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老和尚講經教學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376 B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七六卷)  2005/3/27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376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寶首菩薩偈頌第三首看起:

      【亦如田種子,各各不相知,自然能出生,業性亦如是。】

      清涼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面給我們說明的,這一首是「田種生芽」的比喻,田比喻業緣,種子比喻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,這個意思前面我們說過了。我們看他第二個意思,「亦本識為田,名言為種」,這一句《鈔》裡面有,我們看《鈔》裡面的開示。「今約本識含於種子能起現行」,我們從這裡看,「故以本識為田,若初地中亦云,於三界田中,復生苦芽,則約當果生處,亦得名田,顯義無方也」,我們今天從這個地方讀起。

      這是就阿賴耶識,阿賴耶識裡面含的種子,種子遇到緣就起現行。種子沒有形相,實在講這些事情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如果你要是心細你就能看得出來。譬如在順境裡面生歡喜心,遇到別人讚歎你,你歡喜心就生出來。人家讚歎那是緣,你那個歡喜心,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欲,我們講七情五欲,情欲是阿賴耶裡面的習氣。你仔細想想,阿賴耶的習氣在哪裡?你到遍身去找,找不到,就像《楞嚴經》一開頭,釋迦牟尼佛叫阿難,問阿難:心在哪裡?他還真不錯,還找了七個地方,我們恐怕找不到七個地方。

      當年達摩祖師問慧可,慧可說他心不安,達摩祖師說:你把心拿來,我替你安。慧可回光返照,「覓心了不可得」,我找不到心在哪裡。你想想,你那個喜怒哀樂愛惡欲在哪裡?找不到。有沒有?真有!外頭要有緣,一引誘,它就生起來了;生起來的現象就是現行,你就表現出來。如果遇到逆緣,別人侮辱你,別人毀謗你,你馬上瞋恚心就生起來。你瞋恚的習氣在哪裡?外面別人侮辱、毀謗,那都是緣,外緣,你阿賴耶裡面的種子遇到緣就起現行,這很明顯,豈不是識種遇緣起現行?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從早到晚不知道要起多少次;種子起現行,現行變成種子,種、習互相薰修,這個事情是個麻煩事。現行薰修又變成新的種子,種習薰修這是循環的現象,永遠不會中斷,這就是輪迴的道理。

      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?輪迴從哪來的?就從這兒來的。其實你要細心去觀察,都不是真的。確實《般若經》上說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哪來的真的?真的應該可以找到,有個實體,沒有!確實萬法皆空。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好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這就不是真實的;「如露亦如電」,這句是把真相說出來,露水跟閃電都是比喻時間很短促,用比喻。到底那個時間短促到什麼樣的程度,佛法常講不可思議,短到什麼?你沒辦法想像,你也說不出,因為你一句話才說出來,生滅的次數不知道有多少!諸位想想《仁王經》上的比喻,一彈指有六十剎那,一剎那九百生滅。我們說一句話,那彈多少次的指了,你說有多少個生滅!佛這是方便說,我們就隨著佛的方便說,我們這一句話,彈多少次指?總是百千萬的生滅,這就是用《仁王經》上這個例子,這方便說。

      所以實在講,佛「不可思議」這一句是真實語。這裡面還有更深的意思,你果然到不思不議,真相你就明瞭;正因為我們有思有議,思跟議斷不掉,就是妄念不斷,前念才滅後念又生,速度之快,幾乎是生滅同時。佛以本識比喻作田,遇到緣果報就生起,我們喜怒哀樂都是果報,從這個地方諸位細心去體會。只要細心,佛給我們所說的業果甚深你不難體會到。所以『業性亦如是』。

      『各各不相知』,前面講得很多,為什麼?它沒有自性,業因沒有自性,業緣也沒有自性,所現的果也沒有自性,『自然能出生』,叫法爾如是。我們也曾經遇到,同樣的緣,果不相同。果什麼?譬如歡喜,歡喜有程度上的不相同,瞋恚也有程度上不相同,有人比較淡薄,甚至於有人如如不動。到如如不動,所謂是八風吹不動,這個境界裡頭也有功夫淺深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。所以他這底下有一句「顯義無方」,業性法爾如是,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。現在我們再看第四首偈:

      【又如巧幻師,在彼四衢道,示現眾色相,業性亦如是。】

      『巧幻師』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魔術師,變魔術的。他在什麼地方?他在十字街頭,十字街頭是最熱鬧的場所,他在這個地方變戲法;『示現眾色相』就是變戲法,用這個比喻『業性亦如是』。我們看清涼大師註解裡,「幻師現幻喻」,幻師就是魔術師,現幻就是變魔術,用這個比喻。比喻什麼?比喻「所生」,我們知道魔術變出來的那些東西都不是真的,都是假的,他的手法很快,讓你看不出是假的。上次浙江來的他們這些雜技團,到我們圖文巴來表演,慶祝這個小城建城一百周年紀念。我們看其中有個變魔術的,年紀很輕,我聽說才十六歲。你看他變撲克牌,手上沒有,他的手一摸就一張出來。我們有同修問,他一張一張牌出,出了很多,下台之後問他,你身上到底有多少?十副。但是你看不出來,就好像他在空中轉一下,手上就拿到一張。用這個來做比喻,他比喻所生,就是他變出來的東西,所生。

      「若幻色喻報」,幻色比喻果報,「則幻師喻業」,幻師是什麼?能變,幻色是所變;如果把所變我們比喻作果報,那能變呢?能變就是業。若把幻色比喻作業,「則幻師喻業因,以業亦緣生,同報無體,而幻相不亡」。不亡就是不無,幻相有,這個色相有;雖有,它不是真的,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佛在經上這句話重要,十法界依正莊嚴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所以你看這個比喻,怎麼比喻它都行。

     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留意的,我們現前的果報,果報雖然是了不可得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,可是我們有嚴重的錯覺,以為它是真的,以為可得,以為可以擁有,其實這全是錯覺。連我們的身體,現在我們大乘念的多了,知道我們身體這個色相,剎那生滅,了不可得。身是報,講果報的時候這是最貼切的,環境是果報,那還其次,最貼切是我們這個身。身最重要的是健康,身說實在話,你本來是健康的,為什麼會有疾病?為什麼會有疼痛?這都屬於果報。果必有因,世間人講的因講得很淺,佛法講因就講得很深,一般人很難理解。佛說真因是你的意念,你念念都隨順法性,與法性相應,你的身體健康長壽,什麼病都沒有。現在我們聽這些話,我們能接受,大乘教聽多了,我們能接受,我們了解佛講的真實義。

      由此可知,身體健康狀況是從你意念裡面生的,為什麼?你的意念,念念這身體每個器官、每個細胞都受你意念的影響,雖然「各各不相知」,它影響,它互相有影響。這個在試驗當中能證明,水的試驗我們懂,我們知道了,看到了;我們還看到這些小朋友們,小學生,用插在花瓶裡面的花,同在一個花樹裡面採下來的花,插在兩個不同的花瓶。同樣給它加水,一個瓶你用愛心對待它,另外一瓶,你用瞋恚、不歡喜的心對待它。三天之後,愛它的這瓶花還很新鮮,沒有凋謝,不喜歡的那瓶花已經枯萎,已經凋謝了。試驗了很多次,不是一次,真的發現花懂得人的意思,人跟花,花跟花,各各不相知,「業性亦如是」。

      用水果、用米飯、用饅頭,我都看到這些報告,試驗的報告,確實證明這些物質懂得人的意思。你從這個試驗當中你就要有覺悟,覺悟什麼?我們身體每個器官、每個細胞,包括全身這些骨骼、毛髮,你有沒有發現到,就像我們對外面境界一樣的果報現前。所以你要身體好,你要健康長壽,你不要衰老,有沒有法子?有!我們做得不夠徹底,要是真正做到,百分之百做到,我常常想,我在講經的時候講過,你多少歲學佛就永遠保持那個年齡。我二十六歲學佛,學了五十多年,現在還是二十六歲,行不行?行!你能夠把心的念頭純善,心善、念頭善、行為善,後面佛有句話很重要,「不容毫分不善夾雜」,那你就永遠年輕。為什麼?你所有身體的細胞、器官永遠保持最完美。它有道理在,不是胡說的,確實能夠做得到。

      我們雖然這樣做,但是夾雜的雜念還很多。我們現在雖然是在那裡學,這麼多年了,懂得這個道理,認真努力在學習,可是依然有不善夾雜,依然有不淨夾雜。雖然比起一般那個不修的人稍微好一點,可是要依佛法標準來講,我們還差很遠。真的,我們能夠保持身體健康狀況,保持到三十歲的時候,那你就學得不錯;保持到四十歲的時候,還可以。像我這八十歲的人,如果能保持到四十歲,保持到三十歲,這個分數就打得很高了。而八十歲我們今天能保持多少?大概保持到六、七十歲,這分數就很低了,還得認真努力。

      怎麼修?就是不容毫分不善夾雜,確實我們這一生沒有惡念,對一切人事物沒有惡念,沒有惡言,也沒有惡行,但是做的功夫不純,還夾雜著些妄想,這個東西去不掉。譬如我們剛才舉的例子,別人讚歎,我們有沒有歡喜心?有,不過比一般人輕;別人毀謗、侮辱我,我們有沒有瞋恚?也有,很輕,度數很輕,時間很短,幾分鐘就沒有了,就恢復到平靜。可是這幾分鐘不行,還是夾雜,功夫就在這裡看。你看沒有學佛之前,人家罵我一句,要生氣氣好幾天都不能平復,什麼時候人家提到,想起來,那個瞋恚又現前。學佛之後,功夫算是不錯了,淡薄多了,喜怒哀樂這個煩惱習氣遇到現行非常淡薄,而且時間很短促。這是什麼?這還是凡夫,要真的不動,就超凡入聖。功夫在這個地方練,功夫在這個地方檢查,你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。

      這就是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面,佛教給我們的「觀察善法」,不要觀察外面,觀察自己。自己的功夫到什麼樣的等級?是不是年年在提升,月月在提升?天天在提升,我們不敢說,我現在的程度可以體會到每個星期在提升。所以有法喜,這就是夫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常生歡喜心。這個歡喜心是最好的營養,我們身心健康得自於歡喜心;不能有憂慮,不能有煩惱,更不能有怨恨,怨恨是最糟糕的。以後如果你們有機會碰到江本勝,你就把這些東西寫一寫,叫他做水試驗,看看那個圖案,歡喜、怨恨,嚴重的怨恨、輕微的怨恨,非常歡喜、一般的歡喜,去試驗看,圖案一定不一樣。這些什麼?這些時時刻刻與我們身心健康有密切關係。

      所以懂得之後,對一切人歡喜,不能說這個人我討厭他,那個人我不喜歡他,那個人並沒有傷害,而是自己傷害太大了。不喜歡別人就是不喜歡自己,討厭別人就是討厭自己,我們全身的細胞呈現出很不好看的樣子、形相;別人受傷害很輕微,我常常講三分,我們自己受傷害七分,不成比例。我們用歡喜心讚歎別人、恭敬別人、愛護別人,別人得到的三分,我們自己得到的受用七分。自己的受用,講個最粗俗的話,養生,真的這是養生之道,這也是業果甚深。

      所以從這個經文裡面,我們細心去觀察、思惟,引申很多的意思,這些理我們明白之後,對我們利益太大了。佛法學了,你就得受用,跟世間那些學術不一樣,為什麼?那些學術你學了之後,未必能得受用。或者你在社會上工作能夠用得上,遇到有這個機會你才能用上,遇不到這種機會,你所學非所用;佛法不然,佛法學了馬上就管用。所以我稱佛法叫實學,實實在在的學問,實實在在的學術,學了立刻就用上。

      它的落實,你們諸位想想,是不是《弟子規》?是不是《十善業》?在佛法,千經萬論,一切諸佛自行化他,全落在《十善業》。孔孟之道,我們今天談起來的,大家都曉得四書五經、《十三經》,如果把範圍擴大,《四庫全書》裡頭的「經史子集」,你說哪一條不落實到《弟子規》?所以這稱之為經,經實在講就是實學,真實的學問,實實在在的學問。我們今天要怎樣修學?標本兼治,這是最上乘的方法。治標用什麼?用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》;治本用什麼?治本用《華嚴經》,用大乘經論。標本兼治,大乘經論裡面告訴我們真理,給我們講諸法實相,這些實相統統是日常生活,是處事待人接物。那麼我們同時學《弟子規》,學《十善業》,標本兼治,這進步得快。

      我們現在同學們年齡都不小了,我看我們道場最小的年齡也有二、三十歲,多半都是中年人,四、五十歲的同修佔大多數。少年時候沒有人教,所以聖賢學術的根基我們沒有,這是這麼多年來,無論是學儒、學佛沒有成就的原因在此地。我們把原因找到了,我們能體會到了,能信能解,這不錯,那我們就一定要發心從頭學起,補救扎根的教育。所以特別重視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》,沒有這個基本,三皈、五戒全落空,往上那就不必說了,比丘戒、菩薩戒,哪有這回事?我們受三皈、五戒,形式!真的是有名無實。

      如果是把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》你真做到了,你那個三皈、五戒名副其實。你接受三皈,確實從今之後,你所行的是菩薩道,成佛之道,起心動念都不離這個航道,你在道上精進。確確實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事物,覺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,你真的是在受持三皈依。受是我們真的接受,接受過來;持是保持而不失掉,這是受持。自然具足眾戒,我沒有去受這個形式也具足,為什麼?定共戒,道共戒。

      佛家講戒有三大類,形式上是律儀戒。你的清淨心現前,你怎麼會犯過失?不受,不受但是我決定沒有犯;沒有受,沒有受我善法都做了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諸位想想這兩句話。佛法戒有兩大類,一類是禁止,對於惡的決定不能做,禁止;另外一個對於是善的,善的是勸你一定要做。所以止持、作持這兩大類,大小乘統統都有,有止,禁止的,有一定要做的,你不做就犯戒。惡要禁止,諸惡莫作,善要奉行,一定要做,不能說不做,不做犯戒。菩薩戒裡面多半都是作持,一定要做的,不做就犯戒。

      譬如我們聽經,聽經是好事,菩薩戒裡頭,你受了菩薩戒,講經的道場距離你這個地方四十里這麼遠的距離,你要去聽;超越四十里,可以不必,路太長了。四十里之內的,你要不去聽經,你就犯了菩薩戒,你就犯戒,這是作持,叫你要做。所以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雖然沒有受這個形式的戒,你的戒已經具足,所以有道共戒,有定共戒。慧開了之後,那更不必說了,實在講,智慧開了也稱之為道,止持、作持統統具足,統統不犯,這就與自性的性德相應,世出世法都不例外。儒家教的五倫、五常、八德,與性德完全相應,所以它那個不是人發明的,不是哪個創造的,不是,業性本來如是!大乘教佛常講法爾如是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所以,我們要通達這個道理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細說,真的,大乘教裡頭講得非常微細,講得非常詳盡。

      我們也看到有不少沒有念過書、不認識字,他對於佛法三寶恭敬,出自於真誠心,真誠心就是菩提心。遇到善友勸他念佛求生西方,他真的往生,走的時候瑞相希有。有人問我,這是怎麼個講法?不認識字,一生沒有讀過經。這樁事情佛在經上都講過,首先要了解因果通三世,這個人的善根很深厚,善根是過去生中培的。他在過去多生多劫一定修過淨土法門,阿賴耶裡面淨業的種子力量很強!在這一生當中遇到善友勸他,他馬上就相信,他一點都不懷疑,對三寶那麼樣的恭敬。只有這一生他沒有念過書,那是另外有業報。業因、業緣、果報都非常複雜,不是那麼簡單的。

      每個人在一生當中,甚至於這一天當中,無量因緣!一天當中所示現的也是無量的果報,你看我們前念滅後念生,那何嘗不是果報?念頭剎那不住,起心動念無不是業。業裡面有善、有惡,一般凡夫沒有人教導他,總是惡多善少,這是一定的,特別是現前這個環境,現在這個社會環境。一般人最容易接受染污的是電視,你打開電視,你就會受它的影響,你就受它染污。那麼電視播放的內容,是倫理道德,還是暴力色情,殺盜淫妄?你天天看這個東西,你怎麼會不受污染?

      我們也是得三寶加持,也都是從來沒有想到過的,陳彩瓊居士搞了個華藏衛視,我們講經的節目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在電視傳播,這都是我們想像不到的事情。這個電視頻道要跟所有頻道相比,大概這個頻道是淨土。夾不夾雜?有夾雜。夾雜什麼?我跟陳居士講,你的銀行存款的號碼我看常常出現,出現的頻率太多了。這是什麼?這是染污,這就是夾雜不善,如果能把這個東西去掉,那善了。當然維持這個電視頻道是要靠大家來幫助,你的銀行存戶號碼一天播個兩、三次就好了。頻率不能太多,兩、三次是有必要,人家想幫助你,要知道怎麼個幫助法,那才能做到盡善盡美。我這些話告訴過她,她說:不行!很多人打電話,他們找不到,看不到。實在講不見得,真正看,他要連續看個幾個小時的話,一定可以能夠看到,因為一天二十四小時在播講。所以無論在哪一方面,都要能做到不容毫分不善夾雜,這才盡善盡美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這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    第四首偈,末後清涼大師在《鈔》裡面有個小註,我們把它念一念,就是「四衢」,對於「四衢道」的解釋。

      「四衢喻四識住者」,他是舉《瑜伽師地論》,「八十四」就是八十四卷,《瑜伽師地論》有一百卷,在第八十四卷,「色受想行四蘊,是識蘊所住」,這個我們要說一說。我們的身體,佛給我們講五蘊身,五蘊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
      色是物質,色身。色身是四大,地、水、火、風這個四大是色所現的形相,我們要用現代的話來說,色就是物質,受、想、行是精神,所以這個人身是物質跟精神相結合的一個形色。地水火風是講物質的現象,地代表它是個固體,是我們能夠看得見的,能夠接觸得到的,這是地大。物質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講的粒子,是物質裡面最小的單位,雖然很小,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還是可以看到。水大,水是溼度,它雖然很小,它有溼度。火大,它有溫度。風大,它是動的,它不是靜止的,它有相當的速度,它在運動,所有物質統統都是動的,沒有靜止的。這是佛法裡頭說的,用這四個字來代表這個物質的性質。

      現在科學家講,這個基本的,最小的物質它帶電,帶陰電、帶陽電,陰電就是水大,陽電就是火大;也知道它是動的,從來沒有發現過是靜止的,沒有靜止,全部都是動的,跟佛所說的一樣,物質的現象。物質從哪裡來的?現在科學家也發現了,無中生有。那個無是什麼?無是性,就是此地講的「業性」,業性不是物質,能生物質。法相宗講到阿賴耶就講得很詳細,阿賴耶的體是自證分,是體,它不是物質,它也不是精神。精神在佛法裡面講心法,物質稱為色法,色、心二法。現在哲學裡面有講唯物,唯物就是偏重在色法,有講唯心,唯心偏重在心法。心跟物是一不是二,同源,都是從自證分裡面變現出來的;但一個是物質,一個是非物質,它存在就是受想行識。

      在此地特別是著重在受、想、行,因為這種現象,精神的現象,非常明顯。精神現象現在哪裡?依舊現在色法上,離開了色法,它就沒有辦法顯現,所以色法是受想行的增上緣,幫助它顯示出來。「受」是感受,「想」是思惟,「行」是它不間斷,它也不住,它也不間斷,所以用個「行」來做比喻。行是遷流的意思,再說得通俗一點,有相續的意思,說相續沒有說遷流好,念念不住。「識」,識在哪裡?識就在前面這四蘊裡面,我們講阿賴耶。阿賴耶在哪裡?色是阿賴耶現的,所有一切物質現象是阿賴耶的相分,受、想、行是阿賴耶的見分,我們講心法,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。物質、精神,色、心都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,阿賴耶是它們的體,能變。我們知道能現,能現是自性,是心性,心能現,識能變。能所,能變跟所變,能現跟所現,永遠不能分離,是一不是二。

     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,江本勝博士的水試驗我們就明瞭,我們比他還清楚。他發現這個現象,就是說他知其當然,不知其所以然,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,搞不懂。譬如水,為什麼它會聽?為什麼它會看?為什麼它能懂人的意思?這個現象非常明顯,示現過十幾萬次。試驗出來,真的證明它有見聞覺知,但是不知道這個見聞覺知究竟是什麼回事情。「唯識」就講到了,能現的本性,能變的本識(阿賴耶識),它具足見聞覺知,具足色聲香味,它能現,它能變。能現、能變的有見聞覺知,有色聲香味,那麼它所現、所變的心跟色怎麼不具足,當然具足。

      所以我們在一切物質裡頭,哪怕最小的,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這是我跟江本博士談過,我說不完全是水,所有一切物質統統都有,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用科學的方法測驗出來。到什麼時候你看到原子、看到電子、看到粒子裡頭都有見聞覺知,它都能看,都能聽,都能懂得人的意思,產生種種不同的變化。那個不同變化就是像水結晶一樣,它結晶不相同,它會產生這種現象。識就是性識,性識就在這裡頭,精神裡頭有,物質裡頭有。精神裡面,我們細心去體會、去觀察,能看見;物質裡面,現在科學用這些工具把它探測出來。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肯定,整個宇宙,用現在的話來說,是有機體,它不是死的,整個宇宙是活的。

      我從前看到一個好像是美國紅番有這麼一個預言,這是古老的預言,他們說「地球是活的」,有這麼一句話。跟我們在佛經上體會的意思相同,地球上所有一切物質都是活的,精神、物質統統活的。為什麼?任何物質都有見聞覺知,它的見聞覺知跟色聲香味隨著環境起變化。在環境裡頭,最重要的環境是動物,動物造業,而造業最多的、最嚴重的無過於人道,人道造業多,造業重。我們明瞭這個道理之後,就曉得自己應該怎樣做人。學了之後,做人應該要學道,這個道就是自然的法則,自然的規律,這叫做恆順自然的規律,恆順自然的法則,這就對了。諸佛菩薩、聲聞、緣覺,乃至於世間這些聖賢,都懂這個道理,也都認真去做。

      他們懂得的淺深不一樣,他們所做的也各各不相同,但是可以說都得善利,沒有災害。孔夫子用什麼方法趨吉避凶?趨吉避凶是每個人都希求的,夫子用什麼方法?夫子用修己,真的「壹是以修身為本」。你看《大學》所講的,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」,你要用這個方法,什麼樣災難都沒有。什麼道理?道理就是此地所講的,你的心善,你的思想善,你的行為善,這個善念、善行使你自己身體完全跟大自然相應,大自然純善,沒有惡。純善,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,善惡兩邊都沒有才是純善,中道第一義!有善有惡,善惡是相對的,相對的不是真善,真善是善惡兩邊都沒有,都離了,這才是大自然。

      大乘教裡面講的善是這個意思,不是善惡的善。善惡的善是十法界裡面的,六道裡頭的,那個不能超越六道;善惡兩邊都放下才超越六道輪迴。四聖法界呢?四聖法界是淨,六道是染,四聖是淨。那個淨就跟六道裡頭講善一樣是相對的,必須染淨也統統放下了,他就出離十法界。所以一真法界純淨純善,相對的沒有了,對立沒有了。染淨是一對,善惡是一對,一對就是二法,六祖惠能大師講「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」,所以佛法裡頭沒有對立。

      這個道理很深,我們如果真正懂得這個道理,我們要學,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學,學什麼?學不對立。我們跟一切人往來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學不對立,不對立就是平等,平等心就是佛心。有對立,錯了!自性裡頭沒有對立的,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。從這上下手那真叫極高明,儒家說「極高明而道中庸」。我講經也常常說,我們怎樣把自己內心跟一切人事物的對立化解掉?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,一裡面就沒有對立,二才有對立。所以,自性裡頭沒有對立、沒有矛盾、沒有衝突,整個宇宙是和諧的,就好像我們整個身體,五臟六腑,眼耳鼻舌身,和諧的,沒有矛盾,沒有對立;如果有對立,有矛盾,生病了,病就來了。

      確實是一,眼耳鼻舌身是一,唯識裡面講到六識,眼耳鼻舌身意,是一不是二。從這個小宇宙裡面你去體會,體會到整個大宇宙亦復如是,大宇宙裡頭也是一,沒有二。文殊菩薩在「十甚深」裡面問這個意思,十首菩薩給我們解答,這一問一答讓我們在此地悟入,這真的明白了。為什麼?法性是一,事相是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還是一,正所謂是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金比喻性是一,相是無量無邊,而且千變萬化,這個性(能現的性)永恆不變,無時無處而不在。它是體,現在科學家說能量,它是能,能現能變,它是真的;所現所變都是幻相,不是真的,所以說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都是講所現所變,這才叫做事實真相。

      通達事實真相的人妄念才能夠放下,才能夠遠離。為什麼放不下?不知道事實真相,以為這些色相是真的,以為有我,以為我可以控制,以為我可以佔有,我可以擁有,這個念頭就是迷惑;迷惑之後他就造業,造業之後就有業果,就有果報。我們今天這個六道裡頭,三途苦報,出不了六道,很麻煩!想想我們這一生,起心動念都是造業,言語造作,我們造的是善業多,還是惡業多?善業多,感三善道的果報,惡業多,感三惡道的果報,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;要想出六道輪迴,我們就不造業了。不造業,諸位不能把這個話聽錯,不造惡業,要不要造善業?善業也不要造。善業要造,造怎麼樣?不著相,不著相就叫淨業,斷惡修善都不著相,都是屬於功德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。

      念佛往生也要這樣修法,與極樂世界那個環境才相應。極樂稱為淨土,大乘經教裡頭佛常說「心淨則佛土淨」,所以稱為淨土。淨土有四土三輩九品,隨著我們的功夫高下你去處不一樣。不過西方彌陀淨土很特別,它的四土是同在一起,所以一生一切生,這比什麼都殊勝!十方世界諸佛剎土裡頭沒有的,唯獨極樂世界有,所以諸佛讚歎阿彌陀佛「佛中之王,光中極尊」。實在講,佛佛道同,佛是平等的,哪裡會有高下?所不同的,佛的事業可不一樣,為什麼說事業不一樣?事業是各人在因地裡頭願力不相同,這就屬於因跟果的關係,所以說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

      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看到阿彌陀佛的本事,就是他修因證果的這些事情,這段歷史我們看到了。他發的願跟別人真的不相同,四十八願,成佛之後,這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。我們要想到極樂世界去,最重要的是要跟阿彌陀佛同一個願望,所謂志同道合,他自然就相應了。佛祖告訴我們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這是大乘法的教理。那麼四十八願,一願就是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就是一願,這個理你要懂。四十八願任何一願都圓圓滿滿的含攝其他的四十七願,少一願,這個願就不圓滿。

      所以古人有「本願念佛」,他能成功。為什麼?他那一願裡面就含攝其他四十七願,所以他能成功;不是說只要這一願,其他四十七願都不要了,那你決定不能往生,諸佛菩薩沒這個說法,你可不能誤會。四十八願哪一願重要?願願都重要,願願都不可思議;為什麼要說十八願?十八願是專門對我們人道凡夫的,特別慈悲勉勵我們,即使你這一生當中,你都沒有機會聞到佛法,沒有機會遇到淨宗法門,臨命終時有人勸你念佛求生淨土,你能信、能願、能懺悔、能行,真的能往生,是這麼個意思。而且能往生也不是普通人,是過去生中善根深厚,臨終有善友提示,那個善根發現了;過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緣少,不能往生。這一句經文要牢牢記住,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,你就曉得,任何一個人真正能往生的,都是善根福德因緣具足,就是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緣,他具足。

      所以善根福德因緣不是這一生修的,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修,可不能誤會。我們每個人、每個同學過去生中必定修過這個法門,如果沒有修過這個法門,你怎麼一聽就歡喜?證明你過去生中修過。你看你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,他相不相信?他不相信,他不接受。不接受,不要放棄,常常勸他,這就是什麼?他有善根,他善根比較淺一點,不是那麼深厚。你慢慢的去誘導他,多次誘導他,他漸漸相信了。

      我們就是這種人,不是人家一次、兩次介紹就相信了。李老師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相當不容易,為什麼?煩惱習氣太重,蓋住了善根,煩惱障跟所知障嚴重的把它蓋住,真的是有善根,就是發不出來。我在講經的時候跟諸位同學報告過,我對於淨宗完全接受,一絲毫沒有疑惑,是在什麼時候?講《華嚴經》當中,那時候《八十》、《四十》一起講,一個星期講三次,兩次講《八十》,一次講《四十》。講到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樣子,比現在這裡講得多,講到「十迴向品」。我有一天突然想起來,善財童子學什麼法門?這是文殊菩薩得意的學生。你看講經講那麼長的時間,這個疑問都沒提起來,偶然之間想到這個問題,仔細再把這個經一看,文殊、普賢統統都求生淨土。

      因為這個經文在後面,沒講到,所以想到這個問題就翻經,把《四十華嚴》好好念一遍。在三十九卷,《四十華嚴》三十九卷,文殊、普賢發願往生淨土。那善財是文殊得意的門生,入室的弟子,文殊菩薩傳他什麼法?肯定跟普賢菩薩一樣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再細細把這個經仔細看一下,一點都沒錯。你看他出來參訪,頭一個德雲比丘,《四十華嚴》是吉祥雲比丘,教他什麼?念佛法門,吉祥雲比丘本身修般舟三昧。再看最後,最後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一前一後,這恍然大悟!原來《華嚴》是怎麼成就?念阿彌陀佛,求生淨土成就的。五十三參才曉得那就是日常生活,你每天從早到晚你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,佛非常善巧,把這個社會歸納為五十三類,這個五十三類就是代表我們現實的社會。你看這個社會上,男女老少,各行各業,一個念佛人不是不接觸,統統接觸,接觸怎麼樣?接觸增長智慧,增長戒定慧三學,不染;我統統明瞭,增長智慧;我心裡如如不動,增長定力;我不被你污染,我依教奉行,增長戒的力量。

      這一句佛號具足戒定慧三學,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才起心動念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豈不是宗門裡面所說的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我們這個覺就是歸到阿彌陀佛,就是覺。順境不生貪愛,逆境不生瞋恚,統統生阿彌陀佛,你看,妙極了!這是我在《華嚴經》裡頭體會到的,這樣子對淨土死心塌地。這是什麼?這是善根發現,障礙排除了,才曉得過去那個障礙之深,我要不是《楞嚴》,不是《華嚴》的話,那個善根被煩惱、所知壓著,很不容易現前,特別是所知障。

      所以李老師教我,我對於淨宗不反對,從前排斥,總認為淨土念佛是老太婆們學的,不是知識分子學的,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,貢高我慢,錯誤!從這些地方看,人人都有念佛的善根,看用什麼方法把它引發出來,那個善根引發出來,它就起作用,就產生力量。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他們的智慧、神通高明,無論什麼樣的人接觸他,他都會把你的善根引發。你們看周利槃陀伽,周利槃陀伽的業障、習氣、煩惱太重了!過去生中吝法,造成這麼樣嚴重障礙,記性失掉,現在講這個人沒有記憶,隨說隨忘。這樣嚴重的毛病,釋迦牟尼佛有辦法治他,佛有善巧方便,把他過去世的善根引發出來,他證阿羅漢果。

      佛給他講,他善根不多,無量劫之前,當然這些聲聞、緣覺看不到,聲聞、緣覺能看五百世,周利槃陀伽五百世沒有種過善根,沒有接觸到佛法,所以大家都不相信他,他怎麼能學佛?釋迦牟尼佛說,無量劫前他是個樵夫,砍柴的,在山上遇到老虎,他爬到樹上去,念了一聲「南無佛」,釋迦牟尼佛說,就是這一句「南無佛」這個善根,今天遇到釋迦世尊,說出這樁公案,現在人講說出這個故事。他為什麼會這麼愚痴?過去生中他是三藏法師,講經說法留一手,吝法,怕別人超過他,嫉妒心很重。他所知道的不肯完全說出來,總要留一些,怕別人超過他,這個罪過感得愚痴果報。所以嫉妒麻煩大了,你看你嫉妒人,那個人沒有受什麼傷害,自己可毀了自己,生生世世愚痴,五百世沒有善根,記憶力完全喪失。你要不遇到釋迦牟尼佛,沒有人能度他。這是說什麼?他跟佛還是有緣,佛幫助他,把他的善根引發出來,善根一引發出來,人就開悟了。

      從這個例子我們就曉得,我們要肯定人性本善,人人都有深厚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只是被你的煩惱障、所知障障礙住了。我們也要用方法來幫助他,當然我們智慧、能力比不上佛,但是只要能盡心盡力去協助他,都是好事。我們的善意是圓滿的,只是我們的智慧、能力有限,古人所謂「心有餘而力不足」,這個對自、對他也能過得去,總是盡心盡力去幫助他。幫助的方法,當然幫助人要知道,最重要的是幫助他破迷開悟。真正幫助一個人破迷開悟,最重要的是怎樣引導他好學,只要真正好學,他就會真得利益。沒有大悟,他總有小悟,積小悟就成大悟,積大悟就成徹悟,所以學習的環境很重要,要幫助他。

      修學在現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很苦,沒有修學的環境,你也很不容易遇到善知識。善知識有的時候也未必能幫得上你的忙;在教導上能幫忙,有的時候在環境上沒有法子幫你忙,為什麼?沒有佛那麼大的福報,這個善知識與過去、今生他所修的有密切關係。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,學了半個世紀多,總有一點體會,我們今天這點福報從哪裡來的?這一生接受章嘉大師的教誨,修三種布施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對於經典裡面的教誨深信不疑,依教奉行。

      現在是智慧、福報現前,現到能夠心想事成,這可不是容易事情,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我們的修德跟性德通,就有這個現象出現。這個通,李老師教的「至誠感通」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對諸佛的教誨,真誠到極處,使修德跟性德通了。我們今天所現的這個福慧,多分是修德,少分是性德露了那麼一點。性德要是露得很多,我們今天得大自在了,真正的是心想事成,有求必應,佛氏門中沒有求不到的,真誠。我是體會到這一點,性修不二,這是佛經上講的,這也給我們很大的鼓勵,既然性修不二,我們的修德一定能把性德引發出來。

      同時,在這個地方我們也體會到人性本善,人性本善就是人人都可以得度,你不可以輕慢任何一個人。你看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,周利槃陀伽都不能夠輕視。為什麼?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儒家講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所以他有佛性,他有本善。我們不要在意他的不善,不要在意這些,我們要很在意他的本善,用我們自己的智慧、善巧方便幫助他省悟過來,覺悟過來,使他從不善回歸到本善,從迷失本性回過頭來悟入自性,這個功德就圓滿了,這點比什麼都重要。我們真的是得來很不容易,多少年來在大乘經教裡頭體會到這些意思,增長我們信心,我們自己修學、開悟、證果的信心,往生的信心,也增長我們幫助一切眾生的信心,自行化他。好,今天時候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