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126 A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一二六卷)  2003/11/5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126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四聖諦品」鄰次十界第六段,東南方苦聖諦第九句看起:

      【或名生長。】

      這個名號含義很廣,說法也沒有一定。它這個名字是在苦聖諦裡面,顧名思義我們就知道這個『生長』是苦果。什麼東西生長苦果?當然是造作一切不善業。所以這些名號,名號相同,在什麼地方就有不同的講法,不同的意義,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。所以《華嚴》講四聖諦是講無量四諦。這在前面跟諸位簡單介紹過四種四諦,《華嚴》講無量,一切法都不出這四個範圍;世間的苦報、苦因,出世間的樂報、樂因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給我們講無量無邊的佛法,總不出這個範圍。所以苦集滅道名相、境界都是無量無邊。

      「生長」苦報,我們就要細心去體會、去觀察。三途六道,三苦、八苦確確實實是在生長,尤其是我們現在生活這個時代,這個處所,使我們非常明顯的觀察到災難是苦報,頻率年年在增長,一年比一年多,災害一年比一年嚴重。尤其現在資訊發達,全世界哪個地方有了災難(天災人禍),立刻就傳播到我們面前。這些現象不能避免,可是這世間人沒有人願意接受這個事實。所以有不少志士仁人,他們確實每天在操心,思惟研究,如何能夠消除這些災難,給社會帶來安定和平。我們對這些人士無比的仰慕尊敬,我們也很樂意的追隨,盡一分綿薄的力量來協助。

      這些人,歷代無論在什麼國家地區都有。我們看看最近這一百年當中,對這一方面研究的人就不少。我們這些年來也非常認真努力,在佛法裡面、在聖賢教誨當中,我們經過很長時間思惟觀察,自己親身的學習,使我們深深感到千萬年來聖賢教誨不無道理。到現前許許多多人覺悟到,這個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,但是人類的倫理道德可以說已經降低到零度了,再往下降就是零下,怎麼得了!

      我們聽到許許多多人說道德教育重要,尤其是社會道德教育,說的人很多,也有人積極在提倡、在推動,但是沒有見到效果,苦難確確實實天天在生長。生是說它無斷,念念起現行;長是說問題嚴重,苦難一次比一次嚴重。到底災難能不能消除?我們看世間所有宗教的典籍,聖人的教誨,幾乎都一致肯定災難可以消除。但是有一個先決的條件,這個條件就是要改惡為善;佛法裡面講要真正的發心懺悔業障。說的人很多,幾個人真正在做懺悔?佛教人,我們學佛,對佛敬佩到五體投地,我們佩服他什麼?佩服佛菩薩他說到做到。中國古聖先賢也是這樣教我們,必須自己先做到,自己要把境界轉過來。

      地藏菩薩說得好,眾生沒有度盡誓不成佛。地藏菩薩的願是所有一切菩薩的弘願,他是代表一切菩薩的。為什麼成佛的菩薩有那麼多?早年我在馬來西亞吉隆坡,有一位小乘法師來看我,就向我提出一個問題,他說:佛講眾生沒有度盡他誓不成佛,我還沒有得度,他怎麼就成佛?他指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,這個意思就是說,好像你說話不算話,我還沒有得度,你怎麼就成佛。其實這個裡頭的意思很深,釋迦牟尼佛成佛,釋迦牟尼佛度眾生已經度盡了,已經度到圓滿。你為什麼沒有成佛?你不肯接受教誨,不是佛不度你,是你自己不肯接受。他的功德圓滿了,我好像是被他遺漏掉?其實並沒有遺漏,佛氏門中不捨一人,你什麼時候接受,他什麼時候就幫助你,這才叫圓滿。

      特別在大乘六波羅蜜裡面說得明白,六波羅蜜就是度眾生成佛道。波羅蜜的意思直接翻,翻作「到彼岸」,是從生死這個岸度到大涅槃不生不滅的彼岸,是這個意思。怎麼個度法?布施度慳貪。布施波羅蜜什麼時候圓滿?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慳貪的念頭斷了,當然行為更是沒有,意念都斷了,布施波羅蜜就圓滿;持戒度惡業,忍辱度瞋恚,精進度懈怠,禪定度散亂,般若度愚痴。換句話說,你修布施,持戒,忍辱,精進,禪定,般若,把自己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裡面的慳貪、惡業、瞋恚、懈怠、散亂、愚痴統統斷掉了,你就成佛,那就是眾生度盡,這是度眾成佛道的本意。

      在事相上講,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來講,佛現身,現無量無邊身。觀世音菩薩講的三十二應,諸位要知道是三十二類;應以佛身得度者,即現佛身而為說法。佛的身相無量無邊,佛的名號無量無邊,等遍虛空遍法界,應以菩薩身得度,他就現等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的菩薩身,三十二類。只有他自己圓滿得度證得無上菩提,他才有能力幫助無量無邊眾生回頭是岸,這個意思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得非常透徹。

      我們明白了,我們從這個地方學到了,學習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是生生世世無量劫來;成就,實在講大乘教裡頭說「菩薩唯一善根就是精進」。世間法裡面有三善根,出世間法裡頭只有一個善根,當然這一個善根包括世法裡面的三善根。世間法你都修不好,你怎麼能修出世間法?出世間是菩薩法、佛法。所以佛法必然具足三善根,那就是無貪、無瞋、無痴。無貪無瞋無痴,你要是在這六道裡頭,你有諦你沒有苦,這很有味道。就如同諸佛菩薩、大阿羅漢應化在九法界,九法界裡包括畜生、餓鬼、地獄,我們看起來他好像有苦,實際上他沒有苦,他有諦。

      我們凡夫有苦無諦,二乘人,也就是雖然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無明猶在,他有苦有諦。法身菩薩應化在九法界,有諦無苦,這個道理前面說過。他在世間做種種示現,我們確實要很細心去體會、去觀察,粗心大意學不到東西。真正學到東西的人,虛心,什麼叫虛心?《壇經》上說得好,「本來無一物」,那叫虛心。換句話說,虛心是真心,與性體、性德、性相起感應道交的作用。這個感應道交是自然的。

      虛就是什麼都沒有。我們今天的心很麻煩,我們這個心裡頭有東西,不虛,所以就難了。我們心裡頭拉拉雜雜的東西無量無邊,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你說有多少?所以這個心不虛,因為心不虛,所以我們學東西學得很辛苦,學到了沒有?沒有學到。真的是即使天天在聽講經,聽說法,甚至於你遇到真善知識苦心來教導你,你也是耳邊風,沒入進去。怎麼知道你沒入進去?因為你的思想,你的言行沒有改變。換句話說,天天在接受聖賢的教誨,但是沒有成績表現,說到成績是等於零。這又是什麼原因?我們要真想學好,學到有成就,那你要把這個原因找出來。這個原因就是你不虛心。

      那怎樣才虛心?我教同學起步要放下十六個字,起步,入門。這十六個字是「自私自利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」,你有這個東西,你怎麼能叫虛心?這十六個字放下,這才叫虛心,你是虛心的第一步。比起那些沒有放下的人,可以說你是虛心,往上面比,那你不行。上面是什麼人?須陀洹,初信位的菩薩,自嘆不如,為什麼?他們放下的比我們多,我們才放下一點點。

      前面我們讀過苦聖諦,在這一段饒益世界裡第一個名詞「重擔」。我們挑的譬如說一百斤的重擔,我現在才放下一斤,肩膀上還有九十九斤。我們看須陀洹,看初信位的菩薩,這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大概他們放下十斤,我們放下一斤,他放下十斤。換句話說,我們今天這個擔子是九十九斤重,他的擔子是九十斤重,比我們輕。慢慢在放,放到什麼時候才真正叫輕鬆?到如來果地完全放下了。等覺菩薩肩膀上還擔著一擔,多重?一品生相無明。他那個一擔不到一斤,我們就說他一兩吧!他還有一兩這個擔子,如來果地上完全沒有了。

      我們今天看到「生長」這兩個字很感慨,不但我們這一百斤的擔子一絲毫沒放下,天天還在加重,還要添一點,這是肯定的。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你還有愛,你還有取,你當然就有有了,你有「愛取有」。有愛是迷惑,不知道萬法皆空了不可得,不知道,還在搞愛取有。搞愛取有,那你這個擔子每天都還加重一點;加重一點是客氣話,實際上,是大幅度的在增加。所以現在社會一般人常講壓力很重,我聽到點頭,我會意,他這個擔子太重,每一天、每一年加給他的愈加愈重,他擔負這樣沈重的擔子,他怎麼會沒有壓力?總有一天壓到他不能喘氣,那是阿鼻地獄。

      所以佛在此地告訴我們世間事實真相,我們的苦難確確實實是在生長。這個生長是念念生念念增長,確實我們沒有覺悟,每天接受薰習還是不開竅。這個道理我們明瞭,那是你往昔今生被煩惱薰習的時間太久,薰習的非常嚴重,佛法雖然有不思議的力量,對你也無可奈何。這我常常講比喻說,好像一根木頭浸在水裡面,泡了幾百年濕透了,現在把你撈起來,要把你點燃,燃燒掉,你想想談何容易!但是不是不能燃燒,是要長時間放在煉鋼爐裡頭,烈火永遠不斷,這個樣子燒上個十天、八天,也能把你燒完。可是這個緣不容易遇到,這個緣就是經教的薰習。

      緣在人,我只要有這個願望,這個緣我就會遇到,為什麼?佛法裡常講,佛氏門中有求必應。章嘉大師以前告訴我,求沒有感應那是什麼原因?那是我們的業障在障礙,業障消除,感應就現前。由此可知,業障消除就是我前面講的十六個字,我們真正的把自私自利放下,名聞利養放下,貪圖五欲六塵享受放下,貪瞋痴慢放下,這個時候我們的求願就會現前。我們的求願不為自己,為自己就是自私自利,那沒有感應,自私自利是障礙。我為眾生,為正法,決定沒有一念為自己,這個感應很快就現前。

      我們今天有很多人都有很好的願望,求願不能現前,什麼原因?有障礙。無論是哪一方面的障礙,大概總不出這十六個字。所以諸位同學你要想學佛,在這一生當中能有一點成就,這十六個字要放下,一絲毫都不能夠沾染。然後你能夠遇到善緣,殊勝的善緣,天天薰修而不間斷。現在這個緣不難,我們在網路、在衛星講了不少年,特別是網際網路裡面儲存的東西很多,你可以選擇。

      選擇,我還是用古大德教導的方法,最好你只選一種,不要選多。一種重複的學習,中國古人所謂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其義自見是什麼意思?就是我們佛門裡講你開悟了。為什麼會開悟?因為你得定,這個千遍是定。你沒有定力,你怎麼能把這個書念一千遍?像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這是很有分量的書,你能把這個書從頭到尾念一千遍,準開悟。這麼大的一個分量,八十卷,真用功的人一天念十卷,八天念一部。一部念完了,從頭再來,果然念上一千部,你一定得華嚴三昧,一定悟入華嚴境界,古大德教人的祕訣。

      《華嚴》太長太大,選一部短的,太短的也不行。實際上太短還是行,太短遍數多。你每天佛法的薰修要敵得過煩惱習氣的薰修,為什麼?不受佛法薰修就會受習俗的薰修,這肯定的,這是事實。我們到底一天要多少時間薰修,才能夠敵得過煩惱習氣?至少十六個小時。所以古人修行每天八個小時經教的薰修。我們講讀經,八個小時經教薰修,八個小時真做功夫,初學做功夫總不外一個是參禪,一個是念佛,如果在密宗裡頭就是持咒。這是普通的方法,三大類,哪一類都可以,最好不要夾雜。法門平等,門門皆通無上道。這樣才能夠讓煩惱、讓習氣、讓災難不至於生長,能把它伏住,那就很不錯。

      我一個人做,我一個人得利益,這是大乘經上講的共業、別業;我一個人做別業,大家造作是共業。共業當中有不共業,我們要清楚、要明瞭。所以問題是真幹,現在這個時代,你要曉得倫理道德沒有了,社會沒有了,佛門裡頭也沒有了,這是事實。我們今天大家相處都是同參道友,師徒沒有了,不但師徒沒有了,現在這個時代父子都沒有了,都是朋友,都是平等的。因此你要想成就,要靠你自己,靠你自己覺悟,靠你自己警策自己,別人不會教你的,為什麼?沒這個關係,教你你不服,不服就結怨仇,那又何必。這個道理很深,很不好懂。

      我在早年親近李老師十年,我常常在他身邊,這也就是十年的薰修,我懂得一點道理。我看到他老人家教學,那個時候我們參加經學班,學講經,正式開班。我們同學二十多個人,老師對待學生,有的人很嚴格,有的人非常寬鬆,很客氣;嚴格的是有打有罵,可是有些的時候,他真的很客氣。我那個時候初學,看到這些事情心裡頭有疑惑,有疑惑也不敢問。老師厲害他看出來,把我叫到他房間裡告訴我,他說:你是不是有這個疑問?我說是的。他說:你要知道,真正想學的他能接受,所以要真教他,可以打、可以罵。打罵是什麼?是增長他的記性。

      從前私塾老師體罰學生,他有道理,被罰過一次的人,這個一段永遠不會忘記。所以說加深他的印象,印象深刻。那個體罰是教學手段之一。學生被老師打、被老師罵,內心對老師感激,這樣的學生,老師說你能不罵他嗎?你能不打他嗎?他感激你,他真接受。所以對這種根性的學生,就用這些方法。另一種學生,他不是真正學的,他的煩惱習氣很重,你對他用這個方法,他不能接受。不能接受,他就會恨你,就起怨恨心,那就決定不能用這個方法。換句話說,不要跟他結怨仇,冤冤相報不是一樁好事情。

      所以凡是不能真正接受的,這個老師很清楚,為什麼?老師上一堂課教大家,看你有沒做到,天天來學,學了什麼?學了你完全沒有做到,就知道你不是真學。真學的人那個情形不一樣,教給你的,他真做到,你仔細去觀察他,他在生活上,在言行上,在待人接物上,他真改變了。老師對這種人他就很留意,為什麼?他真學。所以真學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,不是在讀誦。我念多少遍,我會背多少,不在這裡。是你有沒有真的聽懂?有沒有真的去做到?

      老師畢竟是老師,確實他有智慧,他有德行,觀察入微,每個學生狀況他都了解,這是叫我們做學生的人不能不佩服。所以真正嚴格管教,常常挨罵,常常挨打的人不多,就是那麼三、兩個而已,大多數,老師對待他都非常客氣。實在講,李老師對我也很客氣,但是教訓我不在大庭廣眾,教訓我的時候,把我叫他房間裡面去教訓,真的沒有第三者看到。每個人根性不相同,對於每個人教學方法不一樣,這是好老師。總而言之,幫助我們開智慧,斷煩惱,改習氣而已,這真實教誨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再看下面第十個名號:

      【或名利刃。】

      這個名號是從比喻上說的,我們看到這個名號,一定會有很深的警覺。確確實實生活在三途六道,就像生活在極鋒利的刀刃上,稍稍不小心就有被割傷的苦痛。這個『利刃』當然是形容三苦、八苦。佛門裡面講下三道,也稱之為三途。畜生道稱為血途,這是我們平常能夠觀察得到。畜生之死,互相吞啖,死的時候都是流血。換句話說,不是善終,沒有善終,都是互相被吃掉的,所謂是弱肉強食。餓鬼道稱為刀途,「利刃」就有這個意思。餓鬼,實實在在說是因為他造的惡業太多,所以神魂不安,常常在提防有人報復,有人拿著刀要殺他,也就是說他生活在恐怖之中。鬼稱為刀途,意思就是他是生活在恐怖當中,時時處處沒有安全感,這鬼道。地獄道稱火途,這不論是佛法或者是西方的宗教,西方的宗教雖然他們不講六道,至少他們講三道,他們講天堂、講人、講地獄,所以至少他們講這三道。地獄是一片火海,伊斯蘭教的地獄、基督教的地獄也都是一片火海,這確實它有相通的地方,火途。這稱為三途。

      這些說法到底是虛構的,還是確有其事?現在社會上一般學習科學的人,學習哲學的人,我們稱之為學者,他們認為這些是虛構的,這不是事實,沒有科學的證據,就是沒有事實證據。但是這世間確實也有不少人能接受聖賢教誨,承認這不是虛構是事實。自古至今,中國外國關於六道裡面的一些報導傳說,無論是在文字、是在歌詞,甚至於藝術的表現方面,我們都看到很多很多的這些記載。甚至於有一些人身歷其境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    在中國,傳播這一方面的訊息,流傳的最廣的,我們都知道有《聊齋志異》、《子不語》,像這一類的。甚至中國正史裡所記載的都不少。這些事情現在人看到,這都是怪異,他們看到聽到也無動於衷。我們學佛的人明白,這一些都是佛菩薩現身說法,啟迪眾生。在從前有效,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但是在現代社會,一般人已經捨棄聖賢教誨,已經捨棄了倫理道德,認為那些是封建時代的東西,在現代不適宜了。雖然現代認為不合適,可是這些事情常常在舞台上演出,就在此時此地學佛同學當中,有親眼見到許許多多瑞相。

      因果報應的這些事情肯定是有,只要你不要有成見,你用很客觀理智細心去觀察,你會得到結論的。尤其是在大乘經教,它確實對於宇宙人生真相,說得非常微細。《華嚴經》說的是什麼?就是講我們現實的世界,現實的人生。總不外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這六個字把世出世間法包括盡了。真的是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。今天科學家們研究的所謂量子力學,在中國聖學裡面說的「無微不至」,你想想這句話。《華嚴經》上說普賢菩薩能入微塵裡面的世界,這真實不思議的境界。普賢菩薩能入,普賢菩薩不是指一個人,是指修學普賢法門的人,只要你功夫到一定的程度,你就能入。普賢修法的綱領就是菩薩的十大願王,這十個條目裡面的境界淺深廣狹無量無邊,看你能入多少。你能契入甚深,到等覺位你就能入微觀世界。微觀世界裡面的狀況,跟這個大世界無二無別,普賢告訴我們沒有大小,沒有遠近,沒有先後,這叫不思議,這叫無障礙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

      我們今天明白了,三途六道猶如利刃,我們應當要提高警覺,應當要避開這個生活環境。這不是消極,不斷的提升自己,那是真正改造自己的修學生活環境。這個改造不是在事上,是在心上,為什麼?事是境界,境隨心轉,境界從哪裡來的?心現識變。所以你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清淨心現清淨剎土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前面讀到過,心不清淨,心不善,就現穢土。像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世界,娑婆世界,娑婆不是淨土,什麼原因?居住在這個地區的眾生,他的心被染污,他的行為、思想不善,所以外面的境界,山河大地,包圍山河大地的虛空都在裡頭,這個世間芸芸眾生無不是迷惑顛倒,起惑造業,感得現前的果報。

      我們要怎樣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?改善我們現前的果報?改,果上沒有法子改,要從因上改,因就是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。所以我們的因是怎樣能夠符合道德的標準。那什麼叫道?道就是自然的法則,決定沒有絲毫人為的東西夾雜在裡頭,那是道,自然而然。眾生能夠隨順自然的法則,那叫德。自然的法則講到最根本的,中國古人講太極,這最根本的是太極。太極是什麼樣子?道家畫一個圓來代表。圓的意思好,圓圓滿滿,你要曉得它本來就是圓圓滿滿,那就是道。現在怎麼樣?現在不圓滿。道家用個圓來代表,在佛法,佛法也用個圓給你做代表。老子跟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,也沒有通過信,你看他們兩個人教導我們的完全相同,沒有絲毫不一樣。

      圓,告訴我們心有沒有?當然有。心在哪裡?找不到。我們今天講圓,圓心是個點,點是個抽象的概念,沒有東西。我們把它點一點,那就不行,點一點,你在放大鏡裡面看它是面,它是個面積。再微小的點,你把它放在顯微鏡上看,它還是個面積。點移動這就是線,它就有軌跡了,線移動那就是面,所以圓心有沒有?有。有,不可得。有,叫無一物,它真有,但是它無一物,那是真心。

      真心遍法界、遍虛空、遍剎土、遍一切眾生。我過去講經,我用比喻跟大家說,一切眾生好比是電器,電器各個不相同;心現識變,心跟識是什麼東西?心跟識是電流。電流遍一切電器,電器不相同,它起作用不一樣;電視它能夠傳播影像,電話它能傳播音聲,傳真它能傳播文字,電燈它能照明,空調它能夠送冷暖氣。電器不一樣,電一樣沒有兩樣。心識是一樣的,心識變現的相、作用千差萬別。千差萬別的是什麼?是那個周,圓周。圓周是動的,千差萬別。性識是什麼?性識是圓心,不但它不動,而且實在的是我們六根都接觸不到,眼看不見,耳聽不見,鼻也不能嗅,手也摸不到,甚至於你的意識想也想不到。它真的有。所以我們講不可得,六根得不到它,我們的六根沒有辦法,得不到它,它在哪裡?它在六根裡頭具足,它在眼能見,它在耳能聽,它在鼻能嗅,它在舌能嘗,它在意能知。這個東西就像電一樣,我們身體各個不同的器官,各個不同的電器。

      諸位從這個比喻細心去思惟去觀察,慢慢的你才能夠契入這個境界。契入境界之後,那是古人講的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,你也說不出!不能說它無,雖然六根接觸不到它,緣不到它,它在六根門頭起作用。起作用不能說它有,緣不到不能說它無,也不可以說它非有非無,亦有亦無,不可以說,為什麼?因為你要說,你已經起心動念,你已經跟它愈去愈遠。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就會愈迷愈深。

      真的,一切都放下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你跟心識就愈來愈近。總有一天你能契入,契入就是佛家講的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你的問題解決了,你得大自在。像《般若心經》,大家常常念的,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」,那個「深」字很重要,那不是淺,深;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這一句話是三苦、八苦都沒有了。學佛到這個境界,才算是你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,真實利益,人生最高的享受,那是什麼?遠離一切恐怖顛倒妄想。這在大乘教裡面,初步。諸位要知道,不是很高,初步。在經典裡面講菩薩的位次,這是圓教初住菩薩,別教初地菩薩的境界。

      古時候人學佛是以這個為目標,一生當中,真正是發憤苦修參學。你問他為什麼?就是為契入這個境界。這個境界,宗門裡面稱為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。契入這個境界,確實我們自己修學目的達到,三途六道九法界之苦,統統捨離、放下了。這個時候才得大自在,這個自在是說什麼?不是說你離開三途六道,不是這個意思。實實在在講,幾乎沒有一個人會離開三途六道。那不離開三途六道,你得的是什麼好處?好處可大。他在三途六道裡頭有諦無苦,也就是說,這一品經裡面所略舉的十方世界苦聖諦的這些名號有,有沒有苦受?沒有,有諦無苦。不像二乘,二乘人有諦有苦,為什麼?他苦沒有能捨乾淨,拖泥帶水。六道裡面的凡夫,有苦無諦,真的是深受其苦,深受其難,不知道這個苦難的真相,不知道苦難的來源,也不知道怎樣應付這些苦難,所以有苦無諦。

      這是說明我們為什麼要學佛,學佛希望得到什麼。希望提升自己的境界,真正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真相,也就是世出世間的因果、道理與事實。絕對不是求世間的名聞利養,不是求世間的功名富貴,這總得要搞清楚,你學佛學的是什麼?你學佛希望得到的是什麼?這個方向目標要正確,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收穫。

      無量劫來沈淪在六道,真的是苦海無邊,吃盡了苦頭,受盡了苦難,永遠沒有辦法出離。雖然過去生中,生生世世都在學習,怎麼知道生生世世都在學習?如果不是宿世因緣深厚,你這一生當中怎麼會遇到佛法?遇到佛法,你怎麼會接受?你怎麼會生歡喜心?所以從你能遇到,你能接受,你能生歡喜心,說明你宿世因緣很深。很深,現在學了,喜歡學,喜歡聽,但是怎麼樣?還是做不到,自私自利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放不下,這什麼原因?統統有原因的,那就是你煩惱習氣薰習的時間太長,薰習得非常嚴重,你接受佛法的薰修時間短,效果淺,敵不過業力,這就是諺語也有說「看得破,忍不過」。這忍不過的意思就是說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誘惑,外面境界誘惑一現前,身不由主就犯了毛病。這是我們現前修學的一般狀況,在這個狀況之下,怎麼辦?

      佛菩薩、祖師大德教導我們加強佛法的薰修,減少世緣的薰修,這是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。在古時候,實在講修行環境比我們今天好,這一些善知識、祖師大德們,他們接引教學的方式好,把道場建立在深山裡面,人跡不到,讓你跟社會完全斷絕,不會受到社會不好的薰習。社會的薰習都是染污的,天天跟著這些祖師大德,接受他們的教誨,寺廟裡面不是講經,就是參禪念佛。所以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接受佛法的薰習,這是密集的薰習,力量大。所以我們在《高僧傳》,在《居士傳》,在山誌裡面,所看到的記載,三年到五年成就的人很多。上根的人開悟,明心見性,大開圓解;中等根性的人,雖然沒有徹悟,他有大悟;下等根性的人,沒有大悟有小悟。換句話說,他們的思想見解,生活行為,自自然然改變了,與佛菩薩的教誨相應。五欲六塵擺在面前,自自然然的不沾染;換句話說,不被誘惑,無論什麼境界現前,他都能以平常心看待,清淨心看待。

      所以,上乘功夫的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不起心,不動念,起心動念尚無,哪裡還會有分別執著!所以善導大師說得好,他講的是三輩九品往生,總在遇緣不同。我們可把這句話引申到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你能不能有成就,總在遇緣不同。今天這個緣就不好,為什麼?隨著科學技術,你縱然在深山裡頭,你只要放一台電視機,全世界一切的污染,你還是在那裡接受,你想想看你的心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清淨?難。無量劫來,阿賴耶裡面已經染得非常嚴重,現在天天還要接受新的染污。佛在《無量壽經》教導我們「洒心易行」,把心裡的染污洗刷乾淨,那叫做功夫。我們現在不但沒有洒心,天天還在加一些染污東西進去,你說這怎麼能成就?

      現在做人不如畜生,不如餓鬼。餓鬼、畜生有很多比我們的警覺性高,他們也有修行,他們也念佛,也求往生。阿彌陀佛普度九法界眾生,所以餓鬼道裡面念佛往生的人也不少。今天早晨我們起來的時候,看到院子裡有一個蜥蝪,很大,牠在那裡站著往生。最近我們請到了一批石頭的小沙彌,我們山上也有十二尊,這個蜥蝪爬在沙彌的身上,跟這個沙彌好像非常親切,仔細一看牠已經死了。有善根,牠在示現給我們看,畜生!我們如果不好好的修行,確確實實不如牠。

      畜生往生的很多。我們佛門裡有一本小冊子,《物猶如此》,專門記載畜生道往生。早年諦閑法師做頭陀寺住持的時候,他寺廟裡有一個公雞往生,他親眼看到的。諦閑老法師對於這一樁事情講過很多遍。寺廟裡面養的狗念佛往生,我們親耳所聞,親眼所見;寺院裡面老鼠往生的,牠們過去也都是在人道,也都是老修行,為什麼在人道走的時候沒有往生?這我們現在懂得,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,障礙他不能往生。所以消業障比什麼都重要。「願消三障諸煩惱,願得智慧真明了」,這個迴向偈不是念一念就算了,我們要有心去求。

      三障,三障是什麼總得要曉得。惑,業,苦,三障。惑是迷惑,我們用十二因緣裡面來講,那個惑就是愛。業,這造業,業就是取,這個我講得很多,我們對於世出世間法起心動念是迷惑,我們想控制、想佔有,造業,後面就有苦報,不能往生。所以應該學什麼?學在一切人事物裡頭不動心,這個不起心動念,不起什麼心?不動什麼念?不起自私自利的心,不起這個念頭,因為這個是惡念的根,你沒有自私自利,生活在這個世間不為自己,「我生活在這個世間是為眾生,是為正法,不是為我,沒有我」,你就不迷惑。於世出世間法沒有一絲毫控制的念頭,沒有一絲毫佔有的念頭,你不造業。

      只要你不迷惑、不造業,你臨終就沒有障礙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所以我們看到畜生往生,牠前世為什麼不能往生?就是這一點牠沒有做到,也就是說臨命終時還有放不下的事情,徹底放下,放下在平時,你臨終才自在。平時不放下,到臨死想放下,沒那回事情。臨終的時候,那個妄想分別執著非常堅固,縱然有人提醒你,縱然有人助念,你能不能接受還有問題。所以平常要練,我常說的順境善緣決定沒有貪愛,決定不迷惑,這就是沒有貪痴;逆境惡緣決定沒有瞋恚,決定沒有報復。

      無論順逆境緣都能保持平常心,保持清淨心,這叫真功夫,這是我們在這一生取淨土第一個條件,我們自己要掌握住,我們才有辦法往生。如果在這上疏忽了,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就失掉。像畜生,我們今天早晨看到的蜥蝪,牠能夠往生,在我們居住的精舍,我們的精舍佛號不間斷,講經不間斷;我們在佛堂裡面,佛堂裡沒有人我們也開錄音機,播放講經的錄音帶,播放佛號,供養鬼神,供養這些畜生。我們人怎麼樣?牠們還在修,都要照顧到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