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17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十七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17

      請掀開經本第十一面第一行:

      【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。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。普光師子幢菩薩摩訶薩。普寶焰妙光菩薩摩訶薩。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訶薩。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摩訶薩。普寶髻華幢菩薩摩訶薩。普覺悅意聲菩薩摩訶薩。普清淨無盡福光菩薩摩訶薩。普光明相菩薩摩訶薩。】

      到這裡是一小段,這十尊菩薩是同名,十普,我們先看這一段。前一次跟諸位提到,諸佛菩薩的名號都是隨緣建立,佛菩薩沒有名號。不但沒有名號,連身相都沒有,他的身相也是隨緣變現,正是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;應以什麼樣的名號能利益眾生,他就建立什麼樣的名號。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他那個名號是隨便建立的,不是有什麼一定的意義,想怎麼樣建立,不是的,都是隨著眾生。名號裡面就是度眾生的一種方法,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譬如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,釋迦牟尼佛何嘗有相?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應化,這個世間的人妄想分別執著很重,總認為一個人要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這個人叫大貴人。世間人有這麼個妄想分別執著,佛就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滿世間人的願望。世間人一見到這個,這真的是大貴人出現,希有難逢,所以相是這麼建立。

      名號也是如此,名號必然是糾正這個時代、這個地區眾生最嚴重的業習病根。佛看到這個世間的眾生,習氣很重,煩惱很多,這是六道輪迴、惡道根本的原因。佛要用名號的方法來對治,所以就觀察所有煩惱習氣裡面,第一個是對人沒有慈悲心,都犯了自私自利的過失。世間人講自私自利,這是迷惑顛倒,自私決定得不到自利,正如同損人決定不可能利己。怎樣才能得到自利?利他才能得到自利,這是一定的道理、真實的道理,這個世間人知道的很少。所以佛在經上常講,閻浮提眾生、娑婆世界的六道凡夫迷惑顛倒,佛講的是事實,確實是如此。因為沒有慈悲心,所以佛的名號上就要用「釋迦」,釋迦是梵語,古印度話,它的意思就是能夠仁慈,對待人能仁慈,所以翻作「能仁」。這名號意思多好,我們一念釋迦牟尼佛,念到釋迦就要想到,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仁慈。仁慈,用現代的話來說,就要真正存心關懷別人,愛護大眾,全心全力協助一切眾生,這就是釋迦的意思,我們念這個名號就沒有白念了。「牟尼」這兩個字,是「寂默」的意思。佛看到這個世間的人心很不清淨,所以名號裡用牟尼,牟尼的意思就是清淨心。對自己心要清淨,對別人要仁慈,名號是這個意思,所以名號是治病的。

      我們念南無本師,南無是皈依、禮敬,本師是我們根本的老師。根本的老師是什麼?是仁慈、是清淨。說老實話,釋迦牟尼佛也並不是希望你天天念著他,念著他,他聽到耳朵都發癢,那還能受得了嗎?你要懂這個意思,天天念仁慈,天天念清淨,一定要把自己仁慈的心念出來,把自己清淨心念出來,這叫真正念佛,我們懂得這個意思。由此可知,佛菩薩建立的名號,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功德在哪裡?把自己真心本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給念出來。能仁、寂默是我們自性裡面的性德,不是外面來的,我們現在忘掉了、忘失了。佛用這個方法讓我們常常憶念,憶佛念佛,佛是自性佛,不是外面的佛。大家修淨土,常常聽到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釋迦牟尼佛又何嘗不是自性釋迦?要懂這個道理。念觀音菩薩,自性觀音。我們這樣念佛就沒有白念,這樣念佛真正得利益。所以諸佛菩薩名號千差萬別,都是依智慧、依他的行德,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表現的,完全是對治凡夫的煩惱習氣、愚痴,名號從這裡建立。清涼講名號是「隨宜別標」,就是隨便建立。但是它有原則,不是我們凡夫這個隨便,它是方便建立,正是所謂善巧方便到了極處。

      經上說,學生堅固的菩提心,一定是從老師那個地方學得來,老師是學生的增上緣。學生迷的時候沒悟,老師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他開悟,教導他修學。這裡面最重要勸他發菩提心,要告訴他什麼叫做菩提心,菩提心是修學大乘的根本。我們在前面講如來果地上的十種身,第一種是菩提身。菩提身從哪裡來?從菩提心來。你如果真正發菩提心,這個身就是菩提身,境隨心轉,相隨心轉,這個身怎麼不是菩提身?佛的身是菩提身,我們這個身也能轉成菩提身,一定要得老師詳細的開導,細心指導我們修行。修行實在講就是生活,把我們生活裡面許許多多的錯誤修正過來,叫做修行。凡夫的生活哪有沒有過失?一定有,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太深,不知不覺在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它就起現行;現行是它就起作用,煩惱習氣起作用。起這個作用很可怕,這個作用是造輪迴業。諸位要曉得,煩惱習氣是輪迴心,起作用的時候造輪迴業,你怎麼能出得了六道輪迴?輪迴業裡面必然是惡業多、善業少;換句話說,變現出來的果報,我們在三途的時間就長,三善道的時間短。佛在經上講,六道眾生是以三惡道為故鄉,是你的家鄉,你在家鄉住的時間長;你現在到人天二道來是觀光旅遊,時間很短。佛這個比喻我們愈想愈有道理,句句話都是講事實真相,我們不能沒有警惕。高度的警覺心就是菩提心。

      菩提這兩個字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的意思,真正覺悟了。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,六道輪迴的真相明白了,十法界的真相也明白了,諸佛菩薩所住的一真法界也清楚了,這叫覺悟。覺悟之後你才會發願,希求的願,求脫離六道、求脫離十法界,求生淨土,願就自然生了。這就是菩提大願,菩提大願是從菩提心生的。有願一定有行,行就是你的生活,你處事待人接物,你的思想行為是覺悟人的行為、覺者的行為。覺者是佛菩薩,換句話說,你覺悟之後,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,不是過凡夫生活。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,希有的轉變,不可思議的轉變,轉凡夫成佛菩薩。所以菩薩成佛在哪裡成?就在你現實生活當中成,就在你日常處事待人接物裡面作菩薩、作佛,佛在《華嚴經》上這樣教給我們。我們起心動念,完全與大方廣相應,完全與戒定慧相應,使我們自己的思想、言行、生活、工作跟本經所說「大方廣」融成一片,這就叫契入。入這個境界就過「佛華嚴」的生活,你在現前生活裡面得大自在,在現前生活裡面開大智慧。教我們的這個人就是普賢菩薩,所以菩薩眾裡面普賢菩薩的名列在第一位。華嚴會上普賢是長子,文殊是庶男。普賢名字這麼樣建立的。

      經上又說,如果是誘導一切有情眾生趣向菩提,向這條路上走,而以四攝法來幫助這些眾生,四攝是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︰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,用這種善巧方便,他就可以稱為金剛王菩薩。名號是隨著變的,一個人可以建立幾百個名號、幾千個名號、幾萬個名號,常常用的;對哪一類的人,用哪一類的方法教化,菩薩名號就隨著變。如果是以大悲心,這個大悲是堅定的大悲,永遠不會退心的大悲心,這個菩薩就可以稱為金剛愛菩薩。如果示現隨時隨處修一些小善,見到別人修一些小善,菩薩就讚歎,他就能稱為金剛善哉菩薩。如果他發心修布施,布施的心非常廣,布施的行跟他的心相應,清淨布施、平等布施,菩薩就立一個名號叫金剛寶菩薩,也可以稱之為虛空藏菩薩。諸位在經上念到虛空藏菩薩,虛空藏菩薩另外一個名字叫金剛寶菩薩,那個心就像虛空一樣,勤修布施,不疲不厭,所以有這個名號。

      能以高度的智慧、圓滿的智慧,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這個菩薩就叫金剛日菩薩;日是太陽,光明遍照,叫金剛日,也叫金剛光菩薩。還有一種人行菩薩道,無論什麼人有困難去向他求幫助,他是來者不拒,從來不會叫人失望,這就叫金剛幢菩薩。將來我們在這個經上都看得到,菩薩慈悲,真的是有求必應。另外有一種像彌勒菩薩一樣、布袋和尚一樣,每天表現得歡歡喜喜,以歡喜心接引大眾,這個菩薩就可以稱為金剛笑菩薩;滿面笑容,消除一切眾生的憂悲苦惱,諺語所謂「一笑解千愁」,菩薩為我們示現。能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當中絲毫不沾染,宗門的大德所謂「百花叢中過,片葉不沾身」,表現這種形象來幫助一切眾生,這是金剛法菩薩。善用智慧,幫助眾生斷除煩惱,這就是金剛利菩薩,金剛比喻猛利,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。

      願意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,佛家裡面說法輪常轉,不疲不厭,哪個地方有眾生請,他一定會到。菩薩行,我們現在沒法子。我現在在此地,幾乎每個星期都收到海外許許多多地方請我去講經,言詞很懇切,我也很感動,「法師您來講一天都好」。我不是金剛菩薩,我是金剛菩薩就會分身,就沒有問題。我現在不能分身!所以現在我們是不得已,無可奈何,只能把我們講經的錄相帶送過去。如果每個地方來請,我們都要去,這部《華嚴經》恐怕五十年都講不完。我們現在預定是五年把它講完,這五年當中就要守在此地,哪裡都不能去。把這部經完成之後,我們再到其他地方,各處去走走。謝謝大家的關懷、好意,這是一定要請大家原諒。我們要以這次的法會為重,這個法會的因緣非常難得,很不容易;到此地來看到的,都清楚、都明白。這就叫金剛因菩薩,常轉法輪,無有疲厭,也叫做金剛轉法輪菩薩。

      以如佛一樣的無礙辯才,說法無畏,這就是金剛語言菩薩。佛是以度眾生為事業,我們常講如來家業,如來家的事業是什麼?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。如來家的事業通常也叫做佛事,可是現在「佛事」兩個字已經被大眾曲解、錯解。什麼叫佛事?為死人念經超度叫佛事。諸位要記住,佛經裡面看到佛事,不是這個意思,佛事是覺悟眾生之事,稱為佛事。佛是覺悟的意思,事就是事業,所以佛事兩個字你從字義裡面去解釋,覺悟的事業。幫助自己覺悟,幫助一切眾生覺悟,這些事才能稱之為佛事。我們荷擔如來家業,把如來的事業我們承當起來,續佛慧命,弘法利生,這是佛家的事業,這稱為金剛業菩薩。為什麼菩薩都用金剛兩個字?金剛是智慧,說明佛法的修學智慧是根本,決定不能離開智慧,離開智慧就不是佛法。離開智慧,人迷了,有智慧你才會覺悟。堅定誓願,譬如你發四弘誓願,你的願心非常堅固,決定依照這個大願去修學,一定要滿足這個大願,這個菩薩是金剛護菩薩,也叫金剛甲冑菩薩。有能力降伏一切魔王外道,這就叫金剛藥叉菩薩,也稱為金剛牙菩薩。堅持諸佛所傳精要的法門,最重要、最精彩的法門,他能夠堅持守住,依教奉行,這叫金剛拳菩薩。

      由此可知,菩薩的名稱確確實實是善巧方便建立的,哪有一定名詞?在近代弘一法師,弘一法師常常用文字跟大家結緣,他的書法好。他給人寫字,下面的落款,自己的名字是隨時想的,沒有一定的名字,統計他的名字,恐怕有一、二百個名字,他就懂得這個道理。對一個人、對一樁事情,他就用一個名字,沒有一定。以名字來教化眾生,這就叫隨順便宜而建立。

      我們現在看了這段經文,有十位菩薩,名字都有一個「普」,所以叫同名菩薩。名號裡都有一個「普」字,顯示虛空法界的總相,總相裡面的德相,這個含義我們要能夠體會。任何一種德行,像我們剛才略說的,無論哪一種德行都是盡虛空遍法界。極小的善,不要認為善太小,極小的善行也遍虛空法界。小善如是,小惡也如是,不要認為小惡沒有關係,小惡也遍虛空法界。所以古德才勸我們,不要以為善小,你不肯去做;不要認為惡小,隨便犯一點沒有關係,你全搞錯了。極小的善惡都遍虛空法界,十普菩薩在此地先把這樁事情告訴我們。我們在這裡明白、覺悟,就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學習、如何修行;斷小惡,修小善,積小善就成大善,不能不知道。

      後面我們現在沒念到,後面也有十位菩薩叫異名,每一尊菩薩的名號不一樣,沒有同名。他們在此地代表什麼?這二十位菩薩是總代表,代表法界裡的差別相,十普菩薩是代表法界裡面的共同相。差別相裡面,有差別相的德相。總相也好、別相也好,諸位必須要知道,是一個法界。十普菩薩裡面,普是別中之總,別是總中之別,總別是一不是二。總義、別義,在佛法裡是這個講法。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,在這個經裡面講得特別清楚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他們是怎麼修行成佛?證到究竟圓滿的果德怎麼修?佛在此地告訴我們,都是修普賢行成就的。所以很肯定的說,如果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夠圓成佛道,所以普賢行多麼重要。普賢行怎麼修法?一定要有普賢心。普賢心是什麼?盡虛空遍法界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界限、沒有彼此、沒有人我,所以極小之善都遍虛空法界,他怎麼不證究竟圓滿的佛果?

      普賢菩薩代表總,自性的普德,總相。總中有別,別中有總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如果把前面十信位也算進去,五十一個菩薩,這是五十一類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都是普賢菩薩。有初信位的普賢菩薩,有二信位的普賢菩薩,一直到等覺位的普賢菩薩,這就說明總中有別。總中有別,五十一個位次不相同,階位不相同,但是每一位菩薩心都普。不同當中還有同,同中有不同,我們要體會這個義趣,然後才知道普賢行我們現在可以修,佛說《華嚴》,對我們來講就有切身的利益、真實的利益。不是說我們聽了這個經,太大、太深、太高,我們只有聽聽而已,做不到,得不到利益,那我們何必學它?只要你有機會接觸到,你就是華嚴會上的有緣人。華嚴會上十類之機,我們也必然是其中之一,否則的話,這個法會你怎麼會遇到?同樣住在新加坡,新加坡有三百多萬人,那些人為什麼遇不到?你為什麼偏偏遇到?總是有緣,有緣就來相會。既然有緣,我們要珍惜這個緣,希望藉這個緣在這一生當中有真實的成就,這樣就好。所以把這十位菩薩擺在第一,將異名十位菩薩擺在第二,其實異名十位菩薩又何嘗不是普賢菩薩?普賢菩薩的差別相而已。

      下面我們簡單先介紹第一位上首『普賢菩薩』,「普賢」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。清涼大師依據經論給我們做了幾種介紹。第一種「體性周遍曰普,隨緣成德曰賢」,這是從自體上來說。如果就這個講法,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普賢菩薩,我們也是,我們不修普賢行也是,為什麼?它從體上講,從自性本體上所說,正是所謂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凡是有佛性皆當作佛,這是從性體上說。諸佛如來他的性體周遍法界,為什麼周遍法界?實在講,法界是自性變現出來的。所變的法界無量無邊,能變的那怎麼還會小?絕對不會小。佛在楞嚴會上比喻得很好,佛將我們能變的自性、真心比喻作太虛空。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,能夠感觸到最大的就是太空,虛空是最大,沒有比這個更大,許許多多的星球都在虛空裡面。佛把虛空比喻作我們的真心,比喻作我們的本性,能變的;法界是所變的,所變的法界我們常講盡虛空遍法界,這是真心所變的法界,法界有多大?佛比喻像太空當中的雲彩一樣。我們曉得,雲彩跟虛空比,那差得太遠。佛用這個比喻告訴我們,虛空法界在我們真心裡面,就像太空裡面的一片雲彩一樣,哪個大、哪個小,不是很清楚、很了然嗎?諸佛如來的真心如是,菩薩真心也如是,我們凡夫乃至於畜生、餓鬼、地獄,哪一個眾生的真心不如是?從這上來講,各個都有普的意思。

      隨緣成德就叫賢。佛菩薩隨淨緣,作佛、作菩薩、作聲聞、作緣覺,成就他的德能。我們凡夫隨染緣變成六道,六道也有德、也有能,怎麼不是賢?所以從這方面來講,就是從自體方面來講,一切眾生統統本來是普賢。大經裡面所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既然是本來成佛,說你本來是普賢,這哪裡過分?不過分。從自性性德上說,給諸位說,我給你講你本來是觀音,你本來是地藏,這個話一點不過分。你自性裡頭具足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。一切諸佛菩薩的形相、名號,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,自性圓滿具足,絲毫不欠缺;從理上講的,從心性上講的,我們都是。然後你就要明白,本來是,現在不是,你要去找這個原因,現在為什麼不是?本來你是神通廣大的普賢菩薩,現在變成可憐的凡夫,我們找原因,原因找出來之後,把原因消除掉,我們自性普賢不就現前了嗎?

      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講得好,他說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。我們以他這句話的原則來說,自性普賢本有,自性眾生本無。本有,我們當然可以證得;換句話說,我們成為普賢菩薩就有可能,這不是假的。煩惱的眾生,自性裡頭本來無;本來無,當然可以斷掉。於是我們斷惡修善得到理論的依據,超凡入聖是有根據,不是隨便說的。諸佛菩薩有,有這個理論依據,我們凡夫也有這個理論依據,這個道理凡聖沒有差別。只要我們認真、發憤、回頭、覺悟,怎麼不能成普賢菩薩?普賢第一個解釋,我們聽了很歡喜,給我們修行證果帶來無比的信心,因為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。

      清涼第二個解釋,就是我們要用功從哪裡下手。第二個解釋是「曲濟無遺曰普,鄰極亞聖曰賢」,這是就諸位普賢來說。諸位,從初發心一直到十地菩薩,到法雲地,五十個位次,我們今天發心就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,不是假的,也是真的。可是自己不要太顯得驕傲,我是普賢菩薩,那就完了,你完全迷惑顛倒,你在這裡聽經把意思全聽錯了,哪有個傲慢的普賢菩薩?沒有。所以這四個字要記住,「曲濟無遺」,曲是委曲婉轉,濟是救濟,我們現在有難,我們現在有什麼難?我們有煩惱、我們有妄想、我們有執著,這個麻煩大了,這就是災難。一定要委曲求全,要委曲去修學,學什麼?學佛、學菩薩,學諸佛菩薩的發心,學諸佛菩薩的修行。修行,學他的生活,學他處事待人接物,從哪裡學?經典上學,做人的道理、做事的道理、處事的道理,都在這部經上。這個經上講的什麼人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的道理?普賢菩薩。普賢菩薩存的是什麼心?用什麼樣的態度處事待人接物?他的心跟我們的心不一樣,他的行跟我們的行也不一樣。我們是輪迴心,造的是輪迴業;人家是菩提心,修的是菩薩行。我們如何轉輪迴心為菩薩心,轉我們輪迴業為菩薩業,這就是曲濟無遺。前面講過大菩薩的四種大,要記住,四種大裡有時大,長時間的修學,這不是短時間,決定不退轉。從初信位逐漸向上提升,升到法雲地,這是五十個階級。好像念書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,要念到五十年級,這才叫鄰極亞聖。這不是大聖,大聖是佛。亞聖是誰?等覺的普賢菩薩,等覺普賢菩薩稱為亞聖。法雲地的菩薩跟他就很接近,做鄰居。在這五十個階位當中,我們都要虛心學習。

      一一行全是普賢行。一一行裡面我們很難抓住綱領,修學就不方便。普賢菩薩非常慈悲,將無量無邊行法(就是修行的方法)歸納為十大類,十條綱領,你好記、你好掌握住。這十大綱領就是本經著名的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」。每一條裡面無量無邊的行法(修行方法)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要與這十個綱領相應,你就真的修普賢行。真正修普賢行,你現在就是普賢菩薩。

      我們今天在此地開這個法會,與大家共同修學,實在講真正的目的不僅是希望同修們轉凡入聖,真正是希望同修們轉輪迴心為菩提心,轉輪迴業為普賢菩薩事業,這個法會才真正殊勝到極處,必定感動得一切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不僅保佑新加坡這個地區,保佑這個地球上所有一切眾生消災免難,真幹就真有效應。雖有效應,不要居功,「眾生的災難,我救他們的,我度的」。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,你還能救別人?那個心就不是普賢心,普賢心是清淨心、是平等心。天天在做、念念在做、時時刻刻在做,絕不著相,決定沒有分別執著,決定不居功。我這樣做,應當這樣做,眾生得福我歡喜,一句話不要說。佛在經上教給我們,我們要細心去體會。

      十大願王要細說就是全部的《華嚴經》,單說這十條大意,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「德遵普賢」這段經文裡面給大家詳細介紹過,我們明白之後要真幹。從哪裡轉起?從改心轉起。沒有接觸這個經典,我們起心動念還都為自己,還有個自己;學這部經之後,從今而後把為自己這個念頭斷掉,決定沒有。轉成什麼?轉成為眾生,我們這個身體在這個世間為眾生,不是為我,沒有我。我今天吃飯為一切眾生吃飯,穿衣為一切眾生穿衣,沒有自己,這個身是幫助一切眾生做事的工具,你要維護這個工具;要是為自己,不需要這個身,身沒有用處。所以這個身在這個世間是為佛工作,為佛法工作、為一切眾生工作,把這個念頭轉過來。世間人為誰活?為我自己活、為兒女活、為家親眷屬活,他為誰活?普賢菩薩示現的身,是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生活,這個念頭一轉就與普賢菩薩相應。心轉了,習氣還沒捨掉,慢慢來,這才有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慢慢斷習氣,到登地的時候大概習氣差不多快斷盡。長時間的修學,起心動念念念為眾生,念念為佛法,念念與十大願王相應。這十願,一願裡面就含攝一切願,不是每一願獨立的,願願是連鎖,願願是交融,融攝。任何一願裡面都圓滿具足一切願,任何一行裡面也圓滿具足一切行門,我們要這樣修行就對了,這個修行方法是所有菩薩行裡面最殊勝的,真正的成佛之道。這是第二種說法。

      第三個說法,「德周法界曰普,至順調善曰賢」,這講法是專指等覺普賢,我們又稱當位普賢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幫助毘盧遮那佛教化這些菩薩,這位普賢菩薩是等覺的普賢菩薩。德周法界,「德」簡單的講就是十願,願裡面有行,有十行,十行是十波羅蜜;十願跟十行是交叉,也是圓融含攝。每一願裡面具足一切願、一切行,每一行裡面也具足一切行、一切願,所以才德周法界。至順調善,至是到極處,到頂頭;順是隨順法性,與法性沒有絲毫的違背。在我們這個經裡面,經題上講「大方廣」,大是性體,方是性之相,廣是性之作用,所有一切的行願都與大方廣體相用相應而不相違,這叫至順。諸位同修必須要曉得,我們起心動念就不順,何以故?佛在經上常講「真心離念」,你還有個念頭,不相應。你從今天之後什麼念頭都沒有,把所有念頭斷掉,相不相應?不相應。為什麼不相應?無想定,你搞到四禪無想天去,完全搞錯。這怎麼辦?起念頭,不對;不起念頭,又不對,怎麼辦?

      佛在此地教給我們,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,就對。給你說個老實話,有念跟無念是一,就對了,這個事情可難,好不好懂?真不好懂。念即無念,無念即念,這就對了,這個念叫正念。落在一邊都叫邪念,有念是邪念,無念也是邪念;有念落在妄想,無念落在無明。我們凡夫是很可憐,起心動念不是落在妄想,就是落在無明,總沒有辦法像菩薩們一樣。菩薩有定有慧,他保持得很穩,他行中道,所以一帆風順,永遠沒有障礙。這是佛比喻從前行船一樣,從前帆船,兩岸就是二邊,有無二邊;有邊錯了,無那邊也錯了。河流不是一個直的,彎彎曲曲,你總是撞上灘岸,你就行不通。如何能永遠保持在兩岸當中,那就要定要慧;保持在兩岸當中這叫中道,那就是菩薩所行。所以要懂得什麼叫念而無念,我們粗說,細說沒法子說,真的所謂是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只能夠粗說,諸位慢慢去體會,好在我們現在在初學。

      念念利益眾生,這是有念;決定沒有一念念自己,這是無念。利益眾生,也利益自己,那就錯了;利益自己,我附帶也利益眾生,這都不是中道。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開始學,離念意思很深很深,其深無底,初學就從這裡下手。我們有念,念佛法、念眾生;無念,沒有念自己,不念自己的一切享受,不念自己一切的生死,這樣才行。一切受用、生死都捨掉,這個念就清淨,這叫無念。念佛法、念眾生,就與法性有一點相應,一切眾生、一切世界是法性變現出來,不是別的。《般若經》裡面所謂「三輪體空」,與這個有一些相應。說老實話,不能講完全相應,可以說多分相應,對我們修學有很大的幫助。我們修布施、修供養、修十大願王、修十波羅蜜,不著相。譬如布施,不著我相,不要想我布施、我做了多少好事,也不能想到對方那些人接受我的布施,他得到我多少好處,你就是有我相、有人相,還不忘我布施多少錢財、多少物品,你統統都著相。佛叫我們修清淨布施,不著我相、也不著接受的人相,也把布施這些物品忘得乾乾淨淨,不要執著。自己心地永遠保持清淨、平等,清淨平等心就生智慧、就生正覺,這樣就相應,這才是真正二邊不住,與諸佛菩薩同一中道。這是普賢菩薩名號第三個解釋。

      名字裡面還有一個「調」,還有一個「善」,至順調善,說明他的善達到究竟圓滿,極小的善行都遍虛空法界,德周法界。純善無惡,身語意三業沒有絲毫的造作,自自然然與性德相應,至順。中國古時候孔老夫子說,他說他自己修養的功夫,七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,有一點像至順調善的味道。夫子是示現人道,在人道裡面到從心所欲不逾矩,也就是樣樣都能夠稱心如意而又合乎規矩,我們今天講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隨心所欲,自然能夠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這個很了不起,這是真學問、真智慧,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。人道裡面我們說至順調善,可以了。普賢菩薩是在等覺位,圓教等覺位比夫子這個境界不知道要高多少倍,那不能比。我們從比喻體會這個意思,這是當位的普賢。

      第四個解釋,「果無不窮曰普,不捨因門曰賢」。這是講果後普賢,果是成佛,菩薩成了佛之後。有同修問:為什麼要成佛?成了佛以後幹什麼?成了佛之後,盡虛空遍法界行菩薩道,這叫倒駕慈航,真正乘願再來。乘願再來這四個字的意思也是無盡的深廣。成了佛之後,再回頭以菩薩身,菩薩身就是種種身,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,無論他現什麼身,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,無論現什麼身都是菩薩身。觀音菩薩示現童男、童女,那也是觀音菩薩;示現比丘、比丘尼,他也是觀音菩薩;示現居士、長者,還是觀音菩薩;無論示現什麼樣的身統統是菩薩。於是我們曉得,諸佛菩薩也遍滿虛空法界,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。

      果是講果報,果報達到極處,這叫普。不捨因門,因是菩薩,從初發心到修行證果,換句話說,普賢菩薩成佛之後,他教化眾生的對象圓滿了,不但十法界的眾生他統統要度,連一真法界裡面四十位法身大士,從圓教初住到法雲地的菩薩,果後的普賢菩薩也要度他們,也要幫助他們。成佛之後無處不現身、無時不現身,盡虛空遍法界哪個地方有情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應,感應道交,絲毫不爽。諸位聽到這些話不要害怕,成佛之後事情這麼多,算了,還是不要成佛。一天到晚不是太忙了嗎?忙得不亦樂乎,那不累死了嗎?我們凡夫聽到這個真的害怕,你不曉得佛菩薩的境界,在這個時候與十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,不會累;你也不會覺得很忙,也不會覺得很累,為什麼?自然的感應。眾生有心感,佛菩薩無心應。因為無心,所以他才無所不應,有心就做不到。有心頂多你能應付一個人、二個人,你不能應付盡虛空遍法界;無心感應。無心為什麼能感應?這是性德,自性本能如是。所以具足無量的智慧,同時能變化無量的身形,自自然然變化,不需要通過思考,沒有思考。盡虛空遍法界應化、度化眾生,絕對沒有疲倦,絕對不會有辛苦。如果你覺得還有疲倦、還有辛苦,那是什麼?「我工作很多,我到處要去奔波,去教化眾生」,那是凡夫心,那不是佛心。為什麼?凡夫有妄想分別執著,菩薩永斷妄想分別執著,他怎麼會起心動念?無心而應,我們知道這個才叫得大自在。

      就以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來說,我們覺得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辛苦,每天不是講兩個小時,每天講兩個小時,四十九年所講的東西有限;在我們想像當中,釋迦牟尼佛每天講經說法不會少過八個小時。我們想:這個很累,要說這麼多話,應付這麼多人,來的人都是奇奇怪怪的人,奇奇怪怪的思想、奇奇怪怪的問題,釋迦牟尼佛一個一個為他解答,一個一個幫助他斷疑生信,那不是非常辛苦?真的,我們吃不消,一天講八個鐘點,誰能吃得消?可是佛在經上說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沒說一句話,沒說一個字,誰要說佛講經說法叫謗佛。這個話我們又聽不懂。佛是說而無說、無說而說,說法跟無說是一不是二,無說就不累,就沒事,他能到這個境界。他為什麼能到這個境界?因為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我們為什麼講幾分鐘就覺得累?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。我講這麼多,我應該累了,就累了!一切法從心想生,這個話佛在經論上講多少遍,時時刻刻提醒我們,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從念頭生的。所以你沒有念頭,一法不生。永嘉大師講「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覺是覺心離念,覺心沒有念頭,所以沒有一法;空空無大千,大千世界也沒有。「夢裡明明有六趣」,夢是迷,迷的時候變現出六道輪迴、變現出十法界;覺了,十法界、六道輪迴都沒有了。

      佛菩薩雖現身,如未現身,雖說法,若無說法,他才得真自在。成佛之後度化眾生,當然自在。菩薩在度化眾生的時候,自己的煩惱習氣沒有斷乾淨,那個時候度眾生確確實實是度自己。如果你發心只度自己,不度眾生,你決定度不了自己。為什麼?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非常堅固,沒有捨掉,你還有自他的分別,還有自他的執著,你怎麼能成功?你這虧就吃大。自己辛辛苦苦修行,修到最後不能成就,不知道毛病發生在哪裡?都在這個自私自利,念念為自己,糟了。今天,特別是《華嚴經》,特別是普賢法門,第一步就是捨己為人,念念成就別人,把自己給忘掉,忘得乾乾淨淨,只有別人,沒有自己。這麼做法就相應、就如法,這麼做法逐漸你就自在,你就有定、就有慧。

      學菩薩行,利他真正是利自己,為什麼?成就無上菩提。定慧都要在事相上修,離開事,盤腿面壁修定,那個定裡頭一點功德都沒有。《華嚴經》上這些菩薩們修定,不是盤腿面壁,他到哪裡修定?這個世間什麼樣工作他都做,哪個地方人多,他到哪裡去做,他在工作裡面修定。定是什麼?定是不著相。不離開人群、不離開大眾,現在講做義工,工作做義工,幫助大家做事情,修福,同時在這裡面修定。修定怎麼修?很認真、很努力,精進在工作,不著工作的相,工作裡面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修定,定在這裡面修。這個定裡頭有功德,不但有功德,定裡頭還有智慧。智慧是什麼?智慧是一切事情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慧!所以你要曉得戒定慧是同時,不是分作三個階段。戒就是福,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就是修福,斷惡修善。戒裡頭具足定慧,定裡頭具足戒慧,慧裡頭具足戒定,哪裡是分開?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,一多相融。

      普賢菩薩是這個修法,我們今天學到這種修行的本事,你在菩提道上進展就快速。把它應用在念佛求生淨土,決定是上輩往生,不可能是落在中下輩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實報莊嚴土,不會在凡聖同居土,也不會在方便有餘土。我們對於名號裡頭含義,如果不懂得,認識不清楚,不知道應用在生活上、應用在修學上,這個經念到,不叫白念嗎?成佛尚且不捨小善、不捨細行,何況我們現在在凡夫地?這要深深警惕,莫以善小而不為。

      清涼大師解釋普賢菩薩名號,給我們說了四種,我們在此地做個總結。等覺的普賢菩薩,我們常講位中,正是普賢菩薩的地位,悲智雙運,這是菩薩的修學最圓滿、最究竟的示範,給一切菩薩做好樣子。十願、十行,願裡面有行,行裡面有願;悲裡面有智,智裡面有悲;悲是講行,智是偏重在願上,沒有一樣不圓滿。佛後普賢,這是倒駕慈航,他是功德已經圓滿,他能夠回過頭來示現菩薩身、聲聞身、六道身,甚至於餓鬼、地獄身,以他究竟圓滿的智慧、大慈大悲,幫助一切苦難眾生,跟《行願品》末後每一願總結上所說的,「窮未來際,無有疲厭」。這種願行,我們今天用偉大兩個字來讚歎,都沒有辦法讚歎到,沒有言語文字能夠讚歎,不得已用個「大」字。

      清涼又告訴我們,還有一個說法,「一即一切曰普,一切即一曰賢」,這都是經上有的意思。這個意思是圓融的意思,也就是說任何一法確確實實融攝一切法,一切法必定也融一法,一法也融一切法,這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講事事無礙的法界。所以第一位列普賢菩薩,普賢菩薩是華嚴會上菩薩眾裡面的上首,這是第一上首,他代表法門主。法門主,用我們現在的話說,主修的課程,像我們在學校讀書,有主修、有選修的課程,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代表主修的法門。這前面跟諸位說過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成佛都要修普賢行,不修普賢行決定不能夠成究竟的佛果,可見得普賢行是所有一切菩薩主修的課程。在古人的註解裡面講,法門主,是這個意思。

      同時他也是法界體,前面講「體性周遍、隨緣成德」,這就叫法界本體,從體現相,換句話說,就是經題「大方廣」三個字的意思。一切菩薩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佛經裡面常講八萬四千法門,八萬四千是確實有這個數字,不是隨便講的。諸位去看《佛學辭典》、看《教乘法數》,確確實實一條一條給你列出來,八萬四千條。四弘誓願裡面說得就更多,法門無量,無量就不止八萬四千。三世諸佛修行成佛不是一個法門,各人修各人的法門,都能成就,所謂是殊途同歸。《金剛經》上所講:法門平等,無有差別。為什麼平等?每個法門都能成無上道。但是每個法門到最後的階段,一定要跟普賢法門要會合,融合在普賢法門裡面,他才能成佛、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。如果他的法門跟普賢法門不能融合,他就成不了佛,他可以成菩薩,或者是可以成藏教的佛、通教的佛、別教的佛,行;成不了圓教的佛。如果要成圓教的佛,一定要跟普賢行會合,換句話說,跟普賢行一結合,所有一切法門統統是普賢行。這個理要懂,事實真相要清楚、要明白,然後我們才知道這個路子怎麼走法,這是成究竟圓滿的佛道,成佛之道,一切菩薩都成這個道路,證如來究竟的結果,沒有一尊佛是例外。我們細細去思惟、細細去體會,菩提道上就不會走錯路。今天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