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

    第229集

    共2121集

    2024 年 08 月 16 日

    淨空老和尚於1998年5月18日啟講,至2010年2月28日止。包括世主妙嚴品,如來現相品,普賢三昧品,世界成就品,華藏世界品,毘盧遮那品,如來名號品,四聖諦品,光明覺品,菩薩問明品,淨行品,賢首品,升須彌山頂品,須彌頂上偈讚品,十住品。

    學佛,佛教什麼?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從凡夫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生活。弘一大師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愛護,勸人從《華嚴經》學起,一定要學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

    字體大小:

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二九卷)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229

      請掀開經本,月天子長行第六句看起:

      【出現淨光天子。得慈悲救護一切眾生令現見受苦受樂事解脫門。】

      淨光天子他的得法,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為我們提示,「慈護現樂,悲救其苦,令見因果,斷惡修善,名真救護」。清涼大師的話雖然不多,但是意思說得非常圓滿。慈悲救護的工作,現在我們一般稱為慈濟,慈悲救濟,許多宗教團體,在佛法更是普遍,我們都有這樣一個部門專門來做這個工作,拯濟一些災難。這些事情社會也特別表揚鼓勵,實在是幫助社會、幫助政府,來解決這些困難的問題。可是這都是從枝葉上來下手,治標而不是治本。現在我們細心去觀察,這個社會本末倒置的事情就太多了,所有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,所以救濟就變成無有窮盡,變成社會的負擔,變成政府的負擔。特別是世界上這些富強已開發國家當中,沒有一個不對這個事情頭痛。如何從根本解決?誰都沒有辦法。這些我們細細思惟,總結一句話,都是不讀聖賢書之過,古聖先賢給我們有很好的教誨。根本解決的方法在哪裡?在教育,教育才是真正慈悲救護。你不教他,他遭到困難,他沒得吃了,你去救濟他,給他食物;他沒得穿了,你去救濟他,給他衣服,這不是解決問題。我們中國古人常講,救人只是救急不救貧,你有急難的時候,這是應當要救護,貧窮這個沒法子。如何解決貧窮的方法?教育,這才是真正慈悲救護一切眾生。

      菩薩在這個地方所說的,『令現見受苦受樂事』。現前叫你親眼看見受苦受樂,你看到這個事情之後,你要了解為什麼受苦?為什麼享樂?這裡頭有因果,你要懂得因果的道理。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,《華嚴經》講的是五周因果,《法華經》講的是一乘因果,因果通一切法,我們要希望得什麼果報,你一定要懂得怎樣去修因。不修善因,想得善果,無有是處,沒有這個道理!種善因,如果說是得苦報,也沒有這個道理,因果決定是相應的。世間人迷於財物,都希求財富,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得,有的人得到,但是大多數的人得不到;由此可知,他得到的是他命裡所有的,他得不到的是他命裡沒有的。我們在《了凡四訓》裡面看到,了凡居士很感嘆的說,「君子樂得作君子,小人冤枉作小人」,為什麼?命裡所有的。小人命裡有的,用不正當的手段幹一些損人利己,自己得的利是命裡所有的,豈不叫冤枉!造這些惡業。君子心正行正,命裡有的他還是會得到。佛在一切經裡面這些事情講得最多,財富從哪裡得來的?從財布施得來的。眾生聽了,不能接受,不能相信,又不敢說佛說得不對,總是以猜疑的心來接觸佛法,所以境界現前了,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,隨順自己的習氣,把佛的教誨忘得一乾二淨,這怎麼能成就?

      佛給我們說,財富是從財布施得來的,財富是果報,財布施是因。如果供養,那個福報就更殊勝,供養是什麼?是用最真誠恭敬心修布施,那個福報大!布施跟供養差別是在用心不一樣,把布施的對象看作我們最尊敬的人,這個布施就變成供養,不可以輕慢人。聰明智慧是果報,法布施是因。肯修法布施的人得聰明智慧,肯修無畏布施的人得健康長壽。世間人希求的財富、聰明智慧、健康長壽,古今中外不分族類、不分宗教,哪一個不求這三樁事情?拜佛也好,拜神也好,拜上帝也好,在這些神明面前都是許願,希望神明能夠賜給他,能夠得到。這是假的,這是不可靠的,神明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力賜給你,但是神明、佛菩薩會教給你方法。正如同神明不能賜給你糧食,但是教給你耕種的方法,你會耕種了,當然你就有收穫。所以佛菩薩教給我們修因,這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居士林你們大家看到這兩年這麼樣的興旺,為什麼會興旺?修三種布施,天天在修,很認真、很努力在修,這果報大家看到了。居士林的齋堂是我們佛家講的無遮大會,無遮就是不論什麼人都可以到這個地方來接受供養,沒有任何條件。不是說你學佛的人到我這裡吃飯免費,不學佛的人就不可以;不學佛的人也歡迎你來吃飯,也以恭敬心供養你。每天一千多人在這邊吃飯,而且供養非常認真負責,飯菜天天在研究改善,所以做得一天比一天好,讓人家在這裡吃飯吃得歡喜。不分種族,不分宗教,不分貧富,什麼人來都歡迎,這是什麼?財布施、無畏布施,果報得財富,得健康長壽。

      我們上一次訪問基督教,基督教的總監,這是他們最高的一個領袖,接見我們,跟我們談到照顧老人福利的這些事情,好像我們佛教沒有辦養老院,沒有照顧老人。李木源居士告訴他,我們每一間寺廟都是老人院,我們照顧老人非常周到。這個話說得沒錯,可以請他來參觀,你看居士林在那裡做義工的老人,幫助揀菜、洗菜、洗米,廚房裡幫助這個,他們好快樂,都是七、八十歲的人,有說有笑,一面念阿彌陀佛,一面在工作,工作是修福,他在那裡修布施,福慧雙修。念阿彌陀佛修慧,在那裡工作修福,比他們的老人院,每一個老人痴痴呆呆坐在那裡,殊勝太多了!我們老人不斷的在修福、修慧,你們老人只有養老,他不懂得修福、修慧,所以我們去訪問時候看到心裡很難過。我們居士林就是老人院,我們養老的方法跟他們不一樣,老人在那裡愈住愈健康,愈住愈快樂,不會像那些老人院的老人痴痴呆呆的,不是!我們這些老人多歡喜,多快樂!所以宗教要交流,要互相訪問,取人之長,捨人之短,我們才會有進步,這個進步是整個社會的進步,是一切眾生幸福的進步。愈施愈多,老人在那個地方,用他的義務工作、用他的勞力來布施,所以他得福,他得健康長壽。這是我們所看到的,愈布施愈多。星期假日三、四千人吃飯。上一次有十四個國家的修女來訪問,我們招待她吃飯,我們告訴她,沒有一道菜是為妳們特別準備的,我們平常就這個樣子,她們感覺得非常驚訝!她說:你們的錢從哪裡來的?李木源居士曾經答覆人,有很多人問,你們居士林開銷不得了,錢從哪裡來的?李木源說:我們有好的老闆。老闆是誰?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教導我們的,我們依教奉行,愈施愈多!可是大家都知道居士林從來沒有買過米,從來沒有買過菜,大家吃的柴米油鹽沒買過,四面八方人家自自然然送來的。送來的太多,吃不完,這個東西又不能放,所以我們每天,我們自己用小卡車往外頭送,送給其他宗教的養老院、孤兒院,我們再轉送給別人,所以跟許多宗教都結了緣。我們去講經說法,他未必聽,送東西給他他要。

      居士林的同修,你們仔細觀察,從老到少智慧增長;為什麼?法布施。不但我們在那裡辦培訓班,居士林天天講經說法,閉路電視裡講經說法二十四小時不中斷,法布施,智慧增長。所以居士林財富天天旺,智慧天天增長,各個健康長壽,我們依教奉行,佛教給我們的。這才是真正的慈悲濟世,從根本上做到了,做給大家看,大家親眼看到,你還能不相信嗎?經教裡面諸位念到了、聽到了,未必是真的,半信半疑,到居士林來看一看,你就曉得這個事情是真的。上一次李木源居士到北京,就是帶團到中國去參訪的時候,上一次帶了一百多人,他到北京的時候生病了,可能是感冒,北京那些同修把他送到協和醫院去檢查,檢查的報告那邊傳真送給我,讓我勸李居士多休息,說他的身體狀況非常嚴重。我看了那個報告,收在抽屜裡,不理會;為什麼?任何人去勸他,他不會聽。他們大家曉得,大概法師勸他可以聽,我了解不用勸他,三寶加持,沒事情。你們檢查覺得很緊張,其實什麼事都沒有,為什麼?他天天在修三種布施。這不是個普通人,天天修六波羅蜜的,那是菩薩不是凡人,不能用凡人的標準看菩薩。菩薩示現給你們看看,這都是做樣子給大家看的。所以我也不理會,他照樣做事情,照樣上班,照樣工作,每天還是睡兩個小時,天天在想如何幫助眾生,如何幫助社會,如何幫助佛法。他除這個之外沒有雜念,沒有絲毫為自己的念頭,一切為眾生,一切為佛法,這是我們的好樣子,這就是三寶加持。

      三寶用什麼加持?三寶用教誨加持我們。三寶加持一切眾生是平等的,問題是我們肯不肯接受,什麼叫肯接受?依教奉行的人就叫接受。你能夠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,那是百分之百的接受,你打個對折依教奉行,那你只接受到一半,佛法對一切眾生決定是平等的。為什麼李木源居士有這樣殊勝的成績,我們沒有?他百分之百接受,我們接受的成分很少,所以在各個方面都不能跟人家相比。中國古老的諺語常說,「人存政舉,人亡政息」,居士林這個道場興衰是領導人,領導人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,這道場興旺了,領導人不能夠依教奉行,道場自然就衰了。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保佑,諸位要曉得,這個話不是迷信,但是很多人錯解了意思,錯解就變成迷信。諸佛護念是佛陀教誨在護念,龍天善神保佑也是經典教誨在保佑你,你肯信,你能解,你能夠為人演說,諸佛護念你就得到,龍天善神保佑你也得到了。佛菩薩、護法神沒有偏心,對哪一個都平等,你不肯相信,你不求勝解,不能依教奉行,那有什麼法子?佛護念你,護法神保佑你,你不接受,你還是胡作妄為,自甘墮落,這佛菩薩幫不上忙。我們對於理事都要搞清楚、都要搞明白,深信因果。對於世出世間因果的道理、因果的現象,佛菩薩了解得最透徹,他們真正是修善因得善果,那個善是到了極處。

      天王他得的法就是從因果上說的,這是一個真正通達因果理論與事實的人,我們要向他學習。慈是幫助人快樂,悲是拔除人的痛苦,不是他有能力,是他有智慧,他教給我們方法。你想得樂有得樂的方法,你想離苦有離苦的方法,苦樂是果報,有果必有因。因果的關鍵在智慧,所以佛家的教學就是以智慧為核心。智慧開了,什麼問題都解決了,智慧開了,前因後果統統明白了,這才是真救護,真的慈濟,你知道怎樣能夠得福,怎樣能夠遠離災禍。真正明白首先在心理上做一個大的轉變,凡是為自己利益的,是苦之因,你會受苦報;凡是念念利益一切眾生、利益社會,這是樂之因。諸位在居士林看到,從上到下我們有許許多多義工,我也是做義工,李木源也是做義工。我們看到那麼多人吃飯,看到那麼多人聽經,看到那麼多人每天智慧增長,福報增長,我們好歡喜,法喜充滿,我們的付出有意義、有價值、有收穫,收穫是大眾福慧增長。所以許多同修,包括我們出家的同學們,念頭轉不過來。這個念頭轉過來的確不容易,為什麼?無量劫來的習氣,哪有那麼快一下能轉過來。一下轉過來,這個人不是凡人,我們佛法常講再來人;凡人不可能,凡人必須有長時間的薰修。所以住在居士林的人有福,時間長了,慢慢不知不覺自自然然轉過來了,不需要勉強,不需要刻意去修。

      從這裡我們就明瞭,為什麼古大德常常勸勉學人要參學,要參訪善知識。參學的目的,就是得到一個好的修學環境,聞薰成種。什麼時候才可以離開這個道場?古德的標準是明心見性,也就是說對於世出世法因果道理、事實真相,徹底通達明瞭,你的學業就完成了。徹底通達明瞭就是明心見性,沒有到這個程度,不能離開善知識,不能離開道場。道場就好比煉鋼爐一樣,我們現在是廢鐵,在這個冶爐裡會煉成金鋼。所以才曉得它的殊勝之處,智慧增長。你們現在同學們因為每個星期要講經,壓力很大。《華嚴經》一個星期講五次,講太多了,所以你們修學就比較困難。我們過去在台中,李老師一個星期講一次經,給我們上一次課,我們有非常富裕的時間去消化,同學們在一起做研究討論。老師上的這一堂課,我們要複習、要研究、要討論,可是每天講,你們就沒辦法了,所以你們今天實在講是聞薰成種。可是有同學在一起研究討論,那個效果非常殊勝,經過大家討論,我們所聽的理愈來愈明白,再研究如何落實在生活上,我們怎樣去把它做到。在我們現前這個狀況之下,同學們每一個星期至少有一次自己研究討論,你所聽的這五堂課,你把你的感想心得寫出來,彼此互相交換,這叫同學。真正在一起學習,互相幫助,提升自己的境界,增長自己的智慧。所以師跟友是我們修學成敗的關鍵,友比師還要重要。老師給我們是指路的,路是要自己走,友是我們結伴同行,路上遭遇困難互相扶助。所以一個人的成就,有好老師,沒有好同學,決定不會成就的;有好同學,沒有好老師,也非常困難,師跟友的條件具足不容易!我過去在台中十年,我們有七個同學,我們十年在一起,每一個星期一次聚會,我們的聚會是複講,把老師教給我們的重複講一遍,同學們輪流來複講,講完之後研究討論,這是我們的定課。七個人,十年沒有散,成就不是偶然的。沒有這麼多的好朋友,志同道合的人來協助,我們怎麼會成功?

      成就的關鍵在斷惡修善,斷惡修善要從念頭上下手。斷惡不要表現在行為上,那已經遲了,惡念斷掉。修善要從善念開始,有善念自然有善行,這是從根本修。而善惡的標準必須要牢牢的記住,為自己的利益是惡,肯定是惡,為別人的利益是善,這是佛法跟其他世間講的不一樣的地方。因為佛法的目的是叫你超越三界,永脫輪迴,目標定在這個地方。輪迴的根本因素是什麼?就是「我」,就是自私自利;只要有我這個念頭,有自私自利的念頭,這個念頭變現出輪迴。你這個念頭天天還在加深,你怎麼能夠脫離輪迴?所以佛法的教學第一個就破我執。破我執的落實就是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打掉,不起心動念則已,起心動念決定是為別人的利益,為一切眾生的利益,為整個社會的利益,這樣就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斷掉了。念如是,行亦如是,我們所作所為都是幫助別人、幫助社會,決定沒有私心。所以這個世間人感覺得奇怪,你們為什麼會這樣做?人家做都是自己有利益,你們為什麼不求自己利益?實在講他不懂,我們這樣做自己得最大的利益,什麼利益?永遠脫離輪迴了。你們所看到的利益是六道輪迴裡面的事情,我們所看到的利益是輪迴以外的事情,這一點要不搞清楚、不搞明白,你自私自利的念頭就很難放下。

      我們今天讀的是大經,這個大經好!佛家講的根本法輪,最直截的從心性上下手,不像其他的經教,其他經教是說的部分,這是說的完整,全體。所以這裡面我們所讀到的這些人,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,不是凡人。我們仔細觀察,每一個人都是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,示現為月天子。所以要曉得什麼是善,什麼是惡,自己要肯定、要堅定,念念為一切眾生想,行行要影響一切眾生,做正面的影響,決定不做負面的影響。我們要把居士林這個成果擴大,周遍法界。難得新加坡政府批准我們設立一個生產VCD的小型工廠,我們的機器設備差不多已經都裝好了,我相信兩個星期之後我們就可以正式生產。我們這個生產是布施,我們生產東西不是賣的,是贈送的、結緣的,對全世界布施。布施什麼?把居士林的成果讓大家看看。這就是最好的布施,比講經說法有效;講經說法,大家聽,沒看見,這大家親眼看見。告訴你,財布施財旺,法布施,居士林上上下下所有這些信徒,個個智慧增長,人人健康長壽,這把佛的話做給你看,證明了。所以這些東西盡量要往外送,大量的生產,大量的結緣贈送,布施供養。特別是供養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國家地區,不同的宗教,歡迎他們都到居士林來參觀、來訪問,親自到這裡看看。如果唐城這個地方,我們要是能夠得到這個因緣,我們布施供養會做得更殊勝,做得更大。

      整個佛法,沒有別的,就是個斷惡修善。千經萬論,無非是教我們明瞭因果,你斷惡因,你就不受惡的果報,你修善因,你就得善的果報。惡念沒有了,業障消除了;善念成熟了,智慧就開。所以斷惡修善功夫純熟的時候,就轉迷為悟。然後你才真正明瞭,如果我們專是求破迷開悟,疏忽了斷惡修善,你能不能成功?一輩子都不會開悟,你所得的智慧,佛法裡面叫邪慧,不是正慧,正慧一定是從斷惡修善來的。斷惡修善是戒學,破迷開悟是定學,是定慧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定從哪裡來的?定從斷惡來的。你心裡有惡念,你永遠不會得定;也就是說,你自私自利的意念沒有放下,你就不可能得定。定是清淨心、平等心,《無量壽經》上「清淨平等覺」,你沒有分。可是你要曉得,清淨平等覺是我們自性裡頭本具的,不是外來的。佛法是平等法,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一切眾生平等成佛。雖然你自性本具清淨平等覺,但是你今天清淨平等覺不能現前,原因在哪裡?自私自利。誰害你?自己害自己,與別人不相干。與別人不相干,他還偏偏怨天尤人,那就是罪上再加罪。一切吉凶禍福與天、人毫不相干,誰懂這個道理?佛菩薩懂得。凡夫不懂,凡夫總是怪別人,這大錯特錯!覺悟的人,明白的人,決定不怪別人。吉凶禍福都在自己一念之間,一念覺,凶災也變成福報,一念迷,福德也變成災禍,關鍵在一念。

      機緣非常難遇,開經偈上說得好,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我們有幸遇到這個機緣,機緣決定不能錯過,錯過是真可惜!哪些是機緣?道場是緣分,這個道場有道,有學風,有道風。昨天晚上我們參加清德寺的宴會,曾居士要我上台去講幾句話,我也就特別提醒他,道場不在乎大小,在乎有沒有道風跟學風。什麼是道風?修行的方法,修行的儀式;什麼是學風?講經說法,理論方法上的參學,學風。道與學的成就,都講求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。居士林是淨宗道場,學風我們偏重在淨宗的典籍,大家都知道淨宗有五經一論,好像沒有包括《華嚴》,可是彭際清居士給我們說,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他有《華嚴念佛三昧論》。所以我們明瞭,《華嚴經》就是大本《無量壽經》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。他說這個話有沒有根據?有根據。《無量壽經》一開端,經文第一句話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這是經文頭一句話,前面列的是眾,真正經文頭一句話,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普賢大士之德就是《華嚴》。我們再看《華嚴經》,徹始徹終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」。所以我們這才明白了,《華嚴經》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是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,是《無量壽經》的細說。我也曾經講過,大家要想學講《無量壽經》,把《無量壽經》講得好,你一定要通達《華嚴》,《無量壽經》才講得好。為什麼?《無量壽經》是《華嚴經》的精華,是《華嚴經》最精彩的部分,你要不懂《華嚴》,你怎麼能把《無量壽經》講得好?《無量壽經》要講不好,小本《彌陀經》就別談了。所以我們看到蕅益大師、蓮池大師《彌陀經》的《要解》、《疏鈔》,為什麼註得那麼好?他們通達《華嚴》。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幾乎完全是《華嚴經》的架勢,這諸位都看得到,《要解》更是精采絕倫,所以不通《華嚴》怎麼行?我們今天在此地學《華嚴》,就是深入《無量壽經》。

      因果的道理我們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世間人實在說,活了一輩子,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這很悲哀的事情。我們知道一生在做什麼,知道今天在做什麼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他怎麼不歡喜?因見到了,果也見到了,善因善果見到了,惡因惡果也見到了,我們知道如何趨吉避凶,我們也知道如何幫助一切眾生消災免難。我們要效法諸佛菩薩,幫助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接不接受是他們的事情,能接受多少也是他們的事情,我們不能為這些操心,為這些事情操心那你就錯了,我們的心就不清淨了。但是一定要有高度的智慧,善巧方便,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,這是我們的義務。我們來到這個世間,就是為這個事情來的,就是為這樁事情來的,這才是真慈悲。「慈悲」的意思太深太廣,我們看到這個名詞能夠理解多少?救護是工作,是慈悲的落實,我們對於救護的工作又做了多少?這是要常常反省。怎樣把這個事情做好,不但不能離開經教,而且還不能夠離開經常不斷的去省察。四大天王給我們的表法,廣目多聞,你要多看,要多聽聽別人的,然後我們的所作所為才契機。佛法是理機雙契,如果你說我契理不契機,行不通,理論雖正確,但是眾生不接受;契機不契理,那是罪業。有些人講經,我沒聽過,但是有很多聽眾來告訴我,法師講經,念一段經文,講一段故事,講得很好聽,大家聽得都非常歡喜,講完之後一哄而散;這是什麼?契機不契理。他能夠逗眾生的喜愛,可是得不到佛法的利益,佛經裡講的什麼毫不相干。這兩種都錯了,佛教給我們幫助別人理機雙契,不但是在講台上講經要顧到,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行為、我們的思想,無論在什麼場合遇到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都要理機雙契,對大眾如是,對一個人也如是,你才真正幫了他的忙,讓他明白事理的真相。他明白了,自然就會斷惡因,自然就會修善果;他不了解,你勸導他,他不相信。

      所以世尊說法,表演給我們看「三轉法輪」,也就是用三種不同的方式教化眾生。三種都必須理機雙契,這是總原則、總綱領。第一個方式是指示,把事實真相直接的告訴他,但是理機雙契,要知道他的程度,要了解現實生活環境當前迫切需要,你這一說,他很容易接受,真的幫助他解決問題。聰明的人,利根的人,他就接受了。次一等根性的人,你跟他講,他的精神不能夠貫注、不能夠集中,他認為什麼?你所講的這個與我沒什麼關係,也未必是我現前需要的,所以必須要加深一層,特別關心他,特別勸勉他,他這才覺悟了;換句話說,這裡面要加上愛心,這叫勸轉。你叫對方感覺得,他對我真的關心,真的愛護。勸不是口頭上勸,口頭上勸是假的,真的有愛心付出,做學生的人不能不聽,不能不接受,我就是這種人,不是上根。我親近的三個老師:方東美先生、章嘉大師,以後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他們都特別的關懷,特別的愛護。這裡頭有一番情意在裡頭,這麼一來的時候,他上課我不能不去,不去不好意思,對不起他。最初學佛跟章嘉大師,一個禮拜跟他見一次面,如果有一個禮拜沒有去,到第二天一定打電話來,你是不是生病?有什麼事情?搞得就不好意思了。這叫勸轉,勸轉是真誠的愛心,不是嘴皮上勸勸,那個不管用的,要以行動關懷他、愛護他。

      第三種根性是煩惱更重的人,你對他關懷,他不知道感恩,忘恩負義,那有什麼法子?這種人沒有辦法了,所以佛就示現果報給你看。他看到果報,所謂是不見棺材不掉淚,他就害怕了,才知道惡不可以造,善一定要修,叫你看到果報。這是世尊教化人所用的三種不同的手段。果報怎麼?果報要帶著去看,善因善果你帶他到居士林看看,看完之後分析說給他聽,他懂得了;惡的果報,帶他到殯儀館去看看,殯儀館停屍間看看那些人的相貌,還有不少像救濟院、老人院,這些地方都帶他看看,他才真的有警悟。不看到事實真相,很難體會,很難回頭。這些都是佛家講的善巧方便,你懂得這才曉得怎樣做是契機的,理機雙契我們才能真正幫助人,這個人覺悟,這個人回頭了。他覺悟,他回頭,他就能幫助別人;他自己沒有覺悟,自己沒有回頭,幫助人很難,很不容易!只能夠做到佛法的宣傳工作而已,實際上的效應是很難說的。所以我們不從真實方面去著手,我們怎麼修?我們同學在此地,你們跟其他道場修學就不一樣,我們經常不斷的去訪問不同的族群,看看各種族群不同的生活狀況,訪問不同的宗教,你們的心胸開擴了,增長見識,增長智慧,幫助你將來弘法利生理機雙契,你了解社會狀況。

      現在你們在新加坡這個地區,我們認真努力修學,將來因緣成熟了,全世界每一個國家地區都要去看。過去方東美先生教我,學哲學,要做個哲學家,要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讀萬卷書,這是學問、知識的基礎,行萬里路就是今天講的觀光考察,親自去看,將你所學的東西落實。所以叫你去觀察,觀察世間相,什麼相?因果報應的相。從這個地方去領悟,你的智慧才是真實的。你沒有見過,沒有考察過,考察就是實驗,科學家講的實驗,你沒有通過實驗,行萬里路是通過實驗。方先生以前還提到,他勸同學們一定要乘坐一次飛機,飛到高空然後才曉得自己渺小,把自己貢高我慢那個念頭打掉。你飛到高空,看看地下那些房屋,房屋像什麼?像螞蟻一樣。一棟大房子都像螞蟻一樣,那裡頭人就看不見了。這才知道自己這個身體微不足道,為這個身體造業那就完全錯了。可見得一個真正做學問的人,真正用功,真正修行的人,他的功夫從來沒有間斷過,行住坐臥都在用功;禪宗講的觀照、照住、照見,從來沒有間斷過。處事待人接物我們都要懂得,一切時、一切處,一切境緣之中,都是修行人用功的場所,這叫真的會用功,功夫得力了。可是這個功夫培養成,那一定是一個殊勝的道場,殊勝的機緣,我們在這裡養,養成一個習慣,二六時中功夫不間斷,勇猛精進,才能有真正的成就。菩薩在此地講到慈悲救護一切眾生,他的方法是令眾生親自見到,這是作證轉,見到一切眾生受苦的因果、受樂的因果,那個「事」就是講的因果,透徹明白理解了,自己真的智慧就開了,慈悲救濟的功德才做到圓滿,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學習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