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875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八七五卷)  2002/10/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875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華藏世界品」,右旋十海,第九金剛寶聚海:

      【諸佛子,此寶莊嚴香水海右旋,次有香水海,名金剛寶聚,世界種名法界行,以一切菩薩地方便法音聲為體。】

      這一段是介紹世界種,『香水海』裡面有『世界種』,這個世界種叫『法界行』,這個字念去聲,做為動詞用,這是法界的行動,佛在此地教化眾生。『一切菩薩地』,一切菩薩地廣義的來說,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位都可以說是菩薩地;狹義的說,菩薩地是十地菩薩;也可以說,初住菩薩就有地位了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都是菩薩的地位。但是我們看這麼大的世界,不可能全是法身菩薩,這裡面一定還有九法界的眾生,不可能完全是純一清淨的。所以此地的菩薩地應當包含十信位的菩薩,像前面諸剎種一樣,這個才能夠講得通。還是以『音聲』為教體。世界種所持也有二十層佛剎。我們從最下方看起,現在請看第一段:

      【此中最下方,有世界名淨光照耀。】

      這個名稱非常好。

      【形如珠貫。】

      說這個世界的形狀,就是這個大星系的形狀。

      【依一切寶色珠瓔海住。】

      這裡面都是說的表法的義趣,叫依住。

      【菩薩珠髻光明摩尼雲而覆其上。】

      這是世界上空的莊嚴。

      【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純一清淨。佛號最勝功德光。】

      從世界的名稱我們就知道,這是法身菩薩的報土。『淨光照耀』,這裡頭沒有染污。九法界都染,六道染污重,嚴重,四聖法界染污輕;十法界裡面愈往上去染污愈輕,愈往下愈嚴重,最嚴重的是地獄。出離十法界到一真法界,這才是真正的淨土。這個地方當然是「淨光照耀」,所以後面有『純一清淨』,我們就曉得菩薩淨土。在這一大段經文,我們看到不少菩薩淨土,我們非常仰慕。尤其是生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,濁惡到極處,事事都不順心。仔細觀察,在這個世界除了真正修道人,修行確實有功夫的人,少數,佔的比例極其少數;我們中國古人用「鳳毛麟角」來形容,我想不為過。其他的絕大多數人,現在生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。

      我們再仔細觀察,現在這個世界多少人生活在麻醉之中。他為什麼這麼作法?不是沒有道理!他活在這個世間不僅是沒有安全感,他覺得活在這個世間沒有意義、沒有價值。怎麼過日子?吸毒、酗酒,讓自己的神經麻木,真的叫混一天算一天。我們想想這種日子多麼痛苦,在今天社會是普遍的現象。所以犯罪、自殺哪一天沒有?我們要知道,這就是濁惡到了極處。如何挽救?現在首先要救自己,剛才說過了,只有修道;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,超越六道,至少要超越欲界,才能得少分的清涼自在。超越欲界你就不能不斷欲,把五欲六塵放下,這個世間的濁惡不再會影響你了,你在這個地方超越了。

      超越的方法很多,大乘法裡面講的八萬四千法門,這是超越的方法;可是有些方法對我們來說有相當的難度。這個世界淨光照耀,我們著重在「淨」字。在所有法門裡面,這個系列確實比較容易,那就是修清淨心。淨土是修清淨心,比任何一個法門都容易,尤其淨宗,我們選擇的是持名念佛。最重要的是要養成習慣,這是我們不能不努力、不能不認真去幹,養成習慣,努力向「淨念相繼」這個目標去精進。當然在初學的時候會常常中斷,不要怕,這是煩惱習氣,說得不好聽的話,這是業障。業障可以消除,煩惱習氣可以能把它化解,只要精神意志集中,真正能夠放下萬緣,知道身心世界一切都是假的。常常記住祖師大德的教誨,我們人到這個世間來,這個世間一切萬事萬物,我們生不帶來,死也不帶去。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好,沒有也很好,決定不要掛在心上。我們日常生活會不會有欠缺?那看你的福報,你命裡有福報,你就永遠不會欠缺,到需要的時候它就來了,自然有人布施供養,這個布施供養是廣義的。如果命裡頭沒有,換句話說,求也求不到,所以福不能不修。

      福怎麼修?福就是三種布施。「財布施」,你這一生物質受用不缺乏,再艱難的時候,你都會遇到善緣。記住!在在處處就布施恩德,布施絕不希求報答,這就是恩惠。自己身心清淨,智慧增長,所以福至心靈。艱難困苦的時候,你過去曾經照顧人,果報一定有很多人來照顧你,要相信因果報應。「法布施」,得聰明智慧。你有智慧是理得心安。這宇宙人生的道理,順境善緣的道理,逆境惡緣的道理,全都明瞭,你就會隨遇而安,永遠沒有驚怖;不會驚慌,不會恐怖。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,心是平靜的,這是真功夫,儒家講的修養,佛法裡面講的道行。無畏布施,布施貧窮的人、苦難的人、有病的人,得健康長壽的果報。決定不殺生,不殺生是無畏布施。在家居士在飲食方面,縱然不能夠完全採取素食,肉食裡面絕對不去買活的動物回來殺。從前李老師講經常常教人,市場裡面有很多殺現成的,你去買。佛教導我們吃三淨肉,就是這個肉可以吃。「三淨肉」:第一個,你沒有看到殺;第二,你沒有聽到殺的聲音;第三個,牠不是為我殺的。這三條裡頭有一條,我們就不忍心吃。諸位要知道,不吃眾生肉是有兩個意思:最重要的一個意思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,養慈悲心;第二個意思是不跟眾生結冤仇,這麼個道理。

      佛陀當年在世,我們在經典上看到那個僧團相當大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但是你要記住這叫常隨眾,經上常常提到。有沒有不經常跟隨釋迦牟尼佛的,偶爾來參學的?在我們想一定有,人數不會少。像我們此地淨宗學會、淨宗學院,各地方來參學的人絡繹不絕,但是他不是我們的常隨眾,臨時到這個地方來參學,住一個星期,長的住三個月,很多。大概住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的很多很多。在我們想世尊當年天天講經說法,短期來參學的人一定不少,這些人每天都出去托缽,托缽的人很多;居住在那個地方城市鄉村,這些出家人常常去托缽。到人家家裡托缽不能夠大喊大叫,那很沒有禮貌。也不能敲人家門,你敲人家的門,人家討厭你。那用什麼方法通知他:我來托缽了?出家人都有錫杖,站在門口把錫杖搖一搖,裡面人聽到了,有出家人來托缽了,他自然開門送一點供養給你。如果你的錫杖在那裡搖了三次,裡面還沒有人出來,就趕快走開,不要再給人添麻煩了。錫杖,托缽是最主要的用途。所以它是用幾個環扣在一起的,搖的時候有聲音,有錫錫的聲音叫錫杖;錫是聲音的意思。

      供養什麼,吃什麼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是佛法的慈悲,絕對不給齋主添麻煩。你們家裡吃什麼就供養什麼,不必為出家人準備。如果一定要選擇素食,這些人家不就麻煩了,每天還要準備素菜來供僧。因此出家人的飲食是隨緣的。佛教我們不殺生,戒律裡面沒有教一定要素食,這個沒有教,當時生活環境如是。素食是中國梁武帝提倡的。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,也接受中國帝王的供養,大臣、大富長者們的供養,三淨肉!我們知道梁武帝是南北朝時代的人,梁、唐、晉、漢、周,南朝。在這個以前,中國佛教不是素食,這一點諸位一定要知道。

      今天在全世界,學佛人吃長素只有中國,其他國家都沒有。所以,如果諸位到其他國家佛教去訪問,你就不要見怪,你看到他們吃肉不要訝異;他看到我們素食不吃肉,他也覺得很奇怪!你們學佛怎麼會是這樣的?但是能夠不吃肉當然好,尤其是現代的這些肉食,很可怕!古人常講「病從口入」。現在尤其家裡頭畜養的,豬、雞都是養在籠子裡頭,從生下來一直到被殺都是關在籠子裡頭;換句話說,牠一生一天自由都沒有,生下來終身監禁。你想想看,牠是什麼樣的心情?每天餵的飼料,飼料裡頭有化學藥品促進牠的發育,讓牠趕快長大,長大了好殺。我在台灣的時候,同學們告訴我,台灣養的這些豬隻,六個月就殺了賣了;養的雞,六個星期就長得很肥很大了。這些豬、這些雞投胎來的,什麼業因?我們佛門講還債!牠欠的債,又是還債,又是還命,過去殺生多,欠債多,今天來償債,可憐,真正可憐!我們明白了,不僅是不忍心吃眾生肉,我們也怕得傳染病,病從口入。比較好一點的,大概是海裡面的水族比較好一點,河裡面也還可以,池塘裡面養的都靠不住。飲食一道在今天非常艱難,就是素食,蔬菜有大量的農藥、化肥。所以從前李老師常講,我們人活在這個世間很可憐,三餐服毒,哪裡是飲食?是在服毒。

      我們移居到澳洲來,在飲食這一方面我們總算是安心了。為什麼?我們自己種菜,我們不用化肥,不用農藥。菜從菜園裡面剛剛摘下來生吃也放心,這是這個地方土地面積大,我們居住的道場可以闢一塊土地來做菜園。菜園裡面所種的蔬菜,足足能夠供應道場裡的大眾。這個地方農產品很豐富,一般來講都能夠符合衛生的標準,真的是現在地球上很希有的一塊淨土。我們在這裡修淨業,要認真努力,務必要把這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念好,把一切妄想、分別、執著念掉!功夫成就了,確實淨光照耀!

      『佛號最勝功德光』。這幾天我們在經文裡面,多次的看到「功德」這個字樣。智慧、功德、光常常見,常常見就是常常提醒自己,千萬不要忘記修功積德。功是修行的功夫,是修學的功課,不能間斷。為什麼不能間斷?毛病習氣沒有改掉,功夫怎麼能間斷?功夫才斷,煩惱習氣立刻就現行。換句話說,我們今天的狀況不是功德在薰修,就是煩惱習氣在薰修,這是事實真相,不能不警覺,所以功夫不能斷。「最勝功德光」,無比的功德。不但祖師大德常說,一切諸佛都不例外,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是第一功德,再沒有比這個殊勝的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哪些人?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我們想想這是多麼殊勝,無比希有的莊嚴。再看上面第二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妙蓋,佛號法自在慧。】

      我們這個世界有五蓋,「五」是煩惱,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,把我們的心性、把我們的德能蓋住,確實我們的性德一分一毫都透不出來,所以「蓋」是煩惱的代名詞。這個世界它也有用蓋,但是它上面是妙,「妙蓋」。這個妙是什麼?當然是妙法。『佛號法自在慧』,所以我們就能夠肯定,他這個妙蓋必定是妙法。佛陀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、教化眾生,令一切眾生得自在,自在也就是解脫。這個世界,我們想像當中,它不是純一清淨;這個世界裡頭像我們娑婆世界一樣有九法界、有六道。我們看世界名稱,佛在此地教學的宗旨,能體會得到。世間一切眾生誰不喜歡自在?可是偏偏得不到自在,什麼原因?佛講的,我們有五種蓋覆把它蓋住了。還有兩種障,煩惱障、所知障,又有五種蓋,你說多麻煩!如果能把這些障蓋去掉,我們就恢復自由,就得自在。由此可知,四弘誓願裡面所教導的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這不斷怎麼行?一定要斷,不能不斷煩惱。煩惱減少一分,你就得一分自在;減少十分,你就得十分自在,所以不自由、不自在是煩惱障蓋住了。但是一般人迷醉在煩惱之中,他知道煩惱帶來痛苦,他又不肯把煩惱離開,這樣的人很多,說不定我們自己就是的,這是迷,這是不覺。再看下面第三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寶莊嚴師子座,佛號大龍淵。】

      「淵」是很深的,這個我們一般講的都是講的水,這底很深。「大龍淵」,我們就想到龍宮所在之處。佛的德號。世界的名號『寶莊嚴師子座』,「寶莊嚴」是說這個世界一切事物都與性德相應;這個世界裡面所有的眾生,他們的心行必然是遠離煩惱習氣,起心動念都能夠隨順性德。這個話不太好懂,我們換句話講,這個世界眾生聰明、有智慧,都能夠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。為什麼?知道那是錯誤的,都能夠隨順經論的教誨,這樣說法大家好懂。經論裡面所教導的,就是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從心性裡面流出來的言語文字,我們隨順,就是隨順性德。

      『佛號大龍淵』,淵是說它的深。比喻什麼?比喻佛的智慧深、德行深。「龍」是畜生道裡面的首領,許許多多都是佛菩薩示現的。龍善於變化,代表神通,代表權智。我們就知道這一尊佛在這個世界是以甚深的智慧德行,以無量的方便教化眾生。所以,這個世界就是佛的道場。世界的名字後頭有「師子座」,師子座通常都是比喻佛菩薩講經說法的寶座。現在人通常製作一個太師椅,那個椅子很大,一般大概是三尺見方。雕刻的有獅子,稱為師子座。其實也沒有這個必要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到處給大家講經說法,通常都是在野外樹蔭底下,找一點草鋪個座,釋迦牟尼佛坐在那邊,那個座位就叫師子座,不一定要形式。現在你用木頭雕一個獅子,雕一個師子座,坐在這個上面的人也不會說法、也不會教學,那不叫師子座。這個地方,這個世界就是如來的師子座,這個世界是如來教化眾生的道場。

      「寶莊嚴師子座」,可見得佛在這個世界教化,有殊勝的成績表現,我們看到之後生歡喜心。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這個娑婆世界,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是沒有智慧、沒有能力;有智慧、有能力,跟諸佛如來沒什麼兩樣,佛佛道同,但是此地的眾生剛強難化,不想接受。有人接觸到了,也點頭,佛法是不錯,是好,不願意學。什麼原因?煩惱習氣太重了。佛的境界,這樣不能做,那樣不能做,他說:那我太拘束了,動不動都犯戒,我還是不學!這樣的人我遇到好幾位,煩惱習氣太重,轉不過來。跟這個世界比,不一樣,這個世界眾生容易教化,所以「寶莊嚴」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    諸位同學,請繼續看第四層佛剎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出現金剛座,佛號升師子座蓮華臺。】

      從世界跟佛的德號,我們都能夠覺察到,這個世界佛法的教學非常殊勝。也許有同學看到《華嚴經》會產生疑惑,為什麼無量無邊世界裡頭只有佛教,沒有看到其他宗教?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有許許多多不同宗教並存,為什麼在這麼大的宇宙裡頭所看到全是佛教?這個問題問得好,確實能夠發人深省。我們學佛,對於佛、菩薩要有廣義的認知,那這些疑問統統都沒有了。佛這個字的含義是什麼?是圓滿的智慧、圓滿的大覺。菩薩這個名稱是什麼意思?是覺悟的有情眾生。我們要問,其他宗教裡頭的大聖大賢,他們是不是具足大智大覺?如果是大智大覺,那就是佛。他們各個宗教裡面的領導人、傳教師是不是覺悟的有情眾生?如果是覺悟的有情眾生,他是菩薩,這個問題就解答了。所以我們決定不能用狹義的思想、眼光來看佛法,尤其是看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盡虛空遍法界,哪一個眾生沒有佛性!

      我在早年,確實很早了,慈光圖書館剛剛辦大專講座的時候,好像是在第四屆,初期,暑假開了個班,學程四個星期,暑期班。參加的同學我記得有一百多人,那一屆有六個研究生,大專學生裡頭有六個研究生,我也參加了這個班。李老師在這個班上擔任兩門功課:一門是佛學十四講(佛學概要十四講),這個教材是他老人家自己編的,給大家介紹什麼是佛教;第二門功課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。其餘還有四門功課,有四位老師來擔任。除這六門功課之外,每天下午有兩個小時研究討論,研究討論實際上就是答覆學生的問題。這一門課第一天李老師親自主持,到第二天老師就把我叫去,要我代他主持這門功課,所以我就代了四個星期。

      在這裡面就有同學告訴我,台北天主教派了四個學生,也都是大學生,是他們的教徒,參加了這個講座,「慈光大專佛學講座」。來了解我們這邊的情況,每天都要做報告送到他們的教會。一個星期之後,同學們,別的同學們把這個事情告訴我,我就曉得了。我在答覆問題的時候,我就說了,上帝光明磊落,上帝的兒女值得人尊敬,如果上帝兒女到佛教道場偷偷摸摸的來做情報,這個對上帝的面子不好看。我這幾句話把他們逼出來了,四個人站起來承認是教會派來的。非常好,我們歡迎!教會直接給我們來公函,保送學生到這個地方來學習佛法、了解佛法,彼此做個交流,好事情!

      我們非常歡喜,無須要隱瞞。為什麼?他們也曾經提出來,他們肯定上帝是唯一的真神。我也肯定,我也接受宇宙之間只有一個真神,你們稱這個真神叫上帝,我們稱這個真神叫真如、叫自性,名稱不一樣,事實是一樣,誤會就解開了。你不能再罵佛菩薩是魔鬼,罵佛菩薩是魔鬼,那不就是罵上帝是魔鬼嗎?佛菩薩是上帝的化身。在你們那個宗教稱上帝,在這個宗教裡頭稱佛菩薩,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。以後我接觸許許多多的宗教,這個理念擴展了,所有宗教裡面祀奉的神聖,我說都是那一個真神的化身,所有宗教都是一家人。在佛教裡面講,全是佛菩薩的化身;如果在基督教、天主教裡面講,那都是上帝的化身。這個事情擺平了,我們可以攜手合作,消除誤會。

      真神教化眾生,教學的方法無量無邊,但是他的方向、他的目標只有一個,永恆不變。在佛教裡面講,這是佛家常講的,佛家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;在基督教、天主教裡頭,「神愛世人」。那個愛就是慈悲,一個根本;教學的方法不一樣,那是方便多門。伊斯蘭教你看看《古蘭經》,每個大段經文前面一定有「阿拉確實是仁慈的」;所以「仁慈博愛」是所有一切宗教教化眾生的根本。教學的目標,你們諸位仔細想想,是不是「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」?我們把所有宗教教化眾生的根本核心掌握到了,它是一不是二。這些事情我過去在講席當中講得很多。《華嚴經》裡頭尤其講得透徹,虛空法界剎土眾生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那個性識就是唯一的真神,在佛法裡頭不用這個稱呼,用性識,在其他宗教裡面稱為真主、稱為上帝,名稱不一樣,說的是一樁事情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所有一切的疑惑都化解了。所以佛說法,佛無有定法可說。佛怎麼說?永遠是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所以在佛教裡面完全用的是佛教的講法,通一切宗教。

      這個世界的名稱叫『出現金剛座』,金剛寶座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,坐的座位就是金剛寶座,淨居天人他們看到的。而我們凡夫看到的是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,地上鋪的草,鋪厚厚的一層草坐在那裡;淨居天人看的是他坐的座位是金剛寶座。各人所見不相同,各人的境界不一樣,這不就是說明了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凡夫的心想濁惡,看到釋迦牟尼佛坐在草蒲團上;淨居天人(這是四禪天五不還天),身心清淨,福德莊嚴,他來禮拜釋迦牟尼佛,看的那個座位是金剛寶座。那個相,相從心生,不是佛的心,眾生的心。由此可知,我們今天所看到這些森羅萬象,都是自己心裡面生出來的。

      你能懂嗎?你能理解嗎?你的心好,相好;心不好,相就不好。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一句話是真理,這一句話永恆不變。從心想生,要記住,不是從一切眾生的心想生,從我自己的心想生。如果這句話你很難理解,我問你,你做過夢沒有?大概都會點頭:我做過夢,我有作夢的經驗。你有沒有去想想,你作夢的時候,夢中所有境界從什麼地方生的?這個我們可能會肯定是從我自己意識裡頭生的,絕不是從別人生的。別人心想不能想一個夢來給我,讓我去接受,不可能的。同樣一個道理,別人的心想也不能想出一個境界讓我來受,沒這個道理,這叫事實真相。我們很多人在這個世界上,換句話說,各人做各人的夢,各人做各人夢這裡頭有相同的一部分,有不相同的部分。相同的這部分,《楞嚴經》上叫做「同分妄見」,不相同的部分叫「別業妄見」。「相同」這裡頭要記住不是絕對相同,我夢裡頭的這個境界,你夢裡頭的境界,我看到這個境界,你也看到這個境界,還是各人看各人的,這個道理很深,這是事實真相。「境」確確實實是心想變現出來的。由此可知,心想能轉變境界。

      為什麼淨居天人看釋迦牟尼佛坐金剛寶座,看這個山河大地也是七寶的成就,我們凡夫境界裡頭沒有?心想不一樣。真的是心想,淨居天人心清淨、心善良,我們六道凡夫心不清淨、心不善。我們再從這裡去觀察,諸佛如來的心純淨純善,所以他的依報的環境是實報莊嚴土。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《華嚴經》,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,純淨純善所現所變。西方極樂世界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得很詳細,是阿彌陀佛純淨純善的心所現所變。道理要懂,明瞭之後,我們對於所有一切境界不會好奇了。清楚明瞭,知道自己從內心裡頭做一個轉變,然後能轉境界。

      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。轉境才能得自在,被境界轉是六道凡夫,所以他生活得很清苦!尤其是欲界地居眾生,諸位要曉得,欲界地居的眾生包括四王天、忉利天、修羅道、人道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,這一類的眾生很苦。為什麼?被境界所轉。到空居天,那就好得多了。夜摩天以上不住在地上,空居天,住在空中。空中是不是住在別的星球?不是的,只要住在星球上都叫地居天,星球這是大地。空居天有沒有地?有地。極樂世界有地、華藏世界有地;琉璃地,黃金為地。黃金為地是道路,琉璃大地上鋪的道路,道路鋪的是黃金。但是這些它不是在一個星球上,我們平常講星球、講星系,是大家好懂,星球、星系實實在在講全是地居。說明空居不在地上,它有沒有?它有。不是那個境界你見不到。

      現在科學家所講的多維次的空間,跟我們這空間不一樣,你能夠把這個維次突破,才能見得到,那是不可思議的世界!像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大家仔細想想,一一微塵、一一毛端、一一毛孔,裡面都有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世界海微塵數世界,那肯定不是物質世界。物質世界裡頭,一微塵我們不說,這個毛端,汗毛端,它能容嗎?不可思議的變化!這是性德,法性,是法爾如是。沒有大小,小裡頭有大、大裡頭有小,小大是一不是二。不思議境界,決定不能想像、不能思惟,它確實是這個樣子的。微塵裡面的大世界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普賢菩薩能入!一般的菩薩也許知道,他不能夠證得。為什麼?他不能契入,普賢菩薩能契入,能夠到微塵裡面無量無邊世界去參訪諸佛如來,去聽經聞法,去供養佛菩薩大眾,普賢菩薩能。這個普賢菩薩通常我們都是講當位,當位是等覺菩薩。換句話說,一般的法身菩薩還不行。佛法不可思議,諸位要曉得,佛法就是覺悟之法,真正覺悟之後,那個境界不可思議。我們是無量劫來,可憐,迷而不覺,不了解宇宙的真相。宇宙就是本人,本人就是宇宙,誰知道這個真相?法身菩薩知道少分,如來果地才知道圓滿。

      這個世界,「出現金剛座」。『佛號升師子座蓮華臺』,名號裡頭在在顯示諸佛如來教化自在。「蓮華臺」上有「師子座」,是如來講經說法、教化眾生的場所,世界叫「出現金剛座」。我們在這一看就曉得,這個金剛座就是這尊佛陀,這尊導師,「升師子座蓮華臺」。世界用導師的德號,這個一般講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,理當如是。再看下面第五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蓮華勝音,佛號智光普開悟。】

      世界的名號都好,我們看到都非常羨慕、讚歎,也非常嚮往。『蓮華勝音』,「蓮華」不但在此地表清淨,也讓我們看到這個名詞就想到「妙法蓮華」。這是大乘法的道場,大乘菩薩修學的場所。『佛號智光普開悟』,「普」沒有分別,我們今天講的多元文化。中國古人常講只聞來學、有教無類。只要你願意來,不論你是哪個地方人、你是哪個國家人,也不論男女老少,也不論你信仰什麼宗教;在這個地方講,無論是哪一道,六道、十法界,只要肯來,佛平等慈悲的教誨,決定沒有差別。「普開悟」!這是對我們現代人一個很大的啟示,尤其是今天科學技術發達,交通便捷、資訊暢通無礙,整個地球變成了地球村,人與人交往非常密切,「普開悟」太重要了。唯有「智光普開悟」,這個世界才有和平,才會有安定。心量都要拓開、要包容,你才能得大自在。再看上面第六層:

    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善慣習,佛號持地妙光王。】

      這個世界的名稱『善慣習』。我們中國人的術語裡頭常講習慣,習慣、慣習意思一樣。有些名詞顛倒意思不一樣,這個名稱顛倒意思還是相同。人在這個世間,古德告訴我們,有本性、有習性,本性相同的,在教學這是最重要的。什麼時候開始教?童蒙就開始教,就告訴你這個事實,讓你在這一生當中,你把這樁事情證明,佛家講的證道。童蒙教學,頭一句教你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希望你在一生當中,把這一句話,把它證明,「人性本善」,肯定人性本善。特別是從事於教學工作的這些人,如果不能肯定人性本善,教育的根就沒有了。

      有許多人說人性不善,古人就講,跟孟子同一個時代的荀子,荀子就講人性本惡;孟子說人性本善。到底人性是善是惡?善惡是相對的,孟子、荀子這都是賢人,我們再看看老師,聖人怎麼說?聖人講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。所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個「善」不是善惡的善,不是孟子講的善。孟子講的善是習性,性本善的善是善惡兩邊都沒有,兩邊不著,佛家講中道,這是真善,至善,止於至善。佛法裡面講「純淨純善」,這不是善惡的善。「習相遠」,習是習氣、習性;習性是習慣養成的,習慣養成,那就有善有惡了。所以孟子講的性善是習性,荀子講的性惡是習性,習性裡面有善惡。我們講這一個人天賦,與生俱來的。我們從嬰兒能看出他的習性,過去生中帶的習氣,過去生中是好人,是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,他的習性非常善良,富有同情心,富有惻隱之心。譬如看到可憐的人,看到動物在受苦受難,看到心裡很難過,這是習性善。還有一類的,看到眾生,那個瞋恨、殺害的念頭生起來了,那是習性的惡,暴逆;常常有叛逆的念頭,有傷害別人的行為,習性,不是本性。這個世界好,這個世界「善慣習」。由此可知,這個世界肯定是好老師多。

      古人常說兒童,所謂是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。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小學教育,小學教育是根,影響他一生。小學教育應當重視什麼?不需要重視知識,要重視道德;德行是從小養成的,知識可以說到他智慧開了之後再學不遲,一般什麼?十二、三歲以後;一般講十二歲之前,道德教育!中國自古以來,教育概念確實是如此。兒童沒有不重視道德教育的,小時候疏忽了道德教育,到成年之後,難了,不好教了。為什麼?他養成了不道德的習慣,習慣成自然,要把他這個習慣改過來,那太難了。我們今天所遇到的不就是這樣嗎?我們從小沒有接受過道德教育,所以現在看儒家東西、看佛法東西格格不入,心裡也知道它好,就是做不到。為什麼做不到?養成了壞的習慣,這個壞習慣很不容易改過來。什麼時候我們真的清醒過來,覺悟過來了,對於下一代,特別是十歲以下的,著重在道德教育,這個世界才有救,這個世界才有前途、才有光明。

      現代經過這一百多年的動亂,確實有些人覺悟了,在大力提倡扎根教育,好事情!可是這個根很難紮,什麼原因?教的人有問題!你教小朋友這樣做,自己沒有做到,現在小朋友也很聰明,他會問你:你有沒有做到?你沒有做到,你為什麼叫我這麼做。小朋友信心動搖了,所以今天講信心危機,小朋友信心有了問題。那怎麼辦?所以,做老師的人、做家長的人要跟小朋友一起來學習;教小朋友做,我也做,小朋友就有信心了。如果只叫小朋友做,自己不肯依教奉行,這個扎根紮不了根。家長跟老師,跟學童一定要打成一片,扎根教育那個根才能紮得下去。這個基礎打下去之後,社會雖然有嚴重污染,他這個根基要深厚,等於說他有免疫力,他不容易被污染,他能改造環境,社會就有救了。無量無邊的功德,『佛號持地妙光王』。今天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