可思議」,佛也常講這一樁事情是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其實這兩句話還是不可思議的意思,言語道斷不可議,心行處滅不可思。這些話,我們在大乘教裡頭常常讀到,常常聽到,一定要了解裡面的意思。我這樣說,以為講得很清楚了,同學有沒有聽懂?我知道很難很難。為什麼?真正聽懂了,你就有很大的受用,這個受用真正能幫助你斷煩惱,生智慧,生歡喜心。為什麼?宇宙的真相,這裡頭還可以加一個生命,人生常常想到自己,生命這個範圍就擴大了。宇宙生命的真相,大乘經教裡常講的依正莊嚴,依正莊嚴的真相你逐漸能體會到,這是真正的殊勝,無比的殊勝。第三個名號:

      【或名安慰。】

      我們看到這個名號,自自然然就想到我們現前,在這個世間許許多多地區遭遇到非典型肺炎的侵襲,這在中國過去稱之為瘟疫。現在這個瘟疫還沒有辦法控制,還沒有過去,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傷害,在這個時候每個人急需要的是『安慰』。誰來「安慰」我們?諸佛如來。諸佛如來用什麼來安慰我們?為我們現身,為我們說法,以如來身語意三業來安慰我們。我們怎樣得到真正的安慰?對於佛的意思,真的懂得、明白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。特別是佛在這部大經,我們在這部《華嚴經》裡面能夠有少許的契入,真的,我們就得很大的安慰。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樣生活,應該怎樣工作,怎樣幫助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;如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一樣,做出好樣子來給大家看。

      瘟疫發生了,整個世界都震驚、動盪不安。我們算是非常幸運,遇到佛陀的教誨,能信、能解、能行,行之有力,你就能證。這個時候我們又得到一個生命,沒學佛之前,我們只是這個身體肉身的身命,學佛能契入少分,我們得到了慧命。然後明瞭身命是無常的,有生有滅,慧命真常,不生不滅;身命是幻相,慧命是真我。這要是明瞭了,真正得大安慰,可以入世了,可以幫助一切苦難眾生。即使失掉這個身命,無所謂!失掉身命,像換件衣服,不驚不怖,自在安然。諸位想想看,這是不是真實的安慰?佛安慰我,我得到佛的安慰,不能只享受權利不盡義務,這是人情上講不通的。接受佛陀之安慰,我們有義務如佛一樣去安慰苦難眾生。

      世出世法不外因緣生,因緣具足,再觀察這樁事是符合道義的,世出世間一切善法,道義兩個字統統包括盡了。「道」是大自然的法則,在佛法裡面講,與自性相應的是道。既然與性德相應,我們要不要做?當然全心全力去奉行,這就是「義」,義是應當要做。中國古人所謂是見義勇為,這是應該做的事情,一絲毫不猶豫,趕快去做。儒家講的成仁取義,決定不會想到自己的安危利害,不想。只要符合道義,足以為社會大眾做一個好的榜樣,能夠啟發社會大眾深思,這是值得做的,一定要做的,都是屬於「安慰」。這是佛恩德的一部分,是屬於無畏布施,我們應當要學。遇到眾生在困難的時候、在不安的時候、有恐怖的時候,最需要有人給他安慰、給他安全、給他保障,幫助他離開恐懼。如來第四個名號:

      【或名開曉意。】

      這個名號是佛門裡頭一般說的開示,『開』就是開示。開示是什麼意思?我們凡夫智慧不開,煩惱很多,煩惱很重,為什麼智慧不開?『意』是講心,心裡面對於現前一切人事物的觀察,不能明瞭,『曉』是明瞭。如果一切通達明瞭,問題就沒有了。正因為對於一切人事物不能通達明瞭,憑著自己想法看法總不免有偏差、有錯誤,這些偏差錯誤肯定招來不善的果報。於是,佛是大智慧的人,是真正證得「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」的智者,他看到我們的緣成熟了,他來幫助我們,緣成熟是我們樂意接受,佛給我們講經說法,也就是說明一切事實的真相,讓我們心開意解,恍然大悟,這樣眼前的困惑自自然然知道怎樣處理,曉得應該怎樣去做,會做得恰到好處,做得圓圓滿滿。「開」這個字多半是用言語講解,如果連示一起說,「示」是示範,做出樣子給人看。開示也就是「演說」兩個字的意思,開是說,示是演,做出來表演給你看,讓你的心意明瞭。這都是屬於教學,是教學重要的儀式,教化眾生總不外乎演說跟示範,現在人講示範。

      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,無論住世長短,這些乘願再來的,他住世長短不是業力。我們在經上看到,有的諸佛住世很長很長,用劫數來計算;有些佛住世很短,有一天的,有三天的,七天的,時間很短,什麼原因?原因是眾生的業感。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個事實,佛菩薩沒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也就是我們一般講佛菩薩不會起心動念,如果他還會起心動念他是凡夫,他不是佛菩薩。他的心是隨眾生之感而應的,就像山谷裡面的回音,我們在旅行到野外郊遊的時候,在山谷裡面長嘯一聲,立刻就有回音,就有回響。眾生有感就像長嘯,佛菩薩的回響就是應,自自然然的應,他不是有意思,有意思就不是應,有意思來受生還是業力。只要你有意思就是業力,完全沒有意思這才叫乘願再來。

      乘願再來是佛對我們凡夫說的,為什麼?這個說法好懂,要是講感應是自然現的,難懂,你會懷疑,這個懷疑什麼?你會胡思亂想,這胡思亂想把事實真相愈想愈訛,想錯了。所以佛說一個乘願再來,他也沒說錯。他為什麼有應?因為在沒有成佛之前,像我們現在這樣的身分,我們曾經發過願,發了什麼願?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你有沒有發過這個願?不管你是真心還是妄心,是真是假,這四句偈你都念過。你要有心,阿賴耶識這個種子有力量,力量很強,我們一般人講印象很深;如果你有口無心,這個力量很微弱,我們說印象不深,說完之後忘掉了。要是有人提起來,是,是曾經說過這個話,沒有人提起想不出來,是這麼個意思。所以我們發願要用真誠心,要用清淨平等心,印象深,在日常生活當中它才起作用。

      佛在經上真的無數次的提示,諸法因緣生,諸法唯心所現,諸法唯識所變,一切法從心想生,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開示。說得很簡單、很扼要,句句真實,字字真實,我們怎麼樣?我們雖然學了,學了不管用,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把它派上用場,這是我們的大錯。我們要問:為什麼有人證阿羅漢果,有人證辟支佛果,有人證菩薩果位?沒有別的,他把如來這些重要的教誨,他派上用場,已經變成他的思想行為的一部分。佛陀這些開示,確確實實已經支配了他的思想言行,這樣一來,是不是被釋迦牟尼佛牽著鼻子走?有很多人想到這個,算了,不聽了,我要依照自己的思惟,自己的主宰生活,不願意受別人影響,也很難得,也不容易。但是你要曉得,佛菩薩的開示,聖賢人的開示,全是性德的流露。我們想到性德的流露,隨順性德這是天經地義,那還有什麼話講。

      性德沒有形相,性德沒有言語,但是性德會現相,沒有形相會現相,沒有言語會說法,現佛菩薩的相,佛菩薩為我們演說,佛菩薩就是自己真如自性的圓滿流露。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自然就很樂意的去接受,為什麼?性德!你仔細再聽聽,仔細再看看,是不是性德?你聽了你看了,你會點頭,人生在世應該如是,這是良心發現,良心是性德。可見得我們自己的性德,是被煩惱習氣迷得太久,迷得太深,不容易覺悟。佛菩薩的形相,佛菩薩的言語,我們聽了看了,把自己的性德引發起來,自自然然產生共鳴,那這不是性德,是什麼?懂得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我們就非常樂意向佛學習。以佛為師,以菩薩為友,良師益友是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,我們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再看第五個名號:

      【或名聞慧。】

      我們看到這個名號,會聯想到那個世界的眾生,一定很善良、很可愛,守規矩,修戒修定,但是開慧的人不多,所以佛用這個名號做為教化的綱領、教化的方針。有戒有定,要求開智慧,如果沒有戒定,講這個慧就很難很難。這個名稱是三慧之一,三慧說一個,三個都具足,聞思修,聞慧、思慧、修慧,在三學裡面統統用一個「慧」代表,所以修學的次第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遵守。從哪裡學?從戒學起。前面我們讀到持戒佛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戒定慧這三個字是實法,真實的,聞思修這三個字是虛法,慧開了,一開一切開。為什麼慧要講聞思修?聞思修都是代表字,你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。「聞」代表接觸,耳根跟音聲接觸叫聞,所以聞代表接觸。眼接觸色塵也用這個作代表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用這個字作代表,代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。思是什麼?思是研究,我想一想,想一想就明白了,所以「思」代表明瞭;不是真的去想想,真的去想想你就不明瞭了,這個地方完全是直覺,你接觸立刻就明瞭。從明瞭這個角度來說就叫思慧,從接觸就叫聞慧;明瞭,當然你就不迷惑了,從不迷就稱之為「修慧」。

      由此可知,聞思修這當中沒有界限,不像戒定慧,戒定慧當中確實有界限。我持戒,持戒功夫不到家,禪定的境界不能現前,這個戒裡頭沒有禪定,功夫到家了,禪定才現前;禪定功夫不到家,不開慧。所以三學有界限,它不是同時的;三慧是同時的。三學三慧名詞術語的含義,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白。絕對不是說,聞慧是什麼?我們常常聽,聽了就開智慧,那你把這個意思全搞錯了。思慧是什麼?思慧是我們去研究,研究研究這個明瞭了,這叫開慧,意思錯會了。所以這三個字是代表字,真的是一念當中,一剎那當中,接觸、明瞭、不迷,接觸叫聞,明瞭叫思,不迷叫修,一念一剎那完成。

      所以大乘經上常講,小教初學從三學入門,這是佛教人的。到了菩薩的地位,什麼菩薩?這你一定要知道,法身菩薩。一般說菩薩不是真的,法身菩薩才是真菩薩,為什麼?他們智慧開了,菩薩修三慧。我們現在總算是清楚明白了,一真法界裡頭修三慧,十法界裡面都是修三學,十法界裡頭沒有三慧。一真法界裡面的人戒定具足,智慧開了,所以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,他們修什麼?純粹是修慧。其實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,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是自性本具的,你修什麼?自性雖然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智慧,今天我們的智慧失掉了,佛說:不是真的失掉,是你有障礙把它障礙住,你的智慧不能現前。想想今天陰天,我們看到天上濃雲,見不到太陽,太陽在不在?在,在雲層的上面,現在太陽是被雲層障礙住,如果把雲層去掉,陽光不就透出來了。我們的智慧就像太陽,我們的業障就像雲層。由此可知,這些法身菩薩他們所修的不是別的,除無明業障,無明除一分,自性的德能(自性德能包括智慧、能力、相好)它就透一分,無明障礙去兩分,它就透兩分,到如來果地這個障礙完全清除了,一絲毫都沒有了,所以性德圓滿現前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三慧,佛用這個名號真正當機是法身菩薩,權小、大心凡夫也能得利益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密訓世界」第六個名號:

      【或名真實語。】

      我們看到這個名號,佛在此地提倡說實話,不妄語。密訓世界很不錯,這個世界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諸位一定要曉得,一個大千世界裡面諸位想想有一百億個小世界,這麼多小世界裡頭,每一個世界都是上善人居住,這個少有。密訓這個世界我們想像當中總是善多惡少,它還是有不善的。我們娑婆世界,說老實話惡多善少,不能說沒有善的,釋迦牟尼佛的報土是淨土,是純善純淨,但是這個大千世界裡面一百億小世界,從這上說,善少惡多。密訓世界,也是有百億小世界,在我們想像當中,那個世界善多惡少。佛用「真實語」,就說明這個世間,我們常講此時此處,真實語不能不說。我們這個地球上古時候的人誠實,不打妄語,不開玩笑,這個事情我們能相信,為什麼?在二十世紀上一個世紀,前半個世紀,人心還相當的淳厚,比現代人厚道多了,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就常常聽老人說世風日下,感到很悲觀,說不如從前。

      我們要是半個世紀、半個世紀來說,它不如十九世紀的那個時代,我們在一生幾十年時間的體會,我們能懂。前人說的這些話,這含義我們能夠體會得到,確確實實一代不如一代,什麼原因?原因出在教學上。那個時代雖然不好,已經世風日下,其實世風日下孔老夫子就說了,就非常感慨的講,孔子出生是二千五百年前,他非常感慨那個時候的世道人心遠遠比不上堯舜禹湯那個時代。所以在前一個世紀,這個社會上還讀聖賢書,對聖賢書還很尊重,有心學習。雖然學,他禁不住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,所以他雖然學了,他做不到,這是真的,這就是世風為什麼日下。時至今日,聖賢的教誨統統拋棄掉了,不要了。西方人再也不相信宗教,再也不相信有神,相信什麼?相信科學。相信名聞利養,相信五欲六塵的享受,相信競爭、鬥爭、戰爭,相信強者生存,弱者一定要滅亡,他相信這些,跟古聖先賢的教誨完全相違背。弱肉強食,適者生存,後面一句話他不知道,後面是什麼話?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他不知道,你跟他講他也不相信,他不相信反而掉過頭來說你:你迷信。所以李老師講,今天諸佛菩薩神仙下凡也救不了。

      西方宗教許多古老的預言家,都講到這個時代世界末日,末日必然是有大災大難,史無前例的災難!我們今天學佛,聽了這些話,我們會點頭,肯定。為什麼?這個災難不是上帝、神對於眾生的懲罰,不是的。如果你說這些話,這些話真的是迷信。也不是佛菩薩降罪給你,佛菩薩大慈大悲,「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」,佛菩薩怎麼會怪罪你?是你自己的惡業感召的惡報!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這個世間走向末日,天災人禍一切都來了,什麼原因造成的?眾生的惡業,佛法裡頭講眾業所感,麻煩在這裡。我們要怎樣挽救?這個名號好,真的挽救,大家都說老實話,都不要再打妄語,不要再欺騙人,惡業就轉過來了。我說話不真實,依舊在欺騙別人,換句話說,我今天的心行在助長末日趕快來臨,不就是這樁事情嗎?改過自新,回頭是岸,不在別人,在我自己,別人轉不轉是他的事情,我知道了,我立刻就要轉。

      佛法中說得好,共業裡面有別業,不共業。世界末日來了,共業。但是共業裡頭有別業,有不共業,不共業的人不受害,這個不共業的是什麼?其實許多宗教預言裡頭也說,善心人,不造惡業的人,信奉聖賢教誨的人,聖賢的教誨要真正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證,你跟這些眾生不共業。不共業,你來到這裡是幹什麼的?我們細心去思惟、去觀察,你來到這個世間就是教化眾生的,眾生作惡你不作惡,你做出這個樣子給他看,眾生不肯行善,你在這裡行善,你對這個世間起了真實教誨的作用,他們聽了看了有沒有覺悟,那是他的業力。他的善根要深厚,業力並不是很強,他看到你,聽到你所說的,他會覺悟,他會發心向你學習,你能,我為什麼不能。

      在佛門裡面,這麼多年來,許許多多地方同修念佛往生的瑞相,我們時有耳聞。今天台灣有一個同修寄了一份資料給我看,是從前華藏圖書館的一位老同修,最近往生了,預知時至,坐著走的。這個老居士不認識字,我們在景美建了一個華藏圖書館,每一個星期念一次佛,平常講經,他來聽經,他來參加念佛。因為文化水平很低,經他聽不懂,但是念佛很認真。最近他來了一個表演,表演給大家看看。沒有生病,他告訴一般同修說,他要往生,他要走了,你們大家來幫我助念。走的時候真的沒人幫他助念,因為沒有人知道他要走,看他身體很健康,說要走了要走了開玩笑的事情,沒有人把這個事情當真,哪裡曉得他真走了,盤腿打坐走的。這些人都是給我們表演,人心地厚道善良,這大家都知道的。我們把這個報導,希望重新打字放在我們網路上,供養大眾,很難得他還寄了一張照片來,我看到照片我認識人。我們離開台灣六年了,要不看到照片提起這個人我想不起來,看到照片我知道。他來教導我們,特別是在現在大亂之時,災難頻繁,一個接著一個,一次比一次嚴重,不求往生,你就大錯特錯了。你不肯依教奉行,你就不具備往生的條件。

      我們修行從哪裡修?古大德常常說,從「不妄語始」,從這裡開始,這個話講得非常非常有道理。《戒經》佛常常教我們「守口如瓶」,佛常說許許多多人修行的功德,都從口裡頭流出去,流掉了,修了一輩子什麼功德也沒有,那什麼原因?喜歡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,這四種是最損功德的。所以我常講,別人欺騙我們,我不騙別人,別人對我惡意的造謠生事、毀謗,我們以一味真誠慈悲待人,你要問為什麼?我自己要把這一生短短的時間修佛道,要走成佛的道路,佛道裡面沒有妄語,沒有兩舌,沒有綺語,沒有惡口。這四種口業是三惡道,不是佛道,學佛的人還要造口業,把自己的佛道毀掉了,不是別人毀你,自己毀自己,你這個樣子像學佛,其實你是在修三惡道,十不善業。你看看佛在經典裡面常講,五逆十惡,五逆十惡是地獄裡面的阿鼻地獄業,為什麼要幹這個?幹這種業,那真是愚痴到極處!

      不孝順父母,不尊重老師,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,批評父母,毀謗老師,自以為是,這是造阿鼻地獄業,那不是走的佛道。佛道菩薩道乃至於聲聞緣覺,甚至於天道,天修上品十善,天修慈悲喜捨,所以你自己要冷靜去想想、去觀察,你走的到底是哪一條路。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勸你學佛,勸你在這一生當中成佛,你為什麼不覺悟?為什麼偏偏往地獄裡頭鑽?所以真實語是入佛門行佛道的第一關鍵,這一關要不能通過,你怎麼能入得了門?現在人胡作妄為,真正是忘恩負義,父母有養育之恩,不知道報答,輕易毀謗。老師教導之恩,佛在經上講得很好,父母生我的身命,我這個身從父母得來的,有養育之恩,佛菩薩給我們聰明智慧,法身慧命得自於佛菩薩。輕易的毀謗三寶,批判三寶,自己不信那也罷了,還要影響別人,誘導別人退心,跟你一樣去毀謗三寶,這個罪業太重太重了。

      尤其是身為佛弟子,無論你是出家身分或者在家身分,你還登壇說法,在佛的殿堂講堂上毀謗三寶,你冷靜去想想這是什麼罪業?你不是學佛的身分,那個罪輕一些。是學佛的身分,受了三皈,受了菩薩戒,穿袍大衣在講台上毀謗三寶,侮辱三寶,世出世間的罪惡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。中國古人常講忘恩負義,真的無過於此。佛弟子每天誦經,迴向裡頭都有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,會念不懂意思。四重恩是一切眾生與我都有恩,有沒有人曾經想過:我這一天日子是怎麼過的,我喝的水,我吃的菜飯從哪來的?你要能想,你就知恩了。我們居住的房子,在這個講堂教室裡頭學習,這場所從哪來的?多少人供養的,有間接的供養,有直接的供養,無論是直接是間接對我都有恩,少一個人都不能成就,我們拿什麼報恩?「願以此功德」,什麼功德?不能用造業來回報,人不能忘恩負義。

      儒家教人,印光大師給我們提示出來,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」,這八個字怎麼講法,那是人道,你要能做到,你這一生不失人身,做得好,你來生生天,你得天身。你沒有修禪定,色界天沒有分,欲界天有分,但是你要記住,欲界天人都是修上品十善,四無量心慈悲喜捨,他不是惡人。人中現在善少惡多,天上善多惡少,惡很少很少,善人多。我們自己捫心自問,反省檢點,如果自己來生連人身都得不到,還談什麼?人要修中品十善,五戒不缺,中品十善能保住人身,這是真實語。聖賢人的教誨句句真實,我們居然一絲毫警覺心都沒有,這怎麼得了。今天我們讀這一句名號,我們感觸很深很深。我常講,從自己做起,不問別人,自己同參道友都不問,不放在心上,只顧自己,自己做好了影響別人就是化他,自行就是化他;如果只是勸別人,自己不做,兩邊都落空,自己不得真實利益。

      從前李老師常講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,你沒有辦法轉你的業。對別人,別人是:「你教我,你自己都做不到」,人家不相信。自己做到了,你教別人,人家看看你所說的跟你做的是一樣的,他才會點頭,他才會認為這不是假的,假的你不會去幹。所以自行就是化他,化他一定要自行,自行化他是一樁事情,不能夠分作兩樁事情,分作兩樁事情來看那你就錯了。言語真實了,慢慢不善的意念、不善的思想行為,逐漸逐漸就容易改過來了。所以古大德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,改過自新從不妄語開始,我們能夠堅持這一點,自己一定得受用,從這個地方建立自己的德行,奠定自己學佛的基礎。下面第七個名號:

      【或名得自在。】

      這些就像每一段經文後面所說的「令諸眾生,各別知見」,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『得自在』是一切眾生所羨慕的、嚮往的,怎樣能得自在?那你就要認真去反省一下,你為什麼不自在,你要想不通,你再去看看佛在經上怎麼說的?佛講:眾生所以不得自在,是被一切煩惱習氣所纏縛住,你怎麼會自在!煩惱習氣時時刻刻現行,它叫你造惡業,起心動念,什麼念頭?損人利己,是這麼個念頭。念如是,言行是它的工具,言行來執行,造業,造損人利己之業,你怎麼會得自在!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他們真的得大自在,善巧方便無量無邊。你要細心去觀察,你才能明瞭,粗心大意,你看不到,你也聽不到,當然更不可能覺察得到,真正細心觀察你就知道了。示現種種不同身,最明顯的,佛在這部大經後面,為我們所表演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那五十三位都是諸佛如來在表演、在示現,你看身分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無一不自在,這是得大自在。

      他自在從哪來的?老同修應當知道,自在是從放得下來的,我們今天不自在,為什麼不自在?放不下,不但世法放不下,佛法也放不下,你怎麼會自在。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很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法是佛法,那個捨就是不要執著。把分別執著捨掉,放下了,你就得大自在。我們想想,我們現前念念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不但放不下,還非常堅固的執著它。如來給我們示現的,他不但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,不再分別,連念頭都沒有了,這個才得真自在,真的圓滿。為什麼他能我們不能?他覺了宇宙真相,所以他放下,覺了就是看破。我們對宇宙真相完全不知道。宇宙真相,佛在大乘經論裡面講得太多太多,我們實在講業障太重,習氣太深,常常聽大乘經教偶然好像覺悟了,清醒了一下子,但是時間不長,只有幾秒鐘。幾秒鐘過後又迷了,原形畢露,他怎麼能自在?

      這個地方我們要說一個非常現實的事情,那就是講到我們當前災難,老師教我們要求生淨土。往生的人多自在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預知時至,他為什麼會走得那麼自在?那是得自在,沒有別的原因,就是看得破、放得下。世出世間一切法,沒有掛在心上,他才能成就,只要有一樁事情掛在心上,就變成了障礙,一個障礙會引發許許多多障礙。特別在臨命終的時候,我們看到臨終的苦相,這就是死苦;得自在的人他死不苦,他很快樂,身體柔軟,面色不改,自在的相。這是真的,這個不是假的。我們學佛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學成,這一生白過了,你還是要隨業流轉,這很可憐,也很可悲,很可怕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